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碑史料证明:台湾自清代以降属中国版图

台湾自古不属于中国?近日国民党新任主席江启臣就职时未重申「九二共识」,江称「那是已经存在的事实」,引来民进党籍台南市议员李启维严词抨击,对「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的说法表示质疑,并引用台南大天后宫、海安宫石碑碑文内容,欲证明所谓「自古台湾不属中国」。然而,碑文上面究竟怎么写的呢?

清康熙二十年(1681),郑成功(1624─1662年)嫡长子、延平郡王郑经(1642─1681年)逝世,权臣冯锡范(?─1683年)、刘国轩(1629─1693年)伺机发动政变,逼杀郑经庶长子、时任监国的郑克臧(1664─1681年),拥立郑经次子、冯锡范女婿郑克塽(1670─1707年)继立为延平王,史称「东宁之变」 。眼见台湾内乱,清廷内阁学士李光地(1642─1718年)向康熙帝(1661─1722年在位)建议,应趁此良机消灭盘据在东南沿海的郑氏政权(亦称东宁王国),并举荐泉州同乡施琅(1621─1696年)。康熙帝授施琅福建水师提督一职,并于翌年(1682)在澎湖大败明郑水师,眼看大势已去,郑克塽顺命薙发令率臣民降清。

作为平台功臣,得授「靖海将军」、封「靖海侯」的施琅,于1685年立碑记述其平台经过与善后、安抚等措施,即为今存于台南大天后宫的《平台纪略碑记》。碑文写道:「台湾远在海表,昔皆土番、流民杂处,未有所属」,这也是李启维用来论述「台湾不属于中国」的证据之一。但李启维刻意省略的后文却写着:

及明季时,红彝始有;筑城与内地私相贸易。后郑成功攻占,袭踞四世。岁癸亥(按: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余躬承天讨。澎湖一战,伪军全没,势逼请降。……乃礼遣降王入京,散其难民尽归故里;各伪官兵,载入内地安插。公事勾当,遂以子月班师;奏请于朝,为置郡一县三,分水陆要地设官兵以戍之。赋税题减其半。夫炎徼僻壤,职方不载;天威遐播,遂入版图。推恩陶俗,销兵气以光文治,端有望于官斯土者。是不可以无记。
施琅,《平台纪略碑记》
碑文后半段除明确写着清廷治台初期「置郡一县三」,即在台湾岛置「一府三县」(台湾府、台湾县、诸罗县、凤山县),并遣官兵戍守,更重要的是「天威遐播,遂入版图」,表示台湾岛从此被纳入代表清王朝的中国版图中,何来「不属于中国」?

李启维同时又以台南市中西区三郊镇港海安宫现存李光地所写的《台湾郡侯蒋公去思碑记》为例,称碑文载:「台湾,荒服土地也。自鸿蒙初启,至今四千余年,未归版图」,由此说明「自古台湾不属中国」。同样的,李启维又犯了断章取义的毛病,因为碑文开头写的是:「台湾,荒服地也。自鸿蒙初启,至今四千余年,未归版图。皇帝二十有二年(按:指康熙二十二年),命将讨平伪郑,郡县其地。」既然是「郡县其地」,自然是将台湾收入中国版图之后才设了郡县,又怎会得出「自古台湾不属中国」的结论呢?

李光地所撰《台湾郡侯蒋公去思碑记》中的「蒋公」,并非两百多年后的蒋介石,而是指台湾府首任知府蒋毓英。蒋在台湾府知府任内(1684─1689年)着有《台湾府志》,叙述郑氏政权归降后,在台地设郡县的情况:「台湾,古蛮荒之地。……一战而澎湖克复。克塽心胆堕地,识天命之有归,遂纳款归诚。于是廷议设府一,曰台湾;县三,附郭曰台湾,外曰凤山、诸罗。」在叙述风信时提到:「今台地既入版图,冠盖皇华,来往不一」,明确说了台湾已入中国版图。所以李光地的《台湾郡侯蒋公去思碑记》,以及蒋毓英所著《台湾府志》,如何能证明「台湾并非中国版图」?无非只是有心人士扭曲史实的手法而已。

不过,也有人会以「满蒙非中国论」创造「清朝/清帝国非中国」等谬论,企图塑造所谓「台湾只是成为清朝版图,而非中国版图」的说法。然而,查考清代康熙朝外交史料后,可说明这种说法完全占不住脚。以签定于清康熙二十八年七月二十四日(1689年9月7日)的《中俄尼布楚条约》为例:「凡山南一带、流入黑龙江之溪河、尽属中国。山北一带之溪河、尽属鄂罗斯。将流入黑龙江之额尔古纳河为界。河之南岸、属于中国。河之北岸、属于鄂罗斯。」当时清王朝与俄罗斯帝国缔约,现代国体意义上的「中国」也在此界约上出现了,足以证明康熙朝时的清王朝已自称中国。而既然台湾收入清王朝版图,自然等同于成为中国版图之一。部分人士为求上媒体搏版面,不惜张冠李戴,撷取不完整的史料形成史论,从而达成其特定的政治目的,不仅容易误导社会大众对台湾史的认识,也非负责任的作法。

撰文:许陈品

免责声明:该自媒体文章由实名作者自行发布(文字、图片、视频等版权内容由作者自行担责),且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秒送号Miaosong.cn立场,未经作者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投诉 · 举报作者与内容]

「作者 · 档案」
提供最新、最快、最热的各种热点资讯阅读分享,欢迎大家关注!

  
(1)

相关阅读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