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熟了 有人欢喜有人忧!亩收入相差数万元的秘籍究竟在哪里?

郑州十大地方特产,中牟独占两席。其中有一项就是西瓜,中牟西瓜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因素,口感出类拔萃。清凌香甜,入口即化,瓜瓤糖度高,品质佳。因此深受人们喜爱,声名远播。特别是中牟县偏南,以姚家镇、韩寺镇为代表的区域,土壤通透性好,吸热散热快,昼夜温差大,利于西瓜成长及养分积累。是中牟县传统的西瓜产区。

那么在经历了2020年一场新冠疫情的肆虐之后,今年中牟的西瓜市场行情到底如何?广大瓜农是不是从其中收获了如中牟西瓜一般的甜蜜?日前,中牟观察栏目专门到著名的西瓜之乡姚家镇,深入到罗宋、雷家等村子瓜农的西瓜大棚里,了解瓜农的喜怒哀乐,及对瓜市的希冀。

在去往姚家镇的路上,笔者遭遇了一位种了30多年西瓜的土专家李玉龙。他是中牟县东风路街道史庄村的一位瓜农。人看上去精明能干,笔者见到他时,他正在自家的瓜棚里忙碌着。

走进李云龙的塑料大棚,入眼绿意葱茏,到处充满着勃勃生机。只见一个个西瓜安静地悬挂在像藤蔓一样伸展开来的“西瓜树”上,感觉像走进了一个绿色的童话世界。只是棚子里的温度要比外面高很多,不一会就已经汗流浃背了。

走在被西瓜们夹道欢迎的绿色小道上,阳光透过一层薄薄的塑料薄膜洒在前方,看上去斑驳陆离。只是地上有很多裂开的,似乎还并未成熟的“瓜仔”一字排开,一直向前方延伸。不免让人有些心疼,这些被遗弃在地上的“未成年”西瓜。很显然是西瓜的废品。它们在还没有成熟以前就已经患上了不治之症,然后直接被判了死刑。

李云龙说这些被废弃的西瓜属于“裂瓜”,是受天气及温度影响而出现“病变”的一种残品,只能废弃,这亦是今年西瓜减产的原因之一。另外一个影响今年西瓜减产的原因,还有以前不怎么出现过的“灰霉病”,主要是因天气不好引起的。

李云龙今年已经51岁了,但看上去依然精神矍铄,像一个三十来岁的壮小伙。他从小就特别热衷于种西瓜。这一种就种了30多年的西瓜。在他所在的史庄村也算是个专家级的人物。当然,这一切都源于它对种瓜这个行当的热爱。另外还有一个夫唱妇随的贤内助。他在瓜棚里忙碌的时候,他的爱人就在一边的马路上卖西瓜。夫妻二人志同道合,恩爱有加。

李云龙这个大棚里有红菱和L600两个品种的西瓜。李云龙说,他今年和去年一样种了五亩多吊瓜。但受阴雨天影响,病虫害、裂瓜现象等有些严重。影响产量。所以,虽然种植面积扩大了一些,但产量有所下降。再加上疫情等大环境影响,“今年的市场行情,估计不会有大的起伏,与去年不相上下。”最担心的主要还是最近会有连续的阴雨天,可能会给瓜的成长带来影响。带来新一轮的减产损失。

但总体来说,今年的收益还是可以的。李云龙说:“到目前为止,已经出了1500多公斤小吊瓜。每公斤出货价在5元左右。”小吊瓜产量低,但比普通的西瓜要贵些。一般市场零售价要比瓜农的出货价翻倍,街头巷尾,小吊瓜每市斤的零售价都在4元到5元之间。

当被问起今年的市场行情时,李云龙介绍,虽然整体来说今年种植面积有所扩大,但因为天气原因,有所减产。没有什么意外的话,应该与去年基本持平。李云龙说,去年,他每亩西瓜收入2万多元,总共收入十几万元。今年五个大棚,应该大差不差。

与李云龙的观点有些出入的。是中牟县姚家镇罗宋村的瓜农宋师傅。在姚家镇宋师傅的瓜摊前,他给笔者讲了他的种西瓜的心得。

宋师傅说,他今年也种了四、五亩的小吊瓜。但要说每亩收入几万元,根本不可能,小吊瓜虽然价格贵些,但产量低,每棵瓜藤上就能结两三个瓜。每亩地产量也就在3000斤左右,收入也就一万多元。

像今年2月份,正是西瓜抽花育果的关键期,天气特别重要。种瓜的最怕什么,最怕遇到阴雨天。而2月份总共也就没几天是晴好的天气。西瓜成长就被严重殃及,还容易引发病虫害。所以,今年西瓜减产特别严重。这也是为什么到现在,没有出现像往年一样,有大批的外地商贩来这里收瓜的重要原因之一。每年的5月初的这个时候,来收瓜的大车都很多,今年基本没有,今天到现在还没见一辆呢!另外,很多种瓜的也都转种周期短产量高的草莓了,实际上今年的种植面积并不像外边说的那样,比去年增加了。至少在我们这里是比去年减少了。很多人都该种草莓了。

而同样来自姚家镇雷家的瓜农吴刘根,却又是另外一番境况。笔者见到吴刘根时,他正在悠闲地听着流行音乐,一幅怡然自得的幸福模样。吴师傅性格豪爽开朗,很自然地就和笔者进入了主题。更让笔者惊奇的是,吴师傅还是一位有着2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

和前文的两位种瓜者比起来,吴刘根算得上是一位“西瓜大王”,他说他种了20亩西瓜,整整10个大棚。每亩产出西瓜在8000斤左右。因为他种植得早,而且大棚都是恒温棚,再加上科学管理。目前他已经出了大概三分之二的瓜。10个大棚,已经出了7个棚。

当聊起为何会出现习惯产量的迥异时,吴刘根说,西瓜每亩产量的悬殊,最关键的因素还是大棚的档次,其次是你投入的管理。有很多村民搭的只是简易棚,这样基本上还是“靠天吃饭”,一旦受到恶劣天气,势必要蒙受损失。我的是个大棚搭的都是档次高一点的恒温棚,不受外界气候变化的影响,所以产量自然就高。而且瓜的成色也好。再就是管理。这年头,你要相信科学,不能还用土办法。科学管理才能提高产量。不信科学怎么行呢!我几乎每年都种20来亩的西瓜,收入一直都是向好着呢!

同样都是中牟本地的瓜农,为何会对种西瓜有着如此悬殊的体验和感悟呢?个中原因可能很复杂。但有两点应该是最基本的。即除了管理和技术之外,恐怕最多的还是对整个西瓜市场及行情的评判和把控。不知道网友以为如何?

免责声明:该自媒体文章由实名作者自行发布(文字、图片、视频等版权内容由作者自行担责),且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秒送号Miaosong.cn立场,未经作者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投诉 · 举报作者与内容]

「作者 · 档案」
诗意人生,澄明栖居。解读浩博万象,构建诗意人生。

  
(0)

相关阅读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