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藏匿的历史事件

诗词引用扬之水写出了当初叛乱前期的兴奋之事。他们簇拥着恒叔,希望在他的膀臂之下,事成之后得到一杯羹。普天之下,依附叛军着皆是这种心理。他们没有普度众生的想法,有的只是如何为自己着想,天下之事,万民之苦与我何干的自私心理。

诗经·唐风·扬之水

扬之水,白石凿凿。素衣朱襮,从子于沃。既见君子,云何不乐?

扬之水,白石皓皓。素衣朱绣,从子于鹄。既见君子,云何其忧?

扬之水,白石粼粼。我闻有命,不敢以告人。

【诗词解读】

小河里的水啊汩汩流淌,光洁的山石被冲刷激荡。士兵白衣红领整装待发,跟随他从曲沃奔赴疆场。我们见到了勇武的桓叔,还有什么不欢乐的地方?

小河里的水啊汩汩流淌,光洁的山石白得发光亮。士兵白衣红袖整装待发,跟随他从鹄邑奔赴疆场。我们见到了勇武的桓叔,还有什么可担忧的地方?

小河里的水啊汩汩流淌,水底山石映出粼粼波浪。我刚刚得到起事的命令,不敢轻易告人传播四方。

【书童阅读】

此诗词创作于大约公元前745年一场叛乱的前夕。这年晋昭侯封他的叔父成师于曲沃,号为桓叔。三年后,晋大臣潘父杀死了晋昭侯,而欲迎立桓叔。正当恒叔欲进宫上位,怎奈朝堂之上发兵进攻桓叔。桓叔抵挡不住,只得败回曲沃,潘父也也在这场战乱中被杀身亡。诗词作者当时可能亦在叛军之列,有感于当时的这场政治斗争,在事发前夕写了这首诗。

诗词引用扬之水写出了当初叛乱前期的兴奋之事。他们簇拥着恒叔,希望在他的膀臂之下,事成之后得到一杯羹。普天之下,依附叛军着皆是这种心理。他们没有普度众生的想法,有的只是如何为自己着想,天下之事,万民之苦与我何干的自私心理。

这是一群投机倒把之徒,兵败命丧不值得怜悯,也不值得我们向往。流淌的扬之水预示着风平浪静,清澈水底的石头在流水的冲刷下静静地躺着给人一种山雨欲来宁静。

最终,叛乱者兵败身死,成为历史的笑柄,而扬之水依旧静静流淌,千年不曾停息,但已是物是人非,这条小河成为了这场事变的唯一见证者,为后世之人静静地诉说曾经发生在那里的那段可笑的历史。

免责声明:该自媒体文章由实名作者自行发布(文字、图片、视频等版权内容由作者自行担责),且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秒送号Miaosong.cn立场,未经作者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投诉 · 举报作者与内容]

「作者 · 档案」
原创小说、诗词赏析、散文故事

  
(0)

相关阅读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