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痛“大湖涛声悲”:来自兴凯湖的考察报告 (中篇)

心痛“大湖涛声悲”

来自兴凯湖的考察报告

(中篇)

走进兴凯湖,读懂兴凯湖,回望兴凯湖,不仅要走进那迷人的风景,还要走进那悲痛的历史,更要传承一种不灭的精神,兴凯湖才真正走进你的生命。

一、大湖涛声远

兴凯湖地处中俄边界,似乎离中原大地很遥远,但兴凯湖却从未缺席对人类文明的创造。

距兴凯湖观景台1000多米,在大小兴凯湖之间,也是新开流以东1.5公里的湖岗上。1972年考古发现一处约2.4万平方米的新石器时代遗址,现发掘 280平方米,发现墓葬32座,渔窖10座,出土的大量渔猎工具说明,早在6080±300多年前,满族的祖先肃慎人,就在兴凯湖繁衍生息,尤以捕鱼为主,这里是满族祖先的发源地。

旧石器与新石器时代都属渔猎时代,其开始于人类早期,结束于奴隶社会早期,长达万年之久。但这是一处不同于国内外其它新石器渔猎时代的文化遗存,故被命名为“新开流文化”,1981年新开流遗址被列为省级文保单位。

肃慎人以创造出独特的渔猎文明,证明兴凯湖一直是中国东北各渔猎民族共同栖息的家园。

当人类社会进入“自有文字以来的历史”,兴凯湖就一直在中华文化的视野灿烂。唐代称其为“湄沱湖”,以盛产“湄沱之鲫”驰誉;又因湖形如“月琴”,故金代有“北琴海”之称;清代改为兴凯湖,满语意为“水耗子”,说明当时兴凯湖水鼠很多;当地赫哲语“肯卡”的偕音,又称兴开湖,意为水从高处向低流;现在当地人则亲切地称其为“大湖”。

在这闻涛声阵阵,似乎是听从远古奔来的述说。

这涛声不息更是宣誓一个不灭的理念:一个埋着先人尸骨的地方,那里永远是梦魂牵绕的故乡!

二、 大湖涛声悲

兴凯湖是满族的发源地,又如何被俄国拿去一半?兴凯湖原为中国内湖,又如何变为中俄界湖?一提起这个,大湖涛声悲!

这还要从英法牵头对大清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说起,战争第一阶段:自1856年战争爆发,到1858年英法联军抵达天津附近海域,签订《天津条约》为止;战争第二阶段:从1858年爆发第一次大沽口战役,到1860年签订《北京条约》。

就在1857年12月29日,英法联军攻占广州的狼烟四起, 1858年1月5日为夺取通往太平洋的出海口,沙俄召开“特别委员会”会议密谋,继续向黑龙江“移民”,并以武力为后盾与清政府谈判了结“黑龙江问题”。就在当年5月英法联军攻陷大沽炮台,溯白河而上进逼天津,沙俄乘人之危,趁火打劫,东西伯利亚总督尼古拉·穆拉维约夫在两艘炮舰护送下,来到瑷珲城内与清朝黑龙江将军奕山谈判,声称“助华防英”,也为“保卫自己的领土”。于5月28日签订《瑷珲条约》,这是沙俄帝国迫使清朝政府在清、俄之间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黑龙江黑河市瑷珲历史陈列馆复原当时谈判的蜡像)

该条约令中国失去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约60万平方公里领土。正如恩格斯所说,俄国不费一枪一弹“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但清政府当时没批准《瑷珲条约》,还处分了奕山等人。也就是说,《瑷珲条约》是一份无法理效应的条约。

可沙俄帝国如何能甘心,1858年6月13日,俄帝国先逼迫清政府签订了《清俄天津条约》,6月18日清政府与英法签订《天津条约》后,沙俄又竭力怂恿英法联军进攻北京、天津,又拉拢美国,伪装成中立“调停人”出现。就在这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沙俄里外通吃。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将举世闻名的圆明园洗劫一空,又付之一炬。清王朝在枪炮之下,签订了由《中英北京条约》、《中法北京条约》、《中俄北京条约》构成主体的《北京条约》,而《中俄北京条约》,不仅认可了《瑷珲条约》,还接受了更苛刻的条件。

或者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王朝不仅丢掉了《瑷珲条约》所割让的60万平方公里锦绣山河,还在《中俄北京条约》又割让了40万平方公里的血脉乡关。100万平方公里的大好河山,就这样被沙俄不费一枪一单地攫取,天地同悲!

《中俄北京条约》的笫三条还具体规定:“东界查勘,在乌苏里河口会齐,于咸丰11年3月内办理。”中俄双方议决在1861年(咸丰11年)派遣代表到乌苏里江口会齐,共同勘定兴凯湖至图们江入海口之间为两国交界,兴凯湖总面积4880平方公里,就这样被生生割走了大半个水面,仅剩北部三分之一的水面属于中国。

黑龙江、乌苏里江、兴凯湖就成了中俄的界河和界湖,大湖的涛声如何不悲?

为了铭记这份悲痛,兴凯湖作为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却被黑龙江省命名为“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勿忘国耻!

(文中配图四、五选自网络,余为忠新自拍。)

免责声明:该自媒体文章由实名作者自行发布(文字、图片、视频等版权内容由作者自行担责),且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秒送号Miaosong.cn立场,未经作者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投诉 · 举报作者与内容]

「作者 · 档案」
认证:「辽宁王忠新」个人自媒体账号
追求光明,不竭于光明!

  
(0)

相关阅读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