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业文明,需要人文学科参与

文|陈根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从蒸汽时代进入到电力时代,再到原子时代、信息时代。然而,技术令人们身处的物质世界越来越丰富的同时,也令人们面临着愈来愈多的认识危机、生存危机和信仰危机。

二十一世纪之后,在突飞猛进的科学技术的影响之下,人类社会的结构以及精神面貌正在不断发生剧烈的变化。通信技术、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基因工程、虚拟技术,造成了信息和实体的交错融合和数据驱动的经济,整个社会的智慧网络化正在引起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治理方式的深刻革命。

然而,新兴技术虽迎来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曙光,但也让一些人再次陷入(理性)自负。现实生活中理性退化为算法和计算,计算甚至蜕变成算计。当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在大力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附加带来的环境、生态、伦理等风险,以及个人精神迷失、信仰空缺和意义危机等问题,这些都亟待通过人文的精神指导实现价值重塑。

全球变暖在许多人的脑海萦绕不去。气候变化使得原太阳照射到地球的光和热及其反射过程平衡被打破,这带来的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加剧了气候灾难的发生。报告显示,在2000年至2019年期间,全世界发生了约11000次极端气象灾害。

此外,曾经被认为已经解决的传染病问题又回来了。气候变化部分导致了蜱虫和蜱传病原体的地理范围扩大。由于缺乏全球治理、政策和国际合作来缓解气候变化和促进更平衡的人与自然关系,蜱传疾病和其他传染病的传播可能性进一步增加。

抗生素的滥用与自然进化相结合,也制造出了越来越危险的微生物。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的数据,仅美国每年就有逾280万抗生素耐药病例,逾3.5万人因此丧生。在印度,抗生素耐药性导致的新生儿感染每年会造成近6万新生婴儿死亡。联合国(UN)担心,到2050年,全球每年会有1000万人死于耐药性感染。

并且,在移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标签遍地的社交媒体,依据算法勾勒出了光怪陆离的世界;人设崩塌的男女主播,运用技术打造了侵蚀真实的仿象;一切资讯、知识和观点都触手可及,海量的信息像随机编码的符号,垒出一幢幢数据废墟,无不昭示着这个我们与他者分裂的时代。

不难看出,法律和美学体系构建速度没有跟随科技高速发展的焦虑让身处其中的大众感到恐惧。不论是中华几千年传统文化遵循着的儒家的仁义礼教,还是西方自由主义下的民主制度,都随着互联网的到来被不断打碎。

于是,在机器时代的关口,人们面对这个巨大的真空期产生了对机器时代未知远方的迷茫与踟蹰。这是一个危机与新机共存的时代,工业文明的发展亟待人文科学的指导与纠偏。

免责声明:该自媒体文章由实名作者自行发布(文字、图片、视频等版权内容由作者自行担责),且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秒送号Miaosong.cn立场,未经作者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投诉 · 举报作者与内容]

「作者 · 档案」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0)

相关阅读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