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生斌人设反转背后,是完美受害人的消失

文/陈根

四年前,发生在杭州的保姆纵火案轰动全国。林生斌的妻子、11岁的大儿子、9岁的女儿、6岁的小儿子,四人在大火中全部遇难。案件苦主林生斌在大火中痛失妻儿4人,生者悲痛,情深义重,网友们无不为之动容。

四年后,杭州保姆纵火案又重回公众视野。与当年公众一致的悲戚情感不同,这一次,却是因为再婚生女,以及与亡妻家人的财产分割纠纷而再次引发了舆情。网络上对林生斌的口诛笔伐,丝毫不亚于当年对他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

林生斌的微博记录着他这些年的心路历程,从最初的痛不欲生,到回归生活与事业的正轨,迈入新的婚姻,再到陷入负面舆论。这一切的发生,都受到网友们的关注。现在,一个被背书为完美受害者的男人,在半公开化的网络人生中,实现了人设从树立到反转的全过程。

人设的反转掀起了网络的风雨和争议,林生斌为什么引起了网友们的愤怒?愤怒背后,又该如何看待这场舆论中“完美受害人”的消失?

“完美受害人”的消失

事件的反转再反转早已成为互联网时代的常态。回到杭州保姆纵火案的事件中来,尽管现在当事人林生斌对于舆论和争议没有作出明确的回应,但从事件时间线的发展来看,人们也能多少知道一小部分事实和真相。

2017年6月22日凌晨5点,保姆莫焕晶蓄意在客厅纵火引起火灾,林生斌妻儿4人,在大火中遇难。惨剧至此,生者悲痛。在妻儿遇难后的四十多天,林生斌去了寺庙受戒,成为皈依弟子,每天抄书念经。在这期间,他也努力维权,争取赔偿。在妻儿一周年忌日时,林生斌把老婆孩子的形象刻画在背上,承诺今生永远要在一起。

高档小区、中产家庭、五口之家——原本拥有美好生活的林生斌,加上其情深义重的表现,被网友们认为是杭州保姆纵火案的完美受害人。在这样的认识下,四年间,林生斌留下了无数深情怀念妻儿的影像和文字,收获了大批的粉丝。在社交媒体的评论区,随处可见鼓励他坚强的、劝他重新开始的留言。

在同情的舆论声浪中,林生斌与所在小区的开发商绿城和解,最终获得了1.2亿赔偿。即便这个判决在法律界存有争议,但却依然敌不过数以万计网友们对林生斌的支持。可以说,这些支持,正是获得巨额赔偿的关键。

随后,林生斌顺势用老婆孩子的名字,开创了服装品牌“童臻一生”,甚至给“童臻一生”赋予了其怀念的内涵:让老婆和孩子在这世上,还能有一个延续的精神。借着这股势头,林生斌开始直播卖货。网友被他的一腔深情所感动,为他的悲惨经历落泪,不断鼓励他勇敢活下去,也用行动支持他的网店。

然而,就是之前一直靠“坚强未亡人”、“走不出的深情”形象与公众互动的林生斌,在公布“新家庭”和“新人生”的那一刻,“人设崩塌”了。6月30日晚,林生斌发布微博,称自己已隐婚,且已得一女,一如既往的言辞动人。绝大部分公众此时的反应仍然是积极的,鼓励并支持他重新开启新的人生。

直到在他宣布再婚的第二天,亡妻的哥哥便在网上发布了完全不同的另一个版本的声明,并被网友总结为“林生斌让年事已高前岳父岳母请律师和其打官司分钱”。与当年公众一致的悲戚情感不同,这一次,舆论的讨伐临到了林生斌,其近年来人设与真实的不同两面也浮出了水面。

A面的林生斌,是从痛失妻儿的悲怆中走出的丈夫和父亲,致力于公益的热心人士,在疫情期间和九寨沟地震后积极为灾区捐赠物资,在福利院做义工。B面的林生斌,是淘宝店主,带货主播,圈了一大波粉丝。但在他悲情而深情的人设下,同时又曝出独占妻子事故的赔偿金,以及婚内出轨的传言。

林生斌的微博记录着他这些年的心路历程,终于,一个被背书为完美受害者的男人,在半公开化的网络人生中,实现了人设从树立到反转的全过程。

人设反转背后,愤怒何来?

人们的愤怒和讨伐不无道理。

一方面,互联网的社会是个流动的社会,是一种个人空间和公共空间没有明显界限的社会——互联网的核心不是某个场所,而是人与人的连接,人与人的信任,它是软性的。在网络中,人人都可以通过事件、炒作、资本运作“借来”注意力资源,进而通过注意力资源来撬动更多的社会资源。

林生斌在四年里,就不断用社交媒体获取公众的注意力,其被赋予坚强生活、为正义斗争的社会意义,这是大家信任的理由。无论是上亿的赔偿金还是后期的关注,都说明了这一点。因此,当林生斌被怀疑人设崩塌的时候,被欺骗的庞大注意力必然会反噬其个体。

另一方面,网络尤其是社交媒体,无论是微信还是微博,都是连接的表象。而连接的本质,是情感的结合。小到粉丝社群,大到网络民族主义,绑定的都是情感。欺骗人的情感,不仅仅是摧毁人此次的信任,还是对整个以情感的社会连带的一次定点爆破。

回顾林生斌事件,前半部分几乎无可挑剔,也因此导致了更大的破坏力。人们在林生斌哀悼亡妻的时候,对他寄予的同情有多真诚,在他的人设被推翻之后,对他表示的失望有多深重。事件的反转再反转早已让身处舆论场的每一位观众都深觉疲惫。

除了愤怒和讨伐之外,林生斌人设的倒塌下“完美受害人”的消失,更是造成这场舆论风暴的根本原因。

当然,不论林先生如何美化自己,拿到巨额赔偿却不愿意支付一部分费用给亡妻的父母,给逝去的孩子的外公外婆养老,就凭这一点,人们都能看到林先生骨子里的精致利己。但是,就私德而言,他人的“德”怎么样,却是难以放入公共言论领域交流的。

事实上,在过去,只有涉及信托关系问题时才能涉及私德的考察,比如考察各类职位的候选人、事业合作对象、婚姻、朋友等涉及直接或潜在的信托关系时,需要考察履约资信。这种情况下,其个人德行已经超越了私人范围,而成为信托关系各方的公共事务。

但是,对于公共言论领域,尤其是自媒体上的公共交流,多数都是陌生人之间进行的,通常并无直接的信托问题。如果涉及私德讨论,只会引发不必要的冲突而影响交流,影响“论道”的公共议题。也就是说,别人的“德”怎么样,如果没有合作关系,其实和公众无关的,属于个人隐私范围。

然而,人们总是乐意给他人的命运下一个定义。林生斌的遭遇,赋予旁观者共情的载体。在悲天悯人的同时,人们也希望我们所同情的对象,符合我们的想象,隐忍、坚韧、悲悯的完美受害人,才配得上人们的同情。

很多人忽略了,林生斌即使遭遇巨大不幸,也改变不了他只是一个普通人的事实。不幸往往让质疑止步,为包容放行。这样的心态也影响到林生斌本人,他在网络上活跃的记录,无形中也在为他自己努力树立一个符合主流认知的完美受害者的形象,而这样的人设则给他带来了巨大的流量和良好的社会声誉。

于是,一旦人们认为完美受害者不再完美,那么他的不幸就变得情有可原。最关键的是,人们倾注在林生斌身上的同情,随着他完美人设的瓦解而无处安放。这种失落,是一种所托非人的沮丧,同时暗示着自己的认知和情感遭到了某种程度的否定与背叛。

惊诧,愤怒,继而变本加厉的反向深挖和传播,力图颠覆原有的故事剧本,便是对这种失落感的弥补和对冲。理想的滤镜有多美好,现实的瑕疵就多难以让人接受。因此,林生斌的悲剧一旦有了人性的介入,便不再崇高。剧本在各种抽丝剥茧与反转质疑之下,生出许多蹩脚的续集。

说到底,林生斌真实的道德水准,并不是一个值得严肃讨论的问题,而其之所以能在互联网掀起如此阵仗的舆论风暴,就在于人们过去将林生斌完美受害人形象的偶像化。林生斌作为完美受害人被捧高,被偶像化,才有了今天人们感受到的欺骗与背叛。要知道,偶像化的过程从来都是双向的。

没有人的生活经得起审视,如果只是支持维权和受难的人走出苦难,就不应要求也不必相信完美的人设,也就不会有被欺骗的可能。林生斌的所作所为,值得人们的愤怒,但愤怒背后的“完美受害人”消失,却更值得人们的思考。

免责声明:该自媒体文章由实名作者自行发布(文字、图片、视频等版权内容由作者自行担责),且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秒送号Miaosong.cn立场,未经作者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投诉 · 举报作者与内容]

「作者 · 档案」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0)

相关阅读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