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行业全面改革,“鸡娃”能否就此终止?

文/陈根

过去几十年,中国经济经历了飞速的发展,对于教育和知识的认知也在不断完善。终于,在物质丰裕以及压力递增的现代社会,在教育焦虑愈演愈烈的大环境下,“鸡娃”现象兴起。中国父母的钱成为最好挣的钱,儿童从四岁起就进入“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竞争。

当家长的需求与课外机构不谋而合,自然也就推动了中国社会补习机构野蛮生长,催生出庞大的课外教育圈——在现行的升学制度下,教育的焦虑和需求彼此牵引,像滚轮般载着学生一路冲刺。

然而,教育机构的野蛮生产带来的问题也是前所未有的。这导致教育进入恶性循环。“鸡娃”们的人生并没有获得更多的快乐,“鸡娃”们的家长则越来越负担不起养育子女和教育的费用。以至于即便放开第三胎,人们也依然不敢生、不愿生。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年来,教育行业的整顿持续加码。过去几日的政策出台,股价跳水,正式拉开了规模达1000亿美元的私人教育行业的全面改革。学校课后服务工作被前所未有地重视,也进一步展现了国家此次改革的决心——“鸡娃”会就此终止吗,未来的教育又将面临怎样的重塑?

教育回归学校和家庭

先看看此次出台的政策。

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下称《意见》),以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持续规范校外线上、线下培训,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下称“双减”),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从目标来看,《意见》旨进一步提升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更加科学合理布置作业,基本满足学生学校课后服务需要,让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并且,使得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行为能够全面规范。达到1年内有效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3年内成效显著,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明显提升。

可以看见,此次“双减”目标不同于以往的规范教育机构行业的乱象及其在课外培训中的违规行为,而是要根本改变现行教育格局,让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在校内“吃饱”“吃好”,减少参加校外培训需求。

学校课后服务工作被前所未有地重视,《意见》要求课后服务结束时间原则上不早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对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提供延时托管服务,拓展课后服务资源,加大对课后服务教师和人员的激励。

教育部在7月24日的表示,长期以来,义务教育学校特别是小学“三点半”放学现象,带来了家长因未到下班时间接孩子难问题。有的还因此把孩子送到校外培训机构,增加了过重校外负担,造成“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现象,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学校开展课后服务,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对于校外培训,《意见》更是大力管束:要求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将线上学科类培训机构改为审批制,各地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将学科类收费纳入政府指导价;对非学科类培训机构,要求各地区分体育、文化艺术、科技等类别,明确相应主管部门,分类制定标准、严格审批。

此外,《意见》严禁学科类校外培训资本化运作。要求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上市公司不得通过股票市场融资投资学科类培训机构,不得通过发行股份或支付现金等方式购买学科类培训机构资产。已违规的,要进行清理整治。

这些针对教培企业的措施,导致该行业上市公司股价7月23日大幅下跌,也结束了数月来监管方面的不确定性。

新东方在纽约的股价自7月20日以来已下跌60%,7月23日,新东方在香港的股价下跌了37%。在纽约上市的好未来的市值已从2月份的590亿美元暴跌至不足40亿美元。高途教育——原股票代码为GSX,市值已从1月份的380亿美元缩水至9亿美元。

并且,当天还有不少教育类中概股大跌,如51Talk跌超43%,有道跌42.77%,精锐教育跌35.70%。高盛分析师预测,此举使中国教培市场规模将萎缩76%,至少240亿美元。毋庸置疑,此举过后,教育市场的高速发展将不复存在,教育回归学校和家庭的时代则将全面到来。

天下苦“鸡娃”久矣

先不论资本市场将如何发展或寻找生路,“双减”政策的出台,多少对近年来教育焦虑、“鸡娃”现象和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等问题造成了相当的冲击,也给越来越迷失在教育焦虑里面的家长们一个重新思考教育的机会。

天下苦“鸡娃”久矣。鸡娃,特指焦虑的、特别是中产阶级家长,给孩子“打鸡血”,督促学习的说法。究其原因,现代性的竞争压力巨大,城市生活的高节奏和高强度,都是中产阶级们的焦虑来源。即使在大城市过上了看起来体面的生活,有房有车,看起来生活优渥的中产阶层也对自己的境遇无法停止焦虑。

中产们也是脆弱的,时时有着危机意识,在拼命努力和惶恐之间想要牢牢保卫、守住自己的一切,当然包括阶层。因此,这些来自现实生活的焦虑很自然地通过教育顺延到了下一代身上。

在巨大的升学压力面前,中产阶级们花钱不手软。从动辄几万的培训补课费,到高价的学区房,他们将期待寄托在下一代身上。这才有一场又一场输不起的育儿之战。尽管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向来是家长的期许,可一旦超出阈值,陷入内卷之后的“鸡娃”,却越来越把人们拖向焦虑的深渊。

对于“鸡娃”的孩子们而言,强恕而行愈多,没有意义的作业、补课占据了孩子们的全部空间,为的就是高考的一锤定音。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孩子对自己的期望,层层叠加,越懂事的孩子越愿意被“鸡”以取得高分,直到失去自我,彻底沦为分数机器。

并且,“鸡娃”们表面上拥有了光鲜的成绩,但却再难拥有属于这个年龄本身的快乐。近年来,大学生抑郁群体日渐庞大,抑郁症也越发年轻化,这些精神疾病的发生,早已经不是个体现象,而是社会问题了。

此外,中央教科院曾做过一项研究,研究人员们调查了恢复高考以来的3300名高考状元,结果发现,没有一位成为行业领袖。另一项调查结果却显示:全国100位科学家、100位社会活动家、100位企业家和100位艺术家,除了科学家的成就与学校教育有一定关系外,其他人所获的成就和学校教育均没有正相关关系。

对此,上海市浦东区教育发展研究院程红兵先生表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这一阶段教育的重大失误,即没有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

这一阶段的教育就是以填充式教育为基本特征的,由于巨大的就业压力,导致巨大的升学压力,学生要不遗余力地把所有的时间用于升学准备。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全部由教师负责填满,学生在家时间比如双休日,则基本由家长负责填满。尽管这是那个时代的教育背景,但这又非常巧合地符合了当前鸡娃们的现状。

显然,人一生的发展是动态的,绝不是四年大学就能决定的,也不是18岁上的那所学校的高度决定的。想要赢在终点线,就需要保持一定节奏,足够的体力和坚持不懈的意志力。哪个阶段的过度用力,有可能都是对自己的损伤。毕竟就算“鸡”得了一时,也“鸡”不了一世。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完整的人

早在千年前,古圣先贤们就已阐明了关于教育的道理。

《大学》开篇便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其实修德与行善才是至要。《师说》中,韩愈以“传道、授业、解惑”诠释教育的职责,学习的先要,重在修心,学会做人,其次才是知识修业。1945年出版的《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的序言里,则提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完整的人。”

然而,社会越发展,人们对于教育的理解,越朝培养“有用的人”走去,即成为掌握了特定的技能,“要有一技之长”,能创造价值,对社会有贡献的人。而观察世界名校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也会发现,它们的通识课程的框架一直在不断变革。

这些名校秉承的教育理念越来越走向:哪怕学生大学毕业,也最好不要着急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它们认为,比深耕某个领域更重要的是,学生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与可迁移能力的提升。

以哈佛大学为例,最近一次通识课程的调整是在2019年秋季。之后,新一版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正式施行。尽管社会各界对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争论和质疑从来没有间断过,但新一轮的改革中,通识教育的地位却仍然坚持变得更高。

事实上,过去10多年,哈佛大学内部反思的焦点之一在于,哈佛大学毕业生成为各学科领军人物的数量增加了,但成为国家领导人的数量减少了。言外之意就是,培养专才而不培养通才的做法,限制甚至扼杀了哈佛大学毕业生的竞争力。

实际上,除了大学生应该接受通识教育,中小学生更应该接受通识教育。一方面,通识教育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载体之一。提及教育公平,很多情况下人们都更容易想到硬件师资条件及语数外这些学科的学习资源的公平,但通识教育开阔视野,启迪心灵的教育作用,对于一些偏远地区的学生更将有重要作用。

另一方面,通识教育能帮助社会培养“成绩中等但能力出类拔萃的孩子”,即学习成绩未必特别拔尖但很有个性、知道自己要什么或想成为怎样的人。这正对应了“鸡娃”作为焦虑之后的内卷的本质,而内卷,也正是因为不知道、不了解真实的自我。没有辨明,亦无从取舍,更易陷入困境。

社会需要多样化。价值观不一定统一,可需要的是更多可行性的包容。“双减”的出台是一次缓冲,也给越来越迷失在教育焦虑里面的家长们一个重新思考教育的机会。

免责声明:该自媒体文章由实名作者自行发布(文字、图片、视频等版权内容由作者自行担责),且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秒送号Miaosong.cn立场,未经作者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投诉 · 举报作者与内容]

「作者 · 档案」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0)

相关阅读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