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三学者共享殊荣探索宇宙演化及研究系外行星

秒送号(miaosong.cn)自媒体平台10月9日文章:诺贝尔委员会公布20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分别由加裔美国物理学家皮布尔斯(James Peebles),瑞士天文学家马约尔(Michel Mayor)及奎洛兹(Didier Queloz)共享殊荣,以表扬他们在探索宇宙及地球演化的成就。

诺贝尔委员会指出,这届物理学奖表扬为宇宙结构及历史带来新理解,以及首次发现有系外行星围绕类太阳恒星运行的学者。

出生于加拿大的皮布尔斯现年84岁,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任教,专门研究理论物理学及物理宇宙学。他过去20年来的理论框架研究数以十亿计的星系及星系团,形塑了人们现今对宇宙形成历史的基础,即从大爆炸(Big Bang)至当今的发展。

皮布尔斯透过研究爱恩斯坦(Albert Einstein)提出的宇宙学常数(Cosmological constant),揭示了这个宇宙除了由5%已知物质,以及26%「暗物质」(dark matter)外,也包含了69 %「暗能量」(dark energy)。这些研究支持了广义相对论中预言宇宙既非封闭(close)也非开放(open),而是扁平(flat)的说法;也为后来宇宙加速膨胀理论奠下基础。

发现首枚「系外行星」

奖项的另一半由两名生于瑞士的天文学家马约尔和奎洛兹瓜分。他们任教于日内瓦大学及英国剑桥大学,并早于1995年10月,利用法国南部上普罗旺斯天文台订制的仪器,发现首枚系外行星(exoplanet)「飞马座51b」(51 Pegasi b)。「飞马座51b」为类木行星,与太阳系充满气体的木星相似,它围绕银河系(Milky Way)内一颗距离地球约50光年的类太阳恒星(solar-type star)运行。

这个发现催生了一场天文学革命,此后有超过4000颗系外行星被发现,改变了学者对于行星系统的固有思维,并迫使科学家重新思考行星起源背后的物理过程。在众多有关系外行星的研究和计划中,也可能触及了有关外星生命是否存在的问题。

2018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分别由来自美国、法国和加拿大的学者阿什基恩(Arthur Ashkin)、穆鲁(Gérard Mourou)和斯特里克兰(Donna Strickland)凭借在激光物理学的研究而获得殊荣。研究「光学镊子」的阿什基恩当时以96岁之龄成为最年长的得诺奖得主;穆鲁和斯特里克兰则以成功生产「高强度而极短的光脉冲」而获得奖项。

诺贝尔奖委员会已经在7日公布医学奖,得奖者为美国癌症学家凯林(William G. Kaelin Jr)、英国医学家拉特克利夫(Sir Peter J. Ratcliffe),以及美国医学家塞门扎(Gregg L. Semenza),以表扬他们发现为了解氧气水平如何影响细胞代谢和生理功能奠定基础。

2019年诺贝尔奖名单公布时间表:

化学奖:10月9日最快在下午5时45分

文学奖:10月10日最快在下午7时

和平奖:10月11日最快在下午5时

经济学奖:10月14日最快在5时45分

免责声明:该自媒体文章由实名作者自行发布(文字、图片、视频等版权内容由作者自行担责),且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秒送号Miaosong.cn立场,未经作者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投诉 · 举报作者与内容]

「作者 · 档案」
提供最新、最快、最热的各种热点资讯阅读分享,欢迎大家关注!

  
(0)

相关阅读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