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入试激变复盘入试倾向分析

随着2022年夏季出愿的开始,疫情下的日本留学考试也来到了第三个年头。

虽然日本社会基本已经开始逐步恢复正常。但正如疫情使得对现金青睐有加的日本人开始普及paypay之类的扫码支付、本来一直不温不火的外卖服务走进了千家万户一样。

就算步入了后疫情时代,有一些东西发生了永久性的变化:对于来说考学也不例外。

消失的笔试
一直以来,日本留学相较于欧美最大的不同在于它的笔试制度,无论是大学院还是学部。具体到大学院,日本的大学院入试并非如欧美澳等国的申请制,考生除了需要提交本科成绩单,多数情况下还要参加校内考和面试。

这就给了在高考中发挥失利,本科出身不佳或是大学期间没能好好努力导致绩点不佳的学生,通过考试获得改变命运的机会。

大专生或是专升本的学生也有机会通过在校内考中的出色表现考入名校。

然而“日本考学重笔试”这一点因为疫情,正在快速地发生变化。

01
2020年
疫情爆发初期,全球恐慌,当年的入学考试几乎都被推迟,也有不少学校将夏冬两次考试被合并成了一次。

更多的学校出于防疫安全考虑,取消了线下笔试,转而采用了欧美式的书类审查+线上面试的形式进行选拔。

02
2021年

到了2021年,由于长期国境封锁导致新规留学生无法入境,更多的学校不得已也只能开放海外出愿,沿用书类审核+线上面试的招生方式。

03
2022年
进入2022年,随着疫情变化,日本政府逐步开放外国人入境,不少学校也开始恢复笔试制度。

但是经过了长达两年的书类审查式的招生模式,有一些学校并没有选择恢复笔试,而是保留了书类选拔方式。

这些学校中不乏日本经济学领域最顶尖的几所学校,最具代表性的是京都大学。

京都大学经济学研究科在疫情前,笔试难度是出了名。其原因不仅因为作为一所旧帝国大学,还因为曾经的京大没有面试,仅凭笔试考分决胜负。

然而京大在疫情一开始就放弃了笔试,并且后续宣布永久取消了笔试,改为了书类审核+面试。

*京都大学

反观东京大学的经济学研究科,这几年东大虽然则募集要项发布之初都会宣称要恢复笔试,但最终还是实行了书类审核+面试的方式,今年也不例外。

*东京大学

其他旧帝大,比如说原本笔试难度不高的九州大学和北海道大学,也通通改为了书类+面试的形式。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一众旧帝大之外,最近,经济学研究享誉全球的一桥大学也出人意料地改变了考试规则。

继去年宣布将冬季考试笔试改为书类选考之后,今年的夏考选考也改为了书类选拔。虽然不知道夏考的变动是否是永久性的,但至少想通过冬季的笔试考试翻身进入一桥的机会已经没了。

*一桥大学

至此,日本经济学最顶尖的一众学校里仍然保留笔试的就只剩下了大阪大学,其经济学研究科的夏季选拔还保留着旧时代选拔方式。而阪大本身冬考选考中就没有笔试,虽然只有面试,但录取人数相当有限。

减少的招生人数,悄然变化的研究计划书/面试重心

有持续关注各大学校募集要项的人可能会发现,疫情以来,虽然成功入境的留学生骤然减少,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竞争的激烈程度,但相对地,各大学的招生人数也出现了一定点下降。

与此同时,部分学校对于研究计划书的侧重点也发生了变化,这也间接导致面试时教授的提问与前辈说的经验之间有所出入。

究其原因,除了上文所述的考试形式上的变化,也有其他方面的因素。

WHY?
研究计划书/面试侧重点变化的原因

第一,主要在于G30三十万留学生扩充计划目标的达成,日本的大学在招生时无需再过多地考虑留学生的数量。

第二,更大的原因在于:随着来日本的留学生日益增多,对应的服务也层出不穷,其中不可避免地滋生出了一些灰色行业,甚至称为害群之马也不为过。

学校为了维护考试的公平性,从而做出了对策。前文提到的一些学校永久性取消笔试也有一定程度是出于这方面的因素。

在减招和改变研究计划书形式方面最具代表性即大家耳熟能详的私立名门早稻田大学。

早大在更换了招生负责教授后,招生人数骤减,当200多的考生大军一如既往地杀到早大之后,惊讶地发现往年笔试能通过60多人,最终录取一次考试也有将近50人,现在能通过笔试的只有20余人,而最终成功通过面试被录取的仅10余人。

由此可见,早大已经不再是以前名气大,卷子简单、录取人数多、性价比爆表(除了比国公立贵点)的那个早大了。

*早稻田大学

研究计划书方面也是一变再变,最后变成了类似学部的志望理由书,要求的内容只有两个:

HOW?
研究计划书变成了什么样?
1. 课题

2. 导致你决定研究这个课题的个人或社会的背景,问题意识以及该课题的研究意义

*通常在要求一览会明确标注请不要写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并不限于数据收集方式、实证手法及理论模型。

这与以往常规的研究计划书截然相反,

以往的研究计划书:

虽然也需要写背景和研究目的,但通常不宜着墨过重,普遍被认为比较优秀的计划书通常会把重心放在理论阐述、模型构建、手法说明等更实在的研究核心部分。

而背景目的等占篇幅巨大,研究内容只言片语的研究计划书往往会被诟病。

与之类似的京都大学在取消笔试的同时,仅录取人数较少的研究者养成项目(基本可以理解为硕博连读预定,要求较高)依然保留传统的研究计划书格式。

而录取人数较多的高度职业人才养成项目则要求考生提交学修计划书,要求描述你大学经历、报考理由、入学后的学习计划研究计划,以及毕业后如何活用在校期间内的所学所研究等内容。

与之相配套,面试时教授除了常规问题之外,学术问题的提问,也更多地开始针对研究计划书做成前的相关内容,以及与课题有关的一些基础理论的询问,甚至可能出现和课题并不相关,单纯针对经济学知识或数理方面知识的提问。

面试提问倾向的改变在其他学校中也有所体现。

*京都大学校徽

上述变化对于有意留学日本报考经济学大学院的考生来说无疑是巨大的。以往勤奋刷题地应试学习,研究计划书怎么高深怎么来,先有模型再补其他的写作方式可能都不再适应未来的考试。

为此,在备考上也不得不采取相应的对策。对于取消笔试改为书类选考+面试的方式来说,不可否认,一定会对转专业来经济学的考生带来巨大影响,毕竟在书类选考这点上,科班出身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非本专业先输一半。

出身定生死?

然而,考试形式和研究计划书/面试重点的变化也并不是完全断了转专业考生的路。

从理论上说,对于一些曾就读与经济学较为类似的专业的考生,本科成绩单还是有参考价值的。因此有相关背景或是理科出身的同学,在书类选拔中并不一定会输给科班出身的学生。

毕竟在日本经济学虽然被归类在文科里,但不乏需要学生文理兼修、甚至部分研究方向更偏理科的学科。

虽然在有笔试的时候,平时大部分考生选择考微观宏观的卷子,但是一些学校也会设置统计计量方向的考题。

在京大笔试还没废止的时候,就有数学系出身的学生最终选择做数学方面的卷子,最后成功录取的。

由此可见,理科出身的学生,如果数理类成绩过硬的话,并不一定会输于经济出身的学生。

二专有没有帮助?研究生对考学的意义?

由此可见,本科文凭过硬,就算非专业出身,成绩单漂亮依然有机会取得合格。这和欧美考研比较类似。

当然高考对于考生来说已经是过去式了,学校无法改变。那么我们来看一个例子,这位同学的出身校并没有那么好,作为日语系的学生,她在校期间辅修了金融学作为第二专业(并非第二学位),并提交了二专成绩单,虽然其实没几门课,但是她也成功被京大录取了。

如果你还是大学在校的备考生,不妨可以考虑修经济或与经济相关的课程作为第二专业,在书类选考中会给自己加分不少。

对于已经大学毕业了没有机会再辅修的学生来说,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

另一位同学,赴日留学舍弃了传统的走语言学校拿签证的方式,而是选择了报考京大的研究生(日语的研究生虽然不同但是可以理解为预科/旁听生),通过一年与教授的交流,获得了教授的认可最后也被录取了。

我们知道一般情况下,由于经济经营这类专业有大量的招生名额,所以以往的情况,都是建议同学直接考试为主,相对于其它社科及人文类专业,研究生的价值并没有那么高。

然而目前的情况对于非本专业的学生来说这些名校并未完全关上了大门,还是有机会可以录取的。

当然作为书类选考+面试的考试,语言成绩和面试时日语的实际交流表现无疑权重就比有笔试的时候大了很多,研究计划书(或类似研究计划书)的比重也会比有笔试的考试来得更大。

新环境下的经济学研究计划书

下面我们来看看新环境下的研究计划书要怎么去写。

太长不看版
如何写新格式的研究计划?
大方向
1. 按标准格式写研究计划书,为之后改写百变的新式“研究计划书”打好基础;
2. 尽可能自己写,以理清自己的思维脉络和思考过程。
对于转专业的考生

1. 关注国内外经济新闻、热点事件,培养专业敏感性;

2. 找寻自己感兴趣的点,进行关注课题方向的筛选;

3. 掌握一定经济学基础后,尽快开始阅读文献、确定课题。

首先,我们还是建议按照标准格式写一篇正经的研究计划书。

其一,并非所有学校都改变了研究计划书的形式,如果直接去写个别学校特殊要求的文书/研究计划书,会大大限制你的出愿范围,毕竟来日本留学考研比之国内一个巨大的优势就是不是一考定终身的,你可以报很多学校。

其二,我们回顾一下上文早大的志望理由书和京大的学修计划书的要求。这真的是不写正统研究计划书就能写得出来的东西吗?显然不是,恰恰相反,这是你写完研究计划书之后,反顾自视,深思熟虑才能写得出的东西。如果不写正统的研究计划书,那你的志望理由书学修计划书,无异于无根之树,经不起任何推敲。

其次,在研究计划书写作方面,当然第一前提就是自己写,不要寄希望于找灰色产业投机取巧了,灰色产业大多写完就交差了事,能给你模型讲明白就算仁至义尽了。各中细节,思考过程,只有写作的人自己才清楚。

同时,也要尽可能少仰仗他人,正经的塾里,老师自然也是会帮学生改研究计划书的。如果时间充沛的话,建议尽可能在老师的指导和要求下,由本人完成修改,而不是直接交由老师进行执笔修改。只有这样你才能积累丰富的思考过程。

我们也推荐科班出身的同学在备考的同时就可以开始阅览文献,如无明确研究方向可以各类都看看筛选课题,如已经有大致研究方向就开始做初步的文献积累。不要等到最后出愿前一个月再开始。

虽然科班出身可以吃老本,随便搞点文献,弄个模型,东拼西凑一下,几天就能搞出一篇凑合的东西。那你如何回答早大志望理由书的那些问题呢?这些问题其实不光只是早大的志望理由书,上文提过,由于更注重写作过程和考察学生的思考分析能力,很多学校的面试中它也会出现。

非科班出身的同学建议在还没有学习到具备独立阅读文献之前,可以先关注国内外经济新闻、热点事件,培养一下专业敏感性,并找寻自己感兴趣的点,进行关注课题方向的筛选,在学习了个大概,掌握了一定经济学基础之后,抓紧时间开始文献的查找,确定课题。

越早开始你思考的时间就越充分,内容也更充沛,在后续写作变种的研究计划书或应对面试时也会更游刃有余。

最后,与以往的变化在于:对于研究手法方面的选择,请不要一味追求高深。你文中使用的模型,它的逻辑推演、理论依据、使用的实证方法它的数学原理,请务必吃透。不是说深的模型或复杂的手法不好,你有这个实力自然没有问题,有深度的研究计划书,如果面试可以对答如流,可以自证实力,自然会受到教授赏识,稳操胜券。

然而如果一知半解,模棱两可,面试中极大概率在受到压迫性追问时打不上来冷场,弄不好就被教授归类到灰色产业产品一类去了。

想使用深一些的模型和手法请务必在老师的帮助下先吃透,如果实在无法理解掌握,我们建议还是改为选择浅一些的模型反而更有利。

曾经就有同学从顶刊找了篇文献作为主文献,要参考其手法。虽然文章后续经过了多次修改,但是他考了一年,夏冬两季多所学校,面试均失败。很自然,作为研究这一方向的教授,不可能不了解这篇文献,也深知其难度,后来建议同学直接放弃,从0开始重新写一篇,能力到哪里就写到哪里,虽然最后研究计划书程度可以说非常浅,但是研究较有现实意义,且他是在彻底理解的基础上自行写作的,有相当丰富的思考和背景知识。虽然写得较为仓促,但依然被关西学院、神户、东北等大学录取了。

后疫情时代的经济学面试

接着来说一下面试,面试每个学校甚至每个教授都各有千秋,文章中只能说一些共通的部分,或者说与其说是面试不如说是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的事项。

太长不看版
面试的注意事项
1. 面试时的日语交流表现极为重要
注意经济学中的汉字词汇,考前明确其日语读音。

2. 面试提问倾向的变化

对考生基础理论知识及逻辑推导的考查增多,需要精进对理论的学习,并加强日语说明表述的练习。

第一,鉴于面试权重的增加,面试时的日语交流表现就变得极为重要。经济学有一个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点,就是经济学的大量专业词汇翻译较早,所以汉字比例极大,而片假名词汇很少,而正因如此,其中大部分词汇后来就直接被吸收进了现代汉语中。

这是一把双刃剑,在学习过程中给看日版教材和查阅日语文献的时候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然而也埋下了巨大隐患,就是很多考生不熟悉甚至不知道这些词汇的日语读音,结果就是面对教授的提问,中文怎么说知道,但是日语说不来,或者用自认为的读音去回答,结果教授当然听不懂,更有甚者会听不懂教授提问,或者理解错误。

因为汉字词的音读有很多比较拗口且与中文有较大差异,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最好是不是抽空直接念一下教材,在刷题的时候,把题目读出声读一遍,让自己熟悉这些词的读音,遇到吃不准的词,请务必查阅字典后标注,不要自以为是直接念。因此类事件而导致面试淘汰的学生每届均有出现,请务必重视。

第二,由于前文所述,面试的提问倾向发生了一定变化,对考生的基础理论考察变得多了起来。其实不光是面试,笔试中要求理论论述的成分也是有所增加的。所以以往某些考生应试型的学习方法,死记硬背公式或结论,只要题能做出来就OK之类的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学习方法,已经不再适合当前形势了。

总结

经济学是一门社会学科,是从生活中总结而来的,其公式也都是对社会的抽象总结,各公式各运算步骤之间都有着严谨且现实的逻辑和理论依据。在学习的过程中和课下的自行复习过程中,请尽可能通过记住其理论与逻辑,并自行进行推演,从而彻底掌握相关知识,做到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

只要知晓其中理论逻辑,并具有一定数学基础,所有公式结论都可以自行推导,而这些理论和逻辑又贴合于生活,本身无需占用大量精力去记忆,你会发现经济学真正需要背的东西微乎其微。

改变学习和记忆的方式,无论是对面试,还是笔试,甚至是后续考入学校后硕士课程的学习都会有很大帮助。

最后来说一下,虽然顶层学校在疫情中考试形式,研究计划书要求和面试倾向都做出了巨大改革,但日本依旧是一个相对保守的国家,大量地方国立大学和私立大学已经延续着以往的考试方式,面试内容变化也不显著。

这些学校里有阪大、东北、名古屋三所旧帝大,也不乏横国、神户、阪市等国公立经济学强校,还有庆应和上智两所私立名门。

对擅长笔试的同学来说,他们依然是出愿的上佳选择。有的时候能力强不如报得对。

*神户大学

*大阪市立大学

每个学校的考试和面试都各有特色,选择契合了自己的优势的学校出愿往往才是最有利的。通过查询官网,询问前辈,以及刷过去问来了解各所学校,也是学习备考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

希望我的文章对各位能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该自媒体文章由实名作者自行发布(文字、图片、视频等版权内容由作者自行担责),且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秒送号Miaosong.cn立场,未经作者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投诉 · 举报作者与内容]

「作者 · 档案」
日本留学相关资讯,包括日本大学动态及日本国内教育行业的解读。

  
(0)

相关阅读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