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鉴古代第一名画《洛神赋图》划时代的六点独创

品鉴古代第一名画《洛神赋图》划时代的六点独创

2019102522264417

去“辽博”参观《中国古代绘画展》,特别专注地欣赏了顾恺之《洛神赋图》卷(宋摹本)。东晋顾恺之与曹不兴、陆探微、张僧繇合称”六朝四大家”,他的绘画实践和理论,为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根据曹植著名的《洛神赋》而作的《洛神赋图》卷,其为顾恺之传世精品,在古代十大名画中独占鳌头。

一、《洛神赋图》表达的三段内容

在辽博展出的《洛神赋图》卷(宋摹本),此画卷表达的内容共分三段:

第一段描绘曹植偶遇洛神。画卷从右端开始,第一段描绘了黄昏,曹植率随从由京城返回封地,经洛水之滨停驻休息。

在平静的水面上,风姿绝世的洛神凌波而来。

曹植见到洛神万分惊喜,解玉佩相赠表达深切爱慕。洛神指潜渊为期,二人情意缠绵。

2019102522285283洛神与诸神仙嬉戏,风神收风,河神抚平水波,水神鸣鼓,女蜗起舞,洛神在空中、山间、水中若隐若现,舒袖歌舞。

通过女神与众神仙的欢乐、嬉戏的热闹场景,为洛神与曹植即将分离做了铺垫。

第二段描绘人神殊途。曹植与洛神不得不含恨别离,这是故事情节的高潮。

洛神离去时,场面宏大激扬,热闹非凡。六龙驾驶着云车,洛神乘云车向远方驶去,鲸航从水底涌起围绕着车的左右。六龙、文鱼及鲸的描绘细致,动态生动奔放。云车、云气都作在天空中作飞驰状,离别场面热闹异常、如醉如痴。

2019102522112518岸边,曹植在众随从的扶持下,目送洛神渐渐远去,眼神倾诉无尽的悲伤与无奈。洛神不停回望岸上曹植,眼神流露出不舍与依恋。

最后一段描绘了就驾启程。表现曹植对洛神的深切追忆与思念。

曹植乘轻舟溯流而上追赶云车,希望再次见到洛神的倩影。

无奈人神相隔,以至于彻夜难眠,在洛水边等待到天明。

2019102522142342直到随从们驱车上路,曹植仍然不断回头张望,最后怀着不舍和无奈的心情,怅惘踏上返回封地的归途。

二、《洛神赋图》在画坛的开创性意义

《洛神赋图》作为中国古代十大名画中,能独占鳌头之作,以往的评点大多集中在绘画技法的研究,而跳出技法之外,《洛神赋图》其独创性引领作用,更具划时代的意义。

1.开创了文学作品的图画化。在现存的中国古代绘画中,《洛神赋图》被认为是第一幅改编自文学作品的画作。从文学传说的内容绘画,这是西方文化的一个传统。可在公元4世纪,中国的《洛神赋图》已使文学作品和绘画联姻,让绘画更形象地表现文学作品。此后,大量的诗文走进绘画,也让文人画成为画坛一派,而且,逐渐成为画坛的主流。

2.对传统儒家教化具叛逆性。凡是伟大的作品,必是叛逆的作品,必是批判的作品。儒家思想一统天下后,人物画已被统治者当作宣传政教的工具,那24孝图就是典型的代表。到了魏晋时期,儒家思想依然作为统治者专制工具而存在,而那股从汉代“独尊儒术”的政教伦理风气,以强大惯性地对魏晋时期尚艺术产生重要影响。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洛神赋图》打破人神界限,不拘礼教礼法,细腻、生动、强烈地表达了自由追求爱情的渴望,这无疑是对假道士的儒学进行的叛逆和批判。

3.重在表现人物内心的变化。俗话说:画人画虎难画骨。中国人物画最大的一个弊端,就是表面化的图解化。而顾恺之作画,意在传神,其”迁想妙得” “以形写神”等论点,在《洛神赋图》上得到充分表现。《洛神赋图》曲折细致,又层次分明地,描绘着曹植与洛神真挚纯洁的爱情故事,作者巧妙的通过对女神一系列行动的精细刻画,特别注重表达洛神内心的爱慕、矛盾、惆怅和痛苦,也特别突出表现了曹植的爱慕之情,离别的不舍和无奈的心情。或者说,让表现内心成为画作的主线,这是《洛神赋》在画坛竖起的圭臬。

4.捷足先登了抒情的浪漫。浪漫主义在19世纪前半,风靡法国,也风靡全欧洲。19世纪初叶,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兴起于法国画坛的一个艺术流派,这一画派摆脱了当时学院派和古典主义的羁绊,偏重于发挥艺术家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创作题材取自现实生活,中世纪传说和文学名著等。可比欧洲浪漫主义早1500多年,《洛神赋》中就已表现出充满诗意幻想的浪漫意境,全画用丰富的想象,营造出奇异飘渺的幻觉境界和优美抒情的浪漫情怀。并且,同完全的神怪化所不同,这是极具曹植这个真实人物的现实主义浪漫。

5.在时空变换中表现人物景物。与传统的平面画所不同,《洛神赋图》打破平面限制,调动立体的空间,疏密得宜的人物安排,并在不同的时空中自然地交替、重叠、交换,而在山川景物描绘上,无不展现一种空间美。奇禽异兽形象穿插在山川、树木、流水等自然景物之间,与众神仙、洛神和岸上的人物形成了动静对比而又拉开了空间距离。

6.人物画和山水画的有机结合。在很长一个时期,人物画和山水画是分离的。但“《洛神赋图》中故事的每部分几乎都有对水的写照,但水势、水态、水性却用线条表现的千变万化,绝不雷同。有时舒展自如,有时平滑光洁,在故事的高潮部分又荡漾回旋,这种种波涛律动的江浪之美又与画中人物的惊讶、激动、惆怅、流连的情绪和动作连成一体,巧妙地烘托着画中气氛。”这使人物和景物的表现更生动、更丰富、更有内涵。

凡是经典,百看不厌;凡是经典,各有所见;凡是经典,定能推陈出新!

(文中配图。忠新自拍。)

免责声明:该自媒体文章由实名作者自行发布(文字、图片、视频等版权内容由作者自行担责),且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秒送号Miaosong.cn立场,未经作者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投诉 · 举报作者与内容]

「作者 · 档案」
认证:「辽宁王忠新」个人自媒体账号
追求光明,不竭于光明!

  
(0)

相关阅读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