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为何将夏朝国都设在四方湖畔的怀远古城?

大禹来到涂山区域的四方湖畔建立夏都,一是因为大禹为了辞让天子位,二是报答涂山氏人对自己建立治水功绩的鼎力支持,三是为了回报东夷地区部落对自己的信任与支持,维护治水成果。在大禹避辞天子位、颐养天年的地方,受天下诸侯的强烈拥戴而在涂山地区四方湖畔,建立了夏朝,四方湖畔的古城遗址也就此成为夏朝国都。

(作者:赵辉)笔者在《四千年前的夏朝国都究竟在哪里?》文章中,通过对夏朝十四代夏后的主要经历、人生轨迹,怀远县古城镇古城遗址的地理地貌与《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描述的对比,关于古城遗址的民间传说故事,以及笔者对古城遗址地理地貌的了解考察,基本确定怀远县四方湖畔的古城遗址最早为四千年前的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国都。笔者的这一结论,虽然缺失相关国家考古单位在这方面所作结论作为重要的论证证明,但笔者所了解的情况比相关单位更多、更具体,足以得出这一明确性的论断。对于考古方面的证明,这不是笔者个人所能左右的,是需要花费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非个人所能担负的任务,相关的考古证明只能留待后人去寻找。

 

对夏朝国都在淮河流域涂山地区的四方湖畔的古城遗址的结论,相信不仅相关历史专家对此感到有些天方夜谭,对于大众读者来说也是不明就里。黄河流域作为中华文明起源的大本营,是中国历代王朝国都设置的主要地区,是中国文明历史起源的根深蒂固观点。而代表华夏民族起源的夏朝,怎么会把国都设在淮河流域的涂山地区?在从古到今的所有文献中,也从无此说。大禹为什么会把夏朝的国都设在四方湖畔的古城镇?笔者只有把这个事情阐述清楚,找出夏朝定都古城的线索,才能让读者了解与接受,大禹在四方湖畔的古城镇建立夏朝国都的合理性与必要性,才能认可与接受夏朝国都在涂山地区的事实。

《史记·夏本纪》记载:尧崩,帝舜问四岳曰:“有能成美尧之事者使居官?”皆曰:“伯禹为司空,可成美尧之功。”舜曰:“嗟,然!”命禹:“女平水土,维是勉之。”禹拜稽首,让於契、后稷、皋陶。舜曰:“女其往视尔事矣。”禹为人敏给克勤;其德不违,其仁可亲,其言可信;声为律,身为度,称以出;亹亹穆穆,为纲为纪。禹乃遂与益、后稷奉帝命,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大禹虽然“禹为人敏给克勤;其德不违,其仁可亲,其言可信;声为律,身为度,称以出;亹亹穆穆,为纲为纪。”在舜帝的朝中,具有很高的人望,但其所受领的职务却是诚惶诚恐、极具风险、出力不讨好、居无定所的工作——到全国各地治理洪水,一旦不成功将招遭受父亲鲧一样的结局。即使放到现今的官场,也是人们避之不及的职务。父亲鲧虽九年辛苦治水,却因此丧命。大禹自然清楚自己的使命与处境,以至勤勉治水年龄将近三十而未成婚。所以,大禹治水其时并不像后来受到万民拥戴的地位。

在《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第六》中记载:“禹三十未娶,行到涂山,恐时之暮,失其度制,乃辞云:吾娶也,必有应矣。乃有白狐九尾造于禹。禹曰:白者,吾之服也。其九尾者,王之证也。涂山之歌曰:绥绥白狐,九尾痝痝。我家嘉夷,来宾为王。成家成室,我造彼昌。天人之际,于兹则行。明矣哉!禹因娶涂山,谓之女娇。取辛壬癸甲,禹行。十月,女娇生子启。启生不见父,昼夕呱呱啼泣。”大禹三十未娶的情况,放到现在也属于大龄青年,还是个统领全国治水的总指挥,可见大禹承受的精神压力是相当的大。还好,当时的朝代还是很人性化、很有人情味的,规定三十不婚,就必须要成婚,否则就不能做公务员。于是,大禹治水途中在涂山娶了涂山氏女娇,女娇也成为大禹人生中的贵人,辅助大禹功成名就。因此,涂山也成为大禹的命中福地,“白狐九尾造于禹”“其九尾者,王之证也”,有此吉象、命运转折,大禹在禅让获得帝位,功成名就,怎能不把王之都城建在涂山地区、四方湖之阳的古城,以示龙兴之地?

根据司马迁《史记·夏本纪》的记载,大禹因治水有功成为天子,开启了夏朝的历史。在建功立业的地方、在受到万民拥戴的区域,建立夏都,不是更容易拥有统治的基础与维护好治水的成果?

大禹为何将夏朝国都设在四方湖畔的怀远古城? 

《史记》:(舜)帝曰:“毋若丹硃傲,维慢游是好,毋水行舟,朋淫于家,用绝其世。予不能顺是。”禹曰:“予娶涂山,癸甲,生启予不子,以故能成水土功。辅成五服,至于五千里,州十二师,外薄四海,咸建五长,各道有功。苗顽不即功,帝其念哉。”帝曰:“道吾德,乃女功序之也。”大禹对自己建立的功绩,始终惦记妻子涂山氏女娇的付出与对儿子启的亏欠,把妻儿的付出也记在全国治水成功的重要因素。才能为舜帝达成“辅成五服,至于五千里,州十二师,外薄四海”的功勋。可见涂山的妻儿在大禹心中的重要地位。

《史记》:“帝舜荐禹於天,为嗣。十七年而帝舜崩。三年丧毕,禹辞辟舜之子商均於阳城。天下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禹於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姓姒氏。”大禹虽然被舜帝名正言顺地立为帝位的合法继承人,但大禹却坚决的辞让不受,主动退让于舜帝的儿子商均来接受帝位,并且离开舜帝的国都,远走躲避于阳城,以让商均顺利接受帝位。这一方面说明大禹的崇高风格,另一方面也说明,大禹此时离开了舜帝时的国都区域,远远避于阳城。如果从大禹的躲避的目的来说,这个阳城距离舜帝的国都应是比较遥远,才能达到避让帝位的目的。在大禹功成名就又不想继承帝位的情况下,大禹会到哪里去呢?当然最好的选择就是返回家乡或者去到妻子家乡,去到治水建功立业的地方。

虽然大禹有心让出帝位,无奈“天下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禹於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姓姒氏。”天下诸侯都离开商均,前往阳城去朝拜大禹。这就是大禹将夏朝的国都设在远离舜都地区,来到涂山地区的重要原因。

而《吴越春秋》所述情况,治水成功受到上天的青睐,也是大禹来到涂山地区的一个不可或略的原因。其中诗句“我家嘉夷,来宾为王”的“嘉夷”什么意思?是说大禹本身就是东夷人?不能再联想下去,否则会否定数处的大禹故里,破坏当地的旅游资源。

在宋朝出土的西周诗祖尹吉甫兮甲盘铭文:“隹五年三月既死霸庚寅,王初格伐玁狁于(余吾),兮甲从王,折首执讯,休亡敃(愍),王赐兮甲马四匹、軥车,王令甲政(征)司(治)成周四方责(积),至于南淮夷,淮夷旧我帛畮(贿)人,毋敢不出其帛、其责(积)、其进人,其贾,毋敢不即次即市,敢不用命,则即刑扑伐,其隹我诸侯、百姓,厥贾,毋不即市,毋敢或(有)入蛮宄贾,则亦刑。兮伯吉父作盘,其眉寿万年无疆,子子孙孙永宝用。”。其中“王令甲政(征)司(治)成周四方责(积),至于南淮夷,淮夷旧我帛畮(贿)人”的“四方”是否特指成周地区的“四方湖”周边区域,“淮夷旧我帛畮(贿)人”是否表示淮夷夏朝时就是直接管辖下的方国?笔者认为,这种可能性极大。

那么大禹即天子位的阳城,是哪里的阳城呢?是否是笔者所判断的四方湖畔的古城呢?古城镇历来的地名沿革是怎样的呢?

大禹为何将夏朝国都设在四方湖畔的怀远古城?

纵观中国历史上的阳城有数处,为此形成了很多历史公案,大多没有什么明确结果。大禹即天子位的阳城是最知名的阳城公案,至今没有答案。另一个比较有名的阳城公案就是陈胜故里阳城。司马迁在《史记》中一句“陈胜者,阳城人也”,让登封阳城、方城阳城、商水阳城、安徽宿州南阳城,为陈胜故里阳城争论了数千年,没有明确结果。笔者在《被历史遗忘的陈胜故里》文章中,明确考证了陈胜故里为安徽省怀远县陈集镇君王村,君王村的2200年的古银杏林即为农民起义领袖陈胜的衣冠冢,那么陈胜故里周围几十公里范围内必有一个阳城。把农民起义领袖陈胜前往的目的地北京密云、起义地点大泽乡、君王村和怀远古城镇用直线连接起来,我们发现这四个地点基本是在一条直线上。因此,笔者有理由判断,古城镇所在位置极有可能就是司马迁所说陈胜故里的阳城,虽然此阳城在秦汉时已完全不见历史文献中所记载。

即使如今,对古城镇历史上的名称沿革,地方县志也没有明确记载,使得“古城”作为地名,不明不白、不清不楚地沿用至今。而官方确认的汉朝向县,显然不是古城镇最早的历史;随便在古城的遗址上捡一块瓦片,都可判断瓦片的历史要比汉朝向县悠久的多。换句话说,古城镇历史悠久到已经无人能考证出它的出处,成为像夏朝一样真实存在,但无人能知的传说,只能把不是地名的“古城”当做地名来使用。古城地名的称谓,原来也实至名归,是天下第一古城。作为夏朝国都的四方湖畔古城如果称为中国古城第二,还有哪个城市敢称中国第一古城?

笔者对古城镇可能为司马迁所说的阳城,也只能是倾向性的判断。笔者可以判断古城遗址就是夏朝国都,距离古城北十多公里远的君王村就是陈胜故里,但却无法确定其就是《史记》里所记载的大禹与陈胜故里的地名阳城。如果得到肯定的话,那么这两个阳城公案就可以一并解决了。正是因为历史记载的偏离与缺失,导致夏朝国都与陈胜故里的阳城争论困扰了中国历史几千年,从现有史料中已很难找到明确答案,只能通过这种旁征博引、各种方式来进行基本确认。

大禹为何将夏朝国都设在四方湖畔的怀远古城?

因此,通过以上几种具体历史资料、历史事件分析,大禹来到涂山区域的四方湖畔建立夏都,一是因为大禹为了辞让天子位,二是报答涂山氏人对自己建立治水功绩的鼎力支持,三是为了回报东夷地区部落对自己的信任与支持,维护治水成果。在大禹避辞天子位、颐养天年的地方,受天下诸侯的强烈拥戴而在涂山地区四方湖畔,建立了夏朝,四方湖畔的古城遗址也就此成为夏朝国都。(作者:赵辉)

免责声明:该自媒体文章由实名作者自行发布(文字、图片、视频等版权内容由作者自行担责),且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秒送号Miaosong.cn立场,未经作者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投诉 · 举报作者与内容]

「作者 · 档案」
诗经古文研究,欢迎阅读!

  
(4)

相关阅读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