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随身携带的B超,将为生理监测带来什么改变?

文/观察未来科技

超声波成像可能是当前最安全和最常用的医学成像形式。

究其原因,人耳的听觉范围有限度,只能对20-20000赫兹的声音有感觉,20000赫兹以上的声音就无法听到,这种声音称为超声。和普通的声音一样,超声能向一定方向传播,而且可以穿透物体,如果碰到障碍,就会产生回声,不相同的障碍物就会产生不相同的回声,人们通过仪器将这种回声收集并显示在屏幕上,可以用来了解物体的内部结构。

利用这种原理,人们将超声波用于诊断和治疗人体疾病,并且采用各种扫查方法,接收超声带来的反射、散射信号,显示各种组织及其病变的形态,结合病理学、临床医学,观察、分析、总结不同的反射规律,而对病变部位、性质和功能障碍程度作出诊断。

美中不足的是,做超声并不是一件方便的事——超声需要在医生的办公室利用笨重的设备才能够进行。每个做过超声检查的人都会熟悉,在使用探头之前,他们的皮肤上会喷出厚厚的冷凝胶。这种凝胶是超声波从探头清晰地传输到一个人的内部器官并再次返回所必需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凝胶可能会从皮肤上干涸或流走,因此在较长的超声过程中需要不断地重新涂抹。

基于此,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工程师们设计了一种微小的贴纸,可以连续提供内部器官的超声图像长达48小时

其中,最大的新创新之一就是创造了一种水凝胶,它被包裹在一个薄的弹性膜内。这创造了一种完美的有弹性的材料,可以被放置在皮肤上,同时有效地传输超声波。研究人员解释说“弹性体防止了水凝胶的脱水,只有当水凝胶高度水化时,声波才能有效穿透并对内部器官进行高分辨率成像。”

该设备的另一部分包含一个由数百个微小超声波传感器组成的刚性阵列。这种密集的换能器阵列与弹性体和水凝胶的弹性混合体的搭配,使贴纸能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持续对内部器官进行成像。

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描述了对该设备进行的各种应用测试,从慢跑到举重。从这些贴片的成像结果中,研究小组能够观察到坐着和站着时主要血管直径的变化。这些贴片还捕捉到了更深层次器官的细节,比如心脏在运动过程中如何改变形状。研究人员还能观察到志愿者在喝果汁时胃发生膨胀,然后排出果汁时又缩回去。当一些志愿者举重时,研究团队可以检测到内部肌肉的成像变得明亮,这表明他们的肌肉出现了暂时的微损伤。

这也证明了新设备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为人类活动提供超声成像方面的非凡潜力。在未来,人们或许可以买到这种贴片,然后用它去监测各种内部器官变化、肿瘤的进展以及子宫内胎儿的发育。

免责声明:该自媒体文章由实名作者自行发布(文字、图片、视频等版权内容由作者自行担责),且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秒送号Miaosong.cn立场,未经作者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投诉 · 举报作者与内容]

「作者 · 档案」
预见未来科技与商业,洞察前沿趋势新变化。

  
(0)

相关阅读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