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佛媛”到“病媛”,媒体也翻车

文/陈根

“佛媛”之后,再现“病媛”,即那些在社交平台上,放出自己患甲状腺癌、甲状腺结节、乳腺癌、抑郁症等的经历和照片的女性博主,她们有着“精致的住院照,生病不忘化妆”,有时还会带货,比如疤痕修复贴、保健品等。

立时,舆论的声讨遍布了整片互联网。不同的是,就在网友们讨论“‘病媛’为了流量不择手段”时,事件却出现了变化。文章中部分被曝光照片的博主发声回应:自己确实是生病了,化妆、拍照、分享经历,并没有错。

舆论风向急转而下,尽管事情全貌尚未清晰,真相是何目前也没有定论。但“病媛”背后所透露出的现象和争议,不论是媒体的舆论引导,还是对“媛”本意的污名化,都确实是值得我们关注和讨论的。

从“佛媛”到“病媛”

最初的报道出自“澎湃新闻”,根据其文章,“病媛”是继“佛媛”之后,网上出现的又一批为了博关注涨粉的流量网红。“病媛”在生病时仍旧妆容精致,并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的术后恢复心得。在此过程中,“病媛”会向网友们介绍疤痕修复贴、保健品等产品,并称自己亲自使用过,意图以此带货。

报道一出,立时遭到了全网的批判。然而,这一次,就在网友们讨论“‘病媛’为了流量不择手段”时,事件却出现了变化。热搜以后,部分当事人站出来辟谣,是真生病,真手术,没带货。当事人其一张吉晶“微博伸冤”,放出了自己生病的证据,还有一系列的住院证明。

当事人微博显示:住院是真的,手术也是真的;疤痕仍在,检查清单俱全;并且,没有开过直播,也没有带过货。在微博上分享自己觉得好用的产品,也是因为有病友求推荐。自此,各大媒体们带起来的节奏,变成了未经证实的误伤帖。

在回过头来看最初的原报道,几乎所有的的通稿内容,证据全来源于一句:记者发现。 那么,记者是如何发现的?是多次走访医院,还是暗中调查? 在原文中都没有说明。 也就是说,所谓的“病媛”们装病,并没有任何实质证据。

客观来看,并不难理解此类报道的初衷,其报道本身也是想抨击这个社会上存在的另一种现象:即借着疾病(甚至可能是装病)包装自己,通过共情拉近与患者的距离之后,再打造一个“信息差”。之后再利用这种信任关系,将一些三无产品推销或高价卖给患者的情况。

究其原因,则源于流量为王的时代里,带货方式的疯狂迭代。不可否认的是,在社交平台上以分享形式行推销之实,这种现象确实存在已久。同之前被炒作的“佛媛”一样,网红把佛门宗教之地,当作流量密码,拜佛、抄经、品茶、食素都是“佛媛”们作秀的标配行为。

在这个过程中,“佛媛”们带着摄影师在寺庙中不断的摆拍。然后,将那些精心修整后的“佛媛”照片以及视频,发布在社交网站上,打造人设,形成自己的影响力。在这些“佛媛”们吸引了一定流量后,则无一例外的走上接广告、带货的道路。对比后就会发现,“佛媛”们连推荐的酒店都是同一家。

然而,虽然带货的乱象有待规制,但却并不意味着,媒体可以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发文报道。媒体的下场定性,是一种强制的引导,这种官方的批判,也间接等于了不允许人们多样性的强制束缚。

互联网技术带来了人人都可制造内容的兴盛场面,在市场和改制的双重压力下,媒体生出一种走下神坛的自驱力,而在当时看来是一腔孤勇的改革试水,早已在各种新闻产品和商业玩法中变得面目全非——专业性缺失,和广告公司抢生意,为争流量挑是非博眼球。

这带来的消极影响显而易见,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就是公众对于媒体平台公信力的质疑,以及对媒介权威性的重度消解,进而对主流价值观的价值底蕴甚至其本身产生质疑和否决。长远看来,这伤害的将是整个意识领域的价值风向。

事实上,任何社会热议事件,情况不明时,总是吸引了大量网友的注意力,进而形成舆论的力量。真相总是会随着舆情的反转逐渐水落石出,当受众意识到自己被舆论误导后,难免以后在面对同样的事件时吸取教训,缄口不言。因此,这是对受众注意力资源的巨大耗费,也将导致社会信任的动摇。

如果有一天,当社会的发声器不再被信任,“喉舌”又要如何为自我辩护?

“病媛”之污名

再来,目前事件的反转中,除了对媒体失实报道的讨论,人们也被“媛”字之中,所承载的标签和女性意涵所刺痛,“病媛”之“媛”并非首次。从“名媛”的污名化到各种“媛”的出现,“媛”这个原本形容女性美好的汉字,已经在一次次标签化的使用中,带上了一层微妙的负面意味。

“污名”一词自古就有。古希腊时代,“污名”是指在人体刻画特殊记号以标志奴隶、罪犯或者叛徒等社会个体的劣等性。随着污名研究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一般认为,污名指社会大众给具有某种社会不期望、不名誉的个体或群体贴上的贬低性、侮辱性的标签。

相应地,污名化就是这些个体或群体由于被贴上标签导致身份、社会信誉或社会价值贬损,并遭受社会歧视和排斥的过程。也就是说,标签界定的事件或行为,最初可能只是某个个体或某一行为,一旦被标签定义后,就可能被更多人接受并用以某一群体或某一品质,然后被泛化。

特别是在现代发达的信息传播网络作用下,标签得以迅速地波及整个互联网。因此,在各种新媒体层出不穷的当下,各种污名化现象也越发严重。以“媛”为例,这种污名化一旦形成,就可能继续发展成为一种社会偏见和歧视,将被定义为“X媛”的群体妖魔化,并且很难在短时间内消除。

进一步来说,某种程度上说,对于性别的归类,一直都是在给某个群体做一种辱骂定义的手段。面对层出不穷的女性“新词”,每个使用者都曾有过从陌生、接受到使用的过程,也都曾有过疑惑以及对某个词的偏好与排斥。那些最终被留下的词语,也会成为社会性别文化的微观结石。

网络语言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它的诞生折射出当时网络流行趋势。层出不穷的网言网语被网友熟知和使用,丰富了语言的多样性。然而,有些网络语言却是把曾经美好的语义改得面目全非,对过去约定俗成的愿望进行曲解。

无疑,对于任何一门语言来说,词义随着时间变化而改变是再正常不过的规律。对于网络语言要宽容,但绝对不能纵容。任由污名化语言的发展,不仅是对原意的曲解,更是损害了语言的纯洁性,降低甚至诋毁了语言文化的内涵和其内在思想深度。

更何况,对于病人来说,在不影响治疗的前提下,一个患者,化不化妆、拍不拍照、上不上传社交平台,都是个人自由,因为这不影响“患者”的身份。而从病人到“病媛”的过程中,媒体没有进行认真鉴别的介入,却把舆论导向带向了不良方向。

尽管事件发酵至今,当事人们都分别出来辟谣,但基本无济于事,许多人更加津津乐道于这样一场不断挖掘的网络狂欢。由此带来的影响是,无论是参与其中的人们还是不太了解具体情况的人们,都对牵扯其中的“病媛”群休和后来被扩大化的女性群体产生不良印象。

因此,对她们进行污名就无可厚非。就这样,经过大众传媒的推动,人们对“媛”的不信任得到了强化,对她们的污名化也更加强烈了。被强行捏造的“病媛”标签,应该是一个值得深思的社会话题。停止污名化“媛”,尊重女性,对乱象应用法律、非家长式的斥责,才是一个有活力的社会所应有的方向。

免责声明:该自媒体文章由实名作者自行发布(文字、图片、视频等版权内容由作者自行担责),且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秒送号Miaosong.cn立场,未经作者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投诉 · 举报作者与内容]

「作者 · 档案」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0)

相关阅读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