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民间老艺人皮影戏传人杜现忠实录

皮影戏是中国民间一种古老而独特的戏曲艺术存在形式,是一种用灯光照射兽皮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艺人们在两平方左右的白色影幕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腔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着很浓厚的乡土气息。真可谓是:“一口述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

来源于:中华公益新闻网永年讯(公益记者 薛大芳)   皮影戏是中国民间一种古老而独特的戏曲艺术存在形式,是一种用灯光照射兽皮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艺人们在两平方左右的白色影幕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腔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着很浓厚的乡土气息。真可谓是:“一口述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

“走——”随着杜现忠老人的一声号令,锣鼓铿锵齐鸣,白色幕布之上,一场《通天河》正式开演,那块布身后的影,好似候了许久,只待呼之欲出。今年66岁的杜现忠是永年区讲武乡陈七方村人,年近古稀的他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演绎人。

杜现忠出生于皮影世家,自幼受父辈熏陶的他,10岁开始,便每天在放学后跟着村里的老艺人学习皮影。习得一些后,待进了家门,又向自己的父亲请教。不知是皮影世家耳濡目染的缘故,还是老天爷指定他吃这口儿饭,杜现忠很快就掌握了皮影戏表演的基本技巧。等到杜现忠年满18岁,他便同父亲一道,靠着一块幕布和百张影儿走南闯北,表演传统皮影戏。

杜现忠老艺人演出中

“谈起我的皮影演艺生涯,真可谓是三起三落,能发展到今天可不容易啊!”提起皮影的兴衰与艰难,杜现忠顿时松弛下来,不无感慨地说,“组织人员、挑选场地、编写剧本……要克服的困难太多了!”

制作描绘中的老艺术杜现忠老人

演出人员不够是长久以来杜现忠面临的最大问题。为了组织演出人员,杜现忠走街串巷,屡次上门说服邻里们跟他学习皮影。此外,他还多方寻找当年自己教过的学生。“没演皮影前,我是村里的民办老师,后来组织人员时,就想到了自己的学生,只要稍微有些艺术细胞的,我都会不遗余力地加以培养。”杜现忠回忆道,说到这儿,他脸上的表情有些难以琢磨。

自古,“技多不压身”都是颠扑不破的定律,可在那个年代,会一门皮影戏的手艺的确不压身,可并不能养家糊口。从事这行的人,都只是抽出空闲时间来排练,而且演出都在晚上,只有这样才不影响白天的劳作。为了留住这些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才组织起来的人员,杜现忠又帮他们联系建设队,有时人手不够时,他还得帮忙当小工,就这样,大家白天做工挣些钱,待日落之后,别人都去歇息时,他们聚在一起排练。

“排练的地方是自己家的一片闲地,电费、水费自己出,皮影、影箱等各种表演道具自己买,最大限度的减少大家伙儿的开支。即便如此,矛盾依然会不断发生,有些人本人愿意演皮影,无奈妻子不同意,为此,我天天去做他妻子的思想工作,可没少受白眼。”提及这略显心酸的往事,杜现忠脸上那复杂的表情渐渐清晰起来。

家中演习中的杜老

皮影的制作有一定的书籍和史料记载可依托,而皮影戏的演出、唱腔的设计都是口口相传,师父带徒弟。陈七方村唯一的上代传承者是苑英圣老先生,可是由于老先生的身体不适,演出只好停歇了下来。为了不让皮影戏就此失传,杜现忠几乎每天都会登门拜访。场景多半是苑英圣老先生躺在床上念戏、说戏理,杜现忠边听边记,记完后回家再誊抄一边,遇到不通的地方先标注起来,第二天再接着请教。

如此反复多次,经过数月的不眠不休,杜现忠整理出《通天河》《火云洞》《劈山救母》《哪吒闹海》《文王阵》等五六个演出剧目,形成近八万字的皮影戏剧脚本。

观众用手机拍下师徒的精彩演出做留念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每逢过年过节、婚丧嫁娶,杜现忠都会带着一班人,开着老式的拖拉机,到邯郸、邢台等地演出,每一场戏都使得十里八乡的人闻风而来,那般万人空巷的场面,绝非如今时代的人们能够想象的。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在零星的皮影戏演出,只是在“非遗”的影响下,为人们丰富的现代娱乐生活寻找一点怀旧的气息罢了。

访民间老艺人皮影戏传人杜现忠实录
一口述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

见证了昔日皮影戏登上舞台,一声锣响就能万人空巷的辉煌;也经历了如今乏人问津,许多皮影艺术团相继解散的现实。如何将这门技艺传承下去?是杜现忠每天都会思考的问题,“剧本老、唱词不新颖,年轻人不喜欢,再加上电视、电脑等现代科技的冲击和年轻人大都出去打工挣钱,无人愿意学,皮影的生存和发展越来越困难。”

杜现忠有三个子女,虽然他们人生轨迹几乎与皮影无关,但他的外甥却对这方面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而如今,年仅22岁的陈梓岩,是团里打鼓的一员,也是团里唯一的年轻艺人。“我这个外甥很小的时候就喜欢敲鼓,我听了,觉着他有这方面的天赋,就开始尽心的培养他,希望他能承担起传承皮影戏的重任。”杜现忠语速不快,却尽显欣慰之情。

现场讲解中的杜老

杜现忠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皮影,但当他回首相望之时,并没有因这巨大的付出而感到遗憾。相反,他却愈发显雄心勃勃,深觉自己宝刀不老。老骥伏枥的背后,能够将皮影戏这种古老的民间传统艺术传承和发展下去,是这位花甲老人的唯一的心愿。

免责声明:该自媒体文章由实名作者自行发布(文字、图片、视频等版权内容由作者自行担责),且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秒送号Miaosong.cn立场,未经作者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投诉 · 举报作者与内容]

「作者 · 档案」
传递正能量。

  
(0)

相关阅读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