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花式跳水和高尔夫一点也不文静的宋朝人

新冠肺炎疫情(COVID-19)让全球体育赛事大停摆,不仅运动员,普通民众都被迫只能待在家中,难以进行户外运动。如何在居家隔离的防疫期间又能持续锻炼身体,成为这阵子的热门话题。

「今人」虽然现在只能蜷缩在家,何妨探究一下古人是如何运动的?传统山水画、书法、陶瓷等文化艺术欣欣向荣,以及被认为推行「重文轻武」的国策,使宋代一直被视作积弱不振的时期,不过,宋朝并未因政治上压抑武人而停止体育的发展,反而衍生出热闹丰富的体育活动。
热爱花式跳水和高尔夫一点也不文静的宋朝人

当代「钢管舞」的前身:爬杆

宋代由于商业发达、坊市合一,因此城市内有不少娱乐场所,如勾栏、瓦肆等新兴表演场地,这些场地也会举行如爬杆、水秋千等休闲活动。爬杆为百戏(中国古代民间表演艺术的泛称)的其中一种,古称「缘竿」。《东京梦华录》载:「殿前两幡竿,高数十丈(宋代一丈约307厘米)。左侧京城所,右侧修内司,搭材分占,上竿呈艺解。或杆尖立横木,列于其上,装神鬼,吐烟火,甚危险骇人」,在地上固定杆子后,表演者爬上杆子,在空中做出各种优美又难度甚高的特技动作,可谓古代的「钢管舞」。

《梦梁录》也有收录一条与爬杆有关的记载:「方竿尖直,上有盘,立金鸡,衔红幡,上书『皇帝万岁』,盘底以红彩索悬于四角,令四红巾百戏人争先沿索而上,先得者直金鸡嵩呼谢恩」,为了夺得金鸡,各个百戏表演者争先爬上竿顶,非常热闹。宋代诗人杨万里(1127-1206年)也写诗记录:「猛士缘竿亦壮哉,踏空舞阔四徘同。一声白雨摧花鼓,十二竿头总下来」,描述爬杆者在竿子上的惊险表演。

跳水与秋千相结合:水秋千

宋代还有一项特殊的水上运动,名为水秋千。《东京梦华录》载:「又有两画船,上立秋千,船尾百戏人上竿,左右军院虞候监教鼓笛相和。又一人上蹴秋千,将平架,筋斗掷身入水,谓之水秋千」,以现代眼光来看,这项运动是把花式跳水与荡秋千结合起来的水上运动。其运动方式,主要在船头放置秋千,在荡秋千时一旁有鼓乐伴奏,当秋千摆到与顶架横木同高时,人就直接从秋千上翻跟斗跃入水中。由于水秋千的起跳处并非固定的跳板,而是在空中不停摆荡的秋千板,因此起跳时机比现代跳水还要困难与危险。

水秋千,最早见于五代十国前蜀(907-925年)的花蕊夫人徐氏(约883-926年)《宫词》:「内人稀见水秋千,争擘珠帘殿帐前」,由于水秋千在当时并不普及,就连在皇宫中也不是那么轻易得见,因此一旦听说有人在玩水秋千,宫女们便争先恐后地拉开珠帘,争相观看。

水秋千是难度极大的跳水表演,在宋代时固定于每年三月二十日举行。起初水秋千主要是皇室观赏的表演节目,而非竞技比赛,不过随着参加水秋千表演的团体逐渐增加,加上表演结束后宋徽宗(1082-1135年)还会赏赐优秀的表演者,使这项活动变成专业的运动项目,甚至有水秋千选手的培养,还专门出版刊物向民众普及水秋千运动的常识。

水秋千可说是传统荡秋千革新后的产物,而秋千流行到宋朝时,已是专属妇女的体育活动,无论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大家闺秀,还是一般平民妇女,每到寒食节都会争相去荡秋千。宋代诗人陆游(1125—1210年)《西湖春游》描写了西湖寒食节春景:「清明后,上巳前,千红百紫争妖姘。冬冬鼓声鞠场边,秋千一蹴如登仙」,在空中来回摆荡的秋千,仿佛一跳就能像仙人般飞舞。

宋代高尔夫:捶丸

宋代还有出现一项被称作「捶丸」的击球类运动,这是从唐代的步打球(徒步以杖击球的运动,除了不骑马外,与马球大致相似)演变而来,玩法类似高尔夫。主要在场地内设置若干洞穴,参赛者轮流使用球杖击球,只要球掉入的洞穴最多,谁就赢得比赛。与其他球类运动相比,捶丸的活动量小,因此十分适合妇女儿童游玩。2002年,山东省泰安市岱庙出土了一幅宋代捶丸石刻图,图中有位面代笑容的孩童手挥球棒,仿佛沉迷捶丸运动。

尽管过去总认为宋代缺乏开疆扩土的武功,但凭借繁荣的经济社会环境,为宋朝体育活动提供了相当大的发展空间,许多在唐代流行的运动项目,如蹴鞠、角抵等,在宋代时还是百姓的最爱。不过于宋代大为流行的水秋千,在宋室南渡后,规模与声势皆不如从前,亦会让不少民众感到靖康之变北宋亡国的伤感与惆怅,使其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水秋千表演遂于宋代之后逐渐绝迹,今人也只能凭着出土的文献或壁画,来追忆昔日大宋的体育风气。

免责声明:该自媒体文章由实名作者自行发布(文字、图片、视频等版权内容由作者自行担责),且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秒送号Miaosong.cn立场,未经作者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投诉 · 举报作者与内容]

「作者 · 档案」
组织认证:NO·1观点官方自媒体
热点时评观点,欢迎关注阅读!

  
(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