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状元、山东巡抚毕沅轶事

       近日翻阅清人笔记《啁啾漫记》,一则“毕秋帆制军轶事”吸引了我,毕沅,字秋帆,曾经任职山东巡抚,政声颇佳。他与山东地方名士多有往来,对山东古代文物也多有保护与重视。“毕秋帆制军轶事”中的毕沅“好儒雅,敬爱文士”,有孟尝君风范,令人肃然起敬。现将原文与释文录入于下:

       原文:
     毕秋帆制军沅,好儒雅,敬爱文士,人有一艺一长,必驰币聘请,惟恐不来,来则厚资给之。开府秦豫,岁以数万金遍惠贫士。以故江左名流,及故人之罢官无归者,多往依之。其时孙星衍、洪亮吉辈,留幕府最久,后皆擢第始散去。星衍喜谩骂人,一署中疾之若仇,严侍读长明等辄为公揭逐之,末言如有留孙某者,众即卷堂大散。公见之不悦曰:“我所延客,诸人能逐之耶?必不欲与共处,则亦有法。”因别构一室处衍,馆谷倍丰于前。诸人益不平,亦无如何也。后移节两湖,其爱姬某,善音律,解吟咏,与幕客某孝廉潜遁。公闻之亦不愠,徐遣骑士持百金,追而赠之于途。二人拜受,感泣而去。其豪旷如此。公殁,符保森挽诗有云:“杜陵广厦今谁继?八百孤寒泪下时。”盖道实也。公生平酷好金石,抚陕时重修省城,秦汉瓦头及砖之有字者,搜罗殆尽。如长乐、未央、兰池瓦当长无相忘之类,拓碑者抚摩以为奇货,传重艺林,铜雀瓦更不足言矣。其幕下某客用古人澄泥之法,手自埏埴,土细工精,出窑时其坚如玉,与真者无少异。再埋土中数月,曾具只眼者莫能辨也。
       释文:
      制军毕沅(字秋帆),好儒雅,敬爱文士,人有一艺一长,必花钱请来做他的幕僚,惟恐不来,来则给以优厚待遇。毕沅在西安府邸,岁以数万金遍惠贫士,所以江左名流,及故人之罢官无归者,都找上门依附于他。
       其时名士孙星衍、洪亮吉等,逗留幕府最久,后来他们考上了进士才离开。星衍喜谩骂人,大家都仇视他,侍读严长明等人请求毕公将他撵走,并且说如果留他孙星衍,那么我们大家卷铺盖走人。毕公见大家不容孙星衍便说:“我延请来的客人,你们怎么能驱逐他呢?你们若不愿与他共处,则另有办有法。”因而让孙星衍单独居住一处,对他的待遇更好了。其他人虽然有意见,但也没办法。
      毕沅任两湖总督是,他有一个爱姬,会唱歌,会吟诗。有一天他的这位爱姬与他幕僚中的一个举人相好私奔了。毕公闻说也不生气,还派人拿上金银,骑马追赶,在路上将百金赠送这私奔的二人。二人拜受,感泣而去,毕沅就是如此豪爽。毕公逝世后,钱塘诗人符保森挽诗悼念:“杜陵广厦今谁继?八百孤寒泪下时。”
       毕沅生平酷好金石,在他巡抚陕西时,重修省城西安,秦汉时期的瓦头和砖头只要上面有字,他都尽量搜罗来。如长乐、未央、兰池(秦汉时期宫殿遗址)这些地方的瓦当他都时刻惦记着。这些都是拓碑者抚摩以为奇货,传重艺林,铜雀瓦就更不用说了。
      毕沅的幕僚中有个人会用古人澄泥之法(做假古董),手自埏埴陶器模具,土细工精,烧制出来的瓦当(假古董)坚硬如玉,与真品无异,再埋土中数月,除非真行家,一般人是分辨不出真假的。
     有关人物资料:
1,毕沅(1730-1797),字秋帆,因从沈德潜学于灵岩山,自号灵岩山人。镇洋(今江苏太仓)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进士,廷试第一,状元及第,历任陕西、山东巡抚,湖广总督。在政治、军事、文学和考证方面都很有成就。他与京剧名伶李桂官的一段同性恋情,在当时京城传为一段佳话。清末小说《品花宝鉴》以及同时代京剧《状元夫人》都是反应这件事的;才子袁枚有描写他们这段恋情的诗句’若从内助论功勋,合使夫人让诰封’传诵一时。1796年,乾隆病死,不久毕沅也病死。因和珅案牵连,毕家不久全被查抄。
2,制军,是清代对总督的称呼。原意是因为总督有节制文武各官之权,故有此称,尊称为制宪,别称为制台。毕秋帆后来做过湖广总督,故人称毕秋帆制军。
3,孙星衍(1753-1818),字伯渊、渊如,江苏常州人。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殿试榜眼,历任翰林院编修、刑部主事。乾隆五十九年(1794)升刑部郎中。后任道台、署理按察使等职,清廉有政声。嘉庆十六年(1811),他在任代山东布政使时称病请假回乡。后客居扬州,参与校刊《全唐文》。嘉庆二十一年(1816),主持南京钟山书院。先后主讲泰州安定书院、绍兴书院、杭州诂经精舍等书院,乐育英才,66岁病逝。
4,洪亮吉(1746-1809),清代经学家、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江苏常州人。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自幼丧父,刻苦读书,以词章考据闻名,尤其擅长舆地。与同里黄景仁、孙星衍友善,并得袁枚、蒋士铨的赏识。多年屡试不中,先后充安徽学政朱筠、陕西巡抚毕沅等幕府。乾隆五十五年(1790)44岁时终于以一甲第二名考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充国史馆编纂官。乾隆五十七年(1792)担任顺天府乡试同考官,后督贵州学政。嘉庆元年(1795)回京供职,入直上书房,教授皇曾孙奕纯读书。嘉庆三年(1798),以征邪教疏为题考试翰林和詹事,洪亮吉著文,力陈内外弊政数千言,为时所忌,以弟丧辞职回乡。嘉庆四年(1799)为大学士朱圭起用,参与编修《高宗实录》。同年,上书《乞假将归留别成亲王极言时政启》,触怒嘉庆,下狱并定死罪。后改为流放伊犁。百日之后,即被释放回籍。从此家居撰述至终。
5,严侍读长明,严长明(1731-1787)清藏书家、文学家、金石学家。字冬友,一字道甫,号用晦。江宁(今江苏南京)人。乾隆年间,曾为翰林院侍读。
6,埏埴shān zhí:埏,以土和泥,揉和。埴,黏土。陶器模具。
————————————————————————
       关于毕沅和假古董的故事,在陕西作家成立笠先生的博文《说说毕沅》(2012-06-28)里是这样讲的:
       毕沅不喜金钱,嗜好古玩。60大寿那年,放言移风易俗,礼品不收。长安县令派仆人送来古砖20方,篆纹斑驳,古色古香。毕沅看后大喜,说:“我有通告在先,寿礼一概不收。你家老爷留意古物,足见不是凡夫俗吏。此礼甚雅,权且收之,请回去代致谢忱。”这个仆人是个老实疙瘩,实情禀告:“我家老爷为给大人庆寿,无物可敬,特地找来工匠,亲自监督在衙署制造此砖,敬献大人。今蒙赏收,荣幸至极。”并将制作过程一一状之,毛坯如何上色,再如何使颜色剥落,如何速生苔藓之诀和盘托出。闹了半天,原是赝品,毕沅方知上当,尴尬之余,一笑了之。不过,毕沅确实是个名副其实的收藏家,府中好东西据说车载斗量,名士多游其门,以睹为快。
       图为毕沅书法:未知明年在何处,且向名山作主人。题款:乾隆癸未请和日,客京师,为稼轩学长前辈先生嘱,并请教正。秋帆毕沅。
免责声明:该自媒体文章由实名作者自行发布(文字、图片、视频等版权内容由作者自行担责),且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秒送号Miaosong.cn立场,未经作者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投诉 · 举报作者与内容]

「作者 · 档案」
学习历史人文古籍,提高个人文化素养。

  
(0)

相关阅读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