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指标能衡量中国经济发展表现吗?

秒送号(miaosong.cn)自媒体平台11月18日消息,外界对中国经济存在很多的质疑,事实上从外企撤离中国的数据,以及中国工业体系链条来看,中国经济有着强大的内生动力。

《中国新闻网》今日报道,厘清四个问题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当前中国宏观经济。

一、中国经济增长要失速了吗?

当前中国经济增速与前些年相比确实有所回落,但谈不上失速。中国目前的经济增长是在更高基数基础上实现的。经济发展看,既要看当前态势,更要看中长期支撑。全球最具成长性的消费市场正在中国形成,转型升级态势持续发展,中国发展动力日益增强。

二、外国企业真的全部撤离了吗?

这两年,在跨国投资较为低迷的条件下,中国重大外资项目却取得进展,美国特斯拉、德国巴斯夫等项目纷纷在中国开工。2019年前三季度,中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万多家,实际利用外资6,832亿元人民币,按年增长6.5%。

中国留住外国企业靠的是真本事,从制造业生态看,中国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41个大类207箇中类666个小类的工业体系,涵盖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等全部产业类型,使中国成为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目录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

三、产业链真的大规模外迁了吗?

有些舆论认为,受中美经贸摩擦影响,中国产业链和供应链大规模外迁。事实上,随着国际产业分工和全球产业布局的深度调整,有的企业考虑要素价格变化情况,向劳动力等成本比较低的地方转移;有的企业基于自身发展战略的需要,主动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当然也有少数企业为规避经贸摩擦的影响往其他国家转移。但总体上,这些到国外设厂经营的现象都是正常的。

「大规模外迁」的说法有些危言耸听,中国是有自信的。中国有20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世界第一,部分产业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是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产业配套能力强大。

舆论对中国经济数据的质疑一直没有间断过,甚至有西媒声称2019年中国经济增速已经低至3%。各方面对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加强关注是好事,但是,西媒引用的「非官方数据」本身存在缺陷如卫星遥感、合成指数等方法本质上属于大数据分析方法,中国也早有挖掘机指数等应用。客观说,这种方法时效性较强,但存在许多有待完善的地方。

改革开放特别是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政府大力推进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改革,采取三种方法核算GDP,形成国民经济核算五大表系,实行多种方式并行的统计核算数据调查体系,建立「三新」经济统计制度,实现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与国际规范的接轨。

免责声明:该自媒体文章由实名作者自行发布(文字、图片、视频等版权内容由作者自行担责),且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秒送号Miaosong.cn立场,未经作者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投诉 · 举报作者与内容]

「作者 · 档案」
提供最新、最快、最热的各种热点资讯阅读分享,欢迎大家关注!

  
(1)

相关阅读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