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邓州:北宋天圣年间修建的梵塔

福胜寺塔又称梵塔,位于河南省邓州市城区大十字街西南角,始建于北宋天圣十年(1032年)二月二十五日,该塔为八角椎形、仿楼阁式、密檐浮雕的砖塔。塔原为十三层,元末遭兵毁,变为七层,明代洪武初由僧子颜重修。1988年5月,河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修葺该塔时发现塔基地宫。经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由河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和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共同组成发掘队,于1988年7-8月进行了发掘,出土了金棺、银椁、佛骨舍利、舍利瓶及玻璃葫芦等一批文物。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福胜寺塔建于北宋天圣十年(公元1 0 3 2 年),初建时为1 3 级,高2 0 余丈,后为兵燹所焚。现存的梵塔共7 层,高3 6 .7 米,通体呈八棱圆锥状。梵塔造型简洁,比例适度,是一座庄严古朴的楼阁式密檐浮雕砖塔。塔檐由青砖砌成,塔身周围,每面都有用砖浮雕的佛龛群,约有1 3 0 0 多块佛龛。这些佛龛上,浮雕着天王、菩萨、金刚、罗汉、黄巾力士等佛法神像,造型奇特。佛龛的边缘和拱门的周围,饰有各种蔓草花纹。

关于福胜寺塔的修建年代,《邓州志》卷九记载较详:“福胜寺在州治南关,天圣间创建,元至元末兵毁,明洪武初僧子颜重修。”过去很长时间内当地群众一直称其为隋塔。1951年修葺时,曾刻石作记,嵌于塔壁,也称为“重修隋塔简记”,认为塔始建于隋仁寿二年。当时之所以认为是隋塔,是将原由邓县运往开封的隋仁寿二年邓州兴国寺舍利塔铭,误认为福胜寺塔铭的缘故。后虽根据此塔建筑特点确定为宋塔,但缺乏确切纪年。这次地宫内发现的《地宫记》记明此塔始建于宋天圣十年(1032)二月二十五日。

1988年5月,河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修葺该塔时发现塔基地宫。福胜寺塔地宫的发现,是我国佛教文物的又一重要发现。出土的金棺、银椁、鎏金双龙银壶、紫红色玻璃葫芦等文物,表明宋代手工业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对于古代科技史、艺术史、宗教史等方面的研究都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福胜寺塔为七级仿楼阁式砖塔,平面呈八角形,塔门向南,高38.23米。塔身全部用青砖垒砌,内外壁面用白灰浆勾缝,内部用红粘土粘合。塔身自上而下逐层有明显收分,第一层塔身最高,以上每层高度均匀递减,外廓刚柔适度,造型优美,有明显的宋塔特色。每层塔檐都用青砖砌成,斗拱为五铺作,檐口用砖雕椽、枋等。各壁转角砌倚柱。塔身每层的内外壁面嵌砌各种雕砖,共2000多件;内容有坐佛、菩萨、天王、力士、罗汉、伎乐、宝装莲花和各种花纹砖饰,共计25种。

南北壁中间设半圆形拱券门,门的周围刻各种蔓草花纹等优美图案。由南面第二层塔门可进入塔心室,室内设梯道,沿顺时针方向盘旋拾阶而上。第二、三层均需先绕塔外檐平座,然后进入向上层登临的梯道而至塔室。四层以上的内室为筒状,不再设梯道。内壁以叠涩檐隔层,一至五层平面为八角形,五至七层为方形。第七层南壁设券门(图一)。由于年久失修,塔身损毁严重,1951年河南省人民政府曾拨款对一层进行了加固维修。

地宫位于塔心室之下,距地表深4.6米,坐南向北,偏东2°,由宫道、大门、甬道、宫室四部分组成。宫道位于大门北端,由于上部施工未及发掘,后经钻探得知为长方形下坡道,长15.3米,宽2.35米。道内填一层黄土,一层砖渣。黄土层厚20厘米,砖渣层厚40厘米,略经夯打,最深处共12层。地宫的大门为门楼式建筑,中间砌筑一券门,高2.21米,宽1.22米,以封门砖堵封;券门之上有六朵五铺作砖雕斗拱,再上有砖雕椽、大小连檐和瓦形砖,均向外悬挑。门外两侧砌墙,宽度与宫道相同。甬道与大门相通,高度也与大门相同。东西两壁用长条砖错缝平砌,在高1.63米处向上用楔形砖错缝砌筑为拱形顶。甬道内地面用砖错缝平铺。在大门内东壁的上方筑一方形壁龛,高18厘米,宽12厘米,进深14厘米,可能为灯龛。甬道长6.13米。其内用干摆砖堵封。所用砖的大小有两种,一种长53厘米,宽24厘米,厚7.5厘米,另一种长43厘米,宽20厘米,厚7.5厘米。在甬道的南端与宫室的北壁上,另砌筑一子券门,稍偏甬道的东部,高170厘米,宽82厘米,亦用青砖堵封。

宫室位于甬道的南端,平面呈六角形,每边长65厘米。底部为方砖错缝平铺。周壁由底向上逐渐向内微缩,在1.92米处6个壁面叠砌向内缩,形成六角攒尖式项,高3.45米。顶部正中嵌铜镜1面。东、南、北三面墙壁的上方各有铁钉1个。整个宫室的壁面均涂白灰,整齐平整。

免责声明:该自媒体文章由实名作者自行发布(文字、图片、视频等版权内容由作者自行担责),且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秒送号Miaosong.cn立场,未经作者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投诉 · 举报作者与内容]

「作者 · 档案」
宣传正能量 提供更多资讯

  
(0)

相关阅读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