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冲油纸伞 93岁老人一辈子的坚持

荥阳村的纸伞历史已有近300年,最初从四川传入,又因村外遍产芦苇和毛竹,当地村民因地制宜,用家门口的天然财富做起了纸伞、藤编、竹编的营生,大多以生活品为主,等在赶集的日子里出售。荥阳村的郑姓村落,过去80%的村民都习得一手纸伞和竹编手艺,劈竹声不绝于耳,而且大多为世传,产品一度热销保山、大理、昆明等地。

不知从何时起,茔阳村的村民们开始制作油纸伞。这个传统一直延续至今。我们再次来到油纸伞制作者郑映海老人家中的时候,他只能指导儿孙辈工作了,大前前年见他时,正过九十大寿,老伴尚在,但是已经于去年去世了,今年93岁老人但仍然精神尚佳,但是却是云南年龄最大的非遗传承人。听说我们请求他为伞骨钻孔,那种细小的孔,老人就戴上了眼镜,他笑着说,这几年做这种细小的活得戴眼镜了,眼睛虽然没有大的毛病,但总不及以前了。老人笑笑,眼神始终没有离开旋床上转动的齿轮和手中的伞骨。阳光透过稀疏的树叶,洒在老人的身上:脸上的皱纹一条条密密匝匝聚集在嘴角两端,帽檐下鬓角处露出稀疏的斑白发色;两只大手握着伞骨的两端,对准齿轮,两脚踏在旋床上的两根栓着与齿轮相连接的木棍上;两脚开始上下踩动,带动着齿轮,一分钟不到,伞骨的小孔就钻好了。

老人手中有四把伞骨需要钻孔,他说,等他钻好孔再带我们去看他制作好的油纸伞。坐在老人身边,我们就有一搭没一搭地聊了起来。旋床,制作油纸伞的很多工序都得在这里完成,钻孔、打磨等都是一些比较精细的工序。按照旋床的设计,很像现代的缝纫机,其实,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旋床和缝纫机基本就是一个原理。

据老人说,茔阳村自古就是一个做油纸伞的村子,他的记忆中,村里每家每户都制作油纸伞,然后提供给邻村,有的还卖到外地去,那个年代他们村里的年轻人们,每个人都会做油纸伞,这种产业在村内几乎成为了每个人必备的一门手艺。不过,到后来,慢慢地就很少有人做了。据老人说,目前,村内还有5个人专门在做油纸伞,都是年过古稀的老人们。他是其中的一位,而且,他的伞也是最好卖的。这不,在我们到来的前一段时间,一家旅游公司就找到老人,让他做了几百把,做好之后被统统拉走了。“现在成品还有五六十把呢家里,不过也是被别人预定好了的,都已经付了钱了,过几天就来拿。”老人说。

免责声明:该自媒体文章由实名作者自行发布(文字、图片、视频等版权内容由作者自行担责),且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秒送号Miaosong.cn立场,未经作者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投诉 · 举报作者与内容]

「作者 · 档案」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0)

相关阅读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