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恶意到善意,社会文化如何构建性别偏见?

文/陈根

性别作为人类个体的最重要标签之一,在一个人的一生中都具有重要作用。
性别决定了我们如何被世界对待,也影响着我们如何对待自己的生活。在社会学研究论文Doing Gender中,性别对于生活的影响被称为Omnirelevant,即一种全方位的影响。我们几乎在生活中的每一个行为,都受到了性别的影响。

其中,传统社会更是对男女两性的气质做出了严格的区分,除了生理上的先天之别,性格成为了社会和文化的建构。于是,社会用其专属的权力与话语为男女两性构建了两套截然不同的蓝图,善意或者恶意的性格偏见也由此而来。

如今,在经历了三次女性主义浪潮,再发展至现在多元化的社会,随着性别意识的觉醒,传统的性别角色认同正面临着挑战。就男女两性来说,如何理解其性别的先天性和建构性,性别偏见何以形成,新时代的性别认同又如何与过去的性别印象碰撞?

社会文化如何构建性别偏见?

事实上,早在初中的生物课本中,就有了对性别明确且清晰的定义:根据染色体的不同,人们在生理层面分成了男性和女性。其中,男性拥有XY染色体,女性则拥有XX染色体。当然,这种通过区别染色体来判断性别的方式是极大程度上被简化了的判断方法。

更具体来说,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性别形成的信号开始于一组叫做双潜能原基(原基即在胚胎发育会形成一个专一组织、器官或躯体一部分的细胞基团)的特殊细胞和一种叫做SRY的性别决定基因。新受精的胚胎最初发育时没有性别的标志。

大约5周时,一组细胞聚集在一起形成双潜能原基。这些细胞既不是雄性也不是雌性,它们有可能变成睾丸、卵巢,或两者都不变。原基形成后,SRY基因可能被激活,进而影响后续的性腺发育。这一基因也是导致XX染色体男性以及XY女性出现的原因。

如果说生理的先天差异,只是为区分性别提供了标准,那么千年来的性别偏见,则源于社会文化的建构。社会对于不同的性别,抱有着完全不同的期待。而人的成长除了身体的发育外,往往还伴随着社会化的过程。社会的期待塑造了男性和女性的价值观以及处事方式。

儿童的游戏方式是儿童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是孩子们最初发展技能和兴趣的方式。积木可以鼓励建筑,而玩偶可以鼓励观察和照顾。然而,实验表明,人们往往会对不同性别的婴儿采取不同的相处方式。

研究人员在婴儿身旁放满了玩具,实验参与者被要求用玩具陪婴儿相处。其中男婴儿被冠以了女性化的名字;女婴儿则被冠以了男性化的名字。由于参与者并不知道婴儿的实际性别,根据其名字,他们往往会给男婴儿娃娃等玩具;给女婴儿的则是汽车、积木等。

要知道,孩子们的成长是通过不断向周围的人学习,找出他们属于哪一类。一旦他们明白自己适合哪种性别,他们就会自然而然地接受从出生就被施加给他们的类别。这就是为什么从两岁左右开始,女孩往往更倾向于关注粉红色的东西,而男孩则会避开它们。

因此,一旦儿童明白他们属于哪个“性别部落”,他们就会对性别标签做出更多反应。这将进一步影响他们的行为,即使是一个玩具的展示方式也能改变孩子对它的兴趣。例如,研究已经发现女孩对一些典型的男孩玩具会更感兴趣,如果它们是粉红色的。

玩具是一方面,特征则是另一容易产生性别定型的方面。不难发现,在日常生活中,男孩的父母经常谈论他们如何更为闹腾,喜欢粗暴的游戏,而女孩则更加温柔和顺从。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研究表明,人们自身的期望往往会框定如何看待他人和自己的方式。也就是说,人们自己的偏见可能会影响到他们的孩子,从而强化了这些定型观念。

此外,语言对于性别偏见的形成也起着强大的作用。根据研究,女孩说话更早,这是一个小的但可识别的差异。而这可能是由于,母亲对女婴说话比对男婴更多。换言之,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对女孩进行了社会化教育,让她们相信自己更健谈、更情绪化,而男孩则更具进取性。

性别偏见再强化

可以看见,从先天性到建构性,关于男性和女性,社会逐渐形成了两套截然不同的蓝图。偏见也从中产生。而在社会对不同的性别抱有不同的偏见下,人们又进一步强化了对不同性别的刻板印象。

比如,当特定的玩具被推销给男孩时,它也可能正在改变大脑,以加空间识别等方面的连接。事实上,当一组女孩玩了三个月的俄罗斯方块游戏后,参与视觉处理的大脑区域比不玩游戏的人要大。如果女孩和男孩有不同类型的爱好,大脑的变化自然也会随之而来。

再比如,当女孩刚进入学前班时,数学方面的性别差距并不存在,但后来随着她们的老师和自我期望的发挥,这种差距开始扩大。这种情况在成年人身上继续存在。事实证明,当被问及在数学任务中的得分情况时,女性会低估自己的能力,而男性会高估自己的分数。

是这些认知创造了一个有性别差异的世界,并进一步强化了人们对于不同性别的偏见。这些认知创造了一种男孩文化,他们感到有条件地表现出更典型的男性特征——如果他们不这样做,他们可能会被同伴排斥。人们关注差异,并开始接受了差异的设定,比如男孩更擅长科学,女孩更擅长照顾人。

性别偏见的产生,对男性和女性的社会生活和职场生活都造成了影响。对于男生而言,表现出女性化的行为往往是一种“丢人”或是“不得体”的行为。比如,在一定情况下,娘炮等词已经成为了男生之间互相攻击的语言。在小学中,那些经常和女生玩儿的男生也会遭到来自于同性的敌视或者是排斥。

在职业规划上,性别偏见则产生了更大的影响。在寻求工作岗位时出现的性别隔离现象其原因正是根深蒂固的性别偏见。尽管这样的性别隔离并不是书面上规定的,可在实际操作中,很多职业仍然表现出了非常强的性别差异。性别隔离现象主要分为两种:垂直隔离与水平隔离。

其中,垂直隔离表现出的是在同一个职业岗位中,女性很难晋升或者是获得较高的薪水。而水平隔离体现出的则是男性很难进入一些被认定为女性专属的职业,比如教师、保姆等;而女性则很难进入军队、司机、律师等被认定为男性专属的职业。

性别隔离带来的另一后果就是男女在职业路程中的不适、不平等。比如在男性成为小学教师等工作后,往往会面临相当的非议。很多人会不理解一个男性为什么会进入小学当教师,而不是继续打拼专业知识进入大学、中学等。在晋升时,男女所受的待遇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不同的。

比如,相对于身边的女性,男性小学教师有着更高的晋升几率。而对于女性而言,在职业晋升的路上则存在着一个玻璃天花板,虽然没有明文规定女性不可以成为领导,但是实际上成为

领导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在社会学研究上,这一现象也被称为玻璃扶梯与玻璃天花板。

从恶意偏见到善意偏见

不同于性别歧视,性别偏见在携带着自身的固化印象时,也尝试给予男性和女性帮助。事实上,对女性社会地位的客观贬低和对女性的主观好感往往是相随相伴的:有些男性一边否定着女性的权利,一边却向她们寻求亲密情感,也更愿意向她们伸出援手。

基于此,社会心理学界的学者提出矛盾性别偏见理论,指出为满足维持父权和生殖繁衍两方面需求,性别偏见不仅包含对反传统的女性的厌恶打击,也包含对符合传统角色规范的女性的肯定赞扬。这种矛盾态度的一体两面可区分为敌意性别偏见和善意性别偏见。

在同一个体身上,这两种偏见是同时存在和相辅相成的,分别指向如前所述的违反传统性别角色规范的“坏女人”和遵从规范的“好女人”。而根据性别偏见主要体现在社会权力、性别身份认同和性兴趣等领域,研究人员又将善意性别偏见的内涵界定为父权保护、性别差异互补和异性亲密三个维度。

持有者倾向于将女性置于需要保护的、具备优良品德和寄托浪漫情感的妻子、母亲和恋爱对象的传统性别角色地位,宣扬一种满足男性需求的“美好而柔弱”的女性形象,并对符合这些规范的女性给予高度评价和关怀保护。然而,这些角色形象虽然被寄托了许多美好的特质,却都是情感属性的,不具有代表自主性和胜任权力的理性特质。

女性的角色成为限制化和客体化的,是男性“需要的”,其最终意义是使男性的形象更伟大更完美。男性的肯定与保护,是对这些服从父权社会结构的女性的奖励,从而让她们心甘情愿地弱化自我。善意性别偏见看似“甜蜜”的外表下,本质和敌意性别偏见一样,其核心是合理化性别不平等的意识形态。

总的来说,不论是恶意还是善意,性别偏见的存在都不可能改变其归根到底是种偏见的客观事实,而这恰恰是人们需要打破的地方。毋庸置疑,女性同样可以英勇、果敢、多谋、坚强,正如男人同样也会无助、恐惧、软弱、怯懦。事实上,大部分人都是这诸多特质的嵌合体。消除这些偏见并不容易,也正因为不容易,才更需要人们为之努力。

免责声明:该自媒体文章由实名作者自行发布(文字、图片、视频等版权内容由作者自行担责),且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秒送号Miaosong.cn立场,未经作者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投诉 · 举报作者与内容]

「作者 · 档案」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0)

相关阅读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