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汉初三杰,命运竟如此不同

汉初三杰虽青史留名,但他们的最后遭遇却不免令后人感伤。韩信能征善战,被后世誉为“兵仙”,其一手奠定了大汉一统江山的局面。但韩信的下场却最惨,不但自己被杀,还被夷灭了三族。萧何虽得善终,但也不免遭到猜忌,靠自污名节、械系下狱才躲过了一劫。在此汉初三杰中,唯有张良没怎么受到刘邦的猜忌。

刘邦在总结其得天下的原因时,将之归功於有三位杰出的人才辅佐。此三位杰出人才分别是萧何、张良、韩信,后世称之为汉初三杰。而在皇权社会,君主的神经都是极度敏感而脆弱的,能力越大的臣子就越会受到君主的猜忌,进而遭到君主的毒手。

2019012413593783
汉初三杰虽青史留名,但他们的最后遭遇却不免令后人感伤。韩信能征善战,被后世誉为“兵仙”,其一手奠定了大汉一统江山的局面。但韩信的下场却最惨,不但自己被杀,还被夷灭了三族。萧何虽得善终,但也不免遭到猜忌,靠自污名节、械系下狱才躲过了一劫。在此汉初三杰中,唯有张良没怎么受到刘邦的猜忌。
那为何此汉初三杰,唯有张良没有受到刘邦的猜忌呢?这并非张良的才能不如萧何、韩信,也不是张良善於明哲保身,而是这三人的人才类型与所司职位的不同。
韩信是楚汉之际世不二出的名将,在韩信被封为齐王后,就已经成为了一支独立的力量。虽然,这齐王是汉王刘邦所封,但正如汉王是项羽所封一样。刘邦与韩信之间的关系与刘邦跟项羽之间的关系没有啥区别,在本则上都是国君与国君间的关系。虽然,韩信帮助刘邦除掉了项羽,但对刘邦而言,韩信、彭越等人仅是其盟友而不再是其属下。

2019012413593570
刘邦剪除异姓王,其实跟除掉项羽是一个道理。刘邦跟项羽不一样,刘邦并不满足再当一个楚霸王,而要做秦始皇。既然要做秦始皇,那么所有的异姓王都必须要除去。韩信说:狡兔死、走狗烹,殊不知对刘邦来说,自己不但充当走狗的角色也还充当着狡兔的角色,这个才是问题所在。就像周处除三害的故事一样,周处起初压根就不清楚自己就是百姓们心中的第三害。
在韩信被降为淮阴侯之后,已然对大汉王朝不构成威胁,刘邦为何仍然痛下杀手呢?这就源于刘邦对韩信军事才能的恐惧。韩信是世不二出的军事天才,而由“南面为王”到被贬为“侯”,内心极度失落。而且韩信又比刘邦年轻二三十岁,刘邦怕自己一死,就没人能驾驭韩信。虽然,韩信手里没有兵,但是凭韩信的威望与才能,只要登高一呼,总是能够聚拢众多的失意之人,而在任何时代都不会匮乏失意之人。
因而,在刘邦看来,韩信这种具有超强行动能力的人,对大汉王朝的威胁最大。故而,刘邦最终痛下毒手。

2019012413594028
而萧何在丰沛集团之中,论资历与名望,都仅次于刘邦。如果刘邦出现意外,而在动乱之际,刘盈又比较年幼,也不排除丰沛集团抛弃刘盈而拥戴萧何的可能。如果说韩信是刘邦的外部威胁,那萧何就是刘邦的内部威胁。但是,萧何虽为百官之首,却毕竟是文臣,文臣相比武将来说,行动能力(造反能力)较弱。而且萧何又没有像韩信那样曾经“南面为王”,也没有属于自己的独立势力。故而,只要刘邦与刘盈之间的政权能正常交接,萧何的内在风险也完全可控。最终,萧何又通过侵夺民田民宅等行为以自污名节,以让刘邦对自己彻底放心。

2019012413594418
至于张良,虽论智谋举世无双。但是,张良既不为将,又不为相。实则上,张良就相当于刘邦的私人顾问,而没有接触到权力中枢。张良对刘邦的最大威胁,就是另找一位主公,而为他人出谋划策以对付刘邦。但随着,天下渐渐被平定,张良的心愿已经达成(推翻秦朝)。故而,张良对刘邦不存在任何威胁,因而,张良可以独善其身。
对于这段历史,你有什么想法呢,欢迎留言讨论。

免责声明:该自媒体文章由实名作者自行发布(文字、图片、视频等版权内容由作者自行担责),且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秒送号Miaosong.cn立场,未经作者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投诉 · 举报作者与内容]

「作者 · 档案」
解读历史故事。

  
(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