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千年前的夏朝都城究竟在哪里?

 (作者:赵辉)说起中国的历史,我们可以自豪的说中华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中国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文明史。但在西方历史学家,只承认中国从商朝开始的3600年的文明史,而被中国人普遍认同的夏朝,因为无法找到夏朝的文字和夏朝的都城,而无法被西方历史学家所认可。虽经过历代相关人士的不懈努力,发现几处与夏朝时期相关的文明遗址,但对夏朝的国都位置与遗址,迟迟不能做出定论,使得夏朝的文化历史地位,无法得到有效的确认。

四千年前的夏朝都城究竟在哪里?

虽然经过各方努力,近些年也发现了几处可能是夏朝国都的遗址和文化遗存,但因为其天生的缺陷,无法得到完全确认与认可。这种缺陷与争议之处 ,表明了这几处可能的夏都遗址,都缺乏充分的证据条件与作为夏都的要素,经不起各种情况下的质疑。长期在这几处遗址中的探讨、求证,影响了后代人士对夏都地理位置的判断与思维,阻碍了夏都问题的彻底解决,影响了中国文明史在历史中的地位与权威。

因此,我们必须抛开长期形成的惯性思维与认识,重新考量思考关于夏朝都城的问题。笔者之所以提出如此观点,是因为对中国文明发展史的认识,长期以来形成一种定性思维,一直将中国文明早期的发展区域定位为中国中西部地区,忽视或回避了东部地区和淮河流域在中华文明启蒙阶段的重要历史地位。

笔者认为,陶器与蚌器的使用是古人类走向现代人类的标志。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陶器的普及使用,解决了古人类对获取到食品的加工与食用问题,任何食物有了陶器的水煮加工,食用起来就比较容易,现代人食用的钢铁锅具实际上只是远古人们使用陶器的替代品而已。蚌器,可以说是古人们随手可得的刀具,取材容易再加工简单,解决了人们对食物的切割与加工问题,现代刀具也基本是这个功能。锅与刀是人们生活的基本用品,可见陶器与蚌器的使用,对原始地区生产力的发展作用是相当的巨大。在蚌埠市双墩出土的七千三百年前的大量陶器与蚌器,表明淮河流域在七千年前已经具有高度的生产力水平,其文明程度相对其他地区要成熟许多。因此,笔者认为,四千年前的大禹在涂山地区会盟万国部落,绝不是件偶然事件,必然与涂山地区的生产力水平关系密切。

对于已形成的几个关于可能的夏都遗址,笔者不再复述,以免误导大家的思路与限制人们的思维。如果有充分的证据与重要线索的话,相信现在夏朝都城遗址的问题应该早就可以解决了。为了重新建立新的思考思路,解决夏都的问题,我们需要首先大概了解一下夏朝的基本历史,以下段落来自权威网络信息,应是历史学家认可的对夏朝的基本认识与严谨陈述:

由于大禹治水有功和促进农业生产,夏部族势力增强,社会生产力有了显著的提高,这就为封建世袭制国家的建立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基础。《史记·夏本纪》记载禹治水时”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其刻苦精神得到后世传颂,治水过程也促进了各部落族人的团结。因此,夏朝建立的直接原因,很可能源自三皇五帝时代泛滥的黄河(笔者注:这就先声夺人地将大禹治水的主要范围限制在黄河流域,忽视了大禹治水功绩的最大受益者。这是将大禹建立的夏都范围局限在中国中西部,导致至今无法确认夏都具体位置的根本原因),由于洪灾长期影响着周边人民的生产生活,而大禹动员华夏各族展开的历时二十年的治水工作不仅空前的团结了华夏先民,也极大的提升了自己的声望。洪灾得到根治后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善,首个统一王权的产生也就得以奠定。

据史书记载,在夏后氏建立之前,曾出现过夏部族与周围其他部族之间争夺联盟首领的频繁战争。夏部族大约是在中国古史传说中的颛顼以后逐渐兴起的。有不少古代文献均把夏族追溯到颛顼。其中《史记·夏本纪》与《大戴礼记·帝系》称鲧为颛顼之子,但很多文献都说鲧是颛顼的玄孙(五世孙):黄帝次子曰昌意,生颛顼,颛顼之子名鲧,鲧之子名叫禹,为夏后启(即夏启)父。这些记述表明,夏族很有可能是颛顼部落的一支后裔,是黄帝后裔颛顼高阳氏与炎帝的一支共工氏通婚形成的一个部落

相传尧、舜、禹时,部落联盟内采用”禅让”的方式”选贤与能”,推举联盟的共主。如尧老时,把”王”位禅让给了贤能的舜。舜把王位禅让给禹,禹在涂山召集部落会盟,再次征讨三苗。据《左传》记载”执玉帛者万国”参加了涂山会盟,可见夏部落的号召力。古文献中亦记载禹以诸侯部落路途的远近来分别纳贡约多少,可见夏氏族对其周边部落经济上的控制。

禹曾推举东方颇有威望的偃姓首领皋陶为继承人,以示对传统禅让制的尊重。然而皋陶没有等及禅让,比禹早死。禹又命东夷首领伯益为继承人。禹死后,益按照部落联盟的传统,为禹举行丧礼,挂孝、守丧三年。三年的丧礼完毕后,益没有得到权位,而启在民众的拥护下,得到了权位。

启统治期间,其子武观时常作乱。《韩非子·说疑》说他”害国伤民败法”,最终被诛杀。除了夏氏族内部的纠纷,为争夺部落联盟的权威,亦常常与东夷作战。夏启死后,其子太康继承后位。太康只顾游玩,不理政事,在位期间,夏部族权威削弱,东夷有穷氏部落趁机西进。东夷族有位善射的首领羿(即后羿)。羿率军从东夷属地鉏迁至夏后氏的属地穷石,与当地的夏人通婚,形成了有穷氏。羿在夏民的拥护下夺得了夏政。随之太康投奔斟鄩的斟鄩氏。

少康之子杼(也作“予”)承后位。他了解东夷对夏室的不满,为了巩固在东方的势力,他还派人讨伐东部地区的东夷(山东南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传说其获取了吉祥物九尾狐。夏朝的版图在杼的统治下扩张到了东海(黄海)之滨。杼在位期间是夏朝最昌盛的时期。夏人对杼格外尊重,为杼举行过“报祭”。《国语·鲁语》说道“杼能帅禹者也,夏后氏报焉,”认为杼全面地继承了禹的事业。

杼之子槐在位时,东夷族与华夏族开始和平共处。其中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居于淮河、泗水流域的九个部落(即九夷)通常向夏后纳贡祝贺。槐逝后,其子芒继位。芒逝后,其子泄继位。这期间东夷族与华夏族逐渐同化。泄在位期间东夷族已基本同化,于是他开始向西方发展。同时,他开始对顺从夏室的方国部落封土封号。这便是数世纪后诸侯制的起始。泄逝后,其子不降继位。他曾多次率兵征讨西方的九苑。

孔甲乱政后夏王朝的统治日益衰落。发死后,其子履癸(夏桀)继位。桀善武“手搏豺狼,足追四马”。桀在位期间,夏室与方国部落的关系已经破裂,给夏上贡的部落不断地减少,桀因此还常常讨伐那些不顺从的部落。古文献中说桀贪色,击败某个部落后会从那部落中挑选出所钟爱的女子带回宫作为妃子。

据《竹书纪年》记载,夏桀“筑倾宫、饰瑶台、作琼室、立玉门”,还从各地搜寻美女,藏于后宫,日夜与妺喜及宫女饮酒作乐。据说酒池修造得很大,可以航船,醉而溺死的事情时常发生,荒唐无稽之事,常使妹喜欢笑不已。

桀即位后的第三十七年,东方商部落的首领汤将一个德才兼备的贤人伊尹引见给桀。伊尹以尧、舜的仁政来劝说桀,希望桀体谅百姓的疾苦,用心治理天下。桀听不进去,伊尹只得离去。到了晚年,桀更加荒淫无度,竟命人造了一个大池,称为夜宫,他带着一大群男女杂处在池内,一个月不上朝。太史令终古哭着进谏,桀反而很不耐烦,斥责终古多管闲事,终古知夏桀已不可救药,就投奔了商汤。夏桀手下有个叫关龙逄的臣子,听到老百姓的愤怒声音,便对桀进谏说:“天子谦恭而讲究信义,节俭又爱护贤才,天下才能安定,王朝才能稳固。哪今陛下奢侈无度,嗜杀成性,弄得百姓都盼望你早些灭亡。陛下已经失去了民心,只有赶快改正过错,才能挽回人心。”桀听了又怒骂关龙逄,最后更下令将他杀死。

夏桀认为他的统治永远不会灭亡。他说:“天上有太阳,正像我有百姓一样,太阳会灭亡吗?太阳灭亡,我才会灭亡。”他还召集所属各部首领开会,准备发动讨伐其他部落的战争。桀日益失去人心,弄得众叛亲离。两军交战,夏军将士原来就不愿为桀卖命,乘机纷纷逃散。夏桀制止不住,只得仓皇逃入城内。夏桀惨败逃走,商军在后紧追,夏桀带着妺喜和珍宝,渡江逃到南巢(今安徽省巢县)而死。

夏桀为政残暴,破坏农业生产,对外滥施征伐,勒索小邦。他即位后的第三十三年,自负勇武,便发兵征伐有施氏(今山东省滕县),有施氏抵抗不过,请求投降,便把多年来积攒的珍奇全部取出,又从民间挑选许多年轻美貌的姑娘,一起进贡给夏桀,在这许多美女中,有个叫妺喜的,因其美貌,令夏桀满心欢喜,便当即下令撤军回去。

夏桀听妺喜说,她原是有施国君的义女,主动要求来侍奉夏王的,心中更是欣喜若狂,第二天就把妺喜封为皇后,宠爱无比,他觉得原来的那些宫室都不配给妺喜居住,于是就下令征集民夫,为妺喜重新造一座华丽的高大的宫殿,远远望去,宫殿耸入云天,浮云游动,好像宫殿要倾倒一样,因此,这座宫殿就被称之为倾宫。宫内有琼室瑶台,象牙嵌的走廊,白玉雕的床榻,一切都奢华无比。夏桀每日陪着妺喜登倾宫,观风光,尽情享乐。

妺喜原是有施国败降的贡品,专为倾覆国而来的,因此她变着花样来使夏桀浪费民力财力,使民怒沸腾。但夏桀对他的要求百依百顺,样样照办。夏桀又下令在庭院的树上挂上肉食,称作肉林,又在庭院中挖个大池,内中灌满美酒,称作酒池。每逢他与妺喜登上倾宫,就命令三千宫女一齐起舞。舞得累了,就让宫女们到肉林中摘取肉食,趴在池中痛饮。妺喜还说:“裂帛的声音,清脆无比,十分悦耳”。夏桀便命令每天要人民进贡一百匹帛,叫力大的宫女天天撕裂给妺喜听。

夏桀为了满足其奢侈的享受,无休止地征发夏民,强迫他们无偿劳役,拼命宰割人民,榨干了百姓的血汗,人民对他的暴政已达到忍无可忍的程度,因此都愤怒地说:“时日曷丧,予及女偕亡!”(《史记殷本记》)。后商汤起兵,夏桀挟妺喜同舟渡江,逃到南巢(今安徽省巢东南)之山一道死去。

《通鉴外纪》载:“桀作瑶台,罢民力,殚民财。为酒池糟堤,纵靡靡之乐,一鼓而牛饮者三千人。”

《史记·夏本纪》:“汤遂率兵以伐夏桀。桀走鸣条,遂放而死。”

《竹书纪年》载:“汤遂灭夏,桀逃南巢氏。”

《帝王世纪》载:“汤追至大涉,遂擒桀于焦,放之历山,乃与妺喜及诸嬖妾同舟浮海,奔于南巢之山而死。”

从以上冗长的记述中,我们基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大禹治水十三年,三次经过位于淮河岸边的涂山氏妻子家门而不入,显示淮河流域才是大禹治水的重点区域。大禹治水成功后,舜把王位禅让给禹,禹即位后,首先在涂山召集部落会盟,再次征讨三苗,据《左传》记载“执玉帛者万国”参加涂山会盟。这就产生一个重要问题,已经继承王位的大禹,为什么会选择涂山做为诸侯会盟的地点?是什么原因让大禹做出在涂山召集诸侯,展示合法王位继承者的权威?大禹治水经过三次经过淮河之滨的涂山可以理解,成为王位继承者的大禹,还可能千里迢迢从遥远的中国中西部地区夏都来到涂山会盟诸侯吗?是诸侯朝会大禹,还是大禹拜会诸侯?

因此,笔者认为,大禹在涂山南麓召集部落会盟,说明大禹建立的夏都当为距离涂山不远的地方,是万国诸侯部落前来夏都地区朝拜大禹继承王位,而不会是大禹从遥远的夏都前来涂山参加万国会盟。我们寻找的夏都应当位于涂山地区。此其一。

自夏朝建立后,从大禹至桀,夏朝行政的主要处理对象基本为东夷地区的部落,中西部地区的部落记载很少能看到,也没有发现夏都与东夷部落之间的存在间隔部落,说明夏都和东夷部落是零距离接触,控制东夷部落是夏朝的主要工作。就如明朝时期将都城迁移北京,重点防范对付北方的少数民族。此其二。

大禹治水成功后,在饱受洪水侵害的淮河东夷部落,树立了崇高的威望。淮河区域也成为各方面自然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大禹在此建立新王朝的都城,合情合理。此其三。

大禹治水数年,年过三十岁而未成家,在涂山遇到心怡的涂山氏女而成婚,生下儿子启,并得到涂山氏族的大力支持。涂山也成为大禹的第二故乡,大禹在涂山地区气候宜人、物产丰富的地方建立夏王朝的都城,是最好的选择。此其四。

有此四点,我们可以重新省视对夏朝都城的寻找,将目光重点放在涂山地区,看在这一区域能不能找到夏朝都城的踪影。

笔者通过对《诗经》研究,基本确定位于涂山地区的安徽省怀远县古城镇的古城遗址为春秋向国遗址,春秋向国是诗祖尹吉甫工作生活的地方,是大部分《诗经》作品的创作地。其中,《殷武》诗句“天命多辟,设都于禹之绩”是说诗人身处的向国命运多舛,向国的国都设立于大禹建立功绩的地方。这让笔者顿生畅想,春秋向国的国都,除了是《诗经》的产生地,可不可能也是人们寻找中的夏朝国都呢?怀远古城遗址可能是华夏后人日夜寻找的故都吗?怀远古城遗址是否存在能体现夏朝王都的证据与线索?

在安徽省怀远县资深作家李焕俭的作品《春秋向国汉魏城—史话怀远县古城镇》中对古城的传说进行了如下记述:向国扼控涡淮,居南北交通要冲,战略地位尤为突出。诸侯争霸,烽火连天,多次在向国会盟。《左传·襄公十四年》载:“吴告败于晋,会于向。”当年,车辚辚马萧萧,吴晋两国君主,在向国君王的陪同下,登台焚香,对天盟誓,宣告了晋国的霸主地位。在那弱肉强食,武力称雄的年代,方圆百里的向国,虽在大国的挤压下最终灭亡,却留下了观星台、玉帛街、大谷堆、西南营、东西马场、马路、仓嘴子等地名掌故。古观星台坐落古城镇古城集西小新庄的路南,遗址直径300余米,面积约7万余平方米,传说为古向国国师观星占卜的高台,经过兵燹战乱、洪水冲刷、土地平整,今遗址仍高出地面1到3米。御花园位于老古城集东,面积达数百亩,传说当年这里奇花异草,争芳斗艳;珍稀果木,应有尽有。向王和王妃、王子、公主,常在这里赏花观景,宴请文武大臣,举办歌舞宴会。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古向国在历史的长河中如流星一闪而过,御花园地名却代代传承。在古城镇走村串户,耄耋老人如数家珍:老城遗址古时有条长2千米的南北大街,即古向国的“玉帛街”。当年,这里建筑辉煌,街市繁华,行人摩肩接踵,挥汗如雨。上世纪七十年代兴修水利,村民常在这里挖出古井、陶器、石器等古代遗物。古城集向东五千米、向西二千米,各有村名曰马场,传说因向王牧马而得名。古城集西北四千米的马路村,当年旌旗如林,尘土飞扬,传说是向王为操练骑兵而修筑的跑马道。

胜者为王,败者亦荣。战国七雄崛起,疆域较小的向国灭亡,黎民百姓,思念故国,将城西南驻军演武的营盘,叫做“西南营”;将城南北淝畔囤聚粮草的半岛叫做“西仓”;将国都北门外新开的集市叫做“古城集”;将城墙东南的村庄叫做“城拐子”。二千余载,这些地名世代相传,延续至今。

从作家李焕俭严谨、写实性的对民间传说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如下一些重要信息:古城遗址拥有面积百亩的御花园、占地七万平米的观星台、二千米长的玉帛大街、在遗址中曾发现陶器石器等古代遗物、周边有相当规模的军事配置。这些历史遗存、地方传说,哪里是一个在中国历史上至今都没有得到官方确认认可的,毫不知名的小诸侯国春秋向国所能拥有的?必然隐藏着一个远超汉朝向县、春秋向国、《诗经》创作地更大的惊世秘密。

百亩的御花园岂是小诸侯国能拥有的;七万平米的观星台更是只有最高统治者才能行使得权利;天机岂能让普通诸侯国随便去观察;大禹涂山会诸侯时,持玉帛者万国,玉帛大街应该也是只有那个年代才有的吧?陶器、石器的发现也显示了古城遗址年代的远古。

怀疑者对此一定不屑一顾,民间传说岂可当真?并无任何史料线索记载过夏朝国都可能在淮河流域,对此笔者也是无可奈何。如果有详实的史料记载的话,夏都的问题也许就不会困扰中国数千年,也不会让西方历史学者拒不认可中国至少四千年的文明历史。

在《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论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叛)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叛),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孟子虽然在文章中没有具体说明,文章中的人物具体指哪一位、哪一件历史事件,但通过前文笔者引述,其和中国史学家认可的夏桀灭亡历史事件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夏桀众叛亲离、逃离国都,逃往于安徽巢湖地区后身亡国灭。因此,笔者可以做一个个人的明确判断:孟子的这篇文章就是对夏桀灭亡事件过程,所做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提醒后人引以为戒。

那么,我们可以进一步判断,孟子文章中的“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就是对夏朝都城情况的具体描述。如果找到了这些证据或线索,就可为破解夏都之谜,提供可靠的保障。

笔者通过对怀远县古城遗址范围的实地考察了解,在安徽省怀远县古城遗址的东西方位,各有一条南北向的深沟,被当地人称为东大沟和西大沟。在东大沟与西大沟的最北端,一条东西向的北大沟将东、西大沟相连。四方胡、东大沟、西大沟、北大沟形成完整的闭合保护区,东西大沟最短距离3里,北大沟与四方湖最短距离不少于7里,其与《孟子》文章中的描述高度吻合。具体参看笔者所绘实景图。

从实景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怀远古城遗址是个具有相当规模的城池,其规模非普通的诸侯国国都所能拥有,其所耗费的人力物力远超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古城遗址现有官方认可的最早时期也只是汉朝的向县。但笔者个人确信的信息,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年前,而按西周向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一千年前,但也只是小诸侯国向国的国都。从当时的生产力情况看,巨大规模的三条鸿沟,非小诸侯国所能完成,笔者不由得把它和寻找未果的夏朝国都联系在一起,这极大可能就是开启中华文明先河,体现中华文明标志的夏朝国都,其历史痕迹与夏桀灭亡时的描述,高度吻合。

在笔者所绘实景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整个护城河区域范围,至今仍然存在着数十个自然村庄,加上耕作的土地,规模是相当的巨大,与“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相当吻合。中心位置的御花园只有中国最高权位者才可如此称谓。中国现在仍然在使用的农历,即是夏历,为夏朝时期形成,也许就是在西大沟旁的观星台,逐步形成完善成熟。深入四方胡中的半岛,现在名称杨河村,高大的地基完全为人工堆积,也许就是传说中的倾宫遗址。倾宫里的酒池肉林,需要酿造大量的美酒,而西边不远的酒坊村,也许就是专门为其供应美酒的酒坊遗址。官庄村的存在,也许就是为夏代标志夏历,做出巨大贡献的天文官员的生活聚居地。现在被称为老城头的地方,可能就是夏台的遗址,是这个城址的最高处,靠近四方湖边,可以一览整个四方湖的湖光山色,夏桀与妺喜在此观览,一定美不胜收。如此大量的历史遗迹与夏朝历史故事描述高度吻合,不是夏桀时期的国都,还可能是什么时期的历史遗址呢?

我们再重新回顾一下夏朝的历史陈述,怀远古城遗址的地理位置与夏朝的众多历史事件,能否切合?一、古城遗址距离大禹所娶涂山氏的涂山17公里左右,距离会盟点20公里左右,大禹传承王位后,在涂山召集万国诸侯部落会盟。大禹从古城来此会盟乘坐马车也就一个时辰的距离,完全符合夏朝王者召集其下部落会盟的规范。涂山为方圆百公里内的最高标志,在当时情况下,便于远道而来的部落首领识别目标方向。二、禹曾推举东方颇有威望的偃姓首领皋陶为继承人,以示对传统禅让制的尊重,这也表明大禹与东方部落首领关系相当亲密,其国都当然不会与东方部落遥远。三、启统治期间,除了夏氏族内部的纠纷,为争夺部落联盟的权威,亦常常与东夷作战。说明启的联盟首领位置,最大的威胁来自东夷,启出国都就可以直接和东夷作战,古城遗址真符合这样的条件。四、东夷族有位善射的首领羿(即后羿) ,羿在夏民的拥护下夺得了夏政。说明夏朝的国都与东夷部落相邻,才可能让后羿夺得了夏政。如果夏都在中原地区,中间众多的夏部落,不可能让后羿稳控夏政。五、少康之子杼承后位。他了解东夷对夏室的不满,为了巩固在东方的势力,他还派人讨伐东部地区的东夷(山东南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说明夏朝将都城设在怀远古城地区,侵害了东夷部落的利益,引起东夷对夏室的不满。六、杼之子槐在位时,东夷族与华夏族开始和平共处。其中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居于淮河、泗水流域的九个部落(即九夷)通常向夏后纳贡祝贺。说明夏室的安定与动荡都与东夷部落关系密切,这种密切正是夏都与东夷在地域位置上的临近有关。七、槐逝后,其子芒继位。芒逝后,其子泄继位。这期间东夷族与华夏族逐渐同化。泄在位期间东夷族已基本同化,于是他开始向西方发展。同时,他开始对顺从夏室的方国部落封土封号。这便是数世纪后诸侯制的起始。这段陈述是相当关键的,说明夏王朝的存在,完全是以东夷部落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与中国历史发展观中的中西部起源完全相左,揭示了中华文明发展的源头在淮河流域,更明确的说,在安徽省怀远县古城遗址建立起来的夏朝王都,才是中华现代文明的开始。在夏泄后开始,中华文明才开始向中国西方发展,在前期夏朝历史陈述中很少能看到中国中西部部落的相关描述。而现代形成的黄河文明主流观,也是在商周以后逐渐发展形成的,导致现代史学一直把寻找夏都的目标锁定在中国中西部地区,真正是“声东击西”。笔者有理由判断,“四方”概念的形成,“四方湖”的名称来历,即源于此时期。八、泄逝后,其子不降继位,他曾多次率兵征讨西方的九苑。说明西方部落不在夏朝的管辖范围内,夏朝与西方的部落关系相当疏远,基本是以征讨战争的方式维持平衡。九、孔甲乱政后夏王朝的统治日益衰落。发死后,其子履癸(夏桀)继位。桀在位期间,夏室与方国部落的关系已经破裂。给夏上贡的部落不断地减少。桀因此还常常讨伐那些不顺从的部落。说明这些不再顺从的部落主要为东方部落,他们的顺从与反叛是夏王朝兴衰的标志,夏王朝是以东方部落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十、桀即位后的第三十七年,东方商部落的首领商汤将一个德才兼备的贤人伊尹引见给桀。伊尹以尧、舜的仁政来劝说桀,希望桀体谅百姓的疾苦,用心治理天下。说明对夏朝忠心耿耿的部落来自于东方,对夏朝寄予希望的来自东方部落,为夏朝出谋划策的人士来自于东方部落。十一、后商汤起兵,夏桀挟妺喜同舟渡江,逃到南巢(今安徽省巢东南)之山一道死去。说明在万般无奈情况下,起兵讨伐夏桀的商汤来自夏朝国都北方的东方部落。商汤从夏都北方进攻,夏桀失败后,只能向夏朝国都的南方逃命,而逃亡到了安徽省巢湖地区。怀远古城遗址的地理位置,完全符合主战双方地理位置,在战争的发起地、战斗地与逃命地之间的地理逻辑关系。

四千年前的夏朝都城究竟在哪里?

由此,我们可以形成一个相对比较明确的结论:夏朝是建立在中国东部地区的相对统一的王朝,夏王朝国都就是位于安徽省怀远县古城镇的古城遗址,“四方”“华夏”“四方湖”名称的形成,就是夏朝国都在四方湖畔的最好注释。对怀远古城遗址的考证与发掘,关乎到中华文明的源头在哪里的问题,关系到中华文明起源历史地位的确立问题,是需要调动国家的财力、物力、人力加以深入研究的课题。信者自信,疑者自疑,一切留待历史的证明与验证。

(作者:赵辉)

 

免责声明:该自媒体文章由实名作者自行发布(文字、图片、视频等版权内容由作者自行担责),且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秒送号Miaosong.cn立场,未经作者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投诉 · 举报作者与内容]

「作者 · 档案」
诗经古文研究,欢迎阅读!

  
(4)

相关阅读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