中国十大教育家姓名故事

历史是一本深刻的教科书。历史长河中教育家星光璀璨。关心、热爱教育的你,猜猜谁能入选中国教育家前十名?为何称孔子为“万世师表”?称董仲舒为“汉代孔子”?称蔡元培为 “北大之父”?

历史是一本深刻的教科书。历史长河中教育家星光璀璨。关心、热爱教育的你,猜猜谁能入选中国教育家前十名?为何称孔子为“万世师表”?称董仲舒为“汉代孔子”?称蔡元培为 “北大之父”?

一、孔子(万世师表)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先师等。

1、孔子姓氏来由?姓是标志一个人家族系统的血缘符号,是中国人永远割舍不掉的家族情怀。孔姓的主要来源有五:其一:出自子姓,为商汤王后裔。相传上古时期,帝喾有一个妃子名叫简狄,因拣到一只燕子蛋,吃后生下契,赐子姓。后来契因辅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封于商。传至第十代孙汤,因其祖先是吞乙卵而生,因而名履,字太乙。汤成为商族首领后,灭夏建立了商王朝。因为汤王是商朝的开国君主,深受百姓爱戴,因此其后代就把“子”和“乙”相拼,成孔字,是为孔氏。其二:出自子姓,为春秋时宋国王族孔父嘉。商朝末年,纣王荒淫暴虐,最终为周武王姬发所灭,建立周朝。商纣王的庶兄微子启很顺从周氏王朝,遂封之以商都一带,建立宋国,命他管理商朝遗民。微子启死后由弟弟仲行继位,仲行的曾孙宋襄公有子名嘉,字孔父,又称孔父嘉, 任宋国大司马。春秋时,孔父嘉的后代就以孔为氏。其三:出自郑国姬姓。史料记载春秋时期,郑公有十三子,其中两个中华姓氏口为孔氏。其四:出自卫国姬姓。周公且平定武庚的叛乱后,将原来商朝都城附近的地区和殷民七族分封自己的弟弟康叔,建立卫国。到了春秋时期,卫国有名臣孔悝,其后代子孙有以其先祖的字为氏的,称孔氏。其五:出自陈国妫姓。周武王灭商后,建立周朝。周公旦追封帝舜的后裔妫满于陈地,建立陈国。到春秋时,陈国有大夫孔宁,以先祖名字为氏,称孔氏。

孔子是鲁国公孙嘉的后代,公孙嘉字孔文。我国古人有以祖先的”字”为姓的先例,如鲁公子牙字叔,他的孙子就叫叔孙得臣,孔子的姓氏也是以这种方式得来的。司马迁在《史记》里说孔子”姓孔氏”,这是从汉代姓氏不分的角度来叙述上古历史的方式,正因为秦汉以后姓氏无别,以氏作为姓,所以,司马迁才能说孔子姓”孔”。孔子是宋国公孙嘉的后代,公孙嘉字孔父。我国古人有的以祖先的“字”为姓,如鲁公子牙字叔,他的孙子就叫叔孙得臣。孔子也是按这种方式为姓的,故姓“孔”。

孔姓在自孔子之后的两千多年里,族属繁衍日众,遍及全国各州府县。为了使族属代代不乱,长幼有序,老少尊卑各有条理,孔氏宗族逐渐形成了一套严格的规范条例。在明代以前,孔氏后裔没有固定的行辈,那时人数尚少,各家取名很随意。从四十五代起,已注意订定行辈,但还不严格,同辈人多采用同一偏旁或同一字作行辈字。明代初年,太祖朱元璋先后赐给孔氏十字作为行辈字,从五十六代起排,此后孔氏族人不准随便取名。衍圣公府还专门颁布了《孔氏行辈告示》:“……今依所定吉字开列于后,凡我族人俱当遵照所开列行辈,取名训字。有不钦依世次随意妄呼者,不准入谱。”明崇祯年间,六十五代衍圣公孔胤植报请皇帝,又立十字十辈。清同治年间,七十五代衍圣公孔祥珂经皇帝核准,又立十字十辈。1919年,七十六代衍圣公孔令贻由中华民国内务部备案续立二十字二十辈。以上几次订定的行辈字计五十字五十辈,为五十六代到一百零五代,依次为:

希(士)、言(伯)、公(文)、彦(朝)、 承(永)、

宏(以)、闻(质)、贞(用)、 尚(之)、衍(茂)。

清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二月十七日定十字(自六十六代至七十五代):

兴(起)、毓(钟)、传(振)、继(体)、 广(京)、

昭(显)、宪(法)、庆(泽)、 繁(羽)、祥(瑞)。

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定十字(自七十六代至八十五代):

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

后来,孔子七十六代孙、衍圣公孔令贻,报当时的北洋政府批准,又续了二十字:

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

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这二十个字,定下了孔子第八十六代孙至一百零五代孙的行辈。

2、孔子名、字的来由?主要有以下二种说法:一是《三字经》有云:「复娶颜氏徵在。祷於尼山。生孔子。故名仲尼。其生之时。有麟吐玉书於阙里。其文云。水精之子。继衰周而为素王。三字经写得很清楚,在孔子刚出生的时候,有祥瑞吐玉书於阙里。而「阙里」者:在山东省曲阜县,正是儒家最根本之发源地。二是因孔子圩(wéi)顶,故名丘。《史记·孔子世家》记载: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姓孔氏。《史记》“索隐”说:“圩顶言顶上窳(yǔ)也。故孔子顶如反宇。反宇者,若屋宇之反,中低而四傍高也。”按照这一解释,所谓的“圩顶”,就是头顶四周高而中间低凹。《白虎通德论·姓名》说:名或单或兼何?示非一也:或听其声,以律定其名,或依其事,傍其形,故名或兼或单也。依其事者,若后稷是也。弃之,因名为弃也。傍其形者,孔子首类(鲁国尼)丘山,故名为丘。

为何称“孔老二”?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是鲁国的一个将军,他已有九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在当时男尊女卑的情况下,女儿是受歧视的,而叔梁纥仅有一个儿子又是瘸子,所以,叔梁纥很不满意。于是他就和妻子一起多次到曲阜东南的尼丘山求天神另赐一子。后来,果然生下了孔子,叔梁纥认为这是在尼丘山上求来的,就给他取名为孔丘,字仲尼,“仲”字是排行,表示“第二”的意思,所以过去有人称孔子为孔老二。

为何称“夫子”?“夫子”是老师的意思。孔子曾著书立说,聚众讲学,周游列国,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为中国的文化教育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被尊为儒家的始祖。所以后人称他为“孔夫子”。

3,为何称孔子为“万世师表”? 孔子被称为万世师表最早出自《三国志·魏志·文帝纪》:“昔仲尼大圣之才,怀帝王之器,……可谓命世之大圣,亿载之师表者也。”到清朝时,康熙皇帝又亲自写了楷书的匾额“万世师表”下诏挂在孔庙大成殿梁上,从此,人们便称颂孔子是“万世师表”。

为何称“圣人”? 孔子被尊崇为“圣人”,奉为“万世师表”,封为“至圣先师”,“大成至圣先师”,并以“大成”作孔子庙的殿名。“圣”字,在古代是聪明智慧的意思。孔子曾教诗书,传六艺,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声誉甚高,古代公认他是有学问的聪明人,是“圣人”。汉代董仲舒认为儒家宗旨对统治者有利,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为统治者采用。从此,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便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也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蔡元培《在信教自由会上的演说》里称赞孔子:孔子学问,文章政治事业,朗如日月,灿如星辰,果足为万世师表。

杨易程、伊万卡老师剪纸《孔子》

孔子教育名言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 心所 欲不逾 矩。 ——《论语》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 》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

二、董仲舒(汉代孔子)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广川(河北省景县西南部,景县、故城、枣强三县交界处)人,西汉哲学家。汉景帝时任博士,讲授《公羊春秋》。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汉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把儒家思想与当时的社会需要相结合,并吸收了其他学派的理论,创建了一个以儒学为核心的新的思想体系,深得汉武帝的赞赏,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被汉武帝所采纳,使儒学成为中国社会正统思想,影响长达二千多年。其学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杂以阴阳五行说,把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穿在一起,形成帝制神学体系董仲舒以儒家学说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建立起一个具有神学倾向的新儒学思想体系,被誉为公羊大师、儒家大儒。

1、为何称董仲舒为“汉代孔子”?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即位,汉武帝选拔贤良的时候,董仲舒以儒学博士的身份接受了他的亲自策问。他逐一地回答了汉武帝关于治理国家的思想理论和方略的三个策问,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天人三策”或“贤良对策”。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这本书中,提出了三大文教政策,分别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创太学,改革选士制度;兴教化,正万民”,从教育家的角度来探讨董仲舒的文教政策,就会发现他在教育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对教师的要求上等都有明确的观点,提出了一整套教育理论。从“独尊儒术”的思想出发,董仲舒所提倡的教学内容也完全的儒学化了,他主张以“六艺”(《诗》、《书》、《礼记》、《乐》、《易》、《春秋》)培养人才。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道德教育内容。所谓教化,就是要实行普遍的儒家伦理道德教育。“三纲五常”是董仲舒伦理思想体系的核心,也是董仲舒道德教育的中心内容。所谓的“王道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2、董仲舒为什么被尊称“董二圣”? “董二圣”,指董仲舒仅次于孔子,参加科举考试,先拜孔子,后拜董二圣。如果将中国文明史分为三个阶段:先秦为前期,汉唐为中期,宋元明清为后期。儒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干,前期,孔子创立儒学,是公认的大圣人。董仲舒独尊儒术,承上启下,起了关键的作用。班固在《汉书》中称董子为“为群儒首”,即头号是儒家,又称“为儒者宗”,即儒家崇拜的大师。在汉唐这个中期只有董子被史学家这么高度肯定。他代表这一时期最高水平,也可以称为圣人。

3、董仲舒提出哪些教育方法?董仲舒在进行教育活动时,最重视的方法是雕琢学成。董仲舒认为“常玉不琢,不成文章;君子不学,不成其德。”《诗》《书》序其志,《礼》《乐》纯其美,《易》《春秋》明其知,六学皆大,而各有所长。《诗》道志,故长于质;《礼》制节,故长于文;《乐》咏德,故长于风;《书》著功,故长于事;《易》本天地,故长于数;《春秋》正是非,故长于治人;能兼得其所长,而不能遍举其详也。”此外,董仲舒还提出“圣化”、 “强勉努力”、 “博贯多连”和 “专一虚静”等具体教育方法。

(1)“圣化”。董仲舒要求教师敬重育才之道,对学生进行教育要适时、适量、适度,监督而不使其紧张,了解学生的水平以便引导他完成更高一层的进步。

(2)“强勉努力”。董仲舒本人就是这方面的“榜样”,刘歆说他“下帏发愤,潜心大业”,有“董仲舒三年不窥园,尝乘马不觉牝牧,志在传经也”的说法。桓潭《新论》也说董仲舒“专精于述古,年至六十余,不窥园中菜”。 《诗》曰‘夙夜匪解’,《书》云‘茂哉茂哉!皆强勉之谓也。’。(3)“博贯多连”。董仲舒说:“得一端而多连之,见一空而博贯之”。只要“连而贯之”,就可推知天下古今的知识。他说“能通一经曰儒生,博览群书曰鸿儒”。为了迅速传授渊博的知识,教育更多的学生,董仲舒出了亲自教授学生之外,又使学生教学生,大的教小的,记载“下帏讲诵,弟子传已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

(4)“专一虚静”。 “目不能二视,耳不能二听,手不能二事,一手画方,一手画圆,莫能成。……是故君子贱二而贵一。人孰无善?善不一,故不是以立身。”只有心志专一,才能保持高度的学习效率。他又说:“形静而志虚者,精气之所趋也。”学习时要头脑冷静,排除杂念,虚心以求。董仲舒认为教学贵在强勉努力,刻苦钻研,才能达到“博”与“明”的境地。他说:“事在强勉而已矣!强勉学问,则闻见博而知盖明”。不论是治学还是修德,都需要发挥“强勉”精神,才能成功。

董仲舒像

董仲舒教育名言

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太学以教于国,设痒序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

琴瑟不调,甚者必解而更张之。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常玉不琢,不成文章;君子不学,不成其德。

师帅不贤,则主德不宣,恩泽不流。

善为师者,既美其道,有慎其行。

三、韩愈(百代文宗)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汉族,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等主张。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并从祀孔庙。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在旧《广东通志》中被称为“广东古八贤”之一。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

韩愈名字的来历?韩文公名愈字退之,说起这名和字,倒有一段佳话。   韩愈大哥名会,二弟名介,会、介都是人字作头,象征他们都要做人去群之首,会乃聚集,介乃耿直。如何给排行老三的韩愈取学名,家里人犯了难。韩愈听说后自取一个“愈”字。大哥二哥一听,忙将字书合上,问弟弟道:愈字有何佳意?韩愈道愈,超越也。我长大以后,一定要做一番大事,前超古人,后无来者,决不当平庸之辈。家人听后,拍手叫绝:好!好!你真会起名,好一个“愈”字哟!韩文公字退之出自“人求言实,火求心虚,欲成大器,必先退之。”。寓意自古道骄兵必败,韩愈自已身上缺少的正是谦虚之情,这个愈字便是证据。

众所周知韩愈是一位“文章巨公”“百代文宗”,又为何是教育家?韩愈以性三品论为基础阐述其教育理论及教育主张。他认为人性决定着教育所起的作用。人性分上品、中品、下品,教育对不同人性的人发挥不同的作用。对于学校教育,韩愈认为治国必须有人才,而人才只能依靠教育培养。因此,韩愈把教育作为推行德治的政治工具,学校也就成为训练官吏的场所。他认为“自非天姿茂异,旷日经久,以所进业发闻于乡阎,称道于朋友,荐于州府,而升之司业,则不得齿乎国学矣。”(《韩昌黎集》卷十四,《省诚学生代斋郎议》)这也就是说,选拔全国各地最优秀的青年,到国学集中培训,使他们成为治人的君子。韩愈的教育思想区别于其他教育家最显著的特点便是“师道思想”。“师道思想”:在《师说》中即有体现—-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全文围绕这个主题思想开展议论,批评了“师道之不传亦久矣”的种种错误表现,表彰了李氏子蟠“不拘于时,学于余”的好作风。韩愈关于“师”的标准就是“道”,“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人人都可以为师,只要具有那样的“道”。“道”就是学问、知识。《师说》中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可见韩愈是把“道”与“术业”相提并论的。

韩愈的教育方法有哪些?公元801年,韩愈34岁,在经历了三次高考(科举)落榜、三次公务员考试(吏选)落榜,以及无数次写信、登门自荐均告失败后,韩愈第四次参加吏部选举考核终于通过,担任国子监四门博士。这是一个负责六品、七品官员及侯爵以下的子孙,以及庶民子弟中的优秀学子教育工作的职位。韩愈着眼于“公卿子孙,耻游太学”而导致的生员不足问题,写下了《请复国子监生徒状》一文,提出了增加国子太学和四门学馆生员的建议,同时积极利用学校这个育人场所,传道授业,奖掖后学,为日后的“古文运动”打下人才储备的基础。《师说》一文正是出自这一时期。其一,要勤学博读。“诗书勤及有,不勤腹空虚。”(《韩昌黎集》卷六,《符读书城南》)韩愈本人也是一生勤学,“平居虽寝食未尝去书,怠以为枕,食以怡口。”(皇甫湜:《韩文公墓铭》)。其二, 勤勉善思。韩愈在《进学解》中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学业的精深在于勤奋刻苦,学业的荒废,在于嬉戏游乐;道德行为的成功在于深思熟虑,败毁在于因循苟且。他所说的“勤”,包括口勤、手勤、脑勤,日以继夜地学习。他说:“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勤奋以学,长年不懈,这是他对前人治学经验的总结,也是他自己治学多年的宝贵经验的结晶。三是 “钩玄提要”,博约相辅而行。韩愈提出“论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意即读不同性质的书,要采取不同方法。阅读史籍一类的书,一定要做出提要,提纲挈领,掌握要点。阅读辑录古人言论的书籍,一定要探索其要旨,着重领会书中的精神实质。这种读书方法至今仍是可取的。他所提出的“沉浸浓郁,含英咀华”,意思是说,读书不能浮光掠影,满足于一知半解,要融会贯通,对书中精华要仔细体味,反复领会。这个见解至今仍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韩愈像

韩愈教育名言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师不必贤于第子,弟子不必不如师。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选自(师 说)

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

足乎已无待于外物之谓德。—— 选自(原 道)

其责已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 选自(原 毁)

麟之为灵,昭昭也。—— 选自(获麟解)

龙须气成云。—— 选自(杂 说)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选自(马 说)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选自(进学解)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韩愈

万山磅礴必有主峰,龙衮九章但挚一领。 ——韩愈

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师说》

四、朱熹(南宋教育家)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楚辞集注》,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

1、朱熹名字的寓意?朱熹的字与名是相反的。朱熹的‘熹’指:前途 光明 \他字元晦 意为第一天不顺利。他的字取反义相对的(看“.|°菋.檤!  ”的回答)。

‘熹’指:日光 光明  炙,炽热

‘元’指头、首、始、大   。

‘晦指’1、农历每月的末一天,朔日的前一天2、夜晚3、昏暗不明4、不顺利。

名和字也有取其意义上相同或相近的。如:一、王延彬,字表文,审?长子,18岁,?卒,继任泉州刺史前后达26年。任内军民富足,歌舞升平,“文物为十国之冠”。彬,文雅貌;字表文,与名义近,互为补充。二、陈洪进,字济川,仙游人,留从效部将,以才勇闻。从效卒,洪进继任清源军节度使,主政泉、漳;宋太宗时献泉、漳两地,授武宁军节度使、同平章事。洪,大水;济川,即济水,古水名。《水经注·济水》:“济水故渎又北,右合洪水。”字与名义相近。三、曾公亮,字明仲,泉州人,宋名相。其名“亮”与字“明”意义相同,立德明志,表其光明正大的胸襟。四、陈从易,字简夫,泉州人,官至左谏议大夫、龙图阁直学士。字与名义近,简(简单)、易(容易)文字上常连结一起。

名和字还有取其意义上相反的。如:一、朱熹,字元晦,婺源人,南宋教育家、理学大师,曾任泉州同安县主簿,数次来泉讲学、创建书院。“熹”,义即天亮、光明;“晦”义为夜晚、昏暗。名与字恰成反义。二、康朗,字用晦,惠安人,明副都御史,为官“严正如包孝肃(包拯),忠诚如司马君实(司马光)”。其名“朗”(明亮)与字“晦”(昏暗)以反义相对。三、张瑞图,字无画,晋江人,明宰相,擅长书法和山水画。其名“瑞图”,意为“吉祥之画”,却反其义取字“无画”。

古人取字,通常是一名一字,但个别的也有一人数字的。如:南宋泉州知州真德秀,字景元,又字景希,更字希元;明刑部左侍郎詹仰庇,安溪人,字汝钦,又字尔钦;明福建提督万正色,泉州人,字惟高,又字中庵。

古人取字,常在字前(或字后)加“伯、仲、叔、季”等表示排行次第。如:南宋孝宗、光宗、宁宗三朝宰相留正,永春人,字仲至,字冠以“仲”,表示其排行;曾公亮,宋楚国公曾会的次子,字“明”后加“仲”,表其排行居次;王审(?,兄潮,弟审知,排行第二,故在字“都”前冠以“次”。有时,男子还在字后加“夫、甫、父、子”等表示性别。如:古代泉州名人,明“清源学派”理学宗师蔡清,字介夫;明思想家李贽,字宏甫;宋宰相梁克家,字叔子。

唐代以后,有地位的人除了名和字以外,还盛行取“号”之俗。号是人的别称,和名、字大多没有意义上的联系。名和字是父母所定,无法体现自身所得,于是达官显贵、学者文人常以自取别号的形式,来表现自己的理想、旨趣、性情、癖好、专长和处境。如:宋泉州知州王十朋字龟龄、号梅溪;明状元庄际昌,晋江人,字景说、号羹若;明末民族英雄郑成功,南安人,原名森、字明俨、号大木;清宰相李光地,安溪人,字晋卿、号厚庵。而朱熹有晦庵、晦翁、豚翁和沧州病叟。

2、为何说朱熹是著名教育家?中国历史上能被尊称为“子”的人可不多。老子、孔子、墨子这些都是春秋战国时期开宗立派的人物。而到了南宋,又有了一位“朱子”——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可见其大师地位卓然不凡。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作为四个篇目,合在一起编成了一本教材,取名为《四书》。朱熹将这本《四书》作为自己授徒、讲学的主要内容。《四书》与《四书章句集注》就被其后的历代朝廷,列为科举指定用书与标准答案。有点像我们今天的高考考试大纲与指定教材。这对后世的影响,怎么形容都不过分。因为在科举时代,几乎所有的官员,都是从科举的道路上产生的,这其中的每个人,都是读着他编的《四书》与他写的《四书章句集注》踏上漫漫人生的朱熹在武夷山讲学40年。著名将领、词人辛弃疾,称赞朱熹:“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清朝康熙皇帝御笔撰联称赞朱熹:“集大成而绪千百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规。”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之中,受儒教祭祀的。因此后世均尊称其为朱子。

朱熹像

朱熹教育名言

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及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

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咽,终不知味也。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为学读书,须是耐心,细意去理会,切不可粗心。为数重物,包裹在里面,无缘得见。必是今日去一重,又见得一重。明日又去一重,又见得一重。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

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活到老,学到老。

五、王守仁(阳明心学创立者)

王守仁(王阳明)(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军功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谥文成,故后人又称王文成公。

关于王阳明,大概有六个供人称呼的名字:王云、王守仁、王伯安、王阳明、王新建和王文成。王守仁出身于浙江余姚一个显赫的家庭,天生有特殊的气质。他的母亲怀孕超过十个月才分娩,在他诞生之前,他的祖母梦见天神衣绯玉,云中鼓吹,抱一赤子,从天而降,祖父遂为他取名为“云”,并给他居住的地方起名为“瑞云楼”。出生后,5岁仍不会说话,但已默记祖父所读过的书。有一高僧过其家,摸着他的头说“好个孩儿,可惜道破。”祖父根据《论语·卫灵公》所云“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为他改名为“守仁”,随后他就开口说话了。他的父亲王华喜爱绍兴的山水,才举家离开余姚,移居绍兴。幼年的王守仁,有着良好的家世,也因此拥有一个非常优越的学习环境。6岁后有一高僧过其家,摸着他的头说“好个孩儿,可惜道破。”祖父根据《论语·卫灵公》所云“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为他改名为“守仁”,随后他就开口说话了。通俗的讲王阳明母亲怀胎十四月生下他。据说当时他奶奶做了一个梦梦见天上阳光明早艳,祥云缭绕,诸多神仙身着绯红衣服,击鼓吹箫,乐声悠扬,其中一个位仙人怀抱一婴儿,脚踩祥云,目空种中徐徐而降,径直朝着王家而去,将婴儿送其祖母怀中。仙人说:此子授汝。奶奶说:吾已有子,儿媳和终日孝敬公婆,请将此子授予吧。仙人说:可以。奶奶忽然听到龙吟虎啸之声,她一下醒来,起身到中庭中,耳朵里的金鼓之声还未婷息。她立即将此梦讲于爷爷,梦刚讲完他便出生了。爷爷跟很惊讶,所以最早给他取名叫王云。然而出生一直不得讲话,直到五岁那年,有一天他和小朋友在们门外玩耍,爷爷坐在不远处的竹椅上,这时奇事发生了,走开来一神圣,走到王云面前,拉住他笑眯眯的看了一会,便大声叫到:好孩儿,可惜道破!声音很大,爷爷听到了他一下站起来,他当时第一反应道破了什么。想了一会一下说道到原来如此,于是马上把名字给他改为王守仁。改完名字他立马就能说话了。 另说“守仁”二字是王伦取自于《论语》里的一句“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 另外,据查资料,王阳明是王家的长孙,他这一辈的名字分别是“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文、章”。说明,王伦也为后代定下了确定的名字,按孩子们的出生顺序依次取用。王云是守字辈第一个孩子,就用了“仁”字,这就是王守仁名字的真正来历。

二十岁后,王守仁,字伯安。《礼记》上说,“男子冠而字之”,意思就是古代男子到了弱冠的年纪,也就是到了二十岁,就要取一个字,以供外人来称呼自己。古人取字,多跟名字和长幼次序是有关联的,不是随便取的字,字往往是名的补充或解释,这叫“名字相应,互为表里”,所以字也叫“表字”。王守仁的字是伯安。伯,是他的排行,他是王家孙辈中的老大。安,来源于《孟子·离娄上》中的“仁,人之安宅也”。用“安”字是对“仁”很好的解释,我们现在也多用“仁安”一词。31岁后,人称王阳明。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王守仁31岁,因病归越,筑室阳明洞中,所以自号“阳明山人”。在流传下来的王阳明书法作品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他的钤印正是“阳明山人”。王阳明死后谥号为“文成”,人称王文成公。王阳明死后,朝廷给了他三个荣誉,一是追封新建侯,赐给谥号“文成”,准予从祀孔庙,奉为先儒。

王守仁的教育之道。王阳明被后世评为“立功、立言、立德”的三真不朽之人,他以弘扬“圣学”为己任,一生讲学不辍。凡他所到之处,或立“乡约”,或兴“社学”,或建“书院”,总是大力推行社会教化,并借以宣扬他的思想学说。王阳明于明弘治十八年(1505)在京师任职时正式开始授徒讲学,直到嘉靖七年(1529)去世,一共渡过了20余年的讲学生涯。他注意继承古代教育传统,提出了一些颇有价值的教育理论。其一,王阳明要求学生必须立志、勤学、改过、责善。他曾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其二,培养学生独立与自主的治学精神。王阳明曾说:“夫君子之论学,要立得之于心。众皆以为是,苟求之心而未会焉,未敢以为是也;众皆以为非,苟求之心而有契焉,未敢以为非也。”王阳明还强调即使对于圣人的话,也不可轻信盲从。他说:“夫学贵得之心,求之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其三,培养学生独立与自主的治学精神,王阳明提倡“学贵自得”,经常教导诸生要“自得于心”。要具有独立思考与敢于自主的精神。他强调即使对于圣人的话,也不可轻信盲从。他说:“夫学贵得之心,求之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其四、强调知行合一。王阳明在年轻的时候就曾经亲自去做格竹子的实验,而在以后的教育生涯中,他大部分时间都是从事政务和军事活动。这种实践经历使他不把为学仅仅看作书本上的事,而强调实事磨炼与身体力行。这正是他根据“知行合一”原则教人在实践中锻炼思想与意志、培养优良品质和行为习惯的治学方法。王阳明曾告诫学者们说:“致良知便是必有事的工夫,此理非谁不可离实,亦不得而离也。无往而非道,无往而非工夫。”(《传习录下》)可见,他主张即事即学,即政即学,身体力行,知行合一,不可离开亲躬实践而空谈为学。《王阳明年谱》记他,“每临讲坛,只发《大学》万物同体之旨,使人各求本性”,“功夫有得,则因方设教”。王阳明自己则说,他教人只是“致良知”三个字。有个朋友对他说,“致良知”我已经听了。可是也需要您再讲一讲。王阳明说,这就须得你自己去求了,我也没别的法可讲。他举例说,早先有个禅师,别人向他问“法”,他只把手中的尘尾提起。一天,他徒弟将尘尾藏起来,试看他如何设法。禅师寻找尘尾不见,就只空手提起。王阳明说,我这个良知,就是那禅师设法的尘尾,舍了这个,还有什么可提得?

王守仁像

王守仁教育名言

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于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有志于圣人之学者,外孔、孟之训而他求,是舍日月之明,而希光于萤爝之微也,不亦谬乎?

君子诲人不倦,而师道必严。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谦受益,满招损,器虚则受,实之不受,物之恒也。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谓小道。

夫学贵得之于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

学校之中,惟以成德为事,而才能之异,或有长于礼乐,长于政教,长于水土播植者,则就其成德,而因使益精其能于学校之中。

六、黄宗羲(中国思想启蒙之父)

黄宗羲(1610.9.24-1695.8.12),汉族,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字太冲,一字德冰,号南雷,别号梨洲老人、梨洲山人、蓝水渔人、鱼澄洞主、双瀑院长、古藏室史臣等,学者称梨洲先生。明末清初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教育家。”东林七君子”黄尊素长子。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与弟黄宗炎、黄宗会号称”浙东三黄”;与顾炎武、方以智、王夫之、朱舜水并称为”明末清初五大家”,亦有”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之誉。与陕西李颙、直隶容城孙奇逢并称”海内三大鸿儒”。黄宗羲学问极博,思想深邃,著作宏富,一生著述多至50余种,300多卷,其中最为重要的有《明儒学案》《宋元学案》《明夷待访录》《孟子师说》《葬制或问》《破邪论》《思旧录》《易学象数论》《明文海》《行朝录》《今水经》《大统历推法》《四明山志》等。黄宗羲回想起自己波澜壮阔的人生,将其总结为——“初锢之为党人,继指之为游侠,终厕之于儒林”。

1、为什么说黄宗羲是“中国思想启蒙之父”?黄宗羲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与其弟黄宗炎,黄宗会号称浙东三黄;与顾炎武,方以智,王夫之,朱舜水并称为“明末清初五大家”。黄宗羲的父亲是东林党人,被阉党 所害,后来他又组织复社与阉党斗争, 清军南下时,他曾组织乡勇抵抗。此后 隐居讲学,康熙曾屡次征召,皆不应,后参与《明史》编纂。黄宗羲学识渊博,大凡天文、历 算、音律、经史百家、释道、农工等无 不深究。治学以桿卫阳明心学自任,力 主诚意慎独之说。他反对朱熹等人“理 在气先”的理论,认为“理”并不是客 观存在的物质实体,而是“气”的运动 规律,认为“气质人心是浑然流行之体,公共之物也”,他的这一观点具有 唯物论的特色。黄宗羲石破天惊地将专制君主称之为 “天下之害”,并明确反对封建“家天下”制度,进而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观点,“有治法而后有治人”,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对君权的绝对提出了质疑。黄宗羲《明夷待访录》一书计十三篇。“明夷”本为《周易》中的一卦,其爻辞有曰:“明夷于飞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人攸往,主人有言。”为六十四卦中第三十六卦,卦象为“离下坤上”,即地在上,火在下。“明”即是太阳(离),“夷”是损伤之意。从卦象上看,太阳处“坤”即大地之下,是光明消失,黑暗来临的情况,意光明受到伤害。这暗含作者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愤懑和指责,也是对太阳再度升起照临天下的希盼。指有智慧的人处在患难地位。“待访”是等待贤者来访,让此书成为后人之师的意思。有的学者认为黄宗羲的思想是近代民主思想,西方学者称黄宗羲为 “中国自由主义先驱”。

2、从“黄宗羲定律”漫谈以人名命名的规律?“黄宗羲定律”经常在媒体上出现,大家耳熟能详。黄宗羲揭示了官僚机构衍生壮大的内在机制,都阐释了行政体系做大做强的根本原因。概括提炼的“历史上每推行一次并税改制,就会催生出一次摊派和收费高潮”的现象,称之为“黄宗羲定律”。这一定律较为深刻地阐明了封建社会赋税治乱往复的恶性循环状况。“黄宗羲定律”和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帕金森命名的“帕金森定律”有类似的地方。从事起名和姓名理论研究和实践的杨易程在《中国起名学》中收集了近500个以人名命名的规律、定理、公式和单位等,并探讨了这种命名规律和方法。由于篇幅关系,现摘录如下:

以外国人名命名的财富规律叫“马太效应”。在《圣经》中有个“马太效应”,就是让强者愈强,弱者愈弱。

墨菲定律。1949年,一位名叫墨菲的空军上尉工程师,认为他的某位同事是个倒霉蛋,不经意间开了句玩笑:“如果一件事情有可能被弄糟,让他去做就一定会弄糟。”

彼得原理。管理学家Laurence.J.Peter,提出:“在一个等级制度中,每个职工趋向于上升到他所不能胜任的地位”。

奥卡姆剃刀定律。英国奥卡姆的威廉主张唯名论,只承认确实存在的东西,认为那些空洞无物的普遍性概念都是无用的累赘,应当被无情地“剃除”。他主张“如无必要,勿增实体”。这就是常说的“奥卡姆剃刀”。

以名字命名其发现规律的物理学家更是数不胜数:开普勒三定律、牛顿三定律、焦耳定律、楞次定理、查理定律、波意耳-马略特定律、盖。吕萨克定律、胡克定律等。以中国人名字命名的物理或化学定理和名词有李政道的宇称不守恒—李政道星;黄鸣龙反应和黄昆定理等。

维基百科有一个词条是“以人名命名的科学定律一览”谁的名字被用来命名科学定律,也许比获得诺贝尔科学奖还了不起。

以中国人姓名命名的数学成果有:

刘徽原理、刘徽割圆术:魏晋时期数学家刘徽提出了求多面体体积的理论,在数学史上被称为“刘徽定理”;他发现了圆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无限增加,其周长无限逼近圆周长,创立了“刘徽割圆术”。

祖暅原理:祖冲之之子祖暅提出了“两个几何体在等高处的截面积均相等,则两体积相等”的定理.

杨辉三角:南宋数学家杨辉提出的“开方作法本源”,后又称“乘方术廉图”。

华氏定理。数学家华罗庚证明了“体的半自同构必是自同构自同体或反同体”。

李善兰“中国定理”, 即Fermat定理之道定理。

科技成果方面, 国际上用中国人名的科技成果有: “黄方程”:固体物理学家黄昆;“修氏理论”:女医学家修瑞娟;“吴文俊公式”:数学家吴文俊;“华-王方法”:数学家华罗庚、王元;“龚氏物质”:生物学家龚立兰;“朱-刘算法”:数学家朱永律、刘振宏; “侯氏定理”:数学家侯振廷;“夏道行函数与夏不等式”:教授夏道行;“童鱼”:生物学家童弟周;“吴世通用理论”:工程热物理学家吴仲华;“钱伟长法”:著名力学家钱伟长;“冯氏效应”:著名生理学家冯德培等。

在月球表面,分布着众多的高大山脉和无数座环形山,为了区别它们,人们分别用地球表面的山脉名称,或是为人类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的名字予以命名,如科迪勒拉山系、阿尔卑斯山脉、哥白尼环形山、开普勒环形山、第谷环形山等。在月球表面,也有五座环形山是以我国古代科学家的名字命名的,分别是张衡环形山、祖冲之环形山、郭守敬环形山、石申环形山及万户环形山,它们都位于月球的背面,月赤道的北部。

3、黄宗羲为何称为著名教育家?黄宗羲一生著作颇丰,据统计约有90多种800多卷,现存40多种200多卷。其中对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史影响较大的有两本:《明儒学案》和《明夷待访录》。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第一次比较完整地提出了具有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和民主主义精神的教育思想,并为限制封建专制特权,推行民主政治制度改革,设计了一套普及教育的学制体系。他认为如果要保留太学,就要对其实行民主管理和“清议”学风。全国郡县都应设学官。乡村有童子十人以上者设立小学。 “凡在城在野寺观庵堂,大者改为书院,经师领之;小者改为小学,蒙师领之,以分处诸生受生。”(《明夷待访录·学校》)黄宗羲这套有着大学(即太学)、中学(即郡县学)、小学(即蒙学)和书院的完整学校体系,可以说是近代学制的雏形。在教学内容上,黄宗羲主张“学用一致”、“文武合一”,批评那些无“传道、授业、解惑”真本领,而又好为人师的人是“乘时朽木青黄,失势则田河粪土”,投机取巧秽人子弟的“罪人”(《南雷文定三集》卷二,《广师说》)。

黄宗羲像

黄宗羲教育名言

爱其子而不教,犹为不爱也;教而不以善,犹为不教也。

年少鸡鸣方就枕,老人枕上待鸡鸣。转头三十余年梦,不道消磨只数声。

学校所以养士也。然古之圣王,其意不仅此也,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是故养士为学校之一事,而学校不仅为养士而设也。

学校之盛衰,关系天下之盛衰也。

学者志不立,一经患难,愈见消沮。

自古圣贤,盛德大业,未有不由学而成者也。

死犹未肯输心去,贫亦其能奈我何!

学则智,不学则愚。

七、李善兰(近代科学术语之父)

李善兰,原名李心兰,字竟芳,号秋纫,别号壬叔。出生于1811年 1月22日,逝世于1882年12月9日,浙江海宁人,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数学、天文学、力学和植物学家,创立了二次平方根的幂级数展开式,研究各种三角函数,反三角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幂级数展开式(现称”自然数幂求和公式”),这是李善兰也是19世纪中国数学界最重大的成就。

1、李善兰为何要改名?网文《机械计算机的构想》:“对了,我看了壬叔兄最近翻译的欧几里得几何原本和微积分学书籍,做得很好,只是将译者的名字改为李善兰,不知道是为什么呢?”赵大贵想起一件事情问道。“哦,最近我跟王韬兄等聊天,觉得出门在外,有个笔名更好一些,就把名字改成李善兰了。李善兰原名李心兰,天资聪慧,目成诵,但偏偏对科举考试不感兴趣,反而酷爱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学科,喜欢摆弄花花草草。1832年,取得秀才资格的李心兰改名李善兰,奉父之命到浙江省省府杭州参加乡试。平素讨厌八股文的他自然名落孙山。与大多数落第秀才不同的是,李善兰不但不难过,反而有种重生的感觉。“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考不上科举照样有出路。”于是,他一面拜数学家吴兆圻为师学习数学,一面在杭州求购并研究数学、草木类典籍。回到家乡后,李善兰先后写成《方圆阐幽》等数学专著,扬名苏杭。“奇才动君相,绝学合中西。”(《闻李壬叔讣音》)这是清人蒋学坚称颂清代数学家李善兰的诗句,誉词恰如其分。

2、李善兰为何被称“近代科学术语之父”? 李善兰一生翻译了多种西方科技书籍,涵盖天天文学、数学、物理学、植物学等多个领域,为中国打开了数理化等自然科学之门。《代数学》一直沿用音译名称,如《阿尔热巴拉》等,但是李善兰认为这一学科的特点是“以字代数,或不定数,或未知已定数。恒用之已知数或因太繁,亦以字代。”于是,他取名《代数学》,不仅我国一直沿用至今,日本也如此。而《代微积拾级》的书名全译应为《老解析几何学、微分和积分学》,作者为美国人罗密士。全书共十八卷,其中,一至九卷为解析几何学;十至十六卷为微分学;十七、十八两卷为积分学,包括今天积分学的基本内容。李善兰在译序中说:“是书先代数、次微分、次积分,由易而难若阶级之渐升。译既竣,即名之曰代微积拾级。”

“微分”和“积分”两个数学名词,是李善兰的首创,应该来自成语“积微 成著”。据东汉徐岳《数术记遗》中载:“不辨积微之为量,诅晓百亿于大千。”首创术语“变数”时,他说:“中法之四元,即西法之代数也。… …微分积分以甲、乙、丙、丁诸元代常数,以夭、地、人、物诸元代变数。”

李善兰凭借自己对所译科学内容的深刻了解,加上对汉语的构词方法的有身后的功底,创造出很多译名,如数学里常见的名词:“常数”、“几何学”、“轴”、“系数”、“函数”、“渐近线”、“法线”、“微分”、“积分”、“平行”、“根”、“方”、“方程式”、“多项式”等;在翻译时他也引进很多数学符号,为了让中国读者易于接受,他还将原书里的一些符号改为符合中国特点的符号,如用“天”、“地”来表示未知数,采用天干、地支和天、地、人、物等来表示英文中的26个字母,对传播科学知识起到积极作用。

方程是初等代数中的重要内容,方程的知识在生产实践中有广泛应用。十六世纪,随着各种数学符号的相继出现,特别是法国数学家韦达创立了较系统的表示未知量和已知量的符号以后,”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这一专门概念出现了,当时拉丁语称它为”aequatio”,英文为”equation”.十七世纪前后,欧洲代数首次传进中国,当时译”equation”为“相等式” 1859年,李善兰和英国传教士伟烈亚力,将英国数学家德?摩尔根的《代数初步》译出。李、伟两人很注重数学名词的正确翻译,他们借用或创设了近四百个数学的汉译名词,许多至今一直沿用.其中”equation”的译名就是借用了我国古代的《九章算术》”方程”一词.这样,”方程”一词首次意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现行数学教科书上使用的“函数”一词是转译词。“函数”这个词在我国是由清代数学家李善兰于1859年(咸丰九年)翻译《代数积拾级》一书时最先使用的。在中国,古时候的人将“函”字与“含”字通用,都有着“包含”的意思,李善兰给出的定义是:“凡式中含天,为天之函数.”中国的古代人还用“天、地、人、物”4个字来表示4个不同的未知数或变量,显然,在李善兰的这个定义中的含义就是“凡是公式中含有变量x,则该式子叫做x的函数。”

3、李善兰为何是深受人们尊敬的教育家?李善兰生性落拓,潜心科学,淡于利禄。晚年官至三品,授户部正郎、广东司行走、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等职,但他从来没有离开过同文馆教学岗位,也没有中断过科学研究特别是数学研究工作。李善兰五十七岁那年,经著名洋务派官员郭嵩焘推荐,进入北京担任同文馆天文算学总教习。同文馆是当时中国最高的学馆。从此,他十三年如一日,一心扑在教学上。他可以说是近代第一个数学教授,培养了很多弟子。有许多人成了有成就的专家。

1845年前后,李善兰在嘉兴陆费家设馆授徒,得以与江浙一带的学者(主要是数学家)顾观光(1799—1862)、张文虎(1808—1885)、汪曰桢(1813—1881)等人相识,他们经常在一起讨论数学问题。此间,李善兰有关于“尖锥术”的著作《方圆阐幽》、《弧矢启秘》、《对数探源》等问世。其后,又撰《四元解》、(麟德术解》等。

李善兰晚年,身体过于发胖,心力日衰,常常步履艰难,需要有人搀扶。可他不顾病痛,仍然坚持上课,撰写著作。有一天,李善兰在熊方伯等三名同学的搀扶下走上讲台,用嘶哑的声音讲课。上数学课光讲不行,必须边讲边画图。当他想站起来,转过身去画图时,腿脚已经不听使唤了,跌倒在讲台上。同学们赶紧把他扶起来,纷纷询问:“李老师,伤了没有?”

“不碍事。大家坐好,我继续讲。”

“先生,您身体不好,先休息一会吧!”

“不碍事。不能因为这点小事耽误了大家的宝贵时间。”

熊方伯说:“先生,您需要画什么图,我替您画。”

“那好,”李善兰无可奈何地答应了,“你暂时替我画几个吧。”

事后,李善兰想,绝不能因为我个人的事而影响同学的学习,必须想一个办法,解决我自己不能画图的问题。他左思右想,终于想出了好办法。他用几张大纸,把讲课时需要画的图全部事先画好,讲课前叫同学挂上。同学们见了,深受感动。

临去世前,李善兰的身体很弱,已经不能上课了,他就在家里写书。1882年夏天,几个学生去家里看望他。他正坐在床上,一边擦汗,一边写《级数勾股》。同学们劝他:“李老师,天这么热,您就休息休息吧,不要苦干了。”

李善兰说:“我的时间不多了,必须抢时间,要在短时间内把我已经想好的东西写完。不然,装在脑瓜里的东西被埋到地下,怪可惜的。”

同学们听他这么说,都哭了。

“你们不要难过,人的生死是自然规律。我早想好了,临死前,把想干的事都干完,这样就能无牵挂地离去了。”

1882年12月9日,李善兰去世了。他在数学上取得的非凡成就,使他成为公认的近代最杰出的数学家。李善兰在数学研究方面的成就,主要有尖锥术、垛积术和素数论三项。李善兰在数学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见于其所著《则古昔斋算学》13种24卷和题为“《则古昔斋算学》十四”的《考数根法》。1867年刊行的《则古昔斋算学》收录他20多年来的各种天算著作,计有《方圆阐幽》1卷(1845)、《弧矢启秘》2卷(1845)、《对数探源》2卷(1845)、《垛积比类》4卷、《四元解》2卷(1845)、《麟德术解》3卷(1848)、《椭圆正术解》2卷、《椭圆新术》1卷、《椭圆拾遗》3卷、《火器真诀》1卷(1858)、《对数尖锥变法释》1卷、《级数回求》1卷、《天算或问》1卷.《考数根法》则发表于1872年的《中西闻见录》第二、三、四号上。李善兰的其他数学著述还有《测圆海镜解》、《测圆海镜图表》、《九容图表》、《粟布演草》、《同文馆算学课艺》和《同文馆珠算金踌针》等多种。

李善兰像

李善兰教育名言

“呜呼!今欧罗巴各国日益强盛,为中国边患.推原其故,制器精也,推原制器之精,算学明也.”“异日(中国)人人习算,制器日精,以威海外各国,令震摄,奉朝贡.”(李善兰《重学》序)

八、蔡元培(北大之父)

蔡元培(1868年1月11日-1940年3月5日),字鹤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乳名阿培,并曾化名蔡振、周子余,汉族,浙江绍兴山阴县(今浙江绍兴)人,原籍浙江诸暨。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民主进步人士,国民党中央执委、国民政府委员兼监察院院长。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民国初年主持制定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第一个法令——《大学令》。

1、蔡元培这个名字为何如此响亮?蔡元培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蔡元培是近代中国的教育巨擘、文化泰斗,一生历经晚清、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三个时期,先后担任晚清翰林院编修、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北京大学校长、南京国民政府大学院院长、中央研究院院长,对近代中国学术发展贡献极大。他最为人熟知的身份是教育总长、北京大学校长,而除此之外,他又有革命家、政治家和学者的身份。五四新文化运动风起云涌,新旧各派汇聚于北京大学,许多青年学子也因受到“蔡先生”和“北大精神”的感召,竟相投考。那时的蔡元培校长成为引领学界的精神领袖,重塑风气,酿成潮流,一举开创出“北京大学的蔡元培时代”(胡适语)。1940年3月5日,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逝世。国民党总裁蒋中正在陪都重庆主持公祭;红都延安则举行各界追悼大会,中共领袖毛泽东发唁电;“孑民先生,学界泰斗,人世楷模。”一位贫病交加的读书人,受到国共两党一把手的尊崇,只因为蔡元培是中国新文化运动之父。蔡元培享年73岁,是孔子之寿。他前半生是大清王朝的翰林,后半生接受新学,任南京国民政府教育总长,北大校长和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要职。教育部北大在诔(音;垒)词道:“当中西文化交接之际,先生应运而生,集中西文化于一身;其量足以容之!其德足以化之!其学足以当之!其才足以择之!呜呼!此先生所以成一代大师欤?”周恩来送挽联:“从排满到抗日战争,先生之志在民族革命;从五四到人权同盟,先生之行在民主自由。”蔡元培不愧是大时代中的大国民。著名哲学家、教育学家杜威曾说:“世界上著名大学的校长很多,如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等等,但还没有一个校长能像蔡元培先生一样,能对一个国家和民族产生如此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在蔡先生身上,有一种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有一种不可言说的人格魅力,先生无愧是培养大师的大师。”

2、为何称蔡元培是“北大之父”? “北大精神”是蔡元培实行怎样的办学方针后形成的?要问大家中国最著名的两所高等学府是什么?恐怕所有人都能回答正确,那就是北大和清华。北大校长和清华校长可不仅仅是两个总舵主,他们是关乎整个中国命运的伟大设计师。蔡元培就任北大校长时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思想。北京大学作为中国第一高等学府,尤其作为本科教育之最,“自由独立,兼容并包”的精神是给予无数学子最重要的精神财富。而这种兼容并包的精神正是形成于蔡元培先生。

北京大学的前身是京师大学堂,成立于1898年,是戊戌变法的产物,是一座日趋颓败的衙门式旧学堂。当时的北大老师多是北洋官僚,学问不大,架子不小,学生多为官僚富家子弟,差不多每个学生都雇有当差,上课铃一响就有当差的来说一声:请老爷上课。课余则是打麻将喝花酒,捧名角逛妓院,当时社会上盛传两院一堂的说法,指的就是出入八大胡同妓院的人中,多是参众两院以及京师大学堂的人。出任北大校长并非易事,因为在蔡元培之前,北大已经换了四任校长——严复、章士钊、何燏时、胡仁源,每一个都是鼎鼎有名的精英人物,但最后还是灰头土脸的被赶出了校门。因此,要不要出任北大校长一职,蔡元培犹豫了一段时间。孙中山认为,“北方当有革命思想的传播,像蔡元培这样的老同志,应当去那历代帝王和官僚气氛笼罩下的北京,主持全国教育。”蔡元培慨然领命。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1917—1927年)后,改革北大领导体制和学科、学制设置,创办科研机构,倡导平民教育,首行男女同校。他采取“兼容并包”的方针,大量引进新人物,不拘一格招聘众家。北京大学很快即开学术研究、思想自由之风气。蔡元培还支持日益兴盛的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赞成文学革命,反对封建复古主义,倡导以科学和民主为内容的新思潮。他的努力终使北大成为“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在听取了孙中山的意见后,蔡元培最终决心上任,他“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义”,使得北京大学思想解放,学术繁荣,北大从此日新月异,中国教育从古向今的大门就此开启。

任命状

初到北大,蔡元培订立了许多前所未有的“规矩”:不嫖、不赌、不纳妾;乱搞的学生开除,不合格的教员走人……如此的雷厉风行,难免会惹到很多人,一个英国教员被他开除后,英国驻华公使就曾叫嚣到:蔡元培是不想再做校长了!几百位学生也由于不适应新校规而气势汹汹的包围了红楼,50 岁的老校长毫无惧色、振臂高呼:“你们若有手枪炸弹,只管拿来对付我,在维持校规的大前提下,我跟你们决斗!”最后,学生们只得转身回去上课。蔡元培提出废止忠君、尊孔的封建教育宗旨。倡导以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为急务,以道德教育为中心,以世界观教育为终极目的,以美育为桥梁的民主主义教育方针,初步建立近现代的新教育体制。他在北京大学提倡学术自由,科学民主。主张学与术分校,文与理通科。将“学年制”改为“学分制”,实行“选科制”,积极改进教学方法,精简课程,力主自学,校内实行学生自治,教授治校。他这些主张和措施,在北京大学推行后,影响全国。慢慢地,北大上空终于迎来了清新之风。这清新之风正如蔡元培就职演说里提到的:“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大学不是贩卖毕业的机关,也不是灌输固定知识的机关,而是研究学理的机关……大学生当以研究学术为天职,不当以大学为升官发财之阶梯。”毫无疑问,蔡元培为北大发展指明了方向,更赋予了北大一个新的灵魂。

2019060615022263

杨易程、伊万卡老师《名牌大学标志和校训》

而且蔡元培一生倡导的“美育代宗教”,而且他先后创办了中国最重要的两所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和中国美术学院。其实我们可以这么理解“美育代宗教”,并不是指以美术教育代替宗教,美育是一种驾驭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等基础上的综合素质发展,相比较宗教来说美育更能打破封建的束缚,使我们的心灵得到解放。蔡元培成就了北京大学,蔡元培成就了一时的中国高等教育,可以誉为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第一人。

北大校长蔡元培像

蔡元培教育名言

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就要先有良好的教育。

所谓健全的人格,内分四育,即:体育、智育、德育、美育。学校教育注重学生健全的人格,故处处要使学生自动。

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们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人去应用的……教育是要个性与群性平均发达的。

知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

教员之教授,职员之任务,皆以图诸君求学便利,诸君能无动于衷乎?自应以诚相待,敬礼有加。至于同学共处一堂,尤应互相亲爱,庶可收切磋之效。不惟开诚布公,更宜遵义相助,盖同处此校,毁誉共之。同学中苟道德有亏,行有不正,为社会所訾詈,已虽现行矩步,亦莫能辩,此所以必互相劝勉也。

德育实为完全人格之本,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无益也。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

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损,而使人我之见,利己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盖以美为普遍性,决无人我差别之见能参入其中。美以普通性之故,不复有人我之关系,遂亦不能有利害之关系。

美者,循超逸之快感,为普遍之断定,无鹄的而有则,无概念而必然者也。殊不知有健全之身体,始有健全之精神;若身体柔弱,则思想精神何由发达。或曰,非困苦其身体,则精神不能自由。然所谓困苦者,乃锻炼之谓,非使之柔弱以自苦也。

各级教育,应于训练上一律励行劳动化,使青年心理上确立尊重职业之基础,且使获得较正确之人生观。

九、陶行知(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陶行知(1891年10月18日-1946年7月25日),原名陶文浚。安徽省歙县人,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908年十七岁时他考入了杭州广济医学堂。1917年秋回国,先后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教授、教务主任等职。1926年起发表了《中华教育改进社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1929年圣约翰大学授予他荣誉科学博士学位,表彰他为中国教育改造事业作出的贡献。 1931年主编《儿童科学丛书》。1935年,在中国共产党”八一宣言”的感召下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45年当选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

1、陶行知名字的来历?陶行知一生中曾三次给自己改名。父母给他取名陶文浚,乳名和尚,大学期间推崇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取名“知行”。 43岁时,他在《生活教育》上发表《行知行》一文,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并改本名为陶行知。不过,陶行知很快又认识到,“从行到知”只是认识的第一阶段,再由知到行又是认识的更高阶段,他曾写了一首小诗: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这就是他的“行-知-行”理论。为了在名字中反映这一思想,他还创造了一个字。这个字既像“行知”,又像“知行”,代表“行知行”的意思。实践出真知”

陶行知的“一行一知”告诉大家人要学会总结,做任何事情要先行后知,只有通过自己的行动力才能感悟到其中的道理。一是“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即来源于行动,“即行即知”,书和书中的知识都是著书人从行动中得来的;二是深刻阐明直接知识与间接知识之间的关系。指出直接知识是一切间接知识的根本。陶行知提出的“行是知之始”并不是要否定知识的其他来源,他强调的是亲知,即直接知识是一切知识的根本。三是“行”与“知”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行是行动,知是理论。行动是理论的源泉,理论又用来指导行动。所以,为了争取生活之满尊与存在,这行动必须是有理论,有组织,有计划的行动。

毛泽东为何称陶行知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立志“教育救国”,努力成为第一流的教育家,不仅“为中国做出一番大事业来”“为我国人民建立一套有效的公共教育体制”,还“要使全中国人都受到教育”。陶行知一生中根据国情需要开展了七大教育运动,包括发动平民教育运动、推行乡村教育运动、开展普及教育运动、发起国难教育运动、投身战时教育运动、从事全民教育运动和倡导民主教育运动。陶行知还亲自兴办了南京晓庄师范学校、上海山海工学团、重庆育才学校、重庆社会大学等新式学校,打破了中国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陶行知身上体现出强烈的爱国精神、奉献精神、民主精神、求真精神、务实精神和创造精神。陶行知为近代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通作出了巨大贡献。毛泽东赞誉陶行知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郭沫若称赞陶行知是中国现代的“孔子”。习大大总书记号召中国所有的教师学习陶行知,践行陶行知的教育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陶行知当年题写的座右铭:“我是一个中国人,要为中国作出一些贡献。”他后来的丰功伟绩足以说明他确实这样做了。1927年,创办了南京晓庄师范学校,并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论”的命脉,“社会即学校”是“生活即教育”的延伸。陶行知认为生活教育的特质是生活的、行动的、大众的、前进的、世界的、有历史联系的,要办求大众解放和民族解放的教育。主张教育同实际生活实践相联系,反对死读书,强调培养儿童的创造性和独立工作的能力。“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的教学论。他认为教、学、做是一件事,其中“做”是中心。陶行知把知识分为三类:亲知、闻知、说知。亲知是亲身得来的,就是从“行”中得来的;闻知是从旁人那儿得来的,成由师友口传,或由书本传达的;说知是推想出来的知识。主张“在做上教,在做上学”“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强调“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要求“以教人者教己,在劳力上劳心。”并身体力行,同贫苦学生同劳动、同甘苦。陶行知在晓庄师范茅屋礼堂两旁写了一副对联“和马牛羊鸡犬豕做朋友,对稻梁菽麦黍稷下功夫。”体现了他面对工农大众的教育方针。“生活教育论”在中国教育思想界产生过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陶行知曾提出,我们每天要对自己四问:一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二问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三问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四问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其中最重要的一问就是道德有没有进步。因为在他看来,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所以他提出这一问,以启发学生反思自我,提升学生人格修养水平,使学生“每天的一举一动,都要引导到最高尚、最完备、最能永久、最有精神的地位”。他提倡,要在“事”上去指导学生修养他们的品格。

陶行知担任校长期间发生的一件事充分体现了他的教育理念。有一次,陶行知在校园里看到一名同学用小石块砸同学,便当即制止,并让他放学后到校长室谈话。放学后,这名同学来到校长室准备挨训。见面后,陶行知却掏出一块糖给他说:这奖给你,因为你按时到这里来。该同学犹豫地接过糖,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放到他手里说:这块糖又是奖给你的,因为我叫你不打人,你马上停止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给他说:调查过了,你用小石块砸那个同学,是因为他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同学。这名同学立刻流下了悔恨的泪说:陶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呀。陶行知满意地笑了,掏出第四块糖递过去说:为你正确认识自己错误,再奖励你一块!我的糖发完了,我们的谈话也完了。

为了纪念缅怀陶行知这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1991年,歙县人民政府在城西门中心建立了“行知公园”,园名为时任总理的李鹏同志题写,公园左侧耸立着一块末经雕琢的大青石,重约15吨,正面写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背面题写“爱满天下”几个大字,为陶行知手迹。公园广场竖立着一尊陶行知铜像,身穿长袍,戴眼镜,左手握卷,侧身举目远眺。公园右侧建有象征陶先生“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的三圆亭。圆亭周围花圃遍植碧桃、紫叶李,蕴含桃李满天下的含义。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寄托着故乡人民对陶先生的怀念之情。在黄山风景区西海至光明顶的盘山道上,1996年建立了一座“行知亭”,亭柱上镌有陶先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的名言,亭前的石牌上镌着“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的格言。立于亭中,远眺飞来石,雄奇险峻;近观名言警句,回味无穷。在欣赏大自然美景的同时,能得到思想上的薰陶和人格上的升华。周洪宇在《陶行知生活教育学说》中说:“陶行知生活教育学说是由若干基本范畴、基本原理和具体主张所组成。它以政治理念、哲学观点和文化思想为主要基石,以‘生活’范畴为基本逻辑点,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原理为教育哲学依据,以民主教育、科学教育、乡村教育、师范教育、创造教育、终身教育等为具体主张,有机地构成一个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

陶行知像

陶行知教育名言

教员的天职是变化,自化化人,虽然不容易学孙悟空的七十二变,但是至少要看重变化。

教育上最重要的事是要给学生一种改造环境的能力,平民教育是改造社会环境的一个重要方法。

民主教育应该是整个生活的教育。他应该是工以养生;学以明生,团以保生。他应该是健康、科学、艺术、劳动与民主组成之和谐的生活,即和谐的教育。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多少白发翁,蹉跎悔歧路。寄语少年人,莫将少年误。

在劳力上劳心,是一切发明之母。事事在劳力上劳心,变可得事物之真理。

做先生的,应该一面教一面学,并不是贩买些知识来,就可以终身卖不尽的。

学校是为社会设立的。学校没有改造社会的能力,简直可以关门。

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我们深信如果全国教师对于儿童教育都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必能为我们民族创造一个伟大的新生命。

教育是实现理想社会的历程,假使理想社会里有不好的东西,我们就要运用教育力量去变化它;至于优良的虽在这社会之外,也要把它吸进来。

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

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你们抱着这种精神去教导小朋友,总是不会错的。

 

要把教育和知识变成空气一样,弥漫于宇宙,洗荡于乾坤,普及众生,人人有得呼吸。

教育是立国之本。

十、叶圣陶(优秀的语言艺术家)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笔名有叶锦、圣陶、斯提、桂山、秉丞、郢生等。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1916年,进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尚公学校执教,推出第一个童话故事《稻草人》。1918年,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春宴琐谭》。1923年,发表长篇小说《倪焕之》。 1949年后,先后出任教育部副部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顾问、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一、二、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民进中央主席。1983年当选为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是第一至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

1、叶圣陶为何要改名字?叶圣陶原名叶绍钧。他12岁入苏州长元吴公立小学时,请先生章伯寅为自己取一个立志于爱国强国的字,章先生说:你名绍钧,有诗曰“秉国之钧”,取“秉臣”为字好。并教育他要爱国就得先爱乡土,晓得乡土的山川史地名人伟业。1911年10月15日,苏州在辛亥革命中光复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的消息迅速传来之后,叶绍钧欣喜若狂。革命烈火传到苏州的第二天,他就急切地找到教书的先生说:“清朝已覆没,皇帝被打倒了,我不能再称臣了,请先生给改一个字吧。”先生听了,很为他的革命热情感动,笑了笑说:“你名绍钧,圣人陶钧成物,就取圣陶吧。”这样叶绍钧满意而去。1914年6月10日,叶绍钧在《小说丛报》第2期发表文言小说《玻璃窗内之画象》 ,署名“圣陶”。以后他又把姓“叶”与笔名“圣陶”联了起来,成为著名于世的笔名。从秉臣到圣陶,体现了时代的变化,也体现了思想的解放。后来,他索性用圣陶作为自己的名字。叶圣陶在教育界的地位非同凡响,一提到这三个字人们心中就会显现出一位慈眉善目的老人,他循循善诱,潜心尽力教书育人。“叶圣陶”这三个字的存在早已超越了叶绍钧这个原名,甚至使叶圣陶原名的存在变得毫不重要,这也是一个笔名的魅力所在。

人如其名,在文化教育领域,叶圣陶像一名辛勤的制陶器的工匠,从事文化教育,陶冶了一代又一代青年学生,育化万物。1912年,叶圣陶中学毕业后开始在苏州小学任教,1914年被排挤出学校,闲居期间作文言小说发表在杂志上。1915年秋到上海商务印书馆附属的尚公学校教国文,并为商务印书馆编小学语文课本。五四运动时期他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竭力提倡白话文,一边用白话创作文学作品,先后写出《稻草人》、《倪焕之》等大量作品; 一边大力提倡在语文教学中以白话文为主,率先编出多套语文教材,使语文教科书的面目为之一新。1921年与著名作家茅盾、郑振铎等人组织文学研究会。1923年起从事编辑出版工作,主编《小说月报》、《中学生》等杂志,同时还在大学执教。他主编的《中学生》杂志,是最受青年学生欢迎的读物,不少中学生从中吸取知识力量,走上社会后成为栋梁之材。他编写的中小学教材,在教育界产生深远的影响。

2、叶圣陶为何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著名诗人臧克家曾经说过:“温、良、恭、俭、让这五个大字是做人的一种美德,我觉得叶老身上兼而有之。”叶圣陶主张规范现代汉语包含规范的语法、修辞、词汇、标点、简化字和除去异体汉字,又编纂和规范了出版物的汉字并且规定了汉语拼音方案。他的杂志和报纸大多使用白话文,这极大地方便了记者和读者的阅读。叶圣陶是一个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他“一直留意语言”(《〈叶圣陶选集〉自述》),以平实、质朴、凝练、精粹的文学语言著称。他的语言有一种不雕凿、不做作的朴素美。他很少用浓艳富丽、华而不实的词藻语汇,即使在“五四”前后“全盘西化”的浪潮里,他的作品也很难发现冗长拗口、曲里拐弯的欧化句子。他特别讲究锤字炼句,自称有“斟酌字句的癖习”。在遣词造句上,他一贯简短利落、准确贴切,精炼纯粹,达到了以少胜多、一语传神的极富表现力的境地。

3、为什么说叶圣陶先生是一个真正的教育家?赵景深《我与文坛》谈起当时常在《小说月报》和《儿童世界》上看见叶先生的小说和童话,非常喜欢。觉得叶先生是一个真正的教育家。他在甪直的小学里教书,极为认真。他随便做什么事,总是诚恳地去做,决不敷衍苟且,有一分力便尽一分力。他喜欢小孩,因为小孩的心是纯洁的,不曾沾染社会的恶习。因为他从心底里喜欢小孩,因此他能写出童话集《稻草人》和《古代英雄的石像》,又能写出《一课》《小蚬的回家》《地动》那样的小说。我也学着写过童话,总是短短的,写不到他那样的细腻。以前,我在长沙第一师范学校用他的初中国语教科书作教本,另选一本联络补充教材给学生,将目录寄给他看,他来信颇为称许,说是像我这样热心教学的不多。他这一句话也说明了他自己也是热心教学的,我们只要看他与夏丏尊合编的几部作文法的书就可以知道。与这热心教学成为一物两面的便是创作态度的谨慎。他在《答复朋友们》里说:“一个人当深入生活的底里,懂得好恶,辨得是非,坚持着有所为有所不为,实践着如何尽职,不然就是白活一场。对于这一层,我现在似乎认得更明白,愿意在往后的小半截路上,加紧补习。”他看透了中国的许多罗亭②,能说不能行,头大手小,“喜欢侈言革命,可是只限于挂在口头,实际是懒得革命,尤其懒得革自己的命,懒得见少数的旁人真正革命。”我信得过叶先生的话。他不仅作品使我们爱读,他那坚定的人格,也足以对于青年“在生活上发生影响”。

叶圣陶像

叶圣陶教育名言

教育之要点,当天逾养成儿童正确精神之思想能力。

只有做学生的学生,才能做学生的先生。

教师并非教书,而是教育学生。

小学教育的价值,就在于打定小学生一辈子有真实明确的人生观的根基。

人们最高精神的链锁是文学,使无数弱小的心团结而为大心,是文学独具有力量。文学能揭穿黑暗,迎接光明,使人们抛弃卑鄙和浅薄,趋向高尚和精深。

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教习某科为教学工作,熏陶善诱为教育工作,凡为教师,固宜教学与教育兼任也。

教师和学生是朋友,在经验和知识上,彼此虽然有深浅广狭的差别,在精神上却是亲密体贴的朋友。

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成为习惯,只要熟练的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的应用,一辈子也用不尽。

教师之主导作用,盖在善于引导启迪,使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受。

 

免责声明:该自媒体文章由实名作者自行发布(文字、图片、视频等版权内容由作者自行担责),且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秒送号Miaosong.cn立场,未经作者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投诉 · 举报作者与内容]

「作者 · 档案」
中国姓氏、姓名和起名的理论研究与实践。

  
(0)

相关阅读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