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草果释放大能量 成为百姓脱贫致富的“金果果”

“做活林字文,唱好林草戏,打好生态牌”是历届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产业发展思路。近年来,福贡县坚持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路子,立足林地多和怒江河谷气候温润的优势,以退耕还林为契机,将草果作为产业扶贫重点项目,引导群众转变传统种植模式,逐年扩大种植面积,通过推动绿色引领、创新形式、辐射带动、精深加工,打造峡谷绿色品牌,走出一条小草果释放大能量,脱贫攻坚路上实现“百姓富”和“生态美”双赢的路径。

聚焦生态化,做大草果产业。2007年以来,福贡县共投入资金1.8亿余元,通过鼓励能人带动、企业带动、基地带动等方式,大力扶持群众发展草果产业。截至2019年末,该县共种植草果56万亩,累计挂果14万亩,产量1.7万吨,产值1.42亿元(鲜果8.4元/公斤),覆盖全县57个行政村1.4万余户种植户,户均收入1万元,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2万余户5.08万余人,占全县建档立卡户总人口的73%,户均收入约0.8万元。预计到2020年末,该县草果挂果面积可达17万亩,产量2万吨,产值1.7亿元以上。通过做大草果产业,改善了脆弱的生态环境,山谷边坡成了群众增收致富的“沃土”,森林覆盖率从2016年的79.47%增加到目前的82.23%,实现了农户增收和土地增绿双赢,成为福贡县践行“两山理论”的生动实践。

聚焦组织化,做强草果产业。为提升草果产业的组织化程度,福贡县在抓好技术培训、病虫害防治、提质增效的基础上,鼓励农户采取“互助、互帮、互带”的形式,推进连片规模发展,改变了散小弱、农户单干的模式,实现了“多个农户联合连片,单个农户连片”。该县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基地+电商平台+贫困户”、“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等发展模式,通过股份合作、订单生产、托管生产,深化租赁联结、股份联结和劳务联结等利益联结模式,带动贫困户增收。目前,该县共有6个草果烘干厂,2家草果加工龙头企业,直接带动贫困户5721户22740人增收;24家草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累计注册资金9850万元,入社建档立卡户1200余户,年产值3000万元左右;57个行政村全覆盖建设育苗、种植基地,实现了草果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规范化发展。

聚焦市场化,做优草果产业。为了打响草果品牌,福贡县通过联合帮扶单位、企业开展草果文化宣传推介、网上直播带货和草果价值挖掘等多种活动,真正让草果走出去,带动群众增收。福贡县一抓品牌,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持续实施草果提质增效,获得有机产品认证面积5万亩,注册完成“天境怒江”等39个福贡草果商标121个类别草果品牌。二抓宣传,采用电子商务、微信直销等新零售模式,拓宽销售渠道和销量,提高福贡县草果产业市场化水平,先后举办“让种的人小康、让吃的人健康—怒江·福贡草果文化宣传推介活动”、“百日总攻 抖来助力”等活动,加强与电商平台的合作交流,提升福贡草果的影响力,让草果从深山中走出来,让更多人熟知。三抓提升,成立福贡县美食协会,在草果饮食文化上下足功夫,成功打造出“草果宴”品牌,让小草果释放了大能量,助力福贡旅游产业发展。四抓研发,研发出草果酱、草果酒、泡草果、草果料包等精深加工产品10余种,成立草果杆编织扶贫车间,利用以往的废品老草果杆编织出精美的草果手工艺品,打造出草果手工艺品牌,通过电商平台,对外营销,实现草果杆“变废为宝”,全产业链发展。

据悉,通过不懈努力,2019年,福贡县草果被云南省人民政府评定为云南省“一县一业”特色县,草果成为了全县带动力最强、辐射面最广、贡献率最大的脱贫“金果果”。

供稿/福贡县融媒体中心

图/文 中共福贡县委 福贡县人民政府

实习编辑/周勇

审核/杨旭梅

免责声明:该自媒体文章由实名作者自行发布(文字、图片、视频等版权内容由作者自行担责),且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秒送号Miaosong.cn立场,未经作者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投诉 · 举报作者与内容]

「作者 · 档案」
发布各类正能量视频、文字、图片。

  
(0)

相关阅读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