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高八斗”的曹植悲剧性的人生,唯有耳杯伴他长眠

曹植逝世后葬于陈地思陵(今淮阳县),后其子根据他的遗愿,将灵柩迁葬于山东东阿鱼山。在他的墓中,随葬品仅有包括这件陶耳杯在内的陶器和几件玉器,让人不由得感叹曹植悲剧性的人生。

耳杯也被称为羽觞,是两汉、三国时期最常见的酒具。杯的平面接近双手合掬所形成的椭圆形,而左右拇指刚好相当于杯耳。三国时期,酒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酒的消费量远远高于秦汉时期。在战乱频繁的年代,人们感到命运难以把握,因而放纵自己,尽情享乐,“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饮酒成为当时的社会风气,这件耳杯的主人曹植也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酒曾带给他潇洒、狂放,让他创造了许多“骨气奇高,词采华茂”的作品。酒也给他的生活带来了痛苦,葬送了他的政治生涯。

“才高八斗”的曹植悲剧性的人生,唯有耳杯伴他长眠

曹植是曹操的第四子,是汉魏之际最有才华的诗人之一,他十岁出口成诗,落笔成章,建安15年(210年),18岁的曹植跟随父亲登铜雀台时即时作赋,写出了艺惊四座的《铜雀台赋》,受到曹操的赞赏。成年以后,文思更如江河奔涌,《白马篇》、《燕歌行》、《赠白马王彪》自然流利,意境和艺术造诣都很高,《洛神赋》更是一度令京城纸贵。曹植在诗歌方面的成就,是在乐府民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工提炼,创造出新的风格。不仅可以任意写景物,而且可以任意抒发感情。曹植对诗歌的驾驭十分娴熟,无论悲壮热烈的情感,还是愤慨哀怨的心境,都能巧妙的表达出来,而且语言精炼。他将五言诗推到成熟的境界,成为魏晋五言诗的典范,曹植在辞赋方面的成就也很高,《洛神赋》是他的代表作,不仅充满抒情气氛,而且文辞华丽。曹植诗歌注重将叙事与抒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种风格一直影响到后代。曹植的才华被历代文人所称道,谢灵运曾说“天下才有一旦,曹子建独占八斗”。曹植不但在父王面前“以才见异”,而且在世人心目中也被视为天才作家,这为他赢得了同为一时之文豪的曹操的喜爱。认为他是《儿子中最可定大事者》,甚至曹操有意废长立幼,将他立为太子,欲在政治大业上委以重任,曹植本人自青少年时代就跟随曹操征战,也有强烈的建功立业之心,他曾渴望“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更愿“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然而这一切却因他任由性情,“饮酒不节”而付之东流,更使他的后半生过着“名为王侯,实为囚徒”的生活。

曹植“言出为论,下笔成章”,与四方名流诗酒问答,纵论古今。在当时崇尚饮酒的世风影响下,曹植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借酒广交才俊人士,借酒倾诉离愁别恨;酒为他带来了豪气与才情,使其创作了大量诗文,然而,酒也带给了他诸多麻烦。建安23年(218年)曹植与杨修醉酒后乘车行驰道中,私开司马门,曹操得知此事后大怒,将负责司马门的公车令处死,不久后,杨修也被杀。为警告曹植,曹操下令禁止诸侯与外人交结往来,这件事使得曹植渐趋失宠,政治前途变得渺茫。建安24年(219年),曹仁被关羽围困在襄樊,曹操决定以曹植为南中郎将去营救曹仁。但是,曹植因为醉酒不能受命,让曹操深感失望,曹操派遣曹植去襄樊营救曹仁本是一场胜券在握的战役,曹操希望以文才见称的曹植获得军功,但曹植因为醉酒而辜负了曹操的期望,从此曹植再也得不到重用。

公元220年是曹植命运的分水岭,这一年父亲曹操逝世,兄长曹丕继位,曹植失去了庇护,他由父王的宠儿,变为时时处处受到监视的皇帝的政敌,由“不及世事,但美遨游”的公子,成为“颇有忧生之叹”的罪臣,在以后的岁月里,频遭兄长曹丕与侄儿曹睿的迫害,历经磨难。魏文帝黄初二年(221年),曹植被贬为安乡侯,同年7月改封鄄城侯。黄初三年(222年)四月转封鄄城王,次年5月徙封雍丘王。明帝太和元年(227年),改封浚仪,翌年复还雍丘。太和三年(229年)徙封东阿王,几年间,曹植几度迁徙,所封地域多贫瘠,最后在母亲卞太后的干预下,才迁至膏腴之地东阿。甚至在他逝世后,明帝赠其谥号“思”一,意仍为“追悔思过”。曹植逝世后葬于陈地思陵(今淮阳县),后其子根据他的遗愿,将灵柩迁葬于山东东阿鱼山。在他的墓中,随葬品仅有包括这件陶耳杯在内的陶器和几件玉器,让人不由得感叹曹植悲剧性的人生。

免责声明:该自媒体文章由实名作者自行发布(文字、图片、视频等版权内容由作者自行担责),且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秒送号Miaosong.cn立场,未经作者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投诉 · 举报作者与内容]

「作者 · 档案」
人类的历史是由一个个有趣的故事组成的。

  
(0)

相关阅读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