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午夜梦回的码头,记忆深处的那抹亮光

20200406142037525

我是一个地道的南方姑娘,一个多愁善感且习惯性怀旧的人,记忆中最美好的片段莫过于童年时期。记忆中的童年无论走到哪里都印着幸福的影子,就好比离家不远的校园里同学们的欢声笑语;就好比每天清晨按时传来不远处军营的晨号声;就好比祖母刚煮好的那碗热腾腾的白粥和小菜的清香,以及伴随着耳边那一声接一声的慈爱的叫我起床上学堂的催促声。

20200406142708557

对于祖母,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一张慈祥的面容,宽厚的耳垂,还有因上了年纪手上都是皱巴巴的褶子,而我总爱窝在她怀里,拎起她那皱巴巴的一点儿皮儿来把玩,我时不时会问她疼不疼,她总回答说一点儿也不疼。在我不用上学时的大多早晨,她总喜欢牵着我的手带我出门遛弯。村里离家不远有座小庙,小庙边儿上有棵要几人才能环抱住的大榕树,树高可比两、三层楼,树底有一片水泥空地,这水泥空地一般是供过节祭拜时大家摆碗、碟时使的,但平时都是空着,只有少许落叶落在上面,落叶每日是几位有心的阿婆常会打扫的,所以地方还算干净。记得大多次当我们到那儿时,那儿早就坐着祖母的那几位好姐们儿了,她们一坐就能坐上一个上午,扯着各自的家长里短,或喜或忧都有,偶尔会时不时地夸上我几句,大概意思无非是说我乖巧、懂事、俊俏什么的,具体当时怎么说的,如今我已记不太清了,而祖母那时总会笑眯眯地看着我,或摸一摸我的掌心,或摸一摸我的小脸,又或是只牵着我的手却不吱声。

还记得,有时遇到下雨天,祖母就会牵着我去地里找红薯或木薯的芽苗,用于移栽种植,去之前就会为我做上一件由化肥袋子里层的塑料白膜做成的“雨衣”,两人都披好“雨衣”后才出门,因为如果撑着伞干活的话是不太方便的。另外,祖母偶尔喜欢坐在家门口等着我放学,偶尔在我撒娇时,又喜欢把她的脚让我当作木马骑在上面,稳稳地拖着我一下接一下的轻摇着,嘴里不紧不慢地对我叨念着父亲与母亲的故事。有时她又时不时会细细地呢喃着说:“我的大孙女儿啊,你说奶奶这辈子能不能看得到你出嫁的那一天,奶奶想看看我大孙女儿长大后的样子……”,而这时多数我总会笑着打断她道:“那是肯定的,奶奶肯定会长命百岁的啦”,每每听我这么说,祖母的心情也总能由阴转晴。只是当时的我并不知晓,那时的祖母可能早已经惹上了病魔,因是早期未看出端倪罢了。再过了很多年以后我才发现,那些关于与祖母所有对话的记忆里,最后停留的片段竟是那一段段细细的呢喃中,含着深深的不舍,深深的遗憾。

20200406142753875

我小的时候,父母常年在外工作,要好几年才能回一次老家,而弟弟那时是跟在父母身边的。对于那个连手机都还没能普遍使用的年代,那时在我脑海中对他们的印象其实是有些模糊的,可能是因为那时与他们少有联系的原因,自然就不会有那种因突然分开的恐惧情绪,也可能是因为从小就乖巧懂事的缘故,在记忆中竟搜索不到在他们面前有哭闹过的丝丝印象。

从小不在父母亲身边成长的我,即使会渴望他们的爱,但心里并不觉得自己是非常不幸的,因为和祖父母一起生活,我同样觉得非常新奇且温暖。家里除了我和祖父母,还有二叔、小姑和小叔。祖父那时干的工作还是包工头,每天要早早的出门,基本每天我起床时他就早已经出门去了,每次回家都在我放学很久以后才会回来。一般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摸摸我的头,轻声问我今天可有什么新鲜的事儿跟他分享,然后他便坐在我旁边默默地听我讲着,一边在翻弄着他袋子里给我们带回来的水果,随即拿出一个用清水随意冲冲后,再递到我手里边再扬扬下巴配合着眼神暗示让我边吃边讲。祖母这时总是只笑不言地看着一旁的小叔和小姑不甘落后地时不时插嘴故意逗我,你一言我一语,叽叽喳喳地说着各种天马行空的话题,待到天色渐暗下来她便转身回屋做饭去了,吃饭时间一般是在下午五点半或六点多,如遇到逢年过节就会更早点吃。

那时的二叔已经不上学了,跟着他一个朋友一起在别村搞了一个小型的鹅、鸭混合养殖,而我那时竟学着祖母给他起的小外号,喊他叫“嘎嘎叔叔”,每次和祖母去看他,他便会带着我去塘边摸田螺,我就坐在岸边的草地上等着,等他把摸到的田螺放到我的小手里,再由我丢进那竹子编的篓子里,待收成差不多时便领着我提着沉甸甸的小篓子跟着祖母回了家。回到家中要先把它泡上清水,等个二天待它吐完泥和小仔后,再把它刷净和着一把蒌叶爆炒那味儿,倍儿香!这是记忆中带着家乡味道的小菜之一,也是我关于童年的记忆中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记忆中的姑姑喜欢听歌,那时在她房间的桌上摆放着一台老式录音机,到不上学的早上她就会放着卓依婷的各个曲目给我听,比如:《兰花草》、《抓泥鳅》、《卖汤圆》、《风中有朵雨做的云》等等……我已经记不清反复重听了多少个夏日。

我的小叔喜欢摄影,也不知他从哪里得来的照相机,他周末空闲时我自然就成了他的模特,他的同学来家里做客时也总爱让我做模特,所以家里每个房间的桌子上、抽屉里或者是不经意的小角落都能看见我的照片。为了拍出更应景的照片,他甚至和他几个同学去到山里的岩洞边取景,那清澈见底的水煞是好看,加上是在炎炎夏日他们男孩子最喜欢去那里游泳了。除此以外,对于厨艺他也很有自己的一套,甚至在今后的生活里这也成了他人生事业的主要进军方向。

和父母亲一起生活的记忆是从念四年级的那个夏天开始的,为什么记得是四年级而不是记得多少岁呢?因为在我的记忆里“明年”这个词出现的次数太高了。小时偶尔会问祖母:“阿奶,我爸妈要到什么时候才会回来?我都快记不清他们的样子了……”,每当这时,祖母总会带着慈爱的笑容看着我说:“你爸爸妈妈,到明年过年的时候就会回来了,你好好念书,争取拿到奖状他们到时候会给你带很多好吃的回来,带你去南山寺(老家的一个景区)去看大狮子……”而我也总是不哭也不闹的道一声:“好”或者是“嗯”。后来,家里大堂的墙上贴满了我的各种奖状,经过一次又一次,一年又一年的带着急迫询问无果,他们的回应依旧只是重复那句:“明年过年的时候就会回来了……”。再到后来,不知从哪一年开始突然就没了继续问下去的兴致。

之后又过了一段稍长的日子,他们终于回到我的身边生活,关于他们那些模糊的印象逐渐地也鲜明了起来。后来才了解到,父亲是个爱面子且心口不一的男人,最讨厌别人的误会,因为他嘴笨不太会表达,一急眼他就暴躁,关于在这一点上我想我是随他的,爱憎分明,不喜被冤枉,也可能因我是女儿身,性子相对来说就会较柔一些罢了。但当你对他接触和了解过后,你就会发现在他情绪暴躁时,只需要微微表达出对他的肯定与支持,他又会转怒为喜,想笑还不愿意笑出声,一副别扭又不失傲娇的样子。后来有次从村里的三婆奶奶口中意外得知,当年在我刚出生的时候,父亲曾一个人抱着还在襁褓中的我向村里那些交情比较要好的人家,挨家挨户地告知他有闺女了,他当爸爸了。这一段故事我都未从家里人那儿听说过,在那个时候我才确认了一件事儿,原来这位父亲其实是很爱我,只是他爱的方式和别人的父亲都不太一样罢了。三婆奶奶的这番话又让我脑子里不禁回忆起,似乎在我还很小很小的时候,曾有那么一次,父亲不知遇到了什么好事,一回家就用他那长满胡渣的嘴亲在我的小脸儿上,扎得我当时哇哇直喊疼,或许就是从那一次开始他怕胡子再扎疼我就再也没有亲过我,又或许还有,只是在那段漫长的岁月长河中不小心渐渐地被遗忘掉了。

20200406143212389

父亲没有太多的爱好,还记得的是他喜欢放着他爱听的歌儿干活,他说这样才不会感觉到累,他忙着手里的活时还会时不时跟着曲调哼上几句。平常他一般喜欢听刘德华和张学友的歌,比如:刘德华的《忘情水》、《练习》、《来生缘》、《笨小孩》、《鸽子情缘》……等等,还比如:张学友的《吻别》、《爱得比你深》……等等诸如此类的曲目。对了,还有他和母亲房间的墙上张贴着很多四大天王和林志颖的海报,加上桌子上摆着一台电视机和一台DVD播放器,这是那个年代很是流行的经典装饰风格。父亲还喜欢钓鱼,他得空时偶尔会骑车拉着我和弟弟一起去不远的池塘或田埂边钓鱼、捞虾、抓螃蟹,看的多了我自然也学到了些皮毛,之后的日子里便经常偷偷地跟着邻家哥哥和弟弟们一起去离家不远的池塘、小溪或果林里钓鱼、摸螺、捞虾、抓螃蟹、拿野鸽蛋等等,甚是精彩和有趣。

而那时我的母亲,在我们村子里,我认为她是做媳妇儿的行列中也是数的上号的。乌黑柔顺的长发,标准瓜子脸,性子温善,最重要的是非常勤劳,在我的眼里她除文化上欠缺点以外,各项生活技能都可五星好评,处理事情雷厉风行,既快又准且记忆力极好。对于家乡的特有糕点,母亲也是一把好手,无论是蒸的、煮的、煎的、烤的她都不在话下。因为糕点的制作工序较为繁琐,需要有一定的耐心,对于当时年少的我来说,对这些是不太感兴趣的,心底只觉得想吃直接让母亲做便是,何需如此费力,母亲总能看透我的想法,总是时不时调侃我道:“你现在不学,将来你有了自己的小孩儿该怎么办,那时我早就做不动了……”。当时只觉得母亲在拿我说笑,却不曾想,近年来,每次回到老家一看到她髪边的星星点点的银丝便觉得那些拿我打趣的玩笑话已隔经年,心中难免隐隐泛酸。让我深感遗憾的是,可能我大多遗传到的是父亲的基因,因为母亲身上的那些,优点除了勤快和我沾边儿以外,其他优点我是一点儿都没能继承到,当然也包括那张让许多人都羡慕的瓜子脸。

20200406143429105

这便是我对于童年时期的大致缩影,虽然前期较缺少父母亲的陪伴,但我非常庆幸能够在祖父母爱的羽翼下茁壮成长。所有的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有遗憾也会伴随着惊喜,在那段时光里,我收获了一些生命中无与伦比的精彩瞬间和无法复制的独家记忆,收获了祖父母加以数倍的疼爱,同时还从小锻炼了个人的独立能力。而这段记忆将伴我走完整个人生,让我在今后的时光里,在面对生活中的崎岖和黑暗时将这些美好化为力量,供我汲取温暖和安慰。

作者:黄雪媚

编辑:张玉茹

策划:吴文英

监制:黄雪媚

残友之声是一个讲述草根儿残疾人及公益达人故事的平台,内容模块分为图文静态和短视频动态。通过全网平台发行,让更多的人关注残疾人的温情、正能量、为生活拼搏的故事,“接力爱心 传递幸福”。

残友之声于 2020 年发起征稿:

题材内容需积极、正面、自强、励志、感动、共鸣的草根儿残疾人或者是公益达人,让我们将接触到的每一位残友以及从事公益活动的每一位公益人的真实故事,以文字的形式加以呈现,用书籍和新媒体的载体加以传播,令更多的人得到心灵上触动,生发出更多、更美的关注弱势群体的公益人来,让我们的声音传播得更快、更广,更有影响力!

免责声明:该自媒体文章由实名作者自行发布(文字、图片、视频等版权内容由作者自行担责),且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秒送号Miaosong.cn立场,未经作者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投诉 · 举报作者与内容]

「作者 · 档案」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1)

相关阅读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