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咱卫辉的酒

文/小水滴

晨早,醒来,脑海里总有一些灵感闪现。今天就说说卫辉的酒。

20200505221049222

记事儿时,就知道汲县有个后河公社,那里有个后河酒厂,生产后河酒。尽管在山里居住,后河酒俺家也有。溜光透明的小白瓶,没有华彩的包装,瓶子上就有挂了名号的贴纸而已,简单,朴素。长大了,有一段时间,反而不见后河酒了。真的还有点想它。和同学朋友同事聚会时后河酒也是常常提起的话题。都说后河酒是纯粮食酒,好喝,不贵,不上头,还养胃。

一晃就几十年,后河酒真的成为一种追忆。现在谁能从家里翻腾出来一瓶老后河酒,那可是宝贝了。好的是,近年来,有眼界的人把“后河”酒的商标,又启用起来,继续生产贴有后河酒商标的酒,多少心里有点平衡了。我倒还真的向现在的后河酒厂负责人提个建议,能否继续生产后河酒原来的那个简单的包装的那种,说不准,也是一定会畅销,会火。

男人对酒颇有钟爱者,我便是其中一位。特别对本土生产的酒,更是厚爱一层,觉得那是脸面,那是自豪。有同学成了老板,聚会时,人家酒宴全包。特别是有一次,老同学提着两个红盒子,放在席桌上。我看男同学们的眼神儿,都很吃惊的样子。心说,老同学每次聚会,人家当老板的都有新品种的酒拿出手来。这是新生产的酒,一盒两瓶,看看,一条龙在瓶子中间横卧,这叫“龙酒”,咱后河乡有个“梨园春”酒厂出品的。那盒是“比干宴酒”。老板同学介绍说。我迅速站起来,第一个拿在眼前,仔细端详了一番,滋味了一阵儿。从此,我知道后河乡又有一个酒厂生产酒了。当然后来我也不断喝这两种酒,也不时地把这种名曰“龙酒”的作为礼品给外地朋友当礼物赠送,觉得也不失脸面。

近些年来,卫辉的旅游业可是发展势头强劲,农家乐更是雨后春笋般出现。凡在山里有勇气开办农家乐的主儿,我清楚,他们都是思想较为前卫,属于农村的能人巧人。而来山里游乐逛景的都是城里有能力出来的,吃点特品,带点特产,已成定式。

山里的巧人盯上了这一点。于是,有人开动脑筋,土法上马,开始自制“野葡萄酒”。卫辉的苍峪山里,野葡萄遍地都是。小时候我和小伙伴们能在山野里吃饱,只是嘴唇染得又黑又紫回家。野葡萄酒,制作过程简单。山野里取来,摘枝,净晾,闷制,静放,去渣,出汁,装瓶,即可。游客们吃着小山鸡,配上农家自酿的野葡萄酒,走时再带点回家,确为一件爽事儿。山里农家,还有更先进的主儿,在家可以有个蒸汽炉,一个人就可以把喷香的“米酒”造出来,买主也是不断。我知道的一个农家主儿,一年仅仅卖米酒的收入就相当的可观。

时代在进步,卫辉大发展。卫辉城南一座新城拔地而起。特别是卫辉城南的大禹湖,已成为卫辉一张靓丽的名片,呈现给了这个伟大的新时代。大禹湖的名号也逐渐驰名牧野,享誉中原,光耀着卫辉。一次年关,卫辉文友大聚会,有朋友隆重推出一款新酒,名曰“大禹湖酒”。我内心又是欣喜。卫辉名胜大禹湖,有人注册成为酒的商标了。这是卫辉人一种思想进步的标识,值得点赞鼓励。据说,现在“大禹湖酒”在新乡有直销处,口碑不错。把卫辉厚重的历史文化符号,巧为我用,敢为我用,张扬个性,激发潜能,变为发展动能,实为创新之举,高明之法,大德之功。

无独有偶,有人把感恩文化的传播弘扬作为架构和谐社会的一个追慕的方向。于是河南省感恩文化促进会的基地就建在了卫辉大山里。人生入世,有父母的养育之恩,有老师的培育之恩,有朋友的帮助之恩,有领导的栽培之恩,有困难时的社会大家庭的温暖之恩,有知遇之恩等等。在卫辉一个叫跑马岭的地方,有一个山洞,山洞里面藏了一洞好酒。不,准确地说,藏了一洞如春般的温暖,一洞爱意绵绵的情怀。所有藏酒均已“感恩”酒命名。尽管不是卫辉本地酿的酒,但是要经过卫辉大山里那个山洞的匠心储藏,方可得洞藏美酒的声誉。这也应是卫辉名望的一种升扬形式。

眼下,扶贫攻坚到了收关之际。不少扶贫工作队的成绩开始接受检阅。我源于工作的需要,曾和领导深入卫辉大山深处调研工作。一个叫花园的村子里,也出现了一个酒厂。这个酒厂生产的酒和其他卫辉产的酒不一样,人家的酒叫“柿子酒”。据说,现在还没有大量上市。但是,干部群众集中卫辉山里的柿子资源,充分利用,在当地就可以转化增值,这种敢试,敢闯,敢干的做法也该称道不是。

免责声明:该自媒体文章由实名作者自行发布(文字、图片、视频等版权内容由作者自行担责),且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秒送号Miaosong.cn立场,未经作者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投诉 · 举报作者与内容]

「作者 · 档案」
宣传正能量 提供更多资讯

  
(0)

相关阅读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