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来或者不来,我都在这里 方塔园 佛系公园

松江指南 | 带你认识不一样的松江

  •  正  ·  文  ·  来  ·  啦  ·

传说,公元64年的某个晚上,东汉明帝刘庄在古都洛阳城的寝宫中做了一个怪梦,他梦见一个身材高大的金人头上顶着白光,在宫殿里飞来飞去。

那时候,人们晚上做的梦,第二天都要解梦和圆梦,皇帝的梦更是需要一个合理的解释。于是第二天早朝的时候,解释皇帝的梦就成了大臣们议论的中心。有一位非常博学的大臣傅毅奏道:“臣听说西边有神,它的名字叫佛,就是陛下梦见的那个样子。”

刘庄听后非常高兴,为了圆梦就派遣大臣前往西域寻佛,大臣们来到西域的大月氏(yuè zhī)国,遇到了印度高僧,就将高僧请回来传教。汉明帝刘庄果然寻得西方神佛的踪影,为了圆自己的美梦,非常礼待二位高僧。自此佛教就传入了中国。

佛教在中国长盛不衰,各类寺庙、佛塔、佛像几乎遍布中国大地,就算没有信奉佛教,很多佛理信条也早已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佛性变成了“佛系”,“佛系”青年,“佛系”生活应运而生,大家对以“佛系”自居乐此不疲。

什么是佛系呢?“佛系”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有看破红尘、按自己生活方式生活的一种生活状态和人生态度。不仅仅是人,一棵树、一朵花、一个园子,都可能是“佛系”的。

清风拂过 华亭府的街

云儿飘过 方塔园的楼

《松江》歌词里的方塔园,就是一座佛不争不辩、美态天然的“佛系”公园。

方塔园 | 全景

方塔园中有方塔、照壁、何陋轩、天妃宫、兰瑞堂等15个景点,跨越宋、元、明、清等四个朝代,相当于一个松江历史遗址的博物馆。园内建筑古意盎然,就连种植的绿植和花卉都是我国传统的月季、杜鹃、罗汉松、女贞、腊梅、桃花等。植物均不人工造型,以自然生长形态为美。

方塔园 | 草木之美

而居于方塔园正中的方塔(兴圣教寺塔)是一座“心中有佛”的宝塔。方塔以“秀美”誉冠东南,塔身瘦长,塔檐宽大,有4条铁索从尖顶分别系向9层的四角塔檐,名“浪风索”。塔檐翘角处系有铜铃,名曰“惊鸟”,上下共有36只。风起处,铜铃脆响,天籁顿生,响彻方圆数里。方塔犹似一位身着华服的少女,亭亭玉立。

清代松江诗人黄霆的一首“竹枝词”是这样盛赞方塔的:“近海浮图三十六,怎如方塔最玲珑”,两句话就把方塔写活了。

这少女般灵动的方塔,最初因建造兴圣教寺而立,建于宋熙宁至元祐年间(公元1068~1093年)。据考证,该地段位于唐宋时期华亭县城(今松江)中心。盛世大唐,鼎盛大宋,华亭富饶繁华。县中心精巧的方塔高42.5米,彰显着能工巧匠高超的技艺和极致的审美,傲然而立。带着脚下的兴圣教寺,方塔守着寺中佛像,在香火缭绕中慈悲的俯视着人间繁华。

方塔园 | 浪风锁

至元代,战火烧毁了寺庙和佛像,方塔幸免于难,但从此孤零零的立于天地间。直到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八月初三,松江城被清军攻破。守东门的义军领袖李待问英勇殉节。人民怀念他至死都不忘百姓安危的节烈,聚资为他塑像,尊他为松江的城隍神。该庙规模宏大,就建在方塔的脚下。方塔有了城隍庙相伴,历经四朝,见证着松江的兴衰荣辱。

2019112810250971

方塔 | 历经战火

抗日战争之后,城隍庙被炸毁,方塔满身疮痍,摇摇欲坠。但始终没有倒下。木质结构的方塔,远高于当时的其他建筑,为什么在轰炸中却始终得以幸免?这个谜直到1975年重建时才大白于天下。

在修复方塔时,考古工作者挖掘出一座砖砌地宫。出土了一只刻着龙纹图案,两端镌刻着双虎的汉白玉石函。函盖上放着一尊铜菩萨,向北跏趺(jiā fū)而坐。打开石函,里面又出现一个漆匣,匣内用帛包裹铜佛像一尊,银盒两只,银盒中内藏舍利一对。(这些珍贵文物现由上海博物馆收藏)

2019112810251070

松江指南小百科:跏趺是指佛教中修禅者的坐法,两足交叉置于左右股上,称“全跏坐”,又称“吉祥坐”,出自《无量寿经》、《别王伯高》、聊斋志异·续黄粱》。原来方塔内藏“佛心”。坚守千年,历经战火而不倒,不知是方塔守护了“佛心”,还是“佛心”守护着方塔。如此佛性的方塔,待你想要走近一睹真容,却会发现塔前有堵硕大的照壁。

方塔园 | 照壁

照壁檐下,有云、鹤、鱼、龙、凤、鹿等组成的雕刻纹饰。两侧是白色粉墙,粉墙的中心,分别镶嵌圆形砖刻图案,东为青龙,西为白虎,远远看去,分外醒目。照壁的正中,由70多块特制的大方砖组成的画壁雕刻着一只不知名的巨大异兽。

异兽生有龙头、鹿蹄、狮尾、麒片,体型硕壮如牛,头上立着一支独角,眼似铜铃,口如面盆,脚下则踏着元宝、如意、珊瑚等宝物,周围还有摇钱树、灵芝草等稀罕事物。

方塔园 | 照壁异兽

这究竟是何方神圣?传说中,上古天界有只神兽,胃口特别大。依仗体大、力猛,性格凶狠,横行四方,称王称霸。它吃尽了天界神山中的仙草、飞禽走兽,又掠食人间的金银珍宝。而无论怎么吃,它始终不得满足,最终看到东方升起一轮金灿灿的旭日,竟想吞食太阳。神兽四足腾空,飞也似的赶到东海边,朝太阳纵身跳跃,妄想吞食,结果葬身东海。

这只神兽,名“犭贪”(tān),恰是贪得无厌的象征。相传历代去松江做官的人,第一件事就是拜松江照壁,以示自警,立意今后要为政清廉。

方塔园 | 方塔与照壁

这照壁正是曾陪伴方塔历经四朝兴衰的松江府城隍庙的影壁。曾经照壁与府城隍庙大门相对,在抗战初期,城隍庙被日本飞机炸毁,惟独照壁幸存,是上海乃至全国最古老、最精美、保存得最为完好的大型砖雕艺术珍品,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方塔有了照壁,犹抱琵琶半遮面,照壁前又有一个 4米多宽,8米多长的水池,与人间烟火保持距离,让照壁肃穆持重。这也是照壁建造600多年,至今完整的重要原因。

绕过照壁,经过方塔,走向园内北面,天妃宫的飞檐翼角就在树影中若隐若现。天妃何许人也?

方塔园 | 天妃宫

天妃就是妈祖,以中国东南沿海为中心的海神信仰,又称天后、天上圣母、娘妈等等,是历代船工、海员、旅客、商人和渔民共同信奉的神祗。妈祖是由凡人肉身成神的神祇,宋朝人,原名林默,因救助海难而逝世。古人感念林默壮举,将她传说为神明降世救人于水火中。

妈祖神就这样传承了一千多年,到了20世纪80年代,联合国有关机构授予妈祖“和平女神”称号。

天妃 | 妈祖画像

松江指南小百科:2009年9月30日,妈祖信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信俗类世界遗产。

这么说来妈祖神主要是沿海地区,尤其是福建等地的神祇,松江并不沿海,为什么会有妈祖庙呢?原来南宋以后,上海经济日益发展,来上海的福建商船越来越多。在上海的港口进进出出,几年下来,福建的商人们觉得,生意要长久地做下去,上海没有妈祖庙,出海怎么能安心,是时候把妈祖神请过来了。

于是他们在离上海老城厢不远的地方建造了一座祭祀妈祖的“顺济庙”(俗称“丹凤楼”)。1553年上海为抗御倭寇而兴建城墙,其中位于城墙东北角的万军台正好建在顺济庙处,于是该庙被拆毁。

方塔园 | 天妃宫祈福

倭寇平息后,上海的士绅们委托道士顾拱元再在军台上重建天后宫,但仍叫丹凤楼。后来,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因市政建设需要,天后宫由市区河南路桥北堍(tù),整体拆迁至松江方塔园东北隅(yú),改称“天妃宫”。

松江天妃宫是现今上海地区唯一幸存的妈祖庙遗迹,它大殿俊秀、基座坦荡、台阶开阔、举驾高耸,是一座气势恢宏,森森然存庙堂肃穆之气的宏伟大殿,体现了晚清建筑的特色。殿内悬有吴健贤、陈佩秋、周慧珺等现当代书法家书写的匾额、楹联。

方塔园 | 天妃宫前妈祖故事墙

位于方塔西首的是兰瑞堂。兰瑞堂原位于松江镇中山西路包家桥东侧,相传为明代建筑,清初为江西巡抚朱椿的私人住宅,故亦称朱家厅。“兰瑞堂”题字系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工部尚书张祥河题写,但已不复存在。

方塔园 | 兰瑞堂(明朱舜水纪念堂)

因这座建筑的部分梁柱为罕见的金丝楠木所制,当地人俗称楠木厅。该厅堂内空间宽阔,结构简明、流畅、古雅,梁、枋、椽等构件均不施彩绘,整座建筑结构简洁素雅、气势浑厚。其陈列摆设实为松江地区典型的明代建筑。1990 年,兰瑞堂辟为“明朱舜水纪念堂”。上海同济大学教授陈从周亲笔题写了“存古映今”高悬于堂对面大门的上方,寓意深远。

方塔园 | 兰瑞堂金丝楠木房梁

朱舜水,明代人,生于浙江余姚。少年时抱着经世之才,因在明末和南明曾三次被皇帝特征,却三次拒绝,人称征君,明清之际学者、教育家。他也曾与明末著名抗清英雄、作家陈子龙组织义军抗清,随着反清复明的失败而到日本生活。

朱舜水 | 画像

松江指南小百科:水户学 (みとがく),在日本水户藩(现茨城县北部)编纂《大日本史》过程中形成的学派。以朱舜水学说为中心,综合国学和神道。倡导尊王和大义名分。现在,水户学主要是由茨城县水户市的水户史学会研究,主要涉及历史、思想。

日本水户藩主德川国光待以宾师之礼,安排他讲学授徒,向日本人介绍中国的建筑、器物以及衣冠等各门技艺,且绘图制型,以助其详知构造和制作的原理。后来日本编纂《大日本史》,特请朱舜水参与。之后以此书为中心而发展起来的“水户学”(即“天宝学”),均反映了朱舜水学说的影响。影响所及,直至日本“明治维新”。

方塔园 | 朱舜水纪念馆后堂

朱舜水的著作,均留在日本,并被陆续编印出版,流传很广,有效地促进了日本学术的发展。康熙二十一年( 1682 年),朱舜水在日本长崎逝世,时年八十三岁,日本谥为“文恭先生”称号,立祠祭祀。至今,日本民间仍有多种纪念朱舜水的活动。

方塔园 | 朱舜水纪念馆石刻

1985年7月,兰瑞堂被公布为松江县文物保护单位。古色古香的建筑,姿态自然的植物,方塔园处处透着禅意、佛性。这样佛性的设计及规划,均由冯纪忠先生亲力亲为。全园的一砖一瓦、一树一木,无不打上冯老的烙印。

冯纪忠先生是中国著名建筑学家、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中国现代建筑奠基人,也是我国城市规划专业以及风景园林专业的创始人、我国第一位美国建筑师协会荣誉院士、首届中国建筑传媒奖“杰出成就奖”得主。他曾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名誉院长。

2019112810331667

方塔园 |冯纪忠

荣誉称号是陌生的,但当你看到“何陋轩”茶亭的那一刻,你就会明白,即使是这么多的赞誉,也不及冯老先生千万分之一。上世纪70年代末期,冯纪忠规划设计了松江方塔园。

1986年,方塔园的何陋轩落成,标志着冯先生完成了现代建筑的全新超越,在建筑及园林领域开创了崭新的时代。何陋轩占地230平方米,最大的亮点是:全竹结构,稻草铺顶。

1983年,冯纪忠是在自己的设计理念遭批判,方塔园建设费用被卡死、几乎断绝的艰难情况下,果断决定用竹子和茅草来建造整个茶亭,除了地砖几乎没花钱。

尽管由竹子和茅草搭建而成,“何陋轩”依然创造出富有层次感的空间和轻盈的漂浮感,充分体现出方塔园的“与古为新”。“何陋轩”曾在国际上获奖,被业界誉为“全中国没有第二个能超得过的伟大建筑”。“何陋轩”配以周围的水与翠竹,营造出“轩在竹林中,水在竹轩处”的美景,一年四季,景色迥异。茅草屋盖,不可说不简陋,冯纪忠借用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命名此轩为“何陋轩”,最是贴切不过。

方塔园 | 何陋轩俯瞰

冯纪忠早在《组景刍议》就谈到:“静观其实是动观的组成部分,又往往处于导线的尽端或终点。”何陋轩正是他经深思熟虑之后,建造在组景导线的终点,方塔园东南的小岛上。轩内宜静坐、静观、静思。

在轩内静坐,虽眼前无多动景,但刚才方塔园内一大圈游览过来,信息量庞大,应接不暇,正需要放松身心,让思想任意驰骋。

方塔园 | 何陋轩游人

轩园虽小,可心遨游宇宙,不可谓不大。当心收回来时,从轩内又能遥见方塔,顿有所悟:小小何陋轩原来可包括方塔园设计的全部,这才是真正以小见大。陆机《文赋》中言“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何陋轩”就是理解方塔园的“诗眼”,统领全篇的纲目。

方塔园 | 游鱼

方塔园位于松江中山路,北门对面是著名的松江府城门遗址(今松江二中校门),西面是繁华的现代化商业街——云间新天地广场。走在中山路上,松江也像所有现代化的都市一样,路上车流穿梭,行人如织,一片热闹非凡的景象。待穿过树荫,看到方塔园的大门,突然就有了穿越古代的感觉。

一旦踏入方塔园,立刻踏入了一片净土。一切建筑沉静不语,一切植物舒展自然。

方塔园 | 青砖黛瓦

园中在方塔和照壁等主体景物之间不植树木、花卉,不设娱乐点,“冗繁削尽留清瘦”,突出了文物古迹的地位,显示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典雅、朴实、宁静和明洁。清减、内敛的方塔园,却并不以冷淡拒人于千里之外。现代化的灯光、建筑装饰彰显着方塔园中古典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由东大门进园的主要通道是石砌两壁,时高时低,时直时曲,富有变化,使步入其中的游人产生进入了建筑总体的感觉,由此积聚期待,以加重方塔突然呈现的惊喜。现代化的灯光、建筑装饰彰显着方塔园中古典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由东大门进园的主要通道是石砌两壁,时高时低,时直时曲,富有变化,使游人产生进入了建筑总体的感觉,由此积聚期待,以加重方塔突然呈现的惊喜。石壁下侧,每一转弯处都置有贴脚灯。园林夜间开放,贴脚灯闪耀五彩的光芒,使石壁熠熠生辉,热情的邀请游客深入园中。

穿过通道,首先看到一大片竹林和竹林上露出的塔尖,颇引人入胜。这片竹林占地25亩,在旧时私人住宅的小竹园基础上扩建而成,是园中的一大特色。林中有石板小道,曲径通幽,还有静中生趣的竹园小池,及古色古香的长方形石板凳和南方少见的茅草亭。风过处,竹林沙沙作响,一派清远悠扬。

方塔园 | 竹林 观竹堂

在方塔的西侧,建有别具风格的长廊,以仿古形式与方塔等古建筑相协调,可见山木本色、斗拱素栏、方砖石柱等古色古香的建筑。长廊随土丘高低而自然起伏,游客们在长廊中可一览无遗地观赏方塔全貌和水榭湖景。

方塔园为显示其自然、多趣,1980年在园中还凿池叠山。一条S形的湖泊环绕在塔的南面,由西向东伸展开去,湖水涟涟,呈映塔影,景致十分优美。园中常见身着汉服的游客和穿着常服的游客并肩游历,将方塔园中古与今的结合相得益彰。

方塔园 | 一隅

走近方塔园,工作人员都是轻声慢语,为你娓娓道来方塔园的传说。走进方塔园,游客自然而然的放慢脚步,安静下来。将心宁静,回归本真,在方塔园里,总会立刻感受到顺其自然的“佛系”真谛。

管他沧海桑田,我自守本心,

你来或不来,我都静守于此。

免责声明:该自媒体文章由实名作者自行发布(文字、图片、视频等版权内容由作者自行担责),且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秒送号Miaosong.cn立场,未经作者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投诉 · 举报作者与内容]

「作者 · 档案」
带你认识不一样的松江

  
(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