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国画家姓名故事

誉满中外的国画是“中国的三大国粹”之一。历史长河中擅长国画,并能将其推至艺术高度的代表人物灿若星河。爱好国画的你,猜猜谁能入选中国历代中国画家前十名?

誉满中外的国画是“中国的三大国粹”之一。历史长河中擅长国画,并能将其推至艺术高度的代表人物灿若星河。爱好国画的你,猜猜谁能入选中国历代中国画家前十名?排名第二位的画家作品被皇帝宋徽宗和乾隆分别亲笔题名和题诗,更牛的第一名WHO?更奇的是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竟出自18岁少年之手!郑板桥竟在妻子背上划来划去,揣摩字的笔画和结构,妻子一席什么话让郑板桥悟道后书画自成一家?

一、顾恺之(中国画鼻祖《洛神赋图》)

顾恺之(348年- 409年),字长康,小字虎头,汉族,晋陵无锡人(今江苏省无锡市)。杰出画家、绘画理论家、诗人。顾恺之博学多才,擅诗赋、书法,尤善绘画。精于人像、佛像、禽兽、山水等,时人称之为三绝:画绝、文绝和痴绝。谢安深重之,以为苍生以来未之有。顾恺之与曹不兴、陆探微、张僧繇合称”六朝四大家”。顾恺之作画,意在传神,其”迁想妙得” “以形写神”等论点,为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人称山水画鼻祖和中国画鼻祖。代表作有《洛神赋图》、《魏晋胜流画赞》、《论画》、《斫琴图》和《女史箴图》等。

顾恺之被称“顾虎头”来历?在中国历朝名人中,还有不少人虽然不姓虎,却将虎放进了名字中,以表示自己对“虎”的珍爱。东晋画家顾恺之,其艺术生涯的最主要时光在南京度过。顾恺之小名虎头,他精于人像、佛像、禽兽、山水等,时人称之为“虎头三绝”。在中国美术史上,顾恺之与曹不兴、陆探微、张僧繇合称“六朝四大家”,后世的研究者更愿意将顾恺之称为“顾虎头”。“何年顾虎头,满壁画瀛州”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题玄武禅师屋壁》,其古诗全文如下:

何年顾虎头,满壁画瀛州。

赤日石林气,青天江海流。

锡飞常近鹤,杯度不惊鸥。

似得庐山路,真随惠远游。

六朝三杰是哪几位?“张得其骨,陆得其神,顾得其肉”指什么? 六朝三杰是指在中国绘画史上指六朝时期画家。六朝,一般指的是指中国历史上三国至隋朝的南方的六个朝代。即三国吴(或称东吴、孙吴)、东晋、南朝宋(或称刘宋)、南朝齐(或称萧齐)、南朝梁、南朝陈(或称南陈)这六个朝代。六朝三杰是指在中国绘画史上六朝时期著名的三位书画家。即东晋顾恺之、南朝宋陆探微、南朝梁张僧繇三位大家。对绘画有独特创造,画山水不以笔墨勾勒,史称“没骨山水”,自成一家。陆探微,南朝宋人。有名于时。其用笔有“连绵不断”的特点,称为“一笔画”。这三人各有特色,各具特长,时人称六朝三杰。明杨填《画品》中加画家吴道子称为“画家四祖”之一。

顾恺之名字背后的秘密?道家思想在顾恺之身上的体现——从顾恺之的名字谈起。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漫漫历史长河中一朵亮丽的浪花。其时,名士们为人自信、不滞于物、风流潇洒、不拘于礼,常独立特行,又颇喜雅集。这种率直任诞、清俊通脱的行为风格也被时人推崇,而不拘礼法,清静无为,洒脱倜傥和纵情山水这些魏晋名士所普遍崇尚的生活方式至今还深深影响着历朝历代的知识分子。在很多魏晋名士中,例如顾恺之、祖冲之等人,令人好奇的是他们名字都有一个“之”字,尤其是王羲之和顾恺之,一个儿子叫王献之,一个亲爸叫顾悦之,难道都不需要避讳吗?原来,他们背后都有一个大秘密。现代史学大师陈寅恪先生。陈先生在论文《崔浩与寇谦之》(《金明馆丛稿初编》三联书店2001年版)中破译了这一文化谜题。即众多魏晋南北朝之际的士人们用“之”字做名而毫无避讳是因为他们都是道教徒。据考,王羲之、顾恺之、祖冲之他们的家族都笃信祖天师所传天师道,也就是早期道教,这个“之”字类似于一个宗教印记,被时人在名字中代代传承。还拿王羲之举例,他儿子中除了大家都知道的王献之外,其余四人分别叫王玄之、王凝之、王徽之、王操之,就连孙辈中还有王桢之和王静之。再进一步查证,王羲之家族也就是琅琊(山东临沂籍贯)王氏至少在十代内,都有人名字中含“之”字,根本不讲避讳。可见,道教在当时贵族阶层中影响之深之远。

顾恺之“虎头三绝”来历?东晋画家顾恺之,小字虎头,世人又称他为“顾虎头”、“虎头将军”。世上的人称他有三绝:才绝、画绝和痴绝。他是中国绘画理论“六法论”的奠基者。世人这样评价他的画作:“法如春蚕吐丝,初见甚平易,细看则六法兼备;设色以浓彩微加点缀,不晕饰,运思精微,襟灵莫测,神气飘然。根据史书的记载,当时的人称他为三绝,分别是画绝、文绝和痴绝。《晋书·列传第六十二·文苑·顾恺之》原文:顾恺之,字长康,晋陵无锡人也,博学有才气。人问以会稽山川之状,恺之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若云兴霞蔚。”恺之每食甘蔗,恒自梢至根。人或怪之,云:“渐入佳境。” 尤善丹青,图写特妙,谢安深重之,以为有苍生以来未之有也。每图起人形,妙绝于时。尝图裴楷象,颊上加三毛,观者觉神明殊胜。  尤信小术,以为求之必得。人尝以一柳叶绐之,曰:“此蝉所翳叶也,取以自蔽,人不见己。”恺之喜,引叶自蔽,信其不见己也,甚以珍之。故俗传恺之有三绝:才绝,画绝,痴绝。

顾恺之既有学识又有才气,人们问他关于会稽山的山和水的形状和外貌,顾恺之便说:“千山秀丽,万水争流。草和树木朦朦胧胧,就像是云朵和彩霞。”顾恺之特别相信小法术,认为去求便一定能得到。桓玄曾经用一片柳叶欺骗他说:“这是蝉用来遮蔽自身的,拿来遮蔽自己,别人便看不见您。”顾恺之相信桓玄没看见自己,非常珍爱那片叶子。因此世上传闻顾恺之有三绝:才绝,画绝,痴绝。顾恺之非常吃甘蔗,都要先从根部吃起,人们感到好奇,他说这样才会渐入佳境。顾恺之尤其擅长于绘画,而且画得出神入化。谢安非常其中他,认为自古以来没有人能跟他比。每次所画的人状,在当时都是非常有名的。曾经画裴楷的肖像,在脸颊上加上三根毛,看的人觉得非常有神韵。顾恺之又十分相信小法术,认为求它必定就能得到。有人曾经给他一片柳叶来欺骗他:“这是蝉用来遮蔽自己身体的,你用来遮蔽自己,别人就看不见你了。”顾恺之很高兴,拿它来遮蔽自己的身体,以为别人就看不见他了,所以非常珍爱这片柳叶。

“渐入佳境”的由来。原指甘蔗下端比上端甜,从上到下,越吃越甜。后比喻境况逐渐好转或兴趣逐渐浓厚。《晋书·顾恺之传》:“恺之每食甘遮,恒自尾至本,人或怪之。云:‘渐入佳境。’” 有一天,顾恺之跟着桓温去江陵进行视察,当地的官员来拜见桓温,另外还带来了当地的特产甘蔗。桓温见了十分开心,说:“这里的甘蔗是非常有名的阿,大家有幸能够尝一尝。”于是,大家听了都开始吃起了甘蔗,并且不断夸赞甘蔗很甜很好吃。唯独只有顾恺之一人出神地望着江面没有心思去拿甘蔗。桓温见他出神,于是就故意挑了一个很长的甘蔗,把甘蔗尖头给了顾恺之,顾恺之也没注意,就开始啃了起来。桓温看到顾恺之的吃相,笑了起来,说:“甘蔗甜吗?”周围的人也跟着笑了起来,说:“我们的甘蔗可甜了,不知道顾参军的甘蔗如何?”这时,顾恺之才回过神来,看到自己吃的是一根甘蔗的尖头,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嘲笑自己。他顺手举起甘蔗,说:“你们根本不懂得如何吃甘蔗,吃甘蔗可是有很大的讲究的。”大家看他这么认真回答。笑着说:“那你说怎么个讲究法?”顾恺之说:“你们一开始就吃这么甜的部分,后来就越吃越不甜,最后就反胃了。而我从尖子开始吃起,到最后越来越甜,这就叫做‘渐入佳境’。”

顾恺之《论画》开篇即:“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台榭一定器耳,难成而易好,不待迁想妙得也”。他提出的“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的绘画观点,都是他研究前人人物画和自己画人物的心得的结果。迁想就是联想,就是下笔前的构思,让形象在心里形成了,才能画得出来。"以形写神",在他看来,人的精神之类的内心活动很难画出来,只能通过有形的线条、色彩之类来表现。所以他说:画“手挥五弦易”,但是画“目送归鸿难”。他提出的这些理论观点,正好触及到了艺术创作的核心:想象和构思。只有发挥想象,把形象构思在心里,才能"妙得",才能自然地画出来。那么,他怎么表现人的精神呢?他认为人的精神在眼睛,眼睛画得好,就能把人的内在精神表现出来。他经常画人不点晴,直到有一天他想好了,时机成熟了,就点上,达到形神毕现的艺术境界。相传东晋兴宁年间,金陵修建瓦棺寺, 顾恺之认捐了百万钱。主事人开始以为是戏言,结果顾恺之以一个月时间,在该寺闭户绘制了维摩诘像;最后要点眸子时,才向主事人提出要求:第一天来参拜者须施舍十万钱,第二天要五万,第三天随意。到开光的一刻,等参观的人都来围观,顾恺之就在眼睛上轻轻一点,佛像顿时精神大振,精光满眼,眼放光芒,金彩动人,人们啧啧惊叹,于是纷纷投钱,维摩诘像竞“光照一寺”,施者填咽,俄而得百万钱。

《洛神赋图》是顾恺之根据曹植著名的《洛神赋》而作,原《洛神赋图》卷,绢本,设色,纵27.1cm,横572.8cm。全卷大致分为三个部分,描绘了曹植与洛神真挚纯洁而又凄惨的爱情故事。此图画面开首描绘曹植在洛水河边与洛水女神瞬间相逢的情景,曹植步履趋前,远望龙鸿飞舞,一位“肩若削成,腰如约素”、“云髻峨峨,修眉联娟”的洛水女神飘飘而来,而又时隐时现,忽往忽来。后段画洛神驾六龙云车离去,玉鸾、文鱼、鲸鯢等相伴左右,洛神回首张望,依依不舍,一种无奈离析之情显现画面。洛神以紧劲连绵的游丝描予以表现,笔迹周密,线条工细匀整,具有典型的魏晋美女秀骨清象、薄衣广袖的风姿。《洛神赋》通篇言辞美丽,描写动情,神人之恋缠绵凄婉,动人心魄。顾恺之读后大为感动,遂凝神一挥而成《洛神赋图》。人物安排疏密得宜,在不同的时空中自然地交替、重叠、交换,而在山川景物描绘上,无不展现一种空间美。全画用笔细劲古朴,恰如“春蚕吐丝”。山川树石画法幼稚古朴,所谓“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用色凝重古朴,具有工笔重彩画的特色。作为衬托的山水树石均用线勾勒,而无皴擦,与画史所记载的“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时代风格相吻合。洛神赋中对洛神的描写,如“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皎若太阳升朝霞”等,以及对人物关系的描写,在画中都有生动入神的体现。画中人物以线描造型,浓色点缀,笔迹周密,线条流畅,刻画到位,充分显示了顾恺之“劲紧联绵”的如蚕丝般柔韧的“高古游丝描”此卷一出,无人再敢绘此图,故成为千百年来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名著和最为世人所传颂的名画。

顾恺之《洛神赋图》局部

二、展子虔(唐画之祖《游春图》)

展子虔(约545-618年),隋代绘画大师,汉族,渤海(今河北沧州)人。历经东魏、北齐、北周、隋朝,到隋代为隋文帝所召,任朝散大夫、帐内都督等职。他是唯一有画迹可考的隋代著名画家,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据着重要位置。 他擅画佛道、人物、鞍马、车舆、宫苑、楼阁、翎毛、历史故事,尤长于山水。人物描法细致,以色景染面部;画马入神,立马有足势,卧马则腹有腾骧起跃之势。写山水远近,有咫尺千里之势,被称为”唐画之祖”。 传世作品《游春图》是中国山水画中独具风格的画体,亦是中国存世最古老的山水画。

展子虔为何被称为”唐画之祖”?展子虔年轻时勤奋好学,酷爱绘画,曾经游历大江南北许多地方。他还在洛阳、长安等地的很多寺院里画过许多壁画。他擅长画台阁、人物、车马、山水。他的画细致、传神,他画站着的马就有马走的样子,画卧着的马就有腹部起跃的姿势;他画的山水树木层次分明,比例适当,人称“有咫尺千里之趣”;画人物描法细腻,以色晕开面部,神采如生。展子虔的山水画成就很大,他的《游春图》对推动青绿山水的画法起了重大作用。传说在黄帝时代,已经能“造山写形”,可谓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山水画的创立时期在晋代,当时最杰出的画家顾恺之曾经画过《庐山图》、《雪霁望五老峰图》,可惜这些作品都没有流传下来。我国现存最早的山水画是传为展子虔所作的卷轴画《游春图》。因此展子虔在山水画史上具有不容忽视的地位。据记载,他的《仙山楼阁图》以青绿勾勒为主,笔调甚为细密,后人称他为“唐画之祖”。美术史家称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展子虔为唐以前杰出的四大画家。有人把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展子虔称为唐以前杰出的四大画家。

展子虔的哪幅作品被两位皇帝亲笔题名和题诗?展子虔在山水画的研究上成就显著,创立了“青绿山水”的绘画形式,堪称青绿山水画的鼻祖。宋徽宗对《游春图》亲笔题名。《游春图》自581年问世,迄今1400多年,风风雨雨,辗转流传,几度收归皇宫,几度流落民间。从画上的题跋便可知有哪些人留下了“爱的印迹”。宋徽宗这位不爱江山爱丹青的皇帝,自然不会放过《游春图》。他在位时广收文物和书画,充实翰林图画院。《宣和画谱》收录有展子虔作品,其中就包括《游春图》,并有评语曰,“展子虔画台阁,与江山远近之势尤工,有咫尺千里之趣。”宋徽宗对《游春图》的喜爱,表现在画卷首的隔水处,亲自题写的“展子虔游春图”六个瘦金字,笔势劲逸,意度天成,有如皇帝钦点状元卷,起到了画龙点睛之效。乾隆为《游春图》题诗。清朝到了乾隆在位时期,乾隆在养心殿西暖阁辟出一室,称“三希堂”,在此欣赏珍玩字画。乾隆对《展子虔游春图》喜爱有加,一次欣赏之余在古画左上部题诗:“柳暗花明雪景霁,如茵陌上草萋萋。王孙底识春游倦,敕得宣和六字题。软勒平堤试骕骦,晴丝古柳柳丝长。湖光山色天然句,不用金童负锦囊。”命将《游春图》收录于《石渠宝笈》。

宋徽宗“展子虔游春图”六个瘦金字和双龙印玺

展子虔《游春图》,绢本,画心纵43厘米,横80.5厘米,故宫博物院藏。《游春图》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件山水画卷,是绿水青山画法的一个典型作品。其画法古朴,构图妥帖精妙,运笔工细劲俏,设色绚丽典雅。画家运用细而有力的线条勾画出物象的轮廓,人物虽然小如豆粒,但一丝不苟,形态毕现。山石树木只用线条画出,可以看到行笔的轻重、粗细、顿挫、转折的变化,但尚未见到唐代以后绘画中出现的皴擦技法。情调委婉丰富;咫尺之内,备千里之趣。此画采用俯视法取景,表现山川的美丽和辽阔,给人一种”人在山中游,马在道上走,岸边有桃花,水中有行舟”的立体感。在布局的巧妙性上,《游春图》右上部分绘有崇山峻岭,山峦起伏,数峰叠起;右下部绘有土坡,低坡丛树,山路逶迤,既为崇山峻岭的下段延伸,又作为辅垫,使全图具有稳重感。左下部绘一低峦小山,与右上边山脉遥相呼应,形成对比;中间绘有大片水域,波光潋滟,湖天一色。一小船点缀其间,船内绘有三四人物,姿态不同,形态各异。此画开创了青绿山水的端绪,给后世以深远影响。这幅画的特色首先在于构图置景的境界阔大,气宇轩昂。画面采用俯视法取景,将远景,近景一同向中景聚拢,使各种景物完整地统一在一个画面中,而且以青绿钩填法描山川,树木,繁花和远山上的树丛则直接用色点染,朴拙而真实地描绘了自然春色,重叠的山冈,平远的河水构成了全图”远近山川,咫尺千里”的效果,游春的男女纷纷涌向山间水湄,他们有的骑马伫立水滨,有的乘船泛于水中,有的在岸上迟疑不进,有的望春波翘首待渡,增添了画面的欢快气氛。而且,作者运用了粉托手法使这些人物显得格外醒目,就好像是画龙点睛一样,一下便凸现了游春的主题。如此一幅集厚重的历史价值与精巧的艺术价值于一身的山水画作品,自然受到后人的追捧和喜爱。

三、阎立本(丹青宰相《步辇图》)

阎立本(约601年-673年), 雍州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人,唐代政治家、画家。隋朝,阎立本官至朝散大夫、将作少监。唐高宗显庆元年(656年),阎立本继任兄长阎立德为将作大匠,同年由将作大匠迁升为工部尚书。总章元年(668年)擢升为右相,封博陵县男。当时姜恪以战功擢任左相,因而时人有”左相宣威沙漠,右相驰誉丹青”之说。阎立本擅长工艺,多巧思,工篆隶书,对绘画、建筑都很擅长,兄阎立德亦长书画、工艺及建筑工程。阎毗、阎立德、阎立本父子三人并以工艺、绘画闻名于世。代表作品有《步辇图》《历代帝王像》等。

阎立本称“丹青宰相”由来?“学而优则仕”很平常,“画而优则仕”比较少见。靠着画画官越做越大,最后做到宰相的大概只有阎立本了。《旧唐书》评价阎立本“既辅政,但以应务俗材,无宰相器。”唐朝画家阎立本工于写真,朝野驰名,大受高宗赏识,于公元669年拜为右相,但他终是个艺术家,”无宰相器”,缺乏政治才干。阎立本自幼受父亲和兄长的影响,十六七岁已然落笔不俗。阎立本曾任唐工部尚书、右相等职。当时,大臣姜恪因立功塞外,被升为左相,时人论:“左相宣威沙漠,右相驰誉丹青。”由是,阎立本被称为“丹青宰相”。 《国史异纂》记载,阎立本有一次去荆州。看到张僧繇的壁画说:“从这画来看,他是空有虚名啊。”第二天又去看,说:“他是近代的绘画高手。”过了一宿又去看,说:“盛名之下没有低手。”阎立本遂在此画前或坐或卧,观赏不已,过了十天还不愿离开。又,梁人张僧繇的《醉僧图》画得唯妙唯肖,道士们常常用这幅画来嘲笑僧人。僧众们感到羞辱,于是大家凑了几十万钱,请阎立本画《醉道士图》。

阎立本出自《易·系辞传》:“刚柔者,立本者也。”《论语·学而篇》也有名句:“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易经》作为群经之首,博大精深。所以很多人都从《易经》取名。不仅如此,中国不少的朝代名称和皇帝年号也都出自《易经》。历史上有两个朝代的名称取自于《易经》,分别是元朝和明朝。忽必烈采纳汉族官僚刘秉忠的建议,改国号为“大元”,朱元璋为自己建立的朝代取名为“大明”。 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亦可以作为表示年份)。一般由皇帝发起。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始创年号为元狩,并追称“元狩”以前年号为“建元”、“元光”、“元朔”。此后形成制度。历代帝王无不以年号彰显其“受命于天”的使命,宣示其治国理念,寄托国泰民安、江山永固等愿望。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如唐高宗有14个;明清皇帝大多一人一个年号,故后世即以年号作为皇帝的称呼,如永乐皇帝、康熙皇帝等。皇帝取年号都很有讲究,据统计,中国历史上出现过的年号共有八百多个,其中相当一部分年号都与《易经》有关,或直接源于《易经》的经传文本,或由《易经》的理念衍生。汉武帝首创使用的第一个年号是“建元”,就是源自《易·乾卦》——“元亨利贞”。隋炀帝杨广,取年号为“大业”,语出《易·系辞传》:“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只用了一个年号——“贞观”。“贞观”出自《易·系辞传》:“吉凶者,贞胜者也。天地之道,贞观者也。日月之道,贞明者也。天下之动,贞夫一者也。”宋朝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用过年号“乾德”,出自《易·乾卦》。清太祖努尔哈赤年号“天命”,出自《易·无妄卦》:“大亨以正,天之命也。”清太宗皇太极年号“崇德”,出自《易·随卦》:“雷出地奋,先王以作乐崇德。”还有“乾隆”“嘉庆”“道光”等,均出自《周易》。

堪称我国古代最厉害的“父子三人组”是谁?阎立本则工于写真,朝野驰名,大受唐高宗赏识。其兄阎立德亦长书画、工艺及建筑工程。父子三人以工艺、绘画驰名隋唐之际。以建筑工艺、绘画书法闻名于世的阎立本和父亲阎毗、哥哥阎立德三人青史留名,就像后朝北宋以诗文书画传世的“三苏”一样成为千古佳话。阎毗,七岁继承父亲阎庆的爵位为石保县公。长大之后,仪表容貌矜持威严,十分喜好经史。曾向萧该学习《汉书》,粗通书中大义。会写篆书,草书和隶书更为擅长。阎立德、阎立本兄弟同是名垂千古的画家,竟也是建筑大师!从《秦府十八学士图》、昭陵六骏,到《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人像》、《步辇图》、《历代帝王图》以及唐太宗自己的画像等等,都成为当时的传世名作,都出自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之手。昭陵工程是由唐代著名工艺家、美术家阎立德、阎立本兄弟精心设计的。昭陵六骏是指陕西醴泉唐太宗李世民陵墓昭陵北面祭坛东西两侧的六块骏马青石浮雕石刻。每块石刻宽约2米,高约1.7米。”昭陵六骏”造型优美,雕刻线条流畅,刀工精细、圆润,是珍贵的古代石刻艺术珍品。六骏是李世民在唐朝建立前先后骑过的战马,分别名为”拳毛騧”、”什伐赤”、”白蹄乌”、”特勒骠”、”青骓”、”飒露紫”。为纪念这六匹战马,李世民令工艺家阎立德(阎立本之兄)和画家阎立本,用浮雕描绘六匹战马列置于陵前。《古帝王图》描绘了汉代至隋代的十三个帝王,即汉昭帝、汉光武帝、魏文帝、吴大帝、蜀昭烈帝、晋武帝、陈文帝、陈废帝、陈宣帝、陈后主、北周武帝、隋文帝、隋炀帝。每位帝王与男女侍从形成一组,人物或行或坐,帝王的上方书写有庙号、姓名及在位年数。

《步辇图》是唐朝画家阎立本的名作之一。绢本,设色,纵38.5厘米,横129.6厘米。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作品设色典雅绚丽,线条流畅圆劲,构图错落富有变化,为唐代绘画的代表性作品。具有珍贵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步辇图》所绘是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蕃使臣禄东赞的情景。图中的唐太宗端坐在由六名宫女抬着的步辇(唐太宗所坐的即为步辇,这是帝王专门的代步工具。辇即车,到了秦以后,这种辇被撤去了轮子,所以由原本的用马拉改成了用人抬,因此便称为步辇了)上,另有数名宫女或掌华盖,或持扇;左边所画的一排三人,中间一位人便是禄东赞,他被前面一位穿红袍的典礼官引见给唐太宗;后一穿白衣者为译员(或内待);禄东赞身着吐蕃民族流行的联珠纹袍,拱手向唐太宗致敬,生动地刻画出藏族使臣的身份和恭敬、机敏的性格特征。对于阎立本用九名宫女来簇拥唐太宗,这绝非是画家在绘画美学意义上的安排,而是传达了中国人以“九”为贵的观念。自古以来,中国人崇尚“九”数,认为奇数为阳,偶数为阴,而奇数里最大的数字是“九”数,故而对“九”数特别重视,有最尊贵之意。画面中的九宫女以唐太宗为中轴,婀娜多姿的分为前四后五,这又表达了中国帝王文化中“九五之尊”的尊位,构成“九九归一”之势。因“五”在阳数中处于居中位置,有调和之意,所以“九五”两个数字组合在一起,既尊贵又调和,无比吉祥,实为尊颂帝王的象征。从绘画艺术角度看,作者的表现技巧已相当纯熟。衣纹器物的勾勒墨线圆转流畅中时带坚韧,畅而不滑,顿而不滞;主要人物的神情举止栩栩如生,写照之间更能曲传神韵;图像局部配以晕染,如人物所著靴筒的折皱等处,显得极具立体感;全卷设色浓重淳净,大面积红绿色块交错安排,富于韵律感和鲜明的视觉效果。此图一说为宋摹本,但摹绘较精,仍不失原作之真。幅上有宋初章友直小篆书有关故事,还录有唐李道志、李德裕“重装背”时题记两行。阎立本特地将位于画面正中的轴心人物,即典礼官画成了红色,这样的构图目的就是为了突出所画场面的现状,同时也符合中国婚庆活动的仪式。由此可见,称颂藏汉联姻则是《步辇图》的文化密码,是颂赞唐太宗李世民的政治智慧。李嗣真在《续画品录》中评阎立本的画说:“至若万国来庭,奉涂山之玉帛;百蛮朝贡,接应门之位序。折旋矩度,端簪奉笏之仪;魁诡谲怪,鼻饮头飞之俗;尽该毫未,倍得人情。”决非虚誉。

四、吴道子(画圣《八十七神仙卷》)

吴道子(约公元680~759年),唐代著名画家,画史尊称画圣,又名道玄。汉族,阳翟(今河南禹州)人。约生于公元680(永隆元年) ,卒于公元758(乾元元年)前后。少孤贫,年轻时即有画名。被后世尊称为“百代画圣”,被民间画工尊为祖师。他是中国山水画的祖师,被后人尊称为“画圣”,人物绘画“冠绝于世”。他善于从复杂的物体形态中吸收精髓,把凹凸面,阴阳面,归纳成为不可再减的“线”,构成线条的组织规律,如衣纹的高、侧、深、斜、卷、折、飘、举的姿势。所绘人物,善用状如兰叶或蓴菜条之线条表现衣褶,使有飘举之势,人称“吴带当风,”又喜以焦墨勾线,略加淡彩设色,又称“吴装。”主要作品:《天王送子图》、《孔子行教像》 、画像有《八十七神仙卷》、《菩萨》、《鬼伯》等。现存壁画真迹有《云行雨施》、《维摩诘像》、《万国咸宁》等。大诗人苏轼盛赞曰:“画圣吴道子、古今之变、天下能事毕矣!”

唐玄宗给吴道子改名字。“吴道子”三个字,不论读,还是写,都带有宗教色彩,不似常人的名字。唐·朱景玄《唐朝名画录》载:“吴道子,少孤贫,天授之性,年未弱冠,穷丹青之妙。”北宋《宣和画谱》载:“吴道子,少孤贫,客游洛阳,学书于张颠、贺知章,不成,因工画。未冠,深造妙处,若悟之于性,非积习所能致。”《太平广记》载:“唐吴道子,少孤贫。天授之性,年未弱冠,穷丹青之妙。”宋·夏士良《图绘宝鉴》载:“吴道子,少贫,游洛阳,学书于张颠、贺知章,不成,因工画,深造妙处,若悟之于性,非积习所能致。”吴道子早产在路边,当地风俗,女子不能在别人家里、地里生产,如果这样,主家便觉得晦气。二人紧赶慢赶,抱着儿子赶回家,天已经黑了。当地人生孩子,应马上给老娘舅家报喜。老娘舅家接到信,立即赶来看孩子,还带来一位算卦仙儿。那人看看孩子,说:“这孩子生在半道上,命硬,得起个不常见的名字压压八字,就叫‘道子’吧!”吴道子周岁那天,要“抓周”了,爹妈就在院里铺了张席,席上放了笔、墨、纸、砚、书、花、锤、鞭、镰刀、斧头、靴子、蓝衫等,让孩子来抓,抓住啥长大就做啥。吴道子一抓就抓住了一杆笔,东一道西一道满地乱画。他爸妈都说这可是个读书写字的料,日子再苦也得供他上学。后来吴道子成名,唐玄宗喜欢上他的画,也喜欢上他这个人,就把他调进宫里当画师,改名为吴道玄。不过百姓不喜欢皇上起的名,千百年过去了,还是叫他吴道子。

为什么称吴道子为画圣?吴道子被称为画圣,最早出现在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中,他称誉道:”国朝吴道玄,古今独步,前不见顾陆,后无来者……吴宜为画圣。”到了北宋,郭若虚又在《图画见闻志》中说:”吴生之作,为万世法,号曰’画圣’,不亦宜哉”!直至元代,夏文彦也赞道:”笔法超妙为百代画圣。”于此可见,吴道子在中国画坛上有如此高的地位,实与他在绘画创作上的贡献及其独特的风格有关。而”曹衣出水,吴带当风”也即是指吴道子等人在艺术上的独创性与重大影响。”曹衣出水,吴带当风”主要是指古代人物画中衣服褶纹的两种不同的表现方式。一种笔法刚劲稠叠,所画人物衣衫紧贴身上,犹如刚从水中出来一般;一种笔法圆转飘逸,所绘人物衣带宛若迎风飘曳之状。而”曹衣出水,吴带当风”中所指的”曹”、”吴”又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说曹为曹仲达,吴为吴道子;一说曹为曹不兴,吴为吴暕。曹不兴为三国时吴国吴兴人,又名弗兴。擅长画龙、马、虎及人物,画史有”误墨于素,因势成蝇”的传说。吴暕为南朝宋代人,擅长画佛像罗汉,时享盛誉。而”曹衣出水,吴带当风”一般多指曹仲达和吴道子。

画圣吴道子“秃尾神马”的由来?“相传吴道子在鸡足山金顶寺住宿的一个晚上,画了一幅《立马图》,在画马尾的时候,实在太困,就睡觉了,第二天醒来就把这件事给忘了,早早的下了山。禅师收拾房间的时候看到了这幅《立马图》,发现马少了尾巴,觉得十分可惜,但也无可奈何,就把这幅画挂了起来,纪念大师的同时供自己欣赏。禅师细看那马,越看越觉得活灵活现,仿佛就要嘶鸣着从画上下来似的。这时候寺院闯进来十几个农人,说寺中的马毁坏了他们的庄稼,要讨个说法。禅师很纳闷,百般辩解说本寺没有养马,农人不信,将寺庙翻了个底朝天也没看到马。禅师突然想起来这幅《立马图》,农人一看大吃一惊,说就是这匹秃尾马吃了我们的庄稼。禅师一听大怒,指着画中马骂道:“畜生,留着你害人,不如送你到火塘里去。”一说这话,画中马立马跪了下来,两眼流泪。农人觉得惊奇,觉得把他烧了可惜,说:“只要诚心悔改,不毁坏我们的庄稼就可以。”

“钧瓷之父”吴道子的由来?吴圣“画塑兼工”,笔迹磊落,势状雄峻。唐朝玄宗皇帝李隆基仰慕其名,召入宫中,御旨为“封笔吏”,不准其随意作画。钧瓷之所以能有五彩缤纷之状、鬼斧神工之妙,之所以能成为世上一绝,皆画圣吴道子之功也!

这一天,吴道子到古钧台游玩散心,他看到古钧台旁边有不少瓷窑,窑工烧制成的瓷器,尽管胎质浑厚,工艺精细,可就是釉色非常难看。吴道子用彩石配制出一些颜料改进瓷器釉色,帮助当时的贫苦窑民烧制出了第一件钧瓷珍品,他们双双跪在地上献上了宝瓷,并祈天把它取名马“道玄瓷”。吴道子非常谦虚,摇着头说:“这万万使不得。这瓷虽是道子配料,火工也是重要哪!这是大伙儿的功劳。咱阳翟这地方,存有几千年的古迹‘钧台’,这瓷就叫钧瓷吧!

《八十七神仙卷》是一幅唐代吴道子创作纸白描人物手卷。真迹属于绢本白描人物画卷,长292厘米,画面主体有87位道教人物白描画像,其中有3位带有头光的主神、10名武将、7位男仙、67名金童玉女由画面右端向左端行进。画面没有任何文字。卷尾附有1948年重新装裱时的七段题跋,由前至后为:徐悲鸿跋之一、徐悲鸿跋之二、张大千跋、徐悲鸿跋之三、谢稚柳跋、朱光潜跋、艾克跋及冯至译义、徐悲鸿跋之四,加上题跋装裱全画总长超过十米。全图分为三个部分:作品从左到右,前面是六神将开路,接着是捧花执旗的金童玉女二十四人,作为东华天帝的前导,是为前段。在东华天帝与南极天帝之间是乐队和金童玉女二十九人,是为中段。在乐队之后是南极天帝,其后是金童玉女、仙伯、力士等二十三人,最后是神将四人,是为后段。图中以道教故事为题材,描绘了八十七位列队行进的神仙,纯以线条表现出八十七位神仙出行的宏大场景,画面优美,笔墨灵动洒脱,宛若仙境,代表了唐代的白描技法的最高成就。吴道子名画《八十七神仙卷》的灵感来自裴旻的剑舞。裴旻,是唐玄宗时期的唐朝大将,同李白、吴道子等人,都有一定的来往。 开元时期,裴旻的母亲去世,裴旻在悲痛之余,有了一个想法:那就是想请当世著名的画师吴道子,给自己的母亲做一幅宗教题材的绘画,这样,可以给自己的母亲积累一些阴功,让自己的母亲可以在另一个世界好过一些。 裴旻的剑舞在当时的知名度不亚于吴道子的画技,吴道子没有推辞裴旻的请求,只是向裴旻提出了一个要求:要求裴旻能给自己表演一段剑舞,这样呢,也能给自己创作带来灵感和启发。 裴旻没有推辞,立马给吴道子表演了一段剑舞,其剑舞气势,深深打动吴道子,让吴道子内心受触动,波澜不已。 于是吴道子巧妙利用这种心境,这种创作热情高涨的状态下,即兴创作了《八十七神仙卷》。

吴道子《八十七神仙卷》局部

五、顾闳中 (人物画名家《韩熙载夜宴图》)

顾闳中(910-980),江南人,五代十国中南唐人物画家,曾任南唐画院待诏,画过后主李煜的肖像。用笔圆劲,间以方笔转折,设色浓丽,擅描摹人物神情意态,传世代表作为《韩熙载夜宴图》,见于画史著录的作品还有《眀皇击梧桐图》、《游山阴图》、《雪村图》、《荷钱幽浦》等。

顾闳中,最强大脑代名词。南唐时期的画家不但是数量多,而且个个都是大师。比如说擅长画花鸟的徐熙,人家都说“黄筌富贵,徐熙野逸”说的就是这个徐熙。还有董源,是南派山水画的开山鼻祖。剩下的还有巨然、周文炬,赵乾、曹仲玄,高冲古等等。《宣和画谱·卷七》载:顾闳中,江南人也。事伪主李氏为待诏。善画,独见于人物。是时,中书舍人韩熙载,以贵游世胄多好声伎,専为夜饮,虽宾客揉杂,欢呼狂逸,不复拘制。李氏惜其才,置而不问。声传中外,颇闻其荒纵,然欲见樽俎灯烛间觥筹交错之态度不可得,乃命闳中夜至其第,窃窥之,目识心记,图绘以上之。故世有《韩熙载夜宴图》。李氏虽僣伪一方,亦复有君臣上下矣。至于写臣下私亵以观,则泰至多奇乐,如张敞所谓不特画眉之说,已自失体,又何必令传于世哉!一阅而弃之可也。香港电影《无间道》主题曲中有一句歌词:“谁了解生存往往比命运还残酷,只是没有人愿意认输。”人与人之间貌似亲密无间,却又暗藏期瞒敌意的世态。谁才是天台对决中真正的“赢家”? 一日,韩熙载在家设宴邀约亲朋好友,载歌行乐。得知消息的南唐后主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立马派出了画院的待诏顾闳中和周文矩到韩熙载家里去探虚实,命令顾闳中和周文矩把所看到的一切画下来交给他看。从这种记载中,可以想象,顾闳中绝不能支上画架子,在韩熙载的客厅里“写生”,而是经过了仔细地观察,细致地记忆,把形象从脑子里带回家,然后,全凭着他过去几十年锻炼的创作经验,把当时的饮宴、击鼓、跳舞、游乐……种种复杂的幕景,经过了思考、分析、研究、经营、布置,所以“闭目如在目前,下笔如在笔底”,生动地完成了这一幅杰出的作品。

《韩熙载夜宴图》卷(上两图为作品局部),出自五代南唐顾闳中之手。此卷为绢本设色,纵28.7厘米,横335.5厘米,是一幅反映当时贵族阶级生活的现实主义作品。此卷是顾闳中奉南唐后主李煜之命所作。它以连环长卷的方式描摹了南唐巨宦韩熙载家开宴行乐的场景。画一共有五个不同的场景: “听乐” “观舞”、“歇息”、“轻吹”和“散宴”。韩熙载为避免南唐后主李煜的猜疑,以声色为韬晦之所,每每夜宴宏开,与宾客纵情嬉游。这幅长卷线条准确流畅,工细灵动,充满表现力。设色工丽雅致,且富于层次感,神韵独出。透着一股非常质朴的自然主义观,有点像西方的乔托,但是技巧上又比乔托高明。画里边既有中国画的巧妙,又有西方的诚恳,还透露着一股难以自抑的人文关怀。李煜听说中书舍人韩熙载生活荒纵,便派画院待诏顾闳中深夜潜入韩宅窥察其纵情声色的场景。顾闳中对此目识心记,回家后,绘制了这幅精品佳作。此作如实地再现了当时韩熙载夜宴宾客的场景,将宴会上弹丝吹箫、清歌艳舞、调笑欢乐的热闹场面表现得淋漓尽致,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突出的艺术价值。据《宣和书谱》记载,五代时南唐中书舍人韩熙载是一位很有才华的官员,出身北方望族,唐朝末年登进士第,懂音乐,擅长诗文书画。工书善画,而且富有政治才能,但是,此人蓄养歌伎,纵情声色,家里常常云集宾客,时时饮宴,常常酣歌达旦。权弱的后主李煜倚重韩熙载,想用他为相,又不放心。原来,当时国家分裂,南北分治,南唐国势衰弱,北方强大的后周对南唐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后主李煜对那些在南唐做官的北方人心有猜忌,生怕他们存有二心。有人向后主李煜报告,今晚又有一些朝中官员要去北方籍大臣韩熙载家聚会。后主李煜心存疑惑,为了了解真实情况,于是派顾闳中深夜潜入韩宅,暗地窥探其放浪的夜生活,仅凭目识心记,绘成《韩熙载夜宴图》。李煜看了《韩熙载夜宴图》以后,对韩熙载的戒心减少了许多。后来,韩熙载在南唐累官至中书侍郎、光政殿学士承旨,得善终。顾闳中的“狗仔”任务也圆满落下帷幕。

六、王希孟 (绝世天才《千里江山图》)

王希孟(1096年 -1119年[据传]),北宋晚期著名画家,可以称得上中国绘画史上仅有的以一张画而名垂千古的天才少年。然而史书中没有他的记载。王希孟十多岁入宫中”画学”为生徒,初未甚工,宋徽宗赵佶时系图画院学生,后召入禁中文书库,曾奉事徽宗左右,但宋徽宗慧眼独具,认为:”其性可教”,于是亲授其法,经赵佶亲授指点笔墨技法,艺精进,画遂超越矩度;徽宗政和三年(1113)四月,王希孟用了半年时间终于绘成名垂千古之鸿篇杰作《千里江山图》卷,时年仅十八岁。

王希孟,一个绝世天才的名字, 一生一世一幅画。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竟出自18岁少年之手!王希孟十多岁入宫中画学为生徒,初未甚工,宋徽宗赵佶时系图画院学生,后召入禁中文书库,曾奉事徽宗左右,但宋徽宗慧眼独具:其性可教,于是亲授其法,经赵佶亲授指点笔墨技法,艺精进,画遂超越矩度;徽宗政和三年(1113)四月,王希孟用了半年时间终于绘成名垂千古之鸿篇杰作《千里江山图》卷,时年仅十八岁,此外再没有关于他的记述,不久就早逝,年公23岁。但王希孟为什么早逝?病死?累死?均无记载。但有一则八卦记录,估计是后世好事者改编而或,可供一粲:“徽宗政和三年,呈《千里江山图》,上大悦。此时年仅十八。后恶时风,多谏言,无果。奋而成画,曰《千里饿殍图》。上怒,遂赐死。时下谕赐死王希孟,希孟恳求见《千里江山图》,上允。当夜,不见所踪,上甚惊疑之……”(托名《北宋名画臻录》)。如此一来,少年王希孟除了是丹青高手天才神童之外,又成了关心民瘼的正义之士,他的死因既非病累,而是忤圣意被赐死。北宋有郑侠绘《流民图》揭时弊于王安石新政,王希孟若有《千里饿殍图》记录宣和世间民不聊生之象,其郑侠第二乎?

18岁的天才少年为何有此盖世杰作《千里江山图》?北宋后期宋徽宗创办“画学”与设立宣和画院,大批培养年轻的“画学生”。还有各种巧妙的绘画创作考试和分析讲授,王希孟即是在这个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在卷后徽宗朝宰相蔡京有跋,亲笔记录了这一段姻缘:“政和三年闰四月八月赐,希孟年十八岁,昔在画学为生徒,召入禁中文书库,数以画献,未甚工。上知其性可教,遂诲谕之,亲授其法。不逾半岁,乃以此图进。上嘉之,因以赐臣京,谓天下士在作之而已”。18岁在画学,后在禁中,多以画献皇帝;又蒙徽宗点拨,授以法,画成此《千里江山图》呈上。宋徽宗龙心大悦,以此卷赐宰相蔡京。蔡京如获至宝,作跋。这是一个基本情况的梳理。有助于我们把握画家与画作的来龙去脉。又查这卷画在清代有载,乾隆时《石渠宝笈·初编》收录,堪称自古名画。

《千里江山图》卷,北宋,王希孟作,绢本,设色,纵51.5cm,横1191.5cm。此图描绘了祖国的锦绣河山。画面上峰峦起伏绵延,江河烟波浩淼,气象万千,壮丽恢弘。山间高崖飞瀑,曲径通幽,房舍屋宇点缀其间,绿柳红花,长松修竹,景色秀丽。山水间野渡渔村、水榭楼台、茅屋草舍、水磨长桥各依地势、环境而设,与山川湖泊相辉映。王希孟在继承前法的基础上,表现出更趋细腻的画风,体现了北宋院画工整严谨的时代风格。此图用笔精当,一点一画均无败笔。人物虽细小如豆,却动态鲜明。微波水纹均一笔笔画出,渔舟游船荡曳其间,使画面平添动感。综观全幅,又不失雄阔的境界和恢宏的气势,远观近睹均令人折服。在用色上,画家于单调的蓝绿色中求变化,虽然以青绿为主色调,但在施色时注重手法的变化,色彩或浑厚,或轻盈,间以赭色为衬,使画面层次分明,色如宝石,光彩夺目。元代著名书法家溥光对此卷推崇备至,在卷后题跋中赞道:“在古今丹青小景中,自可独步千载,殆众星之孤月耳。”此论可谓公允之见。此卷以概括精练的手法、绚丽的色彩和工细的笔致表现出祖国山河的雄伟壮观,一向被视为宋代青绿山水中的巨制杰构。画家在构图上充分利用传统的长卷形式所具有的多点透视之特点,在十余米的巨幅长卷中将景物大致分为六部分,每部分均以山体为主要表现对象,各部分之间或以长桥相连,或以流水沟通,使各段山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巧妙地连成一体,达到了步移景异的艺术效果。高远、深远、平远多种构图方式的穿插使用更使画面跌宕起伏,富有强烈的韵律感,引人入胜。《千里江山图》卷在设色和用笔上继承了传统的“青绿法”,即以石青、石绿等矿物质为主要颜料,敷色夸张,具有一定的装饰性,被称为“青绿山水”。从此卷所描绘的景物看,系以南方清丽秀润的山水为主体,在部分山峦的表现上加进了一些北方山水的特征,可谓集南北山水于一体的精心之作。画面细致入微,烟波浩渺的江河、层峦起伏的群山构成了一幅美妙的江南山水图。《千里江山图》绢本大手卷,青绿设色。画中所呈现出的林舍集市、潜鱼飞禽、流溪挂泉、舟楫桥梁、水磨长堤、楼台殿阁、层峦叠嶂、万顷浩波;捕鱼、行旅、呼渡、游览;画面上江水浩荡,浩渺天际,应是南方水色;而群山起伏,略少平原,危峰高耸,岩断崖,却是北方山景。构图上充分运用平远、高远、深远的结合,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崇山峻岭,岗阜幽壑,飞瀑激流,树丛竹林以及人类的创造:亭台水榭,寺观庄院,舟楫亭桥,村落水碾等等,以及难以计数、各行其是的众人,是那么的繁复而又融洽。全图刻画工细,水面满勾峰头纹,无一笔懈怠。画就像它的名字样,千里江山,气象万千,恢宏典丽,莽莽苍苍,浩瀚无垠。画中的那些万峰千壑,星罗棋布,有的乱岗如积,岛屿相迭;有的大江旷远,水天相涵;有的汀渚绵延;有的群峰耸立;有的峤岭重叠,勾连缥缈而去,不厌其远;有的峦态冈势,簇拥相连,映带不绝;有的大山堂堂,众多冈阜林壑分布其次,层峦起伏峥嵘而各不相同。纵观宋代画坛,虽然也有一些画家用此法创作,但从目前存世作品看,尚无一件可以超越《千里江山图》卷。

2019052709041917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局部

七、张择端 (北宋著名画家《清明上河图》)

张择端,字正道,汉族,琅琊东武(今山东诸城)人,居住于东京(今河南开封)。北宋画家。宣和年间任翰林待诏,擅画楼观、屋宇、林木、人物。所作风俗画市肆、桥梁、街道、城郭刻画细致,界画精确,豆人寸马,形象如生自幼好学,早年游学汴京(今河南开封),后习绘画。宋徽宗时供职翰林图画院,专攻界画宫室,尤擅绘舟车、市肆、桥梁、街道、城郭。后“以失位家居,卖画为生,写有《西湖争标图》、《清明上河图》”。存世作品有《清明上河图》、《金明池争标图》(尚存争议)等,皆为我国古代的艺术珍品。

张氏名为“择端”,字“正道”。《礼记·燕仪》:“上必明正道以道民。”其名和字深刻地烙下了儒家思想的印记,可知其父辈对儒家的道德观念相当尊崇。

“翰林张择端”来历?金人张著的跋文:翰林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人也。幼读书,游学于京师,后习绘事。本工其界画,尤嗜于舟车、市桥郭径,别成家数也。按《向氏评论图画记》云:“《西湖争标图》、《清明上河图》卷选入神品。”藏者宜宝之。大定丙午(1186)清明后一日,燕山张著跋。跋文首先称他“翰林”,这个“翰林”不是翰林学士院里的文官,而是翰林图画院里的画家。雍熙元年(公元984年),宋太宗赵光义设立了翰林图画院,集中了知名的肖像画家、界画家和宗教画家。

《清明上河图》824人物都有姓名?800多年来,后人对《清明上河图》这一千古名画的研究,数不胜数。画中人物的服饰、路边的小吃糕点,甚至就连店铺的小杂货都被拿来一一推敲琢磨,只为还原当年汴京街头的热闹,解读当时的历史、背景、各种故事。然而,很少有人会想到研究画中每一个人物的身份,甚至是姓名。历经十年,作者冶文彪通过各种史料研究,从画中蛛丝马迹出发,让这824个人物有名有姓地复活了,而《清明上河图密码》也让众多网友称奇。究竟画中人的姓名故事是否真有其事? 一条“《清明上河图》里每个人都有名有姓!”的长微博也在网络引发喧哗。网友大呼:“长这么大才知道画里每个人都有名有姓!我读书少,你别骗我!”作者冶文彪走入画中,从一点点蛛丝马迹中顺藤摸瓜,不但高度还原北宋时期的风土人情,还将《清明上河图》中824个人物全部复活。在书中,这幅巨作中的每个人都有名有姓,甚至有自己的身世。然而,究竟冶文彪笔下的这些人物,真实性有多少呢?人物的故事又有多少是可信的呢?虽然有众多历史考证作为依据,但是这毕竟还是一本推理悬疑小说,这些人物的还原究竟是否真的存在历史依据?“为了呈现尽可能真实的历史细节和人物对白,冶文彪潜心研究宋朝的世俗风貌、货币物价、日常生活和风土人情。”而对于书中所述,那些星罗密布般出现在虹桥四周的卖饼郎、跑腿、挑炭夫等都是眼线和细作的解读,也得到了一些历史研究者的认同。800多年来,后人对《清明上河图》做了N次研究,甚至画中人物的衣冠服饰、小吃糕点、店铺杂货都不放过,反复推敲琢磨。但是研究者都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画中的这824个人物本身。这些人姓甚名谁?为什么出现在这幅画中?他们都有什么出身来历?当时在做什么?在画外又有什么样的命运?喧闹的虹桥,一抬轿子徐徐穿过,里面坐着的正是蔡京。而星罗密布般出现在虹桥四周的,卖饼郎、跑腿、挑炭夫等都是眼线和细作,他们或由金国杀手伪装,或是高丽派来的卧底,更有与北宋高官勾结的亡命之徒……《清明上河图》中隐藏着宋徽宗布下的千古奇局,祥和之中风雨欲来,贩夫走卒之间,埋伏着决定历史走向的大人物。要解读这旷世奇局,全图“画眼”是才是破局关键。

《清明上河图》名字的由来?《清明上河图》是一幅用高度现实主义手法创作的长卷风俗画,通过对市俗 生活的细致描写,生动地再现了北宋汴京升平时期的繁荣景象。张择端完成这幅歌颂太平盛世历史长卷后,首先将它呈献给了宋徽宗。宋徽宗因此成为此画的第一位收藏者。作为中国历史 上书画大家的宋徽宗酷爱此画,用他著名的”瘦金体”书法亲笔在图上题写了”清明上河图”五个字,并钤上了双龙小印。

《清明上河图》绢本、淡设色,高24.8厘米,长528.7厘米;该画卷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存世的仅见的一幅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生动地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城市生活的面貌。画面疏密相间,有条不紊,从宁静的郊区一直画到热闹的城内街市,处处引人入胜。《清明上河图》着重描绘了北宋首都水陆运输和市面繁忙的景象。《清明上河图》因其独特性和知名度,从一幅画的名称变化成为形容词。例如市井繁华景象,就常用“清明上河图”来形容。如清代蒙古族人崇彝记载北京道:“三月初一至初五日,为东便门内南河沿蟠桃宫庙会。沿堤摊棚林立,百戏杂陈。自崇文门以东至此三里之遥,车马喧阗,人烟杂沓,有《清明上河》风景。”清代满族人震钧在北京东便门内太平宫也看到:“地近河堧,了无市聒。春波泻绿,堧土铺红。百戏竞陈,大隄入曲。衣香人影,摇颺春风,凡三里余。余与续耻菴游此,輙叹曰:‘一幅活《清明上河图》也。’”清代苏州名胜狮子林,“每当春二三月,桃花齐放,菜花又开,合城士女出游,宛如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也。”甚至在南国广州,也有其名气:“顺德龙江,岁五六月斗龙舟……又曰大良龙凤船,舟极华丽,设轮而转,作鞦韆戏,仿彿《清明上河图》所有,尚为升平盛事。”画卷犹如一首优美的交响曲,起伏跌宕,动静结合,长而不冗,实为作者长期深入生活而最终形之于笔墨的艺术结晶。此图最为珍贵之处在于它详尽地记录了当时的真情实景,与文献记载大多相符。明代李东阳在《清明上河图记》中这样写道:“所谓人与物者,其多至不可指数。而笔力简劲,意态生动,隐见其殊形,向背之相准,不见其错误改窜之际。殆杜少陵所谓‘毫发无遗憾’者,非昼想夜思月累岁积不能到,其亦可谓难矣。”《清明上河图》早已不再是一副图画的名称,而是风俗画和长卷的代称,甚至成为市井繁华的别称、形容词。作品丰富的内容,众多的人物,规模的宏大,都是空前的。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

八、郑板桥(扬州八怪《墨竹图》)

郑板桥(1693-1765),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 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清光留照图》《兰竹芳馨图》《甘谷菊泉图》《丛兰荆棘图》等,著有《郑板桥集》。

郑板桥名字的由来? “板桥”的名字出自白居易《板桥路》云:“梁苑城西二十里,一渠春水柳千条。若为此路今重过,十五年前旧板桥。曾共玉颜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和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杨柳枝》:“春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借“板桥”二字来讽刺世态炎凉,名字与其作品、画风一致,耐人寻味。另说郑板桥名字来自其故

乡江苏兴化城东护城河上有一座小木桥,这座桥始建于宋朝,当地人都称之为 “古板桥”。幼时的郑板桥,常到“古板桥”上玩耍,使他有机会接触 劳动人民,领略到大自然的美景。这小小的“古板桥”对陶冶郑板桥的性情起了相当大的作用。郑板桥长大后,念念不忘家乡的“古板桥”。他亲自题写“古板桥”3个字,并把“板桥”二字作为自己的号,自称为“板桥道人”。他在《板桥自叙》中写道:“兴化有三郑,其一为“铁郑”,其一为“糖郑”,其一为“板桥郑”,居士喜其名,故天下咸称郑板桥云。”他中进士后,自刻了一枚“二十年前旧板桥”的印章,来表达他对故乡的思念。

扬州八怪是指哪八怪?“扬州八怪”究竟指哪些画家,说法不尽一致。有人说是八个,有人说不止八个;有人说这八个,有人说另外八个。据各种著述记载,计有十五人之多。因清末李玉棻《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是记载“八怪”较早而又最全的,所以一般人还是以李玉棻所提出的八人为准。即:郑燮(怪在传奇)、高翔(怪在淡泊)、金农(怪在才)、李鱓(怪在命)、黄慎(怪在悟性)、李方膺(怪在倔)、罗聘(怪在使命)、金农(怪在才)。

“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宗,不算是好汉!郑板桥,52岁才得一子,取名宝儿,对其管教甚严,从不溺爱。他在病危时把儿子叫到床前,指名要吃儿子亲手做的馒头。父命难违,儿子只得勉强答应。可他从未做过馒头,请教了厨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做好馒头,喜滋滋地送到床前,谁知父亲早已断气。儿子跪在床边,哭得像泪人一般,忽然发现茶几上有张信笺,上面写着几行诗句:“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宗,不算是好汉。”

难得糊涂的郑板桥画竹 “胸无成竹”论。有次,他竟在妻子背上划来划去,揣摩字的笔画和结构,妻子不耐烦说:你有你的体,我有我的体,你老在人家的体上划什么?板桥恍然有悟:不能老在别人的体格上“规规效法”,只有在个人感悟的基础上,另辟蹊径,才能独领风骚。郑板桥曾题道: “吾之竹清俗雅脱乎,书法有行款,竹更要行款,书法有浓淡,竹更要有浓淡,书法有疏密,竹更要有疏密。”郑板桥擅画竹,更将款题于竹石间,以竹之“介于否,坚多节”来表达自我孤高的情操。他在《竹石》提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来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什么是六分半书”? 郑板桥取黄庭坚之长笔划入八分,夸张其摆宕,单字略扁,左低右高,姿致如画,又以画兰竹之笔入书,求书法的画意,最终杂楷、行、草而独创一格的“板桥体”,即“六分半书”。 清人蒋士铨说他“写字如作兰,波磔奇古形翩翩”,生动地道出了“板桥体”的特质。

郑板桥为何成为中国画家明码标价卖画的第一人?郑板桥制定《板桥润格》,“大幅6两,中幅4两,小幅2两,条幅对联1两,扇子斗方5钱。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公之所送,未必弟之所好也。送现银则心中喜乐,书画皆佳。礼物既属纠缠,赊欠尤为赖账。年老体倦,亦不能陪诸君作无益语言也。”还在最后附了一首诗:“画竹多于买竹钱,纸高六尺价三千。任渠话旧论交接,只当秋风过耳边。”

《墨竹图》是清代画家郑板桥的名画,整画尺寸:38*138CM,画芯尺寸:29.5*61CM。郑板桥一生爱竹,画竹无数,注意的是在创作前,构思与技巧的结合,也有写意与写实、抽象与具象、神似与形似的具体表现。为了画好墨竹,他在家门前种植了许多竹子,经常在竹林里观察写生,“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画中修竹数竿,高低错落,挺拔清秀,颇具清爽高洁之精神。用笔道劲圆润、疏爽飞动。竹后石柱挺立,纯用淡墨,与竹叶浓淡相映,虚实相照,妙趣横生,气势骏逸,傲气风骨令人感慨。所谓渭川千亩在胸中也;板桥之无成竹,如雷霆霹雳,草木怒生,有莫如其然而然者,盖大化之流行其道。如是与可之有,板桥之无,是一是二,解人会之。”实际上,板桥所谓的“胸无成竹”与“胸有成竹”并不矛盾,而是更深层意义上的“胸有成竹”。他用简洁疏朗的构图,瘦劲明快的笔法,三、两竿所形成的画幅传神写意,达到了气韵生动、神采飞扬的艺术效果。“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再加之别开生面的“六分半书”题款,清新流畅的诗文,“笔力古朴”的印章,四美合一,令人称奇。此幅《墨竹图》构图置翠竹数竿,前后有别,摇曳多姿。嫩竹和柔而婉顺;画作在造型布局上高度概括提炼,仅绘廖廖数竹,便使人如入一片青郁葱翠的竹林。而在局部,每一竹竿、竹叶、竹节,笔笔得势、得神、得法,显露生机。每棵竹子立竿留节,梢与根短,中干长,长短参差,每节上下相承,形若半环,墨浓淡有别,用中锋画干,老干用侧锋,全干圆浑得势。画枝,枝枝着节,行笔迅速,遒健圆劲。嫩枝节小和柔而顺,老枝节大挺拔而起,枝覆而叶多,枝昂叶少,描摹得神,生意盎然。墨竹画叶最难,此画的竹叶下笔劲利,实按而虚起,兼有破法搭法,墨色有浓淡,老嫩反正分明,用中锋画瘦叶小叶,用侧锋画肥叶新竹挺拔而坚韧。下笔势如破竹,一气呵成,使整个画面高低错落,疏密有致,生动自然,别具意味。款与竹求得均衡,结为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充分表现出郑板桥成竹在胸、娴熟高明的笔墨技巧。

郑板桥《墨竹图》

九、齐白石(人民艺术家《山水十二条屏》)

齐白石(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祖籍安徽宿州砀山,生于湖南长沙府湘潭(今湖南湘潭)人。原名纯芝,字渭青,号兰亭。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饿叟、借山吟馆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他是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早年曾为木工,后以卖画为生,五十七岁后定居北京。擅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笔墨雄浑滋润,色彩浓艳明快,造型简练生动,意境淳厚朴实。所作鱼虾虫蟹,天趣横生。齐白石书工篆隶,取法于秦汉碑版,行书饶古拙之趣,篆刻自成一家,善写诗文。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代表作有《蛙声十里出山泉》《墨虾》等。2017年12月17日晚,齐白石作品《山水十二条屏》亮相拍场,最终以9.315亿元人民币成交。

齐白石为什么被称为人民的艺术家?十二岁学粗木工,后做雕花木匠,兼习画。亦习诗文,书法、篆刻,初为画工,为乡里人画衣冠像。六十岁后定居北京,以卖画、刻印为职业。生平推崇徐渭、朱耷、石涛、吴昌硕等前辈诸家,重视创新,不断变化,创造了独特不群的风貌。所画作品,都洋溢着对生活的热爱。其篆刻朴茂有力,书法刚劲沉着,诗文、画论也有独到之处。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团委员,美术家协会主席。1953年中央文化部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齐白石的虾,栩栩如生,情趣盎然。懂得笔墨也善于操纵笔墨的齐白石,他在下笔画虾时,既能巧妙地利用墨色和笔痕表现虾的结构和质感,又以富有金石味的笔法描绘虾须和长臂钳,使纯墨色的结构里也有着丰富的意味,有着高妙的技巧。齐白石一生都是以最朴素,最贴近生活的题材入画。他的画天趣童真、雅俗共赏,不论是专业人士还是普通民众都非常乐于接受。齐白石是近代最伟大的艺术家,深厚的笔墨功力、高超的绘画技巧,和亲民的平易作风,使他成为人民的艺术家。

齐白石名字的由来?为什么叫白石?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上曾介绍齐白石名字的来历。齐白石是20世纪蜚声海内外的中国画大师,他的一生经历了晚清、民国和新中国3个历史时期,饱经坎坷,历尽沧桑,细究起来,齐白石的名字也很有来历。

在齐白石27岁的时候,教他画画的老师胡沁园,有一天仔细观察了他画的许多画,便说: “你怎么没有别号呢?画画题款,总得有个别号,这是祖宗传下来的老规矩。”他对老师说: “学生无别号,就请老师给取一个吧。”胡老师想了想,说:“在离你家不到一里的地方有个驿站叫白石铺。白石铺虽然无名山大川,可田园风光倒也十分美好,我看你就叫白石山人吧!”旁边的人都说好。但这四个字的别号不论是写起来,还是叫起来都有些罗嗦,所以在题画时,他常常只写“白石”二字,于是,齐白石便成了他驰名中外的名字。齐白石在他的自传里,对他的名字和艺名,都做了一个详细的解释。

书中是这样说的:“依我们齐家宗派的排法,我这一辈,排起来应该是个‘纯’字,所以我派名纯芝,祖父祖母和父亲母亲,都叫我阿芝,后来做了木工,主顾们都叫我芝木匠,有的客气些的叫我芝师傅。我的号,名叫渭清,祖父给我取的号,叫做兰亭。齐璜的‘璜’字是我的老师给我取的名字。老师又给我取了一个濒生的号。齐白石的‘白石’二字,是我后来常用的号,这是根据白石山人而来的。

离我们家不到一里地,有个驿站,名叫白石铺,我的老师给我取了一个白石山人的别号,人家叫起我来,却把‘山人’两字略去,光叫我齐白石了。其他还有木居士,木人,老人,老木一,这都是说明我是木工出身,所谓不忘本而已。杏子坞老民,星塘老屋后人,湘上老农,是纪念我老家所在的地方。齐大,是戏用‘齐大非耦’的成语,而我在本支,恰又排行居首。寄园,寄萍,老萍,萍翁,寄萍堂主人,寄幻仙奴,是因为我频年旅寄,同萍飘似的,所以取此自慨。当初取此‘萍’字做别号,是从濒生的‘濒’字想起的。借山吟馆主者,借山翁,是表示我随遇而安的意思。三百石印富翁,是我收藏许多石章的自嘲。这一大堆别号,都是我作画或刻印时所用的笔名。”

“我在中年以后,人家只知我名叫齐璜,号叫白石,连外国人都这样称呼,别的名号,倒并不十分被人注意,尤其齐纯芝这个名字,除了家乡上岁数的老一辈亲友,也许提起了还记得是我,别的人却很少知道的了。”

从齐白石改名过程中可以发现艺名的重要性。艺名是专指某些人士在进行从业活动时,用来取代真实姓名的名字。这种艺名一般为靠某种技艺谋生的人所使用。早在上古社会,我国民间就有把职业或某种特长冠在名前的习俗。在侯宝林的自传《卖艺生涯》中,记录了许多艺人的艺名。例如:

云里飞、穷不怕、草上飞;

花狗熊、大铁壶、韩麻子;

大兵黄、张狗子、孙丑子;

人人乐、冯小辫、大金牙。

这些艺名共同的特点是俗,显示出街头艺人独具的特色。号称“刻刀张”的张凤鸣在自述中也说:“我家做刻刀、镊子等手工业品,从我祖父起到我这一代,已经三代了。我家做的刻刀、镊子等,选料精良,做工精细,经久耐用,售价低廉,一百多年来深得用户的赞许。不仅一般的刻字的手工业者喜欢用我们做的刻刀、镊子,而且著名的金石篆刻家齐白石等,也喜欢我们的刻刀。所以大家都亲切地称我们为‘刻刀张’。”可以看出,“把子许”和“刻刀张”原本都是他号中的俗号。它们同一般的俗号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们被本人接受了,并作为本人从业的名字亮出去,以招徕顾客。

齐白石轶事一二。抗日战争时期,北平伪警司令、大特务头子宣铁吾过生日,硬邀请国画大师齐白石赴宴作画。齐白石来到宴会上,环顾了一下满堂宾客,略为思索,铺纸挥毫。转眼之间,一只水墨螃蟹跃然纸上,众人赞不绝口,宣铁吾喜形于色。不料,齐白石笔锋轻轻一挥,在画上题了一行字:“看你横行到几时”,后书“铁吾将军”,然后仰头拂袖而去。有个汉奸求画,齐白石画了一个涂着白鼻子,头戴乌纱帽的不倒翁,还题了一首诗:“乌纱白扇俨然官,不倒原来泥半团,将妆忽然来打破,浑身何处有心肝?”

《山水十二条屏》创作于1925年,由齐白石赠送给北平名医陈子林所作。这组画每一条屏高180厘米,横47厘米,分别为:《江上人家》、《石岩双影》、《板桥孤帆》、《柏树森森》、《远岸余霞》、《松树白屋》、《杏花草堂》、《烟深帆影》、《杉树楼台》、《山中春雨》、《板塘荷香》、《红树白泉》。《山水十二条屏》为1925年齐白石62岁时所绘,也是他“衰年变法”的第四个年头。《山水十二屏》是齐白石一生中画过的最伟大最重要的画作。它的著名性体现在诸多方面:《山水十二屏》目前存世可见两套,另一套藏于博物馆;集合齐白石山水画的全部造诣,每屏上均题有自作诗,且钤盖齐白石常用印,可谓“诗书画印”四绝俱全。此画把远游印象、写生画稿、前人画法和自己的创作经验熔于一炉,构图简洁,境界新奇,画法则是集勾勒与泼墨于一身,又敢用鲜艳的着色,可以说是白石老人风格转型期里最具代表性的山水作品,进入“一洗凡尘万事空”的真山真水创作境界,在很大程度上标志了齐白石山水画的成熟。这件作品几乎囊括了齐白石所有山水画题材,真可谓齐白石山水创作升华的集大成者。2017年12月 17日,北京保利秋拍齐白石《山水十二条屏》9.315亿元成交。

齐白石《山水十二条屏》

十、徐悲鸿(金陵三杰《八骏图》)

徐悲鸿(1895-1953年),汉族,原名徐寿康,江苏宜兴市屺亭镇人。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曾留学法国学西画,归国后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先后任教于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和北平艺专。1949年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擅长人物、走兽、花鸟,主张现实主义,于传统尤推崇任伯年,强调国画改革融入西画技法,作画主张光线、造型,讲求对象的解剖结构、骨骼的准确把握,并强调作品的思想内涵,对当时中国画坛影响甚大,与张书旗、柳子谷三人被称为画坛的“金陵三杰”。所作国画彩墨浑成,尤以奔马享名于世。

徐悲鸿名字的由来。艺术大师徐悲鸿先生原名徐寿康,6岁便跟着他的父亲读四书五经,后来又学绘画。17岁后曾先后在家乡三所学校担任图画老师。这三个学校离他的家有三十多里,由于家境贫寒,他总是徒步往返,从来舍不得乘船搭车。因为家里无钱供他读书,徐悲鸿没有进过正规学校,也就谈不上学历和文凭,为此常遭冷遇。 有一次,徐悲鸿到一个亲友家去吃喜洒,许多有钱的子弟都穿着绸衣,而徐悲鸿却穿了一件布大褂,这样就遭到别人的奚落,从此他愤世嫉俗,立志不穿绸衣。为了在社会上谋生立足,他想进“洋学堂”读书,但父亲拿不出钱。于是他便去向别人借钱,可是谁也看不起他这个“穷小子”,这使他深感前途的渺茫,世态的炎凉,不禁悲从中来,犹如鸿雁哀鸣。1928年徐悲鸿来北京,当北平大学艺术学院的院长。他来之前,学生们有个投票,说想让谁来当院长,林风眠111票,徐悲鸿才15票。但是这个世界上,苦逼的角色总要有人来做。1912年,他17岁时,由于对父母包办的婚姻不满,在要结婚时逃跑了。后来,父亲强行把他抓回来完婚,他对父亲的做法十分不满。婚后,妻子生了一子,在给孩子取名时,又和父亲发生了冲突。父亲坚持为孙子取名叫“吉生”,他却坚决反对,说:“我是遭劫才结婚生的孩子,应该起名叫‘劫生’。”他父亲病故后,徐寿康于1915年离开家到上海。尽管他有绘画技能,可就是找不到差事。他甚至把衣物当了,也生活不下去。走投无路,正要投黄浦江自杀时,被朋友救了下来。他想到自己遇到的一个一个不幸,决定改掉“寿康”的名字,取名“悲鸿”。遂改名为“悲鸿”。此后他一直以哀鸿自诩,并发愤绘画,终于成了艺术大师。他曾说,要“为人生而艺术”,他的眼里总是能看到那些苦人儿,就算是画美女,也多流露着一些苦情的感觉。他的艺术,是真的反应了那个时代痛苦的部分。“越是到山穷水尽之时,而能自拔,才不是懦夫。”这句徐悲鸿的名言,是他从一个画匠成长为一个跨时代艺术大师所发出的心声。徐悲鸿为什么喜欢画马?是他内心鸿鹄之志的一个写照,坚忍不拔,一往无前,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也要往前走。徐悲鸿一生艰苦,磨砺出他坚韧顽强不服输的性格,而日后,他也把这样的品质深深地融进自己的画作中。

近代中国有许多名人改过名,现列举一二: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郭沫若先生,原名其实叫郭开贞,号为尚武,郭沫若先生的笔名和化名很多,有“郭鼎堂”“麦克昂”“羊易之”“杨伯勉”“白圭”等,而用的最多的是“郭沫若”这个笔名。那为什么会用这个笔名呢?那是因为在郭沫若的家乡乐山有两条水,一条是沫水,即大渡河,一条是若水,郭沫若少年的时候饮这两水长大,所以他后来发表新诗时,就用了“沫若”这一个笔名了。郭沫若原名是郭开贞,郭沫若只是他的笔名。比如陶行知就有两次改名,他原来叫陶文俊,青年时期因为崇拜理学家王阳明的“知是行之始”,改名“陶知行”,后来知道了实践的重要意义,于是改名为“陶行知”。才有了后来的陶行知这个名字。李苦禅,原名李英。少年时为了学画,经常带着带冰渣的馒头四处求人教他画画。1919年,他又背井离乡,从山东到北平,后来考上了国立北平艺专。为了挣钱上学,他晚上拉洋车,白天听课。不管是炎夏烈日,还是三九寒天,他都从新街口到前门外观音寺,一次才挣5个铜子。尽管这样,他还是贫困。经常买不起笔和纸,靠拣别人扔掉的废纸和铅笔头来画画。后来,李英的画水平提高很快,他的同学林一庐看了后,惊喜地说:“佳作,佳作,难得的写意画。”又想到李英的艰难的学画历程,挥毫写了“苦禅”二字送给他。“苦”取自佛门四谛之第一字,“禅”乃李苦禅擅长之大写意画。李英见后兴奋地说:“言之得当,言之得当。今后我就叫李苦禅了。

徐悲鸿为何享有“中国近代绘画之父”的美誉?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水墨渲染是绘画技巧中的主要表现手段,而中国画通过水墨渲染写意的作品成为独步画坛的代表。从首先提出“以形写神”主张的顾恺之,到“骨法用笔”的谢赫,再到“追求意境,缘物寄情”的绘画主张,无不体现出国画对于表现绘画者心理及其表达意境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水墨渲染技巧也具有西方绘画所无可比拟的美学价值正是因为徐悲鸿,在中国现代绘画史上,徐悲鸿的马独步画坛,无人能与之相颉颃。 在他个人的艺术成就中,也以画马的成就最为卓著。他非常注重写生,关于马的写生画稿不下千幅,学过马的解剖。对马的骨骼、肌肉、组织了如指掌,同时,他还熟悉马的性格脾气,这为他后来创作各种姿态的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将中国传统国画创造引向国际,一幅幅令人惊艳的奔马图,让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国画的美丽之处,从此,以中国画为代表的东方美学艺术得以与西洋画并肩而屹立于世界画坛。

《八骏图》是徐悲鸿享誉画坛的代表作,创作于民国37年,即1948年,抗日战争刚刚结束,纸本设色,纵59.74厘米,横159.89厘米。作品以周穆王的八匹骏马做为题材,画的是周穆王游昆仑山时为之驾车的八匹良马。画上那昂首奋蹄的骏马,映照着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同时也是徐悲鸿不可多得的一幅代表作。八骏图》是从六朝起就很流行的一幅画。画的是周穆王游昆仑山时为之驾车的八匹良马。有关八骏的名目,各书记载不同。晋王嘉《拾遗记》中记载:“八骏之名,一曰绝地,二曰翻羽,三曰奔霄,四曰越影,五曰逾晖,六曰超光,七曰腾雾,八曰挟翼”;《穆天子传》中记载为:骅骝、騄耳、赤骥、白羲、渠黄、逾轮、盗骊、山(柳宗元的《观八骏图说》即采用这种说法)。到柳宗元时代,有许多著名的作家、诗人忽然写作了不少有关《八骏图》的诗文。著名的就有白居易《新乐府》中的《八骏图》、元稹的五言古诗《八骏图》、李观的《周穆王八骏图序》等等。这一文学现象可能与唐德宗的望云骓马有关。“骏马奔腾似潮涌,一日千里独行空。驰骋疆场唯我狂,遨游神州立战功”奔腾的骏马,显现的是气度,释放的力量,超越的是灵魂。

《八骏图》是徐悲鸿画马作品中极具代表性的一幅,不仅将奔马这一形象通过精湛的画技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且将其技巧与情感融为一体。八骏图体现的是飞扬的志气,中华的灵魂。中国现代绘画史上,徐悲鸿的马独步画坛,无人能与之相颉颃。在他个人的艺术成就中,也以画马的成就最为卓著。《八骏图》中,八匹英姿勃勃的骏马飞奔向前,姿态各异,匹匹高大雄健、精神焕发。其中的一匹最具特色,它后腿蹬地,前蹄腾空而起,鬓毛迎风飘动,昂首扬尾,自由奔放,飘逸灵动,在绘画技法上,是极为成功的中西融合的产物。晕染全部按照马的形体结构而施加,墨色浓淡有致,既表现了马的形体,又不影响墨色的韵味,为不可多得的珍品。泼墨写意或兼工带写,塑造了千姿百态、倜傥洒脱的马,或奔腾跳跃、或回首长嘶,或腾空而起、四蹄生烟……徐悲鸿的《八骏图》用中国传统的绘画技巧——水墨渲染为主要表现手段,兼具工笔和写意的双重技巧,尤其是国画写意风格的运用,以形写神、以神写意,将马的形态通过水墨渲染表现的活灵活现,跃然于纸上,其将浓墨运用在马的头、颈、腿等具有极大转折的部位,并用干笔将鬃尾扫出,使得整幅画作浓淡干湿过度自然,如同浑然天成,线条的勾勒也使得奔跑之中的骏马突显刚劲有力之雄姿。徐悲鸿运用饱酣奔放的墨色勾勒头、颈、胸、腿等大转折部位,并以干笔扫出鬃尾,使浓淡干湿的变化浑然天成。马腿的直线细劲有力,犹如钢刀,力透纸背,而腹部、臀部及鬃尾的弧线很有弹性,富于动感。《八骏图》也很好地运用了西方的透视法及解剖法。徐悲鸿倡导用“写实主义”改造中国画,学习过马的解剖,对马的骨骼、肌肉、组织做过细致的研究,这对《八骏图》中马的形象成功塑造起着犹为重要的作用。在《八骏图》中透视法的运用,使得画面由后到前由小到大的变化透视感较强,马腿前伸,马头迎面而来,表现出极强的冲击力,使得整幅画作的现实感极强,从而表现出现实的美感。者精湛的绘画技巧,特定的历史背景,特殊的思想意义向我们展示出不一样的八骏形象,独具美学价值。《八骏图》是徐悲鸿送给陈纳德将军的一幅巨作。那时陈纳德将军正从战场上凯旋归来,画上那昂首奋蹄的八匹骏马,映照着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骏马奔腾似潮涌,一日千里独行空。驰骋疆场唯我狂,遨游神州立战功”。奔腾的骏马,显现的是气度,释放的力量,超越的是灵魂。徐悲鸿的《八骏图》体现的是飞扬的志气,中华的灵魂。 徐悲鸿的马反映了他的追求,是他的又一个创造。他的马给我们带到了一个写实主义的理想王国,实现了300年前金冬心所憧憬的“昔年曾蹑五云端,不与人骑更好看”的境界。

徐悲鸿《八骏图》

免责声明:该自媒体文章由实名作者自行发布(文字、图片、视频等版权内容由作者自行担责),且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秒送号Miaosong.cn立场,未经作者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投诉 · 举报作者与内容]

「作者 · 档案」
中国姓氏、姓名和起名的理论研究与实践。

  
(0)

相关阅读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