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十大圣人姓名故事

中国人于圣,无疑是崇拜的,无论是政统的皇帝“圣上”还是道德教化的“圣人”,基本是遇圣则拜。超凡入圣”这个成语的意思是,超越平常的普通人而达到圣人的境界。那么,何谓“圣人”呢?对于“圣人”的理解,有儒家学派“圣贤之人”的解释,也有老庄学说“通神入圣”的解释,圣贤也好,通神也罢,二者都有超凡的含义。周古籍里圣人就是聪明人。根据《诗经》等传世文献,圣字的本义是聪明睿智,只言才不言德,圣人只是能人而已。《诗经》大雅:维此圣人,瞻言百里。维彼愚人,覆狂以喜。到了东周,至少到孔子当时,圣人是理想中最高人格的人。根据《论语》与《左传》分析,大约到春秋晚期,圣字开始出现道德含义,圣人是伟人的意思,但当时多数人仍沿用本义。“圣”(聖)字的造字本义是指超越凡人的智者,亦即有最高智慧和道德修养的人。例如:“恭作肃,从作乂,明作晢,聪作谋,睿作圣。”(《书·洪范》孔传:“于事无不通谓之圣。”再如:“国虽靡止圣或否。”(《诗·小雅·小旻》)毛传:“人有通圣者,有不能者。”又如:“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孟子•尽心下》)到战国早中期,圣字的变义迅速取代本义,《墨子》《老子》的圣字,基本上都是变义,《孟子》的圣字没有一个是本义。从《诗经》到《孟子》,圣人中既有古人,也有当代活人。孔子生前已被人称为圣人,死后有种种尊称,其中“至圣先师”至今确不可易,无可挑剔。《老子》四十七章有云:“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為而成。”《庄子·齐物论》有云:“圣人不从事于务,不就利,不违害,不喜求,不缘道,无谓有谓,有谓无谓,而游乎尘垢之外。”《庄子·大宗师》中还有一段话对“圣人”做了更为具体的解释:夫卜梁倚有圣人之才而无圣人之道,我有圣人之道而无圣 人之才。吾欲以教之,庶几其果为圣人乎?不然,以圣人之道告圣人之才,亦易矣。吾犹守而告之叁日,而后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后能外生; 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朝彻而后能见独;见独而后能无古今;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荀子·礼论》:故绳墨诚陈矣,则不可欺以曲直;衡诚县矣,则不可欺以轻重;规矩诚设矣,则不可欺以方圆;君子审于礼,则不可欺以诈伪。故绳者,直之至;衡者,平之至;规矩者,方圆之至;礼者,人道之极也。然而不法礼,不足礼,谓之无方之民;法礼,足礼,谓之有方之士。礼之中焉能思索,谓之能虑;礼之中焉能勿易,谓之能固。能虑、能固,加好者焉,斯圣人矣。故天者,高之极也;地者,下之极也;无穷者,广之极也;圣人者,人道之极也。故学者,固学为圣人也,非特学无方之民也。《洪范》思曰睿,睿作圣。“以德配天”是主流价值观,圣人的意思变得更高度了,赋予德,而且高于君子,是理想中最高人格的人。到了战国时,“未卜先知是谓圣”。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孟作为儒教圣人道统传承的谱系成型标志着实际上圣王的分离。到了汉代,托名子思(孔伋)作,载于《汉志诸子略》,实为汉儒私货的《中庸》里,圣人变得玄而又玄。“孔母征在,游于大冢之阪,睡梦黑帝使请己。已往,梦交。语曰:女乳必于空桑之中。觉则若感,生丘于空桑之中。首类尼丘,故以为名。乳生也”。“叔梁纥与征在祷尼丘山,感黑龙之精,以生仲尼”。“孔子长十尺,大九围,坐如蹲龙,立如牵牛,就之如昴,望之如斗。孔子之胸有文,曰:制作定世符运”。“孔子长十尺,海口尼首方面,月角日准河目,龙颡斗唇修肱参膺,圩顶山脐林背,翼臂汪头阜脥,堤眉地足,谷窍雷声,泽腹修上趋下,末偻后耳,面如蒙倛,手垂过膝,耳垂珠庭,眉十二采,目六十四理,立如凤崎,坐如龙蹲,手握天文,足履度宇,望之如林,就之如升,腰大十围,胸应矩,舌理七重,钧文在掌”。“孔子胸应矩,是谓仪古”。“仲尼斗唇,舌理七重,吐教陈机授度”。“仲尼虎掌,是谓威射”。“仲尼龟脊”。“夫子辅喉”。“夫子骈齿”。纬书中的孔子是黑帝所感的素王,有德无位,为汉制法。正所谓“儒者论圣人,以为前知千岁,后知万世,有独见之明,独听之聪,事来则名,不学自知,不问自晓,故称圣则神矣。”(《论衡》)。《中庸》曰:自诚明谓之性,自诚明谓之教。原发端于由伪儒董仲舒在儒学里杂糅阴阳五行兜售天人感应学说,发展到汉末王莽时,整个中国是《纬书》横行(六经等书籍的补充性说明),儒士们凭着自己的想象力,将圣神化,与神等高。孔子这时变成神了。《尚书》曰:睿作圣。《说文解字》曰:圣,通也。《风俗通》曰:圣者,声也。言闻声知情,故曰圣。汉末至五代,圣人衰颓,仙佛兴。魏晋南北朝隋唐,道教佛教便改变了儒教独尊地位,成三教分立鼎足状态。什么是仙?凡人隐于山修炼服食养气,可蜕化成仙。什么是佛?自觉觉他德行圆满的人。到了宋代,理学兴,圣人复出:教人明天理去人欲的人便是圣人。理学祖师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写到“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将圣人看做是在无极与太极之外再立人极的人中之人。同时,他又描述圣人是“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的合天之人。明朝,“人人可以为尧舜”的王阳明:开悟自诩的圣人。王守仁开始是不拘道佛儒,最后非道辟佛,回到儒,37岁时在贵州龙场做了一个梦,知道圣人之道自性自足,不假外求,他自认为已经开悟,死时无悔说:心里一片光明,夫复何求?张载说“生无所得,死无所丧”、“存,吾顺事;没,吾宁也。”正因为圣人不可知、察天道,理解万物运行的本质,所以圣人是最顺应天道之人。结合理学视宇宙与人一体同在的观点,圣人,就是充分尽到自己为人所应尽义务之人。“圣人之常,以其情顺万物而无情。”、“圣人之喜怒,不系于心而系于物也。”(《明道文集》)程颢的看法似乎与魏晋一脉相承。他认为圣人之喜怒不在于个人,而在于外界。由于圣人大公无私,故而圣人心如明镜,因外界的变化而映照出各种各种情感,所以圣人必然不会为情所累,有心无为。先秦道家的圣人观与汉代以后的道教成仙的目标相结合, 演化为唐以后内丹而仙、救世救民的圣人观。中国医学则认为圣人和于阴阳, 淳德全道, 恬愉虚无, 治病救人, 仁心仁术。笼统的说,先秦之圣,聪睿多能,全知全德;两汉之圣,神异受命,为世制法;魏晋之圣,不为物累,缥缈高远;理学之圣,体察万物,顺应天理。

圣 『說文解字』汝潁之閒謂致力於地曰圣。从土从又。讀若兔窟。苦骨切20200929220713789

『說文解字注』(圣)汝潁之閒謂致力於地曰圣。此方俗殊語也。致力必以手,故其字从又土會意。从又土。讀若兔鹿窟。按許有窋無窟。此當作。苦骨切。十五部。”

圣” ,古陶文作 ,从土 ,从右 ,古代方言用字 ,音k懕.《说文》 :”圣 ,汝颍之间谓致力于地曰圣.”若当时淮河上游汝颍一带有”圣人”一词。圣字,是代表“一人”站在宽阔的“土”上踏实稳重!这样的人就是圣人。圣的甲骨文由“耳”“口”“人”组成,意为一个人的耳朵能够根据声音辨别出是由什么动物发出的,由此产生经验丰富的人的含义。引申表示帝王或崇高。“聖”字的甲骨文字形“象人上着大耳,从口,会意。聖之初谊为听觉官能之敏锐。”(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释》卷12第3519页)“聖”字从“耳”,借以强调耳朵听觉的敏锐;“聖”字从“口”,以此指声音的来源(参考李孝定说法)。强调耳朵听觉的敏锐又如何?人的听觉一般只能够感知某段频率的声波,自然界声音的频率高到一定程度(超声波),正常人的听觉就力不能及了,这就是《老子》四十一章所说的“大音希声”,而修炼达到高境界的“圣人”却可以听到,也许这就是“聖”字的构字依据。《説文解字》卷十二耳部:“聖,通也。从耳,呈聲。”许慎解释的大致意思是:“聖”,就是通达的意思。它的字形采用“耳”作为表意偏旁,采用“呈”作为声旁。许慎《说文》对“聖”字的解义是正确的,圣者能够通达天庭之大道,以“耳”字作为重要表意部件。但是许氏对“聖”字的解形却又值得商榷,“聖”字应该是个会意字,它不应该是一个形声字,说它以“呈”(chéng)作为声旁,这是依据小篆字形的一种误读误解。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现在使用的简化字“圣”字也是自古就有的,然而它跟本文所讲的“聖”字之间并不存在形义联系,“圣”字《說文解字》解释为:“汝潁之閒謂致力於地曰圣。从土从又。讀若兔窟。苦骨切。”总之,“聖”字就是由站立的人“壬”(tǐng)、“耳”、“口”三个表意构件会合成意的一个会意字,它的构字理据就是表示立于大地之上善用口耳通达事理的智者,它的造字本义就是指超越凡人的智者,亦即有最高智慧和道德修养的人。“圣”(聖)字由此造字本义可以产生如下几个方面的引申义:其一,表示聪明、睿智的意思。例如:“其在朝廷则道仁圣礼义之序。”(《礼记•经解》)俞樾《群经平议·礼记四》:“凡以圣与仁义礼并言者,圣即知也。”再如:“绝圣弃智,民利百倍。”(《老子》)王弼注:“圣智,才之善也。”又如:“文子问圣智。老子曰:闻而知之,圣也;见而知之,智也。”(《文子•道德》)又如:“今众人咸称朝圣,皆曰公明,盖明者无不见,圣者无不闻。”(《后汉书•范升传》)杨树达《积微居读书记·读后汉书札记》:“圣与聪义近,故从耳,此文及《文子》犹用本义。”其二,表示超凡、超过的意思。例如:“世人以人所尤长,众所不及者便谓之圣……圣者,人事之极号也,不独于文学而已矣。”(晋·葛洪《抱朴子·辨问》)再如:“志善草隶,当时以为楷法。齐游击将军徐希秀亦号能书,常谓志为书圣。”(《梁书•王志传》)又如:“大约百工技艺,俱有至极,造其极者谓之圣。”(明·谢肇浙《五杂俎•人部一》)由此又可冠于朝代名前,用以称颂本朝。例如:“仲尼虽圣于世事,而非能沉静玄默,自守无为者也。”(晋·葛洪《抱朴子·塞难》)再如:“盖战国策士,以武(孙武)圣于谭兵,耻以空言令天下。”(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上》)其三,用作对造诣极深之人的尊称。例如:“古之人精通一事者,亦或谓之圣。汉张芝精草书,谓之草圣;宋傅琰仕武康、山阴令,咸着能名,谓之傅圣;梁王志善书,卫协、张墨皆善史书,皆谓之书圣;隋刘臻精两《汉书》,谓之《汉》圣;唐卫大经邃于《易》,谓之《易》圣;严子卿、马绥明皆善围棋,谓之棋圣;张衡、马忠皆善刻削,谓之木圣。盖言精通其事,而他人莫能及也。”(宋·王观国《学林•圣》)由此又可产生如下五个方面的引申义:一是称最长于诗者为“诗圣”,也可专指杜甫。二是指传说中的神仙等。例如:“巉岩拔青冥,仙圣所止留。”(宋·王安石《骅骝》诗)又如齐天大圣、泰山圣母等,亦此之类。三是道家称仙职之最高者。例如:“三善道者,圣、真、仙也。上品曰圣,中品曰真,下品曰仙。三清之间,各有正位,圣登玉清,真登上清,仙登太清。”(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玉壶遐览二》引《太真科》)四是旧时巫觋的妄称。例如:“南人信鬼,里中有以妇人代神语曰圣,即古之巫也。亦有男人为之者,即古之觋也。”(明·张萱《疑耀•巫觋惑人》)五是称善饮者为“酒圣”。例如:“所以知酒圣,酒酣心自开。”(唐·李白《月下独酌》诗)再如:由此又可用作清酒的代称。亦泛指酒。例如:“醉月频中圣,眠花不事君。”(唐·李白《赠孟浩然》诗)其四,用作水名。即今北京市房山县之琉璃河。例如:“圣水出上谷,东过良乡县南,又东过阳乡县北,又东过安次县南,东入于海。”(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圣水》)

圣人就是贯通了神圣之道(天人合一之道)的人。“所谓圣人者,知通乎大道,应变而不穷,能测万物之性情者也。”(《大戴礼记·哀公问五义》)王聘珍撰《大戴礼记解诂》注:“大道,谓天地人三才之道也。”因此可以说,所谓圣人就是超越凡人、沟通天地的智者,所以《説文解字》解释为:“聖,通也。”

圣人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shèng rén,一指品德最高尚、智慧最高超的人;二专指 孔子;三指君主时代对帝王的尊称;四称皇后、皇太后;五泛称佛、菩萨等得道者;六指对有异术的仙道、方士等的尊称;七指清酒的别称。亦指酒之清者。思想可以影响一个国家甚至整个世界的大善之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圣人”指知行完备、至善之人,是有限世界中的无限存在。总的来说,”才德全尽谓之圣人”。这个词语最初出于对”至善””至美”的人格追求,所以圣人的原意,是专门指向完美的。但后来的诸子百家,乃至古今各种宗教、学派,也都有自己认定的圣人,但道家的黄老列庄;儒家的尧舜孔孟;墨家的大禹等圣人是受到后世公认的。在先秦古代圣人一词非儒家专有。所谓”圣人”,上左有”耳”以表闻道,通达天地之正理;上右有”口”表以宣扬道理,教化大众;下边的”王”代表统率万物为王之德,德行遍处施行。《黄帝内经》开篇在《上古天真论》谈论了真人、至人、圣人、贤人四种圣贤。对圣人是这样描述的。曰:”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圣人有下列七种含义:一是指品德最高尚、智慧最高超的人。《易·乾》:”圣人作而万物睹。”《孟子·滕文公下》:” 尧 舜 既没,圣人之道衰。”《淮南子·俶真训》:”下揆三泉,上寻九天,横廓六合,揲贯万物,此圣人之游也。”二是专指孔子。《孟子·公孙丑上》:”子夏、子游、子张,皆有圣人之一体。”唐陆龟蒙 《复友生论文书》:”六籍中独《诗》、《书》、《易象》与 鲁 《春秋》经圣人之手耳。”三是君主时代对帝王的尊称。《礼记·大传》:”圣人南面而治天下,必自人道始矣。”《韩非子·外储说右下》:”是以圣人不亲细民,明主不躬小事。”唐杜甫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圣人筐篚恩,实愿邦国活。” 仇兆鳌 注:” 唐 人称天子皆曰圣人。”宋欧阳修 《丰乐亭记》:”及 宋 受天命,圣人出而四海一。”四是宋朝称皇后、皇太后。宋蔡绦《铁围山丛谈》卷一:”国朝禁中称乘舆及后妃,多因 唐 人故事,谓至尊为官家,谓后为圣人,嫔妃为娘子。”《续资治通鉴·宋光宗绍熙五年》:”入见太皇太后而泣,问其故, 礼对曰:’圣人读书万卷,亦尝见有如此时而保无乱者乎?'”四是泛称佛、菩萨等得道者。《涅盘经·圣行品七之一》:”以何等故名佛菩萨为圣人耶?如是等人有圣法故。”北魏杨炫之 《洛阳伽蓝记·融觉寺》:”﹝ 西域 ﹞沙门常东向遥礼之,号 昙谟最 为东方圣人。”元耶律楚材 《序》:”学至於佛,则无可学者,乃知佛即圣人,圣人非佛。”明唐寅《释迦如来赞》:”西方有大圣人,不言而自信,不治而不乱,巍巍乎独出三界之外,名之为佛。”六是对有异术的仙道、方士等的尊称。《晋书·艺术传·郭黁》:”百姓闻 黁 起兵,咸以圣人起事,事无不成,故相率从之如不及。”唐李复言 《续玄怪录·辛公平上仙》:”二人相顾方笑,而 臻 适入,执其手曰:’圣人矣。'”七是清酒的别称。亦指酒之清者。《太平御览》卷八四四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 太祖 时禁酒,而人窃饮之,故难言酒,以白酒为贤人,清酒为圣人。”《三国志·魏志·徐邈传》:”时科禁酒,而 邈 私饮至於沉醉,校事 赵达 问以曹事, 邈 曰:’中圣人。’ 达 白之 太祖 , 太祖 甚怒。度辽将军 鲜于辅 进曰:’平日醉客谓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 邈 性修慎,偶醉言耳。’竟坐得免刑。”宋杨万里 《和萧伯和春兴》:”圣人枉索方兄价,我与贤人也一中。”

《西游记》中一共有7位大圣。大圣:古代指道德最完善﹑智能最超绝﹑通晓万物之道的人。在佛教称佛和高位菩萨为大圣。排列第一的无疑是齐天大圣美猴王;第二位应该属于通风大圣猕猴王,就是那个假美猴王;第三位是平天大圣牛魔王,也就是铁扇公主的老公、红孩儿的老爹;第四位是混天大圣鹏魔王;第五位是驱神大圣禺狨王;第六位是移山大圣狮驼王;第七位是复海大圣蛟魔王。《资治通鉴》中有一句关于圣人的描绘:“才德全尽谓之圣人”。由此可见,一个人必须德行、才能都得到世人的认可,才能够称之为圣人。

第一名是大圣(老圣)-老子,紫气东来三千里,西出阳关无故人;

文圣(至圣)-孔子,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元圣-周公,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酒圣-杜康,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医圣-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诗圣-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书圣-王羲之,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画圣-吴道子,吴带当风,曹衣出水;

茶圣-陆羽,一器成名只为茗,悦来客满是茶香;

武圣-关羽,赤胆忠心誓报刘,越江讨贼死方休;

草圣-张旭,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亚圣-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科圣(木圣)-张衡,精仪揭天地,科圣著千秋;

商圣-范蠡,五湖淼淼烟波阔,何处黄金铸范蠡 ?

谋圣-鬼谷子,宏图一展惊风云,霸业千秋震乾坤;

宗圣-曾子,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复圣-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述圣子思,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算圣-刘洪,道至深微,不敢独议;

史圣-司马迁,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乐圣-李龟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棋圣-颜子卿、马绥明,酒以不劝为饮,棋以不争为胜;

词圣-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曲圣-关汉卿,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

药圣-李时珍,性理之精蕴,格物之通典,帝王之秘籍,臣民之重宝;兵圣-孙武,有提三万之众而天下莫当者谁?曰武子也;

画圣-吴道子,丹青高妙,冠绝古今;

木圣-鲁班,工匠化身,巧匠之祖;

智圣-东方朔,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剑圣-裴旻,见说云中擒黠虏,始知天上有将军;

雕圣(塑圣)-杨慧之,道子画,惠之塑,夺得僧繇神笔路;

字圣-仓颉,龙颜四目,生有睿德;

字圣(说文解字的字)-许慎,乾嘉老儒耽苍雅,东南严段并绝伦;

鬼圣-蒲松龄,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文(散文)圣-欧阳修,一万卷书、一千卷遗闻、一张琴、一局棋、一壶酒、一老翁;

谋圣-张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外;

草圣-张旭,索笔挥洒,时称张颠;

乐圣-李龟年,更造新声二十八解,乘舆以为武乐;

棋圣-黄龙士,寄纤秾于淡泊之中,寓神俊于形骸之外;

纸圣-蔡伦,伦有才学,尽心敦慎,数犯严颜,匡弼得失;

相圣-伊尹,教民五味调和,创中华割烹之术,开后世饮食之河。

一、“大圣(老圣)”老子

老子(约前571年——前471年),姓李名耳,字聃(dan)。出生于周朝春秋时期陈国苦县,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是世界百位名人之一,其思想的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被誉为东方三大圣人之首,因为孔子曾数次问礼、求道于老子。因此,自古就有“老子天下第一”之称。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老子所著《道德经》,亦称《老子五千文》,简称《老子》,是道家学说的主要代表作。是东周时期的国家图书馆馆长。老子对后世的影响主要是一本叫《道德经》的著作,他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道德经》以其高度凝炼的语句和深邃的思想性,给后世带来了深刻影响。我们所熟知的上善若水、大器晚成、玄之又玄等数百条成语都出自《道德经》。老子的思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五千言说尽了天下万物的变化。老子的本体论学说,奠定了中国古代一元本体论哲学的理论基础。在老子之前,中国古代哲学家在论及世界本原时,包括“八卦”说、“五行”说、“阴阳”说等,尚处于多元本体论阶段。其中,而老子创造出以“道”为万物本原的本体论哲学体系。老子的朴素辩证法学说,对中国和世界建立辩证思维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老子以“知常”为标志的认知理论,对后世确立追求真理的价值取向影响至深。老子“无为而治”的政治哲学,对完善传统治道观贡献巨大。

李耳为何被称“老子”? 一说传说老子的母亲在河边洗衣服,在河中捡了一个金黄的李子吃了,就怀孕了,怀孕81年生下一个男孩,这男孩一生下来就白眉白发,白胡子,因此取名老子“老子”,老子生而能言。母亲惊叫声:“啊!我的老子呀!”其实她的本意是“我的儿子呀”。所以称之为“老子”。《史记索隐》是这样说的,按:葛玄曰“李氏女所生因母姓也。生而指李树,因以为姓。这里把他的姓氏,名字和职务说得清清楚楚,唐代最为尊崇道教,又因皇室姓李,故攀附李耳为其先祖,形成较大影响。著名学者高亨先生在《老子正诂前记》等文中认为老子姓老。证据四条:第一,先秦典籍如《庄子》对孔子墨子等皆举其姓,独于老子则称“老聃”,而不称李耽。第二古并无李姓。第三古人姓氏多本字,借同音字为之。“老”变为“李”是通过假借字形成的。第四古韵‘老’属幽部,‘李’属之部,这二部的音相近,古或不分。高亨通过《老子》引大量语句,证明幽、之两部音韵通谐。“惟其音同,故由老而变为里李。”二是老子的成就有关。“子”这个字其实是对先贤那些有大智慧大功绩的圣人们的尊称,凡是百家中贡献比较突出的那几位人们在称呼他们的时候都会加上这个后缀。《纽约时报》就曾经将他评为了古今十大作家之一,而且还是在十个作家中被放在了第一的位置。龚维英著《原始崇拜纲要》中说:李耳亦楚语,即虎。老子故国陈,灭于楚,故得为楚人。陈属淮河流域,正呼虎作“李耳”。老子之亦名李耳,理由在此。另说李耳应是陈楚民间对虎的俗称。今陈地民间相传,老子生于庚寅年,属虎。当时苦县一带方言称虎为“狸儿”,故亲邻戏呼老子为狸儿,后渐演变为“李耳”。古韵‘老’属幽部,‘李’属之部,二部音近,古或不分”。高亨从《老子》一书中引大量语句,证幽部、之部音韵通谐。最后,他说:“老、李二字其声皆属来纽(即声母为L),其韵又属一部,然则其音相同甚明,惟其音同,故由老而变为李。”依高亨等人的说法,李姓不是由理姓演化而来,而是源于老姓。

为何称老子为太上老君?太上老君,又称“道德天尊”、“混元老君”、“降生天尊”、“太清大帝”等,乃是道教教主。太上老君本是天界的一个神仙,具有非凡的神通,可以不生不灭,任意穿梭于时空之间。老子一生都在践行他后世做留下的思想,不追名逐利,在周朝的一个图书馆里,皓首穷经,潜心做学问,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生活于春秋时期,楚国苦县人,他对后世的影响主要是一本叫《道德经》的著作,他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但有关老子本人的记载留下得不多,这就给后人创造了一个巨大的想像空间,有人把他神化,有人认为他就是太上老君,有关老子的传说不胜枚举,种种的遐想赋予了老子太多的神秘色彩,那么老子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老子作为道教的开山鼻祖,被尊称为太上老君,这位神话般的人物,具有和其他圣人不一样的名字,老子,他不同于常人的称谓也许只有在神话传说中才能解释得清。老子《道德经》所阐述的道的精要人们未必全部理解。因为其成就巨大,其思想被道教发扬广大,被道教奉为始祖,所以后来又被冠以很多名号,比如:金阙帝君,广寿子,广成子等。在道教中,老子死后位列三清,身份地位高高在上。因为道家是修仙成神的,信奉长生不老,自身就带有浓重的宗教色彩和神话传说,而神鬼之说也是源于道教,所以老子在死后被封为神,是理所当然的。

我中华民族圣贤代出,凡属圣贤,均俱有“法天则地”、“民胞物与”的伟大胸怀,希望“天清地宁”、“民安物阜”,以至于天人合一,复还于朴实无华及至高无上的境界。老子指导孔子,启迪孔子智慧,孔子因而得以集儒门之大成,完成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内圣外王之道;并将“清静无为”及“得道飞升”之道,下传后圣尹喜、王少阳等仙真,为后人奠定了修炼文化,使人得知“修道”及“长生”之门,用以返本归真,超凡证圣,以脱生死 轮回之 苦。使人们知道人通过修炼可以成神,更加坚定信道修道证道之心,遵循天理,追寻大道。各朝的皇家对老子的追崇祭祀也一直不曾间断,曾有汉桓帝刘志、魏文帝曹丕、唐高宗李治、女皇武则天、唐玄宗李隆基、后梁太祖朱晃、宋真宗赵恒、宋徽宗赵佶八位帝君亲临河南鹿邑朝拜。

《史记卷六十三·老子韩非列传第三》记载: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⑦,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之久,见周之衰,迺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迺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蓋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假仕于汉孝文帝。而假之子解为胶西王卬太傅,因家于齐焉。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

题老子出关图(清·郑用鉴)

华发萧萧两鬓皤,青牛何事此经过。昆崙西去黄流远,函谷东来紫气多。

文字五千存道德,云山万里向沙河。当初不是逢关尹,仙迹无闻奈尔何。

 

二、“文圣(至圣)”孔子

孔子名孔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南)人。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汉以后,孔子的学说逐渐成为中国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后世一直把他尊为“圣人”,号称“至圣先师”。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他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前后达十三年,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相传孔子曾问礼于老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孔子一生思想学说的核心是“仁”。政治上孔子提出实行德政。所谓德政,包括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即在经济上实行惠民政策,政治上对民宽刑罚而重教化。

1、姓的来由。孔子是鲁国公孙嘉的后代,公孙嘉字孔文。我国古人有以祖先的”字”为姓的先例,如鲁公子牙字叔,他的孙子就叫叔孙得臣,孔子的姓氏也是以这种方式得来的。司马迁在《史记》里说孔子”姓孔氏”,这是从汉代姓氏不分的角度来叙述上古历史的方式,正因为秦汉以后姓氏无别,以氏作为姓,所以,司马迁才能说孔子姓”孔”。孔子是宋国公孙嘉的后代,公孙嘉字孔父。我国古人有的以祖先的“字”为姓,如鲁公子牙字叔,他的孙子就叫叔孙得臣。孔子也是按这种方式为姓的,故姓“孔”。

2、名、字的来由。

丘:『說文解字』

土之高也,非人所爲也。从北从一。一,地也,人居在丘南,故从北。中邦之居,在崐崘東南。一曰四方高,中央下爲丘。象形。凡丘之屬皆从丘。今隷變作丘。,古文从土。去鳩切

『說文解字注』

(丘)土之高也。大司徒注曰。土高曰丘。非人所爲也。釋丘曰。非人爲之丘。謂非人力所爲也。从北。从一。會意。去鳩切。古音在一部。讀如欺。漢時讀入今之尤韵。故禮記嫌名注曰。宇與禹、丘與區之類。漢時區亦去鳩切也。一、地也。釋从一之意。人凥在丠南。故从北。釋从北之意。中邦之凥在昆侖東南。昆侖下當有丘字。嫌人居不必在丘南。故言倉頡造字之初取意於此。一曰四方高中央下爲丘。淮南墬形訓注曰。四方而高曰丘。象形。與上會意別。凡丠之屬皆从丠。

孔子的姓为”子“,氏为孔。孔子出生时头顶有些凹陷,又因其父叔梁纥因家中原有九女一子,但唯一的儿子却有残疾,与其母一起到曲阜东南的尼丘山求子,后果真降下一子,春秋时期家中长幼以”伯仲叔季“排序,孔子是家中的第二个男孩,因此取”仲“代表他在家中的排行。其父便为其取名为”孔丘“,字“仲尼”。二是是《三字经》有云:「复娶颜氏徵在。祷於尼山。生孔子。故名仲尼。其生之时。有麟吐玉书於阙里。其文云。水精之子。继衰周而为素王。三字经写得很清楚,在孔子刚出生的时候,有祥瑞吐玉书於阙里。而「阙里」者:在山东省曲阜县,正是儒家最根本之发源地。三月是因孔子圩(wéi)顶,故名丘。《史记·孔子世家》记载: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姓孔氏。《史记》“索隐”说:“圩顶言顶上窳(yǔ)也。故孔子顶如反宇。反宇者,若屋宇之反,中低而四傍高也。”按照这一解释,所谓的“圩顶”,就是头顶四周高而中间低凹。《白虎通德论·姓名》说:名或单或兼何?示非一也:或听其声,以律定其名,或依其事,傍其形,故名或兼或单也。依其事者,若后稷是也。弃之,因名为弃也。傍其形者,孔子首类(鲁国尼)丘山,故名为丘。

3、为何称“孔老二”?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是鲁国的一个将军,他已有九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在当时男尊女卑的情况下,女儿是受歧视的,而叔梁纥仅有一个儿子又是瘸子,所以,叔梁纥很不满意。于是他就和妻子一起多次到曲阜东南的尼丘山求天神另赐一子。后来,果然生下了孔子,叔梁纥认为这是在尼丘山上求来的,就给他取名为孔丘,字仲尼,“仲”字是排行,表示“第二”的意思,所以过去有人称孔子为孔老二。

4、为何称“夫子”。“夫子”是老师的意思。孔子曾著书立说,聚众讲学,周游列国,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为中国的文化教育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被尊为儒家的始祖。所以后人称他为“孔夫子”。

5、为何称“圣人”。“圣”字,在古代是聪明智慧的意思。孔子曾教诗书,传六艺,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声誉甚高,古代公认他是有学问的聪明人,是“圣人”。汉代董仲舒认为儒家宗旨对统治者有利,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为统治者采用。从此,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便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孔子也逐渐被尊崇为“圣人”,奉为“万世师表”,封为“至圣先师”,“大成至圣先师”,并以“大成”作孔子庙的殿名。

6、孔姓家谱辈分排列 (孔氏行辈字)

中华文化底蕴深厚,人名被赋予了深刻的文化意义。古人命名重取义、重内涵,更重行辈之序和长幼之别,几千年来一直延续至今。行辈字派又叫祧字,是以之入名并区分辈分、排行的一些字。行辈字派一般都是由家族中的某一位名人制订的,很多都编成几句吉祥话,有的文人甚至可以写成诗。行辈字派有的用在名字的头一个字,有的用在后一个字,以前一种居多。考虑行辈字派,既要考虑其意义,又要照顾读音,字形适宜人名,而且还可以与大量的字组合成名,不至于因人多而重名。家谱的“行辈字派”是家谱所包含的主要规矩。秦汉以后,姓、氏合一,门阀制度再兴,社会中很讲门第观念和家族出身,于是,人们就考虑用名字来表示行辈了。辈分的字谱又称昭穆、字派、行派,用以表明同宗亲属、家族世系、血系秩序的命名字辈排列。辈分的排列常常体现在人名中,使用辈分用字不仅便于在同族中排行辈,认辈分,也便于修宗谱。首先人们是用来表示行辈的,尤其是表示排行。这些常用在字中表示排行的字有:长或元、次、幼、少等等。这些字同先秦时期在名中表示排行的字:孟、伯、仲、叔、季等的作用一样,而且一般也都是字中的第一个字。

魏晋以后,人们逐渐又把表示行辈的字从字转向名,这就是现在的家谱中一般的行辈字派了。这些常用在字中表示排行的字有:长、次、幼、少、元等等。这些字同先秦时期在名中表示排行的字:孟、伯、仲、叔、季等的作用是一样的,而且一般也都是字中的第一个字。长、元都表示排行第一,比如晋朝王悦字长豫、桓温字符子,他们都是长子。此外字中用长、元的还有汉司马相如字长卿、徐庶字元直等等。次,是次子的意思,排行第二。比如东汉时的祭彤字次孙。幼和稚都是小儿子的意思,排行最末。比如东吴主孙坚字文台,而其幼弟孙静字幼台,东晋葛洪字稚川,三国蜀马谡字幼常等等。少,是弟弟的意思,比如东汉之时许荆就上有兄长,他的字是少张。

魏晋以后,人们逐渐又把表示行辈的字从字转向名,这就是现在的家谱中一般的行辈字派了。唐朝的杜甫有两个儿子分别叫宗文、宗武,宋朝的三苏中苏试与苏辙是兄弟。他们也代表了行辈字派的两种主要形式。

第一种行辈字派是对各辈人名中的用字的限定。比如某一辈人的名中都用“明”字,另一辈都用“德”字等等。孔府作为“天下第一家”,历代修谱都非常严格,他们前面的辈分自己定,后面都是御制的。明洪武三十三年,朱元璋第一次向孔府御赐十个字:希言公承彥,宏闻贞尚衍;清乾隆五年,乾隆皇帝再御赐十字: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清道光十九年,道光皇帝又御赐十字: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这些御赐排名用字给家族的排辈(认宗)提供了极大方便。孔氏家族规定,必须严格按照皇帝赐给的行辈取名,不准随意取用,这样便确保了行辈的排行次序,很容易就可区分出各行辈之分。为此,孔府曾专门颁布《孔氏行辈告示》:“立行辈所以分尊卑,定表字所以别长幼。迩来我族人满数万丁,居连数百里。岂唯目不能偏识,而且耳不能遍闻。若无行辈则昭穆易紊,无表字则称谓不论。在前业经奉旨更定。今依所定吉字开列于后,凡我族人俱当遵照后开行辈,取名训字。有不钦依世次随意妄呼者,不准入谱。”同时,孔氏家族在明天启年间修谱时还曾规定:“义子不能入谱,违者重究。”因此根据谱系及排行字辈,我们可以推知孔祥祯是孔子第75代孙,孔令朋为第76代孙,孔德懋为第77代孙女。到了1920年,孔子的第76代衍圣公孙孔令贻又在自己家谱的这三十字后面补续了二十个字“建道敦安定 懋修肇益常 裕文焕景瑞 永锡世绪昌”,所以只要是孔姓子孙,不论在世界何处,只要知道姓名,一般就可以推断出其是孔子的第几代孙,确立双方长幼关系便一目了然。现在在台湾的孔德成先生是孔子的77代孙。另一种行辈字派是用人名字的偏旁作出规定。像在《红楼梦》里,贾家第二代都用“亻”旁,第三代都用“夂”旁,第四代都用“王”旁,第五代都用“艹”旁,比如贾代善–贾敬–贾珍–贾蓉,这种行辈字派的选择用字范围似乎更宽泛一些,但是一代一代用下来,为数有限的偏旁也就所剩不多了,而有一些偏旁仍旧是字少或意差,如“犭”旁。

孔子去世后,其身份被历代帝王尊崇,唐开元27年(793),孔子被加谥为“文宣王”。以后各代均有加谥,至清代加谥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孔子后代各朝也均有赐字,孔氏家族即以此为辈分排名的依据。在明代以前,孔氏后裔没有固定的行辈,那时人数尚少,各家取名很随意。从四十五代起,已注意订定行辈,但还不严格,同辈人多采用同一偏旁或同一字作行辈字。明代初年,太祖朱元璋先后赐给孔氏十字作为行辈字,从五十六代起排,此后孔氏族人不准随便取名。圣公府还专门颁布了《孔氏行辈告示》:“立行辈所以分尊卑,定表字所以别长幼。迩来我族人满数万丁,居连数百里。岂唯目不能偏识,而且耳不能遍闻。若无行辈则昭穆易紊,无表字则称谓不论。在前业经奉旨更定。今依所定吉字开列于后,凡我族人俱当遵照所开列行辈,取名训字。有不钦依世次随意妄呼者,不准入谱。”

朝孔氏第五十四代衍圣公孔思晦始用辈字,并定第五十五代字辈为“克”,第四十六~八十五代字辈:“宗若端玉手元之水思希言公颜承宏闻贞尚衍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

明洪武元年御赐10字(自五十六代至六十五代):希(士)、言(伯)、公(文)、彦(朝)、 承(永)、 宏(以)、闻(质)、贞(用)、 尚(之)、衍(茂)。

清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二月十七日定十字(自六十六代至七十五代): 兴(起)、毓(钟)、传(振)、继(体)、 广(京)、 昭(显)、宪(法)、庆(泽)、 繁(羽)、祥(瑞)。

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定十字(自七十六代至八十五代): 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

后来,孔子七十六代孙、衍圣公孔令贻,报当时的北洋政府批准,又续了二十字: 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 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这二十个字,定下了孔子第八十六代孙至一百零五代孙的行辈。

以上几次订定的行辈字计五十字五十辈,为五十六代到一百零五代,第六十五代本为“胤”字,衍圣公孔胤植为避皇帝庙讳,而而将“弘”字改为“宏”字,将“胤”字改为“衍”字。合起来依次为:

孔氏辈分五十字

第56~65代:希言公彦承  宏闻贞尚衍

第66~75代:兴毓传继广  昭宪庆繁祥

第76~85代:令德维垂佑  钦绍念显扬

第86~95代:建道敦安定  懋修肇彝常

第96~105代:裕文焕景瑞  永锡世绪昌

7、孔孟颜曾四姓为何使用“通天家谱”?在中华大地,包括海外华人当中,有且只有四姓是所谓的“通天家谱”,这四姓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孔、孟、曾、颜。这四家的祖先分别追溯到儒家的孔子、孟轲、曾参、颜渊四大圣贤。因为孟子被认为是孔子学说的继承者,有”亚圣”之称;曾子、颜渊都是孔子的学生,世人尊为”宗圣”、”复圣”,因而,孟子、曾子、颜渊的后人也是”圣裔”,而这四家的家谱所排的字辈——就是辈分命名所用的字——也完全是一样的。这充分表现了我们这个民族崇尚文化,重视血统的精神。清圣祖康熙帝继位后,极力推崇圣人儒家思想,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南巡山东曲阜,专程拜谒孔庙,御赐孔姓派字“希言公彦承,弘闻贞尚衍,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四句20字定辈序。因曾子、颜回和孟子都是孔子的嫡系弟子,还将孔子的思想发扬广大,为此,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清圣祖御准此三姓同用御赐派字。其中,孔姓从第 61派、颜姓第62派、曾姓第63派、孟姓从第64派启用“宏”字辈。此后,孔、孟、颜、曾四姓统一辈字派谱,辈份互相联动,全国得到统一。乾隆皇帝继续推崇儒家思想,曾先后八次朝孔,并于乾隆九年御赐十个字: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1774年2月17日(乾隆三十八年),朝廷诏告天下:凡孔、曾、颜、孟家族后裔都必须按先帝所御赐之20字取名,否则,不淮入其家谱,“四姓”家谱得到了帝王的肯定。孔、孟、颜、曾四姓真正成为“通天谱”。“通天家谱“不仅成为家族血缘关系的纽带,也成为中华民族绵延不息,传统文化传承不止的象征。

孔、孟、曾、颜后裔行辈五十字

希言公彦承,宏闻贞尚衍,兴敏传继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

钦绍念显扬,建道敦安定,懋修肇益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8、封建社会历代帝王对孔子的尊称?孔子对后世影响深远,虽说他“述而不作”,但他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后世尊称他为”至圣“。周敬王四十一年(公元前479年)2113,孔子去5261世,鲁哀公亲诔孔子。诔文说:“4102旻天不吊,不慭遗一1653老,俾屏余一人以在位,茕茕余在疚,呜呼哀哉!尼父!无自律。”(《左传·哀公十六年》)古人认为“尼父”是给孔子的谥号。其实这只是对孔子的敬称,并非谥号。父,同“甫”,是古代对男子的美称。西汉元始元年(公元元年),汉平帝刘衎追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古人认为“褒成”是国名,“宣尼”是谥号,“公”是爵位。

北魏太和十六年(公元492年),孝文帝元宏称孔子为“文圣尼父”。“文圣”是尊号,“尼父”是敬称。北周大象二年(公元580年),静帝宇文衍追封孔子为“邹国公”,“邹”是国名,“公”是爵位。隋开皇元年(公元581年),文帝杨坚称孔子为“先师尼父”;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太宗李世民尊孔子为“先圣”。“先师”、“先圣”都是尊称。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改称孔子为“宣父”,“宣”为谥号,“父”是美称。乾封元年(公元666年),高宗李治赠孔子为“太师”,“太师”为官位。武周天绶元年(公元690年),武则天封孔子为“隆道公”。“隆道”是封号,“公”是爵位。唐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玄宗李隆基封孔子为“文宣王”。“文宣”为谥号,“王”是爵位。这儿的“王”不是后世皇帝以下的侯王的王,而是周天子“武王”、“成王”的王。宋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真宗赵恒加称孔子为“玄圣文宣王”,五年(公元1012年),又改称“圣文宣王”。“玄圣”是指有治天之德而不居其位的人,《后汉书》首先以此称孔子;“至圣”是指道德最高尚的人,司马迁首先以此称孔子,《史记·孔子世家·赞》说:“……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元大德十一年(公元1307年)秋,新即位的元武宗海山加称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大成”本是古代秦乐的用语。古乐一变为一成,九变而乐终,至九成完毕,称为大成,后来引申称集中前人的主张、学说等形成的完整的体系。孟子始用大成赞颂孔子,他说:“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孟子·万章下》“玄圣”、“至圣”、“大成”都是对孔子的赞辞。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世宗朱厚熜厘定祀典,尊孔子为“至圣先师”,取消谥号、封号。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世祖福临加尊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十四年(公元1657年),又改称“至圣先师”。自此以后,直至清末,孔子的封谥号未再更动。到了民国年间,一切封谥号皆废置不用了。“谥号”是根据死者的生前事迹参照《谥法》追加的,它只适用于帝王、显宦和卓行德懿的人。追加给孔子的谥号,据《谥法》说,“扬善赋简曰圣”、“敬宾厚礼曰圣”;“经天纬地曰文”、“道德博闻曰文”、“学勤好问曰文”、“慈惠爱民曰文”;“圣善周闻曰宣”,都是《谥法》中最高的赞誉之词。

 

杨易程金剪纸之《孔子》

(杨易程金剪纸之《孔子》由杨易程设计,伊万卡老师完成。剪纸人物孔子形象栩栩如生,肖像人物剪纸孔子的左上角是孔姓的姓氏图腾剪纸,右上角是孔子的姓名剪纸,姓氏图腾剪纸、姓名剪纸和名人肖像剪纸组合在一起,相得益彰,极具民族传统文化特色。)

 

三、“诗圣”杜甫

杜甫,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原籍湖北襄阳,后徙河南巩县。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少年时代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三十五岁以后,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官场不得志,亲眼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先后辗转多地。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大历五年(770年)冬,杜甫病逝,时年五十九岁。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名字中的甫(fu),甫字有五个含义.一为古代男子的美称;二做开始、起初讲;三为方、才的意思;四系指大.五指壮健的新苗。果联系到他的表字“子美”意思是指在田里长得壮健的新苗。男子之美偁也。杜甫的名字共有九个之多:杜甫、杜子美、杜陵、杜少陵、少陵野老、杜拾遗、杜二拾遗、杜工部、老杜等。杜甫为什么有这样多名字呢?原来古人的姓名比我们今天复杂得多。古人幼有名,长(成年)有字,死有谥,另外还有号等等。封建社会的文人喜欢以住地、志趣等为自己取号。杜甫曾居于长安附近的杜陵,久未人仕,故自号少陵野老,又称杜陵、杜少陵。安史之乱时,杜甫投奔唐肃宗,曾任“左拾遗”的官职,被人称为杜拾遗;因他在兄弟辈中排行老二,唐代有以行第连同姓氏官职称人的习惯,所以又叫杜二拾遗。杜甫入川后,经严武推荐,被任为节制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这就是后世称他“杜工部”的由来。唐代姓杜的诗人中还有一位叫杜牧的大家,后人为了加以区别,乃称杜甫为“老杜”,杜牧为“小杜”。

杜甫“诗圣”由来?杜甫的儿子宗武过生日,杜甫作《宗武生日》一首诗歌,“小子何时见,高秋此日生。自从都邑语,已伴老夫名。诗是吾家事,人传世上情。熟精文选理,休觅彩衣轻。凋瘵筵初秩,欹斜坐不成。流霞分片片,涓滴就徐倾。”杜甫在长安时期,正是诗人辈出的时期,颜真卿既是书法大家,又是诗人,张旭狂草,诗文也了得。王维已经是玉真公主和汝阳王的座上宾、状元郎。尤其是李白早已是名动京师,已经离开了长安。贺知章做太子师,学监。长安诗人比比皆是,就连杜甫的老乡郑虔也是大唐三绝(诗书画)。杜甫被淹没了!但是,一向是“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杜甫一直秉承着祖训,写着诗文,过着贫穷的生活。杜甫写诗不会附庸风雅,更不像李白浪漫狂羁。其实杜甫的诗歌不缺浪漫气息,很多写酒的诗歌超越李白。“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不够豪迈和浪漫?《曲江二首》里的“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二月已破三月来,渐老逢春能几回。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杜甫后写《封西岳赋》才换了个华州司功,一个从八品上的小官,养家糊口而已。就在次年冬天,杜甫的三儿子,刚出生就饿死了,才有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千古名句。第一个称赞杜甫诗为“圣”的人是宋代著名文学家杨万里,他在评价杜甫诗歌成就时,就说杜甫的诗是“圣于诗者”。到了明代,著名学者杨慎也说“杜甫圣于诗”。清代著名学者王士禛也说:“李白飞仙语,杜甫圣语。”都用一个“圣”字来评价杜甫的诗。但是这些人虽然认定杜甫的诗都与“圣”字有关,但还没有直接称呼杜甫为“诗圣”。而第一个直接称呼杜甫是“诗圣”的人,是明代的著名学者王嗣夔,他写了一本《杜臆》的书,里面写了他有一夜梦见了杜甫,并且与杜甫一起在草堂对酒谈诗,梦醒以后他马上写了一首题为《梦杜少陵作》的诗,诗中说:“青莲号诗仙,我翁号诗圣。”又在《浣花溪二首》里说:“诗圣神交盖有年,到来追想一凄然。”从此,世人就公开称呼李白是“诗仙”、杜甫是“诗圣”了。杜甫为诗歌生,为诗歌死。成就了“诗圣”的万古流芳盛名。

《新唐书·杜甫传》原文:甫,字子美,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 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且言:“先臣恕、预以来,承儒守官十一世,迨审言,以文章显中宗时。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若令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之久辱,则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至沉郁顿挫,随时敏捷,扬雄、枚皋可企及也。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至德二年,亡走凤翔上谒,拜右拾遗。与房琯为布衣交,以客董廷兰,罢宰相。甫上疏言:“罪细,不宜免大臣。”帝怒,诏三司亲问。宰相张镐曰:“甫若抵罪,绝言者路。”帝乃解。甫谢,且称:“琯宰相子,少自树立为醇儒,有大臣体,时论房琯才堪公辅,陛下果委而相之。观其深念主忧,义形于色,然性失于简。酷嗜鼓琴,廷兰托琯门下,贫疾昏老,依倚为非,琯爱惜人情,一至玷污。臣叹其功名未就,志气挫衄,觊陛下弃细录大,所以冒死称述,涉近讦激,违忤圣心。陛下赦臣百死,再赐骸骨,天下之幸,非臣独蒙。”然帝自是不甚省录。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窭,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从还京师,出为华州司功参军。会严武节度剑南东、西川,往依焉。武再帅剑南,表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至其家。甫见之,或时不巾,而性褊躁傲诞,尝醉登武床,瞪视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亦暴猛,外若不为忤,中衔之。一日欲杀甫及梓州刺史章彝,集吏于门。武将出,冠钩于帘三,左右白其母,奔救得止,独杀彝。武卒,崔旰等乱,甫往来梓、夔间。因客耒阳。令尝馈牛炙白酒,大醉,一昔卒,年五十九。甫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少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桡弱情不忘君人怜其忠云。

杜甫有多少雅号?杜甫的诗歌成就堪称不朽,他的诗歌被后人誉为“诗史”,因此他的名、字、行第、官职、郡望(即祖籍地)、自号、别号、谥号等等,就一一流传至今。那么,杜甫究竟有多少雅号呢?根据文字记载,主要下面雅号。

【子美】这是杜甫的字。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弱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必须根据本名涵义另外取个别名,称作“字”。杜甫的本名是“甫”,“甫”的含义,在古代是男子的美称,而“子”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因此“子美”的含义就与名“甫”相关联。。

【杜二】唐代对人的称呼,特别喜欢称人的行第即在兄弟之间的排行,以表示亲近之意,而杜甫在兄弟之间的排行是老二,因此就称他“杜二”。当时第一个称杜甫为“杜二”的人是大诗人李白,他有一首《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的诗。接着,著名诗人高适、严武也有诗称杜甫“杜二”,诗题分别为《人日寄杜二拾遗》和《寄题杜二》。

【诗史】“诗史”这个称谓具有双层含义,它既指杜甫的诗,也指杜甫本人。称杜甫的诗歌是“诗史”,是说杜甫的诗歌以诗歌的形式写历史,充满着现实主义,读他的诗歌就如同读唐代的历史。而称杜甫本人为“诗史”,是作为他的一个别称,当时就有人这样称呼他了。

【少陵、少陵野老】少陵原来是个地名,全称“少陵原”,在今陕西省长安县东南。安史之乱刚刚爆发,杜甫曾经困居于此,所以他就自号“少陵”。杜甫在他的《哀江头》诗里说:“少陵野老吞声哭。”这“少陵野老”就是杜甫自指,因此也可以称杜甫为“少陵野老”。

【拾遗】这是以官职称谓杜甫。《旧唐书•职官志》里说,拾遗是门下省(中央机关)下面的一种谏官,级别很低,只有从八品,比县令还要低两级,相当于现在的正科级干部。拾遗这种官职,又分为左拾遗和右拾遗,杜甫担任的是左拾遗。古代就盛行称官职,这一点与现代完全一样,担任县长、市长的就称之“某县长”、“某市长”,因此杜甫当时就被人称作“杜拾遗”。

【杜工部】这也是以官职称谓杜甫。唐肃宗时期,杜甫任职左拾遗,后来因社会动荡流入蜀地,在严武的推荐下,他担任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古代中央机关分为六个部,这就是吏部、礼部、兵部、户部、刑部、工部。杜甫曾经担任工部员外郎,这是一个级别比较高的官职,大约是从五品甚至正五品,主要职责是做侍郎(副部长)的助手,相当于现在的司局级干部。因此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杜员外】这是和称杜甫为“杜工部”同样性质的称谓。因为杜甫担任工部院外郎,所有就取其中“员外”两个字来称呼他,实际上这是用具体职务来进行称谓。

【文贞公】这是用谥号称杜甫。杜甫的这个“文贞”谥号,是元朝廷就在至正二年(1342)元朝廷就赐封杜甫谥号为“文贞”,所以从此以后世人就称杜甫为“文贞公”了。

【老杜】这个“老杜”,实际上就是“杜老”,属于一种敬称。唐代著名学者段成式在他所著的《酉阳杂俎》一书中说:“李白集有尧祠赠杜补阙者,老杜也。”可见称杜甫为“老杜”,从唐代就开始了。因为在唐代还有一个叫杜牧的著名诗人,因此为了区分杜甫和杜牧,人们就把杜牧称作“小杜”。《新唐书•杜牧传》说:“牧于诗,情致豪迈,人称‘小杜’,以别杜甫。”可见“老杜”就是“杜老”的意思。

 

四、“书圣”王羲之

王羲之,字逸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他的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因此有“书圣”之称。

王羲之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其行书《兰亭集序》被历代书法家推崇为“天下第一行书”,被天下人尊为“书圣”。王羲之一名中的“羲”内容很丰富。“羲”字常作为古时对贤人用字,如上古的伏羲,尧时掌管天文的官吏羲仲、羲叔以及传说中的太阳神羲和等。“羲”又专指太阳。如唐韩愈《石鼓歌》:“孔子西行不到秦,掎摭星宿遗羲娥。”可以看出,“羲”在古人心目中是一个十分神圣的字。王羲之的父亲在他的名字中使用这个字,包括了以上几层意思,希望他日后能够成为一个类似于伏羲的圣人、贤人。至于“之”字,为一助词,没有实际意义。不过在古人尤其是两晋人看来,名字后加一个“之”字是高雅的。两晋时期,一些地位高、权力大的人,特别是当时一些显宦、士人的名字中不乏“之”字。在两晋琅王牙王氏家族中,一连几代人都喜欢用这个字。如王羲之的5个儿子分别名为王玄之、王凝之、王徽之、王操之及王献之,王羲之的孙子辈以至10代之后的后人,名字中还有用“之”字的。

据学者考证,取名避讳的风俗开始于东周,下至清末。王羲之家族几代人都打破了避讳的规矩,多用“之”字的原因大概与五斗米道有关。五斗米道为东汉人张陵所创,该教对道徒规定名字中要用“之”字作为暗记。王羲之一家信奉五斗米道,所以家族中人多用“之”字。

有人认为,王羲之名字中带“之”的另一个原因是,两晋及南北朝时,名字避讳这一习俗逐渐严格起来。取名时,皇帝、父母及祖父母、圣人的名字都要避讳,要取个好名字很不容易。而“道”和“之”两字不在家讳之列,所以文人名士都喜欢用“之”字。如王羲之七个儿子,每一个名字里都有一个“之”字,依次是:王玄之、王凝之、王焕之、王肃之、王徽之、王操之、王献之。七子都擅书法,但以老七王献之最出名。《晋书·王羲之传》原文: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时陈留阮裕有重名,裕亦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记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李充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序以申其志。 性好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新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送耳。” 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尝至门生家,见篚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时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名誉,与羲之齐名,而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侯己,辄洒扫而待之。

时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名誉,与羲之齐名,而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侯己,辄洒扫而待之。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竟不顾,述深以为恨。王羲之与“永字八法”。简单的讲就是毛笔书法中”侧、勒、弩、趯、策、掠、啄、磔“的笔划。永字八法是古人以永字为例,概括地阐述楷书八种基本点画用笔要点的方法。关于它的来源,历来说法不一,大约是在楷书盛行的隋唐之际,书家为指导初学者习书,便取被誉为“天下法书第一”的王羲之《兰亭序》的第一个字“永”为例,总结出一套欲以简驭繁、“以开字中眼目”的教学方法。在永字八法中,点叫作侧,横叫作勒,竖叫作弩,竖勾叫作趯,挑叫作策,竖撇叫作掠,横撇叫作啄,捺叫作磔。点画的命名虽然很奇特,但寻其字义,皆暗含比喻,说明该点画应如何写才能得其骨力、神韵。是中国书法历代书法名家书法理论精华的归纳总结,也是书法初学者必须要掌握的技法之一。也就是现代汉字中的”点、横、竖、撇、捺、勾、挑、折“。由于书法的书写工具是神奇的毛笔,所以谈论书法自然要涉及到用笔的方法问题,也就是“笔法”。唐代书法理论家张怀瓘说:“夫书,第一用笔”,赵孟頫则说:“书法以用笔为上。”很显然,无论书法学习还是欣赏,排在第一位的,是用笔的方法。甚至有人说,学书法就是学用笔。“笔法”可以分两个层面。一是执笔法,包括着腕法、枕腕法、提腕法和悬腕法。二是用笔法,其中,中锋类用笔和侧锋类用笔差异很大。一般说来,中锋用笔是书法用笔的根本。在实际书写中,中锋类用笔和侧锋类用笔又有许多具体的方法。这个细究起来比较繁琐,对于普通人的学习和认识,也构成了不便。那么,是否有一种简便的学习与认识方法呢?当然是有的,最著名的就是“永字八法”。 《书法正论》的八法解中如是说:“永字八法有八,曰侧、勒、努、趯、策、掠、啄、磔;八法之势又名曰怪石、玉案、铁柱、蟹爪、虎牙、犀角、鸟啄、金刀……”。永字八法,是中国书法用笔法则。以“永”字八笔顺序为例,阐述正楷笔势的方法:点为侧,侧是倾斜不正的意思。点应取倾斜之势,如巨石侧立,险劲而雄踞。如点成平卧或正立,则呆痴失势。至于此永字之点以露锋作收,是为了与下面横画的起笔相照应而气韵一贯。侧锋峻落,铺毫行笔,势足收锋;横为勒,横取上斜之势,如骑手紧勒马缰,力量内向直贯于弩(竖)。逆锋落纸,缓去急回,不可顺锋平过;直笔为努,弯是有力的意思(亦作努)。竖画取内直外曲之势,如弓弩直立, 虽形曲而质含无穷劲力,不宜过直 ,太挺直则木僵无力,而须直中见曲势;钩为趯(tì),趯与跃同,谓作勾之时,先蹲锋蓄势,再快速提笔,顺势出锋。 如人要跳跃,需先下蹲蓄力,然后猛然一跃而起。锋不平出,为的是与策(挑) 画起笔相呼应。驻锋提笔,使力集于笔尖;仰横为策,策的本义是马鞭,这里是用其引申义策应的意思。挑画多用在字的左边,其势向右上斜出,与右边的有关点画相策应,形成向背拱揖的情趣。 永字中的策画略微平出,主要是与右边的啄(横撇)相策应。两个笔道虽错落不相对称,其心气却相通相应。起笔同直划,得力在划末;长撇为掠,掠是拂掠的意思。谓写掠画应如以手拂物之表,虽然行笔渐渐加速,出锋轻捷(与捺相对而言),取其潇洒利落之姿,但是力量却要送到末端,否则飘荡不稳。起笔同直划,出锋稍肥,力要送到;短撇为啄,谓写横撇应如鸟以喙啄食,行笔快速,笔锋峻利,落笔左出,快而峻利;捺笔为磔(zhé),磔的本义是指肢解祭祀用的牺牲,含有解体、 张裂的意思。楷书中的捺画是承隶书的波磔来的,而隶书的波磔正是为了解散小篆屈曲裹束的形式(隶书斜出的波磔在小篆中皆弯曲下行),使字的体势向外开张, 所以隶书又叫分书。楷书的捺也是起这个作用。楷书中的撇捺,力虽内聚,形却外张, 使字的体势舒展、活泼。如果把楷书“永”字的这一长捺改作一短侧点,力量依然内聚,却立即失去飞扬的气势。正因如此,捺画总要写得开张舒展方显精神。逆锋轻落,折锋铺毫缓行,收锋重在含蓄。有这样一则故事,说王羲之练习书法多年后,有一年重点练习一个字:“永”,永远的永。我们知道,《兰亭序》的第一个字,不是别的,恰恰就是“永”。“永”所包含的笔法,“能通一切字”,“永”虽然只是一个字,却以最精练的方式包含着所有字。学好这个字,虽然不能说一定可以写好所有字,却为写好所有字奠定了一个基础。在清代冯武编的一套比较完备的楷书技法理论集刊既从传统的理论方面进行了解说,还根据自然界的事物及动物形态进行了解说。《书法正传》中用十六字概括把笔八法:“身直、手直、腕工、背力、虎口、凤眼、阴笔、阳笔”。永字八法”散形为二十四法:曰,悬珠、垂珠、龙爪、瓜子、杏仁、梅核、石楯、象简、垂针、象笏、曲尺、飞雁、龙尾、凤翅、狮口、搭勾、宝盖、金锥、悬戈、飞带、戏蝶、蟠龙、吟蛩、游鱼,通前共三十二势”进行解说的不同笔划的写法图示。并详详细注解用在什么字上面。永字八法” 流传二千余年,实是古人传授书艺的大智慧。自汉崔子玉著《八法阴阳迟速论》,蔡邕、钟繇、王羲之、智永、张旭、张怀瓘、颜真卿等都有过不少书“永”诵“永”论“永”的史载传说。但在这里,或许应刻上柳宗元的名字。柳宗元,字子厚,史称柳子。不为“子”之冠誉,只为他授山水以灵性,是园林之祖师;更为他授“永”以生命,他的《永字八法颂》世为经典。如颜真卿《永字八法颂》:“侧蹲鸱而坠石,勒缓纵以藏机,弩泫环而势曲,趯峻快以如锥,策依稀而似勒,掠仿佛以宜肥,啄腾凌而速进,磔抑踖以迟移。”柳宗元《永字八法颂》:“侧不愧卧,勒常患平。努过直而力败。趯宜峻而势生。策仰收而暗揭,掠左出而锋轻。啄仓皇而疾罨,磔赲趞以开撑。”元代书画家赵子昂在一幅画上题诗道:“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于八法通。”他将绘画的用笔和书法联系起来,其中就涉及这个八法。其法称点为“侧”,须侧锋峻落,铺毫行笔,势足收锋。将横称为“勒”,其要求是逆锋落纸,缓去急回,不应顺锋平过。以一竖为“努”(或为“弩”),须于直中见曲势,不宜过直,这是对竖的要求,因为过于挺直就显得直露而无蕴藏。将一仰横称为“策”,用力在发笔,得力在划末,如自由策马而行。将钩称为“趯”,所谓驻笔提锋,突然跃起。将捺称为“磔”,逆锋轻落,折锋铺毫而慢行,至末收锋,将力蕴其中。将长撇称为“掠”,像猛禽掠过,起笔如直划,出锋时稍肥,用力送出。将短撇称为“啄”,像鸟啄木一样,落笔左出,快而峻利,既见飞动之势,又不落漂移之弊。后人将其概括为无往不复,无垂不缩,点笔隐锋,波必三折。意思是:没有一横是不回来的,没有一竖是不收缩的,一点之中一定会藏着暗锋,一捺之中含有很多折转。这就是中国书法的“势”。“势”就是力,内在的力,不是外在力。为什么说是内在的力呢?因为这种力是通过线条内部的变化、线条与线条之间、具体的章法等表现出来的,书法家就是一个制造矛盾的高手,就是要造成书法内部的冲突,通过形式内部的避让、呼应、映衬等,造成内在的冲突,形成一种张力。这就是“势”。这个势,也与自然有密切关系,中国书法家是到自然中体会这种势的,体会“一阴一阳之谓道”的精神。

相传,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用15年的时间,专门写“永”字。关于“王羲之研究永字十五年”这一说法,见于《法书苑》:王逸少工书十五年偏攻“永”字八法,以其八法之势,能通一切。唐张怀瓘在他的《玉堂禁经》中曾经说过:八法起于隶字之始,后汉崔子玉历钟、王以下,传授所用八体该于万字……大凡笔法,点画八体,备于‘永’字。王羲之认为,这个字具备楷书的八法,写好“永”字,所有的字都能写好。以后,王羲之的七世孙智永又将这“永字八法”传给虞世南,再后来,经过很多书法家一直传了下来。相传,王羲之曾到天台山,被那里的风景深深吸引,便在山顶住了下来,终日尽情欣赏日出奇观和云涛雾海,并且从中获得了书法灵感。他每天不知疲倦地练字,不停地洗笔、洗砚,最后竟然把一个澄澈清碧的水池都染黑了,可见其对书法研究的痴迷程度。有一天深夜,王羲之还在练字,白纸写了一张又一张,铺得满地都是,但还是不满意。后来实在疲倦不堪,趴在桌上睡着了。这时.忽然刮来一阵清风,一朵白云飘然而至,云朵上有位鹤发银髯的老人,笑呵呵地看着他说:“我看你每天潜心研究书法,十分用功,现在我教你领悟一个笔诀,日后自有作用。你伸过手来。”王羲之听到这里将信将疑地伸手过去。老人在他手心上写了一个字,然后点点头说:“你书法技艺会越来越高的。”说罢就消失在空中了。这时王羲之急忙喊道: “先生家居何处?”只听空中隐隐约约地传来一声:“天台白云……”看着老人走了之后,王羲之一看手心,原来是个“永”字,思考了一整夜,终于明白了,横竖勾,点撇捺,方块字的笔画和架子结构的诀窍,都体现在这“永”字上了。白云先生教授的真是好笔诀啊!此后,王羲之练字更加勤奋了,书法也更加洒脱高超了。后来有一次,王羲之和朋友在兰亭欢聚时,便挥笔写下了千古流传的书法珍宝《兰亭集序》,为世人传颂。

王羲之《兰亭集序》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不知老之将至 一作:曾不知老之将至)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晋书·王羲之传》原文: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时陈留阮裕有重名,裕亦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记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李充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序以申其志。性好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新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送耳。” 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尝至门生家,见篚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五、“画圣”吴道子

吴道子,又名道玄,唐代著名画家,曾随张旭、贺知章学习书法,通过观赏公孙大娘舞剑,体会用笔之道。擅佛道、神鬼、人物、山水、鸟兽、草木、楼阁等,尤精于佛道、人物,长于壁画创作。画史尊称其“画圣”。人物绘画“冠绝于世”。他善于从复杂的物体形态中吸收精髓,把凹凸面,阴阳面,归纳成为不可再减的“线”,构成线条的组织规律,如衣纹的高、侧、深、斜、卷、折、飘、举的姿势。所绘人物,善用状如兰叶或蓴菜条之线条表现衣褶,使有飘举之势,人称“吴带当风,”又喜以焦墨勾线,略加淡彩设色,又称“吴装。”主要作品:《天王送子图》、《孔子行教像》 、画像有《八十七神仙卷》、《菩萨》、《鬼伯》等。现存壁画真迹有《云行雨施》、《维摩诘像》、《万国咸宁》等。大诗人苏轼盛赞曰:“画圣吴道子、古今之变、天下能事毕矣!”

唐玄宗给吴道子改名字。“吴道子”三个字,不论读,还是写,都带有宗教色彩,不似常人的名字。唐·朱景玄《唐朝名画录》载:“吴道子,少孤贫,天授之性,年未弱冠,穷丹青之妙。”北宋《宣和画谱》载:“吴道子,少孤贫,客游洛阳,学书于张颠、贺知章,不成,因工画。未冠,深造妙处,若悟之于性,非积习所能致。”《太平广记》载:“唐吴道子,少孤贫。天授之性,年未弱冠,穷丹青之妙。”宋·夏士良《图绘宝鉴》载:“吴道子,少贫,游洛阳,学书于张颠、贺知章,不成,因工画,深造妙处,若悟之于性,非积习所能致。”吴道子早产在路边,当地风俗,女子不能在别人家里、地里生产,如果这样,主家便觉得晦气。二人紧赶慢赶,抱着儿子赶回家,天已经黑了。当地人生孩子,应马上给老娘舅家报喜。老娘舅家接到信,立即赶来看孩子,还带来一位算卦仙儿。那人看看孩子,说:“这孩子生在半道上,命硬,得起个不常见的名字压压八字,就叫‘道子’吧!”吴道子周岁那天,要“抓周”了,爹妈就在院里铺了张席,席上放了笔、墨、纸、砚、书、花、锤、鞭、镰刀、斧头、靴子、蓝衫等,让孩子来抓,抓住啥长大就做啥。吴道子一抓就抓住了一杆笔,东一道西一道满地乱画。他爸妈都说这可是个读书写字的料,日子再苦也得供他上学。后来吴道子成名,唐玄宗喜欢上他的画,也喜欢上他这个人,就把他调进宫里当画师,改名为吴道玄。不过百姓不喜欢皇上起的名,千百年过去了,还是叫他吴道子。

为什么称吴道子为画圣?吴道子被称为画圣,最早出现在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中,他称誉道:”国朝吴道玄,古今独步,前不见顾陆,后无来者……吴宜为画圣。”到了北宋,郭若虚又在《图画见闻志》中说:”吴生之作,为万世法,号曰’画圣’,不亦宜哉”!直至元代,夏文彦也赞道:”笔法超妙为百代画圣。”于此可见,吴道子在中国画坛上有如此高的地位,实与他在绘画创作上的贡献及其独特的风格有关。而”曹衣出水,吴带当风”也即是指吴道子等人在艺术上的独创性与重大影响。”曹衣出水,吴带当风”主要是指古代人物画中衣服褶纹的两种不同的表现方式。一种笔法刚劲稠叠,所画人物衣衫紧贴身上,犹如刚从水中出来一般;一种笔法圆转飘逸,所绘人物衣带宛若迎风飘曳之状。而”曹衣出水,吴带当风”中所指的”曹”、”吴”又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说曹为曹仲达,吴为吴道子;一说曹为曹不兴,吴为吴暕。曹不兴为三国时吴国吴兴人,又名弗兴。擅长画龙、马、虎及人物,画史有”误墨于素,因势成蝇”的传说。吴暕为南朝宋代人,擅长画佛像罗汉,时享盛誉。而”曹衣出水,吴带当风”一般多指曹仲达和吴道子。苏轼《书吴道子画后》:知者创物,能者述焉。非一人而成也。君子之于学,百工之于技,自三代,历汉至唐而备矣。故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道子画人物,如以灯取影,逆来顺往,旁见侧出,横斜平直,各相乘除,得自然之数,不差毫末,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所谓游刃余地,运斤成风,盖古今一人而已。余于他画,或不能必其主名,至于道子,望而知其真伪也,然世罕有真者,如史全叔所藏,平生盖一二见而已。清代纪迈宜《柏林寺殿壁吴道子画水》:赵州画水天下闻,波涛汹汹如崩云。起伏有势壁欲动,世上摹本徒纷纷。反覆斜正看逾活,胸中万顷倾溟渤。艨艟挂席不敢前,蛟龙夜半争出没。想当苍茫落笔时,星精旸睒来相窥。奋臂一扫风雨疾,至今元气犹淋漓。殿宇屡易壁不易,屹然怒浪如山立。微损谁能补化工,常完呵护知神力。柏林古寺振宗风,金碧巍峨矗半空。画旨通禅方入圣,照耀千古无终穷。僧繇之龙久飞去,虎头金粟今何处。风尘鞅掌得奇观,如过瞿唐惊滟灏。

《八十七神仙卷》是一幅唐代吴道子创作纸白描人物手卷。真迹属于绢本白描人物画卷,长292厘米,画面主体有87位道教人物白描画像,其中有3位带有头光的主神、10名武将、7位男仙、67名金童玉女由画面右端向左端行进。画面没有任何文字。卷尾附有1948年重新装裱时的七段题跋,由前至后为:徐悲鸿跋之一、徐悲鸿跋之二、张大千跋、徐悲鸿跋之三、谢稚柳跋、朱光潜跋、艾克跋及冯至译义、徐悲鸿跋之四,加上题跋装裱全画总长超过十米。全图分为三个部分:作品从左到右,前面是六神将开路,接着是捧花执旗的金童玉女二十四人,作为东华天帝的前导,是为前段。在东华天帝与南极天帝之间是乐队和金童玉女二十九人,是为中段。在乐队之后是南极天帝,其后是金童玉女、仙伯、力士等二十三人,最后是神将四人,是为后段。图中以道教故事为题材,描绘了八十七位列队行进的神仙,纯以线条表现出八十七位神仙出行的宏大场景,画面优美,笔墨灵动洒脱,宛若仙境,代表了唐代的白描技法的最高成就。吴道子名画《八十七神仙卷》的灵感来自裴旻的剑舞。裴旻,是唐玄宗时期的唐朝大将,同李白、吴道子等人,都有一定的来往。 开元时期,裴旻的母亲去世,裴旻在悲痛之余,有了一个想法:那就是想请当世著名的画师吴道子,给自己的母亲做一幅宗教题材的绘画,这样,可以给自己的母亲积累一些阴功,让自己的母亲可以在另一个世界好过一些。 裴旻的剑舞在当时的知名度不亚于吴道子的画技,吴道子没有推辞裴旻的请求,只是向裴旻提出了一个要求:要求裴旻能给自己表演一段剑舞,这样呢,也能给自己创作带来灵感和启发。 裴旻没有推辞,立马给吴道子表演了一段剑舞,其剑舞气势,深深打动吴道子,让吴道子内心受触动,波澜不已。 于是吴道子巧妙利用这种心境,这种创作热情高涨的状态下,即兴创作了《八十七神仙卷》。

 

杨易程、伊万卡老师剪纸《八十七神仙卷》(部分)

    六、“武圣”关羽

关羽,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河东郡解良人,东汉末年名将,东汉名将,刘备起兵时,关羽跟随刘备,忠心不二,深受刘备信任。刘备、诸葛亮等入蜀,关羽镇守荆州,刘备夺取汉中后,关羽乘势北伐曹魏,曾围襄樊、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中原震动,但是东吴偷袭荆州,关羽兵败被害。关羽去世后,逐渐被神化,被民间尊为“关公”;历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崇为“武圣”,与“文圣” 孔子齐名。《三国演义》尊其为“五虎上将”之首,毛宗岗称其为“《演义》三绝”之“义绝”。

关羽这名字看似简单,实际上也有深意,关羽,字云长,云之长者,有羽者才能飞至云端。而就关羽的一生来说,斩颜良、诛文丑、水淹七军等,确实取得了令人仰望的成就。就刘备来说,备;备者,国之重也。——《墨子·七患》;玄德:玄古之君天下,无为也,天德而已矣。——《庄子》。由此,刘备虽然家道中落,但是其毕竟是汉朝皇室后裔,所以名字起得也是十分大气。据说关羽原本不姓关,而是姓冯,名贤,字寿长。那年他因杀死贪官被缉捕,从家乡逃走。到潼关时,见关门口贴有捉拿他的画像,他不敢出关,就悄悄溜到城边水沟旁躲起来。躲了一整天,他又饿又渴,到沟边喝水,看见自己的脸又脏又黑,就捧起水来洗脸。这一洗倒是不脏不黑了,却变成了红脸,连自己也不认识自己了。他又惊又喜,立即大模大样走向关门口。把关的士兵仔细端详他,觉得有点像门上通缉的人,可脸色又不对,就盘问道:“客官姓什么?”他一慌,便随口指关为姓说:“我姓关。”把关的士兵见姓氏不对,没再问就放他过了关。从此,他就改姓为关了。

关羽绰号是什么?_史书记载的关羽的绰号一共有两个,一个叫“美髯公”,是诸葛亮送给关羽的,原因是关羽的胡子长得好看;另一个绰号叫“万人敌”,是魏国谋士程昱送给关羽的,说关羽有万夫不当之勇,形容得很到位。据历史记载,关羽早年的时候曾经杀过人,所以才从并州逃到了幽州之地,遇上了刘备、张飞二人。相传他在逃亡途中,因为遭到官兵追杀,不得不改头换面,易容而行。那日正好逃到一处农夫家里,眼看追兵将至,他便随手将农夫家中刚刚宰杀的鸡血抹在了脸上,蒙混了过去。故而才有了关公红脸的形象。

关羽是五虎上将之首是因为什么? 五虎上将,指汉末三国时期,跟随刘备建立蜀汉政权的五位将军。分别为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起初,刘备起兵时,关羽和张飞就跟随刘备,忠心不二,深受刘备的信任。赤壁之战后,关羽绝北道断曹仁后路,让刘备取得荆南四郡(长沙、零陵、武陵、桂阳),关羽因此被推为元勋。刘备平定蜀地后,关羽总领荆州。三国时期其实并没有五虎上将之说,因为关羽忠义无双,有勇有谋,逐渐被后人神化,被民间尊为“关公”;历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崇为“武圣”,与“文圣” 孔子齐名。《三国演义》尊其为“五虎上将”之首,毛宗岗称其为“《演义》三绝”之“义绝”。

关羽谥号为“缪”的原因是?中华5000年文明,基本上讲究盖棺定论,对死去的文臣武将,帝王都会有谥号,这个谥号就是对这个人一生功绩的评价。而在蜀汉五虎上将中,唯独后世被称为武圣的关羽,谥号称为“缪”。 在蜀汉景耀三年,刘禅对其父亲时期的开国五上将追赐谥号,也是要对开国功臣的功绩盖棺定论,以为后人传颂!五虎上将的谥号分别是,张飞,追赐桓侯,马超,追赐威侯,黄忠,追赐刚侯,赵云,追赐顺平侯。而对五虎上将之首,自己二叔的关羽追赐的却是“壮缪侯”。古代“缪”同“谬”,意思是“武功不成,武功不遂,名不符实”的意思,就是说,威震华夏的关羽名不符实。原因在于刘禅对这位叔叔,空有威震华夏威名,却大意失荆州的怨恨!后世关羽被极力的追捧奉为武圣,因此,这个不光彩的谥号,在宋朝被拿掉了,取而代之的都是“武”“安”等好的谥号!因此,后世也没多少人知道,关羽“壮缪”侯谥号了!

关羽为何被后人尊为“武圣”? 关公可以说是在海内外都享负盛名,他不单单是三国时期蜀国的五虎上将,后来因为极其忠义被后人尊为武圣人关二爷喜欢读什么?读春秋,讲大义。践行大义,也是关羽一生的最终追求。关羽的大义是什么?就是刘备曾号召的‘复兴汉室’。刘备势单,曹攻陷徐州,又攻下邳,小沛。土山一战,关与刘张失联,欲捐躯赴义。曹麾下张辽劝降关羽。曹公待关羽甚厚,定做衣袍,赤兔宝马相赠。关羽斩袁绍之颜良、文丑首级报此恩。后得知备于袁绍军中,弃财帛爵位驰赤兔绝尘而去。对汉室忠心耿耿,尤其是在乱世中,谁都想争夺一块地盘,然后发展自己的势力,而不是傻到免费给汉室打工。只有关羽,依然想着复兴汉室,依然渴望曾经盛世的汉朝能够重新回来。关羽这类武将也是历代朝代想拥有的人,有能力、又忠心、不为钱财所绊、不为权利所惑。谁不想要?所以,关羽被后人尊为武圣人!

《三国志·关羽传》原文:关羽字云长,河东解人也,亡命奔涿郡。与先主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曹公擒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绍遣大将军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剌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曹公即表封羽为汉寿亭侯。初,曹公壮羽为人,而察其心神无久留之意,谓张辽曰:“卿试以情问之。”既而辽以问羽,羽叹曰:“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辽以羽言报曹公,曹公义之。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杨易程、伊万卡老师剪纸《武圣关羽》

七、“兵圣”孙武

孙武,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人。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他著有巨作《孙子兵法》十三篇,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他曾率领吴国军队大败楚国军队,占领楚国都城郢城,几近覆亡楚国。被后世尊称“兵圣”或孙子(孙武子)。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

1、从孙武名字了解孙氏起源?孙武据说他是陈国公子陈完的后裔。陈完因逃避国内动乱,来到齐国,不久改称“田完”。经过数代经营,田家已经成为齐国一个重要家族,在齐国政治经济军事等事务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并且家学相传,成为军事世家。陈完的五世孙、孙武的祖父田书因功被封到孙地(今天山东的乐安)为采邑,并且被赐姓田孙氏。孙书正是整个孙氏一族的起源,因为在他之前,并没有人姓这个姓氏,他可以算得上现代整个孙氏的先祖。孙武的祖先叫妫满,被周朝天子册封为陈国国君(陈国在今河南东部和安徽一部分,建都宛丘,今河南淮阳)。大约在齐景公三十一年(公元前517 年)左右,孙武正值18岁的青春年华,他毅然离开乐安,告别齐国,长途跋涉,投奔吴国而来,孙武一生事业就在吴国展开,死后亦葬在吴国,因此《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就把孙武称为“吴人”。《左传》记载:卫公子惠孙之后,以字为氏,也即卫惠孙的后代以孙为氏。又根据《唐幽州内衙副将、中散大夫、试殿中监乐安郡孙府君神道碑》与《唐故魏州昌乐县令孙君墓志铭》等碑文,考证出了孙武为卫国惠孙之后。

2、孙武为何尊称“兵圣”? 孙武和他的军事思想享誉古今、蜚声中外,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从军事世家、独步天下、吴王兴国、身担重任、开创霸业、西坡强楚、霸业初兴、南服越国、图霸中原,在世界军事史上亦有着极高的地位。孙武“挟三万兵,纵横天下无敌”,他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孙子兵法》。他的《孙子兵法》被国际上认为它是“世界古代第一部兵书”,现在不仅于军事领域,而且在经济、体育等方面,都受到了关注和应用。被奉为兵家第一经典的《孙子兵法》不仅在影响了中国几乎整个冷兵器时代,它的影响力直到今日仍没有分毫衰减,甚至被应用到全世界的商界政界。这也印证了那句“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可见各类学科的研究最终是殊途同归的。“吴宫教战”的故事,把笔墨完全用在训练宫女上。军事训练,训练新兵难,训练女兵则更难;而训练国王宠爱的宫女就是难上加难了。《史记(卷六五孙武传)》:孙子武者,齐人也,以兵法见于吴王阖庐。阖庐曰:“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可以小试勒兵乎?”对曰:“可。”阖庐曰:“可试以妇人乎?”曰:“可。”于是许之,出宫中美女,得百八十人。孙子分为二队,以王之宠姬二人各为队长,皆令持戟。令之曰:“汝知而心与左右手背乎?”妇人曰:“知之。”孙子曰:“前,则视心;左,视左手;右,视右手;后,即视背。”妇人曰:“诺。”约束既布,乃设斧钺,即三令五申之。于是鼓之右,妇人大笑。孙子曰:“约束不明,申令不熟,将之罪也。”复三令五申而鼓之左,妇人复大笑。孙子曰:“约束不明,申令不熟,将之罪也;既已明而不如法者,吏士之罪也。”乃欲斩左右队长。吴王从台上观,见且斩爱姬,大骇,趣使使下令曰:“寡人已知将军能用兵矣。寡人非此二姬,食不甘味,愿勿斩也。”孙子曰:“臣既已受命为将,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遂斩队长二人以徇。用其次为队长,于是复鼓之。妇人左右前后跪起皆中规矩绳墨,无敢出声。于是孙子使使报王曰:“兵既整齐,王可试下观之,唯王所欲用之,虽赴水火犹可也。”吴王曰:“将军罢休就舍,寡人不愿下观。”孙子曰:“王徒好其言,不能用其实。”于是阖庐知孙子能用兵,卒以为将。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

苏洵《孙武》原文:天下之士与之言兵,而曰我不能者几人?求之于言而不穷者几人?言不穷矣,求之于用而不穷者几人?呜呼!至于用而不穷者,吾未之见也。《孙武十三篇》,兵家举以为师。然以吾评之,其言兵之雄乎!其书论奇权密机,出入神鬼,自古以兵著书者罕所及。以是而揣其为人,必谓有应敌无穷之才。不知武用兵乃不能必克,与书所言远甚。吴王阖庐之入郢也,武为将军。及秦楚交败其兵,越王入践其国,外祸内患,一旦迭发,吴王奔走,自救不暇。武殊无一谋以弭斯乱。若按武之书以责武之失,凡有三焉。《九地》曰:“威加于敌,则交不得合。”而武使秦得听包胥之言,出兵救楚,无忌吴之心,斯不威之甚。其失一也。《作战》曰: “久暴师则钝兵挫锐,诸侯乘其弊而起。”且武以九年冬伐楚,至十年秋始还,可谓久暴矣。越人能无乘间入国乎!其失二也。又曰: “杀敌者,怒也。”今武纵子胥、伯嚭鞭平王尸,复一夫之私忿以激怒敌,此司马戍、子西、子期所以必死仇吴也。勾践不颓旧冢①而吴服,田单谲燕掘墓而齐奋,知谋与武远矣。武不达此,其失三也。然则始吴能以入郢,乃因胥、嚭、唐、蔡之怒,及乘楚之不仁,武之功盖亦鲜耳。夫以武自为书,尚不能自用以取败北。况区区祖其故智余论者而能将乎!且吴起与武,一体之人也,皆著书言兵,世称之曰“孙吴”。然而吴起之言兵也,轻法制,草略无所统纪,不若武之书词约而意尽,天下之兵说皆归其中。然吴起始用于鲁,破齐;及入魏,又能制秦兵;入楚,楚复霸。而武之所为反如是,书之不足信也,固矣。

3、《孙子兵法》成书的过程?《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早于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约2300年,被誉为“兵学圣典”。《孙子兵法》成书于专诸刺吴王僚之后至阖闾三年孙武见吴王之间,也即前515至前512年。全书分为十三篇,是孙武初次见面赠送给吴王的见面礼,事见司马迁《史记》:“孙子武者,齐人也,以兵法见吴王阖闾。阖闾曰: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公元前515年,吴国公子光利用吴国伐楚,国内空虚的机会,以专诸为刺客,袭杀吴王僚,然后自立为王,称阖闾。阖闾即位后,就礼贤下士,任用伍子胥等一批贤臣,他又体恤民情,不贪美味,不听淫乐,不也女色,注意发展生产,积蓄粮食,建筑城垣,训练军队,因而大得民心,吴国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阖闾又注重搜求各种人才,立志要使吴国更加强盛,时而向长江中游发展,灭楚称雄。隐居吴都郊外的孙武由此更加看清自己的前途,他在隐居之地,一边灌园耕种,一边写作兵法,并请伍子胥引荐自己。终于,孙武写好了13篇兵法。这13篇兵法,讲的全部都是如何克敌制胜的战略战术,全书构成了一个严密的体系。孙子兵法的战略思想有两层含义:一是预见性, 所谓“未战而庙算胜”;二是智慧性,所谓“因形而措胜于众”。特别是蕴涵其中的重道尚智的价值取向,强军安国的和平追求。要读懂孙子兵法要理解以下概念的实质:阴阳、奇正、常变、虚实、天地、知行、等等。这些抽象概念要借《周易》等来理解。最值得一提的是《孙子兵法》虽然研究战争,却不以杀人为目的,而以争取人心、使国家富强为目的,如“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等哲理深厚的论述。《孙子兵法》注重对“知”这个概念的阐述,知的概念是其余理论展开具体论述的重要基础。正如书中所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第一,洞悉事物的基本条件。最重要的思想就是要时刻冷静科学地分析当前的局面。第二,提升境界,看的更长远,对局面的微妙变化都应当了如指掌。这就要求能见到别人所看不到的地方这恰恰是胜利的关键。第三,洞悉事情发展的规律, 这便是所谓的“道”,对事情的发展要有预见力。因为知道事情的发展规律,才能避免突发状况。《孙子》的战略思想主要由战略目标、战略决策、战略选择三部分组成。它所论述的战略目标是“安国保民”,基于此,它又进一步提出了“重战”、“慎战”和“备战”的指导原则。在战略决策上,《孙子》从道、天、地、将、法“五事”,和“七计”,来分析决定战争胜负的基本条件,并以此判断双方优劣,制定战略战术并预测胜负。“七计”,即考虑:哪个君主有道义、哪个将领有才干、天时地利对哪方有益、哪方面能贯彻法令、哪方军队强盛、哪方士兵更为训练有素、哪方的赏罚更为严明7个方面。 “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孙子兵法》在作战指导上追求的最高理想,具体说就是通过威慑,达到“自保而全胜”的战略目的。孙子说:“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孙子兵法·谋攻》)。孙子认为,军事行动的上策是在谋略上取胜;中策是用外交手段取胜;下策才是在战场上取胜;攻城则属下下策。“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华夏兵学的最高境界,现代海内外军事家现在对此皆有认同,认为《孙子》这一观点触及了现代战争的实质,是最理想的战略。对战争的根本规则的认识,是全书的精华所在。未战先谋,知而后战。要全面了解与战事有关的所有情况,做出上乘的行动方案。无谋而战必败,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认为,对一场战争来说,实力是第一位的、基础性的东西,不具备起码的实力,再高明的人也无能为力。具备一定的实力以后,通过“智”“巧”的谋划,可以使实力倍增。比如,“以近代远”,“以逸待劳”,“以饱待饥”。《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孙子兵法》被奉为兵家经典。诞生已有2500年历史,历代都有研究。李世民说“观诸兵书,无出孙武”。兵法是谋略,谋略不是小花招,而是大战略、大智慧。

《孙子兵法》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今存13篇:

《始计篇》讲的是庙算,即出兵前在庙堂上比较敌我的各种条件,估算战事胜负的可能性,并制订作战计划。这是全书的纲领。

《作战篇》主要是庙算后的战争动员。

《谋攻篇》是以智谋攻城,即不专用武力,而是采用各种手段使守敌投降。

《军形篇》、《兵势篇》讲决定战争胜负的两种基本因素:“形”指具有客观、稳定、易见等性质的因素,如战斗力的强弱、战争的物质准备;“势”指主观、易变、带有偶然性的因素,如兵力的配置、士气的勇怯。

《虚实篇》讲的是如何通过分散集结、包围迂回,造成预定会战地点上的我强敌劣,最后以多胜少。

《军争篇》讲的是如何“以迂为直”、“以患为利”,夺取会战的先机之利。

《九变篇》讲的是将军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战略战术。

《行军篇》讲的是如何在行军中宿营和观察敌情。

《地形篇》讲的是六种不同的作战地形及相应的战术要求。

《九地篇》讲的是依“主客”形势和深入敌方的程度等划分的九种作战环境及相应的战术要求。

《火攻篇》讲的是以火助攻。

《用间篇》讲的是五种间谍的配合使用。

杨易程、伊万卡老师剪纸《兵圣孙武》

八、“医圣”张仲景

张仲景,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涅阳县,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他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在方剂学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他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被后人尊称为“医圣”。

张仲景为何称医圣?张仲景著有《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张仲景是中医临床医学的奠基人,为了纪念张仲景对医学的贡献,后世尊其为“医圣”。张仲景死后其名声及著作的命运,在宋代出现了历史性的转折。由于宋代社会结构的改变,医生地位出现整体的提高,再加上国家对医学的重视,书籍的普及,因而在北宋之时,其著作得到系统整理,建立其著作之上的伤寒学派正式形成。张仲景的大名也随之声闻天下。历史上第一波对张仲景圣化的运动开始了。张仲景的医书,在其死后流传即绵延不绝,但在宋代以前,却绝少有人看见,其书也从未得到医家及世人的重视。张仲景第一次圣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是当时书籍的市场普及化。在中国印刷史上,曾有两次书籍市场化较高的时期,第一次是在宋代,第二次就是从明代中后期开始。书籍的两次普及,使得故纸堆中的人物得到新生。张仲景无疑是这两次运动的受益者。北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国家正式成立了校正医书局,开始校订刊行大量古代医书。张仲景的《伤寒论》、《金匮玉函经》、《金匮要略方论》得到整理出版。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在方剂学方面,《伤寒杂病论》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其所确立的六经辨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这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广泛受到医学生和临床大夫的重视。

《伤寒论》得到重视,也与北宋熙宁年间太医局教育的改革有密切联系。熙宁九年(1076),王安石变法也涉及到了医学教育。当时朝廷将太医局从太常寺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教育机构,定期招生。在必修教材中,《伤寒论》名列其中。随着当时医生社会地位的提高,医官待遇的提高,从事医学的人越来越多,《伤寒论》因此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自上而下流传开来。《伤寒论》的出版,在当时医界、学界引起极大重视。其直接影响是伤寒学派兴起,而张仲景大名也开始被世人不断推崇。先是宋人许叔微(1080——1154)将张仲景比附为孔子:“论伤寒而不读仲景书,犹为儒不知本有孔子六经也。”接着是宋金之时成无己在《伤寒明理论》中则称张仲景为“大圣”:“惟张仲景方一部,最为众方之祖。是以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之经,医帙之中,特为枢要,参今法古,不越毫末,实乃大圣之所作也。”再是金代名医刘完素在《素问玄机原病式》序言中直呼张仲景为“亚圣”:“夫三坟之书者,大圣人之教也。法象天地,理合自然,本乎大道,仲景者,亚圣也。虽仲景之书,未备圣人之教,亦几于圣人,文亦玄奥,以致今之学者,尚为难焉。”仲景之亚圣,是与孔子相较,而非仅在医家中言。故刘完素已将仲景推为医中第一人。唐代甘伯宗《名医录》:”张仲景,南阳人,名机,仲景乃其字也.始受术于同郡张伯祖.时人言,识用精微过其 师:所著论,其言精而奥,其法简而详,非浅闻寡见者所能及.”

张仲景为何被后世誉为”众方之祖”?《金匮要略》与《伤寒论》同是东汉名医张仲景学说的两个组成部分,后世医家整理编次,分别命名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是现代医学理论和医疗技术的基础,其价值珍贵影响很远。《金匮要略》被古今医家赞誉为方书之祖、医方之经,是治疗杂病的典范。总结了东汉以前的丰富诊疗经验,书中共收集方剂262首,如金贵肾气丸、桂枝茯苓丸、大柴胡汤、温经汤、黄芪建中汤、防己茯苓汤、当归生姜羊肉汤、半夏厚朴汤、苓桂术甘汤等方,均广泛地应用于现代临床,确有较好的疗效。因张仲景所记载的方剂具有药味精炼、配伍严密、主治明确的特点,被后世誉为”众方之祖”,或称之为”经方”,张仲景本人也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大家都知道在张仲景所载方剂中最为经典,被现代人普遍认知的,当属补肾名方六味地黄丸。

《伤寒杂病论》书名由来?《伤寒杂病论》书名中的杂病之名源于《杂病》篇,书中的杂病既包括属于伤寒之类的全部病证,又包括与之相关需要做鉴别的非伤寒之类病证。《伤寒杂病论》的书名名副其实,其书乃”至杂”之作。分析《灵枢·杂病》(简称《杂病》)内容看出,其杂病属伤寒之类病证,这些病证在其他经典著作中有相关论述。晋朝王叔和的太医令在偶然的机会中见到了《伤寒杂病论》。书已是断简残章,王叔和读着这本断断续续的奇书,兴奋难耐。利用太医令的身份,他全力搜集《伤寒杂病论》的各种抄本,并最终找全了关于伤寒的部分,并加以整理,命名为《伤寒论》。《伤寒论》著论22篇,记述了397条治法,载方113首,总计5万余字。虽《伤寒杂病论》中杂病部分没了踪迹,但王叔和依然是功不可没。王叔和的功劳,用清代名医徐大椿的话说,就是“苟无叔和,焉有此书”。宋代仁宗时,一个名叫王洙的翰林学士在翰林院的书库里发现了一本“蠹简”,被虫蛀了的竹简,书名《金匮玉函要略方论》。这本书一部分内容与《伤寒论》相似,另一部分,是论述杂病的。后来,名医林亿、孙奇等人奉朝廷之命校订《伤寒论》时,将之与《金匮玉函要略方论》对照,知为仲景所著,乃更名为《金匮要略》刊行于世。《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在宋代都得到了校订和发行,我们今天看到的就是宋代校订本。《伤寒杂病论》名句:凡得病,反能饮水,此为欲愈之病。病痼疾,加以卒病,当先治其卒病,后乃治其痼疾也。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凡伤寒之病,多从风寒得之。始表中风寒,入里则不消矣。君子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顺天地之刚柔也。凡人有疾,不时即治,隐忍冀差,以成宿疾。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票五常,以有五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

九、“科圣(木圣)”张衡

张衡,字平子,汉族,南阳西鄂人,南阳五圣之一,与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并称汉赋四大家。中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文学家,张衡为中国天文学、机械技术、地震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发明了浑天仪、地动仪,是东汉中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被后人誉为“木圣”(科圣)。

衡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 。金文至楷书字形皆由角、大、行构成。金文字形中上部为”角”;”角”为兽角的象形,于此特指牛角;中下部为”大”,指人。古时候,人们为了防止牛以尖角顶人伤人,便在牛角上绑一较大的横木。因是绑在牛角上的大横木,所以”衡”字以”角”字和”大”字作形符。外部为”行”,作声符,表示音读。有人认为,古代的”行”字指道路,又引申指”行走”的意思。人在行走时,身体必须保持平直,不能东倒西歪,这样才不至于摔倒。而绑在牛角上的横木,也必须捆绑得平实才能起到防范作用,所以”衡”字用”行”字作声符并会意,又有平、对等之意。隶书及楷书字形中,”角”字下部作”田”,乃省变之故,构字之意并无不同。此字初文始见于西周金文 ,其本义一般认为是绑在牛角上以防触人的横木,引申为车辕头上的横木,也代指车。又有平、对等之意。以秤称重时,只有两端重量相等,秤杆才能平衡。”衡”由此又引申为称重,又引申为平衡、评定之意。衡又有北斗星之意。东汉王充《论衡》是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国历史上一部不朽的无神论著作。《论衡》细说微论,解释世俗之疑,辨照是非之理,即以“实”为根据,疾虚妄之言。“衡”这本义是天平,《论衡》的目的是“冀悟迷惑之心,使知虚实之分。”就是评定当时言论价值的天平。这个名和字配合起来,理应相得益彰,互相裨益。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卷二七·庄子音义中》:「衡,辕前横木,缚轭者也。张衡字平子,古代“名以正体,字以表德”。起名以分彼此,取字可明尊卑。在许多情况下,“名”和“字”存在着一定的关联。衡和平,名和字相得宜彰。

张衡与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并称汉赋四大家。文学作品以《二京赋》、《归田赋》等为代表。《隋书·经籍志》有《张衡集》14卷,久佚在他作赋的生涯中,较全面地继承了前代赋家的赋心与表现手法。大赋则远绍司马相如《子虚》,近取班固《两都》而有《二京赋》;骚赋则上追屈原《离骚》、下踪班固《幽通》作《思玄赋》;七体则步枚乘《七发》、傅毅《七激》作《七辩》;文赋则依东方朔的《答客难》、班固的《答宾戏》作《应间》。其他还有受扬雄《蜀都赋》启发作《南都赋》;效傅毅《舞赋》而再作《舞赋》等。以上所举,虽皆属模拟,成就又有高下之分,但也都确实不同程度地显现出了艺术上的创意。更突出的还在于张衡能融汇贯通,极富创造性地以《归田赋》,实现了汉赋主体从铺采摛文、闳衍巨侈、重体物而淹情志,向清新爽丽、短小精练、情境相生的转变,而掀开了抒情小赋的创作时代,为述志赋注入巨大活力。

张衡在天文学方面著有《灵宪》、《浑仪图注》等。公元132年(阳嘉元年),张衡在太史令任上发明了最早的地动仪,称为候风地动仪。据《后汉书·张衡传》记载:地动仪用精铜铸成,圆径八尺,顶盖突起,形如酒樽,用篆文山龟鸟兽的形象装饰。中有大柱,傍行八道,安关闭发动之机。它有八个方位,每个方位上均有一条口含铜珠的龙,在每条龙的下方都有一只蟾蜍与其对应。任何一方如有地震发生,该方向龙口所含铜珠即落人蟾蜍口中,由此便可测出发生地震的方向。经过试验,与所设制,符合如神,自从有书籍记载以来,是没有过的。曾经一龙机发,地不觉动,雒阳的学者都责怪不足信,几天之后,送信人来了,果然在陇西地发生地震,众人于是都服其神妙。

张衡为中国天文学、机械技术、地震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发明了浑天仪、地动仪,是东汉中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被后人誉为”木圣” (科圣),由于他的贡献突出,联合国天文组织将月球背面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太阳系中的1802号小行星命名为”张衡星”。从事起名和姓名理论研究和实践的杨易程在《中国姓名学》中收集了近500个以人名命名的规律、定理、公式和单位等,并探讨了这种命名规律和方法。由于篇幅关系,现摘录如下:

以外国人名命名的财富规律叫“马太效应”。在《圣经》中有个“马太效应”,就是让强者愈强,弱者愈弱。

墨菲定律。1949年,一位名叫墨菲的空军上尉工程师,认为他的某位同事是个倒霉蛋,不经意间开了句玩笑:“如果一件事情有可能被弄糟,让他去做就一定会弄糟。”

彼得原理。管理学家Laurence.J.Peter,提出:“在一个等级制度中,每个职工趋向于上升到他所不能胜任的地位”。

奥卡姆剃刀定律。英国奥卡姆的威廉主张唯名论,只承认确实存在的东西,认为那些空洞无物的普遍性概念都是无用的累赘,应当被无情地“剃除”。他主张“如无必要,勿增实体”。这就是常说的“奥卡姆剃刀”。

以名字命名其发现规律的物理学家更是数不胜数:开普勒三定律、牛顿三定律、焦耳定律、楞次定理、查理定律、波意耳-马略特定律、盖。吕萨克定律、胡克定律等。以中国人名字命名的物理或化学定理和名词有李政道的宇称不守恒—李政道星;黄鸣龙反应和黄昆定理等。

维基百科有一个词条是“以人名命名的科学定律一览”谁的名字被用来命名科学定律,也许比获得诺贝尔科学奖还了不起。

以中国人姓名命名的数学成果有:

刘徽原理、刘徽割圆术:魏晋时期数学家刘徽提出了求多面体体积的理论,在数学史上被称为“刘徽定理”;他发现了圆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无限增加,其周长无限逼近圆周长,创立了“刘徽割圆术”。

祖暅原理:祖冲之之子祖暅提出了“两个几何体在等高处的截面积均相等,则两体积相等”的定理.

杨辉三角:南宋数学家杨辉提出的“开方作法本源”,后又称“乘方术廉图”。

华氏定理。数学家华罗庚证明了“体的半自同构必是自同构自同体或反同体”。

李善兰“中国定理”, 即Fermat定理之道定理。

科技成果方面, 国际上用中国人名的科技成果有: “黄方程”:固体物理学家黄昆;“修氏理论”:女医学家修瑞娟;“吴文俊公式”:数学家吴文俊;“华-王方法”:数学家华罗庚、王元;“龚氏物质”:生物学家龚立兰;“朱-刘算法”:数学家朱永律、刘振宏; “侯氏定理”:数学家侯振廷;“夏道行函数与夏不等式”:教授夏道行;“童鱼”:生物学家童弟周;“吴世通用理论”:工程热物理学家吴仲华;“钱伟长法”:著名力学家钱伟长;“冯氏效应”:著名生理学家冯德培等。

在月球表面,分布着众多的高大山脉和无数座环形山,为了区别它们,人们分别用地球表面的山脉名称,或是为人类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的名字予以命名,如科迪勒拉山系、阿尔卑斯山脉、哥白尼环形山、开普勒环形山、第谷环形山等。在月球表面,也有五座环形山是以我国古代科学家的名字命名的,分别是张衡环形山、祖冲之环形山、郭守敬环形山、石申环形山及万户环形山,它们都位于月球的背面,月赤道的北部。

后世对张衡的评价颇高:

崔瑗:①数术穷天地,制作侔造化。②于惟张君,资质懿丰,德茂材羡,高明显融。焉所不学,亦何不师,盈科而逝,成章乃达。一物不知,实以为耻,闻一善言,不胜其喜。包罗品类,禀授无形,酌焉不竭,冲而复盈。廪廪其庶,亹亹其几,膺数命世,绍圣作师。苟华必实,令德惟恭,柔嘉伊则,孝友祗容。允出在兹,维帝念功,往才女谐,化洽民雍。愍天不吊,降此咎凶,哲人其萎,罔不时恫。纪于铭勒,永终誉兮,死而不朽,芳烈著兮。

祢衡:南岳有精,君诞其姿;清和有理,君达其机。故能下笔绣辞,扬手文飞。昔伊尹值汤,吕望遇旦,嗟矣君生,而独值汉。苍蝇争飞,凤凰已散,元龟可羁,河龙可绊。石坚而朽,星华而灭,惟道兴隆,悠永靡绝。君音永浮,河水有竭。君声永流,旦光没发。余生虽后,身亦存游,士贵知已,君其勿忧。

夏侯湛:奕奕张生,秉德淑清。研深综理,思俊才英。实掌天地,幽赞神明。冠曩兴美,倾汉流声。匪唯天象,亦垂人文。有炳其犹,有铄其新。仰鉴遗籍,驰心哲人。殊世投好,百载交神。奉命南邦,行出尔涂。(阙一字)及隧首,辍驾前衢。徘徊崇碑,逍遥故墟。企仰网瞻,长怀焉如。昔在先贤,唯德作友。古而无死,愿言携手。世则兹泯,道乃(阙二字)。在珠咏隋,于璧称和。戢宝无雕,人寿几何?望兼京台,思逾俟河。

范晔《后汉书》:①崔瑗之称平子曰’数术穷天地,制作侔造化’。斯致可得而言欤!推其围范两仪,天地无所蕴其灵;运情机物,有生不能参其智。故知思引渊微,人之上术。记曰:’德成而上,蓺成而下。’量斯思也,岂夫蓺而已哉?何德之损乎!②三才理通,人灵多蔽。近推形算,远抽深滞。不有玄虑,孰能昭晰?③若李固、周举之渊谟弘深,左雄、黄琼之政事贞固,桓焉、杨厚以儒学进,崔瑗、马融以文章显,吴佑、苏章、种暠、栾巴牧民之良干,庞参、虞诩将帅之宏规,王龚、张皓虚心以推士,张纲、杜乔直道以纠违,郎顗阴阳详密,张衡机术特妙,东京之士,于兹盛焉。

钱伟长:张衡创浑天学说,作浑天仪……其精巧为以前中外所未有。张衡不但对于天文有很好的成就,他还发明了候风地动仪。同时,他也是有数的文学家和艺术家。他死后崔瑗为之撰碑说他’数术穷天地,制作侔造化。’无疑地像张衡这样人,在任何时代,统可成为一个凤毛麟角的人……张衡创造了浑天学说,说明天象的运行原则。根据他所测绘的星图–‘灵宪图’这便是现代’假天仪’的原始鼻祖。远在机械工业发展前约二千年的祖国,竟能发明制作出这样精巧的仪器,真是惊人而值得我们崇拜了。汉代学者蔡邕参观了这个仪器,曾经有愿意终生偃卧在浑天仪里的感叹,足见张衡的伟大和浑天仪的精巧绝伦了。

《后汉书张衡传》原文: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欲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十、“茶圣”陆羽

陆羽,字鸿渐,复州竟陵,人,一名疾,字季疵,道号竟陵子、桑苎翁、东冈子,又号“茶山御史”。是唐代著名的茶学家,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他一生嗜茶,精于茶道,著写了世界山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

关于陆羽名字的来历,据《新唐书·陆羽传》记载:“陆羽,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复州竟陵(湖北天门)人。不知所生,或言有僧得诸水滨,畜之。既长,以《易》自筮,得《蹇》之《渐》,曰:‘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乃以陆为氏,名而字之。”传记中,称陆羽“不知所生”,又有人说他是河边的弃婴,被一僧人收养。后人推断这僧人是龙盖寺住持智积禅师。“既长,以《易》自筮,《蹇》之《渐》”,陆羽自占卜(或曰其师为其占卜)求名时,所占第一卦为《蹇》卦。其卦象是“下艮上坎”。坎卦象的符号是一阳陷在二阴之中,为坎陷之象,其寓意为前有艰难险阻;艮为山之象,亦寓意为前有艰险之地;而在《蹇》势六爻兆辞中又连续出现了六个“蹇难”,这预示着求卦者命运艰难,人生道路坎坷不平。也许是有鉴于此吧,占卜者舍弃了“正卦”;所以又占了“之卦”,复得《渐》。其卦象是“艮下巽上”。《序卦传》说:“艮者止也,物不可以终止,故受之以渐。渐者进也。”《渐》卦主导兆辞曰“女归吉,利贞”,说的是女子出嫁。但其寓意为凡做一切事情,都应循序渐进,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得到预期的结果;如超越客观条件,急躁冒进,就会产生不良后果。而《渐》卦的六爻兆辞则连续出现了六个“鸿渐”:鸿渐于干(栖于岸边);鸿渐于磐(落于磐石之上);鸿渐于林(飞翔于林木之间);鸿渐于陵(飞翔于山岗之上)。“鸿渐于陆”在六爻中竟然出现两次。而第六爻的兆辞是:“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吉。”其释意为:“鸿鸟渐着于陆,它的羽毛可以用于礼仪饰品,吉祥。”意思是,陆羽长大后,自己用《易经》占了一卦,占得“水山蹇”卦,变“风山渐”卦。“之卦”,在《易经》中就是变卦的意思。由此,可以推出是蹇卦上爻(第六爻)发动。一般情况下,只动一爻,就以该爻爻辞为依据,即看本卦爻辞(蹇卦上六爻),再参考变卦爻辞。在这里,他看的是变卦爻辞,即渐卦上九爻之爻辞,“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吉。”“陆”,“羽”,以“鸿渐”为字,姓、名、字,三者皆源于《易经》第五十三卦渐卦爻辞。“鸿渐”其含义有三一比喻从低到高,循序渐进。《易经·渐卦》:“初六,鸿渐于干”,“二,鸿渐于磐”,“九三,鸿渐于陆”,“六四,鸿渐于木”,“九五,鸿渐于陵”,“上九,鸿渐于陆”。谓鸿鹄飞翔从低到高,循序渐进。二比喻仕宦的升迁。《文选·班固<幽通赋>》:“皇十纪而鸿渐兮,有羽仪於上京。” 李善 注引 应劭曰:“鸿,鸟也;渐,进也。言先人至 汉 十世,始进仕。” 南朝 宋 谢瞻 《于安城答灵运》诗:“鸿渐随事变,云台与年峻。” 宋 陆游《答发解进士启》:“将鸿渐於天廷,始龙骧於学海。”三比喻仕进于朝的贤人。《后汉书·蔡邕传》:“君臣穆穆,守之以平,济济多士,端委缙綎,鸿渐盈阶,振鹭充庭。” 李贤注:“喻君子仕进於朝。”

《易经》涵盖万有,纲纪群伦,是汉族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其广大精微,包罗万象,亦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中国古近代名人的取名也不少来自《易经》。《周易》可谓是取名的宝典。《易经》自古便是群经之首,故而遵循“易道”而行事之人,自古多为人上之人。所以很多人都想从周易中给宝宝取名。《周易》亦称《易经》,简称《易》。《周易》是中国周代的典箱,蕴含了命理学、阴阳学、五行学、心理学学等知识。最早服务于皇室,用于朝代名的制定,皇帝的帝号,年号,谥号的制定,皇太子的命名,是不传于民间的秘宝。贞观是唐太祖李世民的年号,以此开启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出自《易经大传》曰:“天地之道,贞观者也。”唐高宗曾取年号“咸亨”取自《易经·坤卦》“含弘光大,景物咸亨”。元朝国号出自《易经·彖传》中“大哉乾元”。明朝国号源于《易经·彖传》“大明终始”。汉字中含有五行,数理中含有五行、音律中含有五行,通过不同姓名汉字的组合,显现出不同的吉凶暗示,并表现于人体阴阳五行气场的顺畅与带涩,通则吉顺、滞则凶险。姓名经后天人为补救,可调整人体五行气场微循环结构,使人达到趋吉避凶的吉祥作用。其作用与方位、颜色等等补救措施同理同功。有的命理师认为,姓名决不仅仅是代表一个人称呼的简单符号,它还结合易经的宇宙全息规律,通过姓名中字的形、音、义、数、组合等所产生的五行磁场的诱导力,配合汉字的笔画数、五行、音律等特有信息,对人的起到一种暗示作用,从而影响人一生的性格、健康、事业、婚姻、财运、人际关系等诸多方面。周易起名的方法较多,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周易八字起名,主要是用字的五行补益八字五行的不足。生辰八字起名字,首先要根据八字四柱来看五行的平衡,判定五行喜忌。八字中每个要素分别对应“金木水火土”五行之中的一个,强则抑之,弱则补之。这个“抑”和“补”就是要巧妙利用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五行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达到五行的平衡。周易取名三才:二是周易取名字义。以即天、人、地三才配置相生,用字的字义也要吉祥,同时注重五格(天格、地格、人格、外格、总格)配置。三是周易取名五行:五行就是周易中常说的木、火、土、金、水。易经中各类事物均可以五行来区分,如干支、地支、季节、方位、人体、颜色、味道等等。五行有相生与相克的特质来了解元素之兴衰,来判别事物的起伏变化和你一生的好坏吉凶。四是周易取名八字:八字是每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取名的第一步即是分析八字,知道五行所缺并找出喜用神。《离骚》中屈原吟道:“皇览揆余祁度兮,肇锡余以嘉名”,意思是说父亲仔细端详我的生辰,于是赐给我相应的美名。父亲为何要端详孩子的生辰呢?其目的就地查看孩子的先天五行。然后根据五行的旺衰强弱,给孩子取个相应的好名字。可见按孩子的五行取名是一种有悠久历史的取名习俗。鲁迅笔下的闰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鲁迅是这样说的:“我早听到闰土这个名字,而且知道他和我仿佛年纪,闰月年的,五行缺土,所以他的父亲叫他闰土。”五是姓名用字直接取自《易经》名言名句、易经六十四卦和相关卦爻辞。《易经》的哲理文化内涵非常丰富,所以从易经中找比较大气的名字是比较简便的。如【元吉】,出自《易·坤卦》:“六五。黄裳,元吉。《象》曰:黄裳元吉,文在中也。”“元吉”是一个简单易记的名字,而且从外在看带有吉字,给人的感觉就是非常吉祥的一个名字。该词汇在易经中的意思也就是代表吉祥的,所以给孩子起名为“元吉”,能寓意孩子将来会大吉大利,生命平安顺遂。

如名诗名词一样,佳名也是一种创作。这句话出自杨易程所著的名动中国丛书(《中国姓名学》、《中国姓氏学》、《中国起名学》、《周易起名学》、和《百家姓氏起名宝典》绪言中,详论了佳名的重要性和判断标准。好的姓名,总是以最简练的语言来表达最深刻的意境,是要用一生来维护的品牌。一个好的名字让人看起来美观、读起来顺口、品起来有意味、听起来朗朗上口就是成功的名字。或阳春白雪、或小家碧玉、或含蓄、或委婉、或寓意、或抒志….父母给孩子起名字,总是祈望他(她)一生平安、幸福吉祥、身健志坚、富于理想、努力进取、自强自立、崇德广业、为国栋梁等等。所以,佳名总是有美好而积极的意蕴和寄托的,言志、托意、寄兴、抒情、尚贤、寓理、祝福、祈愿、舒心、遣怀等等,都是佳名美好的蕴含。一个人有恰到好处的佳名、雅号,在本质上应当是一种与时俱进社会人文,也是时尚文化折影的高雅文化的象征,应当是一幅雅诗韵味、赏心悦目的意境思想,它是名主意境思想的一首简短的语言凝练、内涵丰富的主题。姓名,传承了人的情、意、志;姓名,蕴含了人的精、气、神。拥有一个卓尔不群、幽雅上口、意境高阔、言心言志的好名,的确可以给您增添魅力,让您受益一生。

佳名的标准除命理、数理外可以用十二个字概括:好叫、好听、新颖、典雅、含蓄、形美。好叫,即叫着顺嘴,朗朗上口,悦耳动听,具有音律美感;好听即字义要吉祥,谐音要吉利;新颖,就是卓尔不群、与众不同,唯我独有,不易被人侵犯;典雅,就是观之可敬、读之可亲、呼之可爱、品之可口,不染尘俗;含蓄,就是意境幽深,内涵丰富,合乎中正之德;形美,就是符合美学原理,结构搭配错落有致,笔画匀称,富有生机。

骆宾王:初唐四杰之一,字观光。出自《易经·观卦》:“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

王安石,字介甫。字中一个“介”字,名中一个“石”字,出自《易经》的<豫卦>的六二爻,原句为:“介于石,不终日,贞吉。” 王安石名字出自《易经》为经史学界所考证!

吕蒙正,字圣功。北宋时考中状元。名字出自《易经》之<蒙卦>,原句为:“蒙以养正,圣功也”。陈诚,字辞修。名字出自《易经》之<文言>,原句为:“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王十朋(1112-1171),字龟龄,号梅溪,南宋著名的政治家、诗人。出自:《损卦》六五曰:或益之十朋之龟,弗克违,元吉。象曰:六五元吉,自上佑也。释义:十朋之龟是大龟的意思,在古代大龟很珍贵。元吉是大吉的意思。自上佑也是说会得到上天的保佑。

黄裳(1044-1130) 字勉仲,延平(今福建南平)人。神宗元丰五年(1082)进士第一。历官端明殿学士、礼部尚书。出自:《坤卦》六五曰:黄裳,元吉。象曰:黄裳元吉,文在中也。释义:黄是高贵之色。裳是下衣,穿在里面。文在中也是说内心很有文采。

日本最有作为的天皇,明治天皇,明治二字出自《易经》的<说卦传>,原句为:“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含义为向着光明治理天下,故称明治天皇。

大正天皇,明治天皇之子,大正二字出自《易经》之<临卦>,原句为:“大亨以正,天之道也”。

白居易:唐代大诗人,字乐天。出自《易经·系词上》:“乐天知命,故不忧。”

来知德(1525-1604) 明代易学家。其学以致知为本,尽伦为要,尤精于《易》学,主张“理、气、象、数”四者的统一。出自:《易传》“日新之谓盛德。。。。。极数知来之谓占。。。。。”。释义:天天都有进步叫做盛德,通过推演蓍草得出卦象预知未来叫做占。

陆羽:字鸿渐。著有《茶经》一书,被后人尊称为“茶圣”,陆羽三岁时被智积蝉师收养,智公以《周易》演卦,爻辞曰:“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吉”,遂定姓为“陆”,取名为“羽”,字“鸿渐”。

骆宾王,字观光。出自《易经·观卦》:“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观察另一个国家优美的风景和灿烂的文化,有利于观察者将好的精神运用于自己国家的建设。

赵云,字子龙。源自《易经/乾文言》:“云从龙,风从虎。圣人做而万物睹。”

释义:比喻有相同特质的东西会彼此吸引,相互感通,有美好内在或人格的人只要一站出来,万物便能清明地见到,有如在天翱翔的飞龙。

白居易,字乐天。源自《易·系辞上》“乐天知命,故不忧”。释义:乐观的对待自然趋势,知道命运本身无可更改,也就不会庸人自扰了。

刘知几,字子玄,唐代著名史学家。出自《易经·系词下》:“子曰:知几其神乎。”吕蒙正,宋代宰相,字圣功。名字出自《易经·蒙卦》:“蒙以养正,圣功也。”

晁补之,字无咎,北宋词人。名字出自《易经·系辞上》:“无咎者,善补过者也。”

晏殊,字同叔,北宋词人,名字出自《易经·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

毛泽东,字润之。“润之”是毛泽东的表字,源自《易经·系辞上传》“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和《易经·说卦传》“雷以动之,风以散之,雨以润之,日以烜之”。

蒋介石(1887—1975),名中正,字介石,浙江奉化人。出处:《豫卦》六二曰:介于石,不终日,贞吉。象曰:不终日,贞吉,以中正也。释义:被石头所困,但不会长久,大吉。原因是有中正之德。

章含之 中国现代著名的政论家、政治活动家和学者章士钊先生之女,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长乔冠华之妻.出处:《坤卦》六三曰: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释义:章是文采的意思,有文采但必须含蓄才会吉利。给国君办事,没有成就但有好的结局。(不是真的没有成就,是因为害怕功高盖主才故意隐藏自己的功劳,以求得到好的结局。)

臧克家(1905—2004).出生于山东省诸城县臧家庄。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出处:《蒙卦》九二曰:包蒙吉,纳妇吉,子克家。释义:克是能的意思,子克家就是说儿子能够把家治理好。

高行健(1940—) ,原籍江苏泰州,出生于江西赣州。目前为法籍华人。2000年10月12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出处:《乾卦》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释义:天道刚健,君子要效法天做到自强不息。

尉健行,健行二字出于《易经》的<乾卦>,原句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莫文蔚,莫文蔚名字的来历,根据莫文蔚的父亲莫天赐说:“我引经据典,文蔚两字可追溯至《易经》的<革卦>:君子豹变,其文蔚也。莫文蔚人如其名,明白艺人必须顺应潮流,不断更新自身的形象,一如花豹的斑纹,随着时间,愈变愈美。”

王十朋,南宋名臣。出处:《易经》之<损卦>,原句为:“六五,或益之十朋之龟,弗克违,元吉。象曰:六五元吉,自上佑也。”

黄裳,名字出处:《易经》之<坤卦>,原句为:“六五,黄裳元吉。象曰:黄裳元吉,文在中也”。

章含之,章士钊之女,名字出处《易经》之<坤卦>,原句为:“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

列御寇:战国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先驱者,人称列子,主张贵虚。出自《易·蒙卦》:“上九。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

阮咸:字仲容,西晋音乐家,“竹林七贤”之一。出自《易·咸卦》:“《象》曰:山上有泽,咸。君子以虚受人。”

檀道济:南北朝时宋朝名将。出自《系辞传》第四章:“智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

骆宾王:字观光,唐诗人,文学家。“初唐四杰”之一。出自《易·观卦》:“六四。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

刘知几:字子玄,唐史学家。有《史通》一书传世。出自《易·系辞下》“子曰:‘知几其神乎!’”

晏殊:字同叔,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出自《易·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

司马光:字君实,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出自《易·大畜卦》:“《彖》曰:大畜。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其德,刚上而尚贤。”

王十朋:字龟龄,南宋政治家,诗人,一代名臣。出自《易·损卦》:“六五。或益之十朋之龟,弗克违,元吉。”

申时行:字汝默,明代官员。出自《易·大有卦》:“其德刚健而文明,应乎天而时行,是以元亨。”

钱谦益:字受之,明末清初散文家,诗人。东林党的领袖之一。出自《易》六十四卦之第十五卦谦卦和第四十二卦益卦。

李光地:字晋卿,清政治家,理学家。康熙时名臣。出自《易·晋卦》:“明出地上,顺而丽乎大明。”

张中行:著名学者、散文家。出自复卦第四爻“中行独复”及其象辞“中行独复,以从道也”。

唐朝四姐之一的骆宾王,字观光。出自《易经·观卦》:“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

阮咸,字仲容,西晋音乐家,“竹林七贤”之一。出自《易•咸卦》:“《象》曰:山上有泽,咸。君子以虚受人。”

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北朝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出自《易·乾卦·文言》:“元者,善之长者也。

刘龑,五代时期南汉国的建立者。“龑”[yǎn]是他本人造的字,出自《易·乾卦》“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张载(1020-1077),字子厚,北宋哲学家,理学创始人之一。出自《易•坤卦》:“《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晁补之(1053—1110),字无咎,北宋文学家。出自《易·系辞上》:“无咎者,善补过者也。”

王十朋(1112-1171),字龟龄,南宋政治家,诗人,一代名臣。出自《易·损卦》:“六五。或益之十朋之龟,弗克违,元吉。”

韩元吉(1118-1187),字无咎,南宋词人。出自《易•坤卦》:“六五。黄裳,元吉。”

何天衢(?-1527),字道亨。出自《易•大畜卦》:“上九。何天之衢,亨。"

赵贞吉(1508-1576),字孟静,明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出自《易•需卦》:“需。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

来知德(1525-1604),字矣鲜,明理学家。出自《易传》:“日新之谓盛德……极数知来之谓占……”

申时行(1535-1614),字汝默,明代官员。出自《易·大有卦》:“其德刚健而文明,应乎天而时行,是以元亨。”

方以智(1611-1671),字密之,明哲学家、科学家。出自《易·系辞上》:“是故蓍之德圆而神,卦之德方以知,六爻之义易以贡。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吉凶与民同患。”

姚际恒(1647-约1715),字立方,清目录学家、藏书家、史学家。出自《易·恒卦》:“《象》曰:雷风,恒。君子以立不易方。”

李鸿章(1823-1901),字渐甫,晚清名臣。亦取鸿渐之意。

中国人喜欢喝茶,而唐代陆羽所著的《茶经》不可不读,它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讲述了茶的本源,制茶的器具,茶的采制方法,煮茶的方法,茶叶产地等,内容丰富,详实,对喜欢喝茶的朋友有很多借鉴意义。《茶经(经典珍藏本)》成书于唐代,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专著,被誉为”荼叶百科全书”,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它是”茶圣”陆羽毕生茶事绝学的心髓。它是我国茶文化的开山巨著,内容非常丰富,分源、具、造、器、煮、饮、事、出、略、图十个方面向我们介绍了中国的特产–茶。文白对照,同时还有名家制作的茶壶,名茶等插图,图文并茂。最后还有唐史关于陆羽的记载。这本书既让读者了解了茶,又了解了茶圣,非常全面,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珍藏本。《茶经》分为上中下三卷,一共十章。第一章写“茶之源”,说的是茶的由来,对“南方嘉木”追本溯源。第二章写“茶之具”,即制茶的过程需要哪些工具,配备什么样的设备。第三章写“茶之造”,即采茶、造茶的七道工序。第四章写“茶之器”,介绍当时的茶具,共列出全套茶具二十四组。第五章写“茶之煮”,介绍如何辨水,用何种水烹何种茶,将泡茶之水分为上中下三等。第六章写“茶之饮”,介绍如何饮茶、分茶,如何喝出茶的真滋味。第七章最有趣,写“茶之事”,讲古人与茶的缘分,讲茶的典故和寄托。第八章写“茶之出”,讲茶叶的不同产地和品质优劣。第九章讲“茶之略”,与“茶之具”中种种繁复茶具对应,说明茶之本质在草木之间,当人真正回归自然时,冗长繁复的程序都可以省略掉,因为已经心接万古自然了。第十章写“茶之图”,陆羽认为在饮茶的场所,都应悬挂弘扬茶道的画轴,因为饮茶是一种文化仪式,要有一定的氛围,有一个雅致的环境。一壶茶由什么人来泡,用什么样的心,有什么样的寄托,喝的人是可以知味的。陆羽之所以与众不同,被世人尊为“茶圣”,就在于他泡茶时的用心、专注,以及那份虔诚——陆羽的生命也如涓涓山泉,浸润了茶中最透彻的滋味。一部《茶经》对中国文化之影响无可估量,著名诗人梅尧臣作诗赞道:“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春茶。”陆文学自传述:“上元初,结庐于苕溪之滨,闭关对书,不杂非类,名僧高士,谈·永日。常扁舟往来山寺,随身惟纱巾、藤鞋、短褐、犊鼻,往往独行野中,诵佛经、吟古诗,杖击林木,手弄流水,夷犹徘徊,自曙达暮,至日黑兴尽,号泣而归。”

《新唐书·陆羽传》原文:羽,字鸿渐,不知所生。初,竟陵禅师智积得婴儿于水滨,育为弟子。及长,耻从削发,以《易》自筮,得《蹇》之《渐》曰:“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始为姓名。幼时,得张衡《南都赋》,不能读,危坐效群儿嗫嚅若成诵状,师拘之,令剃草莽。当其记文字,懵懵若有遗,过日不作,主者鞭苦,因叹曰:“岁月往矣,奈何不知书!”呜咽不自胜,因亡去,匿为优人,作诙谐数千言。天宝间,署羽伶师,后遁去。古人谓“洁其行而秽其迹”者也。上元初,结庐苕溪上,闭门读书。名僧高士,谈宴终日。貌寝,口吃而辩。闻人善,若在己。与人期,虽阻虎狼不避也。自称“桑苎翁”,又号“东岗子”。工古调歌诗,兴极闲雅。著书甚多。扁舟往来山寺,唯纱巾藤鞋,短褐犊鼻,击林木,弄流水。或行旷野中,诵古诗,裴回至月黑,兴尽恸哭而返。当时以比接舆也。与皎然上人为忘言之交。有诏拜太子文学。羽嗜茶,造妙理,著《茶经》三卷,言茶之原、之法、之具,时号“茶仙”,天下益知饮茶矣。鬻茶家以瓷陶羽形,祀为神,买十茶器,得一鸿渐。初,御史大夫李季卿宣慰江南,喜茶,知羽,召之。羽野服挈具而入,李曰:“陆君善茶,天下所知。扬子中泠水,又殊绝。今二妙千载一遇,山人不可轻失也。”茶毕,命奴子与钱。羽愧之,更著《毁茶论》。与皇甫补阙善。时鲍尚书防在越,羽往依焉,冉送以序曰:“君子究孔,释之名理,穷歌诗之丽则。远野孤岛,通舟必行;鱼梁钓矶,随意而往。夫越地称山水之乡,辕门当节钺之重。鲍侯,知子爱子者,将解衣推食,岂徒尝镜水之鱼,宿耶溪之月而已。”

集并《茶经》今传。

“一生为墨客,几世做茶仙”,不知茶圣,怎懂茶?

杨易程、伊万卡老师剪纸作品《品茶图》

参考文献:

[1] 张汝伦中国古代哲学史(上下):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9

[2]细说汉字:超凡入圣——说“圣、聖”
[3]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4]简述中华文化“圣”内涵的演变

[5] 论中国古代哲学形态之变迁,       宋志明,学习与探索;2015-12-07

[6]道字的演变

[7] 中国历史上的三十四位“圣人”

[8] 庄子“圣人”观解析,王敏光 南京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01-22

[9] “茶圣”陆羽姓名的由来

[10] 圣人之学的探索,艾智; 罗安宪,哲学研究;2000-06-25

[11] 论王阳明之理,沈顺福,中国文化论衡;2016-08-31

[12] 论中国哲学史三种诠释范式,王向清; 崔治忠,社会科学文摘;2020-04-30

[13]道统——中国古代圣人观变迁略述
[14] 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中国哲学十九讲: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5-04

[15]论《老子》圣人说,华淳谊,辽宁医学院;   2011-03-01

[16]评儒家“圣人”境界说,付晓琼,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2-15

[17]杨易程.中国姓名学 [M],时代经典出版社;2019年

[18]论冯契的中国哲学史研究,齐琪,黑龙江大学;2010-04-28

(本文部分资料参考自凤凰网,百度词条,360网词条,说文解字汉典及Chinese Etymology字源)

免责声明:该自媒体文章由实名作者自行发布(文字、图片、视频等版权内容由作者自行担责),且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秒送号Miaosong.cn立场,未经作者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投诉 · 举报作者与内容]

「作者 · 档案」
中国姓氏、姓名和起名的理论研究与实践。

  
(0)

相关阅读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