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文化人吗?“文”字的来源与华夏文明、中华文化探源

“文”字就是产生于大禹,是对大禹独一无二的称谓,大禹就是文,文就是大禹,大禹的精神就是文的内涵,大禹的思想就是文的深层意义。做为一个中华文化的继承者,接受大禹的“文”化与“文”明,虽不能成为“经天纬地”的“文”王,但可以做一个顶天立地、标准的“文”化人、“文”明人。

(作者:赵辉)据专家考证,“文化”是中国语言系统中古已有之的词汇。文化,就词的释意来说,文就是“记录,表达和评述”,化就是“分析、理解和包容”。“文化”乃是“人文化成”一语的缩写。此语出于易经贲卦彖辞:“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文”的本义,指各色交错的纹理。《易· 系辞下》载:“物相杂,故曰文。”《礼记·乐记》称:“五色成文而不乱。”《说文解字》称:“文,错画也,象交叉”。在此基础上,“文”又有若干引申义。其一,为包括语言文字内的各种象征符号,进而具体化为文物典籍、礼乐制度。《尚书· 序》所载伏曦画八卦,造书契,“由是文籍生焉”,《论语· 子罕》所载孔子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是其实例。其二,由伦理之说导出彩画、装饰、人为修养之义,与“质”、“实”对称,所以《尚书·舜典》疏曰“经纬天地曰文”,《论语·雍也》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其三,在前两层意义之上,更导出美、善、德行之义,这便是《礼记·乐记》所谓“礼减而进,以进为文”,郑玄注“文犹美也,善也”,《尚书·大禹谟》所谓“文命敷于四海,祗承于帝”。

“文”字,象形,甲骨文此字象纹理纵横交错形,本义:花纹;纹理。上古之时,符文一体,故文即为符。

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爻)之政,由是文籍生焉。——《尚书序》

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说文》序》

仓颉造书,形立谓之文,声具谓之字。——《古今通论》

古有甲骨文、金文、小篆等,今有宋体、楷体等,都在这一方面突出了“文”的重要性。古今中外,人们对于“文”都有自己不同的认知,从大的方面来讲,它可以用于表示一个民族的文化历史,从小的方面来说它可用于用于表示单独的一个“文”字,可用于表示一段话,也可用于人物的姓氏。

“文”字在现代汉语中多用作“文字”、“文饰”、“文武”、“天文”等义。其实这些都是“文”字的引申义。“文”字的本义应该是“文身”。从上列甲骨文字形来看,“文”字像站立着的一个“人”,突出他的胸部,胸前“会有花纹”。它是个象形字,义指“文身”。金文的字形与甲骨文的字形完全一样。小篆的字形走上了线条化,“人”站立的样子没变,只是胸前的“花纹”消失了,这与汉字的发展趋向简化有一定的关系。楷体字形沿袭了小篆的形体。

《说文解字》里说:“文,错画也,象交文。”意思是说“文”字的本义是指“交错画的花纹”。在上古时期,我们的先人有“文身”的习惯,古书中也多有记载,如《礼记·王制》中说:“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也。”《庄子·逍遥游》中说:“越人断发文身。”这里的“文”字都是指“文身”。那么古代东夷之人为什么要在自己的身上刺纹呢?《史记集解》里说:因为那里的人们经常在水中活动,所以要剪掉头发,在身上刺上花纹,就像蛟龙的儿子,这样在水中就可以免遭侵害。但“文”字的这一本义并没有始终保持下来,而是不断地被引申出其他含义,如由“文身”引申出“花纹”、“纹路”义,《新序·杂事》里说“屋室雕文以写龙”,就是说在房屋里雕刻出龙的花纹来。《庄子·马蹄》里说:“五色不乱,孰为文采?”《楚辞·九章·桔颂》里说:“青黄杂糅,文章烂兮。”这里的“文采”、“文章”(不是今天“文章”的含义)都是指颜色错杂而形成的花纹。在这一意义上后人写作“纹”字。我们今天讲的“水文”、“天文”的“文”字也是指自然界中某些呈“纹路”状的现象。由于“花纹”魅力悦目,又由此引申出“文采”的意思来。

“化”,本义为改易、生成、造化,如《庄子·逍遥游》:“化而为鸟,其名曰鹏”。《易·系辞下》:“男女构精,万物化生”。《黄帝内经·素问》:“化不可代,时不可违”。《礼记·中庸》:“可以赞天地之化育”等等。归纳以上诸说,“化”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同时“化”又引申为教行迁善之义。

“文”与“化”并联使用,较早见之于战国末年儒生编辑的《周易》:“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思是:通过观察天象,来了解时序的变化;通过观察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用教育感化的手段来治理天下。这段话里的“文”,即从纹理之义演化而来。日月往来交错文饰于天,即“天文”,亦即天道自然规律。同样,“人文”,指人伦社会规律,即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纵横交织的关系,如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构成复杂网络,具有纹理表象。这段话说,治国者须观察天文,以明了时序之变化,又须观察人文,使天下之人均能遵从文明礼仪,行为止其所当止。在这里,“人文”与“化成天下”紧密联系,“以文教化”的思想已十分明确。

西汉刘向将“文”与“化”二字联为一词,在《说苑·指武》中写道:“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文化内辑,武功外悠”(《文选·补之诗》)。这里的“文化”,或与天造地设的自然对举,或与无教化的“质朴”、“野蛮”对举。

因此,在汉语系统中,“文化”的本义就是“以文教化”,它表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品德的教养,本属精神领域之范畴。随着时间的流变和空间的差异,“文化”逐渐成为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多维概念,成为众多学科探究、阐发、争鸣的对象。

纵观以上历代学者对“文”字、“化”字的解释,让我们对“文”“化”字所表述、包含的重要内涵,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为我们深入研究、探讨华夏文明、中华文化提供基础的释义与传统解释。

文化是人类征服自然、社会及人类自身的活动、过程、成果等多方面内容的总和,而文明则主要是指文化成果中的精华部分。

中华文明是中华文化的精华精髓,中华文化来自于周朝文化,周朝文化主要来自于夏文化,夏文化又称为华夏文化,中华民族也称为华夏民族,夏朝的建立者为大禹,那么,大禹与夏文明、夏文化有哪些必然联系?大禹本人对华夏文化、华夏文明有哪些重要的影响?华夏文化、华夏文明有哪些是大禹的个人烙印呢?

《十二本纪·夏本纪》开篇:“夏禹,名曰文命。”《尚书·大禹谟》谓“文命敷于四海,祗承于帝”。从这两部经典权威的文献史书中,我们可以确定夏朝大禹的本名就称为“文命”。那么,大禹的名文命,与“文”字的产生、来源,有没有唯一、必然的关联呢?文化、文明中使用的“文”字,是否就是直接来自于大禹的名字呢?

《淮南子·卷一·原道训》记载:九疑(夷)之南,陆事寡而水事众,于是民人被发文身,以像鳞虫;短绻不绔,以便涉游;短袂攘卷,以便刺舟;因之也。雁门之北,狄不谷食,贱长贵壮,俗尚气力;人不驰弓,马不解勒;便之也。故禹之裸国,解衣而入,衣带而出;因之也。今夫徙树者,失其阴阳之性,则莫不枯槁。故橘树之江北,则化而为枳;鸲鹆不过济;貈渡汶而死;形性不可易,势居不可移也。是故达于道者,反于清静;究于物者,终于无为。以恬养性,以漠处神,则入于天门。

《淮南子·卷一·原道训》中对大禹及大禹治理下的裸国人民的描述,与“文”字的本意解释可以说是不谋而合。“文”应该是“文身”,从上列甲骨文字形来看,“文”字像站立着的一个“人”,突出他的胸部,胸前“会有花纹”。它是个象形字,义指“文身”。金文的字形与甲骨文的字形完全一样。小篆的字形走上了线条化,“人”站立的样子没变,只是胸前的“花纹”消失了。

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的结论,“文”字的产生就来自于对一个人的形象刻画、描述,而且是对一个南方身上有文身、裸体的人的刻画。能体现这个“文”人的崇高身份的人,除了大禹,还有谁可以承担、体现这个“文”字的独特代表呢?唯有为天下治理洪水建立不世之功的大禹莫属!

“文”字,不仅是大禹的名字,其甲骨文笔画象形就是直接来自于对大禹的刻画。不论是“文”字的甲骨文象形于大禹,而且传统对大禹形象的图像描绘,也与“文”字的刻画,达到了高度一致。一些“文”字的字体也与大禹治水使用的挖土的锹,也是如出一辙。

在大禹会诸侯的涂山地区,有一种地方民间舞蹈——花鼓灯艺术,被称为汉民族舞蹈的代表。其表演的程式分为大花场、小花场、文场,文场也称为后场;这个文场的称谓,极其特别,按理说地方民间艺术与“文”字毫无关联,基本不会出现于老百姓的生产生活。涂山地区的花鼓灯艺术,经过笔者的论证,正是来自于大禹会诸侯的涂山之会,是大禹招待万国诸侯、体现涂山人民热情好客的独特舞蹈。所以,花鼓灯艺术表演的一个程式就直接称为文场,这个“文”场也是代表了大禹的特殊印记,是大禹独一无二的称谓。

因此,“文”字就是产生于大禹,是对大禹独一无二的称谓,大禹就是文,文就是大禹,大禹的精神就是文的内涵,大禹的思想就是文的深层意义。

万国诸侯拥戴大禹承继天子位,就是完全接受大禹部落的先进文化,就是接受大禹的文化,赞同大禹部落的文明,文化就是接受大禹的思想,文明就是趋同大禹的高尚品德。万国部落进而把大禹夏朝时期产生的记事符号,统一尊称为文字。

涂山禹会诸侯后,各部落和平繁荣,随着文字的进一步完善,万国诸侯接受大禹的各种先进技术与理念,统一的文化就此形成,夏朝也达到了高度文明。以涂山地理特征为代表的“华”字,与以大禹创建的花鼓灯招待万国诸侯为特征的“夏”字,成为夏朝文明的代表,于是,华夏文明就此成为中华文明的代称,是所有中国人的共同文化认同。

随着“华”“夏”“文”字所代表意义的提升,所引伸含义的逐渐高大,“华”“夏”“文”字所产生的本源,已逐渐被人们所遗忘。其遗忘的彻底,以致现代人甚至大禹与夏朝的存在,都遭受到了怀疑与否定。岂不知,大禹与夏朝每天每时每刻都在我们的身边,在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

当我们即不知夏朝是否存在,大禹是否确有其人,不知每天使用的文字的来源与本义,不知文化与文明的来源与本义,不知我们使用的行为准则、礼仪文化的具体来源,谁敢说自己是个文化人?就如信佛的人不知道释迦摩尼,信基督教的人不知道耶稣,信道教的人不知道老子。

“同言而民信,信在言前也;同令而民化,诚在令外也。圣人在上,民迁而化,情以先之也。动于上不应于下者,情与令殊也。故《易》曰:“亢龙有悔。”三月婴儿,未知利害也,而慈母之爱谕焉者,情也。故言之用者,昭昭乎小哉;不言之用者,旷旷乎大哉。身君子之言,信也;中君子之意,忠也。忠信形于内,感动应于外,故禹执干戚,舞于两阶之间,而三苗服。”

《尚书·舜典》疏曰:经纬天地曰文;道德博闻曰文;慈惠爱民曰文;愍民惠礼曰文;赐民爵位曰文;勤学好问曰文;博闻多见曰文;忠信接礼曰文;能定典礼曰文;经邦定誉曰文;敏而好学曰文;施而中礼曰文;修德来远曰文;刚柔相济曰文;修治班制曰文;德美才秀曰文;万邦为宪、帝德运广曰文;坚强不暴曰文;徽柔懿恭曰文;圣谟丕显曰文;化成天下曰文;纯穆不已曰文;克嗣徽音曰文;敬直慈惠曰文;与贤同升曰文;绍修圣绪曰文;声教四讫曰文。

做为一个中华文化的继承者,接受大禹的“文”化与“文”明,虽不能成为“经天纬地”的“文”王,但可以做一个顶天立地、标准的“文”化人、“文”明人。(作者:赵辉)

免责声明:该自媒体文章由实名作者自行发布(文字、图片、视频等版权内容由作者自行担责),且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秒送号Miaosong.cn立场,未经作者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投诉 · 举报作者与内容]

「作者 · 档案」
诗经古文研究,欢迎阅读!

  
(0)

相关阅读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