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汉朝十大名人姓名故事

汉朝是继秦朝之后出现的大一统帝国,汉朝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民族融合空前发展,对外交流身份频繁,为中华文明的流芳百世和挺立千秋做出了巨大贡献。汉朝一共经历了405年,时至今日,汉朝的影响依然广泛存在,比如我们经常说起的汉语,汉字,汉族等词汇,就来源于汉国号。那么,这个汉国号究竟是怎么来的呢?汉朝的兴衰成败又会留给我们那些启示呢?项羽大封诸侯王,将刘邦封在汉中,号为汉王。此后刘邦与项羽进行了楚汉争霸之战。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仍用“汉”为国号。

国号就是一个国家的称号,也就是国家的名字。每朝的创建者要首手办的第一件事就是确立国号(朝代名称)。国号怎么定的呢?周朝国号究竟是什么含义?《论语·子路》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利。”名正方可言顺,确立了国号也就是名正了,一个新的国朝从此诞生。《史记五帝本纪》说到:“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汉朝是继秦朝之后出现的大一统帝国,汉朝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民族融合空前发展,对外交流身份频繁,为中华文明的流芳百世和挺立千秋做出了巨大贡献。汉朝一共经历了405年,时至今日,汉朝的影响依然广泛存在,比如我们经常说起的汉语,汉字,汉族等词汇,就来源于汉国号。那么,这个汉国号究竟是怎么来的呢?汉朝的兴衰成败又会留给我们那些启示呢?项羽大封诸侯王,将刘邦封在汉中,号为汉王。此后刘邦与项羽进行了楚汉争霸之战。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仍用“汉”为国号。公元8年,王莽夺取政权,他“革汉而立新、废刘而兴王”,定国号为“新”。公元25年,汉朝皇族刘秀称帝,因前汉的都城在西,故史称西汉;因洛阳在东,故史称为东汉。汉这个字大家应该都是非常熟悉,中国的一个主要民族称汉,汉民族就是从汉国号来的。汉这个字成了现在生活当中使用场合非常多,使用频率非常高的一个字,甚至国代把研究中国的学问称作汉学。所以对于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来说,汉朝可以说是一个最鲜明的标志,最显眼的符号。汉朝四百年,从头到尾,无论兴衰,都一直保持着在国际上的霸权地位,即便风烛残年依旧威风凛凛,这是何等霸气,何等强势,在世界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所以汉朝被誉为历史上第一王朝,当之无愧。

汉朝(前202年-8年,25年-220年)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主要分为西汉、东汉时期,共历29帝,享国四百零五年。 秦末天下大乱,刘邦在推翻秦朝后被封为汉王。公元前202年,楚汉之争获胜后称帝建立汉朝,史称西汉;定都长安。汉文帝、汉景帝推行休养生息国策开创“文景之治”;汉武帝即位后开辟丝路、攘夷拓土成就“汉武盛世”;至汉宣帝时期国力达到极盛。公元8年,王莽废西汉末帝,定都常安,史称新朝,西汉灭亡。公元25年,刘秀统一天下后,仍沿用汉作为国号,史称东汉。定都洛阳,统一天下后息兵养民,史称“光武中兴”;汉明帝、汉章帝沿袭轻徭薄赋,开创“明章之治”;汉和帝继位后大破北匈奴、收复西域,开创“永元之隆”,东汉国力达到极盛。公元184年爆发黄巾起义,虽剿灭民乱却导致地方拥兵自重,董卓之乱后东汉名存实亡。公元220年曹丕篡汉,东汉灭亡,中国进入三国时期。汉朝建立之后,中国社会从上到下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也打破了中国姓氏结构原来的平衡和秩序。中国的姓氏状况此时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而最醒目的变化体现在,古老的姓悄然退出了社会舞台,姓氏混一,“姓氏”合成为一个词。而人们无论贵残贫富,都有了自己的姓氏。在漫长的奴隶社会里,只有贵族有姓,失去人身权利的奴隶是没有资格有姓的,而平民和自由职业者或依附于某个姓族,或以自己从事的职业作为称呼标志,也没有自己的姓。到了春秋时期氏逐渐在社会上取代了姓的实际作用,但是有资格拥有氏的依然是社会上等阶层,与奴隶和普通的百姓无缘。当时社会上有大量无姓无氏的人,如《孟子》中提到的“弈秋”,《庄子》中提到的“庖丁”,一个是名叫秋的下棋者,一个是名叫丁的厨师,都是没有姓氏的平民。还有孔子出游途中遇到的长沮、桀溺、荷篠丈人等,也都无姓无氏。到了战国时代,各诸侯国互相兼并最终秦统一全国,原先的各国贵族被赶出了他们的宫廷、封邑,与乡野平民为伍,因而将以前贵族オ有的姓氏也带入了平民阶层中,蒙在姓氏头上的那一层神秘的贵族气氛逐渐消散了,周朝时姓氏只为贵族专有的制度也在无形中被打破了。

这时候,大量平民也逐渐进入社会,取得姓氏。首先是在天翻地覆的社会大动荡中。许多卑的农夫、士兵踏上了吃风云的政治舞台,他们取代了以前的贵族、官史,成为新的权势阶层,也为自己争得了取姓冠氏的权利。其次,社会大动荡冲击了以前的庄园、封邑体系。大量以前依附于贵族的劳苦大众被抛向了社会,过去在封闭的环境中那种无姓无名、只要有个简单称呼的状况已不能适应社会交往需要。于是,那些因祖祖辈辈所从事的职业(如张、马、庾贾、甄、陶),因所依附的田邑(如高、林、茅),以及所住的环境、山谷、河流等(如东郭、南宫、百里、池、关)被人们互相之间长期使用的习惯称呼,无形之中都转化为姓。第三,随着社会对姓氏看法的宽松,有些平民就刻意为自己寻一个姓氏,或者就以父祖的名作为自己的姓,在社会上流通。西汉新政权建立以后,郡县制度取代了战国时代的氏族统治模式,统治集团不再把拥有姓氏作为贵族的专权,普通民众在实际生活中作为姓氏使用的称呼,至此得到了官方的认可载入户籍以上这一切,汇成了秦汉之际普通平民纷纷取姓择名的热潮。到了西汉时代,社会上无论贫富贵贱,山隅海角,基本每个人都有姓氏了。

刘姓为中国主要姓氏之一,在中国历史上,刘姓是登基称帝人数最多的姓氏。在中国古代有“刘天下,李半边”说法,而在中国北方则有“张王李赵遍地刘”的说法。为华人第四大姓。起源有三; ①源出于祁姓。出自陶唐氏帝尧(伊祁放勋)的后裔,属于以国名为氏。

相传,唐尧是远古祁姓部落陶唐氏的领袖,名放勋,他贤达善良,后成为部落联盟首领,被尊为五帝之一。据传说唐尧出身在顺平县(原完县)的伊祁山,伊祁山就又称作尧山,尧因地名而为祁姓,其第九子源明被封在刘国(今河北唐县),子孙遂以国名为氏,世代相传为刘氏,史称刘氏正宗。 ②源出于杜姓。杜伯的孙子士会在晋国任士师,晋襄公死后,士会去秦国接公子雍回国继位,因晋国国内有变故而留在秦国,其后世取姓刘(即“留”之意)。 ③源出于姬姓。春秋时,周匡王封小儿子王季于刘邑(河南偃师县南),号刘康公,后代也称刘氏。刘姓历史上望族很多。彭城刘隗家族、南阳刘瑾家族、诸城刘墉家族在中国历史上举足轻重。至于开劈大汉帝国的沛县刘邦家族就更不用说了。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刘氏你帝400多年;三国时刘备建立蜀汉,两代称帝43年;南北朝刘裕建立宋,历时60年;元末刘伯温辅佐朱元璋建立明朝,统一中国276年。可见刘氏善于建基立业。 刘姓家族较复杂 组成分子达五群 这个家族,组织情形也比较复杂。据考证,他们的组成分子至少有以下的五群——滞帝之裔、王季(周文王之父)之裔、娄氏之改姓、项氏之改姓及匈奴之改姓。 关于刘姓的得姓经纬,有一部《泰和刘氏先得录》的序文,记述得最为清楚:“惟刘姓出自祁,其后生子有文在手曰刘累,因以为名,事夏孔甲为御龙氏,子孙在商更为豕韦氏,又更为唐杜氏,至周又更为杜氏,杜氏生士荐为士师,因官命氏,又更为士氏,至晋,士会入秦,虽复归于晋,而子孙留秦者,遂稽刘累之名别姓刘氏,此得姓之所始。” 距今4000多年前的圣君唐尧,大家都知道是“五帝”之一帝喾之后,乃是黄帝的姬姓子孙。因此,追本溯源,的刘姓家族,很显然也是最为道地的黄帝子孙。 另外,在黄帝的其他子孙之中,根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的记载,也还有一支以刘为姓的。该书指出:“周大夫食采于刘亦为刘氏,康公、献公,其后也”,而这项文献所谓“周大夫”,经过历来许多学者的考据,已知为周文王之父周太王的后裔,在周成王的时候,被封于刘邑,也就是现在河南省偃师县西南的地方。换言之,这一支源自周太王的刘氏,是发于源河南。 那么,上述源自帝尧的刘氏,最初又是发源于何处?《通志氏族略》上记载:“陶唐氏之后,受封于刘,其地今定州唐县”,就明白指出了这一支刘氏的老家是在现在的河北省唐县。

除了《史记》《汉书》以外,西汉元帝时史游所作的《急就篇》中包含了很多汉代人名,可以为我们提供丰富的资料。《急就篇》本是为童蒙识字而编写的教科书,“篇首广陈诸姓及名字者,以示学徒,令其识习,拟施用也”(颜师古《急就篇注》)。这些名字本是作者虚构的,但是,历来学者也有弄假成真的。颜师古说:“说者乃云是当时弟子名姓,又云是古贤圣之人,本出《易纬》,史游重述,此说皆非也。姓者并是古来所有,非妄造之。名字或是旧人已经称用,或是新构义理,然非实相配属,真有其人,所以章中自云‘姓名讫,请言物’,又云‘诸物讫,五官出’,以此求之,其意可晓。”(颜师古《急就篇注》)颜师古的辨正非常精确。但史游虚构姓名,电并非向壁虚造,肯定要以当时的人名为蓝本,颜师古注常将汉代同名之人引为注脚,可见其大体能反映当时人取名字的传统。今略依《史》《汉》,兼采《急就篇》,谈一谈西汉人名多有重复的特点,并略依人名的内涵分类,以探寻当时人们的心态。

以长寿之意取名的。西汉人名取长寿之意的很多,最多的可能要属“延年”和“千秋”了。取名“延年”的,见于《史》《汉》者,有李延年、杜延年(重名者两人)、田延年、刘延年、孔延年、韩延年、张延年、姬延年、雕延年、严延年、乘马延年;《急就篇》有“宋延年”。取名“千秋”的,《史》《汉》有韩千秋、田千秋、鄂千秋、车千秋、任千秋、张千秋、夏侯千秋、蔡千秋;《急就篇》有“周千秋”。另外,取名“彭祖”的,《史》《汉》有刘彭祖、窦彭祖、严彭祖、赵彭祖、直彭祖、张彭祖;《急就篇》有萧彭祖。另外,《急就篇》中尚有“卫益寿”、“邓万岁”之名,亦以长寿为内涵。

以建功立业之意取名的。《史》《汉》中取名“安国”的,有孔安国、韩安国、刘安国、戎安国、单安国;取名“广国”的,有张广国、窦广国;《急就篇》有高辟兵、戴扩郡、冯汉强、由广国、范建羌、郭破胡、焦灭胡等名,以蕴含抗击匈奴、建功立业之意。

以儒家伦理道德取名的。《急就篇》有郑子方、景君明、董奉德、程忠信、桓贤良、柳尧舜、乐禹汤、樊爱君、崔孝让、颜文章、祝恭敬、苟贞夫、丘则刚等名,在《史》《汉》中这类名字并不少见,但重名的比较少。

名字可以从侧面反映人们的精神追求和价值理念。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西汉人的生活注重长寿,注重建功立业,注重道德修养。汉武帝时期经学独尊,其影响慢慢扩大。儒家主张内圣外王。内圣,表现其教化的一面,儒家主张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外王,表现其事功的一面,人们可以通过明经而治国平天下,这也是时人获取功名的重要手段。所以,取名以伦理道德为内涵,表明了当时的人们对内圣外王的追求,是儒家思想影响社会生活的一个方面。

大名鼎鼎的汉高祖刘邦,是出身于源自帝尧的那一支。据考证,这一支刘氏,初期是繁衍于现在的陕西、甘肃一带,到了公元前300年前,也就是周朝赧王的时代,开始向河南及江苏播迁。其中,辗转迁移到江苏丰、沛之地的子孙当中,有一位叫作刘端的人,生了4个儿子,依次为伯、仲、邦、交。老三刘邦,就是后来白手起家登上皇帝宝座的汉朝开国之主刘邦。 刘邦以一介平民东征西讨地打下了天下之后,很快地分封同姓于各地。于是,其后支派繁衍,很自然地到处为刘氏家族札下稳固的基础,形成了2000多年以来刘氏在每一处地方的盛况。据说,有汉一代,刘氏的皇亲国戚是分布于彭城、尉氏、临淮、南阳、广平、丹阳等地。到了第16世纪的明、清之际,刘氏的繁衍中心已增至25处,大致就是《中华姓府》一书所详列的彭城、沛国、弘农、河间、中山、梁郡、顿丘、南阳、东平、高堂、高密、竟陵、长沙、河南等地。

自从刘邦于公元前3世纪末建汉称帝,昔日名不见经传的丰沛刘氏,便一跃而为我中华国姓,尊为汉朝皇室。接着,高祖刘邦又确立分封祖制,把这支皇室刘氏子弟分封到全国各地为王为侯,以屏藩汉家刘氏天下。继任的各位汉家皇帝,也都遵循这一古制。而各地亲王,又将他们的子弟封为郡王和诸侯。拥有尊贵政治地位和优越经济特权,这些皇子王孙们往往广娶妃嫔姬妾,繁育出众多的龙子王孙。近500年的汉家天下,刘邦的龙子龙孙们在最优越的生活条件下成几何级不继繁衍增长。终西汉一代,刘姓就建立有30多个王国,400多个侯国。到西汉末年,可以享受免税特权的刘姓皇族就达10万之多。两汉加起来,刘姓封王者和继者王位者数以千计,而封侯者和世袭为侯者数以万计。到蜀汉三国之世,刘姓已由丰沛刘氏开基始祖刘清一人之身发展为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宗族,拥有上百万之众,分布于全国各地,从此奠定了后世世界刘氏的基础。今天,世界上绝大多数刘姓宗族成员,都宣称出自汉朝皇族,自称为汉之子孙、汉室之后。刘氏家族中甚至流行有”汉后无二刘”的说法。 因此,汉家刘氏的分布基本上也就成为后世天下刘氏的基本布局。

一、刘  邦

刘邦(公元前256年12月28日—公元前195年6月1日),字季,沛郡丰邑中阳里(今江苏丰县中阳里街道)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和军事指挥家,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刘邦出身农家,为人豁达大度,不事生产。秦时任沛县泗水亭长,因释放刑徒而亡匿于芒砀山中。陈胜起事后不久,刘邦集合三千子弟响应起义,攻占沛县等地,称沛公,不久投奔项梁,任砀郡长,被封为武安侯,将砀郡兵马。公元前206年十月,刘邦军进驻灞上,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刘邦废秦苛法,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鸿门宴后封为汉王,统治巴蜀地及汉中一带。楚汉战争前期,屡屡败北。但他知人善任,注意纳谏,能充分发挥部下的才能,又注意联合各地反对项羽的力量,终于反败为胜。击败项羽后,统一天下。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刘邦于定陶氾水之阳即皇帝位,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刘邦做了皇帝之后的名言:“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1、刘邦本名叫什么?刘邦本名刘季!汉高祖刘邦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平民出身的皇帝,字季,西汉开国皇帝,庙号为太祖,谥号为高皇帝,所以史称汉太祖高皇帝、汉太祖、汉高祖或汉高帝。出身平民阶级。起兵反秦时,称沛公,秦亡后,被项羽封为汉王。

汉高祖刘邦本命刘三(季节)。刘邦称帝后将“季”改为“邦”,“邦”是国家的意思,这就和自己的身份地位比较相配。公元前195年,刘邦因讨伐英布叛乱,被流矢射中,其后病重不起,同年崩,庙号太祖,谥号高皇帝。毛泽东评价刘邦是“封建皇帝里边最厉害的一个”。“高祖小字季,即位易名邦,后因讳邦不讳季,所以季布犹称姓。” :《汉书》“名邦,字季”。刘邦字“季”不是真正的“字”。在中国古代兄弟以排行顺序,便有伯、仲、叔、季的称呼。老大叫作伯,老二叫作仲,老三叫作叔,老四叫作季。季为小名。刘氏兄弟三人,但以长少而称伯、仲、季,非名也。高祖微时但称刘季,后称沛公,后称汉王,后称皇帝,终其身无谓名与字也。讳邦者,后世史臣所拟耳。否则汉王二年二月立社稷,当为祭文,或为造名之始欤。我国古代人不但有名,而且有字,且是分开的。旧说上古时期婴儿出生三个月后由父亲命名,男子二十岁时举行冠礼(结发加冠),并取字。女子十五岁时举行笄礼(结发加笄),并取字。有了字,就表示进入了成年。古人称呼对方时出于尊重只称其字,一般不直呼其名。例如,楚汉相争中的项羽和刘邦,项羽的名是“籍”,字是“羽”,时人称呼其为项羽就是对其表示尊重;而刘邦的名是“邦”,字是“季”,直接称呼刘邦显然是不礼貌的,所以萧何等人都称呼刘邦为刘季,也是出于对他的尊重。《汉纪》:“汉高祖讳邦,字季。”《史记.高祖本纪》:“高祖,姓刘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史记.楚元王世家》:“楚元王刘交者,高祖(刘邦)之同母少弟也,字游。高祖兄弟四人。长兄伯早卒,封其子信为羹颉侯。而王次兄仲于代”。《史记.韩信卢绾列传》:“卢绾者,丰人也,与高祖(刘邦)同里。卢绾亲与高祖太上皇相爱。及生男,高祖、卢绾同日生,里中人持羊酒贺两家。及高祖、卢绾壮,俱学书,又相爱也”。《汉书.高帝纪》:“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也,姓刘氏。母媪,父太公。”《汉书》:“匈奴攻代,代王喜(刘邦次兄仲)弃国”。《汉书》:“荆王刘贾,高祖从父兄也。”《汉书》:“燕王刘泽,高祖从祖昆弟也”。《汉书》:“楚元王交字游,高祖同父少弟也。好书,多材艺。少时尝与鲁穆生、白生、申公俱受《诗》于浮丘伯。伯者,孙卿门人也。及秦焚书,各别去。”

刘邦的出身很普通,就是一个农民家庭,虽然不至于饿肚子,但也属于底层。先秦到秦代,贵族平民的区分相当明显,底层农民,没有用名字的地方,很多也就根本没有像样的名字。比如刘邦的父母,其实也都没有名字。根据《史记》、《汉书》的记载,刘邦的父亲叫刘太公,意思就是刘大爷(网上所谓刘邦之父名煓,不见于正史)刘邦的母亲叫刘媪,意思就是刘大妈。听着两个名字,哪里是像样的人名啊,也就是乡里乡亲这么叫而已。刘邦兄弟三个,分别叫做刘伯、刘仲、刘季。古代男子排行,伯仲叔季。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最小的。所以兄弟三人的名字其实就是刘老大、刘老二、刘小。刘邦原名就是刘家最小的孩子而已。(另外刘太公还和外室有个儿子刘交,这是庶出,跟三兄弟不长在一起,所以不排在内)也就是说,刘邦早期是一直顶着刘季(刘小)这个名字。从他做亭长,到起兵反秦。至于刘邦这个名字,估计是他有了一定地位以后总要有个正式一点的名字。可能是做了汉王以后,也可能是做了皇帝之后,就不可考证了

关于刘邦的身世有个极富神奇色彩的传说,在司马迁的《史记》里有记载。《史记》中有这样一段介绍:“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坡,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蚊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这一说法显然是后来附会的,它与其他有关帝王出生的神异传说一样,都是为了说明帝王的与众不同。这一说法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刘邦的卑微出身,同时也渲染了皇权神授的色彩。在那个时代的人们看来,这也许是对刘邦成功的最好解释。

在这段记载中,对于刘邦字“季”是存在一些争议的。古代时,按照兄弟间的排行顺序,可称为伯、仲、叔、季。按照这个来说,刘邦在家中应排行老四才对,但是他只有两个哥哥,最合理的解释是,刘邦行四,在他和两个哥哥之间,应该还有一个出生不久就夭折的兄弟才是。

还有一种说法,说“季”其实并不是“老四”,而是“最小”的意思。“季,癸也。甲乙之次,癸最在下,季亦然也。”也就是说刘邦本应是末子,所以称季。只是刘家后来又添一子刘交,刘季也就不再是老末而是排行老三了。刘邦称帝后将“季”改为“邦”,“邦”是国家的意思,这就和自己的身份地位比较相配了。

也有人认为,刘邦原没有名字,季代表的是排行,并不是名字,古代伯、仲、叔、季相当于现在的老大、老二、老三、老四,而至于为什么排行老三却叫刘季,上面已经有所解释,由此可见其地位与身份。邦乃地痞无赖,后混了一泗水亭亭长,后也有人叫刘三爷,“邦”这个名是刘邦成为汉开国皇帝后自己起的名,邦之国也,足见其意义重大。

另外一种说法,由于《史记》、《汉书》这些正史都没有记载过“刘邦”这个名字。有人认为这个可能是汉代后人所起,刘邦活着时根本没用过,一直都只用“刘季”。这也不是没有可能。毕竟从刘邦给儿子们起名字也透着随意,长子刘肥(估计就是长得胖),三子刘如意(就是喜欢),七子刘长(估计长得长)。所以感觉刘邦自己一直没有一个正式名字也没什么奇怪的。

2、刘邦为啥给自己打下的天下取名为汉?每当朝代更迭,新人天子都会绞尽脑汁给自己的天下取个好听的名字,小编的确很佩服朱元璋,在他之前这么多皇帝都把好字用过了,他硬是能找出一个“明”字作朝代名。按理说年代距今越久远的皇帝也越容易起好名,那么建立第二个封建朝代的刘邦为啥放着这么多的好字不选偏偏选了“汉”这个字呢?倒也不是说“汉”不好,只不过明明有更好的,刘邦总不能除了汉不认识其他字了吧?当然不是,虽然刘邦学历一般,只凭一张嘴才混得了一个亭长的位子,可他身边也算是文豪云集,也不至于连国家的名字都想不出来。究其原因,还是以为一个城市——汉中。有人说刘邦一生忘不掉三个城市,出生的徐州,登基的长安,最后一个也可以说是他的根基所在,便是他长期驻扎的汉中了。想当初在楚怀王制定的规则下,刘邦和项羽说好了谁先打下关中谁就能在此地称王。然而当天真的刘邦乐呵呵地占了汉中准备请赏时,手握重兵的项羽却不认账了。楚怀王本还想主持下公道,却被项羽劈头盖脸连骂带吓唬吼了一遍,要不是老子带着这些精兵强将牵制秦军主力,你俩能这么安稳顺利地攻进关中?你刘邦要是识相赶紧给我卷铺盖滚到汉中去,本王开心赏你一个汉中王,不然这就灭了你。刘邦也气啊,你这也忒不讲理了,越想越气说着就要带着手下不足项羽四分之一的队伍跟他拼,要不是张良死死相劝,刘邦绝对看不到鸿门宴那天的太阳。

无奈之下,只好在汉中委曲求全。别看汉中这地方有些偏僻,跟权力中心基本没啥关系,可这地界人美水美食还美,先是把刘邦那瘦弱的身躯养胖了好几圈,还为他日后的发兵广积粮财。再说了,刘邦能干掉项羽,还不是因为有韩信这个大帮手。可怜的韩信在项羽那边不受用,一气之下来了个叛国通敌,哪成想刚一到汉中就被当细作给抓了,要不是行刑官长了个心眼估计刘邦见到的韩信就是两部分了。虽然没定都汉中,但刘邦一直没有亏待汉中这座城,之后刘备也跟他祖宗一样选在这里发家。虽说如今的汉中再也无法复制当年的辉煌,但城中的古楼也算是众多钢铁城市中的一股清流了。

垓下之战(网络图)

二、王  莽

王莽(前45年12月12日—公元23年10月6日),字巨君,魏郡元城委粟里(今河北邯郸大名县北沙窝庙村)人,西汉权臣,新显王王曼长子、西汉孝元皇后王政君侄,篡夺皇位。新朝开国皇帝,公元8年至23年在位。王莽为西汉外戚王氏家族的重要成员,古代史学家以“正统”的观念,认为其人虽然谦恭俭让,礼贤下士,实际上却是沽名钓誉之辈。在朝野素有威名。西汉末年,在汉哀帝早亡、皇权旁落的情况下,王莽乘机窃取大权。公元8年12月,王莽代汉建新,建元“始建国”,宣布推行新政,史称“王莽改制”。王莽统治末期,天下大乱。公元23年(新莽地皇四年),更始军攻入长安,王莽死于乱军之中,新朝灭亡。王莽共在位15年,卒年69岁,而新朝也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短命朝代之一。

王莽给皇帝改名。王莽对名字的重视,是发自内心的。公元1年,哀帝刘欣逝世,太皇太后王政君大权在握,提拔王莽当了大司马。王莽和王老太一起立中山王(首府卢奴,河北省定州市)刘箕子为帝,是为汉平帝。第二年,也就是公元2年,王莽就把刘箕子的名字给改了。《汉书·平帝纪》说,皇帝二名,通于器物,今更名,合于古制。什么意思?就是说,刘箕子居然叫箕子,居然是两个字!这与茶壶、酒杯、扫把、虎子等器物一样啊,怎么能当皇帝的名字?如今,皇帝改名,以合于古制。于是,把“刘箕子”改成“刘衎”(衎读如看,去声,意思是快乐、安定。这个字可是够“古”的,一百个人得有九十九个半不认识)。王莽当皇帝后,对他自己的“新朝”也没放过,先是改为“心朝”,后来又改为“新室”。

王莽实施“二名之禁” 东汉流行单字名,也导致《三国演义》里的人全部都是单名。西汉末年,王莽掌握政权。为了巩固统治,他捡起了董仲舒的“神学目的论”,大搞迷信,大搞复古,以此为核心,还推行了一系列“新政”,从土地制度到用人制度,从货币到地名,无孔不入,当然也涉及到人名。西汉名人中,取二字名的并不鲜见,如周亚夫、段会宗、隽不疑、萧望之、薛广德、范明友、李信成、田广明、韦玄成、张当居、张释之等。而到了东汉,取二字名的人就凤毛麟角,几乎绝迹了。东汉人名变成清一色的单字名,与西汉末年王莽实施“二名之禁”有关。据《前汉书·匈奴传》记载:“时莽奏令中国不得有二名,因使使者以风(讽)单于,宜上书慕化,为一名,汉必加厚赏。单于从之。”王莽辅政时曾上奏提出禁用“二名”,并派使者到匈奴,暗示匈奴单于顺从这一法令。匈奴单于明白使者的意思,随后上书称臣,顺应时势改名为“知”(原名“囊知牙斯”)。王莽奏令执行的“二名之禁”,即禁用二字名。在此之前,《春秋公羊传》也说过“二名非礼也”,但此处“二名”非指二字名,而是指两个名。表明在周秦时期,一个人取两个名是不合礼数的,但取二字名从来不在禁止之列。  王莽禁用二字名的目的是复古改制,他认为“秦以前复名盖寡,遂禁复名”,“复名”就是二字名。王莽的长孙原叫王会宗,后改名王宗。因自画服天子衣冠像,刻铜印三枚,与其舅合谋继承大统。事发后,王宗自杀。王莽大怒,废了王宗之名,恢复其原名,以示贬辱。这件事对后来几百年的取名规则产生了极大影响,在王莽当政时期,无人敢取二字名。王莽覆灭后,虽然人们已不用遵守“禁二名”的法令,但取单字名的趋势已不可逆转,不仅东汉人全部取单字名,连三国人、西晋人也把取单字名视为理所当然。直到东晋,才打破了这一“戒律”,陆续有人取二字名。《汉书·王莽传》中有这样的记载:王莽的长孙叫王宗,要是慢慢地等,等到爷爷和爹爹死了以后,这个王宗是可以当皇帝的,可是,他性子太急,等不得了。自己弄了天子的衣服、帽子,穿上让人画了幅画像,还刻了铜印三枚,与其舅舅合谋,准备抢班夺权。可能力有限,事情暴露了。尽管是亲孙子,但这事也不能轻饶,王宗一看不好,就自杀了。虽然人死了,但“政治权力”也要剥夺,王莽下了这样一道命令:“宗本名会宗,以制作去二名,今复名会宗。” 这道命令不琢磨是看不出门道的。“制作”就是法令,王宗原来名是两个字,叫“王会宗”,是依法令后改成的“王宗”,现在他犯了法,得再改回去,还叫原来的“王会宗”。

王莽上台之后,除了推出一系列繁琐离奇的奇葩政策之外,他还对西汉的行政地名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汉武帝把全国分为十三个州部,后来又补了一个司隶校尉部。到了王莽掌权那会儿,重新划定成了十二州。他先把交趾改名为交州,为了应《尧典》里”宅,南交“的典故,然后又嫌凉州这名字不够古意,改为雍州,这是按照《禹贡》来的,那里头的九州没有凉州,只有雍州。有人做过统计,和西汉末年对比,新莽的郡从106个增加到116个,连改带增,一共改了91个郡名,只有25个保留了原名;县从1587变成1585个,其中730个县改了名字,将近一半。比如位于中枢地带的三辅(京兆、冯翊、扶风)中的二辅,被分成了六尉:京尉、师尉、翊尉、扶尉、光尉、列尉。

南阳、河内、颍川、弘农、河东、荥阳六个郡,全改名了,南阳叫”前队“ , 河内叫”后队“ ,颍川叫”左队“, 弘农叫”右队“ ,河东叫”兆队“, 荥阳叫”祈队“,合称为豫州六队。其实这个“队”字是“隧”的省字,意思是顺遂之意。

西汉在河西走廊设有四郡(张掖、武威、酒泉、敦煌),其中有一个武威郡。王莽不知出于什么心理,说武威这名字也得改,就叫张掖吧。可是……四郡中原本就有一个张掖郡啊,那可怎么办?王莽的解决方案特别神经,那张掖也改呗,就叫设屏吧——设立屏藩,抵御外敌,挺好挺好。于是,一个新名,改了两个旧地。

不过酒泉和敦煌也别高兴,这二郡分别改成了辅平和敦德。

比如说吧,无锡,这名字很有来历,往上可以追溯到春秋。王莽一看这地名,觉得不好,无锡你说个应经啊?改,必须得有!然后无锡就悍然改名叫了”有锡“……

王莽特别喜欢“符”这个字,桃符嘛,听着就吉利。他把好多地名都改叫X符。比如沛郡改叫吾符,定陶改叫迎符,剧魁叫上符,利乡改章符。他拿起名单一看,嗯?符离?这个离字多不吉利啊,大笔一挥,成了符合。

并州有个西河郡,被王莽改名叫归新郡。郡中有一个地方叫做圜阴,“圜”字有环绕转动之意,和圆一样。也不知道圆圈怎么就得罪王莽了,硬被改名叫做“方阴”。

中国的地名,有一个命名规律。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地名里一旦有阴阳二字,那么它的地理方位就能猜个大差不差。比如华阴县,改成了华坛。淮阴县,改成了嘉信。

俗话说,东夷西狄南蛮北胡。现在北边西边的胡、狄、戎已经被骂得抬不起来头了,东边也不消停。位于齐地的琅邪郡,悍然被王莽改成了“填夷”。南边的,也别先乐。长沙国也改名了,叫“填蛮”。东南西北,谁也别笑话谁了。只有朔方郡的名字没骂街,可惜逼格狂降,因为它改名叫了“沟搜‘,这特么还不如填个胡,厌个戎呢……外邦国际友人也没幸免。王莽曾派严尤去攻打高句丽,回头一想,高字你也配?遂给人改名叫“下句丽”。老对手匈奴单于,也被改成降奴单于。

据说有地方一年之内改了五次,连章都来不及刻,更别说日常使用了。官府行文发布告,不得不在地名后头加括号,说这是汉的啥啥啥地方,连王莽发诏书,都不得不加旁注”故汉XXXX“,否则没人看得懂。

后来光武中兴,拨乱反正,一古脑把王莽的这些胡逼改名都恢复原状,这场混乱才算是消停。到了汉明帝时,王莽改名的最后一个受害者出现了。这个人就是班固。班固雄心壮志,一心要修出一部《汉书》。可是写到《地理志》时,班固发现,如果要遵照修史的原则,地理沿革必须要写明白,但王莽这王八蛋太能折腾了,每写到一郡一县,他都得特别注明新莽时期被改成什么,工作量平白翻了一倍,关键是这玩意还没什么意义,因为很快就全改回来了。写了没用,不写又不行,自己开的坑,咬着牙也得填完。于是班固只好使出杀手锏:做标注,一部《汉书》前后足足标注了八百多处。

王莽

三、萧  何

萧何(前257年-前193年),汉族,西汉初年政治家、宰相,西汉开国功臣之一。沛丰人,早年任秦沛县县吏,秦末辅佐刘邦起义,史称“萧相国”。攻克咸阳后,他接收了秦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图书,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对日后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汉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楚汉战争时,他留守关中,使关中成为汉军的巩固后方,不断地输送士卒粮饷支援作战,对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代起了重要作用。萧何采摭秦六法,重新制定律令制度,作为《九章律》。在法律思想上,主张无为,喜好黄老之术。汉十一年(前196年)又协助刘邦消灭韩信、英布等异姓诸侯王。刘邦死后,他辅佐汉惠帝。惠帝二年(前193年)七月辛未去世,谥号“文终侯”。

萧何月下追韩信。秦末农民战争中,韩信仗剑投奔项梁军,项梁兵败后归附项羽。他曾多次向项羽献计,始终不被采纳,于是离开项羽前去投奔了刘邦。有一天,韩信违反军纪,按规定应当斩首,临刑时看见汉将夏侯婴,就问到:“难道汉王不想得到天下吗,为什么要斩杀壮士?”夏侯婴以韩信所说不凡、相貌威武而下令释放,并将韩信推荐给刘邦,但未被重用。后韩信多次与萧何谈论,为萧何所赏识。刘邦至南郑途中,韩信思量自己难以受到刘邦的重用,中途离去,被萧何发现后追回,这就是小说和戏剧中的“萧何月下追韩信。”此时,刘邦正准备收复关中。萧何就向刘邦推荐韩信,称他是汉王争夺天下不能缺少的大将之材,应重用韩信。刘邦采纳萧何建议,七月,择选吉日,斋戒,设坛场,拜韩信为大将。从此,刘邦文依萧何,武靠韩信,举兵东向,争夺天下。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汉王元年(前206),弃楚投汉。先为管理仓库的连敖,继因夏侯婴荐举而升治粟都尉。屡与萧何接谈,被视为奇才。自度不会被刘邦重用,乃不辞而别。旋被萧何追回,恳切荐于刘邦。七月,被拜为大将。受任伊始,即剖析天下形势,陈说刘项短长,为刘邦定下东征方略。二年五月,收集彭城之战后大败而归的汉军余部,与刘邦会于荥阳(今河南荥阳东北)。率兵阻击楚追兵,汉得以重振旗鼓。其后,独当一面,开辟北方战场,为灭楚兴汉做出巨大贡献。八月,以佯作正面进攻、实则翼侧偷袭的战法,破魏军,俘魏王豹(见韩信破魏之战)。

后九月击代,擒代相夏说。三年十月井陉之战,背水设阵,歼灭赵军,杀代王陈馀,获赵王歇。其“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史记·淮阴侯列传》)的大胆决策,是“知己”而用兵的典范。四年十月,袭齐,进克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继在潍水之战中,采取壅堤堵水、佯败诱敌、半渡而击等战法,大败齐楚联军,杀楚将龙且,擒齐王田广。平定齐地后,自请为齐王,致刘邦疑忌。犹一心侍汉,断然拒绝项羽使臣及部下谋士劝其三分天下,鼎足而居的游说。

五年十二月垓下之战,指挥汉军聚歼楚军。是月,被刘邦夺去兵权。一月,由齐王改封楚王,都下邳(今江苏邳州南)。汉高祖六年,被诬谋反,械缚至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因无实据,贬为淮阴侯。从此怏怏不乐,称病不朝。十一年一月,被人告发与谋反的陈豨相勾结,为吕后、萧何诱杀于长乐宫。韩信自言用兵“多多益善”,实则“择人而任势”(《孙子·势篇》),因势用兵,以兵造势,故能出奇制胜,战必胜,攻必取。谙熟兵法,娴于军务,曾与张良一道整理古代兵家著述,还收集、补订了军中律法。 楚汉战争一结束,韩信被改封为楚王。汉高祖六年(前201)十月,刘邦再次采用陈平计谋,诱捕韩信。十二月,将韩信贬为淮阴侯。韩信郁郁不得志,称病不参加朝廷活动。

汉高祖十年(前197)九月,刘邦宠臣陈豨反叛,自立为赵王,劫掠赵、代属地。刘邦用羽檄征召天下兵士,并亲自率兵征讨陈豨。韩信一向与陈豨交情不错,于是称病在家,不听从刘邦诏令,暗地里派人去向陈豨联络,谋求里应外合,并准备与家臣乘夜伪称诏令大赦诸官罪犯和奴役,发兵袭击吕后和太子。当时韩信舍人得罪了韩信,韩信想杀掉他。舍人弟怀恨在心,向吕后告发韩信谋反情况。吕后想召韩信,又担心他的党羽作乱,便与丞相萧何商讨计策,将韩信抓了起来并斩杀于长乐宫钟室,还灭其三族。韩信最初是被萧何推荐给刘邦的,现又是萧何将其骗入宫的,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萧何月下追韩信(网络图)

四、韩  信

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前196年),汉族,淮阴(今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人。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兵家四圣之一,汉初三杰之一,中国军事思想“兵权谋家”的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神帅”。 “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是楚汉之时人们对其的评价。作为统帅,他擒魏、取代、破赵、胁燕、东击齐,南灭楚,名闻海内,威震天下;作为军事理论家,联合张良整理兵书、序次兵法,并著有《韩信兵法》三篇 。

1、为什么韩信被称为兵仙?国士无双者,唯大将军韩信。世界上基本上会打仗的名将都被成为“战神军神”之类的,比如白起、上杉谦信、拿破仑他们 但是这个“兵仙”似乎只有韩信能胜任,因为韩信他最可怕的是他打的所有战役似乎没有什么人可以效仿。比如他打的背水之战本来就违背了兵法原则,这在当时看来跟送死差不多,但人家就能反其道而行之还给打赢了。所以刘邦说”率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在楚汉相争的历史大决战中,韩信叱咤风云、纵横捭阖,谱就了辉煌的历史篇章,他先后指挥陈仓之战、京索间之战、安邑之战、破代之战、井陉之战、破齐之战、潍水之战、彭城之战和垓下之战等一系列重要战役,其卓著战绩堪称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观,其卓越的军事智谋和用兵艺术为后世兵家所推崇。秦朝末年,楚汉相争。一次,韩信将1500名将士与楚王大将李锋交战。苦战一场,楚军不敌,败退回营,汉军也死伤四五百人,于是韩信整顿兵马也返回大本营。当行至一山坡,忽有后军来报,说有楚军骑兵追来。只见远方尘土飞扬,杀声震天。汉军本来已十分疲惫,这时队伍大哗。韩信兵马到坡顶,见来敌不足五百骑,便急速点兵迎敌。他命令士兵3人一排,结果多出2名;接着命令士兵5人一排,结果多出3名;他又命令士兵7人一排,结果又多出2名。韩信马上向将士们宣布:我军有1073名勇士,敌人不足五百,我们居高临下,以众击寡,一定能打败敌人。汉军本来就信服自己的统帅,这一来更相信韩信是“神仙下凡”、“神机妙算”。于是士气大振。一时间旌旗摇动,鼓声喧天,汉军步步进逼,楚军乱作一团。交战不久,楚军大败而逃。就兵法而言,韩信真的是把用兵上升到了艺术的层面!能创造如此多体现用兵如神的成语的人,恐怕只有韩信,“韩兵仙”了

2、韩信为何是个大牛人?韩信萧何誉他为“国士无双”,刘邦评价他:“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作为统帅,他擒魏、取代、破赵、胁燕、东击齐,南灭楚垓下,名闻海内,威震天下;作为军事理论家,他与张良整理兵书,并著有《韩信》法三篇 。

3、“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的由来?有一次,汉高祖刘邦闲来无事,把他手底下的将领都叫到了一起,众论各位将军的军事领导才能,在刘邦的反问之下,众将军闷着不出声,刘邦见此情景,直接对着韩信问道:刘邦:“将军以为若是我亲自带兵,会怎样?”韩信:“不过十万。”刘邦:“将军以为自己呢?”韩信:“多多益善”.刘邦反讽:“为什么百万之将军受擒于十万之寡人?”韩信:“陛下虽不善统兵,却善御将”。

4、对联“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写尽韩信一生。是一个汉语词汇,是汉朝大将韩信墓前的祠堂中的对联。寥寥十字,高度概括了韩信一生中重大的经历。

上联指的是:秦朝末年,韩信初在项羽部下从军,但未受到重用,又改投刘邦麾下,仍未得到重用。韩信一气之下,愤然出走,被萧何连夜追回,好言抚慰,并向刘邦极力保举,拜为大将,屡建奇功,被封为淮阴侯。后来刘邦当了皇帝,反而猜疑韩信,韩信知道后,便与夏阳侯陈豨交通密谋,被韩信一个门客的兄弟举报。吕后知道后便与萧何商量,引诱韩信到长乐宫中,将他斩首,所以后人说他:”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便是上联”生死一知己”的注脚。

下联指的是:韩信投军之前,家贫食不果腹,差点饿死,幸得一洗衣妇人把他接到家中,食住了十多天,才保住生命。韩信谋反被捕后,被吕后所杀,存亡都在两个妇人手中,这就是”存亡两妇人”的含义。寥寥十字,高度概括了韩信一生中重大的经历。

杨易程伊万卡老师金剪纸《韩信》

五、霍去病

霍去病(公元前140年—公元前117年),汉族,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西汉时期名将、军事家,名将卫青外甥,大司马霍光兄长。

说到汉朝的名将霍去病,这个战神级别的人物,一直被很多人津津乐道。十几岁就成了大将军,这在古代是非常少的。霍去病这个名字,一直非常好奇,为啥名字里面要加个“病”字呢?这让人想起汉朝另一位皇帝的名字,那就是汉宣帝刘询,他另外一个名字叫刘病已,也有一个“病”字,虽然这俩人没啥关系,都是有一个共同点,都是汉朝厉害的人物,让人觉得名字中加个”病“,是不是长大后就能干一番大事呢?

霍去病的名字听起来很特别,”去病”两个字有讲究。汉武帝时,霍去病的母亲卫少儿是卫青和卫子夫的姐姐,卫子夫得汉武帝的宠爱,当了皇后,卫青后来也成为大将军。这样,霍去病和卫青便是甥舅关系。因而,卫少儿就能够经常出入武帝的皇宫。相传霍去病生下不久,还没有来得及起名字,母亲抱着他去深宫探望妹妹卫子夫。这时,汉武帝正卧病在床。走进皇宫,异常肃穆,人们说话都小声小气,走路也蹑手蹑脚的。唯恐惊拢了皇帝。卫少儿抱着孩子,轻轻地拍着,只怕他哭闹起来,惊动圣上,但走着走着不知怎,孩子突然”哇”的一声大哭起来,在在武帝昏昏迷迷之间猛然听见婴儿的哭声,惊得出了一身冷汗,顿时觉得身体轻松舒畅起来。他一高兴,忙问:”那是何人抱着孩子?”卫少儿一听,吓得浑身打颤,一步也不敢挪动了,站在那儿等候皇上降罪。汉武帝见是卫少儿,便赐她坐下,还叫她把怀里的孩子抱过去,武帝接过孩子,龙颜大悦,他百般戏逗。说来也怪,这孩子到了武帝怀里,眉开眼笑,逗得武帝直乐,便问卫少儿:”孩子可曾取名?”卫少儿说:”还没有起下名子”,武帝笑了笑说:”寡人近几天来身体欠安,这孩子几声大哭,惊得我一身冷汗,病便霍然去除,朕赐名与这孩子叫’去病’怎样?”卫少儿一听连忙叩头谢恩。

从此,卫少儿的这个孩子就取名霍去病。

另外一个版本说是算命先生起的名字。霍去病刚出生的时候,其父母请来算命先生神卦东方慧,东方慧就测了小男孩的姓氏—霍,言道“霍,一个雨,底下嘛,是一个佳,佳为上上吉,按字来推算,令郎应无虞,等雨水节气过后,令郎就能完全痊愈了”。“三天之后,若言有所误,,我给令郎赔命”,然而东方慧有言道,令郎虽然此次能化险为夷,灾星可没有退尽,风雨压顶,总是有后患,并继续言道,“令郎富贵不愁,只是位高而命短”。

这下急坏了老父亲,急求化解之法,于是东方慧问道令郎叫什么,“小名虎儿,大名还没起呢”,老父答道。“这样吧,我给他取个名字,去病,霍去病如何,这个名字我保他20年无灾无病,一路顺风,20年之后,他要心胸开阔,要无私无怨,这样才能得以幸免”。算命先生说此人生命中要经历大起大落,长大后能成大将军,只不过在他23岁的时候会有一场大病,关乎生命,所以就取名”去病“。

被誉为“战神”的霍去病有多厉害?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这首王维的《少年行》是对霍去病的爱戴与敬仰。霍去病善于骑马射箭,武功盖世,智勇双全,姨母受到武帝宠幸,舅舅成为大将军,于是少年霍去病十七岁两出定襄,功冠全军;十九岁,三征河西,开疆拓土;二十一岁,统军三帅,纵横漠北。霍去病进京见到汉武帝,并说出心中平灭匈奴之志。元朔六年,霍去病不满十八岁便主动请缨,武帝封他为嫖姚校尉随军出征。他带领八百骑兵,驰骋大漠,斩敌二千零二十八人,被封为冠军侯。元狩二年,霍去病被任命为骠骑将军,独自率精兵一万出征匈奴,即河西大战。斩敌八千九百六十,匈奴休屠祭天金人也成了汉军的战利品。同年河西二战,斩敌三万余人,俘虏匈奴王爷五人,及匈奴大小阙氏等六十三人。元狩四年,汉武帝发起“漠北大战”。霍去病阴差阳错遇上西离王部,这一站也成为他的巅峰之战。深入漠北寻找匈奴主力的过程中,霍率部奔袭两千里,损兵一万五,歼敌七万,一路追杀,来到了蒙古肯特山一带,并举行了祭天地的典礼,祭天封礼于狼居胥山。之后,又深入追击匈奴,一路奔袭至贝加尔湖。经此一役,“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霍去病和他的“封狼居胥”,从此成为中国历代兵家的最高追求。

霍去病《琴歌》:四夷既护,诸夏康兮。国家安宁,乐未央兮。载戢干戈,弓矢藏兮。麒麟来臻,凤凰翔兮。与天相保,永无疆兮。亲亲百年,各延长兮。

河西之战(网络图)

六、董仲舒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西汉广川(河北景县广川镇大董故庄村)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唯心主义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任博士,讲授《公羊春秋》。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推明孔氏 抑黜百家”的主张为武帝所采纳,使儒学成为中国社会正统思想,影响长达二千多年。其学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杂以阴阳五行说,把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穿在一起,形成帝制神学体系。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子百家,建立起新儒学。其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他的思想集中于《天人三策》和《春秋繁露》。被誉为公羊大师、儒家大儒。

恰如俄国学者伊•谢•科恩在《自我论》里所称,原始人姓名的诞生是古人自我意识萌芽的出现。翻遍正史野史没有发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名字的人,但可以肯定的历史上第一个有名字的人意识到自己为自己命名的那一刻起,有关起名的学问就逐渐展开了。翻阅史料可知,南梁元帝萧绛曾写过一本《古今同姓名录》,他所搜集到的资料显示,历史上有3个董仲舒。杨易程《中国姓名学》侧重谈名人姓名故事,所以西汉董仲舒便便纳入视野。董仲舒是个用字高手,提出:“古之造文者,三畫而連其中謂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參通之者王也。”

董仲舒与《三国演义》中人物全是单字名的关系。西汉末年,董仲舒的“神学目的论”被王莽采纳,以此为核心,还推行了一系列所谓的“新政”,从土地制度到用人制度,从货币到地名,无孔不入,也涉及到了人名,以法律形式规定不准用双字名。《汉书·王莽传》中有这样的记载:王莽的长孙叫王宗,要是慢慢地等,靠死爷爷和爹爹,这个王宗是可以当皇帝的,可是,他性子太急,等不得了。自己弄了天子的衣服、帽子,穿上让人画了幅画像,还刻了铜印三枚,与其舅舅合谋,准备抢班夺权。可水平有限,事情暴露了。虽然是亲孙子,但这事也不能轻饶,王宗一看不好,就自杀了。虽然人死了,但“政治权力”也要剥夺,王莽下了这样一道命令:“宗本名会宗,以制作去二名,今复名会宗。”这道命令不琢磨是看不出门道的。“制作”就是法令,王宗本来名是两个字,叫“王会宗”,是依法令后改成的“王宗”,现在犯了法,得再改回去,还叫原来的“王会宗”。 由于王莽的法令,从那时起,人们渐渐养成了使用单字名的习惯。因此,单字现象得以沿续,一直到三国时代。

为何称董仲舒为“汉代孔子”?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即位,汉武帝选拔贤良的时候,董仲舒以儒学博士的身份接受了他的亲自策问。他逐一地回答了汉武帝关于治理国家的思想理论和方略的三个策问,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天人三策”或“贤良对策”。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这本书中,提出了三大文教政策,分别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创太学,改革选士制度;兴教化,正万民”,从教育家的角度来探讨董仲舒的文教政策,就会发现他在教育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对教师的要求上等都有明确的观点,提出了一整套教育理论。从“独尊儒术”的思想出发,董仲舒所提倡的教学内容也完全的儒学化了,他主张以“六艺”(《诗》、《书》、《礼记》、《乐》、《易》、《春秋》)培养人才。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道德教育内容。所谓教化,就是要实行普遍的儒家伦理道德教育。“三纲五常”是董仲舒伦理思想体系的核心,也是董仲舒道德教育的中心内容。所谓的“王道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董仲舒为什么被尊称“董二圣”? “董二圣”,指董仲舒仅次于孔子,参加科举考试,先拜孔子,后拜董二圣。如果将中国文明史分为三个阶段:先秦为前期,汉唐为中期,宋元明清为后期。儒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干,前期,孔子创立儒学,是公认的大圣人。董仲舒独尊儒术,承上启下,起了关键的作用。班固在《汉书》中称董子为“为群儒首”,即头号是儒家,又称“为儒者宗”,即儒家崇拜的大师。在汉唐这个中期只有董子被史学家这么高度肯定。他代表这一时期最高水平,也可以称为圣人。

杨易程、伊万卡老师剪纸《董仲舒》

七、东方朔

东方朔(公元前154年-公元前93年), 本姓张,字曼倩,西汉平原郡厌次县(今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 人。著有《神异经》,《海内十洲记》等书,精通道家命相学,医药学。人称“仙人”。

东方朔名字的来历?喜欢相声的朋友都知道,他们供奉的祖师爷是东方朔,相声艺人在开场之前都会去拜一拜东方朔。东方朔之父名张夷,但在他出生前便去世了。母亲田氏在他出生三天后也死了,东方朔便由其兄嫂抚养成人。因为东方朔出生时东方天刚亮,所以其伯父就为他取名叫东方朔。东方朔在西汉时期官拜太中大夫,他生性诙谐滑稽,出言幽默,但能洞察事理,直言切谏。在东方朔的后裔子孙中,皆以先祖名字中的“东方”为氏,形成一支东方复姓。东方朔从小聪慧灵敏,刻苦好学, 司马迁在《史记”十九学孙吴兵法,战胜之具,钟鼓之教,亦诵二十二万言”。 到二十几岁时,已精通《诗》、《书》、《易》及孙子、吴起兵法, 加以善剑术、富文才,能言善辩, 深得乡里器重。当时正值汉武帝大力加强中央集权, 开拓疆土, 意欲大展宏图而广招贤良方策之际, 于是东方朔上书自荐说“臣现年二十二岁,身高九尺三寸,目若悬珠,亮如朗星,齿若编贝,勇赛孟贲,敏过庆忌,廉似鲍叔,信如尾生,凡此种种,德才兼备,列为天子重臣不为过也。臣东方朔冒昧再拜以达上听。”他这种毫不谦逊, 锋芒毕露的言行, 让汉武帝称奇不已, 于是下旨召为公车令(管理百官上书及皇帝征诏事宜)。东方朔一生著述甚丰, 写有《答客难》、《非有先生论》、《封泰山》、《责和氏壁》、《试子诗》等, 后人汇为《东方太中集》。东方朔为人幽默机智,又有点玩世不恭,宫中都称他为“狂人”,但在一些重大问题上,他又敢于直谏,所提意见往往切中时弊。东方朔的入仕充满着机智与传奇,这使他轻而易举地成为很多人梦寐以求的皇帝近臣。从此,这个爱热闹的大汉天子就把东方朔留在身边,每遇撒科打浑的事,总忘不了他。《史记·滑稽传》和《汉书·东方朔传》中记载了一些关于东方朔的一些小故事,如占卜射覆、与郭舍人斗迷、割肉自责、贺诛昭平君、智辨驺牙等无不彰示着他行不拘常态,言不和规理的恢谐幽默的个性。武帝身边的郎官都说东方朔是狂人。武帝说:“令朔在事无为是行者,若等安能及之哉!”。东方朔自己却说:“象我这种人,就是在朝廷隐居的人。古代人才隐居深山中。”并在酒后席地击节而歌:“陸沈于俗,避世金马门(东方朔的官署)。宫殿可以避世全身,何必深山之中,嵩芦之下?”就是说,自己在朝中就象做隐士那样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历史上将东方朔的这种行为称为“朝隐”。朝隐是了解东方朔复杂一生的关健节点。古代隐者多忠谏之士,因其政见与当权者不合,为全身保节,隐居山林。关龙逢、比干之辈为自己的节操而献身,留下精神傲视千年。而东方朔则不同,正象他在《答客难》中所说的“彼一时也,此一时也。”他生活在一个“圣帝德流,天下震慑,诸侯宾服,连四海之外以为带”的时代。他有着失志报国的宏愿,有着武帝的宠幸,也有着狂悖不羁的个性和恢谐巧辨的智慧。他追随武帝,巧言令色,但不象郭舍人、枚皋之流,只是为博得武帝一笑而存在。他有自己的思想和做人的准则。他要通过目前有利的地位和处境,实现自己的政治夙愿。所以,他滑稽巧辨,而又不能混同流俗;切谏时弊,而又不能搭上卿卿性命。象在演戏,又象在嘲笑那些循规蹈矩的同僚。戏谑中先谄后讽,直言切谏。武帝往往在大笑后觉的他说的有道理。晋夏侯湛在《东方朔画赞碑》中评价道:“苟出不可以直道也,故颉顽以傲世。傲世不可以垂训也,故正谏以明节。明节不可以久安也,故诙谐以取容。洁其道而秽其迹,清其质而浊其文。”使东方朔苦恼一生的是,在皇帝的印像里,机智滑稽,乖张善辨也成了他性格及仕途定式,成了他仕途发展上一道未能逾越的鸿沟。

东方朔为汉代仙人,《洞冥记》记载,小名曼倩。年三岁,天下秘谶一览,暗诵于口。元封中游檬鸿之泽,忽见西王母采桑于白海东方朔之滨。相传其为太白星之精。《独异志》卷上日:“汉东方朔,岁星精也,自入仕汉武帝,天上岁星不见。至其死后,星乃出。”《太平广记》卷六称有黄眉翁指母以语朔日:“昔为我妻,托形为太白之精,今汝亦此星之精也。”另据《列仙全传》记载,其后仕汉武帝为太中大夫,武帝晚年好仙术,东方朔博闻浩识,常以神仙灵怪、方外异事说汉武帝。颇善星历,又菩啸,辄尘落漫飞。据《汉武帝内传》记载,东方朔乘龙飞去,不知所终。又据《洞仙传》记载,东方朔师太上真宫谷希子,得受阆、钟山和神州真形图,后为西王母之恃臣。此外,《通惜篇》还讲述了东方朔与汉武帝的二则故事。其一称西王母七夕降于九华殿,以五桃赐于汉武帝,东方朔从殿东厢朱乌牖中暗视之。王母说道:这个小儿曾经三次来吾处求此仙桃。其二称武帝得到了不死之酒,给东方朔看,东方朔接手后,一饮而尽,汉武帝大怒,想要对东方朔实施处罚,东方朔日:“杀朔若死,此为不验,以为有验,杀亦不死。”汉武帝对此十分佩服。天汉二年,武帝移住苍龙馆,非常渴望成仙得道,就召集了不少懂道术的方士,让他们讲述远方国家的奇闻轶事。这时只有东方朔离开坐位写了一道奏章呈给武帝说:“我曾去过北极的镜火山,那里太阳月亮都照不到,只有龙口衔着灯烛照亮山的四极。山上也有园林池塘,种植了很多奇花异树。有一种明茎草,长得像金灯,把这种草折下来点燃,能照见鬼魅。有位神仙叫宁封,曾在夜晚点燃了一根这种草,可以照见肚子里的五脏,所以叫它‘洞腹草’。如果皇帝把这种草割下来剁碎作成染料,涂在明云观的墙上,夜里坐在观内就不用点灯了,所以这种草也叫‘照魅草’。如果把这种草垫在脚下,就能入水不沉没。”相传他曾对同僚说:“除了大王公以外,天下没有人知道我是谁。”他死后,汉武帝知道了这句话,就把大王公召来询问。大王公很惊讶,说:“我也不知道呀!”武帝想了一想,问道:“那么你有什么特长吗?”大王公回答说:“我喜欢观察星象、推算历法。”武帝又问:“这些年星象有什么异常吗?”大王公答:“其他的星都很正常,唯独岁星(木星)有十八年不见,最近才重新出现。”汉武帝叹息道:“这就是了。东方朔陪伴我十八年,竟然一直不知道他是岁星下凡。”

东方朔早年积极入仕,遇挫后隐于朝廷,并以老庄为榜样。后世对东方朔形象有一个再塑造的过程,他相继被道化、术化、仙化,转而成为道教神仙谱系中的人物,且有大量道教类作品传世。东方朔形象的道教化并非偶然现象,它是早期道教扩大体系、重构传统的结果,也与东方朔本人的隐士身份、曾受道家思想影响、钟情奇闻异事的性格、杂学多家的知识构成等因素有关。在魏晋时期的《博物志》、《搜神记》、《洞冥记》、《拾遗记》、《幽明录》、《异苑》、《小说》等志怪小说中,东方朔被进一步神仙化。他来自仙界,自然也就熟悉很多神仙,因为他曾经跟他们是邻居或朋友。《汉武故事》载:东郡送一短人,长七寸,衣冠具足。上疑其山精,常令在案上行,召东方朔问。朔至,呼短人曰:“巨灵,汝何忽叛来,阿母还未?”短人不对,因指朔谓上曰:“王母种桃,三千年一作子,此儿不良,已三过偷之矣,遂失王母意,故被谪来此。”《东方朔内传》云:秦并六国,太白星窃织女侍儿梁玉清、卫承庄,逃入卫城少仙洞,四十六日不出。天帝怒,命五岳搜捕焉。太白归位,卫承庄逃焉。梁玉清有子名休,玉清谪于北斗下,常舂;其子乃配于河伯,骖乘行雨。子休每至少仙洞,耻其母淫奔之所,辄迴驭,故此地常少雨焉。《西京杂记》载:武帝欲杀乳母,乳母告急于东方朔。朔曰:“帝忍而愎,旁人言之,益死之速耳。汝临去,但屡顾我,我当设奇以激之。”乳母如言。朔在帝侧曰:“汝宜速去,帝今已大,岂念汝乳哺时恩邪?”帝怆然,遂舍之。《搜神记》载:汉武帝东游,未出函谷关,有物当道,身长数丈,其状象牛,青眼而曜睛,四足入土,动而不徙。百官惊骇。东方朔乃请以酒灌之。灌之数十斛而物消。帝问其故。答曰:“此名为患,忧气之所生也。此必是秦之狱地,不然,则罪人徒作之所聚。夫酒忘忧,故能消之也。”帝曰:“吁!博物之士,至于此乎!”从以上的记录可以看出随着对东方朔的神化,他后来成为一个知名度很高的道教神仙。

《列仙传》卷下:“东方朔者,平原太厌次人也,久在吴中,为书师数十年。武帝时上书说便宜,拜为郎。至昭帝时,时人或谓圣人,或谓凡人,作深浅显默之行,或忠言,或戏语,莫知其旨。至宣帝初,弃郎以避乱世,置帻官舍,风飘之而去。后见于会稽卖药,五湖智者,疑其岁星精也”。按东方朔《史记》、《汉书》均有传,《汉书》传赞称其为“涌稽之雄”,“童儿牧竖,莫不眩耀,而后世好事者,因而取奇言怪语,附著之朔”。 东方朔偷桃的典故源于传说:汉武帝寿辰之日,宫殿前一只黑鸟从天而降,武帝不知其名。东方朔回答说:“此为西王母的坐骑‘青鸾’,王母即将前来为帝祝寿。”果然,顷刻间,西王母携7枚仙桃飘然而至。西王母除自留两枚仙桃外,余5枚献与武帝。帝食后欲留核种植。西王母言:“此桃三千年一生实,中原地薄,种之不生。”又指东方朔道:“他曾三次偷食我的仙桃。”据此,始有东方朔偷桃之说。东方朔并以长命一万八千岁以上而被奉为寿星。后世帝王寿辰,常用东方朔偷桃图庆典。“寿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被绘画和文房用品等用作题材。又《古小说钩沈》辑《汉武故事》:“东郡送一短人,……召东方朔问。朔至,呼短人曰:‘巨灵,汝何忽叛来,阿母还未?’短人不对,因指朔谓上曰:‘王母种桃,三千年一作子,此儿不良,已三过偷之矣’。柳宗元《摘樱桃赠元居士》诗:“蓬莱羽客如相访,不是偷桃一小儿”。以东方朔偷桃为图,表达了人们祈盼健康长命的良好愿望。

张大千《东方朔偷桃图》

八、王昭君

王昭君(约公元前52-公元前19年),名嫱,字昭君,乳名皓月,西汉南郡秭归(今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人,与貂蝉、西施、杨玉环并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晋朝时为避司马昭讳,又称为“明妃”,王明君。

王昭君是汉元帝时期宫女。匈奴呼韩邪单于阏氏。昭君出塞的故事千古流传。

王昭君与西施、貂蝉、杨玉环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其中“落雁”,就是指昭君出塞的故事。竟宁元年(前33年),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主动来朝,对汉称臣,并请求和亲,汉元帝挑选了王昭君作为和亲对象。昭君告别故土,登程北去。一路上黄沙滚滚、马嘶雁鸣,使她心绪难平,遂于马上弹奏《琵琶怨》。凄婉悦耳的琴声,美艳动人的女子,使南飞的大雁忘记了摆动翅膀,纷纷跌落于平沙之上,落雁便由此成为了王昭君的雅称。

据班固《汉书·匈奴传》记载,“王墙字昭君”,“号宁胡阏氏”;《汉书·元帝纪》又称之为“王樯”。在范晔《后汉书·南匈奴列传》中,却称“昭君字嫱”。在两本重要史料中,就出现了四个不同的称号:王墙、王樯、王嫱、王昭君,导致后世对王昭君的姓名字号莫衷一是。

墙、樯、嫱

王昭君以民女被征入宫,初无封号,身份只是宫女,其名字也不会被注意。《汉书》第一次提到王昭君时,称其为“王樯”,“樯”字很可能如“拳夫人”的“拳”字一样,仅是与被征选入宫时的某种特征相联系。樯指船桅杆,王樯即为一位船载而来的王姓姑娘。而“墙”、“嫱”这两个字,都是樯字的同音假借。

昭君、宁胡

《汉书》说“王墙字字昭君”,《后汉书》却说“昭君字嫱”,从史料的冲突推断,“昭君”一称很可能是封号而非字号。“昭:日明也”,“昭君”即汉皇光照匈奴的象征。“王昭君”的含义则为代表汉家君王光临匈奴的王姓姑娘,这称呼应该是昭君出塞前夕被赐的封号。王昭君在和亲前地位只是宫女,不是皇室支系,不能封为公主,而和亲必须要有一定的身份,于是便只能按她具有“光明汉宫”的美丽和代表汉皇光照匈奴的政治使命赐封为“昭君”。

“宁胡阏氏”与“王昭君”一样,皆为政治含义丰富的称号,都是在和亲这件政治大事中,双方君王政治意图的反应,也是对和亲能取得良好政治成果的祝愿。汉元帝还因此事改元为“竟宁”,同样也透露出对此事的愿望。

杨易程、伊万卡老师剪纸《沉鱼落雁》

九、班  固

班固(公元32年—公元92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班固出身儒学世家,其父班彪、伯父班嗣,皆为当时著名学者。在父祖的熏陶下,班固九岁即能属文,诵诗赋,十六岁入太学,博览群书,于儒家经典及历史无不精通。班固一生著述颇丰。作为史学家,《汉书》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前四史”之一;作为辞赋家,班固是“汉赋四大家”之一,《两都赋》开创了京都赋的范例,列入《文选》第一篇。同时,班固还是经学理论家,他编辑撰成的《白虎通义》,集当时经学之大成,使谶纬神学理论化、法典化。

《汉书》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的史书,开创了纪传体断代史的新体例,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实事求是”一词,源于班固著《汉书》的《河间献王传》,班固称赞河间献王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实事求是”的本意是做学问一定要占有充分的实际材料,才能从中求取到真实可靠的结论。以后,逐步引申,泛指从客观实事中求是的认知态度和思想方法,讲究“言必有征”、“取实予名”、“格物致知”。

著名的思想家王充正值青春年华,从会稽老家来到京城洛阳游学,他景仰班彪在学术上的高深造诣,也前来拜班彪为师,虚心求教。王充对于班彪的著史事业充满敬意,称赞班彪的著述可与太史公、扬雄媲美。由于他经常到老师家中请教,与年纪比他小五岁的班固逐渐熟悉起来,并对少年班固的才能和志向欣赏备至。建武二十年(公元44年)的一天,王充又来向老师请教,恰好班固也在客厅里,并对他们谈论汉事不时插上一二句颇具见识的话语,王充听后十分惊奇,不禁抚摸着班固的后背,对老师说:“此儿必记汉事”,认为班固将来必定会完成撰著汉代历史的重任!

随着年龄的增长,班固开始不满足于儒学世家的家庭教育。为了进一步深造,班固于16岁时进入洛阳太学学习,在这里,他用功苦学,贯通各种经书典籍,不论儒家或其他百家学说,都能深入钻研,同时注重见识,并不拘守一师之说,不停留在字音字义、枝枝节节的注解上,而是要求贯通经籍的大义。这是他日后能够成长为一代良史的极重要条件。在这里,班固结识了崔胭、李育、傅毅等一批同学。由于班固性格宽容随和,平易近人,不因为自己才能出众而骄傲,所以得到了同学及士林的交口称赞。到班彪死时,班固虽然年仅23岁,但已具备颇高的文化修养和著述能力。

由于父亲去世后生计困难,班固只好从京城迁回扶风安陵老家居住。从京城官宦之家一下子降到乡里平民的地位,这对上进心很强的班固是一沉重打击。但他毫不气馁,立志继承父亲未竞之业的决心并没有改变。班固认为,父亲已经撰成《史记后传》的部分,内容还不够详备,布局也尚待改进;没有撰成的部分,需要重新续写。于是他在父亲已成《史记后传》的基础上,利用家藏的丰富图书,正式开始了撰写《汉书》的生涯。永平五年(公元62年),正当班固全力以赴地撰写《汉书》的时候,有人告发班固“私修国史”,于是,班固被捕关进了京兆监狱,书稿也被官府查抄。当时,不仅“私修国史”是被严格禁止的,甚至“国史”一般也不能为个人所拥有。汉元帝时东平王刘宇上书求赐《太史公书》被拒绝之事,即可证明。

班固虽是外戚后代、儒学世家子弟,但他本身却连个官阶很低的郎官都不是,却如此大胆,敢于私修国史,岂不是触犯了朝廷大禁!前不久,扶风郡有一个叫苏朗的人被人告发伪造图谶,被捕入狱后,很快就被处死。面对这种形势,班家老小十分紧张,害怕班固凶多吉少。班固的弟弟班超为了营救哥哥,立即骑上快马从扶风安陵老家急驰京城洛阳,他要向汉明帝上书申诉,为哥哥雪除冤枉。

班固被告“私修国史”,身陷囹圄,不知将被如何处置,更为老母和家人的安全担心。但他明白自己根本没有什么“罪”。他立志著史,不仅是为了继承父亲的遗志,而且也是要远接从司马迁、刘向、扬雄以来修史的传统,更是为了宣扬“汉德”。西汉一代210余年,有过赫赫功业,也有过许多弊政,其中治乱兴衰,使人慨叹,给人启发,写出一部“汉史”,正是当今学者的责任。何况王莽灭亡至今已40年了,再不及时撰成史书,后人所能获得的史料岂不更少!所以他才拿起笔来,立志完成父亲未竞之业。不料遭人诬告,如果此番不明不白地被处死,那么父子两代人的心血岂不尽付东流!为此,班固忧愤交加,心痛欲裂。

班超策马穿华阴、过潼关,赶到洛阳上疏为班固申冤,引起汉明帝对这一案件的重视,特旨召见班超核实情况。班超将父兄两代人几十年修史的辛劳以及宣扬“汉德”的意向全部告诉了汉明帝。这时,扶风郡守也把在班固家中查抄的书稿送至京师。明帝读了书稿,对班固的才华感到惊异,称赞他所写的书稿确是一部奇作,下令立即释放,并加以劝慰。明帝赞赏班固的志向,器重他的才能,立即召他到京都皇家校书部供职,拜为“兰台令史”。

班固被拜为“兰台令史”,最初受任与前睢阳县令陈宗、长陵县令尹敏、司隶从事孟异等人,共同编撰东汉光武帝的事迹《世祖本纪》。班固与陈宗等同心协力,很快就完成了《世祖本纪》的修撰,得到了明帝的赞扬。由于班固在编撰《世祖本纪》过程中的出色努力,又被晋升为“郎”官,负责整理校雠皇家图书。郎官是汉代进身的开始,班固的职务是校书,故称“校书郎”。他继续修撰光武一朝的史事,又撰成东汉功臣、平林、新市起义军和公孙述的事迹,共成列传、载记28篇。这样,有关光武一朝的记载大体齐备。《东观汉纪》是东汉皇朝的当代史,自明帝以后,章帝、安帝、桓帝、灵帝、献帝历朝都有续修,班固则是在它的创始

班固被召到京师以后,弟班超与母亲也随至洛阳,因“家贫”,班超“常为官慵书以供养”。班固被汉明帝任命为郎官之后,官阶虽低,但与明帝见面的机会增多了,加以班固文才显露,逐渐得到汉明帝的宠爱。时间一长,明帝也关心地问起他的家庭生活,有一天,汉明帝突然想到前些日子赶到洛阳阙下为救班固冒险上疏的班超,便问班固:“卿弟安在?”班固回答说:“为官写书,受直以养老母”。明帝非常欣赏班超的勇气和辩才,觉得他未得任用实在可惜,便授班超为“兰台令史”。

这期间,班固的职务虽低,却使班固得到较为安定的生活,更为重要的是,使他有条件接触并利用皇家丰富的藏书,这就为他日后完成《汉书》提供了重要条件。班固在撰写光武一朝君臣事迹期间,显露出卓越的才华,得到汉明帝的赏识。汉明帝鉴于班固具有独力修撰汉史的宏愿,也希望通过班固进一步宣扬“汉德”,特下诏,让他继续完成所著史书。班固从私撰《汉书》到受诏修史,是一个重大转折,对于《汉书》的完成是一个有力的推动。从此,班固不仅有了比较稳定的生活,有皇家图书可资利用,而且有了明帝的这一旨意,使他著史的合法性得到确认,再也不用担惊受怕了。由于具备了这些条件,班固开始全身一地投撰史的事业之中,撰史进度大大加快。

班固48岁那年(建初四年,公元79年)十一月,东汉朝廷有一件大事。议郎杨终上奏说:“方今天下少事,学者得成其业,而章句之徒,破坏大体。宜如石渠故事,永为世则。”指出,当时由于经学流派的繁衍,解经歧异很大,影响经学的传播和发展,因此,杨终建议应该像西汉宣帝召集石渠阁会议那样,召集有权威的学者来讲论五经,裁定经义。章帝采纳了这个建议,下诏“太常、将、大夫、博《白虎通义》士、议郎、郎官及诸生、诸儒会白虎观,讲议《五经》同异,使五官中郎将魏应承制问,侍中淳于恭奏,帝亲称制临决,如效宣甘露石渠故事。”出席会议的有班固,博士赵博、李育,议郎杨终,郎官贾逵,鲁阳侯丁鸿,广平王刘羡,还有太常楼望、少府成封、屯骑校尉桓郁等,会议历时一个多月才结束。杨终在会议前因事入狱,由班固和赵博、贾逵等人上书,提出:杨终深晓《春秋》,学问渊博,请求章帝赦他出席参加会议。杨终自己又上书申冤,即日被允许交上一笔赎金,出狱与会。班固以史官身份出席会议,并兼记录。会后他按章帝的旨意,将会议记录整理成《白虎通义》一书。

《白虎通义》一书内容十分庞杂,主要是“以阴阳五行为理论基础,对西汉董仲舒以后的今文经学书》卷40《班固传》:“天子会诸儒讲论五经,作《虎通德论》,令固撰集其书。”则这次会议的原始记录为《白虎通德论》,再经班固整理成《白虎通义》(即《白虎通》)。《白虎通德论》后来亡佚。又, 《后汉书》卷79《儒林列传》记载说:“建初中,大会诸儒于白虎观,考详同异,连月乃罢,肃宗亲临称制,如石渠故事,顾命由臣,薯为诵叟”和哀、平以降的谶纬之学所宣扬的君权神授、天人感应论、先验情性论等进行了修补和总结,并对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国家制度、军队刑罚、礼仪规章、人伦关系以及耕桑商贾等进行了系统规定,具有国家宪章和神学法典的意义”,被视为宣扬谶纬神学的典型著作。

班固《两都赋》

十、张道陵

张道陵(34年2月22日—156年),字辅汉,原名陵,正一盟威道创始人,东汉丰县(今江苏徐州丰县)人。太上老君“授以三天正法,命为天师”,后世尊称为“老祖天师”、“正一真人”,”三天扶教大法师”,高明上帝,张天师。著作《老子想尔注》。张天师,道教门派之一的“正一道”龙虎宗各代传人的称谓。“正一道”(即“天师道”)由张陵(张道陵)创立,后世称张陵为“(祖)天师”,其子张衡为“嗣师”,其孙张鲁为“系师”,曰“三师”(“三张”)。其传人为其子孙世袭,后皆称为“天师”,因此张姓即被称为“张天师”。从元世祖忽必烈开始,官方上正式承认“天师”的称号,在《制》文中称张宗演为“嗣汉三十六代天师”。此前的天师称号则一直是张道陵子孙自称,以及民间的称呼,从未被官方正式承认过。从此时开始,张天师开始总领江南道教,并在元代中后期,各种符箓道派都集合在周围,形成正一道。

张陵为何改名张道陵?张道陵本来的名字是张陵,之后他自己改成张道陵。因为他信奉道家,后来又创立五斗米教(天师道),张道陵,道陵二字,是他给自己起的道号。张道陵这个名字,对于信众来说,更有折服力.叫起来也更有气势。传说张道陵是西汉宰相张良的八世孙。汉光武建武十年生于天目山,出生前,其母梦见魁星下降,感而有孕。张祖五月十八日生,出生时满室异香,整月不散,黄云罩顶,紫气弥院。本是太学书生,性好学,博五经,邃于黄老之道,七岁即能通道德经及河洛图讳之书,皆极其奥。长为博学之士。后弃官学道。创立了正一盟威道,简称正一道。太上老君“授以三天正法,命为天师”,自称“三天法师正一真人”,并纂道书24篇。汉桓帝时在四川苍溪县境的灵台山(又名天柱山)飞升,传说时年123岁,道教称为“祖天师”。传说第1代天师张道陵跟太上老君学道得老君亲授,得天独厚,道法高强。天师降妖伏魔,救护众生,蜀地的人民都非常感动,都愿意听受天师教化。于是天师设立二十四治,广收门徒,教化于民。东汉桓帝永寿元年九月九日,在四川赤城渠亭山中,上帝派遣使者持玉册,敕封天师为正一真人,天师世寿一百二十三岁,白日飞升。张道陵尊老子为教祖, 奉《老子五千文》撰《老子想尔注》, 阐扬道教教义,称“道”即是“一”, “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以“道”为最高信仰。永寿二年(156 年),以盟威都功诸品秘箓、玉册、剑 印付子张衡,与夫人雍氏升仙而去,年 123岁。道教尊为祖天师。

道教天师张道陵有多厉害?在道教除了有最高神道教三清外,还有著名的四大天师。其中天师之一的张道陵是其中最为厉害的一个,同时张道陵也是道教的创始人。太乙真人,座下有大能弟子若干,及两大童子。张道陵就是两大童子之一:金霞童子!传说中,张道陵一生斩妖除魔,在各地行善事。而这也是张道陵创教后,得以广泛流传的原因。东汉中叶,张道陵在江西贵溪县云锦山肇基炼九天神丹,“丹成而龙虎见”,龙虎山因此得名。后来张道陵在四川鹤鸣山被太上老君授予正一盟威之道,并有经箓,剑、印等,正式创立五斗米道。道教经过其后世子孙张衡、张鲁、张盛等发展,形成了规模庞大的教派。一日张道陵叹道:“想我一世饱学,竟然对自己的身体和年寿,却没有半点益处,还不如学些延年益寿的本领!”于是,他决定离家远游,追寻长生之道。为寻修道宝地,而远离尘境,独携弟子王长游淮至鄱阳,沂信江至云锦山(今龙虎山),修炼九天神丹,一年有红光照室;二年有五云覆鼎,夜不假烛,彷佛有青龙白虎各一长绕丹鼎;三年丹成龙虎见,山因以名,时年六十余岁,容貌益少,若三十许人。有神人自称赵公明骑黑沪诣前曰:“愿永护丹炉。”他们住在云锦山时,张道陵在山岩上发现了一本异书,他照著书中的指点,修炼“龙虎神丹”;炼到一年的时候,红光满室。炼到第二年时,有五色云彩,覆盖在鼎上;炼到第三年时,神丹终于炼成,有一条青龙、一只白虎,出现在空中护卫他,张道陵从此成了神仙真人。后访西仙源得制命五岳檄召万灵及《神虎秘文》于壁鲁洞(今龙虎山东北15里),复往嵩山石室得《三皇内文》、《皇帝九鼎丹书》及《太清丹经》。丹成之后,师徒二人又到河南嵩山访道,一住就是几年。一天,有一位白衣使者从天而降,告诉张道陵说:“嵩山的中峰,有一座石室,藏有三皇内文和黄帝九鼎丹经,依法修炼者,可以即身升仙。”张道陵进了石室,脚下的石砖,发出“空空”的响声。他循声翻开石砖,果然找到了所藏的丹书。从此以后,张道陵的道法越炼越精,还有了各种神异的功能。道术高超的他,此时有了“以道化民”的远大理想。一天,张道陵来到一座山脚下。只见此山三面环水,双溪合流,山势起伏,活像仙鹤浮于云端。一打听,才知道这山名叫鹤鸣山,是千年仙鹤所化。山上还有一只石鹤,每遇到仙人入山,就会长鸣。张道陵知道这是灵山宝地,打算在这里长住下来。刚住下的当天晚上,石鹤就发出一声长鸣,悠柔神妙,婉转如歌,声传百里。一个正月十五的晚上,张道陵像往常一样解衣就寝。午夜时分,太上老君率领众仙,降临鹤鸣山。老君看见张道陵睡梦正酣,便对众仙说:“我准备传他符篆和治身之道,好让他普救蜀地受苦的百姓。”这时,一个身穿黄光甲、头戴通天冠的仙人,走进张道陵的梦中,对他说:“道陵,快醒,老君正率领众仙降临,传授你无量神功呢!”张道陵陡然惊醒,见香花满地,听仙乐阵阵,忙翻身下拜。太上老君让随从的仙人,取出三洞经书、金丹秘诀、雌雄二剑和一枚都功印,交给张道陵,并正式任命他为天师,救度苦难中的百姓。得到老君传法之后,张道陵的道法大进。他学会了治身之道,能采药给老百姓治病。立二十四治,以祭酒分领,不喜施刑罚,以廉耻治民,符水治病。教民修心、忏悔、祈祷及取盐之法,以善道教化。内与神明盟约,外行盟威之法,百姓皆奉之为师。后来,张道陵带着弟子王长、赵升,在四川的青城山升仙而去。   汉安二年(143年),登青城山,治群鬼、降六魔,增至四治以应二十八宿正炁,以六十甲子生人分属各治,定三十六靖庐,七十二福地,三百六十名山品秩,各置神司之。唐玄宗天宝七年(748年),册赠为“太师”。禧宗中和四年(884年),封为“三天扶教大法师”。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年),册赠“正一靖应真君”,理宗加封“三天扶教辅元大法师,正一靖应显佑真君”。元成宗加封“正一冲玄神化静应显佑真君”。明崇祯皇帝加赠“六合无穷高明上帝”。道教称祖天师、泰玄上相、大圣降魔护道天尊。

张道陵

免责声明:该自媒体文章由实名作者自行发布(文字、图片、视频等版权内容由作者自行担责),且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秒送号Miaosong.cn立场,未经作者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投诉 · 举报作者与内容]

「作者 · 档案」
中国姓氏、姓名和起名的理论研究与实践。

  
(0)

相关阅读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