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蔡镇积极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自七月份以来,临蔡镇党委、政府通过多次召开专题会,研究部署此项工作,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指挥长,镇长为常务副指挥长,班子成员为副指挥长及有关所站长为成员的临蔡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领导指挥部,明确了一名班子成员具体抓,实行所有班子成员挂片,机关干部包村,村两委干部、驻村工作队分包路段和两户,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结合我镇实际,按照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区别不同情况推进治理的总体要求,明确了总体要求、工作任务、时间安排,机制保障及考评奖惩标准等。

临蔡镇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体要求,改变以往“等要求、靠安排”工作方式,以“脱贫攻坚”及“六村共建”为契机,创新工作方法,积极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
一、措施有力,上下联动

自七月份以来,临蔡镇党委、政府通过多次召开专题会,研究部署此项工作,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指挥长,镇长为常务副指挥长,班子成员为副指挥长及有关所站长为成员的临蔡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领导指挥部,明确了一名班子成员具体抓,实行所有班子成员挂片,机关干部包村,村两委干部、驻村工作队分包路段和两户,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结合我镇实际,按照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区别不同情况推进治理的总体要求,明确了总体要求、工作任务、时间安排,机制保障及考评奖惩标准等。

二、强化宣传,营造氛围

县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动员会后,临蔡镇立即召开了全体镇村干部会,进行了层层发动,通过张贴标语、悬挂横幅、出动宣传车等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大意义,24个还利用村广播喇叭进行宣传,强力宣传有关政策,积极引导鼓励群众广泛参与,一时间,全镇广大干群积极性非常高,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改善居住环境的行动中。

三、积极行动,成效显著

为了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按照突出重点,次第展开,逐步提升的要求,镇党委把行动快,效果明显的行政村作为观摩评比对象,把行动迟缓,等待观望的后进村作为后期治理,时值三伏天,广大参战队员顶烈日冒酷暑,战高温,迎难而上,放弃节假日,自觉的投入到改变人居环境这场战斗中来,我镇先后共召开了次6现场观摩推进会,总投入资金170多万元,投入大型挖掘机700多个工时,平均每天投入专业清洁队员120余人,每个村每天出动40余人次,全镇每天群众自愿行动人数约3000人,自觉对居住的房前屋后进行清运整治,院内物品摆放有序,做到了垃圾不乱倒,污水不乱排。秋收过后,我镇又积极组织群众对“六边”进行清理细化。

四、强化督导,严格奖惩

临蔡镇党委组织组建了环境整治督查小组。每天不间断地对环境整治工作进行督查,对前三名的村每周五进行观摩表彰,每次观摩发给先进村奖金达万元;对后进村进行通报批评,限期整改,在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镇党委政府强化监督、以奖代补、奖惩挂钩,开展“天天有督查,周五有观摩,村村争先进,落后要挨罚 ”的督查检查机制,按时通报,兑现奖惩。每周对工作进度快、成效好前3名的行政村,奖励1000元。每周一观摩,每周一评比;对组织不力、工作落后的后三名,责任组长、包村干部登台检讨,对两次排名后三名的村给予支部书记诫勉谈话,对包村干部通报批评; 让镇村干部明确了身上的责任,激发了干事热情,形成干部队伍压力大、干劲大、风气正、人心齐。同时,大力推进绿化美化行动,今年以来临蔡镇政府投入资金80余万元,购买红叶石楠、紫薇、大叶女贞、木槿等各种植物,对岳桥、赵桥、常庄等村主要干道进行了绿化。 并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对全镇辖区内河道进行整治,对河道两岸进行绿化。对各行政村的公共绿地、进村道路绿化及村庄周边进行绿化建设,整体推动乡村公园化、生态化,做到“建设一处、美化一处”,24个行政村村容村貌得到全面提升,打造出村民满意的和谐宜居生态环境。

通过人居环境整治,镇域内已不存在占道经营,乱停乱放,私搭乱建,做到了垃圾定点定时清运掩埋,各类主干道路肩杂草已全部清除,路上无挡道占路杂物,路沟内及视线范围内无塑料袋,破衣服等垃圾堆放,实现了“三无一规范一眼净”。如今,临蔡的大小街道畅通了,千年的垃圾不见了,环境变美丽了、群众心情舒畅了,干群关系融洽了,群众满意度也高了,有努力就有收获,辛勤的汗水没有白流,县委书记马明超在8月13日来临蔡视察时,对我镇的环境整治工作给予了较高评价,这些成绩被六村共建办、县电视台等媒体进行了报导,市督查办领导也对临蔡的环境整治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临蔡镇人居环境工作虽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任务,近期镇党委、政府决定在户容户貌及完善长效机制上继续推进,力争在今年完成人居环境“由荒变净—由净变亮—由亮变美”三步曲。

(图文提供:王路阳)

免责声明:该自媒体文章由实名作者自行发布(文字、图片、视频等版权内容由作者自行担责),且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秒送号Miaosong.cn立场,未经作者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投诉 · 举报作者与内容]

「作者 · 档案」
龙都风情,地方特色,传统文化,尽收眼底。

  
(0)

相关阅读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