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为何出家?红楼揭秘:战争伤了下体,无法与女人过正常生活

2018年12月20日至22日,中央电视台第9套节目,播出了清朝顺治皇帝出家的相关内容,并言“以碑证史”,“真实可信”。首都师范大学邓小军教授和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李国荣副馆长等专家学者,参与了论证。结合慈禧太后给如皋定慧寺题写“慧映中华”手迹制成的匾额等不少实物,也使顺治皇帝出家如皋定慧寺的历史事实,渐露端倪。

2018年12月20日至22日,中央电视台第9套节目,播出了清朝顺治皇帝出家的相关内容,并言“以碑证史”,“真实可信”。首都师范大学邓小军教授和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李国荣副馆长等专家学者,参与了论证。结合慈禧太后给如皋定慧寺题写“慧映中华”手迹制成的匾额等不少实物,也使顺治皇帝出家如皋定慧寺的历史事实,渐露端倪。

清朝顺治皇帝的最后归属有多种说法:

一是突然暴病而亡;

二是出天花之后的面容失去“龙颜”威仪而出家;

三是极度思念逝世的董皇后而出家;

四是不满孝庄太后和满清贵族干预朝政而出家;

五是落水死于与郑成功打仗的厦门大战。

其实,这些说法都不准确。顺治皇帝的最后归属究竟怎样,今结合历史资料作一探索。延平王户官杨英著《延平王起义实录》,其中有关于“顺治毙于郑成功炮下”的惊天之说,更是引起海内外各界的极大关注。

惊天之说源自厦门大战,此次大战的有关背景是,在顺治十六年(1659)五月,郑成功攻打南京吃了败仗,只得退守福建厦门。当年七月二十三日,清军大将达素奉顺治皇帝之命,征战东南。达素到达前线后,调动广东、福建、浙江三省兵力,集中到厦门准备攻打郑成功。时局相当紧张,后来双方经过激烈较量,三路清军皆被郑成功打退,郑军明显占了上风。但是在清朝的史料上,并没有详细记载这次战争。在达素南征作战的关键时刻,清史上说顺治皇帝在昌平打猎,也许历史上的真事被隐了。

在战斗过程中,郑成功的军队发现顺治皇帝被炮火击中落水。《延平王起义实录》中有两段石破天惊的文字。

其一为:“有人密启藩主(郑成功)以高崎之战伪帝顺治(皇帝的衣冠特殊明显)实在思明港被炮击没,达素秘密而不敢宣,及京中查无下落,召达素回京,达虏惧罪自杀(未遂)。至是太子即位,宣顺治于正月崩者,伪虏之伎俩也。藩曰:余亦计之,但当时恍惚未敢再信”。

其二为:“初,太师(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在京屡以书谕藩(郑成功)招抚。藩不肯,然虏顺治亦不之罪也。至是顺治崩,执政者与太师有隙,遂对虏太子谏以藩能击崩主父,我皇岂不能杀害其父乎。虏太子纳之,至是新即位而太师遂遇害。”

两段文字,一是说明顺治在思明港被炮“击没”,二是说明顺治被炮“击没”后,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亦被清廷杀害。

在两段文字之外,还存在一个故事。即从那时起,厦门民间还流行一句歇后语:“江鱼食皇帝肉——畅快无鳔”。江鱼是厦门筼筜[yun dāng]港的特产,鱼很小,本来是有鳔的。据说顺治死于江中以后,所有筼筜港的江鱼就没有鳔了。因为太高兴了,能够吃到皇帝的肉,所以它们连那个鳔都不要了。这是一个笼罩着浓郁神话色彩的传说,是当时厦门人的一种心愿而已。

当时郑成功也说,“余亦计之,但当时恍惚未敢再信”。正常情况下,皇帝被炮火击伤落水,马上就会被人救起,因为不是全军覆没。但是,顺治身负重伤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明末清初人士阮旻锡,享年80。在其所著《海上见闻录定本》的序言中,说他与郑成功“生同时,居同地,身同事”。在正文中,阮旻锡记述顺治十七年(1660)五月初十日,郑军与清军激战后,郑成功大获全胜。“生擒侍卫一二等虾(虾,指顺治皇帝的侍卫)十余员,并乌纱一船。”由郑军生擒朝廷的侍卫官十余员之事分析,难以排除顺治皇帝亲临现场的可能性。如果皇帝没有上前线,多名一二等亲兵侍卫怎么会来到战斗现场呢?

《红楼梦》第62回有一段文字,香菱对宝玉道:“前日我读岑嘉州五言律,现有一句说‘此乡多宝玉’,怎么你倒忘了?后来又读李义山七言绝句,又有一句‘宝钗无日不生尘’,我还笑说他两个名字都原来在唐诗上呢。”《红楼梦》作者在此写“此乡多宝玉”之句,明显不是处在“鉴宝”时说的言语,而是说书中隐喻“宝玉”的角色不只是一个人。在《红楼梦》文本的研究中,众多学者也认为“宝玉”有时亦隐指顺治。

《红楼梦》第25回载宝玉被贾环烫伤,第54回又写宝玉蹲下小解。而且文本开初,作者就利用宝玉与秦可卿及袭人发生意淫和性行为,交代了宝玉是男性。男性为何蹲下小解?且看第54回相关内容:“宝玉便走过山石之后去站着撩衣,麝月秋纹皆站住背过脸去,口内笑说:‘蹲下再解小衣,仔细风吹了肚子。’后面两个小丫头子知是小解,忙先出去茶房预备去了。这里宝玉刚转过来,只见两个媳妇子迎面来了,问是谁,秋纹道:‘宝玉在这里,你大呼小叫,仔细唬着罢。’那媳妇们忙笑道:‘我们不知道,大节下来惹祸了,姑娘们可连日辛苦了’。”

此段文字中有一个特殊的句子:“大节下来惹祸了,姑娘们可连日辛苦了”。在词典中“大节”的解释有多项,其中有关键一解,即是指“关系存亡安危的大事”。文本中的这段内容有“站着撩衣”、“ 蹲下再解小衣”、“两个小丫头子知是小解,忙先出去茶房预备去了”、“惹祸了,姑娘们可连日辛苦了”。稍作分析,这不是明摆着说“宝玉从处理‘关系存亡安危的大事’中下来,‘惹祸’‘断根’了,使宝玉在“方便”时不方便,给伺候的丫鬟们增添了麻烦”。

战争给顺治带来了身体上的巨大创伤,他不能站着小便,也不能与皇宫中的女人过正常生活了。但他还有政治责任和情感需求,无可奈何下的明智之举,只有选择出家,才是万全之策。而如皋是自厦门向北的第一站,利用和尚的外衣作掩护,顺治可以云游八方,四海为家。

免责声明:该自媒体文章由实名作者自行发布(文字、图片、视频等版权内容由作者自行担责),且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秒送号Miaosong.cn立场,未经作者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投诉 · 举报作者与内容]

「作者 · 档案」
杂谈中外文化历史、事件与热点

  
(1)

相关阅读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