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的城市管理

明人笔记《万历野获编》沈德符撰。德符字景倩,浙江秀水(今嘉兴)人,万历四十六年(1618)举人。仕宦之家,随父寓於京邸。仕途无望后,回到家乡秀水,开始凭记忆断断续续地写作旧事,依照欧阳修《归田录》的体例,记录在京城的所见所闻。
《万历野获编》卷十九 ○工部    有一则【两京街道】,是关于明朝万历年间,北京和南京两座都城治理街道“脏乱差”的故事。原文与意译分别如下:

【两京街道】(原文)街道惟金陵最宽洁。其最秽者无如汴梁,雨后则中皆粪壤,泥溅腰腹。久晴则风起尘扬,觌面不识。若京师虽大不如南京,京之开封似稍胜之。但冬月冰凝,尚堪步屟,甫至春深,晴暖埃浮,沟渠滓垢,不免挑浚,然每年应故事而已。
壬子之初夏,有一工曹郎,管街道厅,毅然任其事,特疏请旨:既得之,大书圣谕,揭之牌上,导以前行,凡房舍稍侵街巷者,悉行拆毁,怨声满耳。有一给事马过,拆房者掷砖,误中其颅,不胜忿,遂相奏讦工部,上疏诟之,至云:“公道世间惟瓦砾,黄门头上不曾饶。”此给事故能作异同者,遂有人赞叹工郎以为风力,工郎益喜自奋,屡行建白,畅论时事,顿被正人之目矣。
其时南中有一大老,本金陵人,为南少宗伯,久不北召,方引领大拜,偶署工部。值北有清街之举,慕艳其事,亦出榜清理街道。凡系开国以后,兴造大小房屋,俱命撤之,即其密戚先达,毫不假借。远近公私,骇怖失措。施行未竟,而以艰谢事矣。
街道一役,本两公职掌,一以无心举事,横博时誉,遂弄假成真;一以有意取名,为识者所窥,不免举故事失之。时局移人,即公务亦在楸枰中生活。

————————————————————————————————

【两京街道】(译文)街道唯有金陵(南京)最宽阔清洁,而没有比汴梁(开封)再肮脏的。雨后的汴梁街道上粪土遍地,飞溅人身。天气干燥的日子,风起尘扬,对面看不清人。京师(北京)的街道虽然比不上南京,较之开封还是好多了。冬天,北京的街道结冰还可以行走。待春暖冰化,排水沟被渣土堵塞,免不了要清淤疏通,每年都要做这些应景的事情(言外之意:不能彻底解决问题)。
万历壬子年(万历四十年)初夏,有一工部曹郎管街道厅,决心要解决北京街道(脏乱差)问题,便上疏请示皇帝。皇帝批示后,他将圣旨公布于招牌上,持圣旨招牌,四处宣传。凡房舍侵占街道者,全部拆毁,弄得那些人家怨言不断。有一部门官员骑马经过现场时,被拆房人所抛掷的砖块击中头部,不胜气愤,遂上疏攻讦工部,污蔑工部的这次行动。以至有人将杜牧之诗句“公道世间惟白发,贵人头上不相饶”修改为“公道世间惟瓦砾,黄门头上不曾饶。”借以调侃这位给事。清理街道的行动有人赞扬,工曹郎干的更起劲了,并且提出好多建议,供大家讨论施行,让人对他刮目相看。
这时,南京有位少宗伯(礼部侍郎),本金陵人,因久未被皇上召见,便到北京寻找门路,“偶署工部”,碰上北京这次清理街道的行动,对工部整顿街道脏乱差的举动,心生羡慕。于是,这位大老也在南京仿效此事,出榜告示清理街道:凡系开国以来兴建的大小房屋,(占据街道)俱命撤之。不管你有什么社会背景,绝不通融。一时间,弄得人心惶惶,官员、百姓都反对。最终施行不下去,(南京)清洁街道的行动只好作罢。
这件事,北、南两位官员都是秉公办事,然而结果不同。一位无心举事,却得到上下支持与拥护,取得成功。而另一位有意博取名声,被人窥破得不到支持,结果遭遇失败。时局移人,虽为公务,亦如下棋一样,胜负难料。

免责声明:该自媒体文章由实名作者自行发布(文字、图片、视频等版权内容由作者自行担责),且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秒送号Miaosong.cn立场,未经作者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投诉 · 举报作者与内容]

「作者 · 档案」
学习历史人文古籍,提高个人文化素养。

  
(0)

相关阅读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