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肖之徒为功名不择手段,古代如何处理科举冒籍乱象?

山东省日前传出多起农家子女被冒名顶替上大学的事件,在内地网络引起轩然大波,高考公平性再次引起大众关注。

其实,冒名参加考试,在古代的科举中亦屡见不鲜,而此类行为也是朝廷严查的对象,而「冒籍」考生一旦被发现,将面临极为严厉的处罚。

古今中外,考试都必须确认考生的身份,清代也一样,不过主要通过个人所属的户籍来判定,因此清代科举冒名顶替,称为「冒籍」。有鉴于人口流动普遍,清代科举设有分区配额与原籍应试。清代童试的学额(学校生员名额)主要分配至府州县学,而乡试、会试的中额(考中科举录取配额)则分配至各省。无论是学额还是中额,都会在分区定额这一基础上再为某些特殊考生群体配置专额的情况。

不肖之徒为功名不择手段,古代如何处理科举冒籍乱象?

不过分区配额主要还是依据各省文风高下、赋税轻重与人口多寡而定,对于偏远省份的学额与中额的配置往往有特别的待遇。在童试与会试阶段,主要依照分区保障、分省取人为优先。不过到殿试阶段,则采择优录取,不再依照分区配额保障,因乡会试已顾及地区利益前提下,殿试应公平依据考生实力挑选人才。由于清代南北方的经济文化发展不均,在科举录取相对固定人数下,南方的考生要面对比北方更激烈的竞争环境,因此多会冒籍来考取功名。

原籍应试,即是要求考生在本身所属的户籍与原籍所在地参加考试,若没有遵守,只要违反其中一项,就会变成冒籍应试。但实际情况是,在童试的各级考试中,均存在原籍应试的例外情形,如借考异地、调考。借考异地与调考的考生,仍是以原籍地所属户及类别报考,且多数情况下也依原籍地学额录取,只是考试地点并不在原籍地。另外清代科举考试又存在着针对流动人口实行的「寄籍应试」。

寄籍应试,是指某一考生或其祖父、父亲落户至原籍之外的地区超过20年,且在寄籍地有房产、田产,或已在当地安葬有祖父、父亲的坟墓,以兹证明落籍。基本上,寄籍应试的考生一般都以「无原籍可归」为前提,考前需通过当地官府向上呈明其为寄籍应试,就能在寄籍地应考,否则即使前述都有达到要求,若没有官府的证明,也会被判定为冒籍应试。

有这么多应考方式,可以想见清代冒籍考试有多普遍。嘉庆二十二年(1543)礼科给事中陈斐,就以顺天乡试生员多冒籍上奏:「其中奸宄之徒,或因家居之时,恃方作奸,败伦伤化,削籍为民,兼之负累亡命,变易姓名,不敢还乡者,有之;或因本地生儒众多,解额有限,窥见他方人数颇少,逃学入京,结投乡里,交通势要,钻求诡遇,有之;或以顺天乡试,多四海九州之人,人不相识,暮夜无知,可以买托代替者,有之。一遇开科之岁,奔走京城,寻觅同姓,假称宗族,贿嘱无耻,拴通保结,不得府学,则谋武学;不得京师,则走附近,不得生员,则求儒士,百孔营求,冀遂捷径」,冒籍的手段可谓花样繁多,这些目的皆在为了进士及第的那一天。

由于冒籍情况实在太过严重,因此在顺天府(今北京市)举行的考试,还专门设置了审音御史,即在考场审查考生的方言来判断该考生是否有冒籍的行为,并采取相当严厉的冒籍应考处罚。《钦定大清会典事例》载:

生童有籍贯假冒,姓系伪谬者,不论已未入学,尽行斥革,仍将廪保惩黜。若有中式者,在内科道,在外抚按,核实题参,革去举人,发回原籍当差。如另有刑丧过犯,诈伪夤缘等情,依律治罪。如祖父入籍在二十年以上,坟墓田宅俱有的据,取同乡官保结,方许应试。已中科甲,优免户田,亦不得于祖籍、近籍重迭混免。
《钦定大清会典事例》
代表清廷要求各地游学士子回原籍应试,若有冒籍者,一律革去功名、拔除官职,发回原籍后継续服劳役。

不过,「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的诱惑实在太大,为了功名利禄的美好前程,许多人还是选择铤而走险,故冒籍仍旧屡禁不止,除非牵涉到钱财。民初教育家张謇(1853-1926年)在著作《啬翁自定义年谱》中提及年少考取秀才时,父亲曾花钱幚他冒籍考试:「幼时曾误受塾师之诱,假报邻县籍贯入学,即饱受要挟欺诈,耗资千金,几至破家。最后不得不向学政(提督学政,为清代主管地方文化教育的官员)自首」,这次考试不仅让张謇倾家荡产,也让他吸取教训,最后在41岁(光绪二十年恩科,1894年)时终于高中状元。

除了京师考试冒籍情况泛滥外,有应试特殊待遇的省份也常有冒籍情形。清廷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决议将台湾收入版图、隶福建省管辖,其科举考试即按照福建的规定执行,不过台湾士子于福建乡试中还设有应试保障名额。由于《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只要求台湾有田产入籍者在邻里结状后即取得应考资格,让不少泉州、漳州士子为了考取功名,跨海赴台冒籍应考。例如考中乾隆二十二年(1757)台湾籍文进士的王克捷,由于其出生在福建省泉州府晋江县,幼年才随父亲赴台,在诸罗县(今嘉义市)居住,有冒籍之嫌,故一般认为首位「开台进士」是在台湾土生土长,于道光三年(1823)进士登科的郑用锡(1788─1858年)。

直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废除科举前,清廷依然没有杜绝冒籍应试。除了因古代尚未有今日便利的科技,能够方便官府审查考生应考资料外,也与各省经济文化发展不均、民众投机取巧的心理有密切关系。过去新闻常见的「高考移民」,加上近日山东省传出多起冒名顶替上大学一事,除了盼望政府相关单位勿枉勿纵、一查到底,还受害者一个公道外,也需要从制度层面改革,避免再有冒名顶替的情况发生。

免责声明:该自媒体文章由实名作者自行发布(文字、图片、视频等版权内容由作者自行担责),且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秒送号Miaosong.cn立场,未经作者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投诉 · 举报作者与内容]

「作者 · 档案」
组织认证:NO·1观点官方自媒体
热点时评观点,欢迎关注阅读!

  
(0)

相关阅读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