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道光至民国佛教遭反复“扫荡” 佛教存在的四大积弊已为人不齿

清道光至民国佛教遭反复“扫荡”

佛教存在的四大积弊已为人不齿

一些公知精英组成的“国粉”型“还乡团”,无比怀念那个积贫积弱、战争不断、民不聊生的大清国晚期至整个民国时期,甚至吹嘘成是佛学大师辈出的“黄金时代”。可就在那个令其无比怀念的时期,佛教没遭到严厉批判?没遭到严格管控?没遭到强制还俗?没遭到没收庙产?整个佛教没陷入极端衰败?对此,佛教界和公知精英为何闭口不谈?

一、清道光至民国佛教已陷入崩溃状态

清道光年(1821─1851年)至清王朝于1911年垮台,太平天国大肆排佛、张之洞“没收庙产兴学普及全国、皇帝下诏将寺庙房地产收归国有,经过这样三轮席卷全国的大扫荡,中国的佛教已经陷入崩溃状态(进入中华民国时期,佛教仍继续遭到批判、严管、打击)。佛教经历的三轮大扫荡:

一是太平天国大肆排佛。洪秀全斥佛老为“邪教”,逢佛灭佛,遇庙拆庙,焚烧经籍之余,甚至严令“读者斩!收者斩!买者卖者一同斩!”在清末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大肆排佛的冲击下,全国佛教寺院遭到破坏,导致佛教奄奄一息;而且,“以至佛寺、道院、城隍、社坛,无庙不焚,无像不灭。” 也就是说,在太平军占领的“半壁江山”,已“无庙不焚,无像不灭”,被统统扫地出门了。

二是张之洞“没收庙产兴学。在很多公知精英的眼里,这群造反的太平天国军都是暴徒,那么,光绪24年(1898),湖南总督张之洞,被称“张香帅”的晚清名臣、清代洋务派代表人物,应该不是暴徒吧?可恰恰张之洞就没把佛教当个球踢,在他提出的“中学(儒教)为体,西学为用”的方针影响下,全国兴起一股 “没收庙产兴学”之风潮。加之,土豪劣绅等野心份子觊觎庙产,乃藉兴学之名,行吞并寺产之实,僧尼被勒令还俗,使佛教又遭到一场致命打击。

三是皇帝下诏寺庙房地产收归国有。比张之洞更甚的,是光绪三十二(1906)的预备立宪,清德宗载湉下诏:“地无分南北,治不分府县,所有寺庙房地产,一律收归国有,以利兴办洋学。”几乎全国寺庙土地全部被没收充公,因而僧众赖以生存的经济来源枯竭,造成僧员锐减,霎时佛教陷入崩溃状态。

在公知精英的眼里,太平天国的革命运动无疑也是“浩劫”,太平军无疑也是暴徒,可“香帅”张之洞是晚清名臣、清代洋务派代表人物;上等人的土豪绅士咋也借机“吞并寺产”;而光绪皇帝更属于“皇恩浩荡”的人物,可他们为啥也在严厉打击佛教,且“地无分南北,治不分府县,所有寺庙房地产,一律收归国有”。

从对佛教这三次大扫荡来看,充分说明作为舶来品的佛教,几乎社会各阶层都不待见,遭到各阶层参与的反复扫荡;充分说明作为舶来品的佛教,并非被“神话”到说不得碰不得,批不得!也充分说明批判佛教,那也绝非是“文革”的专利。

二、清末至民国时期佛教存在四大积弊

清道光至民国时期佛教一直处于江河日下,佛教徒和佛教千疮百孔、变态丛生,毫无社会地位可言。可诚如“灭秦者非六国也”,灭佛教者,则佛教也。相当一个时期的佛教,概括起来主要有4大积弊:

1.寺庙地产庞大,僧团成食利阶层。僧伽绝对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违背教义大肆聚财,加剧社会矛盾。印光法师深有体会地说:“佛教之衰其原因有三:滥收徒众;滥传戒法;滥褂海单”。当时的寺庙为广收钱财,莫不以徒属众多为荣。大和尚们只注重个人享受不为广大僧众谋利益。即使是有寺田十百千顷的丛林,既不开堂参禅习教,又不接众挂单,所有的寺产,均为住持僧人挥霍享受。

2.僧伽自身堕落,佛教的形象尴尬。云南长老方丈们的工作就是吃、喝、嫖、赌,“吃完饭向大烟床上一倒,小和尚替他烧烟、倒茶,脾气来了,拿小和尚做个出气桶。”很多寺庙通过诵经、拜皇忏、放焰口等超魂度鬼,以赚取金钱,没事时“吸洋烟、喝老酒、打麻雀”,甚至破戒犯规,终日沉湎于吃、喝、嫖、赌、吸,无恶不作,极大地损害了佛教的形象,使佛教处于尴尬的境地。

3.传统佛教宗派林立,相互攻讦倾轧。僧伽执着于私利,“尔为尔,我为我”,即使同一法门内,也互相排挤,一寺之内,外人针插不进。诉讼寺产,司空见惯,甚至将大量精力和金钱用于维护个人私利,挑拨分裂僧众感情,致使僧人间彼此水火不容。以致很多寺庙产业被提,僧伽无家可归,成为世俗社会攻击佛教的重要把柄。

4.僧众素质太低,绝大多数混饭吃。论出家动机“不是没饭吃的,就是当兵畏死的,真有学问的和有财产的,或为自己了脱生死,为佛宣传真义,那真是千个之中难找到一个的。”据1936年的《全国寺庙僧尼统计》,除四川、河南、江西、安徽和湖南外,全国共有大小寺庙庵院267000多所,僧尼738000多人。其90%以上为贫苦农民出身,文盲占80%以上。社会动荡或天灾人祸等原因,很多人因走投无路,才遁人佛门,真正以修持为宗旨的实在极少。

社会人士和知识分子轻视僧众和佛教,评价和尚道士“只是一些公开的骗子、体面的乞丐、变相的吸血虫,和阻止时代车轮前进的妨碍者”。就连部分在家居士对僧伽都普遍认为:“僧团是社会的废民,是社会的分利者,是不生产的凉血动物,是人群的落伍者等等。”僧伽自身存在的种种问题将佛教推向了绝境,其佛教的最大的危机是失却了整个社会的信仰,僧人和佛教的社会地位一落千丈。

 

一些公知精英组成的“国粉”型“还乡团”,无比怀念那个积贫积弱、战争不断、民不聊生的大清国晚期至整个民国时期,甚至吹嘘成是佛学大师辈出的“黄金时代”。可就在那个令其无比怀念的时期,佛教没遭到严厉批判?没遭到严格管控?没遭到强制还俗?没遭到没收庙产?整个佛教没陷入极端衰败?对此,佛教界和公知精英为何闭口不谈?

20200624165905788

(文中配图,忠新自拍。)

免责声明:该自媒体文章由实名作者自行发布(文字、图片、视频等版权内容由作者自行担责),且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秒送号Miaosong.cn立场,未经作者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投诉 · 举报作者与内容]

「作者 · 档案」
认证:「辽宁王忠新」个人自媒体账号
追求光明,不竭于光明!

  
(0)

相关阅读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