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十大名僧法名故事

《天龙八部》里少林方丈不认识扫地僧,扫地僧刚说完自己的法号,众僧直接下跪!法名如此重要?法名和姓名有关系吗?历史上南梁开国皇帝萧衍、洪武帝(明太祖)朱元璋和都是顺治帝(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当过和尚的皇帝,他们的法号你知道吗?妇孺皆知的《西游记》故事里,孙行者起法号为悟空,观音为何给猪八戒法号为悟能,沙和尚的法号为悟净。悟空、悟能、悟净这样的法号有何玄机?《文心雕龙》作者刘勰晚年出家为僧法名为慧地?
佛教在两汉之际由印度通过中亚细亚传人中国,经过逐渐的适应,缓慢的流传,到东晋十六国时趋于繁荣,南北朝时出现了众多教派,佛教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广泛传播。南朝的宋文帝、梁武帝等都大力扶持佛教,梁武帝几乎把佛教抬高到国教的地位。梁武帝少时学周孔,弱冠穷六经。孝义连方册,仁恕满丹青。践言贵去伐,为善存好生。中复观道书,有名与无名。妙术镂金版,真言隐上清。密行贵阴德,显证表长龄。晚年开释卷,犹日映众星。苦集始觉知,因果乃方明。示教惟平等,至理归无生。分别根难一,执着性易惊。穷源无二圣,测善非三英。大椿径亿尺,小草裁云萌。大云降大雨,随分各受荣。心想起异解,报应有殊形。差别岂作意,深浅固物情。《梁书.武帝本纪》记载,这位原本曾经雄才大略,文武双全,励精图治的梁朝开国皇帝,在晚年迷上了佛教,而且“渐怠朝政,专务崇佛”。公元527年3月8日,梁武帝第一次出家为僧,此后便一发不可收拾,一共4次出家,最后一次干脆住进寺庙里不走了,群臣无奈,一共拿出4亿钱,才把皇帝“赎”了回来。
隋文帝杨坚相传七岁时智仙曾对他说:儿当大贵,自东国来;佛法当灭,由儿兴之。文帝在塔铭上说:“菩萨戒佛弟子,大隋皇帝坚,敬白十方一切三宝,弟子蒙三宝福佑,为苍生君父,思与民庶,共建菩提,今故分布利,诸州供养,欲使共修善业,同登妙果,仍为弟子,法界幽显,三涂八难,忏悔行道。奉请十方常住三宝,愿起慈悲,受弟子等请,降赴道场,证明弟子,为诸众生,发露忏悔。”文帝又说:“我兴由佛法,而好食麻豆,前身似从道人中来,由小时住寺至今,乐闻钟声。”继位的杨广同样对佛教情有独钟。早在他为晋王时,就从天台大师智顗受菩萨戒,得“总持菩萨”的法号。
唐太宗李世民贞观十八年,太宗皇帝下诏道:“如来灭度,时以末代浇漓,佛法付嘱国王大臣,护持正法,然而僧尼出家,戒行须备;若纵情放逸,触途烦恼,关涉人间,动违经律。那既失如来玄妙之旨,又亏国王受付之义。《佛遣教经》是佛陀涅槃时所说,戒敕弟子,甚为详要,末俗缁素,并不崇奉,大道将隐,而微言且绝,寡人为了永怀圣教,用思弘阐故令有司之官,差选书手十人,多写此经本,务必要尽力施行。凡是京城中,五品官位以上者,以及诸州的剌史们,都各人付给一卷,若见僧尼业行与经不同者,应当公私劝勉他们,依教遵行。”“尊祖重亲,人生之大本,故先老子以别亲疏之序,非不留心于佛教也。自有国以来,朕从未创立一所道观,凡有功德,皆归僧舍。你们看!我将自己太原的旧宅,都改建了佛寺。过去虽然在操戈临阵之时,我也不愿滥杀无辜;而今凡有战场的地方,都建立了佛寺。朕心如此,恐怕卿等还不能了解呢!”
“朕鉴于有些僧徒,溺于流俗;或都假托神通,妄傅妖怪;或谬称医筮,左道求财;或都造诣官曹,嘱致赃贿;或者赞胃焚指,骇俗惊愚。假使有一于此者,皆大亏圣教,朕为了护持正法,对于如上所说的不合佛法,败德无行的僧尼,是决无宽舍,务使法门清整……伽蓝净土,咸知法味,菩提觉路,绝诸意垢。”“出家者乃大丈夫事,非将相所能为。”
中国历史上唯一之女皇帝。先为太宗才人,帝崩,依制削发为尼。富于权略,善于用人,执政达四十余年。与比丘昙慈造大云经,以为符谶。然师事高僧神秀、法藏、义净等,颇能屈己尽礼。又度僧、造寺、塑像、写经,历年为之,从不厌倦。武则天虔诚信佛,精通佛法,护持三宝,独尊佛教,为佛教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武则天时期的佛教地位,与唐代的其他时期比较起来是最高的。很多佛经的开经偈是武则天写的。佛经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金刚经》赞颂偈:
“云何得长寿,金刚不坏身?复以何因缘,得大坚固力?
云何以此经,究竟到彼岸?愿佛开微密,广为众生说。”
宋恭帝赵X18岁远赴西藏出家,法号“合尊”。古印度释迦祖舍王子之身而求菩提,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好佛,心向空门。
顺治十六年,顺治帝请玉林禅师为他起法名,顺治自择“行痴”,号“痴道人”。
如来佛祖就是释迦牟尼佛,也称为释迦如来。如来,佛是三界内的导师,六道四生的慈父,亦称九法界之本师。在西牛贺洲天竺灵山鹫峰顶上修得丈六金身。此人神通广大,法力无边。终成正果,创立了佛教。释迦牟尼佛又作释迦文尼、奢迦夜牟尼、释迦牟曩、释迦文。略称释迦、牟尼、文尼。亦译作:能仁、能忍、能寂、能默、能满、度沃焦,或 梵汉并译,称为释迦寂静。又称:世尊、释尊。即佛教教祖。“如来”的“如”字就是“真如”,即一切法(事物)的真实状况,它又包含“如实”的意义。佛经对“如来”的解释是:“乘真如之道而来”,又说“如实而来”。“如来”是一个通用名词,它是“佛陀”的异名。佛字是“佛陀”的简称,佛陀的意义是“觉者”或“智者”。“佛陀”是印度早就有了的字,但佛教给它加了三种涵义:正觉(对一切法的性质相状,无增无减地、如实地觉了);等觉或遍觉(不仅自觉,即自己觉悟,而且能平等普遍地觉他,即使别人觉悟);如来佛祖圆觉或无上觉(自觉觉他的智慧和功行都已达到最高的、最圆满的境地)。所以如来的意思就是:乘如实之道而来成正觉。“如”在佛经中称真如,就是绝对真理,如来,是说佛是掌握着绝对真理来到世上说法以普渡众生的圣者。如来佛祖神通广大,法力无边,是慈悲济世修真正善的佛。

杨易程、伊万卡老师剪纸作品《如来佛祖》
达摩祖师,南天竺人,原名菩提多罗后改名菩提达摩。中国禅宗始祖,印度禅宗第二十七代祖师般若多罗尊者大弟子。菩提达摩(Bodhidharma)略称达摩或达磨,意译为觉法,据《续高僧传》记述,南印度人,属刹帝利种姓,通彻大乘佛法,为修习禅定者所推崇。自称佛传禅宗第二十八祖,为中国禅宗的始祖,故中国的禅宗又称达摩宗,与宝志禅师、傅大士合称梁代三大士。于中国南朝梁武帝时期航海到广州。梁武帝信佛。达摩至南朝都城建业会梁武帝,面谈不契,遂一苇渡江,北上北魏都城洛阳,后卓锡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传衣钵于慧可。后出禹门游化终身。著作有《少室六门》上下卷,包括《心经颂》、《破相论》、《二种入》、《安心法门》、《悟性论》、《血脉论》6种。还有敦煌出土的《达摩和尚绝观论》、《释菩提达摩无心论》、《南天竺菩提达摩禅师观门》等。梁武帝萧衍亲自撰写“南朝菩提达摩大师颂并序”的碑文。
赵翼《廿二史札记》卷十五有“元魏时人多以神将为名”一条,记云:“北朝时人多有以神将为名者。魏北地王世子名钟葵。元叉本名夜叉,其弟罗本名罗刹。孝文时又有阉人高菩萨;尔朱荣子,一名叉罗,一名文殊。梁萧渊藻小名迦叶。隋时汉王谅反,其将有乔仲葵。隋未有贼帅宋金刚。唐武后时,岭南讨击使上二阉儿,一日金刚,一日力士,即高力士也。”赵翼所举的名字,都与佛教有关(钟葵即钟馗),而且以佛教人名或术语为名的人,北方南方都有,如萧渊藻即为南方人。据语言学家吕叔湘的统计(《中国语文》1988年第4期),从晋到隋见于正史纪传所录之人名中,与佛教有关的人名举不胜举,人名直接袭用佛教人名或术语者有以下36个:瞿昙、悉达、菩提、菩萨、罗汉、弥陀、文殊(师利)、普贤、药王、罗侯(罗云)、迦叶、目连、须拔、须陀、须达、难陀、耶输、舍利、檗陀、薄居罗(居罗、俱罗)、毗罗、勒叉、提婆、修罗、夜叉、罗刹、伽陀、沙罗、摩诃(摩诃衍)、毗卢、陀罗尼、婆罗门、沙门、沙弥、三藏、三宝。以上这些人名中,有不少都是一名多人,如文殊(师利)(按:文殊师利Manjusn,简称文殊,是佛教有名的菩萨),南齐有王文殊(《南齐书》卷五十五),梁王训小字文殊(《南史》卷三十二),魏尔朱荣的三子叫文殊(《魏书》卷七十四),北齐有刘文殊(《北齐书》卷十三),隋杨异字文殊(《隋书》卷四十六),陈宣帝陈顼小字师利(《陈书》卷五)。以上是人名符号全部采用佛教人名或术语的。南北朝时期的人名中还常引用与佛教有关的一个字取作人名,常见的有佛、僧、昙、法、道五字(吕叔湘:《南北朝人名与佛教》)。
观世音菩萨应该是中国人最熟悉的,观音信仰不仅贯穿整个中国佛教历史,更是形成了“有华人的地方,就有观音的信仰,”在遇到苦难灾厄的时候,许多人会第一个想到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甚至不自主的就念一句“观音菩萨保佑”。 观音菩萨,梵文 Avalokiteśvara,又作观世bai音菩萨、观自在du菩萨、光世音菩萨等zhi,从字面解释就是“观察(世间dao民众的)声音”的菩萨,是四大菩萨之一。观音菩萨的法号全称是“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共19个字。他相貌端庄慈祥,经常手持净瓶杨柳,具有无量的智慧和神通,大慈大悲,普救人间疾苦。当人们遇到灾难时,只要念其名号,便前往救度,所以称观世音。观世音菩萨在中文佛典的译名有好几种,竺法护译为「光世音」,鸠摩罗什的旧译为「观世音」,玄奘的新译为「观自在」,中国通用的则为罗什的旧译。唐朝时因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略去“世”字,简称观音。但照梵文原义,尚可译作「观世自在」、「观世音自在」、「窥音」、「现音声」、「圣观音」等。他过去世早已成佛,号“正法明如来”观音菩萨在中国的女性化身形象,应原有的佛经“以种种形,游诸国土,度脱众生。”在佛教中,他是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座下的上首菩萨,同大势至菩萨一起,是阿弥陀佛身边的胁侍菩萨,并称 “西方三圣”。 观音菩萨圣号“梵文”释意:观世音菩萨在梵文佛经中称为「阿缚卢枳帝湿伐逻」,观音菩萨梵文意译,又称观世音、观自在、观世自在等。观世音的名字蕴含了菩萨大慈大悲、济世的功德和思想。据《妙法莲华经》记载,“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说到称念观音名号可摆脱火灾、水溺、黑风、刀兵、恶鬼、牢狱、怨贼等7种灾难;还可使众生远离淫欲、嗔恚、愚痴等“三毒”的熬煎。经中总结说:“是故众生皆应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千手千眼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云:“佛言:此菩萨名观世音自在。过去无量劫中,已作佛竟,号正法明如来,大悲愿力,为欲发起一切菩萨,安乐成熟诸众生故,现作菩萨。汝等大众,诸菩萨摩诃萨,梵释龙神,皆应恭敬,莫生轻慢。一切人天,常须供养。专称名号,得无量福,灭无量罪,命终往生阿弥陀佛国。”又云:“观世音菩萨白佛言,我有大悲心陀罗尼咒,今当欲说。为诸众生,得安乐故,得寿命故,得富饶故,除灭一切恶业重罪故,增长一切白法诸功德故,速能满足一切诸希求故。”观音菩萨应原有的佛经“以种种形,游诸国土,度脱众生。”外,再加上中国民间文化需求,而最终演变为女身形象的大菩萨完全合乎情理。既符合佛经,也符合中国民间文化和大众美好的期望需求。(此段部分文/淳帧通安,笔名宏罗)

杨易程、伊万卡老师剪纸作品《千手观音》
佛是“佛陀”的简称,意为“觉者”或“智者”。南北朝人名里带“佛”字的数不胜数,如宋有韩佛荣、段佛荣,又褚淡之小字佛;南齐有张佛护;后秦姚泓的儿子叫佛念;北齐魏收小字佛助;等等。僧是“僧伽”的简称,用“僧”取名者,不但有男子,而且还有女子,如晋谢尚的两个女儿分别叫僧要、僧韶,王讷的女儿叫僧首(见《世说新语》)。甚至有父子数人都以“僧”为名而不讳的,如南朝书法家王询的孙子辈有僧达、僧谦、僧绰、僧虔,曾孙辈有僧亮、僧衍、僧佑。 据日本《东洋史研究》3卷6期、4卷12期载,南北朝人名中所见佛教语,计有带“僧”字者122人,带“昙”字者39人,带“佛”字者24人。这种取名方法一直影响到隋唐。如唐朝诗人王维,字摩诘,即取自梵语“维摩诘”(意为无垢称)。
综观晋以来南北朝期间的取名用字,宗教色彩浓厚是其重要特色。但无论是信奉中国本土宗教――五斗米道(道教)的信徒取名多用“之”字,还是信奉外国传人的宗教――佛教的信徒取名多用“僧”“佛”等佛教梵语,这类取名方法都冲破了两汉三国期间推崇单名的习俗,使复名大大增多。自此,中国人的姓名长期采用“一字姓,二字名”的固定形式,传承上千年而未变,崇尚单名的第一个高峰期终于过去。
一、漫谈佛教如何取法名——以吴承恩《西游记》为例?
法名,佛教语。谓皈依佛教后,由法师起的名字。《法苑珠林》卷八:“与其法名,大曰 法缘 ,小曰 法彩 。”
佛教称法号,戒名,或法讳。即出家众于剃度仪式或入观仪式举行过后,或在家众于归依三宝 、或生前未归依、受戒的在家人殁后于葬仪时,由禅师或者道长授予的名号。法号一般是在未成就佛果以前的一种称呼,代表与普通人的区别。在印度,四姓出家,剃发着三衣,皆为释子、沙门。然仍沿用其俗名,如舍利弗、目犍连等人,并没有特别使用法名。但在中国、日本等地,以加入教团成为释子,即誓约受持戒法,因此皆另取法名。《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九云’令月嘉辰,皇子载诞,(中略)即听出家,移人王之胤,为法王之子,披着法服,制立法名,授以三归,列于僧数。’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十二:“诏 唃斯罗 前妻赐紫衣师号及法名。” 清 昭连 《啸亭杂录·王树勋》:“ 树勋 幼入京应试,不售,乃於 广慧寺 为僧,法名 明心 。” 出家人的法名有“法派”和“剃派”两个传承。法派现在较多的是禅宗和天台宗宗派传承,每一代都有一个专用字,代表辈分。为居士起名则情况不同。一般依据法派传承或者剃派传承的字派某字,再加上俗名中的某字组合起名,方便记忆也减轻工作量。也有大德起法名对弟子予以勉励、寄托期望、给予加持等,不再用字派,而是分别起不同的名字,或者都叫某一个名字,种种不同。这样都是可以的。民国间印光大师为人起法名就不根据字派,而寄托他老人家的勉励之情。出家人一般有法名,比如宗舜,是法名,这个严格说只能由师长辈的人叫,他们可以直呼其名。同辈之间称呼则在后面加个师字。低一辈的要尊称某某法师、某某师父。这是最低限度。居士对出家人,最稳妥保险的称呼就是某某师父,某某法师,因为即使是受沙弥戒、沙弥尼戒的新出家众,也是弘法利生的师长。
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我的第一个师父》:“只知道我却由此得到一个法名叫作‘ 长庚 ’。”
法号,(一)又作戒名、法讳、法名。出家受戒时所受于师之名。(二)僧死后之谥号。”和尚”在中国代表出家修行梵行者,就是僧人的代名词。而僧人出家的目的就是为了学法,学习究竟无上的佛法,达到人生的解脱彼岸,而后才更有资本来度化众生。既然是学法,那么必然就需要有个有别于世俗的名字,通常叫“法名”或“法号”。这也是根据中国传统的习俗而保留下来的,中国古人一般名字就两个,“名”和“字”是分开的,再有的还有“号”。譬如诸葛名“亮”,字“孔明”,号“卧龙先生”。那么,出家僧人也存在这种情况,有自己的“法名”和“字号”(也有称“法号”),所以一般出家僧人有三个名字,即“法名”和“字号”,以及身份证上的俗名。但是应该知道的一个规矩是,“法名”不能随便人称呼,是出家僧人的师傅或长辈可以称,外人只能称呼“法号”。鲁迅取法名和拜师的寺院是绍兴长庆寺,这还是我从鲁迅小说那里知道的。因为新台门的周家是长庆寺的施主,周家的佛事也都是请长庆寺的和尚做的,所以鲁迅小时候的生活与长庆寺不无关系。少年鲁迅常去长庆寺玩耍。鲁迅未满周岁时还曾经被抱进寺院里去取法名和拜和尚为师呢。鲁迅说:“我生在周氏是长男,‘物以希为贵’父亲怕我有出息,因此养不大,不到一岁,便领到长庆寺里去,拜了一个和尚为师了。”这是鲁迅在《我的第一个师父》里的一段话,这个师傅就是长庆寺的住持龙祖和尚。龙师父给鲁迅取法名叫“长根”。为了能长命富贵,还给了鲁迅一块银八卦,以及“百家衣”、“牛绳”等用来避邪的物件。这些都给鲁迅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后来他曾用“长庚”( 长根)作为自己的笔名。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唐朝著名诗人、画家。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这个诗国诗歌发展的高潮是在唐代。王维是与李白、杜甫鼎足而三的大诗人。不仅如此,他又是一个虔诚的佛教信徒,王维名和字均取自于《维摩诘经》中的维摩诘居士,维摩诘是佛门弟子。王维以诗才闻名于唐开元天宝年间,当时有“天下文宗”之称。他写了一些富有积极意义的诗,许多诗的艺术成就很高,其山水田园诗更是令人大开眼界,与孟浩然等被人们称为“山水田园派”诗人。王维早年即是一个虔诚的佛教信徒,随着政治上遭受挫折,思想趋于消极,晚年更是奉佛长斋,衣不文采,居蓝田别墅,与道友裴迪往来,“弹琴赋诗,傲啸终日”,正如他自己写的:“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消。”“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因而后期的不少诗作对现实几乎无任何积极反映,佛老消极思想浓厚,有的甚至充满了佛空无寂灭的唯心哲理。在他生前,人们就认为他是“当代诗匠,又精禅上理。”(苑咸《酬王维序》)死后更得到“诗佛”的称号,王维是中国文学史上唯一享有了“诗佛”之称誉的诗人。正因为他笃志信佛,所以他的诗歌创作也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佛教思想的影响。这一方面是因为诗人博学多才,佛缘殊胜,躬身修禅,深得禅家三昧;另一方面,王维佛学理论修养非常精深,参禅悟理,供奉释迦摩尼,又学庄子信道教,精通诗、书、画、音乐等,对于佛法和道法都有极其深奥的见解,历史上很少有诗人能够企及,称王维为“诗中之佛”当是不过分的。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维摩诘向弟子们讲学的书,王维很钦佩维摩诘,所以自己名为维,字摩诘。王维早年就信仰佛教,曾“十年座下,俯伏受教”于道光法师。他一生习禅,与南、北二系的禅师均有交往,先受北宗神秀一系禅学思想的薰陶,又受南宗荷泽。
出家人如何自称法号(出家人“内名外号”及“法名上下”的用法)?剃度出家时,剃度师根据传承会给徒弟起两个名字:法名、字号。依传统内名外号规矩,法名又作度名、法讳、戒名,不能随便称呼,只有僧人的师父或长辈可以叫,外人及自称只能使用“字号”。僧人正规自称法号应为释某某,且以字行(以字号对外称呼)。法名、字号四字连用的格式为:字号在前,法名在后。另,常取法名末后一字,作僧人之谥号。僧人接法,传法和尚还会赐予法脉字号,使用格式为:字号在前,法脉字号在后。另外,可以自取言志的别号、斋号等,权作谦称及书画印款使用。僧人自称法号应为:释某某(字号)、草字某某(字号)、衲子某某(字号)、沙门某某(字号)、比丘某某(字号)。而某某法师、某某禅师、某某律师、某某上人、某公上人、某某长老、上某下某这些称呼,是他人依据你的修为对你的尊称,切不可用于自称。自称与尊称不分,焉为人师?细说上某下某。实则“上下”出自《沙弥律仪》。明代莲池大师著《沙弥律仪要略》下篇感仪门、事师第二云:“凡人问师讳,当云上某下某”。此据云栖法汇原本。而弘赞大师《沙弥律仪增注》则云:“凡人问师讳,当云上某字下某字。”注:“讳”即二字法名也。若问字号,当直云:某甲和尚,或云:某本师。若问阿阇黎字号,应云某甲轨范师。清初书玉大师著《沙弥律仪要略述义》释曰:“因弟子不得直呼师名,故加上下二字。若问师号,当答某甲和尚,不须上下二字。”总之:法名有上下,但不必尊称,若云:“上某下某法师”,则成戴两顶帽——上下其一,法师其二。若加尊称,则不必上下。所以善因法师著《学佛行仪》云:“不得单称名字,当称某某长老、某老和尚、某老法师、某某大师。若面晤时,更不得提出名字,但可单称长老二字,或法师,或和尚”。(敬僧第三)书信必定有尊称,无须加上下。(此段文/释崇和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7f5e1d01011y06.html)
“和尚”在中国代表出家修行梵行者,就是僧人的代名词。而僧人出家的目的就是为了学法,学习究竟无上的佛法,达到人生的解脱彼岸,而后才更有资本来度化众生。既然是学法,那么必然就需要有个有别于世俗的名字,通常叫”法名”或”法号”。这也是根据中国传统的习俗而保留下来的,中国古人一般名字就两个,”名”和”字”是分开的,再有的还有”号”。譬如诸葛名”亮”,字”孔明”,号”卧龙先生”。但是应该知道的一个规矩是,”法名”不能随便人称呼,是出家僧人的师傅或长辈可以称,外人只能称呼”法号”。法名:又称戒名,凡信佛教,从皈依师所得之名,叫做法名,因为从师受戒,故又称戒名。凡受过戒的在家或出家佛教徒都有法名。一名标准的僧人有法号和法名两种,法名是师傅赐予的,是根据你所入的宗派辈分排下来的,这个名字将会跟随你一生,是教界里认可的身份,而法号不一样,但分2种,1是自己以后修持道路上,根据个人需要偏好,自取的,2也是剃度师取的,禅宗都有宗派认可的法号字辈,别的宗派也有 不同的是师傅赐予的法号会添在戒牒上,由发碟方添,而自己取的法号很可能不添在戒牒上,而用在自己以后的日常生活中,当然也可以自己填在戒牒上 。
临济宗僧谱(字辈)
附录各派源流
迦叶二十八传至达摩。达摩五传至曹溪六祖六祖后派列五家。六祖传青原思祖。思传南岳石头迁祖。迁传药山俨祖。俨传云岩晟祖。晟传洞山良价禅师。价传曹山本寂禅师。后人尊为曹洞宗。
又石头传天皇悟祖。悟传龙潭信祖。信传德山鉴祖。鉴传雪峰存祖。存传云门文偃禅师。曰云门宗。
又存传玄沙备祖。备传地藏琛祖。琛传法眼文益禅师。曰法眼宗。
又六祖传南岳让祖。让传马祖一祖。一传百丈海祖。海传沩山灵佑禅师。佑传仰山慧寂禅师。曰沩仰宗。
又百丈传黄檗运祖。运传临济义玄禅师。为临济宗。第一代。玄祖传至十九代碧峰性金禅师。金祖下六传至突空智板禅师。为二十五代。智祖演派十六字。
智慧清净 道德圆明 真如性海 寂照普通
后从通字下。又续演三十二字。
心源广续 本觉昌隆 能仁圣果 常演宽宏
惟传法印 正悟会融 坚持戒定 永继祖宗
现今诸方临济派。于五台。峨眉。普陀山前寺。咸依此四十八字为最多。谓正宗从玄祖迄智祖。历世已得念五。智祖立派。六传至圆清禅师为三十一代。今于圆字下二十三传至演字。得五十四代。虚云因观演字下又过十四传。已到定字。余文将完。故于宗字下勉继其末。续演六十四字。外演号派八十字。以待后贤。于名派宗字毕。即继取慈字。
慈悲喜拾 大雄世尊 惠泽含识 誓愿弘深 苍生蒙润 咸获超升
斯恩难报 克绍考勤 导实义谛 妙转嘉音 信解行慎 彻无边中
回向诸有 完最上乘 昭示来哲 冀永长崇
附号派八十字。如取法名。名派取演字。字派取古字。
古佛灵知见 星灯总一同 冥阳孰殊异 万化体皆容 镜鉴群情畅
碧潭皎月浓 随缘认得渠 纵横任西东 显密三藏教 禅律阴骘丛
修契幻华梦 应物悉玲珑 怍悛奋悠志 宝珠自莹瑛 严奉善逝敕
杲日满天红
今将诸祖。以及来贤。薙法名字称呼顺序。缉为联芳。免至失传寻源。无启紊乱之误。
虚云德清谨识
临济宗僧谱(字辈): 智慧清静,道德圆明。真如性海,寂照普通。心源广续,本觉昌隆。能仁圣果,常演宽宏。惟传法印,正悟会融。坚持戒定,永继祖宗。
从福裕开始,少林寺便按七十字诗法裔辈分,顺序高低,以命法名。这七十字诗是:
福慧智子觉,了本圆可悟。
周洪普广宗,道庆同玄祖。
清净真如海,湛寂淳贞素。
德行永延恒,妙本常坚固。
心朗照幽深,性明鉴崇祚。
衷正善禧禅,谨悫原济度。
雪庭为导师,引汝归铉路。
据网上资料,少林寺历届主持法号分别是:
1、跋陀:又名佛陀,天竺(印度zhi)人。
2. 菩提达摩:天竺(印度)人。
3. 僧稠:昌黎人,俗姓孙。
4. 慧可:洛阳虎牢人,俗姓颐。
5. 福裕:号雪庭,山西文水人,俗姓张。
6. 慧光:长卢人,俗姓杨。
7. 洪遵:相州人,俗姓时。
8. 慧安:荆州支江人,俗姓李(一说姓卫)。
9. 报恩:黎阳人,俗姓刘。10. 教亨: 号虚明,济州任城人,俗姓王。
11. 同光:山西人。
12. 法玩:山西人,俗姓张。
13. 文才:号淳拙,临汾人,俗姓姚。
14. 邵元:号古源,俗姓源15. 了改: 号凝然,嵩阳金店人,俗姓任。
16. 文载:不详
17. 悟须:号匾囤,一号无空,禹州人,俗姓陈。
18. 正道:字无言,洪都新建人,俗姓胡。
19. 海宽:不详
20. 恒林:号云松,伊川宋寨人,俗姓宋。21. 行正: 字愿安,登封城关刘庄人,俗姓李。
22. 释永信:俗姓刘,名应成,法名永信,1965年出生,安徽颖上人,自号皖颖上人。
武侠小说研究者谢燕辞所编著之《完全武林门派手册》,是一本专门论述武侠小说中“门派”的书。最为著名的武侠小说大家金庸先生,在他的十多部巨著中曾经多次描写过少林派,笔触涉及少林寺、少林僧、少林弟子和少林武功。金庸的各部小说里的少林方丈和高僧的法号分别是:《天龙八部》方丈玄慈、《射du雕英雄传》偏前期方丈苦乘(在《倚天屠龙记》中前期提及是70年前的少林方丈,约为射雕英雄传之前一点)《神雕侠侣》后期/《倚天屠龙记》前期方丈天鸣、《倚天屠龙记》后期方丈空闻。《笑傲江湖》方丈方证;《鹿鼎记》方丈晦聪、《飞狐外传》方丈大智、《书剑恩仇录》南少林方丈天《侠客行》方丈妙谛。元元大师;灵门大师;玄慈大师(公元1093年);苦乘大师 (公元1191年)(天鸣大师的师祖);(心禅堂七老,天鸣大师师叔的这个辈);天鸣大师(公元1262年);无相大师 (张三丰的师父觉远大师的师兄,和觉远一辈,觉远是空闻大师的太师叔祖,倚天屠龙记中记载);空闻大师(1336);方证大师;妙谛大师;普法大师;观证大师;晦聪大师等。
《天龙八部》里少林方丈不认识扫地僧,扫地僧刚说完自己的法号,众僧直接下跪!扫地僧无疑是金庸先生笔下武功最高的少林僧人。天龙八部的扫地僧又被称作无名老僧,被很多金庸迷认为是金庸小说中的第一高手,于《天龙八部》第四十三章登场。关于无名老僧的身份姓名等,无可查询,皆是不详,一个出场极少的角色,倏然而出,倏然又隐,但又让人印象深刻。他基本就是“神”一般的存在, “一个身穿青袍的枯瘦僧人拿着一把扫帚,正在弓身扫地。这僧人年纪不少,稀稀疏疏的几根长须已然全白”,窥视萧远山和慕容博一举一动而萧远山毫无知觉,在少室山上的武林大会上,轻松收服萧远山、慕容博,萧远山、慕容博经无名老僧点化,大彻大悟,王霸雄图,血海深仇,尽归尘土,从此遁入空门,不问世事。一眼便看出鸠摩智用的是逍遥派的小无相功;精通医道,深明医理;通晓佛经,精研佛理,更难得的是气度雍容,宠辱不惊,行事人所难测,绝非常人,只言片语“玄澄其实五蕴皆空,色身受伤,从此不能练武,他勤修佛法,由此而得开悟,实是因祸得福”而让玄生、玄灭拜服,尽显一代宗师风范!金庸本人是佛教徒,平日喜爱钻研佛经,《天龙八部》大概可以当做一部佛经来读,其中有他对佛经理解的阐释。 天龙八部浩淼如海,气势磅礴,出场人物众多,”八部”隐喻八个人,八人之外另有隐喻,而无名老僧在这部经文中,无虞是佛祖的化身,其人武功之高,不可思议,众人从所未见,直如”邪术”一般;”击毙”绝顶高手萧远山慕容博二人,不过于瞬息之间,对他来讲,直如儿戏;深明医理,救治萧慕二人,治疗暗疾;佛法精深,说到精妙之处,令众人”不由得皆大欢喜,敬慕之心,油然而起,一个个都跪将下来。”慈悲为怀,一己之躯,化解萧慕等人数十年恩怨。金庸在书中未点明这位如此广大神通、无边佛法的绝世高手的法名究竟叫什么?经考证扫地僧法号空然,曾经是少林寺十三绝技神僧号!
沩仰宗的辈分
词德宣衍道大兴 戒鼎馨遍五分新 慧焰弥布周沙界 香云普荫灿古今
慈悲济世愿无尽 光昭日月朗太清 振启拈花宏沩上 圆相心灯永昌明
云门宗的辈分
深演妙明耀乾坤 湛寂虚怀海印容 清净觉圆悬智镜 慧鉴精真道德融
慈悲喜舍昌普化 宏开拈花续传灯 继振云门关一旨 惠泽苍生法雨隆
临济宗僧谱(字辈):智慧清静,道德圆明。真如性海,寂照普通。心源广续,本觉昌隆。能仁圣果,常演宽宏。惟传法印,正悟会融。坚持戒定,永继祖宗。
曹洞宗僧谱:广崇妙善,宏胜禧(后改为永)昌。继祖续宗,慧正维方。圆明净智,德行福祥;澄清觉海,了悟真常。
如慧字辈,慧字上面的两个“丰”字分别代表国事和天下事,中间的“彐”字代表家事。从字面上看,家事、国事、天下事都放在心上,称之为慧。慧字的另一种解释为:上面的“彗”字,意思是“扫帚”。整个字形是扫帚放在心上,亦即把心田常常打扫,扫除嗜欲、贪着、成见、固有思维模式等等,智慧自然现前。《文心雕龙》作者刘勰晚年出家为僧法名为慧地?刘勰生活在玄学盛行之南朝,他本人又为士族中人,难免要受到玄风的熏陶。南北朝佛教的显著特点就是与玄学相结合。当时传入我国的佛教为大乘般若学,这种学说以“空”为本,与玄学以“无”为本,在理论上有相通之处,它的义理有利于补充和丰富玄学。因此,它得以借助玄风的大畅很快地传播开来。当时的学术思想,或引佛入玄,或引玄入佛,佛学和玄学同受士族阶级的重视,二者同为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佛学甚至后来居上,取玄学而代之。刘勰生活的齐、梁之际,正是南朝佛学最为兴旺发展的时期。《梁书•刘勰传》开首说:勰早孤,笃志好学。家贫,不婚娶,依沙门僧祐,与之居处,积十余年,遂博通经论,因区别部类,录而序之。今定林寺经藏,勰所定也。结尾又说:然勰为文长于佛理,京师寺塔及名僧碑志,必请勰制文。有敕与慧震沙门于定林寺撰经。证功毕,遂启求出家,先燔鬓发以自誓。敕许之,乃于寺变服,改名慧地。未期而卒。从事姓氏和姓名研究的杨易程在其《中国姓名学》中认为刘勰法名慧地来自十地。十地是大乘菩萨道的修行阶位,即指十种地位,十个菩萨行的重要阶位。刘勰少时家贫,曾依随沙门僧十余年,饱览经史百家之书和历代文学作品,“深得文理”。他一生没有婚娶。梁初出仕,做过南康王萧绩的记室,又任太子萧统的通事舍人,为萧统所赏爱。后出家,法名慧地。刘勰受儒家思想和佛教的影响都很深。经过五、六年的努力,写成《文心雕龙》一书。中国的佛从西土传来的时间,从《理惑论》可始是在汉未三国时期。经与中国的传统文化融后,借助玄风而大畅。不少佛教徒精能三玄,即《老子》、《周易》和《庄子》。刘勰在《灭惑论》中说:“佛之至也,则空玄无形,而万象并应;寂灭无心,而玄智弥照。”;“慧业始于观禅,故精妙而泥洹可冀”。“泥洹”就是“涅槃”。又说:“大乘圆极,穷理尽妙。故明二谛以遣有,辨三空以标无,四等弘其胜心,六度振其苦业”。“拨恶以四禅为始,进慧以十地为阶”。十地是大乘菩萨道的修行的五十二个阶段中四十一位至五十位,称为“十地”。其中第四地叫“焰慧地”,指智光炽盛,生无生尹忍;第九地叫“善慧地”,即以善巧的慧观而入无生忍之道。
佛教皈依后的居士按照“心、圆、广、续、本、觉、昌、隆。能、仁、圣、果、常、演、宽、宏。惟、传、法、印、证、悟、会、融。坚、持、戒、定、永、纪、祖、宗”排下来的。刘德华,是香港娱乐圈的四大天王之一,影视歌坛的三栖红星,众多年青人的偶像。鲜为人知的,原来他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是妙莲老和尚之皈依弟子。刘德华皈依法号叫“慧果”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在少林寺皈依佛教,成为方丈释永信的俗家弟子,法号”延依”.法名,意味着身份的改变。皈依弟子所取之法号是象徵皈依者在学佛路上一个新的开始,皈依后,行为以佛法为导向,改恶向善,犹如一个新生命,朝正确觉悟的人生大道迈进,故给予一个与佛法有相关的名字,就如新生命诞生时父母给予名字一样。法名也可以说是在改恶向善的正途上一个认同与肯定。
佛陀也曾说过,只要有人皈依三宝,便有四王天派遣三十六位善神,随身护持(前提是守护皈依处,即皈依戒),并且希望受了三皈以后的弟子,将此三十六位善神的名字写下来,随身携带,便可辟除邪恶,出入无畏之说。
1.弥栗头不罗婆(善光),主疾病。
2.弥栗头婆呵娑(善明),主头痛。
3.弥栗头婆逻波(善力),主寒热。
4.弥栗头抗陀罗(善月),主腹满。
5.弥栗头陀利奢(善见),主痈肿。
6.弥栗头阿娄呵(善供),主颠狂。
7.弥栗头伽婆帝(善舍),主愚痴。
8.弥栗头悉坻哆(善寂),主瞋恚。
9.弥栗头菩提萨(善觉),主淫欲。
10.弥栗头提波罗(善天),主邪鬼。
11.弥栗头呵裟帝(善住),主伤亡。
12.弥栗头不若罗(善福),主冢墓。
13.弥栗头苾阇伽(善术),主四方。
14.弥栗头伽隶裟(善帝),主怨家。
15.弥栗头罗阇遮(善主),主偷盗。
16.弥栗头修干陀(善香),主债主。
17.弥栗头檀那波(善施),主劫贼。
18.弥栗头支多那(善意),主疫毒。
19.弥栗头罗婆那(善吉),主五瘟。
20.弥栗头婆驮(善山),主蜚尸。
21.弥栗头三摩驮(善调),主注连。
22.弥栗头戾禘驮(善备),主注复。
23.弥栗头波利陀(善敬),主相引。
24.弥栗头波利那(善净),主恶党。
25.弥栗头虔伽地(善品),主蛊毒。
26.弥栗头毗梨驼(善结),主恐怖。
27.弥栗头支陀那(善寿),主厄难。
28.弥栗头伽林摩(善逝),主产乳。
29.弥栗头阿留伽(善愿),主县官。
30.弥栗头阇利陀(善固),主口舌。
31.弥栗头阿伽驮(善照),主忧恼。
32.弥栗头阿诃婆(善生),主不安。
33.弥栗头娑和逻(善至),主百怪。
34.弥栗头波利那(善藏),主嫉妒。
35.弥栗头固陀那(善音),主咒咀。
36.弥栗头韦驮罗(善妙),主厌祷。
《西游记》主要人物法名密码?名字是一本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本饱含深意的书, 人物名字也会给我们许多启迪, 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作者用意。史载唐僧为唐朝一高僧,如来佛祖给取经人送上极品护甲——锦镧袈裟,极品法杖——九环锡杖,给取经人安排三个护法——三个徒弟去天竺今印度取得佛经。《西游记》中三位徒弟的姓氏,分别是孙、猪、沙。孙,据说是取自“猢狲”的“狲”字,只不过去掉一个反犬旁而已。而沙呢,则与流沙河有莫大关系。可是猪八戒呢?为什么就不能取一个谐音用“朱”,而必须直接用猪呢?凡事必有缘故,猢狲可以姓孙,老猪却万万不可姓朱,因为大明的皇帝,就姓朱。西天佛祖如来点名要让海上菩萨给取经人找三个神通广大的妖魔当徒弟,没错,让她去给取经人找三个极品妖魔鬼怪,神通特别大,罪过特别大的那种。《西游记》故事里,唐僧的法号是三藏,孙行者的法号是悟空,猪八戒的法号是悟能,沙和尚的法号是悟净。悟空、悟能、悟净这样的法号,正符合佛教禅宗的正统特征。而“悟、能、净”三字,也是有深意的。《西游记》故事里,千年树精说过这样一番话:“禅者静也,法者度也。静中之度,非悟不成。悟者,洗心涤虑,脱俗离尘是也。”原来,这三人的法号是有秘密的,“悟”字的秘密就是修心,而他们三人之罪,其实是人类的原著——贪嗔痴!人类生来自带“贪嗔痴”三毒,受“六根六识”困扰,难脱苦海。孙猴子罪在“嗔”,是一个“顽”字,所以,他要悟的是“空”;猪八戒罪在“贪”,是一个“禁”,他要悟的是“能”;沙和尚罪在“痴”,是一个“迷”字,他要悟的是“净”。如何扫除六根六识?如何摆脱原罪?答案就在悟空、悟能、悟净这三个法号上!空色包罗,圣凡俱遣,觉中觉,了悟中悟,方成正果!。
1、唐僧。唐僧:西天取经的主使者和领头人。唐僧的出身就很好,唐僧改陈姓为唐姓,母亲是宰相的千金,父亲是当朝状元郎,自己又当上了大唐最大的僧官——天下大阐都僧纲。而小说则主要依据各种传说和想象虚构,与历史上的唐僧相去甚远。小说中的唐僧是如来佛的第二个徒弟金蝉子,投胎转世,做了状元陈光蕊之子,因父母遇难,自幼出家,法名玄奘。取经初始时由唐太宗赐号三藏法师,故亦称“唐三藏。“藏”,按梵文的原意是指盛放物品的筐箧,含无所不包、包罗万象之意。按内容区别,“藏”分三类:一、素怛缆藏,意译为经藏,指佛教始祖释迦牟尼的说教;二、毗杀耶藏,意译为律藏,指佛门戒律;三、阿毗达摩藏,意译为论藏,指释迦牟尼弟子对于佛教学说的论述和注解。因“藏”分经、律、论三藏,所以惯称“三藏”。俗称唐僧,其人不懂人情世故,一心慈悲为怀,是个虔诚的佛教徒。西天取经途中,历经种种遭遇,终于修成正果,被封为旃檀功德佛。唐僧取经原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唐太宗贞观年间,僧人玄奘不顾禁令,前去天竺国取经,费时十七年,经历百余国,克服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终于取回真经,影响深远,为我国的佛教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而在《西游记》小说中,作者把唐僧这一坚韧不拔、执着追求的性格进行了进一步地刻画,成为多少人为之学习的楷模。作为师父,他对徒弟要求很严,经常教导徒儿“要以慈悲为怀”。 大徒弟尽管机智不凡,本领高强,但在连伤“良家三人性命”后,师父也不能顾及情面,而将他逐回老家;作为僧侣,他行善好施,为民除害,为人们播撒着善良的种子;作为求学者,令人们赞叹不已的是他那坚强的意志和执着追求的精神。他不仅对徒弟要求严格,而且也从不懈怠自己。不为财色迷惑,不为死亡征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坚强信念,使他终成正果。唐僧,给我们的启示是:“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2、吴承恩为什么把美猴王起名为孙悟空?孙悟空法名行者。《西游记》原文如下。祖师笑道:“你身躯虽是鄙陋,却像个食松果的猢狲。我与你就身上取个姓氏,意思教你姓‘猢’。猢字去了个兽旁,乃是个古月。古者老也,月者阴也。老阴不能化育,教你姓‘狲’倒好。狲字去了兽旁,乃是个子系。子者儿男也,系者婴细也,正合婴儿之本论,教你姓‘孙’罢。”猴王听说,满心欢喜,朝上叩头道:“好,好,好!今日方知姓也。万望师父慈悲,既然有姓,再乞赐个名字,却好呼唤。”祖师道:“我门中有十二个字,分派起名,到你乃第十辈之小徒矣。”猴王道:“那十二个字?”祖师道:“乃‘广大智慧真如性海颖悟圆觉’十二字。排到你,正当‘悟’字。与你起个法名叫做‘孙悟空’。古月为老阴,子系(繁体孙字)为少阳(男为阳),正好相对;按照传统的阴阳理论,阳可分为少阳、阳明和太阳三个发展阶段,孙(少阳)字正与阳明先生的名字对应。而阳明先生主要的思想就是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善”,心外乃是虚空,而对心外之物的认识就是通过人自我的体悟。由此细细辨来,吴承恩对使用孙悟空这个名字真可谓是处心积虑。再看后来唐僧收服孙悟空时的情景:三藏欢喜道:“也正合我们的宗派。你这个模样,就像那小头陀一般,我再与你起个混名,称为行者,好么?”悟空道:“好,好,好!”自此时又称为孙行者。孙悟空算得上是《西游记》中的主角了,孙悟空这名字也体现了作者吴承恩所奉行的修养准则,孙当然是猢狲的狲的谐音。按《西游记》里的说法,须菩提祖师替新徒弟取的法名是基于如下理由的:“我门中有十二个字:广、大、智、慧、真、如、性、海、颖、悟、圆、觉十二字。排到你,正当‘悟’字。”至于“空”呢?本是梵文的意译,音译作“舜若”,指事物之虚幻不实,或指理体之空寂明净。悟“空”即悟此,就是要求绝去万物,无所拘执,达到“无我”境界,即所谓“身心俱无,即是佛道”。手持金箍棒,身穿虎皮裙,毛脸雷公嘴的齐天大圣孙悟空是我们多少人儿时候的梦。说起他的侠骨柔肠,他的敢作敢为,无不使众多读者心潮澎湃。要小编说,他一出生就透漏着他的不平凡。不平凡的身世,造就不平凡的人生。说起孙悟空的身世,一般都会说:“孙悟空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一只石猴。”而且《西游记》中第一回都说:“花果山有一块仙石,自开天辟地以来,受日月精华,仙石里孕育着一个仙胞,这个仙胞有一日崩裂,产出一个石卵,样子就像圆球一样大。”那么关于孙悟空的身世真的是这样吗?其实原文中有诸多线索跟猴子的身世背景有关。《西游记》中的人物大都不止一个名字, 以孙悟空为例, 最开始时是石猴, 后有孙悟空、美猴王、齐天大圣、行者、斗战胜佛等, 又如《西游记》中妖怪出场, 中有小妖介绍: 我家大王姓甚名谁字号等等。孙悟空的一生经历了从无名到有名, 有名到有号, 从有号到多号的过程。孙悟空一出场即为天生天养,无名无姓, 仅以石猴称之, 作者称孙悟空为那猴, 等到猴子称王才有了美猴王的称号。孙悟空出海寻长生不死之法, 拜在菩提祖师门下, 才是真正的有名有姓, 被赐名孙悟空。孙悟空的瑚刻、称号也是在这时才有的。自此, 孙悟空成为了有名—悟空, 有姓—孙, 有号—美猴王, 的猴子。第二次天庭招安后,玉帝承认他齐天大圣的名号, 大圣才算是孙悟空一个固定的对外名号。孙悟空不光是一只猴子, 也反映出作者的一种对于人生的态度。孙悟空代表的是人性跳脱的一面, 经常被作者称为“ 心猿”。猿猴是最跳脱的生物, 与心性最为相合, 所以用心猿来形容孙悟空。文章中也多次以心猿作为章节回目来体现悟空的心动历程, 如: 第七回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第十四回心猿归正, 六贼无踪。第三十回邪魔侵正法, 意马忆心猿等, 都是作者想要表达的宗教上对于心的修炼层次, 分别是放心—定心—修心。而被镇压在五行山下的五百年正是一个磨炼心性的定心过程, 西天取经的一路也是对孙悟空性格的磨炼的修心过程。直到最后, 孙悟空保唐僧西天取经的成正果,得到斗战胜佛的尊称, 由自封齐天大圣到被封斗战胜佛。从猴到佛, 体现出的是对人格、人性的一种磨炼。孙悟空的原身就是一枚石头, 见风化为石猴正是从心所欲,变为心灵本初的模样, 西天取经的一路就是对这枚石头打磨的过程。初始的孙悟空行事可以说只凭本心, 他打上天宫号称“ 皇帝轮流做, 明年到我家。” 从他安心做弼马温看蟠桃园就可以看出, 在孙悟空说这句话时并没有常人的钩心斗角, 争权夺利的心思。他只是个随性的人。真可谓是心中无一物的空, 但是并不是空就可以, 还要悟。心中放空没有法度就成了无法无天。此外, 孙悟空还经常被称为“ 弼马温” , 弼马温是天庭一个养马的小官, 但是, 孙悟空养的并非凡马, 而是天马。有一句成语叫做“ 天马行空’ , 常指思维的不同寻常的跳跃, 还指不切实际的想法。天马也就是意马, 孙悟空管马就是一个约束自身心性的过程, 但是他没管好马, 而是翻出天庭, 也表现出他对自我心性的一个放逐。与之后管理白龙马有异曲同工之妙。佛家有一句话“抛去三宝三摩地,斩去心猿便悟空”,这后半句的意思是把修行时的“心猿”斩去之后,修行就能更进一步到“悟空”的境界,这也是吴承恩写作《西游记》时给猴子命名悟空的原因。那么是否可以想象,如来昔日“斩去”的心猿,如来斩出的这一丝神念在天地之间游荡,最终被女娲留下的神石所吸引,最终化作了石猴孙悟空?由此也可以想象,孙悟空其实就是如来的一丝神念所化。所谓的天地所生,这天就是如来,这地就是女娲,这样一来,猴子的背景岂不是大得异乎寻常?也难怪最终只是压了500年,而且各路神仙都让他三分。
3、猪八戒。猪八戒法号悟能。猪八戒是《西游记》中的重点人物,他贪吃、贪喝、贪财、贪睡、贪女色,没有他不贪的。他的名字蕴喻着让你守戒律,偏偏世间的人都不守戒律。佛曾经在即将入灭时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以戒为师”,而猪八戒却肆意破坏戒律。猪八戒又叫悟能,即赶紧去做吧!猪八戒这个角色曾在天宫做过官, 常自报家门“ 我乃是天蓬元帅’ 。猪悟能名字是由观音菩萨起的。佛家都有很多忌讳, 其中有八戒: 一戒杀生, 二戒偷盗, 三戒淫, 四戒妄语, 五戒饮酒, 六戒着香华, 七戒坐卧高广大床, 八戒非时食。唐僧因这八戒, 给他起的别名是“ 八戒” 。猪八戒代表的是人性中的懒惰的一面, 所以他虽名为八戒, 但是经常不守规矩, 如第二十三回,三藏不忘本, 四圣试禅心等回目中, 猪八戒经常犯色、贪等戒律。猪八戒本来是由人修炼成仙, 后来被玉帝封为天蓬元帅。直到犯了天条贬下界来, 投成猪胎。猪本身就是懒惰的代表, 猪八戒的身上又有很多代表贪欲和懒惰的毛病, 真是最好的对应。
对于八戒来说, 取经一路也是对他心性的磨炼, 而他也确实得到成长。猪八戒是人性中欲望的代表, 取经一路对他的磨炼就是消除欲望。欲望的最直接表现就是贪。包括贪吃、贪色等。可是取经后期八戒心中懒惰的一部分己经被消磨掉了, 他也得到了成长。最后被奉为净坛使者。
4、沙僧。沙和尚法名悟净。沙僧,给人的感觉是憨态可掬,不多言,不多语,一切听从师傅师兄安排,给人以老实人的样子。他象征着愚痴无明,而且他在流沙河里是以杀生吃肉为业的,专吃过往行人,所以叫他悟净,要身心清净。沙僧, 本是卷帘大将, 犯了天条贬下界来。观音才给他取了沙悟净的名字, 后来唐僧又给他取了“ 和尚” 的名字, 一同西天取经。取经后的成正果为金身罗汉。在《西游记》中, 沙僧的表现是最少的, 也不常说话, 一直充当挑夫的角色, 但是沙僧是取经队伍中的不可缺少的调和的角色。唐僧和孙悟空有矛盾的时候, 猪八戒大多是煽风点火的, 沙僧却总是在中间说好话, 孙悟空和猪八戒有矛盾的时候, 沙僧也是和事佬。反倒是一路上降魔除怪并未怎么见沙僧出手, 一旦有妖怪出现, 悟空八戒上前厮打, 沙僧总是做看行李马匹, 照料师傅。
偶尔有水下的妖怪出现, 他才显露身手。沙僧代表的是人性中愚钝的一面, 所以他总是木呐的, 看似可有可无。更像是一个替补队员,悟空八戒人手不够的时候凑数用的, 但是每个人都会有沙僧的一面, 只有不断精进修行, 才能摒除人性中懦弱的一部分。取经后期, 沙僧也积极进取, 成为取经队伍中不可缺少的一员。
5、取经五人组名字的真正来历?有很多人不解,为什么吴承恩非要写五个人呢,在历史的文献中,也并没有猪八戒,沙和尚,白龙马的存在啊,为什么,吴承恩会设定这些角色,不知道大家听过一句话没有,吴承恩笔下没有无用之人,也就是说,他设定的每一个人都是有其用意的,吴承恩是按照五行变化来写的五人组的,在中国古代,道家可是有着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之说,吴承恩就是用着五行变化来拟定了这五个人的存在。首先,孙悟空在小说中,是代表五行中的金,这在很多方面都可以体现的出来,比如,一身金灿灿的毛,还画着金色的眼影,拿着金箍棒,在小说中,孙悟空还被称为金公。猪八戒是木,沙和尚是土,这在文中都有提及,以木母和土母来指出这二人的属性,至于唐三藏和白龙马,在文中到没有专门给出二人的属性,但是小编认为非常的可信的是唐三藏为水,白龙马为火,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唐三藏的原名是什么,江流儿,那不就是从水出发的,所以说,唐三藏为水,白龙马为火。师徒关联。唐僧的三个徒弟的大名都不是唐僧起的, 但这三个名字又和唐僧的名字有关联。唐僧又名唐三藏。佛教中三藏分为: 经藏、律藏、论藏, 西天如来也说: “ 有法一藏, 谈天; 有论一藏, 说地;有经一藏, 度鬼。” 而在佛教中, 空、能、净是精进的三种境界, 《西游记》中多次出现“ 心经’, , 阿难迎叶给他们的经卷也是无字真经,第二次才拿到有字经卷, 返程途中又有第八十一难, 经卷损毁,三藏懊悔道: “ 是我们怠慢了, 不曾看顾得! ” 行者笑道: “此不在此盖天地不全, 这经原是全全的, 今沾破了, 乃是应不全之奥妙也, 岂人力所能与耶! ” 可见世间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这些经卷既是无上的宝藏也是师徒一行一路艰险才得到,对于师徒一行来说, 最大的收获反倒是一路的磨炼, 取到的是“ 心经’。也因此, 空、能、净三种境界是作者想表达的修行的圆满境界。同时, 《西游记》也用五行对应师徒五人原文中明确的有金公, 木母, 刀圭。二十二回, 木吁收服沙僧曾有一首诗“ 五行匹配合天真, 认得从前旧主。炼己立基为妙用, 辨明邪正见原因。金来归性还同类, 木去求情共复沦。二土全功成寂寞,调和水火没纤尘。” 以此看来, 孙悟空对应金, 猪八戒对应木,沙和尚对应土, 唐僧对应火, 小白龙对应水。从五行相克上来看, 火克金, 金克木, 木克土。也正对应师徒关系。同时五行又与五脏相关联。心属火, 在古代人眼中, 心是支配身体的中枢,也是思想产生的地方。唐僧的火属性对应心, 是取经队伍中的核心和首脑。但是《西游记》中多次提到心猿, 以此看来属金的孙悟空也代表心, 从这一点上看来, 孙悟空是唐僧的心, 二位一体。也就是原文中的“ 心猿归正, 六贼无踪’,所以五行对应也是师徒五人的一个特征。
在西游记中,有非常多的仙佛妖怪,这些仙佛妖怪都有自己独特的名字,每个名字都有其特别的含义。在这些名字中,不乏一些奇葩名字,比如奔波儿灞、灞波儿奔、有来有去等,奔波儿灞与灞波儿奔,一条是鲇鱼怪,一条是黑鱼精,是奉碧波潭老龙王的命令负责巡塔,后来被孙悟空擒住,将下唇割掉后放生报信。根据学者考究,在唐代的时候藏地被称为吐蕃,藏人将吐蕃称为“bod”,将本地的居民称呼为“bod-pa”。这两只鱼精的名称来源于藏语“bon-po-pa”的音译。因此,奔波儿灞与灞波儿奔的名字就是吴承恩直接根据音译而来的。有来有去是观音坐骑金毛犼的得力手下。有来有去的工作就是每年为金毛犼去朱紫国抓宫女,虽然做着这样的事情,但有来有往是个有良心的小妖,对金毛犼的行径非常不满。这个名字的寓意是指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事情都是有来有往的,正好诠释了金毛犼这一难。在西游记中还有很多奇葩的名字,例如伶俐虫、小钻风、巴山虎、精细鬼、倚海龙、刁钻古怪、古怪刁钻等等,这些名字其实都是在传递吴承恩在相对应的磨难中想要传达的理念。每一个名字,都寄托了吴承恩的情感。整个《西游记》表面上看是唐僧一行西天取经, 但是实际上看来是下层和上层的对抗, 那些妖怪未必就不如神仙, 或者有些妖怪比神仙还要强, 但却因为出身、资历等种种原因屈居人下。《西游记》中妖怪除个别的, 大都实力强横, 悟空几次三番请救兵才能降住他们。那些从上界私逃的妖, 包括像猪八戒和沙僧这样由人修行成仙在被贬的, 可以看出并不是天生天养的神。对于《西游记》中的世界, 人兽禽可以说是最底层的, 仙佛就是上层。有很多妖怪其实并不是非要吃唐僧的, 是唐僧自己跑到人家的地盘上, 有些妖怪己经放了唐僧还是要被杀、被抓! 而李彪、刘洪两人代表的下层,反而杀了代表统治阶级的陈光蕊, 这也是下层人对上层的对抗。
《水浒传》鲁智深, “智慧”在梵语中是“般若”的意译。《佛教大辞典》释:智慧, 即“般若”的意译。般若波罗蜜, 《六度集经》等即译作“智度”或“度无极”。东晋道安《道行经序》: “大哉智度, 万圣资通, 咸宗以成也。”故此“智”即指“般若”。
沩仰宗僧谱:慧维妙真恒,心空悟上乘。续宗宏法远,万古耀莲灯。
如现代兴福寺方丈同意接纳本性禅师的出家,时在1985 年10 月28 日(即农历九月十五)为其剃度,妙生方丈为取法名“本善”,悉明监院为取法名“本性”,在未有明示的前提下,供其选择。这在佛教界是鲜见的,一般都是师父取什么法名就是什么法名。作为一名小沙弥,本性禅师还是斗胆问方丈“本善”与“本性”各有什么含义?方丈告知他:孟子主张“性本善”,《三字经》上说“人之初,性本善”,本性即善;《六祖坛经》上说:“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本性即佛性也。噢,原来如此。本性禅师心想,既然我选择出家,当选佛家而不是儒家。儒家张扬的是社会秩序,佛教探究的是人心本性。社会秩序是统治者的课本,人心本性是一切人的疑问。“本性”是个好法名,旨在启发天下众生的觉悟,从此沿用至今。“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是佛教的定义。选择“本性”法名,只能说明与监院悉明恩师更有缘一点。同时也说明妙生方丈的大度,即便未选择“本善”,但他始终以“本善”称呼本性禅师,直至老之将至,直至往生,令本性禅师感动不已,铭记一生。佛界有云:年复一年的禅修,不及忆念师父的一刹那。道理深奥,耐人寻味。本性师宗于禅宗,而禅宗讲究“直见本性”。法名的由来,缘定了一生。(文章节选自《心月孤圆》,由宗教出版社出版发行,作者戎章榕为知名作家。)
“法名”不能随便人称呼,是出家僧人,或在家学佛修行的人可以称。僧人出家的目的就是为了学法,学习究竟无上的佛法,达到人生的解脱彼岸,而后才更有资本来度化众生。既然是学法,那么必然就需要有个有别于世俗的名字,通常叫“法名”或“法号”。很多朋友都对出家人的法名比较感兴趣,往往告诉朋友我的法名之后,接下来的一句话都是这样:“师傅,你的法名是什么意思呢?”要说意思,不应该问我啊,因为我们的法名都是师傅给取,而且是按照师傅的辈分而来。佛教界所用的法名,其中的第一个字是所有师兄弟所共同的,此即与传承辈份有关。譬如此师傅是惟字号,徒弟应为应为‘传’,则师兄弟之法名皆为传。名字只是一个称呼,不过硬要是从名字中找点什么意思来,还是可以的。据观察师傅给徒弟取的名字大多数不外乎以下几种:1、对徒弟的勉励,希望徒弟不忘师命,精进修行。2、对徒弟的不足,希望徒弟记住自己的缺点,早日改正。下面我拿我们寺院的一小师傅的法名和大家共同分享:小戒音生性好动,喜言说,常说无关佛理之事。老师傅希望他能少说多做,取名戒音。记得给他取法号那天,师傅把他喊到了大殿佛前。老师傅说人有两个耳朵,两个眼睛,一个嘴,这是为什么呢。戒音歪着脑袋,紧锁眉头,陷入了思考。不大一会,带着兴奋的语气说道:“因为猩猩是这样。”老师傅摇了摇头说:“那是告诉你要多听、多看,少说话。当说则说,不当说则不说,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对什么人要说什么话。一切都要有准则,不能说话不过脑子,图一时痛快。”老师傅看了看戒音又说道:“修行人六根要清净,六根清净方为道。要保持耳根的清净,一心念佛,心不能被外在的环境所转变。多听佛理,少听是非。”戒音点了点头。听了老师傅的话我陷入了沉思,两个字透露出人生的哲理,两个字透露了师傅对弟子的爱护,两个字让我学习一辈子,受用一辈子。
戒音,戒别人的赞叹之音,不要高傲,眼中无人。
戒音,戒别人的冷嘲热讽之音,把握自己的正念正行。
戒音,戒外在的一切烦恼之音,永留智慧音、佛音。
亲爱的朋友,您是不是也需要戒音呢?
小戒音很有意思,在以后的时间我将告诉大家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带你们越过高高的黄墙,穿过庄严的殿堂,走进低矮的禅院。看看僧人的生活,看看我们的小戒音都干吗呢。(文:慧杰法师)
关于法名,应该注意的是公安部关于能否使用佛教法名、伊斯兰教经名登记户口办理居民身份证有关问题的批复
2007年2月26日公安部《公安部关于能否使用佛教法名、伊斯兰教经名登记户口办理居民身份证有关问题的批复》(公治[2007]50号)中指出:
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安厅:
你厅《关于能否使用佛教法名、伊斯兰教经名登记户口办理居民身份证的请示》(宁公(治)发[2007]21号)收悉。经商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国家宗教事务局,现批复如下:
一、根据佛教教规规定,已出家的佛教徒法名与世俗姓名不能并存,因此,已出家的佛教徒在登记户口、办理居民身份证时应当使用其本人的佛教法名,并在户口曾用名项目内登记世俗姓名;未出家的佛教徒在登记户口、办理居民身份证时则不得使用其本人的佛教法名。
二、鉴于伊斯兰教经名仅具有宗教意义,限于在宗教仪式等场合使用,其信徒在从事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等事务时均使用本人的世俗姓名,因此,伊斯兰教信徒在登记户口、办理居民身份证时不得使用其本人的伊斯兰教经名。
二、佛教名人法名故事
1、朱元璋(明太祖)
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人,幼名重八,参加农民起义军后改名元璋,字国瑞,元末农民起义军首领,明朝开国皇帝(1368年—1398年在位),史称明太祖,卓越的军事家、战略家、统帅。朱元璋幼时贫穷,曾为地主放牛。1344年(元至正四年),入皇觉寺,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1356年(至正十六年)被部下诸将奉为吴国公。同年,攻占集庆路,将其改为应天府。1368年(至正二十八年)朱元璋击破各路农民起义军后,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后结束了蒙元在中原的统治,平定四川、广西、甘肃、云南等地,最终统一中国。朱元璋在位期间,下令农民归耕,奖励垦荒;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组织各地农民兴修水利;大力提倡种植桑、麻、棉等经济作物和果木作物、他还徒富民,抑豪强;下令解放奴婢等等。经过洪武时期的努力,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了,史称洪武之治。1380年(洪武十三年),朱元璋废丞相,设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三司分掌权力,进一步的加强了中央集权。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逝于应天,享年71岁,庙号太祖,谥号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葬南京明孝陵。
1、朱元璋法名和名字的来历。朱元璋少时至皇觉寺拜释高彬法师为师,当了和尚,法号有如净、元龙、悟能之说。从释高彬法师学佛习武。24岁在元末农民运动中还俗从戎,加入濠州郭子兴的队伍,甚得郭子兴的器重。在鄱阳湖与陈友谅战斗中取得胜利,自立为吴王。至1368年,在北伐的胜利声中,朱元璋四十岁时,在应天(南京)即帝位,建国号明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对佛教采取保护政策,在朝廷设僧录司官,统领全国佛教。于洪武十四年(1381年)还规定了僧人的服装。五台山普恩寺还有明洪武御制诗∶
师心好善善心渊,宿因旷作今复坚。与佛同生极乐天,观空利物来东边。目有神光顶相圆,王公稽首拜其前。笑谈般若生红莲,周旋俯仰皆幽玄。替佛说法近市廛,骅骝杂还拥粉钿。飘飘飞度五台巅,红尘富贵心无牵。松下趺坐自忘缘,人间甲子不知年,此之谓入如来禅。元朝的时候,普通平民是不允许有姓名的。照记载,元代汉人百姓如果不上学的话是不能有名字的,只能以父母年龄相加或者出生的日期命名。朱元璋的世祖名仲八,生有三子,长子名六二、次子名十二、三子名百六,百六是朱元璋的高祖。朱百六有两个儿子,长子名四五、次子名四九,四九是朱元璋的曾祖。朱四九生了四个儿子,依次名为初一、初二、初三、初十,初一是朱元璋的祖父。朱初一有两个儿子,叫五一、五四,五四(朱世珍)是朱元璋的父亲。伯父和父亲各生四子,依出生先后排名,朱五一的儿子叫重一、重二、重三、重五;朱五四的儿子叫重四、重六、重七、重八,重八就是朱元璋(有一种说法是朱元璋刚生下来的时候,身上有虫子爬(估计是蛔虫),其父即给他起名“虫扒”,后又改为重八)。朱世珍妻陈二娘。朱元璋后来参加起义军,当了元帅,觉得“重八”这个名字太土,就自己给自己改名元璋。
朱元璋也有人们许多不知道的一面,比如说他的名字就有五个之多:朱重八-朱元龙-朱兴宗-朱国瑞-朱元璋。最初的姓名,也就是众所周知的“朱重八”,《明朝那些事》的作者曾在书里讲:朱重八,一看名字,就是个命苦之人啊!为什么这么讲呢,在元朝时代,底层人民普遍教育程度不高,生了孩子起不出来什么阳春白雪的高雅姓名。那怎么办呢?就拿数字取名吧,佶屈聱牙的名咱不认识,天天要用到的数字还是认得的,直接拿数字取名,简单粗暴又省事!于是朱家几兄弟,重一、重二、重三、重四…朱元璋的奶名,也就是朱重八,也就是诞生于这么一个文化背景之下。第二个名字,朱元龙,那这个名字又是从何而来的呢?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在幼年时期,朱元璋娇弱多病,到了家附近的皇觉寺求寺庙里的主持高彬,将他收下做了个俗家弟子,起名叫朱元龙。第三个名字,朱兴宗,这个名字是朱元璋初期发迹后为自己更换的名字。他为全家人都改了新名字,父亲本命朱五四被盖成了朱世珍,大哥朱重五摇身一变成了朱兴隆,二哥朱兴盛,三个朱兴祖…,一家人齐齐整整,朱家兄弟就这样被朱元璋改成了兴字辈,连起来就是隆盛祖宗。最赫赫有名的还是朱元璋这一名字。
“朱元璋”这个名字,这是他加入义军之后所起的。
【璋】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剡上爲圭,半圭爲璋。从玉章聲。《禮》:六幣:圭以馬,璋以皮,璧以帛,琮以錦,琥以繡,璜以黼。
諸良切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剡上爲圭。聘禮記曰。圭剡上寸半。雜記曰。剡上左右各半寸。半圭爲璋。見詩毛傳及公羊傳注,周禮注。从王。章聲。諸良切。十部。禮六幣。圭以馬。璋以皮。璧以帛。琮以錦。琥以繡。璜以黼。見周禮小行人注。六幣所以享也。享天子用璧。享后用琮。皆有庭實。以馬若皮。皮,虎豹皮也。用圭璋者,二王之後也。二王後尊。故享用圭璋而特之。其於諸矦亦用璧琮耳。子男於諸矦則享用琥璜。下其瑞也。按六玉皆見上文。圭見璋字下。故引禮總言其所用之幣。
【璋】本是元朝将领发明的一种武器,朱元璋的名字含义其实就是【诛】【元】【璋】,即诛灭元朝的武器,表达了他的理想和抱负——诛灭元朝。朱元璋”这个名字,这是他加入义军之后所起的。璋是古代玉器的一种,所谓“璋,剡上为圭,半圭为璋”,另外璋这种玉器非常锋利。“元”指的就是元朝。“朱”字与“诛”同音。合起来就是“诛元璋”,朱元璋改名正是表示自己解决反元的决心,寓意自己是诛灭元朝的利器。
是巧合还是天意?朱元璋的名字竟决定了明朝皇帝的人数!朱元璋在成为义军之前的名字叫朱重八,重八的意思就是两个八加在一起刚好就是一十六,众所周知明朝丢整个时期也只有16位皇帝,分别是:“太祖_朱元璋,惠帝_朱允炆,成祖_朱 棣,仁宗_朱高炽,宣宗_朱瞻基,英宗_朱祁镇,代宗_朱祁钰,英宗_朱祁镇,宪宗_朱见深,孝宗_朱佑樘,武宗_朱厚照,世宗_朱厚熜,穆宗_朱载垕,神宗_朱翊钧,光宗_朱常洛,熹宗_朱由校,思宗_朱由检(崇祯皇帝煤山吊死而终)!
2、明太祖朱元璋如何为子孙后代起名的?
明太祖朱元璋文化不高,却是取名的好手。中国人起名字,一是要讲究含有深意,二是要讲究辈分之分,三就是名字的忌讳。朱元璋考虑随着子孙繁衍,可能会名字重复,于是亲自为子孙们制定了取名命字的原则和方法。按照”辈行”法则起名字.
他为24个儿子的后代世系,各拟定了20个字,每个字为一世。
长子,朱标,二子,朱樉,三子,朱棡,四子,朱棣。五子,朱橚,六子,朱桢,七子,朱榑,八子,朱梓,九子,朱杞,十子,朱檀。,十一子,朱椿,十二子,朱柏,十三子,朱桂,十四子,朱楧,十五子,朱植,十六子,朱栴,十七子,朱权,十八子,朱楩。十九子,朱橞,二十子,朱松,二十一子,朱模,二十二子,朱楹,二十三子,朱桱,二十四子,朱栋,二十五子,朱(木彝),二十六子,朱楠。
朱元璋一生共有26个儿子。我们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26个儿子的名字,虽然没有辈分之分,但却有一个相同点,那就是都带有一个木字旁。朱元璋在给自己的儿子起名字的时候全部用木旁,古人给同一个辈分的人起名字用同一个偏旁其实很正常,不过因为朱元璋有26个儿子,他意识他自己的子孙中肯定有重名的~就给26个儿子每个人定了一个辈分表,每个表20个字,从他的孙子开始,依次向下起名字。比如燕王朱棣的就是:“高瞻祁见佑,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这里面又规定,自他孙子辈每五个字的命名,以“火土金水木”为顺序,依次以偏旁命名。因此明朝的皇帝从名字上一看就知道是朱元璋的第几代后人,也知道他们之间的辈份关系。来看朱元璋第四子朱棣这一脉起名所依靠的诗句是:高瞻祁见祐,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对于明朝历史熟悉的小伙伴其实也发现了其中的规律,那就是这些诗句中的字,其实就成为了名字中的辈分。我们把朱棣之后五代皇帝的名字列出来,则更会一目了然,后代皇帝的名字分别是:朱高炽、朱瞻基、朱祁镇、朱见深、朱祐樘,他们名字中间的字,是不是正好对应了上面的诗句呢。 同样,其他的王府也有这些规定,比如太子朱标,本来他的名下的辈分表应该是帝系,但是他的儿子被他的叔叔夺了位,所以只传到他的孙子。朱标的20字是:“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我们知道的人只有建文帝叫朱允炆,他的儿子叫朱文圭.分别是火和土旁,符合那起名规律。
朱元璋二十六个儿子,名字一览一目了然。为何都会有个木字旁呢?这就得说一说中国的五行了,我们都知道中国的五行,金,木,水,火,土这五个属性相生相克。金可以生水, 水可以生木, 木可以生火, 火可以生土, 土又可以生金。 金克木, 木克土, 土克水, 水克火, 火克金。朱元璋儿子的名字一来五行文化蕴含其中,二来木在古代象征着繁荣,双木成林,三木成森,有木才能植根,有根才能枝叶繁茂,朱元璋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代繁荣昌盛、永世不绝。然后我们再说朱元璋孙子辈的名字,如出一撤,孙子辈以后都是严格按照五行来起的。
几子孙初生,由宗人府依据世次顺序取双名,双名中的前一个字即太祖所取,后个字则必须是一个以五行做偏旁的字,五行则以“火、土、金、水、木”为顺序,如“火”为朱元璋孙子辈命名所用偏旁。
在朱元璋为24房子孙所取派语中,长房东宫懿文太子朱标的后裔世系派字是:“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第四房燕王府也即后来成为明朝帝系的朱棣后裔世系派字是:“高瞻祁见(礻+右),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促,简靖迪先猷。”如建文帝朱允(火文),即是朱元璋长房“允”字辈,“火”行。又如最后一个皇帝崇祯朱由检,即第四房第十代,属“由”字辈,“木”行。
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元年(1368年)登基后,实行皇子封王制度,以固大明江山社稷。太祖26子中除长子朱标封为太子,第二十六子朱楠因年幼夭折未封外。北起辽冀,南抵湘桂;东江鲁,西甘川。数百万平方公里的中华大地上,秦愍王朱樉、晋恭王朱棡、燕王朱棣(后尊为帝系)、周定王朱橚、楚昭王朱桢、齐王朱榑、潭王朱梓、赵王朱杞、鲁荒王朱檀、蜀献王朱椿、湘献王朱柏、代简王朱桂、肃庄王朱楧、辽简王朱植、庆靖王朱[木旃]、宁献王朱权、岷庄王朱楩、谷王朱橞、韩宪王朱松、沈简王朱模、安惠王朱楹、唐定王朱桱、郢靖王朱栋、伊厉王朱[木彝]等24子全部受封其间为亲王。侄孙朱守谦封为靖江郡王。
明庄烈帝朱由检,则是燕府(后成祖)第十代“由”字辈,故范“由”字,而“由”字辈在燕府系第十代,后字当从“木”。
朱元璋在为子孙后代们设计起名字的规则时,其实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朱元璋的子孙后代们和他有一个共同点,能生,名字的规则虽然定好了,可是带这些五行偏旁而又高大上的汉字到了后来就不够用了。汉字有限,而朱元璋的后代却一直在繁衍,以五行为偏旁的字,最后连俗不可耐的字都被用光了,自己祖辈的名字又不能用,这些该怎么办,难道只能违背祖训,当然这在明朝是大逆不道的,于是这些为子孙想不到名字的王爷们开始“造字”。明朝的王爷们想到了自己的太祖只是规定了偏旁,又没说具体的字,于是到了后来,朱元璋的子孙后代中,就出现了朱申锯、朱觐锥、朱弥铲、朱弥钳等等的类似于以“工具”命名的名字。于是大批的生僻字就被造了出来,我们继续举一些以“金字旁”为人名的例子,比如说:朱慎镭、朱同铬、朱在钠、朱恩钾、朱效钛、朱诠铍、朱弥镉等。
3、朱元璋与佛教的因缘
朱元璋《释道论》言:“僧言地狱镬汤,道言洞里乾坤、壶中日月,皆非实象。此二说俱空,岂足信乎!然此佛虽空,道虽玄,于内齐天机而人未识,何也?假如三教,惟儒者,凡有国家者不可无。”1378年,久居皇宫的朱元璋决定出宫参佛,朱元璋到达寺庙前,方丈早已率领众人在门前恭迎,一番寒暄问候,就该引领皇帝入正殿礼佛。朱元璋询问方丈自己需不需要下跪。方丈机智回答朱元璋:见在佛不拜过去佛。朱元璋听后,非常满意。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现代佛不用跪拜过去佛。因为在佛家中讲,佛有过去佛、现代佛、未来佛。这里的意思是尊皇帝为现在佛,将皇帝与佛祖对等,关系对等就不用跪拜。洪武六年(1373年),朱元又下诏,将唐宋以来的 计僧售牒 改为免费发给,并放宽僧人的活动范围:著礼部知道:一切南北僧道,不论头陀人等、有道善人,但有愿归三宝,或受五戒、十戒、持斋、戒酒、习学经典,明心见性,……不率山林、城郭,乡落村中,恁他结坛上座,拘集僧俗人等,日则讲经说教,化度一方,夜则取静修心(《释氏稽古略续集》卷二)。朱元璋在位期间先后御制了许多振扬佛教 的论文和诗谒,《明太祖文集》收文章46篇,收入《护法集》的诗文有36篇:《佛教利济说》、《心经序》、《三教论》、《释道论》、《诵经论》、《修教论》、《明施论》、《宦释论》、《鬼神有无论》、《空实喻》、《拔儒僧文》、《僧道衡说》、《僧妙云说》、《僧竺隐说》、《清教录》、《喻钟山僧敕》、《喻天界寺僧》、《赐宗泐免官说》、《问佛仙》、《还经示僧》、《天界寺花架说》、《戒僧陶冶文》、《又谕僧》、《习唐太宗圣教序》、《游寺记》、《灵谷寺记》、《游祈庵记》、《牛首山庵记》、《僧犯宪说》、《赦二役囚人》、《祭宝志公文》、《祭道林文》、《賛十六罗汉》、《诗谒十九首》、《山居诗十二首》、《赞颂十三首》。洪武十年(1377年),朱元璋诏天下沙门讲《心经》、《金刚》、《楞伽》三经。命宗泐,如玘等注释颁行 (同上)。作为皇帝的朱元璋不仅规定了和尚应当念什么经,而且还将佛教的仪式仪规 标准化 并推行于全国:即今瑜加、显密法事仪式及诸真言密咒,尽行考校稳当,可为一定成规,行于天下诸山寺院,永远遵守,为孝子、顺孙慎终追远之道,人民州里之间祈禳伸请之用。凭僧录司行文书与诸山住持并各处僧官知会,俱各差僧赴京,于府内关领法事仪式,回还后学习三年。凡持瑜伽教僧赴京试验之时,若于今定成规仪式通者,方许为僧;若不省解,读念且生,须容周岁再试。若善记诵,无度牒者,试后,就当官给予;如不能者,发为民。1391年,朱元璋特意颁布了《申明佛教榜册》(共10条),其宗旨在于:今天下之僧,多与俗混淆,尤不如俗者甚多,是等其教而败其行,理当清其事而成其宗。令一出禅者禅,讲者讲,瑜伽者瑜伽,各承宗派,集众成寺。有妻室愿还俗者听,愿弃离者听。僧录司一如朕命,行下诸山,振扬佛法以善世.其要者有三:自经兵之后,僧无统纪,若州若府,合令僧纲司、僧正司验倚郭县分,僧会司验本县僧人,杂处民间者,见其实数,于见有佛刹处,会众以成丛林,清规以安禅。其禅者,务遵本宗公案,同心目形以证正果。讲者,务遵释迦49秋妙音之演,以导愚昧。若瑜伽者,亦见于佛刹处,率众熟演显密之教、应供,是方足孝子、顺孙报祖父母劬劳之恩。以世俗之说,斯教可以训世;以天下之说,
从朱元璋撰写的《皇陵碑记》碑文中记载他经历「空门礼佛,出入僧房」。朱元璋登定典以後,「托身於寺四年,常思之」。首先他重建了自己早年出家的皇觉寺。据《中国宗教名胜》中载∶「龙兴寺,在今安徽凤阳县城北凤凰山日精峰下。前身是明太祖朱元璋早年出家的皇觉寺,其立国称帝後从凤阳的甘郢移至今址重建,赐名『大龙兴寺』,并新撰写《龙兴寺碑》文,设僧录官主持,颁降龙兴寺印。据《洪武实录》载,有佛殿、法堂、僧舍三百八十一间,为国内著名大刹。至历经六百馀年,尚有殿阁二十馀间,占地数亩,红墙黄瓦,掩映於茂林修竹间。寺内藏有朱元璋画像、铁像以及铜镬、铸有铭文的铜罄等。今『龙兴古刹』牌坊、『皆大欢喜』牌额、明铸大铜镬、铜钟、明万历诗碑等文物,完好无损。大殿内东西两廊,明、清两朝名人题咏琳琅满目,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朱元璋亲书的「第一山」石刻,有僧法衍曾写《游第一山》诗以记其事∶
三百年来瞬息间,红尘不染白云间。
老僧记取龙兴寺,第一人题第一山。
重修复制明太祖画像悬挂於大殿正中,两旁有清咸丰年间状元孙家鼎撰的对联云∶
始为僧继为王终为帝龙兴今仰圣人容;
生於沛学於泗长於濠凤阳昔锺天子气。
重用僧人。明洪武初朱元璋皇帝敕令释宝昙国师往四川峨眉山常住。据《峨眉山志》载,宝昙国师,吴人,断岩禅师後身,洪武初,敕往峨峰,重建铁瓦殿,并铸普贤金像。留蜀十年,道化大行。後召还,卒於天界寺。明太祖寄《宝昙禅师》诗二首∶

断岩知是再来身,今日还修未了因。
借问山中何所有,清风明月最相亲。

山中静阅岁华深,举世何人识此心。
不独峨眉幻银色,从教大地变黄金。
朱元璋还选有道高僧侍奉诸王。洪武十五年(一三八二年),马皇后逝世。明太祖朱元璋敕选有道高僧侍奉诸王子,为诸王诵经荐福。当时,由任僧录司左善世宗泐的推荐,临济宗高僧道衍(一三三五年至一四一八年)[长洲(江苏苏州)人,俗姓姚,名广孝,出家後法号道衍、字期道、号独庵]至燕京(今北京)侍奉明太祖的第四子朱棣。後来,成祖即帝位,授道衍僧录司左善世,永乐二年,拜衍道为资善大夫,太子少师。
明太祖朱元璋对高僧大德的敬仰,并御制诗以赠之。仅在五台山就有他御制诗碑二则∶
1、在五台山普光寺明洪武年间太祖朱元璋御制诗∶
沙门号壁峰,五台山愈崇。
固知业已白,此来石壁空。
能不为禅缚?区区几劫功。
处处食常住,善世语庞鸿。
神出诣灵鹫,浩瀚佛家风。
虽已成正觉,未入天台丛。
一朝脱壳去,人言金壁翁。
从斯新佛号,盏水溢蛟龙。
飞锡长空吼,只履挂高松。
年逾七十岁,玄关尽悟终。
果然忽立化,飘然陵苍穹。
寄与壁峰翁,是必留禅宗。
据明·释镇澄法师著《清凉山志》载∶「金壁峰、宝金、字壁峰,乾州石氏子。童年依云寂温公,剃发受具。後学禅观,叩晋海云公。遁峨眉,柏叶为食。後北游,至五台山栖灵鹫庵,元帝因请祈雨有功,赐号寂照圆明大师。至明洪武戊申(一三六八年),上(指明太祖)诏至奉天殿,应对称旨,命居天界寺,日接天顔,训唱法义。赐紫衣、金钵,及御制诗。」
2、五台山普恩寺还有明洪武御制诗∶
师心好善善心渊,宿因旷作今复坚。
与佛同生极乐天,观空利物来东边。
目有神光顶相圆,王公稽首拜其前。
笑谈般若生红莲,周旋俯仰皆幽玄。
替佛说法近市廛,骅骝杂还拥粉钿。
飘飘飞度五台巅,红尘富贵心无牵。
松下趺坐自忘缘,人间甲子不知年,
此之谓入如来禅。
据《清凉山志》具生吉祥传载∶「具生吉祥,中天竺迦维罗国刹帝利种,三藏五明,无不彻究。入雪山习定,十有三年,得奢摩地,证於迦罗室利尊者,尊者可也,且令护持。明初,因礼五台,特来东土。洪武二年(一三六九年)既游五顶,驻锡寿安禅林。洪武七年(一三七四年)上闻其行,诏住蒋山,开化京师。听法者风云骈集,见师慈相,善心油然,四方檀施,填门塞路,师莫然自若,悉济饥贫。八年春,太祖赐诗慰之,诗中有『笑谈般若生红莲』之句。十四年(一三八一年)师足患疾不能行,帝敕医疗之。师奏往五台……不久,至午,师盐沐、更衣危坐,长吁而化,荼毗得五色舍利。门人建塔於西林庵。他著有《示众法语》三卷,并译《七枝戒本》传世。」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後,对佛教采取保护政策,在朝廷设僧录司官,统领全国佛教。於洪武十四年(一三八一年)还规定僧人的服装∶禅僧茶褐常服、青縧玉色袈裟;讲僧玉色常服、绿縧浅红袈裟;教僧皂常服、黑縧浅红袈裟;僧官如之。惟僧录司官,袈裟、绿文及环皆饰以金。
《明史·太祖本纪》节选:帝疾大渐,遗诏曰:“朕膺天命三十有一年,忧危积心,日勤不怠,务有益于民。奈起自寒微,无古人之博知,好善恶恶,不及远矣。今得万物自然之理,其奚哀念之有?皇太孙天下归心,宜登大位。内外文武臣僚同心辅政,以安吾民。丧祭仪物,毋用金玉。孝陵山川因其故,毋改作。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诸不在令中者,推此令从事。”辛卯,葬孝陵,谥号高皇帝,庙号太祖。
帝天授智勇,统一方夏,纬开经文,为汉、唐、宋诸君所未及。当其肇造之初,能沉几观变,次第经略,绰有成算。尝与诸臣论取天下之略,曰:“朕遭时丧乱,初起乡土,本图自全。及渡江以来,观群雄所为,徒为生民之患,而张士诚、陈友谅尤为巨蠹。士诚恃富,友谅恃强,朕独无所恃。惟不嗜杀人,布信义,行节俭,与卿等同心共济。初与二寇相持,士诚尤逼近,或谓宜先击之。朕以友谅志骄,士诚器小,志骄则好生事,器小则无远图,故先攻友谅。鄱阳之役,士诚卒不能出姑苏一步,以为之援。向使先攻士诚,浙西负固坚守,友谅必空国而来,吾腹背受敌矣。二寇既除,北定中原,所以先出山东、次河洛,止潼关之兵不遽取秦、陇者,盖扩廓贴木儿、李思齐、张思道皆百战之余,未肯遽下,急之则并力一隅,猝未易定,故出其不意,反旗而北。燕都既举,然后西征。张、李望绝气穷,不战而克,然扩廓犹力抗不屈。向令未下燕都,骤与角力,胜负未可知也。”
帝之雄才大略,料敌如神,料敌制胜,率类此。故能戡定祸乱,以有天下。语云:“天道后起者胜。”岂偶然哉。

明太祖朱元璋
2、鸠摩罗什(译经大师 三论之祖)
鸠摩罗什(Kumārajīva,344-413农历4月13), 一译”鸠摩罗什(耆)婆”,略称”罗什”或”什”,意译”童寿”。祖籍天竺,混血,出生于西域龟兹国(今中国新疆库车),拜凉国国师。家世显赫,其祖上为名门。鸠摩罗什自幼天资超凡,半岁会说话,三岁能认字,五岁开始博览群书,七岁跟随母亲一同出家,曾游学天竺诸国,遍访名师大德,深究妙义。他年少精进,又博闻强记,既通梵语,又娴汉文,佛学造诣极深。博通大乘小乘。精通经藏、律藏、论藏三藏,并能熟练运用,掌控自如,乃三藏法师第一人,与玄奘、不空、真谛并称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家。位列四大译经家之首,翻译学鼻祖,语言学大师。东晋太元八年(384年),后凉太祖吕光取西域高僧鸠摩罗什到达甘肃凉州,鸠摩罗什在凉州待一十七年弘扬佛法,学习汉文,吕隆拜其为凉国国师。弘始三年入长安,至十一年与弟子译成《大品般若经》、《法华经》、《维摩诘经》、《阿弥陀经》、《金刚经》等经和《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等论,系统介绍龙树中观学派的学说。总计翻译经律论传94部、425卷,其中”三论”(《中论》、《十二门论》、《百论》)为三论宗主要依据;《成实论》为成实学派主要依据;《法华经》为天台宗主要依据;《阿弥陀经》为净土宗所依”三经”之一等。
鸠摩罗什是世界著名思想家、佛学家、哲学家和翻译家,中国佛教八宗之祖。其译经和佛学成就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著名弟子有道生、僧睿、道融、僧肇,合称”什门四圣”。
[鸠]
卷四 鳥部 鳩(鸠) jiū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鹘鵃也。从鳥九聲。
居求切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鶻鵃也。按今本說文奪譌。鳩與雉雇皆本左傳。鳩爲五鳩之緫名。猶雉爲十四雉之緫名,雇爲九雇之緫名也。當先出鳩篆。釋云五鳩,鳩民者也。乃後云鶌鳩,鶻鵃也。鵻,祝鳩也。秸?,尸鳩也。鴡,王鴡,鴡鳩也。鴡鳩鳥。故別爲類廁之。而?爲爽鳩。已見於隹部矣。度說文古本當如是。今本以鳩名專系諸鶻鵃。則不可通矣。毛詩召南傳曰。鳩,尸鳩秸鞠也。衞風傳曰。鳩,鶻鳩也。月令注曰。鳩,搏榖也。經文皆單言鳩。傳注乃別爲某鳩。此可證鳩爲五鳩之緫名。經傳多假鳩爲逑,爲勼。辵部曰。逑,斂聚也。勹部曰。勼,聚也。从鳥。九聲。居求切。三部。
[摩]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研也。从手麻聲。
莫婆切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揅也。揅各本作硏。今正。此以揅與摩互訓。石部硏之訓䃺也。手部揅之訓摩也。義各有屬。無容淆之。摩揅之功,精於䃺硏。挼下曰。兩手相切摩也。學記曰。相觀而善之謂摩。凡毛詩爾雅如琢如摩,周禮刮摩字多从手。俗从石作磨。不可通。从手。麻聲。莫鄱切。十七部。
[罗]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以絲罟鳥也。从网从維。古者芒氏初作羅。
魯何切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㠯絲罟鳥也。釋器。鳥罟謂之羅。王風傳曰。鳥網爲羅。从网。从維。會意。魯何切。十七部。或作罹。俗異用。古者芒氏初作羅。葢出世本作篇。
[什]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相什保也。从人、十。
是執切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相什𠈃也。族師職曰。五家爲比。    十家爲聯。五人爲伍。十人爲聯。使之相𠈃相受。鄭云。𠈃猶任也。宮正注。五人爲伍。二伍爲什。雅頌以十篇爲一什。按後世曰什物,古曰任器。古今語也。任急言之曰什。如唐人詩十可讀如諶也。周禮牛人,司𣜩皆有任器。鄭云。任猶用也。从人十。此舉㑹意包形聲。是執切。七部。
鸠摩也是中国罕见姓氏,为外来姓氏,由天竺(今印度)发源。据《郑樵通志·诸方复姓》记载:”鸠摩氏,晋西域天竺人鸠摩炎世为国相,生罗什,为僧入中国。”
《晋书》记载:“鸠摩罗什,天竺人也。世为国相。父鸠摩罗炎,聪懿有大节,将嗣相位,乃辞避出家,东渡葱岭。龟兹王闻其名,郊迎之,请为国师。王有妹,年二十,才悟明敏,诸国交娉,并不许,及见炎,心欲当之,王乃逼以妻焉。既而罗什在胎,其母慧解倍常。及年七岁,母遂与俱出家。”央视纪录片《新丝绸之路》第四集《一个人的龟兹》描述鸠摩罗什传奇一生之一二.南怀瑾道:后来玄奘法师等人的翻译,在文学境界上,始终没办法超过鸠摩罗什。冯友兰道:公元5世纪的鸠摩罗什,是把佛经译为汉文的最大翻译家之一。这位比肩玄奘的佛经翻译大师,一生译有佛典74部,他所翻译的《金刚经》中,一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盛传至今。2008年新疆电视台《丝路的发现》播放“鸠摩罗什”,提到公元385年,姚苌杀掉苻坚,于长安确立后秦。不久姚兴即位,横扫前秦、西秦、后凉,雄霸北方,国势大增。姚兴推崇儒学和佛教。于是,后秦逐步发展成为十六国中经济和文化最发达的国家。公元401年,姚兴打败后凉吕隆,迎请鸠摩罗什到长安,尊奉为国师。鸠摩罗什是天竺人,汉语译作“童寿”。他七岁时就跟随母亲出家,每天诵一千偈,三万多言。二十岁时,受戒,学习《十诵律》,后赴龟兹(现为新疆),习学大乘。其母曾告之,他将去往东土传经说法,途中将历尽坎坷磨难。两晋列国混乱,其中人才争夺成为一大热点。公元382年,苻坚派骁骑将军吕光攻打龟兹,临行前在宫中对吕光说:“帝王应天而治,以爱民如子为本,并不是贪爱人家的地盘就去攻打,实在是因为那里有怀道之人。听说西国有个鸠摩罗什,深解法相,善明阴阳,是后学的宗师,朕非常想念他。贤哲是国家的大宝,如果打下龟兹,立即用快马把他送回来!”吕光却没有法眼,俘虏了鸠摩罗什后,看不出他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其时,鸠摩罗什三十出头,吕光见他如此年轻,就当作凡人戏耍,硬逼着鸠摩罗什与其表妹龟兹公主成亲。鸠摩罗什怎么也不肯答应,吕光就设计,给他灌酒,灌完后将其与表妹关在一间密室里,可怜鸠摩罗什酒后破戒。习学大乘的鸠摩罗什,愧悔万分,痛不欲生,求死不得,后为弘法,忍辱而生。吕光又让鸠摩罗什骑牛、骑烈马,想把他摔下来。但鸠摩罗什忍辱负重,没有一句怨言。吕光也觉得不好意思,只好罢手。回军途中,吕光听说苻坚兵败淝水,就在姑藏(现甘肃凉州)建立后凉国。鸠摩罗什为他谋划军机,尽管无法传授佛法,但志心不改,仍潜心学习汉语,直至精通圆熟,为以后弘法传教做准备。公元401年,后秦姚兴为延请鸠摩罗什弘法传教,而发兵后凉,大败凉军,迎鸠摩罗什入长安,并拜奉为国师。至此,鸠摩罗什到达东土传经之路,长达十六年!时年五十八岁。从此,鸠摩罗什在长安逍遥园和西明阁译经说法,招收弟子,由国家出面,他组织、主持三千多人的佛经译场。
鸠摩罗什为人仁厚,待人诚恳,空虚我见,善循循善诱,佛行事业,终日不倦。国君姚兴常常对鸠摩罗什叹说:“大师聪明超悟,天下无双,可不能使法种无嗣啊!”总觉得鸠摩罗什如果不能留下后代,是极大遗憾。为能让其留下”法种”,姚兴遂强逼鸠摩罗什接受伎女十名,不让他再住僧坊,另立一座房舍,殷勤款待。当时众人对此议论纷纷,毁誉渐起,甚至有人以此效仿。为能弘法传经,鸠摩罗什仍然忍辱负重,每到讲学时,总先语重心长:“好比臭泥中开莲花,只采莲花,莫取臭泥。”鸠摩罗什不仅培养了大量人才,最大伟绩就是翻译佛经。从后秦弘始三年(公元401年)到长安至公元413年圆寂,十一年中,他在弟子的帮助下译经三十五部二百九十四卷。他的译笔忠于原文,圆通流畅,典雅质朴,并纠正了四百年来他人译经之误,成为后世流传最广的佛教经典。鸠摩罗什精通多种语言。他意识到语言「甜美」对「有用」的重要性,所以他在翻译时总会同时照顾这两端,使得经文「质而不野,简而必诣」(文雅而简约,又不失原文的精神和风貌)。
在中国佛经翻译史上,鸠摩罗什这种简约、流畅、成熟的「意译」,使得中国的佛经翻译出现质的飞跃。著作《红楼梦》、诗人王维、陶渊明的诗词中也受其启发,经常出现经文里的佛学大智。
公元413年,感知大限即近的鸠摩罗什说到“你我因佛法相遇,然而未及尽心,便又要到后世相见,让人悲伤得无话可说。我才智暗昧,却谬充传译者,所出三百余卷,只有《十论》未及删改,与本义并无差别。但愿我的译作,能流传后世,对弘法有益。现在我立誓:若所出经典无谬,焚身后舌不焦烂。白话文即“假如我所传的经典没有错误,在我焚身之后,就让这个舌头不要烧坏,不要烂掉!”不久,鸠摩罗什圆寂,在逍遥宫依佛制焚身,火灭身碎后,惟有舌头完好无损。果然,鸠摩罗什的舌头化成舍利,现今供奉在甘肃武威的鸠摩罗什寺内,也是世界上唯一一颗三藏法师舌舍利子。著名弟子有道生、僧肇、道融、僧睿,时称”什门四圣”。道桓、昙影、慧观、慧严、僧肇、竺道生、道融、僧睿,被称为”什门八俊”。另有道生,僧肇,道融,僧睿,释僧,释昙影,释慧严,释慧观,释道常(恒),释道标被称为什门十哲。
南朝梁僧慧皎撰《高僧传——鸠摩罗什》:鸠摩罗什,此云童寿,天竺(今印度)人也,家世国相。什祖父达多,倜傥不群,名重于国。父鸠摩炎,聪明有懿节,将嗣相位,乃辞避出家。东度葱岭,龟兹(今新疆库车)王闻其弃荣,甚敬慕之,自出郊迎请为国师。王有妹年始二十,识悟明敏,过目必能,一闻则诵,且体有赤黡,法生智子,诸国娉之并不肯行。及见摩炎心欲当之,乃逼以妻焉。
既而怀什,什在胎时,其母自觉神悟超解有倍常日。闻雀梨大寺名德既多,又有得道之僧,即与王族贵女德行诸尼,弥日设供请斋听法。什母忽自通天竺语,难问之辞必穷渊致,众咸叹之。有罗汉达摩瞿沙曰:此必怀智子,为说舍利弗在胎之证。
及什生之后还忘前言,顷之什母乐欲出家,夫未之许。遂更产一男,名弗沙提婆。后因出城游观,见冢间枯骨异处纵横,于是深惟苦本,定誓出家,若不落发,不咽饮食。至六日夜,气力绵乏,疑不达旦。夫乃惧而许焉,以未剃发故,犹不尝进,即勅人除发,乃下饮食。次旦受戒,仍乐禅法,专精匪懈,学得初果。
什年七岁亦俱出家,从师受经,日诵千偈。偈有三十二字,凡三万二千言。诵毘昙既过,师授其义,即自通达,无幽不畅。时,龟兹国人以其母王妹利养甚多,乃携什避之。
什年九岁,随母渡辛头河至罽宾(今克什米尔地区)。遇名德法师盘头达多,即罽宾王之从弟也。渊粹有大量,才明博识,独步当时,三藏九部,莫不该练。从旦至中,手写千偈,从中至暮,亦诵千偈,名播诸国,远近师之。什至,即崇以师礼。从受杂藏中、长二含凡四百万言,达多每称什神俊。遂声彻于王,王即请入宫,集外道论师共相攻难,言气始交。外道轻其年幼,言颇不逊,什乘隙而挫之。外道折伏,愧惋无言,王益敬异。日给鹅腊一双,粳米面各三斗,酥六升,此外国之上供也。所住寺僧乃差大僧五人、沙弥十人营视扫洒,有若弟子,其见尊崇如此。
至年十二,其母携还龟兹。诸国皆聘以重爵,什并不顾。时,什母将什至月氏(今甘肃省兰州以西直到敦煌的河西走廊一带)北山,有一罗汉见而异之,谓其母曰:常当守护,此沙弥若至三十五不破戒者,当大兴佛法,度无数人,与优波掘多无异。若戒不全,无能为也,正可才明携诣法师而已。
什进到沙勒国,顶戴佛钵,心自念言:钵形甚大,何其轻耶?即重不可胜,失声下之。母问其故,答云:儿心有分别故,钵有轻重耳。
遂停沙勒(即疏勒,今新疆喀什一带)一年,其冬诵阿毘昙。于十门修智诸品无所咨受,而备达其妙。又于六足诸问无所滞碍。沙勒国有三藏沙门名喜见,谓其王曰:此沙弥不可轻,王宜请令初开法门,凡有二益:一,国内沙门耻其不逮必见勉强;二,龟兹王必谓什出我国,而彼尊之是尊我也,必来交好。王许焉,即设大会请什升座,说《转法轮经》,龟兹王果遣重使,酬其亲好。
什以说法之暇,乃寻访外道经书。善学围陀含多论,多明文辞、制作、问答等事,又博览四围陀典及五明诸论,阴阳星算莫不必尽,妙达吉凶,言若符契。为性率达,不厉小检,修行者颇共疑之,然什自得于心,未尝介意。
时,有莎车王子、参军王子兄弟二人,委国请从而为沙门。兄字须利耶跋陀,弟字须利耶苏摩。苏摩才伎绝伦,专以大乘为化。其兄及诸学者皆共师焉,什亦宗而奉之,亲好弥至。苏摩后为什说《阿耨达经》,什闻阴界诸入皆空无相,怪而问曰:此经更有何义,而皆破坏诸法?答曰:眼等诸法非真实有。什既执有眼根,彼据因成无实。于是研核大小,往复移时,什方知理有所归,遂专务方等。乃叹曰:吾昔学小乘如人不识金,以鍮石为妙,因广求义要,受诵中百二论及十二门等。
顷之,随母进到温宿国(今新疆阿克苏地区),即龟兹之北界。时,温宿有一道士,神辩英秀,振名诸国,手击王鼓而自誓言:论胜我者,斩首谢之。什既至,以二义相检。即迷闷自失,稽首归依。于是声满葱左,誉宣河外。龟兹王躬往温宿,迎什还国,广说诸经,四远宗仰,莫之能抗。
时王子为尼,字阿竭耶末帝。博览群经,特深禅要,云已证二果,闻法喜踊。乃更设大集,请开方等经奥。什为推辩诸法皆空,无我分别,阴界假名非实。时会听者莫不悲感,追悼恨悟之晚矣。
至年二十,受(比丘)戒于王宫,从卑摩罗叉学《十诵律》。有顷,什母辞往天竺,谓龟兹王白纯曰:汝国寻衰,吾其去矣。行至天竺进登三果。什母临去谓什曰:方等深教应大阐真丹,传之东土唯尔之力。但于自身无利,其可如何?什曰:大士之道利彼忘躯,若必使大化流传,能洗悟蒙俗,虽复身当炉镬,苦而无恨。
于是留住龟兹止于新寺,后于寺侧故宫中,初得放光经,始就披读。魔来蔽文,唯见空牒。什知魔所为,誓心踰固。魔去字显,仍习诵之。复闻空中声曰:汝是智人,何用读此。什曰:汝是小魔,宜时速去,我心如地,不可转也。停住二年,广诵大乘经论,洞其秘奥。
龟兹王为造金师子座,以大秦锦褥铺之,令什升而说法。什曰:家师犹未悟大乘,欲躬往仰化,不得停此。俄而,大师盘头达多不远而至。王曰:大师何能远顾?达多曰:一闻弟子所悟非常,二闻大王弘赞佛道,故冒涉艰危,远奔神国。什得师至,欣遂本怀,为说《德女问经》,多明因缘空假。昔与师俱所不信,故先说也。师谓什曰:汝于大乘见何异相,而欲尚之?什曰:大乘深净,明有法皆空;小乘偏局,多诸漏失。师曰:汝说一切皆空,甚可畏也。安舍有法,而爱空乎?如昔狂人,令绩师绩线,极令细好。绩师加意,细若微尘,狂人犹恨其粗。绩师大怒,乃指空示曰:此是细缕。狂人曰:何以不见?师曰:此缕极细,我工之良匠犹且不见,况他人耶?狂人大喜,以付织师,师亦効焉,皆蒙上赏,而实无物。汝之空法亦由此也。什乃连类而陈之,往复苦至,经一月余日,方乃信服。师叹曰:师不能达,反启其志,验于今矣!于是礼什为师,言:和尚是我大乘师,我是和尚小乘师矣。
西域诸国咸伏什神俊,每年讲说,诸王皆长跪座侧,令什践而登焉,其见重如此。什既道流西域,名被东川。
时符坚僣号关中,有外国前部王及龟兹王弟,并来朝坚。坚引见二王,说坚云:西域多产珍奇,请兵往定以求内附。至符坚建元十三年岁次丁丑正月,太史奏云:有星见于外国分野,当有大德智人入辅中国。坚曰:朕闻西域有鸠摩罗什。襄阳有沙门释道安,将非此耶?即遣使求之。
至十七年二月,鄯善王前部王等,又说坚请兵西伐。十八年九月,坚遣骁骑将军吕光、陵江,将军姜飞,将前部王及车师王等,率兵七万,西伐龟兹及乌耆诸国。临发,坚饯光于建章宫,谓光曰:夫帝王应天而治,以子爱苍生为本,岂贪其地而伐之乎?正以怀道之人故也。朕闻西国有鸠摩罗什,深解法相,善闲阴阳,为后学之宗,朕甚思之。贤哲者,国之大宝。若克龟兹,即驰驿送什。
光军未至,什谓龟兹王白纯曰:国运衰矣,当有勍敌。日下人从东方来,宜恭承之,勿抗其锋。纯不从而战,光遂破龟兹杀纯,立纯弟震为主。光既获什,未测其智量,见年齿尚少,乃凡人戏之。强妻以龟兹王女,什距而不受,辞甚苦到。光曰:道士之操,不踰先父,何可固辞?乃饮以醇酒,同闭密室。什被逼既至,遂 [虚*予]其节。或令骑牛及乘恶马,欲使堕落。什常怀忍辱,曾无异色,光惭愧而止。
光还中路,置军于山下,将士已休。什曰:不可在此,必见狼狈,宜徙军陇上。光不纳。至夜,果大雨洪潦暴起,水深数丈,死者数千。光始密而异之。什谓光曰:此凶亡之地,不宜淹留。推运揆数,应速言归,中路必有福地可居。光从之。
至凉州(今甘肃武威),闻符坚已为姚苌所害。光三军缟素,大临城南。于是窃号关外称年太安。太安元年正月姑臧(今甘肃武威)大风。什曰:不祥之风,当有奸叛,然不劳自定也。俄而,梁谦、彭晃相系而叛,寻皆殄灭。
至光龙飞二年,张掖临松卢水胡沮渠男成及从弟蒙逊反,推建康太守段业为主。光遣庶子秦州刺史太原公纂,率众五万讨之。时论谓业等乌合,纂有威声,势必全克。光以访什,什曰:观察此行,未见其利。既而纂败,绩于合梨。俄,又郭馨作乱,纂委大军轻还,复为馨所败,仅以身免。
光中书监张资文翰温雅,光甚器之。资病,光博营救疗,有外国道人罗叉,云能差资疾。光喜,给赐甚重。什知叉诳诈,告资曰:叉不能为益,徒烦费耳。冥运虽隐可以事试也。乃以五色系作绳,结之,烧为灰末,投水中。灰若出水还成绳者,病不可愈。须臾,灰聚浮出,复绳本形。既而又治无効,少日资亡。
顷之,光又卒,子绍袭位。数日,光庶子纂杀绍自立,称元咸宁。咸宁二年,有猪生子,一身三头。龙出东厢,井中到殿前蟠卧,比旦失之。纂以为美瑞,号大殿为龙翔殿。俄而,有黑龙升于当阳九宫门,纂改九宫门为龙兴门。什奏曰:皆潜龙出游豕妖表异。龙者,阴类,出入有时。而今屡见,则为灾眚。必有下人谋上之变。宜克棊修德,以答天戒。纂不纳,与什博戏,杀棊曰:斫胡奴头。什曰:不能斫胡奴头。胡奴将斫人头。此言有旨,而纂终不悟。光弟保,有子名超。超小字胡奴,后果杀纂斩首,立其兄隆为主。时人方验什之言也。
什停凉(今甘肃武威)积年。吕光父子既不弘道,故蕴其深解无所宣化。符坚已亡,竟不相见。及姚苌僣有关中,亦挹其高名虚心要请。诸吕以什智计多解,恐为姚谋,不许东入。及苌卒,子兴袭位,复遣敦请。
兴弘始三年三月,有树连理,生于广庭。逍遥园葱变为[卄/(〡*臣)],以为美瑞,谓智人应入。至五月,兴遣陇西公硕德西伐吕隆,隆军大破。至九月,隆上表归降。方得迎什入关。
以其年十二月二十日至于长安(今陕西西安),兴待以国师之礼,甚见优宠。晤言相对,则淹留终日。研微造尽,则穷年忘勌。自大法东被,始于汉明,涉历魏晋经论渐多,而支竺所出多滞文格义。兴少达崇三宝,锐志讲集。什既至止,仍请入西明阁及逍遥园,译出众经。什既率多谙诵无不究尽,转能汉言音译流便。既览旧经义多纰僻,皆由先度失旨,不与梵本相应。于是兴使沙门增[(丰*力)/石]、僧迁、法钦、道流、道恒、道标、僧叡、僧肇等八百余人咨受什旨,更令出大品。什持梵本,兴执旧经,以相雠校,其新文异旧者,义皆圆通,众心悏伏莫不欣赞。
兴以佛道冲邃,其行唯善。信为出苦之良津,御世之洪则,故托意九经,游心十二。乃着通三世论,以勖示因果。王公已下并钦赞厥风。大将军常山公显左军将军安城矦嵩并笃信缘业,屡请什于长安大寺讲说新经。续出《小品》《金刚》《般若》《十住》《法华》《维摩》《思益》《首楞严》《持世》《佛藏》《菩萨藏》《遗教》《菩提》《无行呵欲》《自在王因缘观》《小无量寿》《新贤劫禅经》《禅法要》《禅要解》《弥勒成佛》《弥勒下生》《十诵律》《十诵戒本》《菩萨戒本》《释论》《成实》《十住》《中百十二门论》凡三百余卷,并畅显神源,挥发幽致。
于时,四方义士万里必集,盛业久大,于今咸仰。龙光释道生,慧解入微,玄构文外,每恐言舛入关请决;庐山释慧远学贯群经、栋梁遗化。而时去圣久远,疑义莫决,乃封以咨什,语见《远传》;初沙门僧叡才识高明,常随什传写,什每为叡论西方辞体,商略同异云。
天竺国俗甚重文制,其宫商体韵以入弦为善。凡觐国王必有赞德,见佛之仪,以歌叹为贵,经中偈颂皆其式也。但改梵为秦失其藻蔚,虽得大意,殊隔文体。有似嚼饭与人,非徒失味,乃令呕哕也。什尝作颂赠沙门法和云:心山育明德,流熏万由延。哀鸾孤桐上,清音彻九天。凡为十偈辞喻皆尔。
什雅好大乘,志存敷广,常叹曰:吾若着笔作大乘阿毘昙,非迦旃延子比也。今在秦地,深识者寡,折翮于此,将何所论?乃凄然而止。唯为姚兴着《实相论》二卷,并注《维摩》。出言成章,无所删改。辞喻婉约,莫非玄奥。
什为人神情朗彻,傲岸出群,应机领会鲜有伦匹者。笃性仁厚,泛爱为心。虚己善诱终日无勌。姚主常谓什曰:大师聪明超悟,天下莫二。若一旦后世,何可使法种无嗣?遂以妓女十人逼令受之。自尔以来,不住僧坊,别立廨舍,供给丰盈。每至讲说,常先自说譬喻:如臭泥中生莲花,但采莲花,勿取臭泥也。
初什在龟兹,从卑摩罗叉律师受律。卑摩后入关中,什闻至欣然,师敬尽礼。卑摩未知被逼之事,因问什曰:汝于汉地大有重缘,受法弟子可有几人?什答云:汉境经律未备,新经及诸论等多是什所传出,三千徒众皆从什受法。但什累业障深,故不受师教耳。又杯渡比丘在彭城,闻什在长安,乃叹曰:吾与此子戏别三百余年,杳然未期,迟有遇于来生耳。
什未终日,少觉四大不愈,乃口出三番神呪,令外国弟子诵之以自救。未及致力转觉危殆,于是力疾与众僧告别曰:因法相遇殊,未尽伊心,方复后世,恻怆何言?自以闇昧,谬充传译,凡所出经论三百余卷,唯《十诵》一部未及删烦,存其本旨必无差失。愿凡所宣译,传流后世,咸共弘通。今于众前发诚实誓:若所传无谬者,当使焚身之后舌不燋烂。
以伪秦弘始十一年八月二十日,卒于长安。是岁晋义熙五年也。即于逍遥园依外国法以火焚尸,薪灭形碎,唯舌不灰。后外国沙门来云:罗什所谙,十不出一。
初什一名鸠摩罗耆婆。外国制名多以父母为本。什父鸠摩炎,母字耆婆,故兼取为名。然什死年月,诸记不同。或云弘始七年,或云八年,或云十一年。寻七与十一字或讹误,而《译经录传》中犹有一年者,恐雷同三家无以正焉。
鸠摩罗什的名言包含了许多的智慧。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愿。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这两句浅显易懂的说明了人们对待现实生活贫富的心态的知足常乐道理。人生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经文精髓在于人生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当自端心,正念求度。
鸠摩罗什的名言
1、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心山育明德,流薰万里延。哀鸾孤桐上,清音彻九天。
2、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
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
不知足者,常为五欲所牵,为知足者之所怜悯,是名知足。 —-《佛遗教经》
3、若念力坚强,虽入五欲贼中,不为所害。譬如著铠入阵,则无所畏,是名不忘念。 —-《佛遗教经》
4、是故智者,制而不随;持之如贼,不令纵逸。假令纵之,皆亦不久见其磨灭。 —-《佛遗教经》
5、若有不忘念者,诸烦恼贼,则不能入。是故汝等,常当摄念在心。 —-《佛遗教经》
6、我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金刚经》
7、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金刚经》
8、无以睡眠因缘,令一生空过,无所得也。 —-《佛遗教经》
9、譬如小水长流,则能穿石。若行者之心,数数懈废,譬如钻火,未热而息;虽欲得火,火难可得。是名精进。 —-《佛遗教经》
10、比丘亦尔,受人供养,趣自除恼;无得多求,坏其善心。譬如智者,筹量牛力,所堪多少,不令过分,以竭其力。 —-《佛遗教经》
11、是故汝等,宜当端心,以质直为本。 —-《佛遗教经》
12、纵此心者,丧人善事。制之一处,无事不办。是故比丘,当勤精进,折伏汝心。 —-《佛遗教经》
13、是故当知,世皆无常,会必有离,勿怀忧恼,世相如是。当勤精进,早求解脱;以智慧明,灭诸痴暗。 —-《佛遗教经》
14、譬如惜水之家,善治堤塘。行者亦尔,为智慧水故,善修禅定,令不漏失,是名为定。 —-《佛遗教经》
15、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即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金刚经》
16、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 —-《金刚经》
17、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 —-《金刚经》
18、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即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金刚经》

鸠摩罗什《法华经变之宝塔品

3、菩提达摩(一世祖师)
达摩祖师,南天竺人,原名菩提多罗后改名菩提达摩。中国禅宗始祖,印度禅宗第二十七代祖师般若多罗尊者大弟子。菩提达摩(Bodhidharma)略称达摩或达磨,意译为觉法,据《续高僧传》记述,南印度人,属刹帝利种姓,通彻大乘佛法,为修习禅定者所推崇。自称佛传禅宗第二十八祖,为中国禅宗的始祖,故中国的禅宗又称达摩宗,与宝志禅师、傅大士合称梁代三大士。于中国南朝梁武帝时期航海到广州。梁武帝信佛。达摩至南朝都城建业会梁武帝,面谈不契,遂一苇渡江,北上北魏都城洛阳,后卓锡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传衣钵于慧可。后出禹门游化终身。著作有《少室六门》上下卷,包括《心经颂》、《破相论》、《二种入》、《安心法门》、《悟性论》、《血脉论》6种。还有敦煌出土的《达摩和尚绝观论》、《释菩提达摩无心论》、《南天竺菩提达摩禅师观门》等。梁武帝萧衍亲自撰写“南朝菩提达摩大师颂并序”的碑文。菩提达摩早期传记,有杨衒之(公元547年作)的《洛阳伽蓝记》卷一、昙林(约585年卒)的《略辨大乘入道四行及序》、道宣(667年卒)的《续高僧传》卷一六《菩提达摩传》。《续高僧传》的《达摩传》,主要是根据前二书的记载略增加一些其他的传说而成。《洛阳伽蓝记》载:“修梵寺,有金刚,鸠鸽不入,鸟雀不栖。菩提达摩云:得其真相也。”其真相,当指佛土清净庄严,一尘不染。又载:“永宁寺,熙平元年(516)太后胡氏所立也。……殚土木之功,穷造形之巧。佛事精妙,不可思议。时有西域沙门菩提达摩者,波斯国胡人也,起自荒裔,来游中土。见金盘炫日,光照云表,宝铎含风,响出天外,歌咏赞叹,实是神功。自云年一百五十岁,历涉诸国,靡不周遍,而此寺精丽,阎浮所无也。极佛境界,并未有此。”达摩遂“口唱南无,合掌连日”。唐道宣(596-667)《续高僧传》载:“菩提达摩,南天竺婆罗门种……通微彻数,定学高之,……初达宋境南越,末又北度至魏,随其所止,诲以禅教。自言年一百五十余岁,游化为务,不测于终。”道宣虽晚于达磨、杨衒之一百多年,但其时尚无禅宗派系之争,且其治史“仰托周访,务尽搜扬”。
1、菩提达摩法名从何而来?
达摩祖师本名菩提多罗,是南印度国的三王子。禅宗27祖般若多罗师父以一句“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使三王子开悟,看破名利,一心向佛,法号为菩提达摩,后来成为印度禅宗的28祖。
[菩]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艸也。从艸咅聲。
步乃切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艸也。周禮注。犯軷以菩芻棘柏爲神主。郭樸注穆天子傳云。萯今菩字。按許書則菩,萯各物各字也。从艸。咅聲。步乃切。一部。易豐其蔀。鄭,薛作菩。云小席。
[提]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挈也。从手是聲。
杜兮切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挈也。挈者,縣持也。攜則相竝。提則有高下。而互相訓者,渾言之也。从手。是聲。杜兮切。十六部。
[达]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行不相遇也。从辵羍聲。《詩》曰:“挑兮達兮。”
徒葛切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行不相遇也。此與水部滑,泰字音義皆同。讀如撻。今俗說不相遇尙有此言。乃古言也。讀徒葛切。訓通達者,今言也。从辵。羍聲。十五部。詩曰。挑兮𨔶兮。鄭風文。挑當同又部作𠬢。𠬢,滑也。
[摩]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研也。从手麻聲。
莫婆切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揅也。揅各本作硏。今正。此以揅與摩互訓。石部硏之訓䃺也。手部揅之訓摩也。義各有屬。無容淆之。摩揅之功,精於䃺硏。挼下曰。兩手相切摩也。學記曰。相觀而善之謂摩。凡毛詩爾雅如琢如摩,周禮刮摩字多从手。俗从石作磨。不可通。从手。麻聲。莫鄱切。十七部。
“菩提”一词是梵文Bodhi的音译,意思是觉悟、智慧,用以指人忽如睡醒,豁然开悟,突入彻悟途径,顿悟真理,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等。菩提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证得了最后的光明的自性,也就是达到了涅槃的程度。涅槃对凡夫来讲是人死了,实际上就是达到了无上菩提。梵语bodhi,巴利语同。意译觉、智、知、道。广义而言,乃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槃之智慧。即佛、缘觉、声闻各于其果所得之觉智。此三种菩提中,以佛之菩提为无上究竟,故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作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遍智、无上正真道、无上菩提。【菩提】《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 (术语)Bodhi,旧译为道,新译为觉。道者通义,觉者觉悟之义。然所通所觉之境,有事理之二法,理者涅槃,断烦恼障而证涅槃之一切智,是通三乘之菩提也,事者一切有为之诸法,断所知障而知诸法之一切种智,是唯佛之菩提也,佛之菩提,通于此二者,故谓之大菩提。智度论四曰:‘菩提名诸佛道。’同四十四曰:‘菩提,秦言无上智慧。’注维摩经曰:‘肇曰:道之极者,称曰菩提,秦无言以译之。菩提者,盖是正觉无相之真智乎。’止观一曰:‘菩提者,天竺音也,此方称道。’大乘义章十八曰:‘菩提胡语,此翻名道。果德圆通,名之为道。’安乐集上曰:‘菩提者,乃是无上佛道之名也。’唯识述记一本曰:‘梵云菩提,此翻为觉。觉法性故,古云菩提道者非也。’
【菩提(梵bodhi,巴bodhi,藏byan%-chub)】《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 指开悟的智慧。梵语bodhi,系从有‘知’或‘觉’之义的动词budh转化而来的名词,意译智慧、知、觉。旧译又翻为道。《大智度论》卷四十四云(大正25·380b)︰‘天竺语法,众字和合成语,众语和合成句,如菩为一字,提为一字,是二不合则无语,若和合名为菩提,秦言无上智慧。’《无量寿经》卷上等,称无上菩提为无上道;《大乘义章》卷十八依果德圆通之义,将菩提翻为道。然而,《成唯识论述记》卷一(本)云(大正43·235c)︰‘言正解者,正觉异号。梵云菩提,此翻为觉,觉法性故。末伽言道,游履义故。古云菩提道者非也。’ 菩提为佛教的根本理念。佛教主要即在说明菩提之内容,及证取菩提的实践修行方法。佛教的礼拜对象,即为获得菩提的觉者,即佛陀。佛陀所觉悟的菩提,其内容是诸法皆空,即所谓一切万有皆无实体的真理。然而从觉悟诸法皆空的觉者而言,万有乃超越有、空之实在本身,故为诸法实相。依佛教的发展阶段来说,系从否定的觉到肯定的觉;约略而言,否定的觉即是小乘佛教,肯定的觉为大乘佛教。对此,《大智度论》等书曾揭三种菩提、五种菩提之说。 由于圣者可分三类,故菩提亦有三种。(1)声闻(阿罗汉)所得的声闻菩提(阿罗汉菩提);(2)独觉所得的独觉菩提;(3)佛所得的佛菩提。此中,前二种菩提系唯断烦恼障而得之菩提;而佛菩提则一并断除烦恼、所知二障而悟得者,乃究极而无胜之者,又称之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耨菩提、无上正等菩提、无上正等觉、无上正真道、正等菩提、等正觉、正觉等、无上菩提、无上道。又,声闻菩提系依师之指导,经三生修行而得;独觉菩提系为求自利,无师指导,经百大劫修行而得;佛菩提乃愿自利、利他,且不依师,经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而得。 对于此三种菩提,后世曾有种种解释。如《大毗婆沙论》卷五十五谓以上智观察缘性称为佛菩提,若以中智观察缘性称为独觉菩提,以下智观察缘性称为声闻菩提。《显扬圣教论》卷七则约种性等五种加以分别,其文云(大正31·516b)︰‘菩提五种分别者,(一)种性,(二)方便,(三)时,(四)证觉,(五)解脱。种性者,声闻菩提依钝根种性,独觉菩提依中根种性,无上正等菩提依利根种性。方便者,声闻菩提由行六处善巧方便,独觉菩提由多分行甚深缘起善巧方便,无上正等菩提由五明处善巧方便。时者,声闻菩提极少三生修行而得,独觉菩提由百大劫修行而得,无上正等菩提由三大劫阿僧企耶修行而得。证觉者,声闻菩提由师证觉,独觉菩提唯誓自利无师证觉,无上正等菩提自利利他无师证觉。解脱者,声闻菩提、独觉菩提所证转依,解脱烦恼障、解脱身摄;无上正等菩提所证转依,解脱一切烦恼障及所知障,解脱身摄及法身摄。’
达摩这个概念,在佛教盛行之前就已经在印度人心中根深蒂固了。翻译为“法”实际上是求方便,也有人译为正道,实际的意思应当接近“应该去做的事情”。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六:“这一场出丑,着甚达摩。”凌景埏 校注:“着甚达摩,犹如説有什么法子。‘达摩’,梵语音译,指‘法’,见《方广经》。”2.亦作“达么”、“达磨”。菩提达摩 的省称,天竺 高僧,本名 菩提多罗。于 南朝 梁 普通 元年入 中国,梁武帝 迎至 建康。后渡 江 往 北魏,止 嵩山 少林寺,面壁九年而化。传法于 慧可。达摩 为中华禅宗初祖。宋 沉辽《赠长芦福长老》诗:“达么 西归不记年,雪山 消息更芜然。”明 杨慎《艺林伐山·五色赋记》:“孙臏 衔枚之际,半夜失踪;达磨 面壁以来,九年闭目。”清 丘逢甲《兴福寺》诗:“自从 达摩 来,妙法指心示。”
菩提达摩原名菩提多罗,后改名菩提达摩,意译为觉法。
菩提达摩被称“中国禅宗先祖”?他是南天竺人,属婆罗门种姓,也有说他属于刹帝利种姓的。种姓是印度古代的一种社会阶级制度。印度社会共有四大种姓,即婆罗门(僧侣)、刹帝利(武士)、吠舍(商人和农民)、首陀罗(无技艺的劳动者和奴仆,或称不可接触者),可见达摩的社会地位是高贵的,传说他是香至王的第三子。他自称是释迦牟尼的第28代徒孙,即是印度禅宗的第28代祖。 “禅悟”中说过中国以释尊在灵山会上拈花、迦叶微笑为其滥觞。迦叶以后,经阿难等凡二十八人至菩提达磨,是即本宗西天二十八祖。菩提达磨于梁武帝普通年间(520~527)自南天竺抵建业(今南京),传本宗入我国,故亦为我国禅宗初祖。禅宗是中国佛教宗派之一。他主张顿悟法要“见性成佛”自初祖达摩祖师起,皆指人心,不拘修行。又因以参究的方法,彻见心性的本源为主旨,亦称佛心宗。菩提达摩来华以后,以《楞伽经》为依据,提出了“理入”与“行入”的修行方法。《楞伽经》,又叫做《入楞伽经》,全称是《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楞伽”,是狮子国(今天的斯里兰卡)的一座山;“阿跋多罗”,是“入”的意思。据说,释迦牟尼曾进入楞伽山讲说佛法,所以叫做“入楞伽经”。这部佛经的主旨在于说明:宇宙万有都是虚假不实的,都是自心所造、自心所现。它是早期“禅宗”的主要经典。菩提达摩所说的“理入”,指除去人的思维和认识作用,对于客观事物不做分别,不起执心:“行入”则是“理入”的具体化,包括“报怨行”(甘心受苦,遇事不起爱憎之心)、“随缘行”(不计较客观环境与个人遭际,随遇而安)、“无所求行(放弃任何要求和愿望)、“称法行”(一切行为符合佛法)等。菩提达摩认为:“涅架”,进入佛境。有关菩提达摩的最早记载,是北朝时期杨衒之所撰的《洛阳伽蓝记》,该书大约撰于公元547年。其中在描述永宁寺的时候,提到了菩提达摩:“时有西域沙门菩提达摩者,波斯国胡人也 ,起自荒裔,来游中土 ,见金盘炫日,光照云表;宝铎含风,响出天外。歌咏赞叹,实是神功,自云一百五十岁,历涉诸国,靡不周遍,而此寺精丽,阎浮所无也,极佛境界,亦未有此。口唱南无,合掌连日。”《楞伽师资记》所载的昙林撰《略辨大乘入道四行及序》描述:法师者,西域南天竺国,是大婆罗门国王第三之子。神惠疏朗,闻皆晓晤,志存磨诃衍道,故舍素从缁。绍隆圣,冥心虚寂。通鉴世事,内外俱明,德超世表。悲悔边隅,正教陵替,遂能远涉山海,游化汉魏。亡心寂默之士,莫不归信;取相存见之流乃生讥谤。于时,唯有道育惠可此二沙门,年虽後生,携志高远,幸逢法师,事之数载,虔恭谘启,善蒙师意。法师感其精成,诲以真道。时道宣所撰《续高僧传》(成于645年)的《菩提达摩传》以及其他部分所涉及菩提达摩的记载,其中以《菩提达摩传》的记载最为详细和全面:菩提达摩,南天竺婆罗门种。神慧疏朗,闻皆晓悟。志存大乘,冥心虚寂。通微彻数,定学高之。悲此边隅,以法相导。初达宋境南越,末又北度至魏。随其所止,诲以禅教。于时合国盛弘讲授,乍闻定法多生讥谤。有道育慧可此二沙门,年虽在后,而锐志高远,初逢法将,知道有归。寻亲事之,经四五载,给供谘接。感其精诚,诲以真法。如是安心,谓壁观也。如是发行,谓四法也。如是顺物,教护讥嫌。如是方便,教令不著。……摩以此法,开化魏土。识真之士,从奉归悟。录其言诰,卷流于世。自言年一百五十馀岁。游化为务,不测于终。《传法宝纪》(成书于开元四年至开元二十年之间,即716-732年)中,有关菩提达摩:释菩提达摩,大婆罗门种,南天竺国王第三子。机神超悟,传大法宝,以觉圣智,广为人天,开佛智见,为我震旦国人故,航海而至嵩山。时罕有知者,唯道昱、慧可,宿心潜会,精竭求之,师事六年,志取通悟。大师当时从容谓曰:“尔能为法舍身命不?”慧可因断其臂,以验诚恳。按余传云:被贼斫臂,盖是一时谬传尔。……其后门庭愈广,时名望僧,深相忌嫉,就不得志,迺因食致毒。此恶人名字,世已共闻,无彰人过,故所宜隐。或当示现为迹,以相发明,盖所未测。大师知而食之,毒无能害。后见频啗毒不已,谓慧可曰:“我为法来,今得传汝,更住无益,吾将去矣。”因集门人,重明宗极,便噉毒食,以现化焉。自后相承,皆临迁化,必重演真宗,以成后轨矣。尝自言一百五十岁矣。其日,东魏史宋云,自西来于葱岭,逢大师西还,谓汝国君今日死。云因问法,师门所归,对曰:“后四十年,当有汉道人流传耳。”门人闻之发视,迺见空棺焉。《菩提达摩碑文》在达摩碑文中,最早提出了有关菩提达摩卒年的确切时间,少林寺的碑文说:“以梁大同二年十二月五日,终于洛州禹门,未测其报龄也,遂茔葬于熊耳吴坂矣。……法身匪一,不现无方,骸葬兹坟,形游西域。”。《祖堂集》卷二的《达摩传》记载了般若多罗所说的一个谶语:“路行跨水复逢羊路行者,来也。跨水者,过海也。复逢羊者,洛阳也。达摩大师从南天竺国过海而来。初到广州,次普通八年丁末岁入梁国。独自换换暗渡江。独自者,无伴侣也。换换者,若换也。暗渡江者,梁武帝不悟大理,变容不言,师知机不契,则潜过江,向北魏也。日下可怜双象马,日下者,京都也。可怜者,好。双象马者,志公傅大士也。两株嫩桂久昌昌。两株者,二木也。二木是林字也。嫩桂老,少也,则是少林寺也。久昌昌者,几年面壁而出大行佛法也。”,对菩提达摩从何处进入中土,从江南到北魏,最后在少林寺等地的经历作了系统的描绘。对于达摩具体的入华时间,《景德传灯录》说:“师泛重溟凡三周,寒璁达于南海,实梁普通八年丁未岁九月二十一日也。广州刺史萧昂具主礼迎接。”《菩提达摩南宗定是非论》:“梁朝婆罗门僧字菩提达摩,是南天竺国国王第三子,少小出家,智慧甚深,于诸三昧,或如来禅,遂乘斯法,远涉波潮,至于梁武帝。武帝曰:朕造寺度僧,造像写经,有何功德不?达摩答:无功德。武帝凡情,不了达摩此言,遂被遣出。”
传说创始人为菩提达摩,下传慧可、僧璨、道信,至五祖弘忍下分为南宗惠能,北宗神秀,时称“南能北秀”。北宗神秀是以“坐禅观定法“为依归,渐进禅法,渐修菩提。所以称之为“渐悟”。南宗惠能大师是以“即心即佛!”“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为依归。不拘泥”坐禅“”观定”与否即成佛道!所以称之为“顿悟”。《达摩六代祖师图》描绘了禅宗自菩提达摩以下六代祖师的形象,如佛传故事画,将不同时期的六位祖师巧妙安排,同绘于一卷内,将禅宗在中国发展的源流,简要地勾出了线索。 浅设色绘禅宗达摩、慧可、僧璨、道信、弘忍、惠能六祖师像。每组人物以树石流水相隔,均有小楷书题字。树石用颤笔绘成,人物形象传神。卷末有“西湖静庵为普顺居士写”楷书款。静庵为戴进(公元1388~1462年)号,戴进字文进,钱塘人,曾入宫作画,因受排挤而返回故里以卖画为生。其绘画上追南宋院画,为浙派创始人。此卷后有祝允明及唐寅等跋,曾经《秘殿珠林·续编》著录。禅宗,佛教中教外别传的一支,以灵山法会上的”佛祖拈花”、”迦叶微笑”开其法门。梁大通元年(公元527年),印度禅师菩提达摩来到中国,因与梁武帝法缘不合,遂渡江至少林寺,面壁修炼。慧可为求佛法,雪中断臂,因此得达摩真传,成为禅宗二祖。慧可又传衣钵与僧璨,是为三祖。又传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弘忍大弟子神秀传教于北方,禅宗由是分为南北两宗。”南宗”主顿悟,”北宗”讲渐修,因称”南顿北渐”。在慧能南禅分为禅门五宗后,”北宗”衰微下去。 从菩提达摩到六祖慧能的发展历程,其实正是禅宗由有印度特色的教派逐步走向中国化的过程。
2、达摩西来一字无”的出处?达摩西来一字无”出自《禅宗七祖谈禅》。全诗为“达摩原来天外天,不讲佛法也成仙。万卷经书都不用,单提生死一毫端。神光原来好讲经, 智慧聪明广传人。今朝不遇达摩度, 难超三界了死生。达摩西来一字无, 全凭心意用功夫。若要纸上寻佛法, 笔尖蘸干洞庭湖。”这是一首广为传颂的佛门偈颂,极言返观内照,观心自在,即心即佛的般若风光,说的是佛性就在我们心头,不假外求,而且佛法不是光用来纸上谈兵的,是完全可以用来实践、应世的。在印度有一王舍城,城郊有一灵鹫山,一天,娑婆世界大梵天王把一枝名贵的金菠萝花献佛,并请世尊“若有未说最上大法,为我及末世行菩萨人,欲行佛道凡夫众生,布演宣说。”世尊释迦牟尼佛接过金菠萝花,面对八万四千众,只捻花却不语,众皆默然,唯有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知其会意,便将“未说最上大法”传之,世尊乃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別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这就是禅宗心法的由来,禅宗心法在印度传了28代,迦叶尊者为其始祖,菩提达摩为印度最后一代禅宗祖师,即第28代祖师。其时,印度佛教逐渐衰微,而东土中国正值梁武帝大兴佛教之时,于是,公元520年,达摩祖师从南印度渡海来中国,先到广州,后到河南嵩山少林寺。达摩在印度为禅宗第28代祖师,到中国就成了禅宗的始祖,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六祖后再无传承。 “达摩西来一字无”是说达摩祖师从印度来中国没有带来任何经卷,带来的是世尊的“最上大法”“正法眼藏”,即“以心传心”的佛法——禅法。“全凭心意用功夫”是说万象生心灵,心灵超万象,境随心转,以心转境,万法唯识,万界由心。达摩初到少林讲法,面对僧众一言未发,后面壁九年,也是未发一言,既不讲经卷,也不说话,而是“以心传心”,“直指人心。”比如后来的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就不识字,但是他吟出了一首堪称禅宗高度总结的诗: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他用”顿悟”来讲述禅宗,随时随地,讲究的是内心的理解和明净。
3、达摩又成为一代拳法的创始人?
达摩形象为普通百姓所知,大致有两个途径,一个是通过宗教的途径,另外一个是通过武术的途径。宋真宗时,张君房编《云笈七签》,其中卷五十九《诸家气法部四》收了一篇名为《达摩大师住世留形内真妙诀》,其中称:“吾昔于西国,授得住世留形胎息妙,师名宝冠,传吾秘诀。问曰:今欲东游震旦,及诸国土,弘传心地密法,其诸国土,人多遇寒暑为灾患,所伤例皆死丧。意欲拟向此土弘传心法,愿求留形,不为灾患疫疾所侵,长能住世,留形不死,不知得以否?师云:得。又问曰:云如何即得?师云:夫所生之本,始胎息,即是神与精气相合凝结,能变化为形者,即是为受之本。”这里道教借用了达摩形象,作为宣传成仙修身方法的代言人。《宋史 艺文志》中记载,有“僧菩提达摩《存想法》一卷,又菩提达摩《胎息诀》一卷”。达摩和《易筋经》联系起来,是由于经前的两篇序文,一篇标明为唐初名将李靖所撰,主要说达摩死后留下了一个大铁箱,弟子们打开后发现了由天竺文字写成的《洗髓经》和《易筋经》,《洗髓经》被慧可取走,已经失传。《易筋经》留在了少林寺,后来经般剌密谛译出,传给了虬髯客,虬髯客又传给了李靖。另一篇标明为南宋名将牛皋所写,说他在行军途中,遇到一个自称是岳飞老师的僧人,他托牛皋把《易筋经》送给岳飞,这个僧人“西访达摩师,飘然竟去”。后来因为岳飞被奸人所害,这部经就由牛皋传了下了。这两个序言经武术史家徐震(徐哲东)在1928年出版的《国技论略》上篇《辨伪第三·易筋经洗髓经不出于达摩》中的考证已经证明其伪,并且徐震进一步推论《易筋经》应当是伪造于明代中期。张传玺先生在《少林武术与菩提达摩并无关系》一文进一步认为这部书是明天启四年(1624)天台紫凝道人宗衡托名达摩撰写。明清之际,少林寺的武术名震武林,时人把武术分为两类,一是以“主静”的拳术内家,以张三丰为祖师,成为武当派。一是以“主动”为主的外家拳,以菩提达摩为祖师,成为少林派。至此,达摩又成为一代拳法的创始人。
4、一苇渡江:一苇渡江。此说最早出现在南宋释志磐(约1258~1271年时人)《佛祖统纪》卷三十七,其中谈到达摩时说:“帝(即梁武帝)不契,师(即达摩)遂渡江入魏自注:圆悟云:后人传折芦渡江,未详所出。”据此,则知圆悟克勤时此说已流行。但据曹仕邦先生的考证,大正藏和续藏经的《碧岩集》中皆无此句话,“唯有《般若文库》本编号042,欧阳宜璋先生点校本的《碧严集》卷一〈达磨廓然〉(原名〈武帝问达磨〉)略云:(梁武)帝不契,遂出国,渡江至魏。后来有传折芦而渡,恐亦不详,此乃赞叹之言也。(页54)”释本觉禅师(约1265~1274年时人)《释氏通鉴》也提到了这个说法:“遂去梁,折芦渡江。”,至元代念常撰《佛祖历代通载》也采用了这种说法:“见梁皇一语不契,遂折芦渡江。”但是,究竟何时由“折芦渡江”变成了“一苇渡江”则尚需进一步的考证。有诗云:“渡江一苇浪花飞,九载跏趺坐翠微。面壁已知僧入定,巢肩亦是鸟忘机。无生色相俱成幻,有漏人天总悟非。何事宋云葱岭见,少林风雨怅西归。”有一天,达摩向他的师傅求教说:“我得到佛法以后,应到何地传化?”般若多罗说:“你应该去震旦(即中国)”。 南北朝时期,梁武帝修建了很多寺院,布施供养僧众。梁武帝见达摩后问道:“朕即位以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可胜数,有何功德?”达摩答道:“并无功德”武帝惊问道:“何以并无功德?” 达摩答:“这只是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虽有非实。”武帝又问:“如何是真实功德?”尊者道:“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于世求。”武帝再问道:“何为圣谛第一义?” 达摩答:“廓然浩荡,本无圣贤。”武帝与照明太子等都是持论二谛的;立真谛以明非有,立欲谛以明非无,所以尊者用“廓然无圣”一句回答武帝,武帝错会祖意,对于“廓然无圣”却作人我见解。连连碰壁,萧衍未免烦躁,舌锋一转,盯着达摩蓦然厉声抛出一句妙问:“在朕面前的到底是个什么人?”达摩答得更绝:“我也不认识。”武帝不省玄旨,不知落处,因他们彼此说话不投机,达摩尊者便离开江南,一苇度江之魏。对佛学的认识二人因有分歧意见,达摩便主动让步,离开雨花台渡江北上去了。
达摩去后,听讲的群众有人对神光说:“刚才那个人你知道他是谁?他就是印度高僧菩提达摩,精通佛法,学识渊博。”神光听了以后,感到惭愧之极,师父到了跟前,刚才自己太没礼貌了。于是他就赶快追达摩,赔礼道歉。达摩在前边走,神光在后面紧追,一直追到长江岸。达摩急着过江,停立江岸,只见水域茫茫即没有桥,也没有船,连个人影也不见。这怎么过江呢?达摩十分焦虑。谁知“天无绝人之路”。正在这无可奈何之际,达摩突然发现岸边不远的长的许多芦苇,达摩他把摘得的一根芦苇放在江面上,只见一朵芦苇花,昂首高扬,五片芦叶,平展伸开,达摩双脚踏于芦苇之上,飘飘然渡过了长江。
达摩过江以后,手持禅仗,信步而行,见山朝拜,遇寺坐禅,北魏孝昌三年(公元527年)到达了嵩山少林寺。达摩看到这里群山环抱,林茂密,山色秀丽,环境清幽,佛业兴旺,谈吐吻洽。心想,这真是一块难得的佛门净土。于是,他就把少林寺作为他落迹传教的道场。广集僧徒,首传禅宗。在嵩山五乳峰中峰上部,离峰顶不远处有一天然石洞。相传达摩在此五心朝天,参禅入定九年。离开时,石头上竟然留下了他面壁的形象。自此以后,达摩便成为中国佛教禅宗的初祖,少林寺被称为中国佛教禅宗祖庭。现在少林寺碑廊里还有达摩一苇渡江图像碑。古人有诗赞日:
路行跨水复逢着,独自凄凄暗渡江。
日下可怜双象马,二株嫩桂久昌昌。
菩提达摩祖师《入道四行观》
夫入道多途,要而言之,不出二种。一是理入;二是行入。理入者,谓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但为客尘妄想所覆,不能显了。若也舍妄归真,凝住壁观,无自无他,凡圣等一,坚住不移,更不随于文教,此即与理冥符,无有分别,寂然无为,名理入也。行入者,谓四行。其余诸行悉入此中。何等四耶?一报冤行;二随缘行;三无所求行;四称法行。
云何名报冤行:谓修道行人,若受苦时,当自念言我从往昔无数劫中,弃本从末,流浪诸有,多起怨憎,违害无限,今虽无犯,是我宿殃恶业果熟,非天非人所与,甘心忍受,都无冤诉。经云:逢苦不忧,何心故,识达故,此心生时,与理相应,体冤进道,故说言报冤行。
二随缘行者:众生无我,并缘业所转,苦乐齐受,皆从缘生。若得胜报荣誉等事,是我过去宿因所感。今方得之,缘尽还无,何喜之有。得失从缘,心无增减,喜风不动,冥顺于道。是故说言随缘行也。
三无所求行者:世人常迷,处处贪著,名之为求。智者悟真,理将俗反,安心无为,行随运转。万有斯空,无所愿乐。功德黑暗,常相随逐。三界无安,犹如火宅,有身皆苦,谁得常安?了达此处,息想无求。经云:“有求皆苦,无求乃乐。”故知无求,真为道行,是名无所求行也。
四称法行者:性净理体,目之为法,言解此理,众相斯空,无染无著,无此无彼。经云:“法无众生,离众生垢故;法无有我,离我垢故。”智者若能信解此理,应当称法而行。法体无悭,于身命财,行檀施舍,心无悭惜,达解三空,不倚不著,但为去垢,感化众生,亦无化相,此为自行,复能利他,亦能庄严菩提之道。檀施既尔,余五亦然。除妄修真,行于六度,而无所行,是为称法行也。

唐寅达摩一苇渡江图
4、惠 能(禅宗六祖)
惠能(638年-713年),俗姓卢氏,尊称六祖惠能。唐代岭南新州(今广东新兴县)人,佛教禅宗祖师。被尊为禅宗六祖的曹溪惠能大师,对中国佛教以及禅宗的弘化具有深刻和坚实的意义。惠能得到五祖弘忍传授衣钵,继承了东山法脉并建立了南宗,弘扬”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顿教法门。他弘化于岭南,对边区以及海外文化,也具有一定的启迪和影响,王维《能禅师碑铭》谓其:”实助皇王之化”;同时也引起了中原皇室的尊重和供养,皇室屡次迎请惠能进宫,并为其建寺造塔。在滑台大云寺的无遮大会之后,通过对南北是非的辩论,奠定了曹溪禅在禅宗的地位。在惠能入灭一百年后,禅者已非曹溪不足以谈禅。柳宗元撰《赐谥大鉴禅师碑》说:”凡言禅,皆本曹溪。” 武宗灭佛之后,曹溪禅即位居中国佛教的主流地位。
关于六祖惠能,人们最为津津乐道以及最能体现他“明心见性”佛法宗旨的典故,就是“四句偈语”、“三更得法”和“风吹幡动”。自24岁听人讲《金刚经》而有所悟,得知当时五祖禅师弘忍在黄梅凭墓山讲此经,便慕名而来。禅宗自四祖道信,就已经提倡“农禅并重”,僧人自耕自种;惠能依弘忍后,在随众听法之余,就被派去“踏碓(舂米)”。祖惠能是禅宗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他是中国禅宗的真正创建者(惠能以前称为“楞枷师”,见吕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七讲,145页,中华书局1979年)。他标立“自性是佛”的宗旨提倡直接易简的顿悟法门,建立了一整套富有特色的新的佛教理论。这套理论经其后世的传播和发挥,掀起了一场影响极为深远的革命,使禅宗成为笼罩佛教数百年的最大教派,“禅”成为佛教的代名词。
六祖的六祖名字由来?“惠能”一名自然是法名,《坛经》及他书皆未言六祖名字之由来,亦未云五祖为之起此法名,可能真是幼时即有。此序中富有神话色彩的地方很多,我们不能从俗人的立场认定其必为妄谬之谈。佛门中难以用现在的科学解释的奇事很多,一概视之为妄也并非科学的态度。六祖真身保存至今,依然栩栩如生,这本身便是一个难以解释的奇迹。据史料记载,六祖惠bai能,俗姓卢。生于唐贞观13年,原籍河北高碑店。他降生的时刻,有一道亮光腾空而起,同时更有奇异香气,遍满房室。到了天亮的时候,突然有二个和尚来对他的父亲说:‘你们家里昨天晚上有没有生一个小孩?我们今天特地来为他取一个名字,叫做惠能。’卢父听了感到奇怪,我家昨晚是生了一个儿子,这二个和尚怎么会知道,他们为什么要给他取惠能这个名字,这究竟是什么道理呢?就问道:和尚,你给我儿取名叫惠能,这是什么意思。答曰:‘惠者以法惠施与一切众生,能者将来长大能作佛事’。这二个和尚讲完后走了,无影无踪,也不知道到哪儿去了。另说其父卢行韬,曾任唐太宗的监dao察御史,后因得罪朝廷而多次被贬,最后贬谪到岭南新兴县为百姓。惠能是父母老来得的独子,既无兄弟,也无姐妹,出世三岁就死了父亲。“惠能”这个名字,据说是他父亲请一个过门乞食的和尚给起的。父问和尚何以名为“惠能”?和尚说:“惠能者,即上惠下能也。上惠,以法惠众生;下能,能作佛事。”父亲即合掌致谢:“阿弥陀佛。”《坛经》云:“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众生之所以在烦恼来临的时候不能将其转化为菩提就是因为迷误,不识自心即是智慧处。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须一切法?世尊说法四十九年就是为了启人心智,洞见本性,所谓心生万法,万法也尽在心中。《菩萨戒经》云:“我本元自性清净,若识自心见性,皆成佛道。”《净名经》亦云:“即时豁然,还得本心。”般若有三种:第一、文字般若;第二、观照般若;第三实相般若。文字虽不是般若,但是一种方便,犹如舟筏,观照是种实践,犹如驾驶。证得实相般若,就如同驾驶着舟筏到达了智慧的彼岸,离言说,绝文字,圆明寂照,不生不灭。所谓“在心为禅,出口为教”,也就是说,心中悟入了佛法,见到了自己的本来面目,那就是禅;如果讲出来,写成文字了,这就是教。禅宗虽然不立文字,但是也不离文字,不住文字,不舍文字。《坛经》云:“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过去的祖师们棒喝、脚踢、举拂子、扬眉瞬目、举手投足,这些形体语言,体态的文字。无非是接引众生的方便法门,如同指月之手。慧能大师在听闻五祖大师为其讲授《金刚经》而大彻大悟后感叹到:“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五祖告诉慧能大师:“不识本心,学法无益。”学习佛法就是要找回自己清净无染,不生不灭,本来具足的自性。所谓“任运”即随顺诸法自然而运作,不假人力造作之义。这种任运的境界是以菩提心做基础的。不仅不住生死,而且不住涅槃。所谓不住生死,就是要有般若的智能,超越轮回生死;所谓不住涅盘,就是要有慈悲之心,常住娑婆,救度众生。这是悲智双运的中道实相境界。《宝积经》云:“真实正观者,不观我、人、众生、寿命,是名中道真实正观。”一般人最大的错误,就是把做事与修行分开,其实,黄檗禅师开田种菜,石霜禅师磨麦、筛米,临济禅师栽松、锄地,雪峰禅师砍柴、担水,这些都是禅,禅离不开生活。慧能大师说:“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我们的菩提自性本来具足一切般若智慧,只是上面沾染了许多尘垢,所以不能熠熠生辉。通过不断的修行,哪天尘垢除尽,心体无滞,自然就能体悟桶底脱落、撞破虚空、来去自由的“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境界了。夏天,秋天,静静交接;过去、未来,轻轻重叠。时光,就这样,在兜兜转转间一去不返。古德云:“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如果我们能够识破自心,则如同仰天望月,不管水如何波澜,月亮都一样明澈。除却乌云,则自然清净无为,和谐无碍。
毛泽东为什么对慧能的思想比较关注呢?新中国成立后,随着阅读条件的好转,毛泽东读书的范围更加广泛,宗教方面的著作和文章,也时常涉猎。据他的秘书林克回忆,他很欣赏慧能,经常把《六祖坛经》带在身边。逄先知在《博览群书的革命家:毛泽东读书生活我见我闻》一文中也说过,中国佛教的几个经典如《金刚经》、《六祖坛经》、《华严经》以及研究这些经典的著述,毛泽东都曾经读过。“对于禅宗学说,特别是它的第六世唐朝高僧慧能的思想,毛泽东更注意一些。”1958年8月21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北戴河扩大会议上讲话时对与会者介绍说:唐朝佛教《六祖坛经》记载,慧能和尚,河北人,不识字,很有学问,在广东传经,主张一切皆空。这是彻底的唯心论,但他突出了主观能动性。慧能著名的四句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典型地体现了其唯心观点。慧能认为,“佛性”是人心本有的,人们在选择“成佛”道路时,要有坚定的主观信仰,相信自己的内心,这样就可以解脱苦难。林克回忆:毛泽东说,慧能的四句偈语指出,世间本无任何事物,故无尘埃可沾;佛性本来是清净的,怎么会染上尘埃?这与佛教大乘空宗“一切皆空、万法皆空”的宗旨最契合,胜神秀一筹。神秀是禅宗五祖弘忍的大弟子。慧能的这四句偈语就是针对神秀的偈语“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而请人代书的。他们两人的偈语都是因弘忍选择接班人而作。比较起来,弘忍更赞赏慧能的体悟,于是选择他继承自己的衣钵。站在哲学史的高度对佛教历史典籍进行评价,是毛泽东读这类宗教著述的特点。1963年12月30日,毛泽东在对中共中央1963年12月30日转发中央外事小组、中央宣传部关于加强研究外国工作的报告的指示稿的批语中写道:“对世界三大宗教(耶稣教、回教、佛教)”,“国内没有一个由马克思主义者领导的研究机构,没有一本可看的这方面的刊物。《现代佛学》不是由马克思主义者领导的,文章水平也很低。其他刊物上,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写的文章也很少”。正是基于此,毛泽东对任继愈的《汉唐佛教思想论集》给予肯定,认为他的佛学文章“已如凤毛麟角”,因为作者注意把佛教思想放到哲学史上来研究。再如1964年8月18日,毛泽东在北戴河同哲学工作者谈话时又说,研究哲学不出入佛道,不对。有佛道,不管它怎么行?他还认为“柳子厚(即柳宗元——引者注)出入佛老,唯物主义”。
除了从哲学史的高度谈论慧能的佛学思想外,毛泽东还注意到慧能思想的大众化特点,进而对佛经进行了不同类别的划分,认为慧能的《六祖坛经》“是老百姓的”。这种看法确实令人耳目一新。1959年10月22日,毛泽东在同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谈话时说:从前释迦牟尼是个王子,他王子不做,却去出家,和老百姓混在一块,做了群众领袖。我不大懂佛经,但觉佛经也是有区别的。有上层的佛经,也有劳动人民的佛经,如唐朝时六祖的佛经《法宝坛经》就是老百姓的。据《六祖坛经》载:“惠(慧)能幼小,父又早亡,老母孤遗,移来南海,艰辛贫乏,于市卖柴。”慧能原本是一个家境贫苦、出身寒微的老百姓。毛泽东说他的佛经是为老百姓的,可见与他的家庭出身也是有关系的。1955年3月8日,毛泽东在同达赖喇嘛谈话时还说: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主张普渡众生,是代表当时在印度受压迫的人讲话,为了免除众生的痛苦。他不当王子,出家创立了佛教。因此,信佛教的人和我们共产党人合作,在为众生即人民群众解除压迫的痛苦这一点上是共同的。另外,据林克回忆,毛泽东还谈到过慧能的思想在佛教史上的地位。他说,慧能主张佛性人人皆有,创顿悟成佛之学,一方面使繁琐的佛教简易化,一方面也使从印度传入的佛教中国化。因此,他被视为禅宗的真正创始人。
1975年6月,毛泽东在会见一位外国共产党领导人时强调说:各国革命要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不要照抄中国。接着,他以佛教为例,援引鸠摩罗什的话说:“学我者病。”鸠摩罗什是外国人,会讲中国话,翻译了许多佛经。这就是要自己想一想。马克思说,他们的学说只是指南,而不是教条。毛泽东对佛教和六祖慧能的评论给我们的启示是:对任何思想和思潮,都要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对其进行科学的分析;一切外国的东西传到中国后,都应当经过一个“中国化”的过程。(毛泽东谈禅宗六祖慧能,作者张铁军)
弘忍大师是东山法门的开创者,被尊为禅宗五祖。初见惠能时,弘忍呵斥其“南蛮獦獠也来闻佛法”,惠能却答说“人有南北,难道佛性还有南北么”。弘忍便知惠能有慧根,便不再多言,以免遭人妒忌,并安排他去米房里舂米。因他身材瘦小,舂米踏石时重量不够,所以腰间挂了一块石头,大家都叫他为卢行者。惠能日日舂米,同时用功修行。一日听闻一小沙弥口念一首偈子:“身如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这是弘忍的弟子、后来的北宗禅创始人神秀和尚所做,得全寺的称赞。惠能听后也做了一首偈子: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弘忍得知惠能的见地后,便在夜间唤他进房,开示说法,机教相当,又将正法眼藏和祖传的衣钵传给惠能,称为东土第六代祖师,并指示惠能立即离寺,以免发生不测。五祖就连夜亲送六祖到九江,在六祖和五祖告别时说“迷时靠师度,悟时要自度”。“风吹幡动”。惠能虽然得了衣钵,但其还未出家。后来隐遁了五年出山,去往广东法性寺听印宗法师讲经。在听经的时候,遇见有风把幡旗吹动,就有两个僧人议论,一个说是“风动”,一个说是“幡动”;很快周围的僧人都跟着议论起来,惠能也参与了进来,他说“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此一番见地,被印宗法师听闻,细问之得知他就是得禅法衣钵的惠能。其后印宗法师为其落发,此时惠能30岁;再后来惠能就在法性寺开传禅法宗旨。39岁六祖惠能驻锡曹溪宝林寺,这就是现在的南华禅寺。这也被认为是“南宗禅”,讲究的是“顿悟”。五祖令门人作偈明心,以传衣钵。时神秀为上座,其他弟子自知弗如,故不敢作。因此只有神秀、惠能二人之偈。敦煌本神秀偈云:“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惠能偈有二,一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无台。佛姓常清净,何有尘埃!”二云:“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两卷本神秀偈“有”作“染”,惠能偈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有尘埃!”曹溪原本神秀偈云:“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惠能偈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敦煌本惠能偈显然有误,前文明言五祖弘忍“令门人各作一偈”,又言“惠能亦作一偈”,如何下文反成两偈?从内容上看,第二偈前句与神秀义同,只是颠倒“身”“心”,并无意义。后两句“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义理则远不如神秀偈。明镜虽然清净,但有外尘染污,清净本体也会被外尘覆障,因而必须保任守护。第一偈前两句言空即是色,离空无别色,身心自然空寂,虽本来清净而无清净之相。下两句之病与第二偈同,未说明任何问题,也不能对神秀偈作有力的批驳和否定。故上下并不衔接,显然有误。因此这两偈皆是误记,这也说明敦煌本是不大可靠的。今取曹溪原本为正。据张说《唐玉泉寺大通禅师碑铭》,神秀(606-706)“逮知天命之年”至黄梅,“服勤六年”而得五祖叹赏,“命之洗足,引之并坐”,看来是准备传法于他,然而下文却是“涕辞而去,退藏于密”,退隐于不知名的地方十六七年,直至五祖逝世后才出山,“仪凤中始隶玉泉”。神秀五十六岁时正好是龙朔元年(661),在他得到五祖称赏后却“涕辞而去”,这是为什么呢?“东山之法,尽在秀矣”,如此高的评价说明五祖是准备传位于神秀的,但据下文表明终未传付于他,这又是为何呢?然一将此事与传法偈语联系起来,问题就容易得到解答了。神秀作偈不如惠能,自觉无颜再呆在黄梅,但他并未灰心,而是躲到一个偏僻之处隐居起来,自己用功,后来终成北宗首领。这可与传法偈语、二十四岁说互证。惠能偈是针对神秀偈而作的,一方面展示自己的理解,一方面对神秀之失进行了批评。神秀偈前两句说明身心的清净本性,但两个比喻还是有着了清净相之嫌。菩提树、明镜台虽然明洁,但皆有色相。更有问题的是,此两句将身和心分别开来,虽顾及行文之便,然却是自生分别,有此分别心,清净本体早己受染,再拂拭又有什么用呢?下两句是讲对清净本体的保任,言修行功夫,但同样是把清净本体与色尘分别开来,心生染净念,如此保任,也未必真能使心不受染污。因此神秀偈的问题关键是多了一个分别心,将色和空、染与净视为两般,故有除染布净、遣色显空之渐修之道。有此分别心,净已不成其为净,空也不成其为空,清净本体已成染污之心,以此染污之心得悟如何可能,以此染污之心修行更有何益?惠能一看便知问题所在,其偈前两句便消除了身心、染净、色空之分别,明示空即是色,菩提、明镜当体即空,非有离空之外的色相(净相亦色相),菩提、明镜亦自无别,因而并无身心之分。菩提、明镜(空)本即是色,不必假树和台来显其色相。这两句说明诸法自然空寂,是本然境界。后两句明色即是空,“本来无一物”,说明物本非物,物本是空,离色之外无别空。本无一物、一法不立之时,自然一法不舍、万象全收。此时色空一体、染净一如,佛即是我,我即是佛,自然得入诸佛境界。当此之时,又何来能染本体之色尘,又何有能被染污之本体?因此反问“何处有尘埃”。“惹”,敦煌本、两卷本作“有”。若作“有”,“何处”则是地方、空间义;若作“惹”,“何处”则专指清净本体,与前句衔接。“惹”是招致、沾染之义,故更贴切。后两句是一种修行境界,是通过人的悟道、实行达到的。如此空即是色,色即是空,色空平等无二,自然无色空之念,由是深得般若空宗之真谛,表明六祖得法前已经通过自悟彻透了如来清净禅之妙义。这一偈语体现的思想与后来“迷则佛是众生,悟则众生是佛”是完全一致的,后者则突出了修悟法门(用)的特点,是对前者的发展。“佛是众生”(空即是色)是作为命运的必然,是支配众生的规律,但这种客观的、必然的命运只有在众生迷时、即对之不能理解时才是一种支配人的力量,一旦转迷为悟,则“众生是佛”(色即是空),众生理解了自己的本源,就使本源不再是本源了,众生自己就成了本源,成了完全自由的存在,那种客观的必然的命运便成了众生自己的意愿和选择,成了众生能够自由支配的东西,也就是成了众生的自由意志。此时佛与众生的因果关系、本末关系已经消解了,因而佛与众生的分别也就消失了。这时众生就成了大彻大悟、无所不能的佛了。这与“悟则转法华,迷则法华转”同理。上述六祖的前期思想已是极为深刻、人所难及了,但还是对前人所述的理解,六祖自己所独创之宗旨则是在受到五祖传授和启发之后产生的,这就是“自性是佛”。六祖闻五祖讲《金刚经》至“于无所住而生其心”时大悟,方知“一切万法不离自性”,又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还称“吾所说法,不离自性”,表现了他对“自性是佛”之义的深刻理解。
自性,原指万法之本体真如所独具的一种不动不变、不生不灭、无内无外的超越时空的本性,故云一切法无常、无我,故无自性。又因万法是真如的变现,自性作为真如独具之特性又演变为诸法的特性,如水之湿性,火之暖性。六祖所言之自性则同时涵盖两种意义而又化解、超越了两种意义进入不可思议的境界,此时自性亦是非自性,是对自性本身的消解,同时也是自性最高的实现。因而六祖之自性便是一合空有而又一泯空有的非自性的真实自性,便是大彻大悟的佛,是佛与众生、天堂与世间的无分别的合一。
“自性是佛”是六祖说法之真意,是六祖的宗旨,这一宗旨集中体现在大梵寺所说法上,而且表现在全部〈坛经》中,可以说六祖所说一切法都是“自性是佛”的体现,而六祖之后的禅宗一直是这一意旨的发展和展现。理解“自性是佛”必须先“识自本心,见自本性”,若不识自性、万劫觅佛不得。那么如何识取自性呢?不用心,不着意,不内觅,不外求,只念自己,此时心中无他,自然无内外之念,心无内外,自然超越了空间;当此之时,无前念,无后念,无前后则无生灭,自然超越了时间;只念自己时,心不在有无,亦无色空之念;只念自己时,心自无他,自然亦无“自己”之念,如此亦在完全肯定自己时完全消解了自己。如此超越时空、不在有无、非自性的自性便是真正的自性,识此自性便可自然得悟。
“自性是佛”之旨使以往的佛学经义焕然一新,成为具有新意和生命力的理论。如六祖在讲般若时讲到“自性般若”,认为“一切般若智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学人“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这种“自性般若”便是人人皆具的本觉之心,禅宗之传心,即是指此心。“自用智慧常观照,故不假文字”,这种本觉之心具有非文字所能表达的超常智慧,即是佛家的真慧,故不可以文字传达。“自性般若”是众生成佛的根据和结果,也是成佛的法门和工具,只有回向识取自性般若才能真正成佛,若向外求取,只能得到世俗的知见和智慧,反成障道因缘。
六祖在为大众解释功德净土时提出“身中净土”。使净土教义有了全新的意义。他认为染净不在东西,而在于迷悟。心迷则所遇皆是秽土,心悟则所处皆是净土。迷人不识身中净土,愿东愿西,自生东西净染之分别,此心早已自污,此身亦自在秽土,如何能生西方净土!如若识取“自性西方”,自净其身,即身无秽恶,则能达至身中净土,西方即在眼前,当体即是西方,何用外求西方呢!六祖的“身中净土”“自性西方”破除了当时中国人对西方世界和外在的弥陀的迷信,引导大众自信自爱,自净自悟,从理论上深化和体现了“自性是佛”义,也从实际上有利于时人的思想解放和觉悟。
六祖讲到戒定慧时亦联系自性。他认为“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乱自性定,心地无痴自性慧”,如此戒定慧都变成了内在的自身的意志和境界,不再是外在的约束和追求的目标。此时戒定慧皆归于自心的起用,自然没有了时间上的次第和意义上的分别。“定是慧体,慧是定用,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因此定慧一体无二,自然无先后之分。即慧之时,心无动静生灭,自然常定;即定之时,心无分别障污,自然常慧。又云”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无念者,于念而无念”,“无相者,于相而离相,”于一切境,念念不住,即是无住。可见六祖之无念并不是单纯的摄心凝心,百物不思,不是离念而无念,而是于念而无念,亦即体知念自性非念,故念而无念,此即自性无念。无相无住亦同此义。
六祖讲禅定时亦云“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认为“自性不动名为禅”,“心地无乱自性定”。自性不动,十二时中自然常定,亦无出入,此是真禅定,最自然、最简单、最轻松,用不着住心看净,也不必摄心不动,同时也最难把握。当此之时,无染净之分,亦无动静之相,更无用心用力之处,,故不被净缚,不被心迷,自然轻安,自然得自性般若真慧。但念自性,自无动静,无动静时。便得真定,此是自性禅定。
六祖又在传香忏悔门中明示学人要“自净其心,自修其行,见自己法身,见自心佛”,直示“自性是佛”之旨,并要学人归依自性三宝,自度自戒,自成佛道。认为自性中有三身佛。自身本净,即是清净法身,自心思量变化而成诸相,即是自性化身,自性不染善恶,即是本来实性,亦是圆满报身。自性本来是佛,因而成佛也不能外求,只能内觅,成佛方式也只能是依靠自力,自悟自修,自度自成,不能靠外在的佛和菩萨,“自性自度是名真度”。如此六祖把成佛的责任和权利完全交付给了众生自己,命运成了自己的选择,心正即自然得入佛道,得入天堂净土,心邪则自会堕入恶道,进入地狱秽土。
禅宗又以传心法门着称,但六祖似乎并未系统地说明“心”的意义。不过六祖也多次提及自心,又言“自心是佛”。所谓自心,即是自性本心,此即使六祖所传之心。心有染净、迷悟、善恶,此分别心皆是妄心,禅宗所传乃无分别之真心,心量广大,遍布虚空,无形无相,亦非语言所能描述。佛教各派都讲真心,但什么是真心,如何识取真心又很难说清楚。六祖对此作了简捷直接的说明,真心即使自性本心,即人人所具之自心,心念自性时,心即性,性即心,心性合一而入诸佛境界,此心即是佛心。自心迷时,性即是心,自心若悟,心即是性。自心常念自性,自性即是自心,如此自心即得自性般若,自然觉悟,故曰:“自心是佛。”
六祖之传心法门又称南宗顿门,此顿悟法门后来又得到神会的大力提倡,似乎成了惠能所传法的根本特点,而顿门说法起于六祖生时,原本中即有“顿教法门”之说。但六祖并不过分强调顿渐之分。他认为“法无顿渐,人有利钝”,由人根性之利钝,才有法门之顿渐。利根见性疾,故有顿悟法门;钝根见性迟,故立渐悟法门。由此顿渐本无上下高低之分,根性质利者宜学顿门,根性钝者宜学渐门。顿渐本是见性之法门,佛法本身非有顿渐。所以强立南能北秀为顿渐两宗,甚至象神会那样以顿攻渐,分别优劣是不适当的。
六祖之顿悟法门也是“自性是佛”义的一种体现,与竺道生之佛性“当有”、明理不可分、悟则全体皆见的顿悟义不同。六祖之顿悟,即“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识取自性,自然无内外生灭之分别心,自然超越时空,即无时间生灭,自然无顿渐之意,自然“一悟至佛地”,此“一悟”不需要任何时间,实亦无顿,无顿之顿乃是真顿。这才是六祖顿悟法门的真意。神会所云龙女须臾发心成佛,剑斩众丝所合之绳等与六祖所说全不相应,只是旧传顿悟意的翻版,足见他对于六祖宗旨之无知,这正与他实践上的攻击北宗“法门是渐”相应。
一般认为顿悟法门简捷明快,是卖贱了的天堂门票。其实这只是问题的一方面。真理本身具有简单性,六祖直示“自性是佛”之旨一扫自古以来的繁琐义学,清除了种种接引学人而实误人的障道因缘,将如来知见直接显现在众生面前。由此学道,自然得悟。以此发心,自然成佛,此法门自然是成佛的最简单、最直接、最快的方法。因此可以说顿教法门是最易的。从现实的方面而言,六祖法门简捷明快,而且并非必须文字知识作基础,因而一般的平民、不识字的劳动者、甚至哑巴等只要心神清楚的人都可以学,而且不识字者少了所知障,入道未必比识字者慢。因而六祖之法犹如大雨普润一切众生,为最广泛的学人,尤其是下层人民开辟了最广阔的、最可行的成佛之路。由此入净土及诸佛境界,不费心,不用力,不化钱,可以说是最便宜的“门票”。
而从另一方面来说,顿教法门又是只有利根之人才能接受的最难的成佛之道。“自性是佛”直示了六祖境界和至此境界之法门,但识取自性又是最难的,因为自性离一切分别,亦非文字知解所能得,一般的人根本无法理解。因而成佛之道一方面近的没有距离,一方面又无限远,远的无路可通。渐修之道路虽然遥远难行,但总算可以除染布净,由迷到悟,还是有路可通,有法可行的,对钝根之人来说不失为现实易行的成佛之路。而顿教法门,悟则一念顿超,直入佛地,迷则万劫沉沦,永在轮回。识取自性,则当下成佛;不识自性,则永无悟日。因此这种无次第的顿门对钝根来说是很不适当而又最为难行的,因此六祖亦讲渐修,在传香忏悔门中就讲了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次第五分香引导学人,因为钝根之人毕竟占大多数,不能只为少数利根者着想。因此法门本身并无难易,由人利钝而生难易。
六祖还改变了延续已久的秘传制度,公开讲述自己的新思想。代付一人的秘传制有利于保持传承的稳定,使之不至于断绝和发生混乱。但这种制度也有很大弊端,代付一人,其他人都成了庶出,因而可能发生争夺继承者的内哄。而且其他弟子所传法未必不如嫡传者所说,如此以传承定高下也不公平。六祖知此弊端,故不再传衣,
诗佛王维一生奉佛,其字摩诘,即取自《维摩诘经》。王维《六祖能禅师碑铭》:无有可舍,是达有源;无空可住,是知空本。离寂非动,乘化用常,在百法而无得,周万物而不殆。鼓松海师,不知菩提之行;散花天女,能变声闻之身。则知法本不生,因心起见,见无可取,法则常如。无,顾本作“而”,误,今校从《唐文粹》本。世之至人,有证于此,得无漏不尽漏,度有为非无为者,其惟我曹溪禅师乎。
禅师,顾本少此二字,今从《唐文粹》本增入。俗姓卢氏,某郡某县人也。名是虚假,不生族姓之家;法无中边,不居华夏之地。善习表于儿戏,利根发于童心。不私其身,臭味于耕桑之侣;苟适其道,膻行于蛮貊之乡。顾本“侣”作“似”,“适”作“行”,“膻”作“能”,俱误,今校从《唐文粹》本。年若干,事黄梅忍大师。愿竭其力,即安于井臼;素刳其心,获悟于梯稗。每大师登座,学众盈庭,中有三乘之根,共听一音之法。禅师默然受教,曾不起予,退省其私,迥超无我。其有犹怀渴鹿之想,尚求飞鸟之迹。香饭未消,弊衣仍覆。皆曰升堂入室,测海窥天。窥,旧本作“扇”,非。谓得黄帝之珠,堪受法王之印。大师心知独得,谦而不鸣。天何言哉,圣与仁岂敢;天,旧作“回”,非。子曰赐也,吾与汝弗如。弗,《唐文粹》作“不”。临终,遂密授以祖师袈裟,而谓之曰:《唐文粹》无“而”字。“物忌独贤,人恶出己,吾且死矣,汝其行乎!”吾,《唐文粹》作“予”。禅师遂怀宝迷邦,销声异域。众生为净土,杂居止于编人;世事是度门,混农商于劳侣。
如此积十六载,南海有印宗法师,讲《涅槃经》,禅师听于座下。因问大义,质以真乘,既不能酬,翻从请益。乃叹曰:“化身菩萨,在此色身;肉眼凡夫,愿开慧眼。”遂领徒属,尽诣禅居。徒,顾本作“其”,今校从《唐文粹》本。奉为挂衣,亲自削发。于是大兴法雨,普洒客尘,乃教人以忍,曰:忍者无生,方得无我。始成于初发心,以为教首。顾本于“教”字下多“人以”二字,今从《唐文粹》本删去。至于定无所入,慧无所依,大身过于十方,本觉超于三世。根尘不灭,非色灭空;行愿无成,即凡成圣。举足下足,长在道场;是心是情,同归性海。商人告倦,自息化城;穷子无疑,直开宝藏。其有不植德本,难入顿门,妄系空花之狂,曾非慧日之咎。顾本以“顿门”作“禁门”,“妄系”作“未系”,“慧日”作“思日”,俱非是,今从《唐文粹》本校正。常叹曰:“七宝布施,等恒河沙;亿劫修行,尽大地墨。不如无为之运,无碍之慈,弘济四生,大庇三有。”既而道德遍覆,名声普闻。泉馆卉服之人,去圣历劫;涂身穿耳之国,航海穷年,涂,旧作“途”,非。皆愿拭目于龙象之姿,忘身于鲸鲵之口。骈立于户外,趺坐于床前。林是旃檀,更无杂树;花惟薝蔔,不嗅余香。皆以实归,多离妄执。九重延想,万里驰诚,思布发以奉迎,愿叉手而作礼。则天太后,孝和皇帝,并敕书劝谕,征赴京城。禅师子牟之心,敢忘风阙;远公之足,不过虎溪。固以此辞,竟不奉诏。遂送百衲袈裟,及钱帛等供养。天王厚礼,献玉衣于幻人;女后宿因,施金钱于化佛。尚德贵物,异代同符。
至某载月日中,忽谓门人曰:“吾将行矣。”俄而异香满室,白虹属地。饭食讫而敷坐,沐浴毕而更衣。弹指不留,水流灯焰;金身永谢,薪尽火灭。山崩川竭,鸟哭猿啼。诸人唱言,人无眼目;列郡恸哭,世且空虚。某月日迁神于曹溪,安座于某所。择吉祥之地,不待青乌;变功德之林,皆成白鹤。呜呼大师,至性淳一,天资贞素,百福成相,众妙会心。经行宴息,皆在正受;谈笑语言,曾无戏论。故能五天重迹,百越稽首。修蛇雄虺,毒螫之气销;跳殳弯弓,猜悍之风变。畋渔悉罢,蛊酞知非。多绝膻腥,效桑门之食;悉弃罟网,袭稻田之衣,永惟浮图之法,实助皇王之化。弟子曰神会,遇师于晚景,闻道于中年。中,顾本作“长”,今校从《唐文粹》本。广量出于凡心,利智逾于宿学。虽末后供,乐最上乘。先师所明,有类献珠之愿;愿,《唐文粹》作“顾”。世人未识,犹多抱玉之悲。谓余知道,以颂见托。偈曰:
五蕴本空,六尘非有。众生倒计,不知正受。莲花承足,杨枝生肘,苟离身心,孰为休咎?其一。至人达观,与物齐功,无心舍有,何处依空。不着三界,徒劳八风,以兹利智,遂与宗通。其二。愍彼偏方,不闻正法,俯同恶类,将兴善业。教忍断嗔,修慈舍猎,世界一花,祖宗六叶。其三。大开宝藏,明示衣珠,本源常在,妄辙遂殊。过动不动,离俱不俱,吾道如是,道岂在吾。其四。道遍四生,常依六趣,有漏圣智,无义章句。六十二种,一百八喻,悉无所得,应如是往。

六祖惠能
5、智 顗(小释迦)
智顗(538~597年),南朝陈、隋时代的一位高僧。俗姓陈,字德安,荆州华容(湖北潜江)人。中国佛教天台宗四祖。也是实际的创始者。天台宗为中国佛教宗派史上第一个宗派,因智顗晚年居住天台山,故称为天台宗。因以《法华经》为主要教义根据,故亦称为法华宗。十八岁投湘州果愿寺法绪出家,二十三岁拜慧思为师,修习禅法,证得法华三昧。并广弘教法,创五时八教的判教,强调止观双修的原则,发明一念三千、圆融三谛、一心三观的思想,成立天台宗的思想体系。在传承系谱上,尊龙树为初祖,以北齐慧文为二祖,慧思为三祖,智顗是四祖。自智顗以来,代代相传。隋炀帝授予智者之号。世称“智者大师”或“天台大师”。着有《法华玄义》、《法华文句》、《摩诃止观》各二十卷及四教义等传也,生前度僧四千余人,传业弟子三十二,以灌顶、智越等最著名。
智者大师名号由来一说?关于智者名号由来,早就有明确的解释。隋开皇十一年(591),晋王、扬州总管杨广请智颇为菩萨戒师,智顗赐名“总持”,杨广上尊号“智者”。对此《隋天台智者大师别传》有所记载:“以今开皇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三日,于总管金城殿设千僧会,敬屈授菩萨戒。戒名为孝,亦名制止,方便智度,归宗奉极。以此胜福,奉资至尊、皇后,作大庄严。同如来慈,普诸佛爱,等视四生,犹如一子。”师云:“大王纡遵圣禁,名日‘总持’。”王日:“大师传佛法灯,称为‘智者’。”杨广请智者东下扬州,为其授菩萨戒,智者本不情愿,再三推托,杨广执意不肯,双方经过一番讨价还价,终于达成妥协,智者答应为杨广授戒,杨广也不得不被迫接受了相当苛刻的四项条件。修习止观坐禅法要讲述:大师乃五代时陈隋人,姓陈氏,世为颍川人,因晋时避乱,止于荆州之华容。父起祖,于梁元帝时,封为益阳侯;其母徐氏,梦香烟五采,萦回入怀,又梦口吞白鼠,因是而孕。诞灵之时,红光耸霄,邻人见之以为失火,争而视之,并无火事。是师产生,欲烹荤作食以为庆席,时火灭汤冷,为事不成。有二僧扣门曰:‘此儿道德所钟,必当出家。’言讫而隐。师眉分八彩,目耀重瞳,有古帝王之相。父母视如掌珠,在襁褓即能合掌。坐时面必向西,七岁至寺庵,僧教其普门品口授一遍,即能成诵;至十七岁时,欲发心出家,父母不允许,时作夜梦,身至一高山,下临大海,上有僧,举手招之。复伸臂,至山麓,接师入伽蓝。僧复谓曰:‘汝后当居于此,当终于此。’此山即天台山是也。故智者之后住天台,盖有宿缘焉。年十八父母相继逝世,即辞兄陈针,出家于衡州果愿寺,依舅氏法绪出家。至二十岁,进受具戒,精研戒律,凡开遮持犯,微细戒品,无不通达,并兼通方等大乘经典。后诵法华、无量义、普贤观经。历二旬诵通三部,进行方等,胜相现前。一夜梦诸经像杂乱满室,觉自身处高座,足蹑绳床,口诵法华,手则整理经书。此即表师后来,秉如来本怀,判五时八教,所有大、小、顿、圆,分别清楚,无混滥之弊。后闻南岳慧思大师,止光州大苏山,即往礼拜。思曰:‘尔昔与吾,同在灵山,共听法华,宿缘所追,今复来矣!’乃命其诵法华经,精进持诵。所谓切柏代香,卷帘进月,身心精进,不怠不辍;不起妄想分别,蓦直诵念法华,经二七日,诵至药王菩萨本事品:‘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如来。’忽然入定,于定中亲见灵山一会,俨然未散。是知释迦牟尼佛,现今仍在灵山说法,众生障深慧浅,故未之见。师即将所证悟者,禀知南岳大师,南岳叹曰:‘非汝莫证,非余莫识。’然后又告增进工夫,大师复加功用行,四夜精进,功逾百年。当时南岳告智者曰:‘汝所得者,乃法华三昧前方便;所发持者,乃初旋陀罗尼。获四无碍辩,纵令文字之师,千群万众,寻汝之辩,莫能极矣!当于说法人中,最为第一。’师依止南岳大师约有七载,后南岳造金字般若,命智者代讲。大师纵无碍辩,唯三三昧,及三观智,用以咨审,余悉自裁。南岳手持如意,临席赞曰:‘善哉!善哉!可谓法付法臣,法王无事。余老矣!久羡南岳,当往居之。愿尔宏扬大法,勿作佛法断种人也。’师既奉训,不获从往南岳,遂同毛喜等二十七人,初至金陵,时皆未识大师,无从请法。有僧法济,自矜禅学,大师偶遇之,彼倚卧而问曰:‘谓一人于定中,闻摄山地动,知有僧铨练无常,此何定耶?’智者对曰:‘边定不深,邪证暗入,若取若说,定坏无疑。’法济即惊起而为师曰:‘我常得此定,为人说,即失此定。’从此名闻朝野,时当地宰官,闻风而来亲近求法者,不计其数。后帝亦来闻经,遂拜为国师,皇后皈依,待三十八岁时谓大众曰:‘余始座讲经,听者寡,而获益者众;第二会讲经,听众三四百,而获益者反少;第三会讲经,听众数千,获益者更少;足征佛法之不易入也。如此弘法,无益于世,余将去天台山隐居。’俟至山时,见有神僧,居定光庵中,似平素相识者,问曰:‘汝认识吾否?’师即知前于梦中所见者是。定光谓智顗曰:‘此处金地,是吾所住,北山银地,汝宜居焉。’智师乃于北峰创立伽蓝。是夜闻空中钟磬之声,正显大师得住之相。寺北别峰,名华顶,师往头陀,忽于后夜,大声雷震,风雨骤至。诸魔鬼魅,状甚可畏,大师安心空寂,诸魔自退。后魔复作家族父母兄弟之形而扰乱之,师唯深念实相,了达一切皆是幻化,本无所见。未几见一神僧,曰:‘制敌胜怨,乃可为勇。’后将天台山四面之海水,共三百里,尽作放生池,正显慈悲济物,为大师之本怀耳!后至荆州玉泉山,建立道场,关圣伽蓝为之现身保护,并以神力修建庙宇,请大师驻锡。大师于此作为弘宗演教之地,以后说摩诃止观、法华玄义、法华文句,台宗于是阐扬,门庭从此光辉。迨至六十岁入涅槃,而唯念弥陀,往生净域,以为归宿。大师一生之历史,事迹甚长,所说之法,有台宗三大部,时人称之为东土小释迦。
杨广为什么称智颇为“智者”呢?柳顾言奉敕而撰的《国清寺碑》给了一个官方的解释,即是依《菩萨地持经》戒品之中的“智者”之名目,此说事实上出自杨广本人,而且确实有所依据。据《菩萨地持经》卷五戒品之余:
菩萨欲学菩萨律义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者,……于智者前,谦下恭敬,长跪曲身,于佛像前,作是言:“唯愿大德,授我菩萨戒。”……如是受菩萨戒竟。
这里详细说明了授菩萨戒的仪式,而有授戒资格的当是“有智有力,善语善义,能诵能持”的“智者”,智顗作为天台宗的一代大师,当然有资格号称“智者”,担任菩萨戒师。
既然这一解释出自当事人,又确有经典依据,自然不必怀疑。然而这一解释颇有掩人耳目之嫌,杨广的受戒与其说是一个宗教活动,不如说是一个政治事件,确切来说,是一场宗教外衣掩饰下的政治交易。智顗授杨广法名为“总持”,绝不仅仅是受持大乘戒法、止一切恶、持一切善的意思,其政治含义一目了然,是杨广夺嫡备储、觊觎东宫的政治宣言。这一法名的由来,未必是智者的本心,极有可能是出自杨广的授意。
杨广之所以授智顗智者之号,也是为了自己的政治野心。《国清寺碑》有所表白,杨广既然尊智者为伊尹、吕望,当然以商汤、周武自期;以智颇为大隗、河上,足表白视为黄帝、汉文。这对于炀帝来说,可以说是理所当然,而对于晋王来言,可说是大逆不道。杨广欲奉智者为国师,是为了让自己成为国主。因而智者之号,大有深意。
据《续高僧传》卷六慧约(452—535)本传:
皇帝斯雕文璞,信无为道,发菩提心,构重云殿。以戒业精微,功德渊广,既为万善之本,实亦众行所先。譬巨海百川之长,若须弥群山之最;三果四向缘此以成,十力三明因兹而立。帝乃博采经教,撰立戒品。条草毕举,仪式具陈。制造圆坛,用明果极。以为道资人弘,理无虚授;事藉躬亲,民信乃立。且帝皇师臣,大圣师友,遂古以来,斯道无坠。农轩周孔,宪章仁义,况理越天人之外,义超名器之表!以约德高人世,道被幽冥,允膺阇梨之尊,属当“智者”之号。逡巡退让,情在固执;殷勤劝请,辞不获命。天监十一年始敕引见。事协心期,道存目击。自尔去来禁省,礼供优给。至十八年已亥四月八日,天子发弘誓心,受菩萨戒。乃幸等觉殿,降雕玉辇。屈万乘之尊,申在三之敬。暂屏衮服,恭受田衣。宣度净仪,曲躬诚肃。于时日月贞华,天;地融朗。大赦天下,率土同庆。自是入见,别施漆榻。上先作礼,然后就坐。皇储以下,爰至王姬,道俗士庶,咸希度脱。弟子著籍者凡四万八千人。
智者大师创立天台宗的由来?智顗大师20岁受具足戒出家,之后不断研习佛法终有成就。确立了以法华经为主,止观皆修,一念三千的方便法门。最后创立了天台宗(根据他所在天台山而得名),又因法华经作为开宗的主要依据,所以也称法华宗。他提倡的判教方法更直接促成了天台宗的诞生。首先,智者称呼问题。杨广是隋文帝的第二个儿子,隋朝建立后他就被封为“晋王”,那一年他只有十三岁。不出意外的话“晋王”这个板凳他是要做到底的。因为自古以来都是立嫡不立长,不巧的是他前面有个大哥—杨勇,所以他靠“正途”是没有机会继承皇位的。俗话说得好“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他经过一番冥思苦想,决定借助佛法。这对他来说就是一个很好的借口,因为佛法“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教导人们行善积德,所以他找到了当时的高僧大德智顗大师,让智顗大师为他受“大乘戒”,大乘戒包括饶益有情戒、律仪戒和摄善法戒。随后他赐予了智顗“智者”的称谓,其实赐不赐称谓对智顗大师来说并不重要,他只是讲解佛法而已。后人便以“智者大师”称呼智顗。
其次,5时8教判教法。5时指的是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槃时。我们都知道一个人的成长是根据其身处时期的变化而变化的,佛陀说法也并无二处,唯一而已。在佛陀成道时最先讲的就是华严时,就像日临高山,暗恶盾形、法界无限、慧海圆融,根基不够的人是很难理解的。但佛陀渡化众生一视同仁,所以接下来便开示了阿含时。具体的讲述了“人”应该如何根据自身“智识”的大小来选择大乘或者小乘佛法。然后是方等时,具体开示了慧根不够的人通过小乘来修习佛法达到解脱的目的,并在这个基础上能够修习更高层次的佛法。接下来是般若时,这个讲了到达“基础”后怎么能更进一步学习通晓深层的佛法。最后就是法华涅磐时,反复对已开示的内容进行详细的解释,帮助众生自我得渡。8教指的是化仪4教和化法4教。化仪4教为顿教、渐教、秘密教、不定教。顿教即为顿悟,比如初闻法者立刻就能开悟。渐教是依次修行。秘密教则是对不“同乘”的人分别说法。不定教就是对各种问题答疑解惑。化法4教为藏教、通教、别教、圆教。藏教就是经律论,学习这三种教法证得法性。通教就是对众人所说的共通教法。别教就是单独为菩萨成所说的教法(达到一定阶段者)。圆教就是法之根本,圆融一切。这便是智者大师创立天台宗的由来。(摘自隋炀帝钦赐智顗“智者”称谓,天台宗便出自此人所创的5时8教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36603986074084158&wfr=spider&for=pc)
天台山国清寺是佛教天台宗的祖庭?国清寺是如何建成的?智顗天台山间修行,饱览山水圣迹,聆听百鸟啼唱,喜悦中走入一处别具洞天的峡谷涧底。面对飞云叠瀑、千仞悬崖,智顗目眩神摇,忽听有人高呼他的名字,回音应山震谷。他举目张望,见北壁峰巅并排着三块巨石,正中坐着一位神情俊逸的老和尚,挥手招呼他上去。智顗无法攀上峻岩陡壁,只好求援道:“贫僧功法尚浅,请法师助一臂之力。”老和尚便伸出右手,甩了几甩,胳膊立刻无限伸长,从山顶垂到地面,握住智顗的手说:“弟子入定,心聚五行。”智顗顿觉热气燃胸,飘忽悠荡,深有羽化而登仙之感,腾身跃上绝壁。智顗立稳脚根,仔细打量老和尚的右手,见并无异常,以为活佛现世,倒身跪拜:“弟子智顗秉性蒙昧,请活佛指点迷津。”老和尚躬身道:“弟子快快请起,老衲法名定光,修住金峰山上,并非活佛。”智顗心花绽开,作揖问道:“天台山连岭被麓,不知弟子落脚何方?”定光长老告知:“你我所站之地称‘佛陇岙’,附近有金峰、银峰二山,金峰已为老衲所居,弟子到银峰苦修去吧。”智顗随即登上银峰,在北坡择地结舍,建一茅蓬,称“净名堂”。他静坐苦思,精诚奉佛。一日半夜,忽然狂飚四起,雷震天庭,四野涌出无数鬼魅阴魂,围着智顗或千娇百媚,搔首弄姿;或群魔乱舞,恐怖竦然。智顗处变不惊,岿然稳坐。妖邪惧其正气,呼啸而退。宁静片刻,又有二鬼化作智顗父母形象,执手悲泣,相拥恸哭,令石人动心。智顗不惑于鬼诈,任幻象自生自灭,四野很快复归空寂。历经两次降魔考验,智顗的修炼功夫已由“禅定”转入“止观”。三年后,他创建了天台宗。随着门徒剧增,原有场所已无法容纳,智颚便在净名堂旁建起一座“高明讲寺”,后来又陆续建造了万年寺、华顶寺、方广寺等十一座寺院。这些寺院位处深山荒野,对天台宗的传播极为不利,于是智顗决定在宽阔处建一寺院,作为天台宗的祖庭,方便各方高僧前来朝拜。
这年八月中秋,智顗到金峰向定光长老请教此事。定光说:“东南方十里外五峰环抱处有皇太子基,可造寺院。”智顗即前往察看,果见层层雾霭环绕于五座山峰,一道涧流喷珠跳玉、奔泻山间,景色绝佳。智顗乐呵呵地返回向定光禀告:“天台南麓的景致美轮美奂,当可建寺,请长老赐名。”定光闭目道:“寺必成,国即清。天下太平之时,寺院建成之日。”
“国清寺”!智顗合掌称道,“当今人世兵患不绝,贫僧正渴望天下安宁、寺院早成。”是夜,智顗秉烛构思,描画国清寺建筑的宏伟蓝图,忽觉周身虚空欲逝。圆寂前,他把弟子们唤到床侧,说:“为师呕心沥血绘制此国清寺建筑布局图,不见寺成,瞑目为恨。我去后,你们一定要依照这幅图将天台宗祖庭建起来,以了为师的心愿。”当即,智顗又提笔给晋王杨广写了份遗书,请求在山下这一处佳境建寺。
开皇十七年,智顗圆寂。法嗣灌顶将其遗书和《净名经文疏》等遗物转呈晋王杨广。杨广秉承智顗遗愿,拨款在天台南麓建寺,由灌顶主持调度,初名“天台寺”,大业元年(605年)隋炀帝御赐匾额,易名“国清寺”。
智顗《修习止观坐禅法要讲述》述(摘要):众生自无始以来,外为天演所驱,内为识情所系,无日不在颠倒错乱之中;是故文明愈进,人道愈衰,演成今日之惨剧矣!欲思挽救,舍佛法外,无他术也。然于佛法之中,求其最适当于末世众生之心理者,莫若念佛法门;而念佛法门,欲求其实修实证,非止观法门不以为功。盖净土与天台,实有密切之关系在焉。非明天台之教观,不足以修念佛三昧;非从净土之持行,不足以契天台妙解,所谓相即而不相离也。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八个字,为本部书之总题。此书全明止观下手工夫,为天台宗初心人修证入道最为切要之法门。此总题八字,于七种立题之中,属单法立题。修习止观是法,坐禅法要亦是法,是为单法立题。止观法门,为十方诸佛,历代诸祖,修习坐禅之法要,可谓包括一切。
智者大师,一生所说止观有四种:一名圆顿止观,在荆州玉泉山说,明圆顿妙观,即今之摩诃止观是;二名渐次止观,在南京瓦官寺说,明从浅入深,次第之工夫,即今之禅波罗密门是;三名不定止观,浅深不定,能大能小,即今之六妙门是;第四名小止观,即今之修习止观坐禅法要,亦称为童蒙止观也。
此部止观,虽名为小,实大部之梗概,入道之枢机。言称小止观者,对汪洋浩瀚摩诃止观之大部而言,此童蒙止观,为初机简略所说之小部,非是对大而言小,实是小而无外之小,谓一切法趣此小,是趣不过。如摩诃止观,为大止观,此大非是对小而言大,乃是绝待无外之谓大。言小,小无小相,小即法界;言大,大无大相,大亦法界。小大咸是法界止观,大小相融,广略无异,皆归不思议之中道止观。不过对众生之机宜,所以有大、有小、有广、有略之不同,故今明之为小止观也。
夫法不孤起,仗缘方生。须知此部止观之产生,不无因缘;盖智者大师有俗兄陈针,时为中军参将,至四十岁时,一日路遇仙人张果老曰:‘看汝相,阳寿已尽,期月必死。’陈针闻之悚然,乃问计于智者。对曰:‘汝听吾言修持,即可得免。’陈针愿受教,大师乃述此简单要略之小止观,命修止观工夫。于是陈针遵依,切实修持。逾年又逢张果老,果老见而骇然,汝得不死,岂食长生不死之药乎?曰:‘弗也!’吾弟智者,命余修止观坐禅工夫,故获如是耳。张乃叹曰:‘佛法之不可思议,能起死回生,可谓希有。’后过数年,陈于梦中见天宫,书有陈针之堂,十五年后生此。后陈果于十五年后,与诸亲戚辞别,临终结跏趺座,安祥而逝。是知此止观者,智者大师,为俗兄陈针所说也。
然修止观者,须认清宗旨。当时陈针之所以修止观,其目的为延寿、为升天,不过得止观中之一点皮毛利益,非为止观之本旨正义。当知大师所说止观,岂仅特为升天而已,实欲令成佛道,了生脱死,方是大师之本怀,止观之真义。所以此书于第十章证果文中详明,为究竟成佛之果,非为余事也。
此止观工夫,四威仪中,均可进修,何以独称坐禅?因为静工夫,胜过一切。初机人于坐中修习止观,较易得益,如坐中得益后,再历缘对境,皆可修习矣!梵语禅那,此云静虑。静即是止,所谓湛湛寂寂、一念不生;虑即是观,历历明明,万象森然;静即是定,虑即是慧。修此止观,即是静虑一如,定慧均等,是知此坐禅之禅字,即楞严经中妙奢摩他三摩禅那之禅那二字,不可思议之止观不二法门也。法即法则,轨持也;要即要道,关键也。此书为修习止观坐禅之法则,轨生物解,任持自性也。因此止观坐禅之方法,乃为修行之要道,超生死证菩提之关键也。故以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八字,以立名也。
夫吾人之心性,本自清净,本自光明,楞严所谓常住真心,性净明体。既言真心,唯是性净性明,清净法界,一大光明藏,何须修习此止观耶?盖吾等众生,从无始以来,一念不觉,被无明所障蔽;一念妄动,为生灭所流转。故转明为暗,转静为动,自心本是灵明彻照,至今成为糊糊涂涂之昏暗。本是不生不灭,而今成为生生灭灭之妄动。日但逐于五欲六尘,将纷扰扰相以为心性。然须知正当暗时,原来是明;正当动时,本自寂静。何以故?自心本是不动不摇,非明非暗故。若修止观,即能转暗动而为明静。修止,即能止其生死而为涅槃;修观,即能观破烦恼而为菩提。我人不欲了生死则已,欲了生死,舍止观莫由。止观是药,种种贪嗔痴之烦恼,种种流转之生死,皆是病。以止之药,治生死之病,食之则愈。以观之药,治烦恼之病,服之则愈。故修止观,能治生死烦恼诸病,如阿伽陀药,无病不治者也。
自性本无烦恼,亦无生死。迷悟本空,修证如幻。如摩尼珠,本是圆净,但旷劫来,落污泥中,被尘土染覆,将本有清净光明,不蔽而蔽,今欲显珠光,非加以磨擦濯洗之功夫不可。所谓修证即不无,染污即不得,所以非用止观之修德不为功。然此清净光明,本是具足,本是有之,非因修而得,不过藉止观以显其本有。故六祖云:‘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自光明。’即此义也。又复须知,性修之旨,言修,修无别修,乃全性而起修;言性,性无别性,因修而显性。全性起修,全修显性,性修不二,方名为圆修止观。
然此止观,理通凡圣,义赅大小。如言诸恶莫作,即是止;众善奉行,即是观。又不杀不盗等之止十善,即是止;不但不杀而且放生等之行十善,即名为观。如修慈悲喜舍即是止;行六行观,即是观,是即人天之止观。再如修,析法是止,生空是观。五停心是止,四念处是观,是即二乘之止观。若正明止观,即所谓三止三观是。
初体真止空观,全以空为体。所谓观一切法,如梦如幻,以为下手工夫。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为消极出世之法,即心经之照见五蕴皆空是。次方便随缘止,假观,全以方便为其相,随缘为其用。虽观照一切当体即空,而不妨随缘随力以救世,为积极入世之法,即心经之度一切苦厄是。后明中道止观,所谓息二边分别止,中道第一义谛观,此止观,最为极则,最为微妙,二谛融通,能所一如。所谓无住生心,生心无住,空有不二,寂照一体,世间出世间,唯是一心,消极与积极打成一片,虽终日度生,了无众生可度;虽无一众生可度,不妨炽然度生。虽终日说法,了无一法可说。虽无一法可说,而不妨炽然说法。止处即是观,观处原来是止。谓即止即观,即观即止之妙观。然此三种止观,作如是次第而言者,欲令诸仁者易于明了,其实此三种观,一即三,三即一,非一非三,而三而一之中道止观。然于止观中最难者,为最初步之止观,故必明坐禅法要。初修止观,欲空其所有,最为难以相应。因吾侪凡夫,从无始来,执万法以为实有,欲空不易空,若初步体真止空观工夫做成功,则其二其三较为易成。
此书有十种义,以明止观:所谓第一具缘,即是具足五缘;第二诃欲,即诃五欲;第三弃盖,即是屏弃五盖;第四调和,即为调和内外身心;第五方便,即是修行五法。此五章,即为初心修止观坐禅之前方便,方便之助行既成,可修第六正修止观。正助既具足,堪修三止三观,故曰坐禅法要。故此止观,为我等初学佛人,最易下手之切要。
前来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八个字,为此部之法题,若以台宗例,无论解释一切诸经论题,皆有五重玄义以消释。玄义者,即是将此书中之幽玄难见,深有所以之义提出,提纲契领。提纲则众目张,契领则襟袖至。今为初学佛人说。略标五玄而已。言五重者:第一释名,此书则以单法为名,止观是法,坐禅亦是法,故此经以单法而为其名。第二显体,前来释名,名乃假名,今显体。体即实体,要在寻名得体,因指见月,此题当以清净实相而为其体,除诸法实相,余皆魔事,故以实相为体。第三明宗,宗乃宗要,为修行之归宿,万行之枢机。此书当以正助二行,圆乘因果为宗要,如书中所明,不外乎十章,前五章为助行,第六正修,方为正行,正助二行,即为圆融一乘之实相因。第十章证果,即为圆乘果,故以正助二行,圆乘因果为宗要。第四论用,用即力用,此书当以觉魔治病为力用,所谓觉一切魔,治一切病,即此中之第八第九两章是。第五判教相,教乃圣人被下之言,相即是分别异同之致,因教有大小偏圆权实顿渐之相不同,故须分明以判别之。此书以何为教相?当以圆实一乘大教为教相,即无上醍醐为教相也,正与法华同。盖摩诃止观为法华之一佛乘,此书虽为小止观,而即为摩诃止观之要略,修此即能证入实相之理,所诠一一无非实相;言其名,以单法为名;言其体,实相为体;明其宗,一乘因果为宗;论其用,以觉魔治病为力用;判教相,以无上醍醐为教相。

20200819082420743

智顗
6、玄 奘(唐三藏)
玄奘(602年~664年),本名陈祎(yī),洛州缑氏(今河南洛阳偃师市)人,其先颍川人。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创始人,被尊称为“三藏法师”,后世俗称“唐僧”,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
为探究佛教各派学说分歧,玄奘于贞观元年一人西行五万里,历经艰辛到达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取真经,前后十七年,遍学了当时大小乘各种学说。公元645年玄奘归来一共带回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经论657部,并长期从事翻译佛经的工作。玄奘及其弟子翻译出典75部(1335卷),译典著作有《大般若经》《心经》《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等。《大唐西域记》十二卷,记述他西游亲身经历的110个国家及传闻的28个国家的山川、地邑、物产、习俗等。《西游记》即以玄奘取经事迹为原型。
玄奘被世界人民誉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其爱国及护持佛法的精神和巨大贡献,被鲁迅誉为“中华民族的脊梁”,世界和平使者。他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相,不畏生死的精神,西行取佛经,体现了大乘佛法菩萨,渡化众生的真实事迹。他的足迹遍布印度,影响远至日本、韩国以至全世界。玄奘的思想与精神如今已是中国、亚洲乃至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
1、玄奘姓名解读

小篆

解释:
幽遠也。黑而有赤色者爲玄。象幽而入覆之也。凡玄之屬皆从玄。
古文:
古文玄。
“玄”的金文字形为:与幺、丝、兹、滋同源,象子初生之形。它的本义为:染黑。幽遠也。黑而有赤色者爲玄。
此別一義也。凡染、一入謂之縓。再入謂之赬。三入謂之纁。五入爲緅。七入爲緇。而朱與玄周禮、爾雅無明文。鄭注儀禮曰。朱則四入與。注周禮曰。玄色者、在緅緇之閒。其六入者與。按纁染以黑則爲緅。緅、漢時今文禮作爵。言如爵頭色也。許書作纔。纔旣微黑。又染則更黑。而赤尙隱隱可見也。故曰黑而有赤色。至七入則赤不見矣。緇與玄通偁。故禮家謂緇布衣爲玄端。老子曰。玄之又玄。衆妙之門。高注淮南子曰。天也。聖經不言玄妙。至僞尚書乃有玄德升聞之語。象幽。謂?也。小則隱。而人覆之也。幽遠之意。胡涓切。十二部。黑而有赤色者爲玄。此別一義也。凡染,一入謂之縓。再入謂之赬。三入謂之纁。五入爲緅。七入爲緇。而朱與玄周禮,爾雅無明文。鄭注儀禮曰。朱則四入與。注周禮曰。玄色者,在緅緇之閒。其六入者與。按纁染以黑則爲緅。緅,漢時今文禮作爵。言如爵頭色也。許書作纔。纔旣微黑。又染則更黑。而赤尚隱隱可見也。故曰黑而有赤色。至七入則赤不見矣。緇與玄通偁。故禮家謂緇布衣爲玄端。凡玄之屬皆从玄。
奘 zàng
“奘”小篆
“奘”的寓意为: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駔大也。馬部駔下曰。壯馬也。士部壯下曰。大也。奘與壯音同。與駔義同。釋言曰。奘,駔也。此許所本也。孫,樊本作將且也。从穴壯。壯亦聲。徂朗切。十部。共证菩提。它的义涵为:驮经弘法,唯识中观。
“玄奘”的寓意为:玄为阳,奘为庄,本义为装,为伪人。为天人一阴临凡,一阴一阳谓之道。天上一日合人间129600年,一分钟合尘世90年,就是世人一生。人为水土所生,玄奘为太阴与太阳所生,为子丑寅,为春生。
天人合一,人类大脑位于北,北方水,位于上丹田。受孕结胎是南极主生,南方火,位于下丹田。水中有火,为温娇包裹陈光蕊,为太阴包太阳,子为太阴,丑为太阳。
玄奘为寅,为人,为仁。太阴为阳坎子水,太阳为阴坤丑土。为水生木,木克土。玄奘临凡则其父遭劫,为红阳劫,为刘洪,为留红,为留在红阳世界。金克木,为金山寺收留。金生水,为江流。法明和尚,修真悟道。为求道者,为金生水,为启迪。
天人合一,人体内血液红血球为阴,白血球为阳。红血球生于中丹田,白血球源于上丹田,为阴阳坎水子亥成孩,升华至天灵盖转化为骨髓向下流注,从尾骨转化为阳生之气有序喷出。次子水气入肝,次亥水气入肾,为生成阴阳生命之火的原材料。由阳化气变易为阴成形,白血球为三阳二阴,红血球为二阴一阳。合为四阳四阴,表现形式为二阳二阴,阳数九,二九十八;阴数六,二六十二。人数七、八,二七十四,二八十六。
玄奘岁数十八年为二九之数,西天取经十四年为二七之数。足趾合地支,先天五音为;徵羽宫商角。五行为;火水土金木。后天五音为;宫商角徵羽。五行为;土金木火水。玄奘为水生木,左脚小指为阳,为先天,为木,五音浊角。后天为水,五音浊羽。
除恶即是行善,白血球是负有免疫与清除病毒责任的,不算杀生。此为现世报应,在此红阳劫中写尽天上,海下,阴间,阳间红阳丛林社会,一切皆伪,均是假相,衣冠盗就是刘洪,就是为官十八载。
“五千四十八黄道,正合一部大藏经。”五千四十八乃天地静极而动,贞下起元之真经。以象喻之,五千四十八日为十四年(作者:春秋遗民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ec620f76e81d
来源:简书)
2、唐朝三藏法师玄奘的真实名字是什么?唐代僧人玄奘(唐僧、唐三藏)的俗家姓名,有的书作“陈祎”(示补),有的书作“陈袆”(衣补),《咬文嚼字》杂志曾就这个问题专门进行过讨论,至今没有定论。《大百科》第2版作“陈祎”(示补),《辞海》第6版作“陈袆”(衣补)。从“袆”、“祎”这两个字的释义看,似乎应以示补的“祎”为准。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祎 (禕) yī 〈书〉美好(多用于人名)。
袆 (褘) huī 古时王后的一种祭服。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2版:
【玄奘(602—664)】中国唐代僧人。旅行家,佛经翻译家,法相宗创始人。被尊称为“三藏法师”。俗姓陈,名祎。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缑氏镇)人。家境贫寒,父母早丧,13岁受度为僧,20岁受具足戒。玄奘出家以后,四处求学,遍访名师,学《涅槃经》及《摄大乘论》、《毗论》、《成实论》,然各类佛典异说纷纭,各种学派主旨不一,特别是对于成佛的根据和步骤等问题,更是争论不休,难有定说。为了澄清疑窦,他决心西行求法,以释所惑。……
《辞海》第6版:
【玄奘(602—664)】通称“三藏法师”,俗称“唐僧”。唐佛教学者、旅行家,唯识宗创始人之一。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本姓陈,名袆,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缑氏镇)人。13岁出家,后遍访名师,精通经论。因感国内众说纷坛,难得定论,决心到天竺学习,求得解决。……
四川外语学院外国语文研究中心杨全红教授认为:玄奘的俗名应该是“陈祎”(Chén Yī),理由有四:首先,它几乎不大可能是 Chen Hui(陈袆),因为他父亲姓陈名慧。虽然“袆”与“慧”二字音调有异,但名叫“陈慧”的父亲(而且是一位饱读过诗书的文人父亲)应该不会唤自己儿子为“陈袆”,否则,稍不注意,便会父子难分。其次,“陈祎”一说合乎国人取名习惯,毕竟“祎”是一个好的字眼,义“美好”,又常用于人名。第三,境外相关文献对玄奘俗姓有记作 Ch’en I 者。Thomas Watters 所著 On Yuan Chwang’s Travels in India 中便有这么一句:“The surname of the family to which he belonged was Ch’en and his personal name I. ”这里的“I”读作 yi,老外将《易经》英译作 I Ching 便是明证。值得指出的是,上述文献1904 年便已问世,也就是说,早在那个时候或之前,西人便是“如是我闻”唐僧俗名的。最后,国内早一点的文献中亦多将玄奘的俗名写作“陈祎”,如孙毓修所著而于1909 年初版于上海商务印书馆的《玄奘》以及宋云彬所著而于1935 年11 月初版于上海开明书店的《玄奘》等。(见《“唐僧”是谁——“唐僧”的姓名及其它》,《上海翻译》2010年第3期)
详见:http://www.jiaodui.com/bbs/read.php?tid=27711
3、玄奘的由来?公元600年,玄奘出生在河南洛阳附近的一个小村庄,原名陈袆。玄奘5岁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10岁的时候,父亲去世,10岁的陈袆被僧人哥哥带入白马寺(中国最早的寺院)。唐僧法号玄奘,俗姓陈,本名袆,河南洛州缑氏县(今河南省偃师县南境)人。他的曾祖、祖父都是官僚,到了他父亲陈惠,便潜心儒学不做官了。玄奘生于隋文帝开皇二十年(即公元600年。关于玄奘的生平,现存的《传》、《状》、《塔铭》等都没有记载,而关于他的年岁又有六十三、六十五、六十九诸说,推算不出确实生年来。今以重校内学院本《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暂定法师寿六十五岁)。少时因为家境困难,跟着他二兄长捷法师住在洛阳净土寺,学习佛经,十一岁(620)就熟习《法华》、《维摩》。十三岁时(622)洛阳度僧,破格入选。其后听景法师讲《涅盘》,从严法师学《摄论》,升座复述,分析详尽,博得大众的钦佩。隋炀帝大业末年,兵乱饥荒,玄奘和他的二兄前往长安后,得知当时名僧已多聚在蜀地,因又同往成都。在那里听宝暹讲《摄论》、道基讲《杂心》、惠振讲《八犍度论》。三、五年间,究通诸部,声誉大著。唐高祖武德五年(622),玄奘在成都受具足戒。武德七年(624)离开成都,沿江东下参学。先到了荆州天皇寺。讲《摄论》、《杂心》,淮海一带的名僧闻风来聚。六十高龄的大德智琰也对他执礼甚恭。讲毕以后,继往赵州从道深学《成实》,又到扬州听惠休讲《杂心》、《摄论》。贞观元年(627),玄奘再到长安,从道岳、法常、僧辩、玄会诸师钻研《俱舍》、《摄论》、《涅盘》,他很快就穷尽各家学说,受到称赞,声誉满京师。仆射萧瑀,奏请令他住庄严寺。
但是玄奘觉得多年来在各地讲筵所闻,异说不一,特别是当时流行的《摄论》、《地论》两家有关法相之说不能统一,很想得着总赅三乘学说的《瑜伽师地论》,以求会通一切(这一见解大概是受了当时来华的波颇蜜多罗的启发而生),于是决心往印度求法。那时出国之禁很严,他正式表请赴印,未得许可,只好作种种准备等待着。贞观三年(629),因北方连遭灾荒,朝廷准许道俗四出就食,他得便西行,到达兰州,应当地人士请求,讲《涅盘》、《摄论》和《般若经》。西域商侣有参加旁听的,回去以后,便将玄奘求法的事向各地宣传了。玄奘继而潜行到达瓜州,得胡人西盘陀导送,夜渡瓠颅河。从此子身冒险,过了玉门关外五烽,度莫贺延沙碛,到达伊吾。
高昌王麹文泰得知后,遣使迎往,敬礼备至,延留度过夏坐,并要久留在高昌,他坚决未允。当时西突厥叶护可汗势力遍及雪山以北各地,如去印度,须要取得他的协助,因而高昌王遣使陪送玄奘去叶护可汗衙所,时当贞观三年八月。玄奘离开高昌,过阿耆尼、屈支等国,越凌山到达素叶城,和叶护可汗相见,凭着可汗致所经诸国的信件和陪送的使者,很顺利的经过西域笯赤建等十国,越大雪山,直到邻接北印的迦毕试国。公元612年,在一次全国性考试来选择27名剃度的僧人中,陈袆从数百名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当年27名僧人中年龄最小的一位,法号——玄奘。玄奘其实是唐僧的法号,这是他当上高僧以后的法号,可以称呼他陈玄奘也可以叫唐玄奘!而史书中也是有玄奘法师的,西游记也是套在一个历史背景下的产物,真实的玄奘法师历经万难西到印度取经,最后取得真经,也把佛教更彻底的带进了中国,是一个伟大的佛学家!包括陈祎这个名字也是史书中有记载的,所以唐僧还有唐玄奘的称呼!
4、唐三藏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呢?为啥叫三藏?藏在梵文中是指盛放物品的箩筐,暗指包罗万象,无所不知的意思,在佛教中也是佛经的总称!那么三藏是什么意思呢?按内容区别,“藏”分三类:一、素怛缆藏,意译为经藏,指佛教始祖释迦牟尼的说教。二、毗杀耶藏,意译为律藏,指佛门戒律。三、阿毗达摩藏,意译为论藏,指释迦牟尼弟子对于佛教学说的论述和注解。 因“藏”分经、律、论三藏,所以惯称“三藏”。古时,对通晓“三藏”真经的僧人,尊称为“三藏法师”或“三藏”。唐僧因而被称为“三藏”。
玄奘生于公元600年的中国唐朝。他自幼聪明,尤其爱好当时风靡一时的 佛学。玄奘十一岁时就能诵读佛经,十三岁时就在当时中国的文化重地–洛阳 出家,之后他在全国各地遍访名师,刻苦钻研佛教理论。十八岁时,玄奘在佛教界已经是小有名气了。因为他精通印度佛学中的《经藏》、《律藏》和《论藏》,所以人们尊称他为“三藏法师”,因为生在唐朝,所以又名唐三藏。
把佛教典籍分为经、律、论三藏是按照其所载内容来分的,这是一种最基本的分类,也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分类。经、律、论所载内容分别是:
(1)经,一般被认为是佛说过的话的汇编,它是佛教教义的基本依据。
(2)律,是佛教组织为教徒或信众制定的纪律或行为规范,它的基本原则一般被认为是佛所确定的,而系统化的佛教戒律是后来才逐步形成的。
(3)论,是对经、律等佛典中教义的解释或重要思想的阐述。它在佛教中一般被认为是菩萨或各派的论师所做,但也有一些极少数的论被认为是佛自己做的。
通达佛法能为人讲说的人称为法师,精通经藏的称为经师,精通律藏的称为律师,精通论藏的称为论师,遍通经、律、论三藏的称为三藏法师,唐玄奘就是因为精通三藏所以被称为唐三藏。
他原名叫陈祎,这是随他父亲的姓,没有什么问题,之所以后来都叫他唐僧,唐就是国家的名字,毕竟他是国家养大,又是高僧,冠上唐字显得高大上!在寺庙时他有一个名字叫江流儿,这也是大圣归来动画片里面采用的名字,算是个小名吧!。另外唐僧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就是如来的二弟子金蝉子的转世,又叫金蝉长老,转世为唐僧以后,寓意金蝉脱壳的意思,所以是未来佛教比较重要的人物!金蝉子的肉也是有奇效,吃了可以长生不老,所以他也成就了佛教,实现了十世转世,最终修成正佛,也算功德圆满了!
其实唐僧还有一个身份,就是唐朝李世民的结拜弟弟,御弟!所以女儿国国王称呼他御弟哥哥,又赐国姓唐,也叫唐御弟!
因为他既是陈光蕊的儿子陈祎,又是高僧玄奘,又有小名江流儿,又被人称呼三藏法师,还是御弟,又是金蝉子转世,真是一个有意思的人!
5、《西游记》中,唐僧给大徒弟取名叫什么?当时要起名的时候,大徒弟说他有名字(就是菩提老祖给他起的,“孙悟空”)于是唐僧就给他起了个 孙行者的僧名。他俗家姓陈,本是大唐太宗皇帝时期一个状元陈光蕊的后人,只因他爹被贼人所害,母亲又被贼霸占,所以才在他刚出生不久就把他扔在一块木板上顺江冲走了。直到十八年后,他才有机会报仇雪恨,认祖归宗。虽然姓陈,西游记中却并没有表明他叫什么,至于他的原型,历史上真成的唐僧则是叫陈祎。顺江漂走的唐僧被一个和叫法明的和尚救走,起名叫江流儿。这应该算是个小名,因为他是被江水流动带来的,所以这个名字也正好可以说明他的来历。之后长大一点,就直接被法明收为弟子,赐法名玄奘,从此他的名字就是玄奘法师了。这段时间里虽然他的佛法学的很好,但那个时候唐太宗还并不太信这些东西,所以他也没有那么大的名气。后来唐太宗因为泾河龙王的事儿没办好所以被叫到阴司对供,多亏了魏征给在阎王那里做判官的崔珏写了封信,才得以开了后门被偷偷添寿二十年,重新放回阳间。从那以后唐太宗就算是皈依了佛门了,请高僧讲法,而玄奘就是其中学问最高的一个。然后观音显化众凡人面前,告知了大乘佛法的所在,于是玄奘自告奋勇愿为唐太宗取真经回来,唐王很是感动,于是赐其姓唐,自此人称唐玄奘,为了省事儿,而且 他又是个和尚,所以也就又有了唐僧的称号。因为要取的经有三藏,所以又称之为唐三藏。因唐僧发誓要取回真经,唐太宗深受感动,所以又与其结拜为兄弟,所以又有了唐御弟的称号。
2、唐僧这个名字为何家喻户晓?唐僧是我国著名神话小说,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里的人物,而他的各种名号,像是玄奘、圣僧、御弟哥哥等都是特别闻名遐迩的名号,而这些名字也随着他的传说越传越响。唐僧是整个西行中最重要的人,很多人都会好奇为什么天下那么多的人为啥会选上唐僧了,其实他是佛祖座下的弟子,金蝉子转世,这个来头还是很大,而且唐僧还有其他名字的。其实唐僧是被一些妖怪或者其他人称呼的,他本是大唐人士,又和唐黄结为兄弟,所以就以唐称,又是个僧人,自然而然的就叫唐僧了。要说唐僧的名字还要从唐僧小的时候讲起,唐僧的父亲本姓陈,但是父亲被杀害,在他出生的时候就被母亲放在木箱中,顺水冲走了,被和尚捡到,就赐名“江流儿”,这也算是唐僧的小名,是唐僧幼年时候,那些和尚称呼的。后来他长大了,自然而然的也就出家,做了和尚,才有了后面的名字的。长大成人的江流儿,有很高的悟性,对于佛学理解的很深,所以被称为“三藏法师”,一直受到人们的敬仰,虽然年纪轻轻,但凭着自己的佛学造诣,就四处讲佛授学,功德很高的。当观音菩萨化作和尚去引导他西行取经时,他也在讲佛,整个场面很是宏大的。其实他的法号是叫玄奘,这也是历史上的真正的名字,历史上也是有此人的,但是在小说也是用了这个法号。玄奘这个名字也只有佛门中人才会称呼,一般都是如来和观音称呼他,其他人还是叫唐三藏的居多。
唐僧无论是在小说中还是在真正的历史中,都是有很大的成就的人,单就是那份毅力就足以让人敬佩,一路西行只为求取真经,为了佛学的传播也是做了很大的贡献的。
唐僧最开始应该是叫金蝉子才对,这个大家都知道的,他原来就是佛祖的弟子,下凡历练九世,第十世终于上了灵山拜取了真经,获得了佛号,然后继续普度众生,而从沙僧曾经在流沙河吃过九个取经人的梗上来说,金蝉子可能在前九世都死在了流沙河。然后还叫陈祎,根据西游记的描写是他小时候父亲陈光蕊就被水匪杀了,然后当时他妈还怀有身孕,后来他妈被掳到到水匪家做了老婆,然后生下来了陈祎后,就把他放在了篮子里随波逐流到了金山寺,而十八年后陈祎长大,找到了外公殷开山抓捕了杀害他父亲的海盗,而他父亲因为生前救过龙王,又是被抛尸水中,所以被龙王喂了定颜珠保留了肉身,后来也还魂了,而除了陈袆这个名字之外,因为他是随波逐流而来的,所以他的小名江流儿更是出名。然后唐僧和圣僧其实差不多,就是说他是唐朝来的和尚的意思,而唐朝来的和尚长生不老也一直是沿途妖精界的传说,而玄奘法师则是历史上真实的玄奘的名号,而御弟哥哥好像只有女儿国主叫过他,这个很简单,因为西游记里他和唐玄宗李世民桃园结义,结为兄弟,所以他自然就是御弟了。
6、西游记中,唐僧给徒弟取名为何要以“悟”字?唐僧给孙悟空起名叫“悟空”(无空),猪悟能(无能),沙悟净(无精),唐三藏(三丈)
悟空、悟能、悟净这里面都有悟字?“悟”可分‘渐悟与顿悟’唐玄奘为何为其取名为“悟空”,难道紧紧是让他感悟佛经魅力,一心向道,空门潦度吗?笔者认为不是这样的。“悟”并非是看破红尘,而是感悟人生真谛。何为真谛,想必猴王他自己也不知道,所以才会去海外寻求绝世武功。那他又为何又要去海外寻求呢?难道辽阔的大陆没有让他可以称霸天下的武学吗?显而易见,不仅有,而且多不胜数,这里面大有学问。
那他为何要去海外呢?笔者不禁要问?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回答呢?这里先留下一点悬念。那么何为“空”,只有遁入空门才能做的真正的菩提无树吗?释迦摩尼佛在成佛之前也并不是曾人,他也只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有着妻子儿女的普通人一个。他在菩提树下修炼成佛,放弃天伦之乐,走上人世大道,用他融纳百川的胸怀,普度万民,受人尊敬。也许这真的是他想要的,他所追求的,但对于他的孩子和妻子,他可曾有过半点怜悯。
他高高在上,而他的妻儿呢!只能在人群中默默的看着他受人民的敬仰,她们心里的苦,他可曾知道,可能领会。妻子没了丈夫,孩子没了父亲,他们只是普普通通的人,他们该怎么办,又能怎么办。你可以普度众生,唯独放弃我;你可以容纳万人,唯独抛弃我。你的大爱换来天下的安宁,却无法抚平我们心中的创伤。当如来佛看到孙悟空为他的猴子猴孙们不惜与天庭为敌时,他却没有杀死他,而是把他囚禁在五指山下,想必是想到了他妻儿的缘故吧!
大家心中所想的“悟”是什么?未来谁有能说的定呢!朱熹说我们要格物致知,那是不是要我们立足当下呢!所谓的“悟”不过是人生经验的总结,经验越丰富,你多得到的真谛也就越多,所悟也就越深。人生就像一口井虽说只有小小的井口,却可以容纳无尽的水源。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踏实的走好每一步,方可领会何为“悟”。这也许就是如来不杀孙悟空的根本原因。让他在五指山等待着有缘人的到来,跟随他去西行磨练,在与妖魔的战斗中体味人生百态,领悟人生真谛。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是了解玄奘大师生平最权威的著作。另外知名的有有《太平广记》异僧玄奘:沙门玄奘俗姓陈,偃师县人也。幼聪慧,有操行。唐武德初,往西域取经,行至罽宾国,道险,虎豹不可过。奘不知为计,乃锁房门而坐。至夕开门,见一老僧,头面疮痍,身体脓血,床上独坐,莫知来由。奘乃礼拜勤求。僧口授《多心经》一卷,令奘诵之。遂得山川平易,道路开辟,虎豹藏形,魔鬼潜迹。遂至佛国,取经六百余部而归。其《多心经》至今诵之。初奘将往西域,于灵岩寺见有松一树,奘立于庭,以手摩其枝曰:“吾西去求佛教,汝可西长;若吾归,即却东回,使吾弟子知之。”及去,其枝年年西指,约长数丈。一年忽东回,门人弟子曰:“教主归矣!”乃西迎之。奘果还。至今众谓此松为摩顶松。

《玄奘图》

7、一行(密宗领袖)
一行(公元683年~公元727年),唐朝僧人。中国唐朝著名天文学家和释学家,本名张遂,魏州昌乐(今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人 。 谥号”大慧禅师”。 一行少聪敏,博览经史,尤精历象、阴阳、五行之学。时道士尹崇博学先达,素多坟籍。一行诣崇,借扬雄《太玄经》,将归读之。数日,复诣崇,还其书。崇曰:”此书意指稍深,吾寻之积年,尚不能晓,吾子试更研求,何遽见还也?”一行曰:”究其义矣。”因出所撰《大衍玄图》及《义决》一卷以示崇。崇大惊,因与一行谈其奥赜,甚嗟伏之。谓人曰:”此后生颜子也。”一行由是大知名。
密宗,中国佛教宗派之一,由印度传来,可分为两派,一为胎藏界,一为金刚界。密宗以密法奥秘,不经传授不得互相传习及显示非密宗信众,因此称为“密宗”。密宗以密法奥秘,不经阿阇梨亲自灌顶,不经阿阇梨亲自授三昧耶戒,并持执不怠,不经传授不得互相传习及显示非密宗信众,因此称为“密宗”。密宗起先就大量吸收中国道教的内容,八世纪时印度密教,由善无畏阿阇梨、金刚智阿阇梨、不空法师等宗派祖师传入中国,并传僧一行。僧一行从此修习传授形成密宗,被称为密宗领袖,并著有《大日经疏》,为《大日经》的注解。此宗派依《大日经》、《金刚顶经》等建立三密瑜伽,事理观行,修无上本尊秘法。
《旧唐书》:僧一行,姓张氏,先名遂,魏州昌乐人,襄州都督、郯国公公谨之孙也。父擅,武功令。一行少聪敏,博览经史,尤精历象、阴阳、五行之学。时道士尹崇博学先达,素多坟籍。一行诣崇,借扬雄《太玄经》,将归读之。数日,复诣崇,还其书。崇曰:“此书意指稍深,吾寻之积年,尚不能晓,吾子试更研求,何遽见还也?”一行曰:“究其义矣。”因出所撰《大衍玄图》及《义决》一卷以示崇。崇大惊,因与一行谈其奥赜,甚嗟伏之。谓人曰:“此后生颜子也。”一行由是大知名。
武三思慕其学行,就请与结交,一行逃匿以避之。寻出家为僧,隐于嵩山,师事沙门普寂。睿宗即位,敕东都留守韦安石以礼征,一行固辞以疾,不应命。后步往荆州当阳山,依沙门悟真以习梵律。
开元五年,玄宗令其族叔礼部郎中洽赍敕书就荆州强起之。一行至京,置于光太殿,数就之,访以安国抚人之道,言皆切直,无有所隐。开元十年,永穆公主出降,敕有司优厚发遣,依太平公主故事。一行以为高宗末年,唯有一女,所以特加其礼。又太平骄僭,竟以得罪,不应引以为例?上纳其言,遽追敕不行,但依常礼。其谏诤皆此类也。
一行尤明著述,撰《大衍论》三卷,《摄调伏藏》十卷,《天一太一经》及《太一局遁甲经》《释氏系录》各一卷。时《麟德历经》推步渐疏,敕一行考前代诸家历法,改撰新历,又令率府长史梁令瓒等与工人创造黄道游仪,以考七曜行度,互相证明。于是一行推《周易》大衍之数,立衍以应之,改撰《开元大衍历经》。至十五年卒,年四十五,赐谥曰“大慧禅师”。
僧一行名字的由来?唐初武德年间,傅仁均修订的《戊寅历》颁行于世。李淳风曾制作了黄道浑仪,著有《法象志》。高宗时,李淳风又修订了《麟德历》,成为当时通行的历法。而在唐代的天文学家中,僧一行的成就最为突出。一行和尚,本名张遂,魏州昌乐(今河南濮阳市南乐县)人。张遂在出家为僧后,法名叫作一行,因此后人也称他为僧一行。张遂自幼聪颖好学,青少年时期就博览群书,尤其喜好天文、历法、阴阳、五行之学。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非常仰慕张遂的学识,希望与他结交。张遂不从,从此便藏匿起来。后来,张遂决定出家为僧,拜在了普寂大门下,法号一行,在嵩山过起了隐居生活。
一行大师的成就有很多,一生编著过很多影响深远的书籍。在开元十三年,他制造出了“武成殿水运浑天仪”,这是一种借助水力转动来计算时间的方法。据清人王元春的“回国日记”中记载:“自鸣钟创于僧人,而中国失其传,西人习之,遂精机器。火车本唐僧一行激铜轮自转之法,加以火蒸气运,名曰法车。”一行大师主张在实际测量的基础上,修改历法。在经过几年的天文观测和众多的准备工作时候,在开元十三年,也就是725年开始编写历法。用了2年的时间写成了历法的草稿,并把它定名为《大衍历》。《大衍历》共分为7篇,包括步中朔术、步发敛术、步日躔术、步月离术、步轨漏术、步交会术、步五星术。《大衍历》发展了前人关于岁差的这个概念,创造性地提出了计算食分的办法,并将古代“齐同术”,也称为通分法则,运用在历法计算里。
唐代不少兰若设有义学院,各类藏书浩繁,僧人中也不乏一流学者,常引得俗家名士相与往来访求。一行下山后,四方求学,至浙江天台山国清寺,见门前溪流淙淙,古松数十株,一派寂泊平和。微闻院内僧人于庭院布列算筹之声,忽听一人朗声说道:“今日当有弟子来此取吾算法,此人到时,门前流水将改而向西,贵客已抵山门,你们还不出迎?”一行低头一看,溪水果然西流,乃推门而入,稽首请法,在此间尽得其术。当他学成离开之日,小溪又复东流。此事不胫而走,一行之名,更震动遐迩。
《旧唐书·僧一行》僧一行,姓张氏,先名遂,魏州昌乐人,襄州都督、郯国公公谨之孙也。父擅,武功令。一行少聪敏,博览经史,尤精历象、阴阳、五行之学。时道士尹崇博学先达,素多坟籍。一行诣崇,借扬雄《太玄经》,将归读之。数日,复诣崇,还其书。崇曰:“此书意指稍深,吾寻之积年,尚不能晓,吾子试更研求,何遽见还也?”一行曰:“究其义矣。”因出所撰《大衍玄图》及《义决》一卷以示崇。崇大惊,因与一行谈其奥赜,甚嗟伏之。谓人曰:“此后生颜子也。”一行由是大知名。
武三思慕其学行,就请与结交,一行逃匿以避之。寻出家为僧,隐于嵩山,师事沙门普寂。睿宗即位,敕东都留守韦安石以礼征,一行固辞以疾,不应命。后步往荆州当阳山,依沙门悟真以习梵律。
开元五年,玄宗令其族叔礼部郎中洽赍敕书就荆州强起之。一行至京,置于光太殿,数就之,访以安国抚人之道,言皆切直,无有所隐。开元十年,永穆公主出降,敕有司优厚发遣,依太平公主故事。一行以为高宗末年,唯有一女,所以特加其礼。又太平骄僭,竟以得罪,不应引以为例?上纳其言,遽追敕不行,但依常礼。其谏诤皆此类也。
一行尤明著述,撰《大衍论》三卷,《摄调伏藏》十卷,《天一太一经》及《太一局遁甲经》《释氏系录》各一卷。时《麟德历经》推步渐疏,敕一行考前代诸家历法,改撰新历,又令率府长史梁令瓒等与工人创造黄道游仪,以考七曜行度,互相证明。于是一行推《周易》大衍之数,立衍以应之,改撰《开元大衍历经》。至十五年卒,年四十五,赐谥曰“大慧禅师”。
欧阳修《五代史记一行传叙》原文:
呜呼!五代之乱极矣,传所谓“天地闭,贤人隐”之时欤!当此之时,臣弑其君,子弑其父,而缙绅之士安其禄而立其朝,充然无复廉耻之色者皆是也。吾以谓自古忠臣义士多出于乱世,而怪当时可道者何少也!岂果无其人哉?虽曰干戈兴,学校废而礼义衰,风俗隳坏,至于如此;自古天下未尝无人也。吾意必有洁身自负之士,嫉世远去而不可见者。自古贤材有韫于中而不见于外或穷居陋巷委身草莽虽颜子之行不遇仲尼而名不彰况世变多故而君子道消之时乎。吾又以谓必有负材能、修节义而沉沦于下,泯没而无闻者。求之传记,而乱世崩离,文字残缺,不可复得,然仅得者,四五人而已。
处乎山林而群麋鹿,虽不足以为中道,然与其食人之禄,俛①首而包羞,孰若无愧于心,放身而自得?吾得二人焉,曰郑遨、张荐明。
势利不屈其心,去就不违其义。吾得一人焉,曰石昂。
苟利于君,以忠获罪而何必自明;有至死而不言者,此古之义士也。吾得一人焉,曰程福赟。
五代之乱,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至于兄弟、夫妇,人伦之际,无不大坏,而天理几乎其灭矣。于此之时,能以孝弟自修于一乡而风行于天下者,犹或有之。然其事迹不著而无可纪次,独其名氏或因见于书者,吾亦不敢没。而其略可录者,吾得一人焉,曰李自伦。作《一行传》。

僧一行
8、姚广孝(黑衣宰相)
姚广孝(1335年-1418年),幼名天僖,法名道衍,字斯道,又字独暗,号独庵老人、逃虚子。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朝政治家、佛学家,文学家,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者,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黑衣宰相。姚广孝年轻时在苏州妙智庵出家为僧,精通三教, 与明初儒释道各家学术领袖都有不错的关系。 洪武15年,被明太祖挑选,以”臣奉白帽著王”结识燕王朱棣,主持庆寿寺,成为朱棣的主要谋士。朱棣靖难第三年,姚广孝留守北平,建议朱棣轻骑挺进,径取南京,使得朱棣顺利夺取南京,登基称帝。以区区燕地一方土地敌全国兵马,且最终获胜,历史上绝无仅有。成祖继位后,姚广孝担任僧录司左善世,又加太子少师,被称为”黑衣宰相”。负责迁都事宜,一手规划今日北京城布局。而后在解缙编书失败后又担任了《永乐大典》和《明太祖实录》的最高编撰官, 尤其是《永乐大典》,这是他在中国文化历史上的最大贡献。 少师晚年,在明初期佛教渐成颓势之际,又担起护教(佛教)之责,整理了反排佛的《道余录》,为佛教史上一件大事。永乐十六年(1418年),病逝庆寿寺,追赠荣国公,谥号恭靖。皇帝亲自撰写神道碑铭,并以文臣身份入明祖庙,是明代第一人,也是唯一一人。
姚广孝三教皆通,”黑袍妖僧“之名是因何而来?姚广孝帮助朱棣由藩王造反夺得天下,人送外号黑袍妖僧。姚广孝出生在一个行医世家,他们家在当地也非常的有声望,毕竟悬壶济世、姚广孝十四岁时,父亲让他学习行医,他口气十分坚定地说:“我不想学医,我愿意读书,将来争得一官半职,干一番荣宗耀祖的大事。” 父母认为他小小年纪,口出狂言,就没把他的话当回事。由于姚家祖辈事佛,父母决定让他出家为僧,谋口饭吃。但父母很快又舍不得了,毕竟儿子年纪还小,就这样离开父母,确实放心不下。就在父母犹豫不决的时候,姚广孝的伯父姚震之说:“为学有成则仕于朝,荣显父母,不则就学佛,为方外之乐。”父母亲听了这话,觉得有道理,终于下定决心,把姚广孝送到了里中妙智庵,取法名道衍。从此,姚广孝成了一个真正的出家人。但姚广孝对行医问药不感兴趣,对于四书五经之类的书籍也不感兴趣。在姚广孝十四岁的时候,他做出了一个让家人非常震惊的事情,削发为僧。朱元璋去世之后,朱元璋的孙子、朱棣的侄子当上了皇帝,就是建文帝朱允炆。朱棣即位后,姚广孝理所当然地受到了宠信,马上被授予僧录司左善世。永乐二年(1404年)四月,拜资善大夫太子少师,并恢复了他的姓,赐名为广孝。太子少师是当时文臣的最高秩(正二品),是一个实职,由此可见朱棣对他是极为重用的。明成祖和姚广孝谈话,从来不叫他的名字。而称他为少师,可见成祖对他是极为尊重的。据历史记载,朱棣夺权成功以后,姚广孝居功至伟。朱棣特许姚广孝蓄发还俗,此外又赐给他大量的府邸和宫女。但都被姚广孝拒绝,他只有每次上朝的时候才会穿上朝服,等散朝回到家里以后,姚广孝便会换上僧衣。而这个僧衣就是“黑衣宰相”这个外号的出处。命蓄发,不肯。赐第及两宫人,皆不受。常居僧寺,冠带而朝,退仍缁衣——《明史·姚广孝传》缁,《说文解字》解释为:缁,帛黑色也。《诗·郑风·缁衣》中有诗句:缁衣之宜兮,敝予又改为兮。《毛诗故训传》注解为:缁,黑也,卿士听朝之正服也。所以缁衣的解释具体有三种:黑色帛布衣服;黑色的朝服;黑色的僧衣;此外还被引申为僧人,出现这些词余,如:缁锡(僧人);缁子(和尚);缁林(僧界,僧众);缁徒(僧侣)
如在《西湖二集·党阇黎一念错投胎》中就有类似的描写说:戴了儒衣儒冠,便是孔子;削发披缁,便是释牟尼佛。综上所述,正因为姚广孝喜欢穿青黑色的僧衣,所以被称之为“黑衣宰相”,而“黑袍妖僧”则似乎是现代社会派生的一个词语,姚广孝在封建时代地位很高,配享明朝太庙,自然不可能出现这种带有歧视性的称呼出现。为了报答姚广孝的功劳,成祖让姚广孝蓄发,姚广孝不肯;成祖又赐给他府第和两名宫女,姚广孝也不肯接受,仍然住在寺院。在朝堂上,他的衣着和身份,不仅在当时独一无二,而且在历史上也是少有的。姚广孝出家后,却从师于一个叫席应真的道士,向他学习“阴阳术数之学”,同时还读书工诗,研究兵法。他云游四方,广交名士,精通佛、道、儒诸家之学,成了当时颇有名气的高精通百家学说,不仅仅精通儒释道,连医学、兵学,阴阳学,建筑学、风水学等学问都样样精通,可谓是百年不遇的奇人。简单点说,就因为他太聪明,太睿智了,不像凡人,可以称之为妖。“妖”并不是说姚广孝是个妖怪,更像是说姚广孝不爱按常理出牌,譬如我们常说“事出反常必有妖”,又或者说一个人穿衣打扮,行为举止“妖里妖气”,多用来指一个人的行为举止不符合主流价值和规则。
《明史·姚广孝传》记载:姚广孝,长洲人,本医家子。年十四,度为僧,名道衍,字斯道。事道士席应真,得其阴阳术数之学。尝游嵩山寺,相者袁珙见之曰:“是何异僧!目三角,形如病虎,性必嗜杀,刘秉忠流也。”道衍大喜。
洪武中,诏通儒书僧试礼部。不受官,赐僧服还。经北固山,赋诗怀古。其侪宗泐曰:“此岂释子语耶?”道衍笑不答。高皇后崩,太祖选高僧侍诸王,为诵经荐福。宗泐时为左善世,举道衍。燕王与语甚合,请以从。至北平,住持庆寿寺。出入府中,迹甚密,时时屏人语。及太祖崩,惠帝立,以次削夺诸王。周、湘、代、齐、岷相继得罪。道衍遂密劝成祖举兵。成祖曰:“民心向彼,奈何?”道衍曰:“臣知天道,何论民心。”乃进袁珙及卜者金忠。于是成祖意益决。阴选将校,勾军卒,收材勇异能之士。燕邸,故元宫也,深邃。道衍练兵后苑中。穴地作重屋,缭以厚垣,密甃翎甋瓶缶,日夜铸军器,畜鹅鸭乱其声。建文元年六月,燕府护卫百户倪谅上变。诏逮府中官属。都指挥张信输诚于成祖,成祖遂决策起兵。适大风雨至,檐瓦堕地,成祖色变。道衍曰:“祥也。飞龙在天,从以风雨。瓦堕,将易黄也。”兵起,以诛齐泰、黄子澄为名,号其众曰“靖难之师。”道衍辅世子居守。其年十月,成祖袭大宁,李景隆乘间围北平。道衍守御甚固,击却攻者。夜缒壮士击伤南兵。援师至,内外合击,斩首无算。景隆、平安等先后败遁。成祖围济南三月,不克。道衍驰书曰:“师老矣,请班师。”乃还。复攻东昌,战败,亡大将张玉,复还。成祖意欲稍休,道衍力趣之。益募勇士,败盛庸,破房昭西水寨。道衍语成祖:“毋下城邑,疾趋京师。京师单弱,势必举。”从之。遂连败诸将于淝河、灵璧,渡江入京师。
成祖即帝位,授道衍僧录司左善世。帝在籓邸,所接皆武人,独道衍定策起兵。及帝转战山东、河北,在军三年,或旋或否,战守机事皆决于道衍。道衍未尝临战阵,然帝用兵有天下,道衍力为多,论功以为第一。永乐二年四月,拜资善大夫、太子少师。复其姓,赐名广孝,赠祖父如其官。帝与语,呼少师而不名。命蓄发,不肯。赐第及两宫人,皆不受。常居僧寺,冠带而朝,退仍缁衣。。出振苏、湖。至长洲,以所赐金帛散宗族乡人。重修《太祖实录》,广孝为监修。又与解缙等纂修《永乐大典》。书成,帝褒美之。帝往来两都、出塞北征,广孝皆留辅太子于南京。五年四月,皇长孙出阁就学,广孝侍说书。
十六年三月,入观,年八十有四矣,病甚,不能朝,仍居庆寿寺。车驾临视者再,语甚欢,赐以金睡壶。问所欲言,广孝曰:“僧溥洽系久,愿赦之。”溥洽者,建文帝主录僧也。初,帝入南京,有言建文帝为僧遁去,溥洽知状,或言匿溥洽所。帝乃以他事禁溥洽。而命给事中胡濙等遍物色建文帝,久之不可得。溥洽坐系十余年。至是,帝以广孝言,即命出之。广孝顿首谢。寻卒。帝震悼,辍视朝二日,命有司治丧,以僧礼葬。追赠推诚辅国协谋宣力文臣、特进荣禄大夫、上柱国、荣国公,谥恭靖。赐葬房山县东北。帝亲制神道碑志其功。官其养子继尚宝少卿。
广孝少好学,工诗。与王宾、高启、杨孟载友善。宋濂、苏伯衡亦推奖之。晚著《道余录》,颇毁先儒,识者鄙焉。其至长洲,候同产姊,姊不纳。访其友王宾,宾亦不见,但遥语曰:“和尚误矣,和尚误矣。”复往见姊,姊詈之。广孝惘然。洪熙元年,加赠少师,配享成祖庙庭。嘉靖九年,世宗谕阁臣曰:“姚广孝佐命嗣兴,劳烈具有。顾系释氏之徒,班诸功臣,侑食太庙,恐不足尊敬祖宗。”于是尚书李时偕大学士张璁、桂萼等议请移祀大兴隆寺,太常春秋致祭。诏曰:“可”。

姚广孝擒龙

9、道 济(济公活佛)
济公(1148年-1209年),原名李修缘,号湖隐,法号道济,别称济癫。南宋高僧,浙江省天台县永宁村人,后人尊称为”活佛济公”,又称月引流光。他破帽破扇破鞋垢衲衣,貌似疯癫,初在国清寺出家,后到杭州灵隐寺居住,随后住净慈寺,不受戒律拘束,嗜好酒肉,举止似痴若狂,是一位学问渊博、行善积德的得道高僧,被列为禅宗第五十祖,杨岐派第六祖,撰有《镌峰语录》10卷,还有很多诗作,主要收录在《净慈寺志》、《台山梵响》中。《灵隐寺志》记载:济颠祖师,名道济,台州李氏子。初参瞎堂,知非凡器,然饮酒食肉,有若风狂。监寺至不能容,呈之瞎堂,批云:“法门广大,岂不容一颠僧耶?”遂不敢言。及远公既寂,出居净慈寺。济累显神通,奇异多端,具见本传,不能悉载。”
《净慈寺志》记载:道济,字湖隐。天台李茂春予。母王氏,梦吞日光而生,绍兴十八年十二月初八日也。年十八,就灵隐瞎堂远落发。风狂嗜酒肉,浮沉市井。……寺众讦之,瞎云:“佛门广大,岂不容一颠僧。”遂不敢摈,自是人称颠僧。远寂,往依净慈德辉,为记室,矢口成文,信笔满纸。尝欲重新藏殿,梦感皇太后临赐帑金。嘉定四年,夕醉,绕廊喊“无明发”,众莫悟。俄火发,毁寺。济乃自为募疏,行化严陵,以袈裟笼罩诸山,山木自拔,浮江而出。报寺众云:“木至江头矣!”将集工搬运,济曰:“毋庸也。”在香积茄(疑为“厨”字俗体)中,六丈夫勾之而出。监寺欲酬之钱,辞曰:“我六甲神,岂受汝酬乎!”遂御风而去。滨湖居民食螺,已断尾矣,济乞放水中,活而无尾。九里松酒肆之门有死人,主人大惧。济以咒驱其尸,忽自奔岭下而毙。一日骤雨忽至,邑黄生者趋避寺中。济预知其当击死,呼匿座下,衣覆之。迅雷绕座下,不得,遂击道旁古松而止。济常为人诵经、下火,累有果证。至火化蟋蟀,见青衣童上升。诸显异不可殚述。嘉定二年五月十六日,忽又喊“无明发”,寺僧咸惊,谓且复有火。而济乃索笔书偈曰:“六十年来狼藉,东壁打到西壁。如今收拾归来,依旧水连天碧。”掷笔逝。荼毗,舍利如雨。葬虎跑塔中。寿六十,腊四十二。时有行脚二僧,遇济六和塔下,授书一封,鞋一双,倩寄予住持崧和尚。崧启视大骇曰:“济终时无鞋,此老僧与济鞋荼毗矣,而独不坏耶?”明日复有钱塘邑役自天台回,又寄崧诗云:“月帆飞过浙江东,回首楼台渺漠中。传与诸山诗酒客,休将有限令艮无穷。……拄杖挑云入乱峰。欲识老僧行履处,天台南岳旧家风。”盖五百应真之流云。嗣瞎堂远师。有《镌峰语录》十二行世。 《济公全传》,是清代文人郭小亭所作的一部长篇神魔小说。主要讲述济公和尚游走天下,遇到种种不平之事,一路惩恶扬善、扶危济困的故事。以“飞来峰”、“斗蟋蟀”、“八魔炼济颠”等故事较为著名。自《济公全传》问世以来,各式各样的版样层出不穷,续书多达二十余种,在民间广为流传。
济公名称的由来?“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1985《济公》红遍大江南北,济公的扮演者游本昌以诙谐自如、妙趣横生的表演赢得公众的广泛好评,”鞋儿破、帽儿破……哪里有不平哪有我” 的主题歌更是被人们广为传唱。剧中讲述了多个单元,济公出世、阴阳泪水、古井运木、妙手移瘤、巧点紫金钗。《济公》在题材上深刻体现出了活佛济公的行侠仗义,再加上游本昌老师的经典演绎使得《济公》以及后续拍摄的《济公游记》都获得了巨大的反响。农历二月初二,是济公的诞辰,他出家为僧后不受戒律束缚,爱好酒肉,似痴若狂,常以“疯癫”形象示人,实际上是有着高深修为的得道高僧。因其懂医术,有着济世救人、扶危济困的德行,后世尊称其为“活佛济公”。他行世于宋朝(南宋)时期,原名李修缘,法名道济,人们出于对他的厚爱,以“公”为称,此为“济公”之称的由来。《西湖游览志余》卷十四〈济颠〉 济颠者,本名道济,风狂不饬细行,饮酒食肉,与市井浮沉,人以为颠也,故称济颠。始出家灵隐寺,寺僧厌之,逐居净慈寺,为人诵经下火,累有果证,年七十三岁,端坐而逝。人有为之赞曰∶‘非俗非僧,非凡非仙,打开荆棘林,透过金刚圈。眉毛厮结,鼻孔撩天,烧了护身符,落纸如云烟。有时结茅宴坐荒山巅,有时长安市上酒家眠,气吞九州,囊无一钱。时节到来,奄如蜕蝉。涌出舍利,八万四千。赞叹不尽,而说偈言。’呜呼!此其所以为济颠者耶?今寺中尚塑其像。
为何被称“活佛济公“?活佛,蒙藏佛教对修行有成就、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而转世的人的尊称。称慈悲者或法力无边者。元 尚仲贤《气英布》第一折:“怎不教我登时杀坏他,便教我做活佛,活佛怎定夺。” 明 袁宏道 《喜逢梅季豹》诗:“万耳同一聵,活佛不能度。”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松文清公》:“公面如罗汉,心极慈祥,自是活佛度世,节鉞所莅,无人不被其泽而饮其和。清 魏源 《圣武记》卷五:“其弟子称胡土克图,则分掌教化。当明正德时,始以活佛闻於中国。”玛拉沁夫 《活佛的故事》:“按照佛教的观点,活佛是‘前生转世’的。”济公写诗自述:“削发披缁已有年,唯同诗酒是因缘。坐看弥勒空中戏,日向毗卢顶上眠。撒手须能欺十圣,低头端不让三贤。茫茫宇宙无人识,只道颠僧绕市廛。”活脱脱的一幅“游戏人间”的自画像。这位号称“湖隐”、“方圆叟”的穷和尚,常年是以“破帽破扇破鞋垢衲衣,似丐似氓,非僧非道”的形象出现。《西域志》中记载。因为在济公出生那天正好碰上国清寺中的降龙罗汉倒塌,于是世人便把济公当成是罗汉投胎,都叫他是降龙罗汉,活佛现世。随着时间的变化,人们心中的道济高僧就演变成了“活佛济公“,他从一个凡人变成了大家历代供奉的神灵。人们把济公神化成佛后的尊名为:大慈大悲大仁大慧紫金罗汉阿那尊者神功广济先师三元赞化天尊。
济公的帽和扇子有什么来历? 济公穿的与别的和尚不同,鞋也破、帽也破、衣服更破。初看他就是一个疯和尚,整天嬉皮笑脸,人称济颠。“破”就是他衣着的象征,看他的帽子,是一顶普通的小沙帽,这顶帽子破的厉害,而且奇脏无比。不知道他这顶帽子是不是捡来的。据说修缘出家前是一个谦逊有礼的人,突然有一天风雷剧变,他就突然变得披头散发,自此疯疯癫癫。他这顶帽子不仅是和尚的象征,更能帮他盖住脏乱的头发。济公做和尚期间,从来没有见他脱下过这顶帽子。济公的肖像中也总是头戴这么一顶破帽,如果帽子不破就不是济公。济公的扇子乃一宝扇也,它有点石成金,指鹿为马的神奇力量。济公佛像,这把扇子不是拿在手里,就是插在身后。肉眼凡胎当然看不出它是一把宝扇,据说它是接引证道的法宝之一,后来这把宝扇被放在灵山之巅,它是十八罗汉的镇山之宝。这把扇子的名字是静慈扇,每到关键时刻它总能发挥巨大的威力,并力助济公降妖伏魔。济公想要点石成金,就拿着手中的扇子轻轻一指,金子就出现了。他想要让人飞起来,口中念起咒语,然后扇子朝这个人一指,这个人就飞上天了。 扇能呼风唤雨,在手上是一把圆圆的好扇,写着“适四时,唤风雨”六个字。可手一放开,又变成了破扇。济公破蒲鞋一穿,全身暖烘烘的,把破芭蕉扇一摇,面前热风风的。鞋底上一只写着“行万里”,一只写着“走天下”。
济公不在五百罗汉之列,为何罗汉堂房梁上有其位?民间传说他是十八罗汉里的“降龙罗汉”转世。关于“罗汉”,在佛教里的地位紧随佛祖、菩萨之后,他们是佛教里已经灭绝一切烦恼,不再入涅槃和轮回的自觉者;受天人供养,以弘扬佛法为己任。佛教里五百罗汉是释迦摩尼涅槃后,在迦湿弥罗有五百罗汉召集于此传道得此名。现在凡是完整供奉五百位罗汉的“罗汉堂”,却有济公的塑像,不在五百之数内,也不列于罗汉位,他的位置在房梁上(也有单独列在过道上)。故事是说五百罗汉排位那天,济公其实是最早到的;因为他抱打不平的秉性,到了之后又出去溜达,因救人耽误了时辰,再回来后五百位罗汉已经各归其位。这时候他无拘无束的疯癫形象又出现了,四周看了看,发现就只有房梁上空着位置,于是就飞身上了房梁,自此后这罗汉堂里的房梁上就专设了济公的殿塑和位置。

杨易程、伊万卡老师剪纸之《济公》
济公像
《哪里有不平哪里有我》
歌曲原唱:何纪光 填 词:张弋 编 曲:金复载
鞋儿破 帽儿破 身上的袈裟破 你笑我 他笑我 一把扇儿破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哎嘿 哎嘿 哎嘿 无烦无恼无忧愁 世态炎凉皆看破
走啊走 乐呀乐 哪里有不平哪有我 哪里有不平哪有我
鞋儿破 帽儿破 身上的袈裟破 笑我疯 笑我颠 酒肉穿肠过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哎嘿 哎嘿 哎嘿 天南地北到处游 佛祖在我心头坐
走啊走 乐呀乐 哪里有不平哪有我 哪里有不平哪有我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10、怀 素(草书之圣)
怀素(737-799年),俗姓钱,字藏真,永州零陵(今湖南零陵)人。唐代书法家,以“狂草”名世,史称“草圣”。自幼出家为僧,经禅之暇,爱好书法,与张旭齐名,合称“颠张狂素”,形成唐代书法双峰并峙的局面,也是中国草书史上两座高峰。怀素草书,笔法瘦劲,飞动自然,如骤雨旋风,随手万变。书法率意颠逸,千变万化,法度具备。北京大学教授、引碑入草开创者。传世书法作品有《自叙帖》《苦笋帖》《圣母帖》《论书帖》《小草千文》诸帖。
行剃度礼后的他便定下法号——”怀素”,从此,大家都称他怀素禅师,史称
“零陵僧”。 “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墨池飞出北漠鱼,笔锋杀尽山中兔。”怀素由笔冢出名。原名钱藏真,怀素十岁时“忽发出家之意”,父母无法阻止。进入佛门后,改字藏真,史称“零陵僧”或“释长沙”。他在学习佛经方面更是刻苦,受到禅师的称赞。禅师也是个书法爱好者。每当禅师练字的时候,他便站立一旁观看,还不时称赞禅师哪个字写得好,写绝了。禅师发现,小怀素指出的几个写得好的字,正是禅师反复练习的字,这表明他是个行家。于是,禅师便让怀素也写几个字让他看看,怀素没有拒绝,提笔便写了起来。禅师一看,不由得大为惊奇,感到怀素年龄虽小,字却写得很有功底,而且很有发展前途,于是便支持怀素练字,并把自己多年收藏的有关资料拿给他看。怀素出家后,既能研读佛经,又能学习书法,真是如鱼得水,十分高兴。他从来不拘泥于寺院的清规,更是经常喝酒。如果说字承载了他全部的意志,那么酒就是那催化剂。每次醉酒之后,怀素和尚就会在寺院的墙上写字,在僧衣上写字,更多时候会在芭蕉叶和其他器具上面写字,所以很多人都称他为“醉僧”。当时,禅师为了支持他练习书法,便给了他一些纸张,但两三天就被他写完了。他自己没钱去买,又不好意思向禅师要,于是便找来一块木板,刨光,在上面擦了写,写了擦,结果时间一长连木板也磨透了。 有一年夏季的一天,他去寺外游玩,见到一棵大芭蕉树,叶子又宽又大,便折下一片练字,发现效果不错,便在院子里栽了多棵,随用随折。过了一些时间,他发现芭蕉叶干了也不会折断,像纸一样更好用,就把芭蕉叶折下一些晒干存放起来,不仅四季能用,而且外出时也可带着。他把用过的废芭蕉叶、废笔,都扔在了院内的一个墙脚下。时间一久,光用过的废毛笔就积了一大堆,他在上面盖上土,埋起来,就像个小坟堆一样。后来被禅师发现了,不知道里面埋的是什么,待扒开一看,竟都是怀素用过的废毛笔。禅师心里很受感动,又让人依旧用土埋好,并为其取名叫“笔冢”。后来“笔冢”也就随着怀素的名字被传开了。
陆羽《僧怀素传》写到:怀素疏放,不拘细行,万缘皆缪,心自得之。於是饮酒以养性,草书以畅志,时酒酣兴发,遇寺壁里墙,衣裳器皿,靡不书之。贫无纸可书,尝於故里种芭蕉万馀株,以供挥洒。书不足,乃漆一盘书之,又漆一方板,书至再三,盘板皆穿。怀素伯祖,惠融禅师者也,先时学欧阳询书,世莫能辨,至是乡中呼为大钱师小钱。吏部韦尚书陟见而赏之曰:“此沙门札翰,当振宇宙大名”。怀素心悟曰:“夫学无师授,如不由户而出。”乃师金(阙一字)兵曹钱唐邬彤,授茯笔法。邬亦刘氏之出,与怀素为群从中表兄弟,至中夕而谓怀素曰:“草书古势多矣,惟太宗以献之书如凌冬枯树,寒寂劲硬,不置枝叶。张旭长史又尝私谓彤曰:‘孤蓬自振,惊沙从飞’。余师而为书,故得奇怪,凡草圣尽於此。”怀素不复应对,但连叫数十声曰:“得之矣!”经岁馀,辞之去。彤曰:“万里之别,无以为赠,吾有一宝,割而相与。”先时人传彤有右军恶溪小王骚劳三帖,拟此书课,以一本相付。及临路,草书竖牵似古钗脚,勉旃。至晚岁,颜太师真卿以怀素为同学邬兵曹弟子,问之曰:“夫草书於师授之外,须自得之。张长史睹孤蓬惊沙之外,见公孙大娘剑器舞,始得低昂回翔之状,未知邬兵曹有之乎?”怀素对曰:“似古钗脚,为草书竖牵之极。”颜公於是倘佯而笑,经数月不言其书。怀素又辞之去,颜公曰:“师竖牵学古钗脚,何如屋漏痕素抱颜公脚唱贼?”久之,颜公徐问之曰:“师亦有自得之乎?”对曰:“贫道观夏云多奇峰,辄尝师之。夏云因风变化,乃无常势,又无壁折之路,一一自然。”颜公曰:“噫!草圣之渊妙,代不绝人,可谓闻所未闻之旨也。”
陆羽曰:“徐吏部不授右军笔法,而体裁似右军;颜太保授右军笔法,而点画不似。何也?”有博识君子曰:“盖以徐得右军皮肤眼鼻也,所以似之;颜得右军筋骨心肺也,所以不似也。”
怀素被人们称作草圣。出家后的怀素因为没有钱买笔墨纸砚这些东西,开始的时候他还在寺院的墙壁上或者地上练习写字。当时在寺院的后院有万株芭蕉树,于是怀素便每次练字的时候都去把芭蕉叶摘下来,然后在上面临帖写字。他非常的勤勉每日都这样练习,可是没想到有一天芭蕉树的叶子都被他摘光了,剩下那些小的又舍不得摘,怀素便非常的苦恼。后来他又想到了一个办法,拿着笔墨到芭蕉园站在芭蕉树下往它的叶子上写字。就这样不论是夏天的时候烈日当空还是冬天结水成冰,还素没有一天不这样做的。也许就是他这种刻苦勤奋的精神才让他最后成为了一代书法名家。怀素的书法用笔圆劲有力、收放自如,并且奔放豪迈一气呵成,具有非常大的磅礴气势,让人一看之下就容易产生恢宏强大的感觉,望而生畏也不过如此。通常情况下怀素的狂草都是以篆书来入笔,所以他的字都是瘦硬形。怀素虽然是个出家的僧人,但是他和张旭一样喜欢喝些酒,张旭每次喝完酒,因为比较激动,之后的行为就像疯癫一样,所以人们有时候称他为张颠。怀素有时候也喜欢喝酒,甚至还有一日九醉的时候。而怀素喝酒之后却更喜欢写狂草。他在寺院里有些四面刷白的房子,每次喝醉了酒他就在里面书写,而这时候他的狂草竟非常出色,所以当时候也有人称之为“以狂继颠”。

怀素《自叙帖》
怀素家长沙。幼而事佛。经禅之睱颇好笔翰。然恨未能远睹前人之奇迹。所见甚浅。遂担笈杖锡。西游上国。谒见当代名公。错综其事。遗编绝简。往往遇之。豁然心胸。略无疑滞。鱼牋(即笺)绢素多所尘点。士大夫不以为怪焉。颜刑部书家者流。精极笔法。水镜之辩。许在末行。又以尚书司勋郎卢象。小宗伯张正言曾为歌诗。故叙之曰。开士怀素。僧中之英。气概通疏。性灵豁畅。精心草圣。积有岁时。江岭之间。其名大著。故吏部侍郎韦公陟睹其笔力。勖(勖)以有成。今礼部侍郎张公谓。赏其不羁。引以游处。兼好事者同作歌以赞之。动盈卷轴。夫草稿之作。起于汉代。杜度。崔瑗。始以妙闻。迨乎伯英。尤擅其美。羲。献兹降。虞。陆相承。口诀手授。以至于吴郡张旭长史。虽姿性颠逸。超绝古今。而模(疑为衍字)楷精法详。特为真正。真卿早岁常接游居。屡蒙激昂。教以笔法。资质劣弱。又婴物务。不能恳习。迄以无成。追思一言。何可复得。忽见师作。纵横不群。迅疾骇人。若还旧观。向使师得亲承善诱。函挹规模。则入室之宾。舍子奚适。嗟叹不足。聊书此以冠诸篇首。其后继作不绝。溢乎箱箧。其述形似。则有张礼部云。奔蛇走虺势入座。骤雨旋风声满堂。卢员外云。初疑轻烟淡古松。又似山开万仞峰。王永州邕曰。寒猿饮水撼枯藤。壮士拔山伸劲铁。朱处士遥云。笔下唯看激电流。字成只畏盘龙走。叙机格。则有李御史舟云。昔张旭之作也。时人谓之张颠。今怀素之为也。余实谓之狂僧,以狂继颠。谁曰不可。张公又云。稽山贺老粗知名。吴郡张颠曾不易。许御史瑶云。志在新奇无定则。古瘦漓骊半无墨。醉来信手两三行。醒后却书书不得。戴御史叔伦云。心手相师势转奇。诡形怪状翻合宜。人人欲问此中妙。怀素自言初不知。语疾速。则有窦御史冀云。粉壁长廊数十间。兴来小豁胸中气。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戴公又云。驰毫骤墨列奔驷。满座失声看不及。目愚劣。则有从父司勋员外郎吴兴钱起诗云。远锡无前侣。孤云寄太虚。狂来轻世界。醉里得真如。皆辞旨激切。理识玄奥。固非虚荡之所敢当。徒增愧畏耳。时大历丁巳冬十月二有八日

参考文献:
[1].张恨水早期小说创作与佛教文化.《齐鲁学刊》.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3年3期.彭正生.方维保.
[2]佛教文化对当前社会文化建设的资养.
理净,2012当代佛教与文化繁荣研讨会
[3]《佛教的故事》(无碍编著)
[4]《鸠摩罗什传奇》,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灵悟法师。
[5]当代佛教文化繁荣之枢机剖析.
邓子美.于飞,2012当代佛教与文化繁荣研讨会
[6]《名人与佛教 》,上海人民出版社,慧禅
[7]六祖惠能的生平和思想,徐文明
[8]朱元璋与佛教的故事,心源易道http://xinyuan360.net/gushi/702.html
[9]关于泾川唐宋佛教文化的三点想法.
杨曾文,20152015丝绸之路与泾川文化学术研讨会
[10]Buddhisteconomicsmeets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
WannaPrayukvongM.JohnFoster《Internationaljournalofeconomicsandbusinessresearch》,2014,2
[11]Constructionismandcultureinresearch:UnderstandingsofthefourthBuddhistFestival,Wutaishan,China.
ChrisRyan《Tourismmanagement》,20102
[12]智者大师名号由来一说,正信网http://www.ebaifo.com/fojiao-142092.html
[13]禅宗六祖慧能大师《法宝坛经》的人生三境 中华禅院https://www.sohu.com/a/337976036_458151
[14]如来为何怂恿观音给取经人安排三个罪徒?你看三人的法号有啥秘密,古谈说史事https://www.360kuai.com/pc/9a1f22a719f78e727?cota=3&kuai_so=1&sign=360_57c3bbd1&refer_scene=so_1
[15] “法号”、“郎号”与民间道坛“传度奏职”仪式探讨,黄建兴,世界宗教研究(2013-06-15)
[16]法号与道号,山民,贵州民族研究(1987-12-31)
[17]金代僧尼名号探析,王德朋,学习与探索(2014-07-07)
[18]菩提达摩形象的建构,邱高兴;,佛学研究杂志(2008第12期)

免责声明:该自媒体文章由实名作者自行发布(文字、图片、视频等版权内容由作者自行担责),且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秒送号Miaosong.cn立场,未经作者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投诉 · 举报作者与内容]

「作者 · 档案」
中国姓氏、姓名和起名的理论研究与实践。

  
(1)

相关阅读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