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聊的力量

文/陈根

人人都会无聊,处处都有无聊。通常,无聊被认为是对单调乏味活动的直接反应。毕竟,很少有人声称自己喜欢平淡或者重复。

无聊是生活中的一种存在,无论好坏,它与任何其它的精神状态一样,都是不可避免的。有时,它甚至是一种占主导地位的感受。研究表明,人的无聊感会在童年时期上升,在成年初期达到顶峰,随后逐渐下降,并在50多岁时落至低点。尽管无聊感在人的中年时期不再那么突出,但无聊依然存在。

无聊作为一种常见的心理体验,既神秘又痛苦。但是在数字时代,应接不暇的社交网站和线上平台又似乎加剧了人们对无聊的焦虑:无聊有好处吗?我们又如何面对必然的无聊?

无聊面面观

心理学家认为,无聊是一种体验性的状态。

有研究曾试图将无聊同其他情感状态(比如悲伤)区分开来,将其作为一个特殊的类别加以描绘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相对悲伤的状态来说,无聊的状态下人的心跳更快、皮肤电导率更低、皮质醇水平更高。

但是,相对标准状态而言,无聊状态时的皮肤电导率却更高。这意味着,无聊确实是一种独立的心理生理学状态。此外,无聊同兴趣上升(对其他事物)以及注意力不集中有关。

在进一步探究无聊与注意力关系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将具有不同程度无聊倾向的个体表现进行了比较。具体内容是一项需要持续保持专注的任务(根据图像提示作出反应,按下按钮或是停止某个动作)。结果并不出人意料,它表明:在持续保持专注方面,那些容易无聊的人表现更差。

事实上,无聊不仅限于一种特定的状态,而是根据时间的变式可以对应三个层次存在。第一种是“因为某事物而无聊”,第二种是“在某事物中感到无聊”,第三种则是深层次的“某人无聊”。前两种无聊分别对应着在手状态和上手状态,或者说,身处于不同层面世界的形态。第三种则与本真状态相呼应,可以说,是一种无聊的倾向。

对于第一种“因为某事而无聊”,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日常生活中等待过程中产生的无聊,比如挂号、等待汽车的时间空挡。这样的无聊显然与时间相关,赶走无聊就是消磨时间,没事可做就成了某一时间段“空”着而没有被占满的无聊原因。

事实上,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不断精确化,现代人所追求的高效和快捷,实质上就是将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不留空隙。于是,抽象的科学化时间,在给日常生活带来了效率的同时,也造成人们一旦停止运动,不生产就容易失去意义而感到无聊的感觉。

无聊的第二种形式“在一个时间下自己感到无聊”,则揭示出更加复杂而隐秘的情况。数字时代下,人们面临更多的选择和更广阔的网络空间,短视频、自媒体内容可以消解掉人们大多数时间,但即便不需要消磨时间但许多时候人们仍感无聊。

与第一种情况相比,无聊对象难以发现,不是具体的某个东西,比如使人无聊的等待,而是“我不知其所是”,但事后我们还是感到无聊。在第二种形式的无聊里,人们操劳于物,同样也操劳于时间,使用时间时“现在”的延展或时间的停顿,以至于人们对这种无聊情绪无所察觉。但是,无聊实际没有消失,只是更加隐秘甚至加深了。

如果说无聊的第一种形式表现得最直接,是人们明显感到“空”时间带来的不快;第二种形式的无聊因为忙碌、甚至惬意的忙碌而难以察觉;那么,第三种无聊则是隐藏最深,却也最根本性的无聊。

在第三种深度无聊中,个体所面对的不是某个无聊对象,也不是某种情境之整体,而是面对存在者之整体的拒绝,万物瞬间变得漠不相关。

这种无聊的倾向伴随着的某种虚假永恒感让个体走向孤独,在《兴味索然》中,作者将其定义为一种“想要做点什么,却又什么也不想做”的不适感。这并不是一种情绪,而是一种持续的认知过程——我们希望在其中投入我们的意志,但是似乎什么也满足不了我们。

于是,在深度无聊中,当我们丧失了指示行事的因素,或屈服于使我们分心之事时,无聊感才显得旷日持久,并给我们带来痛苦。

无聊有好处吗?

在人类社会中,无聊相当普遍而泛滥。2009年英国一项调查显示,人们每周平均有六小时在沉闷无聊中度过。尽管无聊状态普遍存在每个人的生活中,但大多数的人并不认为无聊是一件好事。以至于处于无聊状态下,人们会用一种更激烈的方式对抗无聊。

在一项研究中,研究者把一群成年人关在分离的房间里,让他们坐着思考发呆,不能做别的任何事,但可以自己选择是否按下按钮,遭受痛楚的电击。

结果显示,67%的男性都按下了按钮,尝试通过电击自己来解闷。相比之下,只有25%的女性进行了自我电击。这是由于,平均而言女性不像男性那样渴求频繁刺激。

也正是由于人们试图逃避这种不适的感受,因而引发了其他消极的抵抗。其中,冲动行为、滥用药物、赌博成瘾、强迫性使用手机、抑郁、表现为身体感觉(如疼痛)的精神创伤等都是常见的抵抗无聊的结果。此外,容易感到无聊的人往往也有更加强烈的愤怒、侵略和敌意情绪,甚至会转而在极端的政治观点或部落主义中寻找意义。

当人们在依赖外部途径解决问题时,他们时常削弱了自己作为自己生活书写者的意识,问题也可能成为长期存在的问题。在年轻人中,无聊感与高于平均水平的冒险行为有关;在老年人中,它可以加速机能随年龄增长而退化的过程。这两个组别都有患抑郁症的特殊风险,而无聊则是患病的前兆。

显然,无聊作为构成生活的要素,无法彻底被消除,而无聊带来的挑战也正是我们的机会所在。倘若更好地适应我们的内在状态,承受无聊感,或许就能从停滞的生活中走出来,找到一种更好的方式来发挥自己的能力,积极地参与到这个世界中。

在这种观念下,无聊感便可能是一种对采取行动的召唤。通过利用无聊,激发自我调适功能,让消极式无聊转为积极式无聊。

这个过程对于个人来说,显然是有益的。首先,个体能体会良性刺激带来的愉悦,即投入一些精致的、需要技巧和学习的活动如运动、绘画、下棋、击剑等,在学习和掌握它的规则与技法后体会到乐趣。其次,能帮助人在享受过程中认识自己,发现当下的生活和问题,并去改变和修正。再次,能使人追求意义,包括一些良好的社会事件也激励人们去追求自己的理想性的事物。最后,这一过程能促使创新。当人们不满足于当下的重复与枯燥,便更利于转向开发新点子和发明新事物。

心理学家詹姆斯·丹科特(James Danckert)和约翰·D·伊斯特伍德(John D Eastwood)曾指出,无聊感遭到了广泛的误解甚至不公的诽谤,人们不应该害怕无聊。

无聊感是为了帮助我们而演化出来的,它实际上可以引导我们激发自己的潜力,使我们过上更加充实、有意义的生活。无聊感的存在,是在告诉我们需要一件能够让自己获得满足感的事情。事实上,无聊感一直在尝试着以一种超越我们的方式传递一种重要的信息。但遗憾的是,大多数时候,我们拒绝聆听。

免责声明:该自媒体文章由实名作者自行发布(文字、图片、视频等版权内容由作者自行担责),且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秒送号Miaosong.cn立场,未经作者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投诉 · 举报作者与内容]

「作者 · 档案」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0)

相关阅读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