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人生智慧与自我管理

人家不知道你有学问,道弘扬不出去,能不怨天不尤人,那是天命如此,道该当弘不出去,这是天命。「愠」,是内心有埋怨的意思。「不愠」,就是心中不发牢骚、不怨恨。自己有道德学问,人家不认识,也不发牢骚,不怨天不尤人,知天命,这就不失为一个君子了。

4aa1e2b1f33ddb4c6cc54408d1acd112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再加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总称“四书五经”。

第一段「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第一篇「学而第一」,这一篇章题是根据「学而时习之」,用「学而」这两个字来做这一章的章题。

我们开头看到的就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说:「学而时习之」。「学」,就是觉得意思,事先不知,学了就觉悟了。一见一闻,听别人一讲,就觉悟了。不学能觉悟吗?不学就不觉了。所以,这个「学」就是要觉悟的。

「而」,这个字是连上下,是介系词。就是上面这一个字接下面的,当中的一个介系词。

这个「习」,如鸟数飞,母鸟教小鸟,不是仅仅一次,必须多次练习。时时刻刻练习,才能学得会。

所以「学」,又当作效法讲。效法,才能觉悟。

「不亦说乎?」。「说」,就是喜悦的意思。这章经文有三段,所以有「亦」这个字。学了之后一遍一遍地温习,自然有新意思。喜悦在心里,不在表面。

第二段「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朋」,同门曰朋。研究成功后,同门从远方来跟你研究,道行得出去,不仅一个人得好处,大家都得好处,故乐,同乐也。有人说:「友」来而不乐吗?「学生」不教吗?有志一同的「友」想来学也行,好人、坏人想学都行。如互乡童子(是很坏的人,怪脾气)要跟孔老夫子学,孔老夫子有教无类,也教他们。孔子教完这些不好的人,像互乡童子这些人,教完之后,那回去做不做是他的事情,他只要愿意来学,他统统都教。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孟子也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一乐也。」能够得到一个得意的学生,是人生快乐的事情。

第三段「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人家不知道你有学问,道弘扬不出去,能不怨天不尤人,那是天命如此,道该当弘不出去,这是天命。「愠」,是内心有埋怨的意思。「不愠」,就是心中不发牢骚、不怨恨。自己有道德学问,人家不认识,也不发牢骚,不怨天不尤人,知天命,这就不失为一个君子了。

2019032719104662

免责声明:该自媒体文章由实名作者自行发布(文字、图片、视频等版权内容由作者自行担责),且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秒送号Miaosong.cn立场,未经作者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投诉 · 举报作者与内容]

「作者 · 档案」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从我做起!

  
(1)

相关阅读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