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到了晚年不免心虚了一回,这跟他的墓地有关

曹操无疑是一个独特的人物。相比于“四世三公”、家世显赫的渤海太守袁绍,他的出身简直不值一提。曹操早年举孝廉,出任郎官,后来又做过都尉、县令、国相等职位,履历是比较丰富的,但是主要干的是治理一方的事情。公元190年,各路地方势力联合讨伐董卓,声势浩大,以渤海太守袁绍为盟主。按照《三国志》的说法,有十一路人马。曹操实力最单薄,勉强算一路。看参与讨伐董卓的十一路人马中,以州牧、刺史、国相、郡太守这样的地方实力派为主,曹操挨不上边,袁绍给他表了个将军职位,行奋武将军,行就是代理的意思。

但是,就是在这样的起点下,曹操不断地抓住机会,扩大自己的实力,后来,甚至有了与袁绍一较高下的心思。建安四年(199年),曹操率军来到官渡(今郑州市中牟县),准备与袁绍进行一场大战。不过,由于袁绍的兵力远超曹操,曹操的部下都不免有些胆怯。20200627124212633

曹操见状,意气风发地对手下的将士们说道:“袁绍这个人,我太了解他了。他志向远大,可是,智商却不怎么样。平常看起来很威风,但实际上,他胆子小的不得了。你们不要看他兵多就感到害怕,因为,他根本不懂如何管理将士。哈哈,袁绍的粮草确实多,但还不都是为我准备的。”听了曹操的话,将士们都笑了起来。

20200627124325103

次年十月,曹操抓住机会,果断地向乌巢发起了突然袭击,并一举攻下了乌巢。乌巢是袁绍的粮草要地,曹操此举,直接切断了袁绍大军的供给。至此,官渡之战的战局已经非常明朗了。袁绍想与曹操死战,但苦于没有粮草,只得灰溜溜地逃到了黄河以北。之后,曹操趁势追击,北征乌桓,消灭了袁绍的残余势力,彻底统一了北方。

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病榻上的曹操感觉自己的病很难治好,于是,便开始考虑自己的身后之事了。为了防止自己的墓地被盗,曹操特意命儿子曹丕为自己修建了很多墓地,也就是后世所说的“七十二疑冢。”20200627124420215

七十二疑冢一事,很多人都说:“这在很大程度上都与曹操的谋士郭嘉有关。”

郭嘉辅佐曹操的时候,曹操正处于粮草不足的困难时期。郭嘉为了替主公分忧,就主动提出:“可以用盗墓的方法来获得军饷。”盗墓在古代虽然是大罪,但行事果敢的曹操根本不管这一套。他听了郭嘉的建议后茅塞顿开,很快便组建起了一个名为“摸金校尉”的机构。

曹操给这个机构配备了好几千人,让他们专门从事盗墓活动。靠着盗墓盗来的金银财宝,曹操不断地招兵买马,成功地拉起了一支自己的队伍。但归根到底,盗墓这种事情还是上不了台面的。在晚年的时候,曹操的心中就经常感觉不安。在他看来,自己盗了那么多人的墓,说不定自己的墓也会被人盗。

20200627124451329

那么,事实真是这样的吗?

据《三国志》等史料记载,公元220年曹操卒于洛阳,灵柩运到邺城,葬在邺城的西门豹祠以西丘陵中,没有封土建陵,没有随葬金玉器物,也没有建设高大坚固的祭殿。数百年后,墓葬简单的曹操墓就湮没在历史的陈迹之中了。

宋代以后,曹操被视为了奸雄,其墓址不详也成了他奸诈的一个证明,七十二疑冢等说法在民间传说和文学作品中广为传布,不少人信以为真。其实,曹操墓本不是谜,但从宋代起就无人知道曹操墓所在了,并有了设七十二疑冢的传说,经过《三国演义》等的宣扬,曹操墓就成了个妇孺皆知的千古之谜。

免责声明:该自媒体文章由实名作者自行发布(文字、图片、视频等版权内容由作者自行担责),且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秒送号Miaosong.cn立场,未经作者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投诉 · 举报作者与内容]

「作者 · 档案」
关注历史,回味生活,感恩生活。

  
(0)

相关阅读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