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流,创造健康的心理环境

觉者看世界(何伏)

当你在学习或者工作的时候,可能要磨蹭半天才开始干活儿;面对复杂的问题,好久都没办法进入状态。稍微有点动静,就受干扰了。有个信息来,你就不自觉玩手机去了···
到了吃饭时间,恨不得第一个冲出去;困了、乏了,不用提醒,你自动选择休息。要是有其他的事情找你,你内心还有点小欢喜,不是我不想学,实在是有其他事情要做···
当你打开游戏界面,你根本不需要调整状态,几乎可以一秒进入心流,很快注意力就高度集中了,甚至在玩的过程中,别人叫你,都听不到,抗干扰能力超强。
而且,当你打的正带劲的时候,根本不会想着吃饭时间到啦,要吃饭啦;太累了太耗费脑力啦,要休息啦。要是谁有事叫你,你还特烦。
这样的游戏氛围才是激动人心的,才能让人感受到快乐与满足,不是吗?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反差?
幸福与否,并非被社会控制或受基因驱使,而是取决于心灵如何过滤,以及如何阐释日常体验。
幸福人生,是我们每个人都想拥有的,但是,获得幸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人,何时最幸福?
人们的幸福感来源于内心的和谐。当一个人完全沉浸在某种活动当中,无视其他事物存在的时候的内心体验是最和谐的,这是最优的一种生命体验。
这些最优体验通过日积月累,会汇集成一种掌控感——说得更贴切些,是一种能自行决定生命内涵的参与感——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幸福”的状态。
只有学会掌控意识的人,才能决定自己的生活体验,从而到达幸福的彼岸。
幸福之所以难能可贵,是因为宇宙初创时不是以我们人类的舒适安逸为准则的,加上人们的欲望很难满足,追求知足长乐也是阻碍重重。
同时,幸福这种好的生存状态,只是一种附带现象。
因为我们直接追寻的并不是幸福,而是把自己变得复杂后,在这个复杂的过程中,找到乐趣的状态—幸福。
幸福不受外在事物的操纵,而是取决于我们对外界的诠释。
不要只想着成功——你越想成功,就越容易失败。成功就像幸福一样,可遇不可求。
它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产物,是一个人无意识地投入于某一伟大的事业时产生的衍生品,或者是为他人奉献时的副产品。
好的身体,是一个人巨大的财富。如果你没有一副健康的体魄,无论做什么事情,你都没办法全力以赴。
所以说,一个真正聪明的人,应该是一个懂得珍惜时间的人,他会在健康的时候做一些应该去做、一定要做的事情,而不会把最重要的事情留在无法把握的未来。
同时,他也会珍惜自己的健康,他不但会注意保持一种健康的生活习惯,还会为自己创造一个健康的心理环境。
实际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后者甚至比前者都更为重要。
那么,如何创造一个健康的心理环境呢?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法。有的人会选择宗教修行,有的人则会选择以各种非宗教的方式,在生活中锻炼心灵、疏导情绪,比如看一些好书,经常与智者交谈,以别人证得的智慧来熏染自己的心灵,等等。
这些方法都很好,应该选择哪一种,仅仅视乎你的偏好与需要。
心流,是人们获得幸福的一种可能途径。
心流,是人类普遍生活本质的存在,但不是恒常的现象,而是人在生活中苦苦挣扎的瞬间展现的灵光。
心流,产生时会有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
心流体验,其实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且是最高级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是人人都可以拥有的,它并不是哪些人的专利,哪怕你是深处痛苦和挫折中,也依然可以获得心流。因为它是一种我们可以参与其中,并能自行决定生命内涵的过程。
主观体验不只是人生的一个面,它就是人生。一个懂得在生活中找到心流的人,就是能用意识控制自己主观体验的人。
我们看到,只有懂得如何把无助的状况转变为新的心流活动,并加以控制的人,就会自己找到乐趣,并在考验中锻炼得更坚强。
心流,是指我们在做某些事情时,那种全神贯注、投入忘我的状态——这种状态下,你甚至感觉不到时间的存在,在这件事情完成之后我们会有一种充满能量并且非常满足的感受。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在做自己非常喜欢、有挑战并且擅长的事情的时候,就很容易体验到心流,比如玩游戏、阅读、爬山、游泳、打球、演奏乐器还有工作的时候。
通俗点讲,心流就是人们全身心投入某件事的一种心理状态,如自媒体人在写稿时、程序员在敲代码时、设计师在做图时等都可以产生心流,而人们处于这种情境时,往往不愿被打扰,即抗拒中断。
这时,我们的生命中就出现了太阳。这个太阳将一直照耀着我们的心灵,使我们一天又一天远离诸多负面的情绪,在面对生活中的许多顺境与困境时,都能保持一种健康的心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要以为只有顺境时才能体会到心流,逆境中,甚至是最艰难时刻也可以体验到。因为这种状态是我们自己控制并创造出来的。
换句话说,像癌症病人这样遭受不幸的人,并不会必然与幸福绝缘。如果病人们能在痛苦或压力中,掌控自己命运,那他们的人生自然丰富、幸福和璀璨。
只是这样的过程,需要他们掌控自己的意识,为达到心流状态创造条件。
心流的产生往往符合三大原则:目标清晰、即时反馈、挑战与技能匹配。
但最重要的一点是挑战与技能的匹配,也就是说心流的产生是依赖于个人能力与这个事件挑战难度的匹配。
1、自身技巧水平较低时:
面对挑战水平中偏高的事情,我们就会对这件事感到不同程度的担忧、焦虑;面临挑战水平较低的事情,我们就会对这件事感到无聊,同时又做不好这件事,很容易让我们陷入一种“彻底的无感”里。
2、自身技巧水平中等时:
面对挑战水平较高的事情,我们则会被“被唤醒”,有兴奋感、紧张感,会被激励,向心流状态迈进;可面对挑战水平较低的事情,我们就会觉得太无聊。
3、自身技巧水平较高时:
当挑战水平也较高,我们就比较容易在做这件事的过程中进入心流;挑战水平中等,我们则会感觉到对此事有“掌控感”;而挑战水平较低,我们做起来会感到放松,显得毫无压力。
心流状态的获得,即幸福与否,取决于我们内心是否和谐,而追求内心和谐,唯有从掌握意识开始。
因为获得心流背后的更大逻辑是,我们要通过锻炼控制自己的意识,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跟社会上五花八门的商品和课程不一样的是,它非但不会引起你的诸多欲望,能够帮助你远离那些腐蚀灵魂的污染源,而且你还不用为这种念诵和信仰付出任何金钱与物质的代价。
海量信息对于人们意识中的目标和结构产生的威胁,将导致内心失去秩序,这就是“精神熵”。只有降低“精神熵”,创造出意识的新秩序,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幸福感。
只要有一颗真诚、向往的心,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进入心流状态。
1、去尝试更多的事情。
在为喜欢的事情努力时、当内在动机存在时,人们会更容易进入心流的状态。而只有通过实践去尝试做一件事,你才会真正知道自己对它的感受,靠想象、分析和测试都是并不能真正帮你做到这一点的。
2、设立明确而具体的目标,并主动寻找反馈。
当目标越明确时,人们对于自己能否胜任就越清晰,也越能够专注地努力,而不会左顾右盼、犹豫拖延。而寻找反馈,能够帮助人们根据反馈做出及时的调整,避免反复碰壁而消耗热情与精力。
比如我们在玩游戏时,目标是清楚可循的,如组合图形、寻找宝物、累积分数、打下敌机、打死怪兽等;其次,每个游戏动作的成败皆立即得到回馈,每局的成败皆立刻揭晓,大部分游戏成败是即时可知的。
3、另外,在完成某一项具体的任务时,以下的小技巧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集中注意力:
拆分任务,清除杂念。将一个任务分解成若干个具体的子任务,并为子任务分配时间,形成进度清单。
在每次开始一项任务时,对照清单,明确自己目前的进展。
这样也能帮助我们清除杂念——因为我们只需按着进度走即可,无需多想,只要把事情做了就好。
减少外界的干扰。处于心流状态的人是不愿被人打扰的,容易造成干扰的环境也很难让自己进入到心流状态,所以需要了解哪些东西容易对自己造成干扰,并提前阻止,例如将手机调至静音模式、找一个相对封闭安静的空间等。
深呼吸、白噪音、轻音乐、或者冥想等都被认为是很好的准备工作,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进入状态。
最后,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心流”更多时候是一种在回溯中才能被意识到的状态,而这正是因为如此,处于心流中的人,是投入而忘我的,甚至丧失了对自我意识、感官,乃至对周围时空的觉察力,当然这也因人而异。
所以,当我们太过刻意地想要去寻找心流时,可能不仅会破坏随时出现的心流,还会适得其反。
从热爱到投入,从投入到忘我,此乃心流的基础核心。所以有时候,忘记自己,就跟看见自己一样那么重要。
修行,实际上就是在调整自己的心态,让自己能够控制自己的心灵,远离一些杂念与情绪的纠缠,让自己的心充满安详、快乐、向往等正面力量,远离欲望、烦恼、贪婪、仇恨等诸多的精神毒素。
心流为一种将个体注意力完全投注在某活动上的感觉;心流产生时同时会有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使心流发生的活动有以下特征:
1、我们倾向去从事的活动。
2、我们会专注一致的活动。
3、有清楚目标的活动。
4、有立即回馈的活动。
5、我们对这项活动有主控感。
6、在从事活动时我们的忧虑感消失。
7、主观的时间感改变–例如可以从事很长 的时间而不感觉时间的消逝。
8、不断优化的障碍,我们对于所从事的活动是力所能及的,且具有一定挑战的,我们可以通过不断地练习来增加完成障碍的能力。
以上项目不必同时全部存在才能使心流产生。
但也有一些方式使得一群人可以在一起工作使得每个个体都能达到心流的状态。
这种工作群体的特征包括了:
1、创意的空间排列。
2、游戏场的设计。
3、平行而有组织的聚焦。
4、目标群组聚焦。
5、现存某项工作的改善(原型化)。
6、以视觉化增进效能。
7、参与者的差别是随机的。
长此以往,这些善的东西就会慢慢变成你的习惯,甚至形成你的性格,影响你的每一个选择,从而构成你的命运。
日常生活中的修炼,对于抓住死亡的良机达成解脱是非常重要的。没有这种日常生活中的智慧、学习,没有平时的修炼,不要说死亡来临,一点点小病或者小小的意外就能让你一下子乱了方寸。
例如,有的人一发现自己的血压突然变高,就开始惶恐不安;有的人仅仅觉得医生面色沉重,就变得如坐针毡;有的人只要听到一句具有刺激性的话,血压就马上飙高。
所以说,如果没有平时的调心、控心,你就不可能生活得安详、快乐,更不可能在死亡来临时保持一种随顺的心态。
你应该明白,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因缘和合的产物,有生必有死,有聚必有散,一切都是这样的,没有例外。
世界上没有永恒的肉体,没有永恒的生命,只有永恒的真理。
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各种因素组合而成的,迟早也会因为各种组合的解体而坏灭,所以任何东西都没有永恒不变的个性,世界上也没有永恒不变的存在。
当你明白这个真理时,就会发现这个世界上没有你执著的东西。一切都是记忆,记忆的本质就是幻化、梦境。
它像水中的月亮,风中的雾,你找不到,抓不住。我们留不下任何东西,一切都在不断变化着。
就像你想用手抓住空气一样,抓得再紧空气也会流走;也像你手里握着水一样,握得再紧水都会蒸发。世界上的一切都是这样。
当你明白修行的真理,得到这种智慧时,就有可能在临终之前做到“镇定自如”。
从现象学角度来说,意识是某些我们能感觉到,而且有能力引导其方向的事件,诸如情绪、感觉、思想、企图等。
而这些我们看见、感觉、想到、渴求的事物,可以看作是我们所能操纵利用的资讯。
因此,我们把意识可以看作是经过刻意排列组合的资讯。我们人类就是根据这些资讯,加以评估后,由身体做出适当的反应。
由此说来,意识反映的就是我们心目中的人生。我们从出生到死亡,听见、看见、觉得、希望的东西及遭受的痛苦的一切的总和,都是意识带给我们的,它与主观体验的现实紧密相关。
心流体验,除了与意识相关外,还与注意力有关。
因为控制意识,最明显的指标就是我们能随心所欲地集中注意力,不因任何事情而分心。心流体验就是需要专注在目标上,如果没有这种专注,我们就无法获得最优体验。
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无价之宝,就是注意力。
注意力,即是负责从众多的资讯中挑出相关的资讯,以及从记忆中抽取相关的参考数据,然后评估事件,并决定采取正确的对策。
它不仅决定哪些事物能进入意识,还要带动其他心灵活动,比如回忆、思考、感觉,以及做决定。因此,注意力就是一种“精神能量”。
这种精神能量,我们人类可以控制,它随我们使用的能量变化而变化,也是改善体验品质的最重要的工具。
只要我们能通过控制意识,进而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我们就可以找到快乐的源泉,即有可能获得幸福。
清空大脑,每次只专注一件事情。
做一件事之前,杂念太多,往往影响效率,在多重干扰的状态下,精力及心智的损耗,远远大于专注状态。
这就需要清空大脑。把与当前任务无关的事统统放下,只专注于当下。
脑子里记着的,想着的,要做的,只能是当前正在做的事情。
可以把专注事情写在便利贴上,贴在显眼处,一眼就能看到的位置,时刻提醒自己,避免走神。直到当前任务完成,再换上下一个专注任务贴上。
这点非常重要。我们说,进入心流本来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好不容易产生心流了,就要设立保护伞,避免心流被破坏。清理周围的干扰因素,有利于心流的持续。
其实,如果我们静下心来,认真观察我们的意识和思维,不难发现我们每个人的大脑里时刻万马奔腾,无数的念头此起彼伏,处于失控的状态。
当我们明白、快乐地活着,能够离苦得乐的时候,就得到了世间法的利益。而出世间法的利益,即一种最为彻底的解脱,则大多借助死亡来实现。
对于一个真正的智者来说,就算被疾病折磨得痛苦不堪,他也依然能控制自己的心灵,他仍然是自由且快乐的。
然而确定人生的意义,即找到足够凝聚精力的目标,找到人生的方向,这才是进入心流状态的首要条件。
当你确立了人生方向,各种生命活动就能汇聚成统一的心流体验,意识就呈现出一片祥和。
无论做什么,遭遇什么,你都不会把精力浪费在悔恨、焦虑、恐惧和罪恶感,而是始终投入在有益和有价值的方面,发挥所长,迎接挑战。
而内心的力量与平静,就是内在井然有序的最佳体现。
内在井然有序的人,不会害怕出乎意料的事,甚至不惧怕死亡,因为他活着的每一刻都有丰富的意义和精彩的内涵,大多数时候都乐趣无穷。
信仰,不管是宗教信仰、哲学信仰、人生信仰、社会信仰等,其实根本目的都是为了让心有序,让精神能量得以凝聚,而不再混乱,这就是“心流”的概念。
但仅仅只是信仰还远远不够,比相信更重要的是“行动”,唯有行动,即迎接挑战,克服困难和勇往直前,才能真正达到“心流”状态。
心流,就是快乐的源泉。
我们通过控制意识,集中注意力于目标,获得内心的秩序,以达到心流体验,进而得到幸福。
希望我们拥有更多的心流体验,以“玩”的心态体会到幸福的生活!

2020年3月25日星期三

免责声明:该自媒体文章由实名作者自行发布(文字、图片、视频等版权内容由作者自行担责),且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秒送号Miaosong.cn立场,未经作者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投诉 · 举报作者与内容]

「作者 · 档案」
原创分享,尊重知识!

  
(0)

相关阅读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