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徒守的是什么戒,其实老师、公务员、经商都在守戒

戒是约束,也是防护。如果人们懂得自我约束,还会有那么多的食品害人问题,道德沦丧问题….吗?

  一提到戒律,很多人认为那个过于迂腐,根本跟不上时代。我们是高速发展的现代人,哪需要那个?其实这样想,是自己的认知出了问题。如果人们懂得自我约束,哪里会有那么多的食品害人问题,道德沦丧问题….“做一个有原则的人

一说戒,很多人觉得麻烦,“条条框框,约束。”

其实哪里没有戒呢?国家有国家的法律,企业有企业的规章,开飞机轮船要走航道,行车徒步要看红绿灯,这都是戒。

戒是约束,也是防护,不管你是做老师、公务员还是经商,原则总要守的,守好原则才能免入歧途,并有所成就。而所谓持戒,就是守护原则。84

“有一种饰品叫利他”,人人喜欢装饰身体,以展示自己的美和独特,比如戴耳环,一个、两个、三个、四个,印度那边有戴鼻环的传统。穿衣戴帽也能显示很多东西。还有头发,往前梳、往后梳、往上梳,红色的、黄色的、褐色的……只要自己喜欢,怎么样都好。不过,如果你想要寻找一种饰品,以庄严心灵,我建议你选择“利他”。

利他是最美的饰品。而禁恶行、摄善法、饶益有情这些大乘戒律的设置,就是为了让我们顺利生起利他心,进而守护此心并让它变得越来越清净,直至圆满。

最高原则,是利他

大乘佛教的修行有三类必须守护的戒律:禁止恶行戒,摄集善法戒,饶益有情戒。

所谓禁止恶行,就是“诸恶莫作”,例如断除杀生、偷盗、邪淫、妄语、害心、贪欲等一切罪业;摄集善法是“众善奉行”,念经、诵咒、打坐,一切该行的善都要行;最后是饶益有情——你要利他。

大乘修行以利他为最高原则。802

失去道德的约束,哪有自由和尊严?

总之,戒是约束,也是防护。不仅是修行,任何形式的生命成长都需要与之相应的戒律。守好戒律,会给我们的身心以及周遭环境带来和谐;相反,离开了戒律,离开了道德约束,心就成了流浪汉,生命也就失去了力度。

有位研究法律的台湾学者告诉我,他很欣慰,对今天的台湾社会,戒律日益展现出不可思议的匡扶功能和救护效果,凡是听到戒律的人都心存敬畏。

他认为,持戒不仅有利于个人的身心进步,对社会秩序也是一种贡献;他甚至断言,如果人人守护一分戒律,便可阻止我们的家庭和社会陷入难堪乃至无法挽回的失控境地。

“我终于知道,”他说,“一个人没有约束,就没有道德;没有道德,就没有自由和尊严。”

他的话让我坚信,持戒是世间最庄严的美德。

引-人心,需要一脚刹车”s

免责声明:该自媒体文章由实名作者自行发布(文字、图片、视频等版权内容由作者自行担责),且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秒送号Miaosong.cn立场,未经作者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投诉 · 举报作者与内容]

「作者 · 档案」
迷乱的世界需要正确的理念,迷茫的众生需要引导,这个世界需要正能量。

  
(0)

相关阅读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