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育到驯化,技术之不能

文/陈根
技术的盛行让教育的产品有了更多形式的迭代。然而,教育的本身却开始走向了单一。
1月25日,一条陪高中生弟弟做寒假作业的微博在互联网受到了大量关注。微博里,博主高中生的弟弟需要每天在每门课的专门微信群完成当天的特定作业,需要完成数学闯关游戏,需要在十来项细碎的任务里度过假期。

在该博高达2.5万之多的评论里,可以看到学生、家长、老师们疲惫的认同。大家被困在“教育”的系统里,并且没有脱身的可能。
博主无奈:“每个学生都被切割得一模一样。”
网友评价:“令人窒息。”
事实上,从未有一个时代的教育能像当今一样高效且便捷。智能手机让老师和家长的沟通随时且及时,5G的推广催生了众多线上教育的产品,互联网则提供了以几何级数进行累积的繁盛的信息。
技术的勃兴本应该为教育创造更多元而丰富的环境,但为什么教育还是走向了驯化?

偏门左道的技术教育
科技改变教育,是一个必然且正在发生的事实,就像计算机技术诞生与发展迅速而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一样。人类总是借助于工具认识世界,工具的发明创新推动着人类历史的进步,同样,教育手段方法的变革创新也推动着教育的进步与发展。
比如,通信技术通过信息互联,破解了传统教育的时空局限性,5G技术的支持将使物理空间之间的直连成为可能。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就曾报道248所贫困地区的中学,通过直播,实现了与全国有名的重点中学成都七中同步上课的新闻。
在信息技术赋能下,教与学不再受时间、空间和地点的限制,这也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模式,MOOC、混合学习、翻转课堂、泛在学习、移动学习等在线教育模式成为大势所趋。
而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技术则让知识点的教与学更加精准。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大规模满足用户的个性化学习需求,针对学习管理环节、学习测评环节和认知思考环节三管齐下,来完成整个辅助学习功能的场景闭环。
当然,教育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培养着个人的自主感、礼仪和责任感。教育是一种结构,教育还是一种架构,是一辈人从上一辈人那里继承了智力结构和学习技能,然后在教育这个架构中逐渐建立起个人与集体认同。
科技似乎许诺了“改进教育”的美好前景,它在促进教育效率提高的同时,使普惠教育有了更多可能。但人们需要确定的是,这些技术可以保证良好的学习成果,把人类尊严放在草率、损耗和算术度量之前。
但事实是,人们在享受技术带来的便利时,却往往忽略了技术背后所处的社会土壤。当技术走向偏门左道时,其对教育本身带来的伤害也是前所未有的。
2019年年末,浙江一所小学因让学生佩戴检测走神头环引起网络热议。据生产公司的产品经理称,该产品为训练专注力的一款产品,会帮助孩子自行调节大脑。同时,该产品搜集的学生数据是反馈给老师,再由老师决定是否“分配”给家长。
变了味的校园智慧系统与检测走神头环有异曲同工之妙。智慧系统赋能学校,本应改变办学形态,拓展学习空间,提高学校服务水平,形成更加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环境。
然而,校园智慧系统却变成了泛滥的校园签到系统、宿舍管理系统、教室点名系统、校园周边布控系统、操场全景智能系统。尤其是课堂智慧系统,甚至早于上面的防走神头环,在 2018 年已经初现端倪。
再来,市场迭出的教育产品,不论是移动app拍照搜题,还是线上辅导机构的网络授课,都多少出现了“用脚做产品,用心做营销”的不良现象,加之资本逐利制造出的极大的教育焦虑。这一切,都把教育推向了初衷的背离。

教育就是生活
技术背后往往预示着一种理想生活方式,包含了人们想了解的最重要的问题,也是人们经常忽视的问题。
换言之,在技术盛行的教育下,人们早已视学习成果为利润率,计算技术和基础设施投资回报的红利,甚至将学生当作工业资源去评估他们习得“工作技能”的能力。但是,人们却渐渐忽略了通过反思、联系语境的手法全面创造意义的能力。和感性的诗意相比,科技让人们更重视理性的精度。
在技术和教育的融合发展中,教育承载了太多的希望,因而在投入和产出之间,人们总是希望周期越短越好,差距越小越好。教育的功利化正是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缩影,人们对教育外在目标的追求高于教育内在价值的追求,技术理性帮助教育实现了短时间内输送“教育产品”的目的,教育俨然变成了一场竞赛。
因此,在科技教育时代下,教育在追逐“技术的创新”和“传统的变革”时,受教育者也被动地融入这一趋势中,不断地调整学习以适应社会和教育的变革。在这一过程中,教育的目的不再聚焦于“人性”的丰富,而仅仅为了适应社会、适应市场。

依托于技术,教育却走向了驯化。教育成为工业化的生产,成为制造标准件。学校系统的教育以严密甚至死板的规定对学生进行“加压”和“塑形”,整个社会的教育目的,也变成了加速孩童的成人化、社会化,强调人的集体性和服从性。
如今,技术对教育的异化已不可忽视,而其进一步提出的问题是——技术为什么总是无法尽如人意地完成最初我们为它设定的目标?
互联网曾被赋予改变我们的教育,让全世界的年轻人得到越来越高水平、越来越平等的教育机会的期望。但是现在,教育还是走上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无可奈何之路。错的不是技术,真正错的是我们,是使用技术来教育的人们。
由于过分注重一门技术的创新,一种科学理论的研发,往往就会忽略掉它们如何被使用——它被使用的过程、被使用的方法,以及是在什么样的社会条件下被使用。而这些问题,远远比“谁发明一项技术”、“谁创造这些理论”重要得多。
只有注重技术应用于教育的过程和方法,以及在社么样的教育生态下使用,才能够发挥技术的真正效用。因为在这个过程中,重要的不再是技术,而是回归到了教育本身。技术是工具,教育才是目的。
但反观现代社会,孩子们接受的教育,往往是“灌输式”、“教条”的,而非一种理性教育。按照现行的教育方式,就算学生们饱学诗书,却并不都能聪明能干。教育遵循了市场逻辑,让学生们的脑袋装满知识,却忽略了判断力和品德的关注。于是,从无学问到有学问,学生们也经历了从大字不识的无知到满腹经纶的无知。
从孩童到成人,都需要教育。教育是应该让一个被教育的人懂得怎么样一步一步前进,适应一代一代的变化。就如约翰·杜威在一个世纪前所说:“教育的目的是要使人能继续受教育,或可说,学习的目的与从学习中得到的报偿,是继续成长的能力。”
教育就是生活,是一切经验的重组。从始至终,人都是教育的原点,育人是教育的根本。人类的教育不能受技术的约束,也不应由技术来定义。

免责声明:该自媒体文章由实名作者自行发布(文字、图片、视频等版权内容由作者自行担责),且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秒送号Miaosong.cn立场,未经作者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投诉 · 举报作者与内容]

「作者 · 档案」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0)

相关阅读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