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书写一部中国发展史

文/陈根

近年来,中国航天航空捷报频传,正在国际社会大放异彩。

2018年,中国航天全年发射39次,北斗建设提速,电磁监测试验卫星等国家项目上马,中国商业航天公司在沉寂多年后开始崭露头角……这些都为中国航天崛起提供了实质性的支撑。

2019年,具有决定性影响的长征五号火箭复飞成功,代表了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的实质性突破。运载能力的提高,也对深空探测,太空资源应用,自然科学等领域产生了促进作用,进一步对固有的欧美排我性航天联盟形成冲击。

2020年至今,从嫦娥五号落月成功并带回月壤,到天宫空间站顺利进驻太空,再从天问一号探测器和祝融火星车成功登陆火星。巡天遥看一千河,航天之光耀太空。中国航天,正在书写属于中国人的传奇。

一周前,神舟十二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的圆满成功。三天前,神舟十二号三名航天员协同配合,完成继神舟七号飞行乘组顺利完成出舱任务后时隔13年的中国空间站首次出舱活动。从航天大国到航天强国,这一路,中国走得足够艰辛,足够努力,足够成功,也足够令国人骄傲。

“两弹一星”成为中国航天里程碑

1949年,新中国刚刚成立,造钉子都困难。那时候,铁钉叫洋钉,肥皂叫洋碱,火柴叫洋火,80%的老百姓是大字不识一个的文盲。然而,就是这样的新中国,在全世界的封锁和打压下,中国仅仅用了11年就造出了导弹,20年后就将人造卫星送上了天。但这一路,也是几多风雨,几多辛苦。

新中国成立伊始,迫于外部的封锁和排斥,中国领导层将国防科学技术的发展列为头等重要任务。1956年3月,国务院制订了《1956年至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草案)》,提出要在12年内使中国的喷气和火箭技术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同年4月,航天工业委员会成立。

同年10月,归国一年后的钱学森受命组建了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即现在的运载火箭研究院)。自此,没有任何张扬,没有任何浪漫,为了国防需要,中国航天从导弹、火箭起步,踏上了一条极其艰难但又绚丽多彩的发展征程。

起步之初,中国一方面进行导弹研制基地和发射基地建设,一方面开始仿制苏联P-2导弹——一款苏联在德国V-2导弹基础上改进设计的地地近程导弹,仿制代号“1059”。1960年11月5日,完全由中国生产的1059导弹试飞成功,后被命名为“东风一号”。

仿制成功后,中国开始自行设计导弹,首先研制的,就是一种中近程导弹,即“东风二号”。1964年6月29日,“东风二号”导弹试飞成功。自此,中国火箭导弹自此走上独立设计研制的道路。同年10月16日,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也成功爆炸,世界震惊。三年后,中国第一颗氢弹再次出人意外地“早响”。要知道,就连美国,从拥有原子弹到氢弹爆炸都用了7年,前苏联更是用了9年。

中国在发展导弹武器的同时,也开启了探空卫星的研制,但在征服太空的路上,中国人却走得并不容易。10月4日,苏联的斯普特尼克1号(Спутник-1)发射成功,成为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苏联卫星成功发射的消息震动了全世界,包括当时访苏庆祝“十月革命”四十周年的中国领导人。

1958年5月,毛泽东在八届二中全会上表示:“苏联人造卫星上天,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我们也要搞一点。”这一年,中国科学院将卫星列为1958年的头等任务,代号“581”。苏联卫星上天时,中苏友谊关系尚在。按双方1957年签订的《国防新技术协定》,苏联将在原子能工业、航空新技术、导弹和核试验基地建设等方面援助中国。

但现实却并未如条约那么美好。1958年10月17日,中科院人造地球卫星研制组负责人赵九章率队访苏,却并没有机会接触核心技术——原本计划详细学习苏联人造卫星技术的他们,几乎一无所获。美国对华的敌视和苏联技术的封锁,加上国内经济困难,中国卫星研发陷入困境。

在这样的背景下,1959年,中科院党组召开会议,调整空间技术计划,决定调整机构、停止研制大型运载火箭和人造卫星,把工作重点转向研制探空火箭。1969年9月3日,两枚最新研制的“东风4号”——也就是后来所说的“长征1号”运载火箭秘密运抵7号测试厂房。

11月16日下午6点,首发“东风4号”火箭发射升空。然而,火箭第二级却突然发生故障,未能入轨,坠毁新疆。中国首次的太空发射,虽然没能成功,但却深深刺激了日本——1970年2月11日,日本人把第一颗卫星“大隅”1号发射升空,比中国仅早了2个月。

2个月后,1970年4月24日,“两弹一星”中的“一星”——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才终于进入太空。从那时起,中国便成为了世界上第5个能独立研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而这也是中国航天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十年磨一剑,在当时,亿万中国人无不为此欢呼雀跃。

从在一穷二白的条件下,中国在三内年创造出原子弹、氢弹。之后,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也成功研制和发射。可以说,“两弹一星”是科技强国的一个光辉典范,而其铸就的“两弹一星”精神沿袭至今,更是中国航天史上的一个精神里程碑。

中国航天,迎来至暗时刻

时间进入20世纪80年代,将东方红卫星送上天空的“长征”火箭,经过十余年的技术提升,在1985年开始探索国际商业发射市场。

而此时,欧美商业卫星发射市场却不太平:1986年1月28日,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后爆炸失事,震惊世界。美国发射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1000多名观众围观的情况下,通过电视向全世界直播,但是在第73秒时,航天飞机外挂燃料箱却突然凌空爆炸,七名机组人员全部遇难。

时任美国总统里根宣布,NASA不再发射商业有效载荷。这让欧洲的阿丽亚娜(Ariane)火箭有了机会。阿丽亚娜作为欧洲民用消耗性运载火箭系列,用于空间发射。但其火箭发射的价格不菲,约为5000万美元/颗。

祸不单行,1986年5月30日,阿丽亚娜2号火箭因第三级点火故障,发射后不到5分钟就星箭俱毁。阿丽亚娜火箭的发射项目不得不暂时搁置。如此一来,一些美国通讯公司只好为卫星另寻发射机会。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通讯公司们找到了中国火箭。

1986年6月,中美专家开始讨论在夏威夷用中国火箭发射美国卫星。经过两轮波折的谈判,1988年6月,长城公司终于拿下了美国休斯公司两颗卫星的发射订单。1990年4月7日,中国长城工业公司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火箭成功发射休斯公司制造的亚洲一号卫星,并向全世界进行了转播。

从此,中国打开了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但喜悦并没有持续太久。当时,长征2号的运载能力,不足以将澳星发射到预定轨道上。只能把长征2号加上四个助推器,改进为长征2号捆绑式火箭。而从合同签订,到首星发射,只有不到3年时间。

在这段时间里,中国航天人要拿出20万张图纸,解决火箭捆绑、连接、分离等20项技术难题,做完300多项地面试验,还要生产出几十万个零件,组装成两枚火箭。即便是在夜以继日的辛苦下,中国航天人依旧遭遇了失败的重创。

1996年2月15日,长征三号乙火箭发射国际708通信卫星发生剧烈爆炸,星箭俱毁,造成6人死亡,57人受伤,这就是有名的2.15事故。这次事故,是中国航天史上最大的挫折,也是世界第五大航天事故。

事故发生后,中国航天商业发射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与中国合作长达6年的休斯公司立即停止了与中国的合作。同时,长城公司和两颗卫星的制造方——劳拉公司及休斯公司就事故原因进行了联合调查。而这在美国国会引发了对技术外泄的强烈担忧,司法部开始调查劳拉公司。

在几年的调查和争议后,1998年,克林顿还是签署了《1998年国防授权法》。该法明确,要加强在商业通讯卫星出口、导弹技术等多个航空航天技术领域的对华出口管制。

次年的《1999年国防授权法》更是针对中国建立导弹技术和先进通信卫星出口管制,并规定重新由美国国务院根据《武器出口管制法》对华发放商业卫星许可证。自此,美国从法律层面开始严格审视与中国的航天技术合作。

众议院并未就此满足,并进一步决定成立对华贸易和军事交流特别调查委员会。1999年5月,调查委员会抛出《考克斯报告》,认定两公司违反规定,泄密并间接推动了中国导弹技术的进步。美国国会终于收紧了对华出口卫星的控制权,而美国的限制商业卫星出口,更是直接导致中国失去国际商业卫星发射市场。

从1999年到2005年,长城公司没有实施任何商业发射,中国航天迎来至暗时刻。直到2003年,中国人还对此念念不忘。

从航天大国到航天强国

进入21世纪,中国航天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其中,“神舟”飞船作为中国的载人飞船,作为21世纪中国航天的最重要成果之一,也承载着中国人的飞天梦想。事实上,从发射人造卫星到发射载人飞船,是探索太空奥秘的必然过程。同其他国家一样,当航天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飞天梦也是中国航天的必经之路。

1999年9月21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启动,并确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是载人飞船工程,主要任务是发射试验性载人飞船,开展空间应用实验;第二步即空间实验室工程,主要任务是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等,解决一定规模、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第三步也就是空间站工程,在空间实验室的基础上,解决较大规模、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就载人飞船工程而言,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号”首飞,实现了天地往返重大突破,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重要里程碑。2001年1月10日,“神舟二号”首飞,这也是中国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开展了一系列空间科学试验,进一步检验了飞船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协调性。

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实现了中国人第一次登上太空。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首飞,搭载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进入太空,完成了首次多人多天飞行试验,这也是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为后来的太空行走奠定了基础。

从1999年到2005年,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六号”,6艘飞船的成功发射意味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走完了第一步,建成了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也为空间实验室工程的建立打下良好的基础。

2008年9月 25日,“神舟七号”将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3 名航天员送上太空,实现中国航天员首次太空出舱行走。那时候大概还没人想到,十几年之后,我国的“嫦娥”真的登了月,我们的“天问”也真正踏上了火星。

从 2008年开始,“神舟七号”至“神舟十一号”5艘飞船、“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等任务的成功完成,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出舱、交会对接等关键技术的国家。这一切的努力为中国空间站建设和运营积累了宝贵经验、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周前,神舟十二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的圆满成功,神舟十二号的三位航天员进入天和核心舱,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这一刻,我们终于可以说,我们在太空拥有了自己的空间站工程,走到了“三步走”发展战略的最后一步。

在此之前,人类唯一的国际空间站建于1998年,2010年开始投入使用,并将预计于2024年退役。这也意味着,2024年之后,在全新的国际空间站建设启用前,中国空间站可能会成为全世界唯一正常运行的空间站。

作为空间科学研究的载体,空间站的建成有望产生一大批科学成果和核心技术。全世界一大批需要在太空环境下进行的科学实验研究,都将依靠空间站来进行。也就是说,在现行的国际空间站退役后,各国的相关科研项目将不得不考虑与中国合作。

这一步,走得太不容易。90年代,国际空间站筹备搭建时,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封锁和阻挠下,中国没能加入到这个行列中。那时的中国还没有载人航天,那时的“他们”,也不想让中国拥有。

从航天大国到航天强国,从“两弹一星”到“至暗时刻”,这一路,中国走得足够艰辛,足够努力,足够成功,也足够令国人骄傲。回望中国航天,也是回望了一部中国发展史——是中国人的努力,才在星辰大海之间,有了属于中国的名字。

免责声明:该自媒体文章由实名作者自行发布(文字、图片、视频等版权内容由作者自行担责),且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秒送号Miaosong.cn立场,未经作者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投诉 · 举报作者与内容]

「作者 · 档案」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0)

相关阅读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