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草书入门:达到汉字结构极限欣赏王羲之的「今草」

草书省并笔画,结构极其简略,简到汉字结构的极限。比如「耳」字,写成转了两个弯的曲线;「彳」、「亻」、「言」、「灬」之类的偏旁,都是一笔带过。晋以来的书写,通行楷、行、草书,唐人比喻:「真书如立(站立),行书如行(行走),草书如走(跑)。」(张怀瓘《六体书论》)

中国书法草书入门:达到汉字结构极限欣赏王羲之的「今草」

西汉就有草书,人们不断随手删繁就简,东汉已经形成固定的草法。因为笔画简略,而且连属,一些偏旁、字形非常相似,容易混淆讹误,所以写草书首先要学习草法。草法既是书写规则,也是草书的结构。书体意义上的草书,先后形成章草、今草、狂草三种体式。

汉朝的草体,「钩锁连环」的连绵笔势限于一字之内,收笔带有隶书的波脚,字字独立,后世称为章草。汉朝尚无「章草」这个名称,晋朝有了更为简便的今草之后,书家才将汉朝相传的旧体草书称为章草,以示区别。「汉代旧草体之得章名,应是由于它的条理和法则的性质很强」(启功《古代字体论稿》第34页)。三国两晋时期,书家皆由章草学习草法。章草是草书的古体,草法较为严格,笔法分明,一直是书家习写草书的门径。

今草的草法比章草简易,笔势连绵纵引。字与字之间,牵连映带,写来更为快捷。今草确立的显著标志是东晋王羲之的草书。他的草书常常一笔连写两三个字。此种笔势「纵引」的草法,扩展了草书的笔势之美,笔画和形体的变化更加丰富,婉转流利,但书写难度大于章草。

狂草发挥了今草的纵引之势,运笔速度更为迅捷,笔势奔放不羁,甚至一笔一行,笔画纠结盘绕,姿态奇异,变化莫测。狂草书家,以唐朝张旭、怀素最为著名。

南朝有「一笔草书」。据文献记载,梁朝东宫学士孔敬通能写「一笔草书,一行一断,婉约流利,特出天性,顷来莫有继者」(庾元威《论书》)。南朝人发挥连绵的「一笔」之技,又有了「一笔篆」、「一笔隶」、「一笔飞白书」。南朝「一笔草书」失传,只能知道「婉约流利」,不如唐朝狂草恣肆。

东晋王羲之草书《初月帖》,这是王羲之辞官之后路过山阴(今浙江绍兴市)所写,是他的晚年手笔。 释文:初月十二日,山阴羲之报,近欲遣此书,停(济)行无人,不办(辨)遣信。 昨至此,且得去月十六日书,虽远为慰。 过嘱卿佳不? 吾诸患殊劣劣,方涉道忧悴,力不一一(「一一」或释为「具」)。 羲之报。 (中和出版授权使用)
东晋王羲之草书《寒切帖》,王羲之晚年书迹。 释文:十一月廿七日羲之报,得十四、十八日二书,知问为慰。 寒切,比各佳不? 念忧劳久,悬情。 吾食至少,劣劣。 力因谢司马书,不一一(「一一」或释为「具」)。 羲之报。 (中和出版授权使用)
东晋王羲之草书《远宦帖》,释文:省别具,足下小大问为慰。 多分张,念足下悬情。 武昌诸子亦多远宦,足下兼怀,并数问不? 老妇顷疾笃,救命,恒忧虑。 余粗平安。 知足下情至。 (中和出版授权使用)

王羲之的「今草」

王羲之(逸少,303 — 361)出身东晋第一流高门。他信奉道教,晚年好服食。曾任会稽内史、右军将军,人称「王右军」。王羲之幼年失父,书法师从卫夫人与叔父王廙。王羲之擅长各种书体,尤以草书、行书、楷书见长。开了一代风气,在书法史上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被后世书家奉为「书圣」。宋以后,王羲之的真迹毁灭殆尽,人们所见王书率是摹本、临本和刻本。

王羲之生于西晋末年。西晋的两位著名草书家,卫瓘草书流利,不同于旧体章草;索靖以章草见长。王羲之早年也是写章草,庾翼看到羲之的章草尺牍,赞叹他写得像张芝,「顿还旧观」。王羲之晚年说:「假如我也像张芝那样临池学书、池水尽黑地下功夫,我的草书未必在他之下。」北宋《汝帖》收刻一件王羲之章草《豹奴帖》,体态类似索靖章草《月仪帖》。四十多岁之后,王羲之转向笔势「纵引」的今草,他的今草之迹都是尺牍书。

当年唐太宗购求的王羲之书迹,草书最多,有两千纸(或曰三千纸)。褚遂良主持内府王书的鉴定和装治,「率以一丈二尺为卷,取其书迹及言语,以类相从,缀成卷,以『贞观』两字为二小印印之」 (张彦远《右军书记》)。王羲之的草书,当年装为八十卷,只有一卷《十七帖》完整流传下来。

《十七帖》中的二十九通尺牍,多是羲之写给好友益州刺史周抚中的书信,有一件行楷书《来禽帖》也收入卷中。卷首第一帖前三字是「十七日」,故以「十七」命名(后人为晋人尺牍书迹定名,皆如此)。这些尺牍大体是王羲之去世前十余年间所写,草书面貌不尽一致。第一通《郗司马帖》、第五通《积雪凝寒帖》,皆笔方字敛;第六通《服食帖》章法参差错落;第二十一通《汉时讲堂帖》运笔如飞,逸笔草草,字迹忽大忽小,如波澜起伏;第二十二通《诸从帖》笔姿圆畅,结字欹侧,多呈横势;第二十九通《虞安吉帖》笔画雄壮,体态充阔,笔锋外露,气势奔放。

《十七帖》原是宫廷藏品,大约8世纪的天宝年间已经流传于外。20世纪初敦煌石室发现唐人临写的王羲之草书《瞻近》、《龙保》、《旃罽胡桃帖》、《服食》四帖,都临自《十七帖》,笔画劲锐,不像传世刻本那般厚重。

据说唐朝已有《十七帖》刻本,北宋又加翻刻。北宋刻帖成风,许多丛帖都收有《十七帖》中一些单帖。《十七帖》传自唐朝宫廷,经过褚遂良鉴定,帖多字数多,自成系统,所以《十七帖》一直是书家研习右军草书看重的名帖。明朝丰坊所列学书书程,草书范本首列《十七帖》(《童学书程.草书》)。董其昌主张「草以《十七帖》为宗」(《画禅室随笔.论用笔》)。

《初月帖》笔势纵逸遒劲;《寒切帖》体势横阔;《游目帖》中规入矩;《都下》、《七月》二帖清爽流丽;《远宦帖》多用折笔,犹有章草笔意。其中《游目帖》、《远宦帖》两帖原是《十七帖》中的单帖。

王羲之草书的共同点也很明显,即运笔是顺势疾行,笔势纵引。纵快飞移的笔势钩连于字与字之间,有时一笔连写两三个字,突破了以往草书以单字为造型单位的旧法,使一些笔画的姿态及其单字的组合方式发生变异,形成了以势赋形的「字群结构」。这样的书写方法,或者说样式,是王羲之草书的一大特点。王羲之写草书,字画的方圆变易,结构的擒纵离合,并未逸出常轨。他折中合度,既遒美多姿,又易于辨识摹学,才能成为新体草书的典型。

南朝人评价王羲之,将他与张芝、钟繇相比,得出一个评断:「王工夫不及张,天然过之;天然不及钟,工夫过之。」(庾肩吾《书品》)工夫指技法的控制力,下笔便能尽形得势;天然是本性的品格,形迹之外见风采。王羲之的草书,兼而得之,尤为显著。

《祭侄文稿》是顏真卿為了悼念其為國捐軀的姪兒而寫,全書僅七次蘸墨,第一筆蘸墨後連寫53字,當時他的心情悲痛,根本沒有把它當成一次創作。文字排布時疏時密,情緒激越的地方,行書直接變成了草書。寫錯的地方便隨手塗去,墨乾了也不管不顧,全文多次出現枯筆,更讓人感到悲壯蒼涼(《祭侄文稿》部分細節圖@一条提供)
(顏真卿《祭侄文稿》@一条提供)
唐人崇尚王羲之,對顏真卿的重視不如後世。顏真卿地位的上升自宋人始。日本人把這次展覽直接命名為「顏真卿:超越王羲之的名筆」,可見其深受宋文化的影響。在他們眼中,顏真卿有着與王羲之並駕齊驅、乃至超越的

作者:刘涛

1953年生于武汉。198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历史系,留校任教。现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长期从事中国书法史、书法技法的教学与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汉魏两晋南北朝书法史、敦煌写经书法、王羲之书法。发表研究论文四十余篇。着有《中国书法史˙魏晋南北朝卷》(获第六届国家图书奖)《书法丛谈》《书法欣赏》《中国书法》等六种。编注《中国书法全集˙王羲之王献之卷》《四山摩崖刻经》《大串联》等。

免责声明:该自媒体文章由实名作者自行发布(文字、图片、视频等版权内容由作者自行担责),且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秒送号Miaosong.cn立场,未经作者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投诉 · 举报作者与内容]

「作者 · 档案」
组织认证:NO·1观点官方自媒体
热点时评观点,欢迎关注阅读!

  
(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