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山里男人的三十年

文图:小水滴

你问他,爱妻子有多深?他只是笑,不愿多说话。而我认为,月亮绝对代表不了他的心。他和妻子都出生于1948年,今年两口子都已年过古稀。他从45岁始,近三十年如一日,伺候患有严重脑梗塞后遗症的妻子,直到今天。

一个山里男人的三十年

他叫马闫生,卫辉市狮豹头乡龙卧岩村人。祖祖辈辈都是山里的农民。他父亲是山里有名的木匠。后来他继承父业,术业专攻,也成了名符其实的木工艺人,木工活事儿更是遍及苍峪山一带。此手艺成为他养家糊口的主要收入来源。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经媒人牵线搭桥,马闫生和原拴马乡蜘蛛窑村的王赠英结为夫妻。夫妻俩恩爱有加,相濡以沫。时常,他外出做木匠活,妻子在家辛勤耕作三四亩责任田,并共同携手恩养了三个闺女一个儿子。就这样,夫妻俩硬是把四个孩子扶养成人。

天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转眼间,大闺女都21岁了,最小的孩子也已8岁了。妻子45岁的那年腊月二十八,妻子白天忙前忙后,围着地锅台蒸了一天馍,晚上,又挤抢时间给儿女们套了两床新被子,好过年越冬用。深夜,妻子感觉手脚麻木冰凉,家人都没有在意,以为是白天蒸馍,围着锅台转了一天,忙忙碌碌的,可能是累着身体了。第二天,就是腊月二十九这天,妻子手脚依然麻木症状未减。他就抓紧时间去找了当地医生。然后赶忙打针输液,虽然当时没有去医院,但是妻子也逐渐好起来了。

谁知到了那年八月的一天,无情的病魔又一次偷袭了妻子。妻子突发脑梗塞,手脚失去了知觉,身体无法动弹。于是他赶忙借钱从深山沟里赶往城里某医院进行及时抢救治疗。时针滴滴答答,像针刺刀切一样疼。一转眼半个多月过去了,妻子的病情一直没有好转的迹象。医院只好给他下达了妻子的病危通知书,医生私下说要他回家准备后事儿。

作为大丈夫,大男人,他在病房里,慢慢弯腰下去,轻轻地用手抚摸着妻子暗淡无光的黑发,用脸颊轻轻地贴着微热的额头,耳朵静听着妻子微弱的呼吸,他极力控制自己的情绪,牙关咬的嘎吱嘎吱响。他提醒自己,眼泪决不能流下来。

“你没事的,你要坚强地活下去,别怕,有我在呀!你没事的,你没事的……”他把泪水使劲地咽进肚里。抱起妻子从医院里出来,之后返回老家龙卧岩村。

这一回去,就是他呵护妻子三十年的真正开始。

总不服输的马闫生,回到家里,开始四处求医问药。他说,只要妻子有一口气在,就要尽到做丈夫的责任,是男人就不能当逃兵。

三十年,他白天慌慌张张到外边去做木工活,然后晚上匆匆忙忙赶回家里照顾妻子,孩子还小,女未嫁,儿未娶;

三十年,他既当爹来又当娘,扶养着四个孩子上学读书,嫁人娶妻;

三十年,他既要种地收粮糊口,又要磨面碾米,还要照顾妻子一日三餐,一夜不知多少回的翻身、起夜;

三十年,他学会了烧火做饭,洗筷刷碗,学会了洗衣,学会了缝缝补补,学会了给妻子洗身换衣,学会了给妻子端饭、倒尿;

三十年,他学会了煎中药,配西药,碾药成粉,自制中药丸;

三十年,他不离开家院,不离开村子,不离开妻子半步;

三十年,他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

三十年,街坊邻家说,他是她妻子的精神支柱,妻子是他的所有,爱的全部。

三十年,他却说,子女们,一家人,为了这个家,也付出了很多很多,逢周末闲时,都轮换来家里,整理家务杂事,看看娘亲,说说话儿,给了他全力支撑这个家继续前行的原生动力。

如今,马闫生依旧如初地照顾呵护着妻子的日常生活起居。不厌不烦不躁,不怨天不怨地。只是他的头发已经全部发白。

有人曾给他开玩笑说:你妻子要不是你悉心照料到今天,早就成一把土了。

还有人说,他是真男人,大丈夫!我赞同这样的说法。

前段小水滴进山,路过龙卧岩村,拐了个弯,走进文章主人公的小院里。马闫生正笑着给坐在轮椅上的妻子递饭吃。他说,负面情绪永远不能带给妻子。

对了,忘了给您说了,那个带着四个小轮胎的木制轮椅,是他专门给妻子量身定制独创出来的……

免责声明:该自媒体文章由实名作者自行发布(文字、图片、视频等版权内容由作者自行担责),且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秒送号Miaosong.cn立场,未经作者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投诉 · 举报作者与内容]

「作者 · 档案」
宣传正能量 提供更多资讯

  
(0)

相关阅读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