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原石赌石学会如何看皮和砂发的技巧

经常有朋友跟老范聊天,问这个石头怎么样,那个石头怎么样,我把这块石头的大致表现,里面大致是什么样的内容做一个大概的判断,朋友们总是问我,你是依据什么?

翡翠从形成之时起就不断受到外力作用的影响,天长日久,整块翡翠就变得支离破碎,并在搬运的过程中不断地被磨损,于是除了原生矿外,山料、半山半水料、水料都在表面形成一层像面纱一样掩盖着玉料真相的皮壳。

与玉石打交道的开采者和经营者,通过长期观察,总结出一套看玉料皮壳砂性的经验。

首先要学会看皮壳

​ (1)从颜色看砂皮

有红砂皮壳、黄砂皮壳、白砂皮壳、黑砂皮壳,其中红砂皮完中多出蓝、白玉料,黄砂皮壳中料较细润,白砂皮中玉料最好,而黑砂皮种类极多、变化极大、最考验观察者眼力。如果连缅甸人都不敢开口的黑砂皮料,那有翠的可能性就极小。

但许多高档翠料都几乎藏在黑砂皮壳里,尤其是藏在一种叫黑乌砂的玉料中。

很有意思的是,几乎一千个黑鸟砂料里能找到一个有翠的就是万幸了,好的翡翠为什么那么珍贵呢?是有原因的!

 

(2)看砂皮的粗细

砂皮既是由原石风化而成,它表面肯定反映了内在的变化。一般情况可根据周经纶先生的标准来判断玉肉的粗细“砂粗肉粗、砂细肉细、砂均肉均、砂净肉净、砂乱底毛、砂硬底坚、砂泡底嫩、砂铁肉亮、砂板底木”。话是这样讲,但在实际中,什么细、均、净、乱、毛、坚、嫩、亮都要一一经双手不断摸过、体验过并且不断对比、总结,方能有较深刻之认识。

(3)看皮壳上的表现

砂壳不是千篇一律的一个样子,所谓“千种玛瑙万种玉”就是用来形容玉料的变化是极大的。当毛料形成后,其内部的绺裂、色及色相变化、癣及癣与翠之间的相互关系,无不一一在石头外面表现出来,正是这些表现,给予看玉者一种无言的信息,只要你读懂了它,就能了解到玉料的大致情况。在内、外动力的作用下,原来很完整的玉石矿脉变得支离破碎,并被搬离到距原产地几十至几百公里的地方,尽管如比在它们身上仍然找得到共同的特点皮、雾、肉。

其次要学会看“砂发”

在赌石歌里有一句话说:“砂发燥手音如铃,兼洁白雾莫让人”。那么这首歌里头的“砂发”是什么意思呢?

翡翠皮壳的表面通常会布满粗细不等的像砂一样的东西,无论是粗大如豆,还是细小如泥,也不管是何种颜色,它们都表现出了砂的形状,于是人们便引人了“砂发”这个概念。

所谓“砂发”就是指皮壳上砂的生发及其形状。从字义上讲,“发”有发生、生成、表达、表现之义,因而“砂发”即是指翡翠皮壳上“砂”的生成、发育情况以及砂的形态及其表现形式。它包括了砂(即次生矿物颗粒)的粗细大小、形状、坚硬度及其相互结合的疏密、松紧程度等等。

​由于皮壳上的“砂”是由翡翠中的硬玉矿物演变而来的,因而皮壳上不同的“砂发”表现,就反映了不同的硬玉结构特征。因此,“砂发”就成了判断翡翠种质好坏的重要依据。

“砂发“好就说明是翡翠的种、水可能会好大概率事件;”砂发“不好,则说明翡翠的种、水可能会差大概率事件。

经常有朋友跟老范聊天,问这个石头怎么样,那个石头怎么样,我把这块石头的大致表现,里面大致是什么样的内容做一个大概的判断,朋友们总是问我,你是依据什么?

很简单,就是依据砂发表现,打灯表现,来做的判断!

当然这些都是大概率事件,我们可以依据这些表现来对翡翠做个大致判断,也有很多不信邪的朋友,买很多的新场料,也有偶尔赌涨的情况,这些都是个例!

免责声明:该自媒体文章由实名作者自行发布(文字、图片、视频等版权内容由作者自行担责),且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秒送号Miaosong.cn立场,未经作者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投诉 · 举报作者与内容]

「作者 · 档案」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0)

相关阅读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