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青山最有灵性的村庄,流传着一段古老神话,人尽皆知

走进大青山深处,

依山傍水的詹村,

四季山花,

长开不断,

独自美成一股清流。

不远处的白土山,

春光作伴,

绿意盎然;

只有那片片琉璃瓦,

掩映着这里的沧桑。

2022050509502427

明朝初期,詹村旁的白土山有一座规模很大的琉璃瓦窑,面积两万多平方米,山上的高岭土是制作琉璃瓦的优质材料。

其生产的琉璃制品专供朱元璋营建凤阳皇陵和中都皇城使用,名叫“龙居瓦窑”。

天启年间,皇宫要建三座宫殿,需要大量的琉璃瓦,其中三分之二任务下到了姑孰。宫廷里派官员亲自来白土山琉璃瓦窑催货,供应不及,就另辟新窑,在当地招来民工,分班轮流日夜挖取白土。由于取土之多,窑洞越来越大,危险也就越来越大。

一天下午,大家正忙着取土,一位穿着红袄红裤戴着斗笠的渔姑,挎着一个可以“盛水的竹篮”来到工地卖鱼,鱼在竹篮里游得甚欢,人们感到不可思议,吸引了窑洞里的众民工前来围观,个个称奇叫绝。

众人正惊奇围观中,忽听“轰”地一声震响,取土的窑洞刹那间坍塌了。大家庆幸自己死里逃生,正想感谢渔姑,可渔姑突然没了踪影。众人纷纷议论起来,说那位红衣渔姑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是前来搭救他们的。后来,挖白土的乡民们自发筹钱,在白土山上的窑洞附近建了一座观音庵,以答谢观世音菩萨的救命之恩。

到了清朝时候,观音庵又多了一个雅名,叫双薇精舍,庵门前忽发紫薇两株,因此得名,现也称为“石隐禅寺”;而北麓的明代琉璃瓦窑址现已成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如今村南的宋代魁星楼,

与村北石隐禅寺遥相呼应,

都彰显着詹村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免责声明:该自媒体文章由实名作者自行发布(文字、图片、视频等版权内容由作者自行担责),且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秒送号Miaosong.cn立场,未经作者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投诉 · 举报作者与内容]

「作者 · 档案」
您身边的美好生活服务商。

  
(0)

相关阅读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