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隋朝十大名人姓名故事

隋朝国号来源于杨坚的父亲杨忠,杨坚的父亲杨忠曾被北周封为“随国公”,杨坚袭此封爵。杨坚当时兵不血刃取代了北周宇文家族的统治权,按当时禅让的习惯,国号必须沿用前朝爵号为国号,依照惯例应将国号定为“随”,但杨坚觉得随字意思不好,但他认为“随”字的“辶”有忽走忽停不稳定的意思。于是去掉“辶”, 改成了现在我们看到的隋字,以“隋”这个新字作为国朝名。可现在的隋字是什么意思呢,根据后人的考证,隋,裂肉也。即残余的祭品。隋人与古代祭祀的活动有密切的关系,隋人是善于从事祭祀活动的氏族,并以此作为氏族的族徽和氏族名。隋人居住的地方称隋,建立的城堡称隋邑,发展成隋国,最终出现隋姓。

国号就是一个国家的称号,也就是国家的名字。每朝的创建者要首手办的第一件事就是确立国号(朝代名称)。国号怎么定的呢?《论语·子路》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利。”名正方可言顺,确立了国号也就是名正了,一个新的国朝从此诞生。《史记五帝本纪》说到:“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楚吴,二晋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中国这些朝代是如何确定自己的国号呢?这些国号又有着怎样的由来呢?

隋朝国号来源于杨坚的父亲杨忠,杨坚的父亲杨忠曾被北周封为“随国公”,杨坚袭此封爵。杨坚当时兵不血刃取代了北周宇文家族的统治权,按当时禅让的习惯,国号必须沿用前朝爵号为国号,依照惯例应将国号定为“随”,但杨坚觉得随字意思不好,但他认为“随”字的“辶”有忽走忽停不稳定的意思。于是去掉“辶”, 改成了现在我们看到的隋字,以“隋”这个新字作为国朝名。可现在的隋字是什么意思呢,根据后人的考证,隋,裂肉也。即残余的祭品。隋人与古代祭祀的活动有密切的关系,隋人是善于从事祭祀活动的氏族,并以此作为氏族的族徽和氏族名。隋人居住的地方称隋,建立的城堡称隋邑,发展成隋国,最终出现隋姓。《古今姓氏书辨证》、《元和姓纂》及《隋书》等所载,春秋时晋国上卿士会,姓祁,名会,字季,以士为氏,食采于随(故城在今山西介休),谓之随会,子孙以邑为氏。其先为帝尧裔孙刘累,刘累之裔在周为唐杜氏。周宣王时,大夫杜伯无罪见杀,其子隰叔亡晋。隰叔有曾孙名士会,因食邑在随、范(今河南范县东南20里),故又称随会、范会、随季。晋襄公死,他奉命使秦,迎立公子雍,旋又为晋所拒,羁留秦国。后归晋,仍将上军。邲(今河南荥阳北)战役中,因预有戒备,得以不败。景公七年(前五九三年),因屡攻赤狄,论功升中军元帅,兼任太傅,执掌国政。随会之后有随姓,隋代时大都随惯例改为隋姓,为隋姓人之主体,故后世隋姓大多尊随会为隋姓始祖。

隋朝是中国继秦朝之后真正意义上的第二个短命王朝,但隋朝的国祚比秦朝长些,秦朝国祚十五年,隋朝三十八年,隋朝同样跟秦朝一样历三代而亡,都是在结束长期的纷乱局面后迅速被新王朝所推翻。隋朝(公元581-618年)共统治中国三十八年,前后仅文帝、炀帝两代,是我国历史上存在较短的朝代之一。随着南北朝在政治、经济上的逐步衰落,身为北周的辅政大臣的杨坚于公元581年2月迫使年轻的周静帝让位,自立为帝。因杨坚曾官居隋国公之职,故改国号为隋,年号开皇,建都长安,他就是隋朝的开国皇帝隋文帝。   杨坚登基后,果断地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社会改革,巩固了隋朝的统治,并于开皇八年(588 年)12月攻占了南朝的最后一个朝代后陈的都城建业(今南京)宣布了南朝的灭亡。至此,长期分裂的中国又复统一。文帝在位二十四年,曾于6XX年改年号为仁寿。仁寿四年,六十三岁的杨坚卒于仁寿宫。(后世有记载称杨坚是被其子杨广指使心腹张衡入宫行刺而亡。文帝死后,翌日其子杨广即位,年号大业,是为隋炀帝,他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即位后,就开始大兴土木,为自己建造奢侈豪华的宫殿,开凿大运河为自己享用。为了扩大其统治,他还不断向外扩张。炀帝于大业十二年(612年)至大业十四年,三征辽东高丽(今朝鲜半岛),但均告失利。连年征战与炀帝暴政致使隋朝的国力大大削弱,人民的生活几乎得不到保障。于是,全国各地人民纷纷揭竿而起,其中势力较大的有:瓦岗山的翟让,河北的窦建德,江淮地区的杜伏威等人。故而隋朝后期,炀帝不得不四处攘乱,但隋朝终究大势已去。六一八年三月,隋将司马德戡、和宇文化及乘“骁果军”骚动的机会,于江都发动兵变,勒死了残暴的隋炀帝。从而,结束了隋王朝短暂的统治。隋朝虽然国祚短暂,但它对后世的影响却非常深远,首先它结束了两晋南北朝三百多年战乱的局面,恢复了华夏正统,开运河,创科举,建府兵,创建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政策,后来的唐朝就是站在隋朝这位巨人的肩膀上而成为四海宾服的泱泱大朝。到了隋唐时期,少数民族与姓氏的关系在此前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其中较有影响的是通过赐姓等方式来实现的,所赐姓氏的既有汉族也有少数民族,因此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民族融合。

早在南北朝时期的北周武帝宇文邕时,就曾命李宏修皇室谱,分为帝系疏属、赐姓三种,其中的赐姓就表明在当时的皇室成员中的姓就有一些是通过这种形式而来的后来,隋朝也沿袭了这一做法。如杨义臣本姓尉迟,文帝杨坚因其父战死,便赐姓杨。唐朝也采用了此法,赐姓之举更多,其中的一些我们还曾经在其他话题中谈到过。如李渊称帝后,东突厥颉利可汗派夹毕特勒阿史那思摩朝见,李渊很高兴,便赐姓李。据《元史李恒传》载:“李恒字德卿,其先姓于弥氏,唐末赐姓李,世为西夏国主。”唐代的阿史那忠以擒颉利之功,拜左电卫将军,天子妻以宗室女定襄公主,赐名忠,单称史。五代时李克用本姓朱耶,是西突厥别部的沙陀族,是善于骑射的游牧部落。始祖拔野曾任唐沙陀都督府都督,原住地相当于今新疆东北部靠近巴里坤湖的地方,后来向东迁移到盐州(今陕西定边)带。李克用的父亲本名赤心,任唐朔州刺史。唐懿宗咸通年间,因讨庞勋有功,赐姓李,改名为国昌。

杨姓是隋朝的国姓,位列百家姓前十的杨姓族裔一直迁徙活跃。杨是远古三苗之一柯挪耶劳的族称,为现代杨姓苗支,他的祖先是兵主蚩尤。 “杨”是太阳的意思,由“木”和“易”组成。“木”在这里特指扶桑,在《山海经》等中国古籍中记载:扶桑树生长在东方大海上的汤谷(初在今连云港云合山)。汤谷又称作“阳谷”、“温源谷”。易、阳、羊、杨、扬、汤、蜴、蜥远古时为同义词!可以相互替代,所以“易”是“日升汤谷”的形象描写。居住在汤谷帅氏族古代传说采用扶桑纪历。文言版《説文解字》:楊,木也。从木,昜聲。白话版《说文解字》:杨,一种树。字形采用“木”作边旁,采用“昜”作声旁。,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的本字,表示日照。,金文(木,果树)(昜,即“陽”,日照),表示喜阳果树。造字本义:名词,高大常绿乔木,叶子狭长,花白色或褐色,雌雄异株,喜欢日照充足的湿热“杨梅天气”,果实在初夏成熟,紫红色或白色,表面有粒状突起,味酸甜可口。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俗体楷书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的“昜”简写成。古籍诗文中“杨柳”常隐喻情侣“男女”:由于杨树高大挺拔、且“”字与“”(阳刚)字谐音,古人常借用“”隐喻女子仰慕的阳刚男性;由于柳树形态柔曼优美、且* 字与“”(挽留)字谐音,古人常借用“”隐喻温柔深情的女子。

  (杨易程、伊万卡老师作品《姓氏图腾剪纸之杨姓》)

     关于杨姓的始祖是许多杨姓朋友,也是从事姓氏学和姓名学研究的杨易程《中国姓氏学》中所详述的论题。古有“天下杨氏一家人”之说,随着历史文化研究的不断深入发展,陕西华阴作为杨氏精英的发祥地被大众所认知和传播,就有了“天下杨氏出弘农”的说法。而在当前盛世修谱之际,很多杨氏历史研究专家在阅读了大量的史书、碑文和墓铭志后,杨氏历史研究有了新的突破,“天下杨氏多源流”一说被提上议程。有的把“黄帝”称为杨氏的一世祖,周武王称为28世祖;有的又把周武王称为杨氏的一世祖;还有的把周武王之孙姬杼称为一世祖,晋武公之子伯桥称为23世祖,杨震称为35世祖;也有的把伯侨称为杨氏始祖;有的把晋悼公的弟弟杨干称为河东杨氏始祖,也有的把秦惠王时的杨章称为杨氏的一世祖;有的又把周宣王之子尚父称为杨氏始祖。目前大家较认可的主流说法是公元前647年,周襄王姬郑念伯桥先人功勋,敕封于杨,称杨侯,敕命杨候太祖,此后伯桥便被后世尊为杨氏授姓始祖,史称杨氏正宗,是为天下人杨氏始祖杨伯桥。《汉书.扬雄传》中,他自述其族源云:“有周氏之蝉嫣兮,或鼻祖于汾隅;灵宗初谍伯桥兮,流于未之杨候”,汉代的班固也不知道,他在《扬雄传》中就说:“不知伯桥周何所也。”把伯桥定为晋武公子并将他同羊舌氏连接起来,是北宋的欧阳修(1007–1072年),他在《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云:“晋武公子伯桥生文,文生突,羊舌大夫也。”此说为后来学界所宗。伯桥被扬雄认为是杨姓的初祖,后有欧阳修的《世表》而更具体,伯桥为杨姓的始祖,在古文献学上是有一定的根据的。传说秦始皇焚书坑儒时,有人曾藏书于龙望塬,后失其所。至东汉时,杨震父、汉靖节先生杨宝不应朝廷征召,在华阴隐居授徒,致力于经学的研究。一天晚上,他梦见先祖杨伯桥对他说:”所藏书为某处,今尔子为名儒,启而行之,此其时也。”天明,杨宝就命杨震依梦中先祖所指之地去搜求,果得一石函,其中所藏经书皆蝌蚪文字,且磨灭难认。于是,杨震就在此地构一草堂,校勘经书,堂也就命名为校书堂。

尽管历史上经历过几次修谱高潮,但杨姓各大支系的发展实力旗鼓相当,其流动演进的脉络纷乱庞杂,至今仍无法全部厘清。南充本土姓氏研究者、白塔中学历史高级教师何汝怀从众多千差万别的《杨氏族谱》中梳理共性,结合我国历史及各大汉姓衍化的布局和规律,绘制出了一个粗轮廓的杨姓族裔演进的线路图。姓氏起源于西周相传春秋时期,晋献公在位时,国力强盛,发动战争灭掉周边小国,其中包括西南的杨国。随后,晋献公将杨国封赐给攻战有功的二弟伯侨。而伯侨的后人世代居于杨,并以封地名为姓,是为杨姓。伯侨于是被众多杨氏家谱记载为杨姓始祖。另一说是周宣王的儿子尚父,在哥哥周幽王继位时被封为扬侯,后来为晋所灭,其后人为纪念尚父,于是以杨为姓(古代“扬”“杨”通用)。陕西杨家村曾出土27件青铜器,有一件后来被称为“四十二年逑鼎”,这就与当年杨国建国有关,其上刻字有“余肇建长父侯于杨”。

而据《史记·晋世家》和《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晋灭杨后,将其封赐作为大夫羊舌的食邑。羊舌氏出于西周姬姓,故一些杨氏族谱采用此说,称杨姓从西周贵族姓氏分化而来。公元前514年,晋顷公起兵灭掉势力渐强的羊舌氏,羊舌氏族裔逃难至今陕西西安、咸阳一带,并以杨姓代替羊舌,这里的杨姓被历代正史称为杨氏的正宗源头。此外,一些少数民族在汉化过程中,也自愿采用汉姓,其中有相当多的人采用了杨姓。五代十国时期,云南宾州白族大义宁国君主,先世为南诏权贵,后为大天兴国权臣,929年灭大天兴国,自立为王,改国号为大义宁国,并自用杨姓为姓。清代散文家杨昌,为云南丽江纳西族人,清嘉庆十二年(1807)任湖北天门知县,他也是少数民族借用汉姓而冠以杨姓的例子。

杨姓是我国非常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现有人口总数排列百家姓前10名。一般来说,杨姓的发源地公认为山西省境内。杨国为晋所灭后,便向西发展繁衍,其先迁入陕西,后迁入山西省汾水中游的霍县一带,而后繁衍至河南境内。而至秦时,有杨姓迁至陕西大荔等地。汉代时候,杨姓已广泛分布于中国北方地区。杨姓入川也于此时,多由湖北、陕西迁来。其实,早在春秋战国之时,已有杨氏族人迁入江汉地区(今湖北潜江一带),后因楚国势力加强,迫使他们再南迁至江西。与此同时,又有杨氏族人自山西迁至江苏和安徽,散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

一、杨  坚

隋文帝杨坚(541年7月21日-604年8月13日),字那罗延,弘农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人。隋朝开国皇帝(581~604年在位),东汉太尉杨震十四世孙,北周随国公杨忠之子。

隋朝皇帝杨坚的名字来历?隋文帝杨坚的鲜卑小字为那罗延(金刚不坏),鲜卑姓氏为普六茹,普六茹鲜卑姓氏是其父杨忠受西魏恭帝所赐的。也就是说在称帝之前,杨坚的正确名字与称呼应该是:普六茹坚,或是叫小名那罗延。杨坚掌权后恢复汉姓”杨”。那罗延是佛教的用语,意为金刚力士,当时社会普遍崇佛,杨家这样的大家族也不例外,而且杨坚从小是在寺院长大,所以名字取自佛教。北周大定元年(581年),杨坚受北周静帝禅让为帝,改元开皇,是为隋文帝。隋文帝即位,统一全国后,结束了西魏宇文泰的鲜卑化政策,将被改成鲜卑姓的汉人大臣以及府兵将领(以及其所辖府兵)恢复汉姓,他自己的名字从普六茹坚改回杨坚。后杨坚掌权后恢复汉姓“杨”,并让宇文泰鲜卑化政策中改姓的汉人恢复汉姓。

杨坚谥号为何不起名隋太祖或者隋高祖,为何是隋文帝?谥号是根据皇帝生平的言行举止,在皇帝岗位上的功与过,来选定一个字或多个字作为称号盖棺定论,谥号常用“帝”字。例如,“文帝”,“武帝”,“昭烈帝”。谥号的选定根据谥法,谥法规定了一些具有固定含义的字,供确定谥号时选择。例如,文帝中的“文”字,表示具有“经天纬地”的才能或“道德博厚”、“勤学好问”的品德。

杨坚开创辉煌的“开皇之治”? 在美国学者麦可·哈特所著《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100人》中,隋文帝杨坚的名字却赫然在列!短命王朝的盛世仁君,却是拿破仑崇拜的偶像,影响中国政治千年!大隋王朝,虽然短暂,却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厚重的一笔;隋文帝执掌朝政二十四年,不仅结束了华夏分裂割据长达400年的局面,重新统一了中国,隋文帝杨坚还宽简刑法,制定隋律,使刑律简要,“以轻代重,化死为生”。为发现并培养人才,废除九品中正制,实行科举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也促进了教育、文学的发展。隋文帝恢复华夏文化之正统,提升国家的文化素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首创免除市场税,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隋朝商品经济极为繁荣远胜于历代王朝从而推动了中国封建社会的进程。隋文帝统治的最初二十多年间,政治清明,人口增加,国富民强,社会呈现盛世之光,历史尊称为“开皇之治”。开皇时期,政治清明,国力强盛,对世界历史影响深远。

开皇之治

二、杨  广

隋炀帝杨广(569—618年),本名杨英,字阿(上麻下女)(一作阿摐),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隋朝第二位皇帝(604—618年在位),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嫡次子。

杨广,被正史记录了小名流传于世的皇帝?《隋书》载:“炀皇帝,讳广,一名英,小字阿摐。” 《礼记·内则》说:“世子生,则君沐浴朝服,夫人亦如之,皆立于阼阶西乡,世妇抱子升自西阶,君名之,乃降。”可见,古人对起名字是非常重视的。但是官方却记载他有两个名字。要搁现在填《履历表》,他得写“姓名:杨广,曾用名:杨英”,或者“姓名:杨英,曾用名:杨广”,不知道哪个在前。 但是炀帝虽然比别人多个名,但却没有字。《隋史》、《北史》都没说他的字,那估计就是没有了。周朝以后的人一般是既有名又有字,《礼记·檀弓上》说:“幼名,冠字。”其实他爹隋文帝杨坚也没有字,但有的兄弟却有字。弟弟杨谅字德章,他哥哥杨勇也就是被他夺嫡的那位废太子,字睍地伐。 炀帝虽然没有字,但却有个小名“阿摐”。能被正史记录了小名流传于世的皇帝,可真是不多。

杨广即位时年号为人为“大业”? 杨广即位,年号为大业,可以看出来他是个有抱负的君主。杨广是杨坚和独孤伽罗的次子,581年,杨坚称帝建立大隋,十三岁的杨广便封为晋王,官拜柱国。589年,杨广随杨素,韩擒虎,贺若弼灭了南方的陈朝。590年,江南地区高智慧(这是人名)叛乱,杨广平叛军。两平江南,北击突厥,杨广都有参与,军功卓著。隋炀帝是一个胸怀大志的帝王。他修建东都洛阳,开凿运河,修长城。个个都是劳民伤财的大工程,众多工程赶在短短几年的工期内完成,天下百姓困苦不堪。纵观杨广即位短短十四年,建新都,凿运河,东征西讨,哪个不是劳民伤财的大工程,或许是他志向远大,想成就不世之功;但他急功近利,人还是要稳稳当当的走。他或许能做个开疆拓土隋武帝,却做不好一个稳固江山的守业者,这或许也能警醒世人。唐朝文学家皮日休曾在《汁河怀古》中说道,“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杨广为什么被称隋炀帝?“炀”是杨广给亡国之君陈后主的谥号,然而杨广万万没有想到,他自己也会重蹈陈叔宝的覆辙,死后也会得到这个同样的谥号,和陈后主相提并论,并且比陈后主叫得响。谥号是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包括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始于西周。周公旦和姜子牙有大功于周室,死后获谥。这是谥法之始。《周礼》说:“小丧赐谥。”小丧,死后一段时间。《逸周书.谥法解》:“谥者,行之?也。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出于人。”谥法制度有两个要点:一是谥号要符合死者的为人,二是谥号在死后由别人评定并授予。君主的谥号由礼官确定,由即位皇帝宣布,大臣的谥号是朝廷赐予的。谥号带有评判性,相当于盖棺定论。人们习惯称杨广为隋炀帝,“炀帝”是他的谥号,而且“炀”字并不是一个好词,《周书·谥法》说:“去礼远众曰炀,好内远礼曰炀,好内怠政曰炀,肆行劳神曰炀。”好内远礼(贪恋女色不遵礼法),去礼远众(破坏礼制背弃公众),逆天虐民(违背天理虐待人民)。前两条就是昏,后一条则是暴。把“炀”这个字用在杨广身上,等于为他做了个好色无礼,背信弃义,欺压百姓的鉴定。“炀”是他被缢杀当年,唐朝开国皇帝李渊加的谥号。据《史记谥法解》记载,内远礼曰炀”,是为恶谥。从此,这一谥号就流传了千年,而隋炀帝也就成为了史上名声最差的皇帝。

另外杨广还有其他两个意义完全不同不同的谥号。第一个。留守东都的越王杨侗继位后,给杨广上谥号“明”,庙号世祖,也就是世祖明皇帝。巧合的是,王世充篡位建郑,杀害杨侗后,给他的谥号和李渊给杨侑的一样,都是“恭”,也就是隋恭帝。第二个。夏王窦建德听说王世充篡位后,与他关系断绝,给杨广上谥号“闵”,也就是隋闵帝。所以杨广有三个意义完全不同不同的谥号“炀——重昏暴”、“明——重功业”、“闵——重悲哀”三个谥号。

《春江花月夜》(杨广)

其一: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其二:夜露含花气,春潭漾月晖。汉水逢游女,湘川值二妃。

可以看出杨广诗歌风格是丽而不艳,柔而不淫,有正言之风,雅语之气。后来清代的沈德潜曾经评价杨广的诗:“能作雅正语,比陈后主胜之”。歌收到了六朝的影响,辞藻华丽,但是因为杨广的心胸开阔,奢华之中充满了内涵。缓缓读来,如欣赏清秋月夜之画,风致婉然,月明星稀的安稳美感不知不觉的涌上心头。一首诗的意境跟一个人的胸怀很有关系,杨广一生三征高丽、开凿大运河、开科举、万国来朝,他还被少数民族共同推举为天可汗,这样的一个人,即使面对着时光的流逝,也不会过于伤感,反而有一种“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的。

春江花月夜

三、杨  素

杨素(544年—606年8月31日),字处道,弘农郡华阴县(今陕西华阴市)人。隋朝权臣、诗人、军事家。北魏谏议大夫杨暄之孙、北周骠骑大将军杨敷之子。”史书称其“研精不倦,多所通涉。善属文,工草隶,颇留意于风角。美须髯,有英杰之表”。

为何杨素有隋朝第一名将之称?杨素能文能武,堪称全才。他是大隋最有名的人物,隋朝的建立,得益于他甚多。他也是朝堂上最有实权的人物,有功必被赏。他对于新人的引荐,极具眼光,但同时他又是打击异已,陷害忠良的奸臣,这个人是一个矛盾体。建德四年(575年)七月,武帝率军攻北齐,杨素请求率其父旧部为先锋,武帝应允,并赐他一条竹鞭,说:“我正要驱使天下,所以把这件东西赐给你。”杨素的用兵是与别人不同的,他的部队治军严整,军令如山。每次大战前都要在军中借故找一些犯错的士兵出阵斩首,多者百余人,少者也不下十几个。还未开打,己方这边就先人头齐刷刷落地,流血盈前,杨素却能做到眉头都不皱一下,照样谈笑自若,而他这样做的目的竟然是为了鼓舞士气。两军对阵,他从不指挥整军压上,而是先派个一二百人上去厮杀,务必要求取胜,不能取胜而败下阵来者,无论剩下多少人,立刻全部斩首于阵前。继而再派几百人上去厮杀,如前而战,不能取胜的再全部斩首,直到取胜为止。而他也深得隋文帝的宠信,言听计从。不但对于杨素本人有功必大赏,就连他身边的战士,也是从不吝啬,哪怕是小功,也必赏,自然,将士们提着脑袋上前线,可都是冲着福利去的,跟着杨素能得甜头,自然愿意追随。杨素这种极为罕见的战法,历代兵法中唯有《尉缭子兵法》曾提过,但将之用于实战的,仅杨素一人而已。这种打仗先不要命的战法自从出现,就一直被人喷,但是它的确是好用,尤其是杨素用得好,用得长,终其一生,历经百战,罕有一败,必死激发战力,所向无敌。凭着这种残忍的战法,杨素统兵战无不胜,伐陈之战,南陈军队集中水师主力,阻碍三峡峡口,杨素同时用骑、步、船三军分袭敌方水陆据点,水战突袭大胜陈军,两岸步骑协同作战,摧毁其长江舰队,南朝将士丧胆,畏之称其为“江神”。陈后主被俘后,江南各地降而复反,大者数万人,小者数千人,互相呼应。杨素历时百战,越岭翻山,次第荡平。数百年的大分裂就此终结,华夏重新大一统,杨素居功至伟。杨广即位,汉王杨谅举二十万大军据并州而反,杨素仅以数万人东征平乱;先在高壁之战,面对敌军十万大军五十里战阵,亲自带兵从山路袭敌后路,两相夹攻,破杀杨谅部将赵子开十万余;再在清源之战,以正兵决战,又大败杨谅十万大军,生擒当世第一猛将萧摩诃,一举平乱。杨素北征突厥,一改中原军队传袭千年的戎车鹿角阵战法,以骑阵对骑阵,轻勇先冲,大军奋进,击破突厥大汗亲率十余万精骑,打得突厥达头大汗重创而遁,“杀伤不可胜计,群虏号哭而去”。杨素再征突厥,连胜败之,待突厥退兵时,杨素仅带数骑急行跟踪,轻蹈险地,等夜晚突厥军安营未定时,疾行而回调度大军奇袭大破之,从此突厥遥遥远遁,大漠之南无复虏庭。而这场以杨素为最杰出代表的大隋反击突厥战争,这也是隋朝真正的立国之战,一次次接连不断的出塞击垮对手,令其不得不屈意求和,称臣纳贡,标志着整个远东乃至亚洲霸权的易主,从此大隋帝国才成为亚洲乃至世界至强。宋朝有一本著名的兵书《何博士备论》在谈到杨素时曾由衷地赞叹:“素之兵未尝小衄,隋功臣无与比肩者,其为烈亦至矣。”

杨素与破镜重圆的来历?破镜重圆是由乐昌公主和她的驸马徐德言二人在亡国后分离,几经周折再次相聚的故事演变而来。用来形容夫妻二人失散或是婚姻破裂后,再次和好如初。南朝陈代子舍人徐德言,其妻为南朝陈后主的妹妹乐昌公主。因见天下大乱,国亡无日。恐一旦亡国,离乱之际,夫妻失散,遂破铜镜为二,夫妻各执一半,相约他年正月十五日卖镜都市以谋晤合。未几,陈果为隋所灭。公主被隋朝重臣越国公杨素所获,极受恩宠。德言流离至京城,遇一仆在街头叫卖破镜,正与自己藏的半边契合。就题诗道:“镜与人俱去,镜归人不归。无复嫦娥影,空留明月辉。”公主见诗,悲泣不食。杨素知情后,大为感动,令二人真正破镜重圆,相聚一生。终于让他们夫妇团聚。

破镜重圆(网络图)

四、王世充

王世充(?-621年),字行满,本来姓支,是西域的胡人。寄居在新丰(今陕西临潼东北),隋朝末年起兵群雄之一。

王世充称帝为何名为“开明天子大郑皇帝”? 王世充自小喜好经史和兵法,开皇年间,因军功升至兵部员外郎,大业年间,至江都宫监,为隋炀帝信任,后参与平定杨玄感之乱以及河南山东一带民变有功,声望更高,并奠定其在河南地区的势力。他曾带军到雁门勤王。公元619年(唐武德二年)三月,皇泰主被迫封王世充为相国,统管百官,封为郑王,如数赐给九种器物。有一个法号叫桓法嗣的道士,自称善于解释占卜图书,于是呈上《孔子闭房记》,图画为一个男人手持竹竿赶羊,解释说:“隋朝,皇帝姓杨。干一嘛,合起来是个‘王’字。王在羊后,预示相国取代隋朝当皇帝。”接着拿出《庄子人间世》《德充符》两篇呈递给王世充,解释说:“上篇谈‘世’,下篇谈‘充’,这就是相国的名嘛,预示您应当恩德遍布人间,顺应符命当天子。”王世充十分高兴地说:“这是上天的旨意呀。”拜了两拜接过图谶,立即任命桓法嗣为谏议大夫。王世充又捕捉各种鸟雀,把写好所谓符命的帛系在它们的颈子上,一只一只地放飞。打下这种鸟雀前来进献的人,也授予官职头衔。

段达、云定兴等人把这些符命送进皇宫对皇泰主展示说:“天命不是凡间小事,郑王功德很高,请您禅让皇位,仿效唐尧、虞舜的榜样。”皇泰主愤怒地说“:这天下是高祖的天下,如果我隋朝的气数还没有衰竭,这种话就不该讲,如果天意要改朝换代,那还谈什么禅让不禅让?您们各位都是先帝的老臣,突然说出这种话,我真失望啊!”段达等人没有谁不流泪。王世充又派人对杨侗说“:现在国内还没有平定,必须有个年长的君主,等到天下太平无事了,恢复您这圣明的皇上。一定遵守以前的盟约,决不违背。”同年四月,王世充冒充皇泰主发出诏书把隋朝帝位让给王世充,派遣哥哥王世恽到含凉殿废皇泰主,僭位为帝,建年号开明,国号为郑。

王世充为何输掉了名字?隋明帝吊死江都之后,李渊成了武德天子大唐皇帝,王世充则成了开明天子大郑皇帝。武德三年七月,唐高祖李渊下令李世民和李元吉讨伐洛阳。李世民率军达到洛阳后,王世充坚守洛阳城不出,唐军围困洛阳半年之久,日夜不停进攻,依然没有将洛阳城攻破,由此可见洛阳城城池之坚固。久攻不下的唐军将士都感到疲劳,有一些将领甚至主张停止进攻退兵,不过李世民坚决要打下洛阳。李世民接受谋士的建议:分兵围困洛阳,亲自率精锐迎战窦建德援军。李世民在虎牢大破窦建德的军队,断绝了王世充求援的道路。再无外援的王世充最终走投无路,只得打开洛阳城门,向李世民投降。王世充兵败投降后,高祖乃释之。与兄苪、妻、子同徙于蜀,将行,为仇人定州刺史独孤修所杀。王世充的先人,本来姓支,在南北朝大改姓的浪潮中,也改姓王,自称是太原王氏后裔。李世民登基称帝之后,他王世充名字中“世”字冲撞了李世民的圣讳。有唐一代的史书,如《隋唐嘉话》《大唐新语》《唐语林》等,都把他称为“王充”。 《唐书·卷八十五。列传第十》指出: 王世充,字行满。祖西域胡,号支颓耨,后徒新丰,死,其妻与霸城人王梁为庶妻。颓褥子收从之,冒梁姓,仕隋。

洛阳之战(网络图)

五、展子虔

展子虔(约545-618年),隋代绘画大师,汉族,渤海(今河北沧州)人。历经东魏、北齐、北周、隋朝,到隋代为隋文帝所召,任朝散大夫、帐内都督等职。他是唯一有画迹可考的隋代著名画家,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据着重要位置。 他擅画佛道、人物、鞍马、车舆、宫苑、楼阁、翎毛、历史故事,尤长于山水。人物描法细致,以色景染面部;画马入神,立马有足势,卧马则腹有腾骧起跃之势。写山水远近,有咫尺千里之势,被称为”唐画之祖”。 传世作品《游春图》是中国山水画中独具风格的画体,亦是中国存世最古老的山水画。

展子虔为何被称为”唐画之祖”?展子虔年轻时勤奋好学,酷爱绘画,曾经游历大江南北许多地方。他还在洛阳、长安等地的很多寺院里画过许多壁画。他擅长画台阁、人物、车马、山水。他的画细致、传神,他画站着的马就有马走的样子,画卧着的马就有腹部起跃的姿势;他画的山水树木层次分明,比例适当,人称“有咫尺千里之趣”;画人物描法细腻,以色晕开面部,神采如生。展子虔的山水画成就很大,他的《游春图》对推动青绿山水的画法起了重大作用。传说在黄帝时代,已经能“造山写形”,可谓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山水画的创立时期在晋代,当时最杰出的画家顾恺之曾经画过《庐山图》、《雪霁望五老峰图》,可惜这些作品都没有流传下来。我国现存最早的山水画是传为展子虔所作的卷轴画《游春图》。因此展子虔在山水画史上具有不容忽视的地位。据记载,他的《仙山楼阁图》以青绿勾勒为主,笔调甚为细密,后人称他为“唐画之祖”。美术史家称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展子虔为唐以前杰出的四大画家。有人把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展子虔称为唐以前杰出的四大画家。

展子虔的哪幅作品被两位皇帝亲笔题名和题诗?展子虔在山水画的研究上成就显著,创立了“青绿山水”的绘画形式,堪称青绿山水画的鼻祖。宋徽宗对《游春图》亲笔题名。《游春图》自581年问世,迄今1400多年,风风雨雨,辗转流传,几度收归皇宫,几度流落民间。从画上的题跋便可知有哪些人留下了“爱的印迹”。宋徽宗这位不爱江山爱丹青的皇帝,自然不会放过《游春图》。他在位时广收文物和书画,充实翰林图画院。《宣和画谱》收录有展子虔作品,其中就包括《游春图》,并有评语曰,“展子虔画台阁,与江山远近之势尤工,有咫尺千里之趣。”宋徽宗对《游春图》的喜爱,表现在画卷首的隔水处,亲自题写的“展子虔游春图”六个瘦金字,笔势劲逸,意度天成,有如皇帝钦点状元卷,起到了画龙点睛之效。乾隆为《游春图》题诗。清朝到了乾隆在位时期,乾隆在养心殿西暖阁辟出一室,称“三希堂”,在此欣赏珍玩字画。乾隆对《展子虔游春图》喜爱有加,一次欣赏之余在古画左上部题诗:“柳暗花明雪景霁,如茵陌上草萋萋。王孙底识春游倦,敕得宣和六字题。软勒平堤试骕骦,晴丝古柳柳丝长。湖光山色天然句,不用金童负锦囊。”命将《游春图》收录于《石渠宝笈》。

宋徽宗“展子虔游春图”六个瘦金字和双龙印玺

展子虔《游春图》,绢本,画心纵43厘米,横80.5厘米,故宫博物院藏。《游春图》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件山水画卷,是绿水青山画法的一个典型作品。其画法古朴,构图妥帖精妙,运笔工细劲俏,设色绚丽典雅。画家运用细而有力的线条勾画出物象的轮廓,人物虽然小如豆粒,但一丝不苟,形态毕现。山石树木只用线条画出,可以看到行笔的轻重、粗细、顿挫、转折的变化,但尚未见到唐代以后绘画中出现的皴擦技法。情调委婉丰富;咫尺之内,备千里之趣。此画采用俯视法取景,表现山川的美丽和辽阔,给人一种”人在山中游,马在道上走,岸边有桃花,水中有行舟”的立体感。在布局的巧妙性上,《游春图》右上部分绘有崇山峻岭,山峦起伏,数峰叠起;右下部绘有土坡,低坡丛树,山路逶迤,既为崇山峻岭的下段延伸,又作为辅垫,使全图具有稳重感。左下部绘一低峦小山,与右上边山脉遥相呼应,形成对比;中间绘有大片水域,波光潋滟,湖天一色。一小船点缀其间,船内绘有三四人物,姿态不同,形态各异。此画开创了青绿山水的端绪,给后世以深远影响。这幅画的特色首先在于构图置景的境界阔大,气宇轩昂。画面采用俯视法取景,将远景,近景一同向中景聚拢,使各种景物完整地统一在一个画面中,而且以青绿钩填法描山川,树木,繁花和远山上的树丛则直接用色点染,朴拙而真实地描绘了自然春色,重叠的山冈,平远的河水构成了全图”远近山川,咫尺千里”的效果,游春的男女纷纷涌向山间水湄,他们有的骑马伫立水滨,有的乘船泛于水中,有的在岸上迟疑不进,有的望春波翘首待渡,增添了画面的欢快气氛。而且,作者运用了粉托手法使这些人物显得格外醒目,就好像是画龙点睛一样,一下便凸现了游春的主题。如此一幅集厚重的历史价值与精巧的艺术价值于一身的山水画作品,自然受到后人的追捧和喜爱。

展子虔《游春图》

六、董伯仁

董伯仁,隋初画家。汝南(今属河南)人。生于西魏,历经北周、陈,隋初尚在。汝州白雀寺、江陵终圣寺、洛阳光严寺、上都崇圣寺、海觉寺皆有其画迹。《后画录》、《续画品》、《画拾遗》、《历代名画记》、《贞观公私画史》、《画后品》、《宣和画谱》、《图绘宝鉴》。

董伯仁为何被称为“智海”、“董展”? 董伯仁多才艺,乡里称为『智海』。官至光禄大夫殿内将军,与北齐与展子虔同召入隋,并称”董、展”,一自河北,一自江南,初则见轻,后乃颇采其意。董与展皆天生纵任,无所祖述,动笔形似,画外有情。但地处平原,阙江山之助,迹参戎马,少簪裾之仪。此是所未习,非其所不至。若较优劣,则董有展之车马,展无董之台阁。伯仁楼台、人物,旷绝今古。杂画巧赡,变化万殊。有周明帝畋游图、杂画台阁样、弘农田家图、隋文帝上廊名马图。所作道释最妙,为道经变相、弥勒变相。汝州白雀寺、江陵终圣寺、洛阳光严寺、上都崇圣寺、海觉寺皆有其画迹。《后画录》、《续画品》、《画拾遗》、《历代名画记》、《贞观公私画史》、《画后品》、《宣和画谱》、《图绘宝鉴》。隋朝画家展子虔和董伯仁是一对好朋友。展子虔人物,用笔细腻,设色富丽;画鞍马,立如举步,伏似飞腾;特别是画北方的壮丽山水,能在不大的画幅里描绘广阔的风景,给人以咫尺千里之感。董伯仁所画的南方风景别具一格。尤其是画上的亭台楼阁,精细有致;山水树石,秀丽柔美。

董伯仁,界画“楼生人物,旷绝古今”。 界画:中国绘画很特色的一个门类。在作画时使用界尺引线,故名:界画。唐代张彦远评董、展之画云:「董有展之车马,展无董之台阁。」窦蒙也誽:『伯仁楼台人物,旷绝古今,杂画巧瞻,变化万殊。」画迹有隋朝官本《周明帝畋游图》、《弥勒变相图》、《隋文帝上马厩图》、《农家田舍图》等五卷,著录於《贞观公私画史》。《宣和画谱》仅载《道经变相图》一件,以董展作伯仁之名,《图绘宝鉴》沿袭之,实误。《贞观公私画史》、《宣和画谱》等著录其作品6件,今画迹已无存于世。窦蒙称赞说”伯仁楼台人物,旷绝古今,杂画巧瞻,变化万殊”(《画拾遗》)所作道、释像有道经变相、弥勒变相。曾先后在汝州白雀寺、固州海觉寺、上都崇圣寺、江陵终圣寺、洛阳光严寺等处作壁画。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八记载李嗣真对董伯仁绘画得失有段评价,对董、展二人优长也一段比较:”董与展,皆天生纵任,无所祖述,动笔形似,画外有情。足使先辈名流,动容变色。但地处平原,阙江山之助,迹参戎马,少簪裾之仪。此是所未习,非其所不至。若较优劣,则欣戚言笑,皆穷生动之意;驰骋弋猎,各有奔飞之状。必也三休轮奂,董氏造其微,六辔沃若,展生居其骏。董有展之车马,展无董之台阁”。据《贞观公私画史》和《历代名画记》,董伯仁的作品有隋朝官本《周明帝畋游图》、《三顾茅庐图》、《弥勒变相图》、《道经变相图》、《隋文帝上马厩图》、《农家田舍图》等五卷。今存《三顾茅庐图》一幅。

《三顾茅庐图》(传董伯仁),横29.5厘米,纵43.8厘米。该幅绘汉末刘备三顾草庐、邀诸葛孔明出山之故实。画中长松修竹掩翳茅屋,孔明羽扇纶巾、依榻凝思,僮仆正应门而出。篱外刘备、关羽、张飞三骑及从者行近,山岭后并见旌旗戈戟微露,人马仍众。画笔轻健秀润,惟上半山岭系后人补笔。幅上无款。上有诗塘,长17.8厘米,宽29.5厘米。为元代大诗人萨都剌“至正甲午年(元顺帝至正十四年,1354))秋八月”题跋。题跋中有“其后有数小楷字。书汝南弟子董展敬图。”遂定为董展所作。诗塘上另有清代乾隆题额和诗。

三顾茅庐图

七、独孤伽罗

文献皇后独孤伽罗(544年—602年9月15日),河南洛阳人,汉化鲜卑人,北周卫国公、关陇集团重要成员独孤信嫡女,母清河崔氏。十四岁嫁给大将军杨忠之嫡长子杨坚。同年父亲政斗失败被杀,家道中衰,丈夫亦遭权臣猜忌。独孤伽罗保持低调谦恭作风,以期为夫消祸;周隋交替之际,亲自劝勉杨坚定下立隋大计;之后拜为隋王妃、隋王后;隋朝开国乃为皇后。独孤皇后深度参与朝政,终身对隋文帝保持了强烈影响力,于开皇之治功不可没,宫中并尊帝后为“二圣”。晚年主导罢黜宰相、废易太子引发史学界争议评价。隋文帝和皇后夫妻恩爱,“誓无异生之子”,共诞育有十个儿女。仁寿二年八月,皇后崩逝。隋文帝迷信皇后升化为妙善菩萨,并亲自为其送葬;又营造天下最盛佛寺为皇后祈福,临终前企盼和爱妻“魂其有知,当地下相会”。仁寿四年七月文帝病逝,十月帝后合葬太陵,皇后谥曰文献。

独孤皇后真的叫独孤伽罗吗?根据历史记载,应该是的。独孤皇后出生在南北朝时期,那个时候正在普遍推崇佛教思想。独孤信也是佛教徒,所以给女儿取名富有佛教色彩。伽罗,在梵语中是Tagara,意思是香炉木、沉香木。古代鲜卑汉化期,都比较推崇汉文化,那个时候佛教盛行,所以取一个佛教名字还是很正常的。

独孤天下独孤三姐妹名字:般若、曼陀、伽罗真正含义?《独孤天下》正在热播中,剧中独孤信丞相有三个女儿,大女儿名叫独孤般若,还有一个女儿名叫独孤曼陀,小女儿据说排行老七名叫独孤伽罗。首先独孤这个姓氏在今天很少见,独孤姓是起源于北魏时期少数名族鲜卑族,出自刘姓,属于汉光武帝刘秀的后代。刘秀之子刘辅的裔孙刘进伯官度辽将军,刘进伯攻打匈奴失败被俘,被囚禁在独山下,也就是现今辽宁省海城,他的后代有尸利单于,为谷蠡王,号独孤部,传至六世孙罗辰时,随北魏孝文帝迁居洛阳,遂为河南人,以其部落名命姓,称为独孤氏。接着说独孤信,南北朝时期的大将独孤信却成功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其三个女儿都曾为后,一度被赋予“天下最牛老丈人”的称号。《独孤天下》里最先出场的他本名叫独孤如愿,因皇帝卜卦,卦象显示“独孤天下”,遂赐名”信“,意味可以仰仗相信的肱骨之臣,必将帮助皇家守卫河山。独孤信是北周时期云中(今大同)人,史称“美容仪,善骑射”。少年时代喜爱修饰,讲究穿戴,故在军营之中享有“独孤郎”之美称。他初投葛荣帐下为将,后投北魏,由于他执政期间惠政颇多,因此,很受百姓爱戴。独孤信一生共有六子七女,六子俱任官职。其女:长女独孤般若为周明敬后;第四女独孤曼陀为元贞皇后;第七女独孤伽罗为隋文帝皇后。独孤信的三个女儿的名字相当特别,都与佛教文化息息相关,虽条条大路同后位,然而其名字中还是蕴藏了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一是北周明敬后独孤般若。般若(bō rě),佛教用以指如实理解一切事物的“智慧”。孤独般若的一生无疑与“智慧”是不可分离的,然而她成于“智慧”也败于“智慧”。身为独孤府的嫡长女,为人处事八面玲珑,能于乱世之中保整个独孤府于无忧,其心智之清明显然超越常人。她慧眼断局、步步为营,最终也如愿身处高位。然而荣登后位的代价,却是放弃自己此生最爱的人,内心始终无法安宁片刻。二是唐元贞后独孤曼陀。曼陀罗,在佛教中寓意“能量聚集”和“圆满”,同时也是最致命的毒。独孤曼陀本为独孤家的庶女,因为内心嫉妒几次三番耍心机、陷害姐妹,恶事做尽而不知悔改,最终众叛亲离,谁知世事变幻、阴差阳错生下唐朝开国皇帝李渊,死后被追封为后,也算圆了毕生心愿。三是隋文献后独孤伽罗。伽罗,意为香炉木、黑沉香,佛教之禅香,寓意净化和纯灵,也如金刚般坚不可摧。独孤伽罗身为独孤家最小的女儿,自幼受到爹爹和姐姐的宠爱,性格活泼、光明磊落、内心善良因此广结善缘。家庭突遭变故之后亦能依靠强大的内心韬光养晦,助夫君杨坚共筑盛世。至纯之心、手腕却如铁使得她最终荣登后位,同时也成为独孤家唯一一位活着得到皇后尊位的女儿。

历史上的五位千古贤后,独孤伽罗与皇帝并称“二圣”? 在历史上,中华上下五千年出了不少千古一帝,也出了不少明君。那当然也不会少了千古贤后,历史上的五位贤后她们不仅贤良淑德,就连政治也是信手拈来,成为了君王的好帮手。独孤伽罗绝对是千古贤后,她是北周独孤信之女,北周独孤皇后之妹。家族背景显赫,自幼能文能武。嫁给杨坚后更是帮助杨坚一步步登上帝位,独孤伽罗坐上皇后后也会帮杨坚一起处理政务,在宫中两人被称为二圣。伽罗提出了与杨坚“无异生之子,相约白头,永不变心”的说法。伽罗喜欢势均力敌的夫妻,而不是将自己困在丈夫的后院中。在隋文帝杨坚登基后,她并没有像以前的皇后那样只管理后宫之事,而是随隋文帝一起上朝,但是并不是与杨坚一起同座金殿,而是至殿阁而止,若有事情,便派宦官跟随而进沟通联络,“政有所失,随则匡正,多有弘益”。以致到最后已经分不清哪个是杨坚的认为,哪个是伽罗的建议,而待到文帝下朝,她则早已在等候,夫妻“相顾欣然”,一起回宫,同起同居形影不离,后宫佳丽三千形同虚设,被宫中同尊帝后为“二圣”。

杨易程、伊万卡老师剪纸《长袖善舞》

八、王  通

王通(584—617),字仲淹,道号文中子,河东郡龙门县通化镇(今山西万荣县通化镇,通化镇1972年由山西河津县划入万荣县)人,隋朝著名儒家、教育家、思想家。门人弟子私谥“文中子”。王通是天人感应论的终结者、援佛入儒重要思想的提出者、理学的开创者、文以载道的先行者、入祀孔庙的大儒的结论。王通,《隋书》无传,新、旧《唐书》王绩(其弟)、王勃(其孙)、王质(五代孙)传中虽均曾提及,然皆极简略,称其为隋末大儒而已。以“先儒”从祀孔庙东庑。

王通名字的来历?王通生长于世代冠冕之家,富有典籍和深厚的学术渊源。王通生时,其父铜川府君筮卦,遇坤之师,请教其祖父安康献公,献公说这是素王之卦,二爻阴变阳,是上德而居下位,虽有君德而生非其时,所以此子长成,“必能通天下之志”,遂起名曰通(参见杜淹《文中子世家》,王福畤《录关子明事》,《全唐文》卷一三五和一六一)。《录关子明事》载“开皇元年,安康献公老于家,谓铜川府君曰”云云,是说王通祖父于开皇元年归老于家,向王通父亲讲授关朗学术,并非指终老于家,所以及见王通之生,并为他命名。

王通为何被尊称为“隋末大儒”?王通是隋代重要的思想家。隋代前后,中国封建社会正在由农奴制阶段向自由租佃的地主制阶段转变,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王通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抛弃了原来作为统治思想的天人感应论和谶纬迷信,提出了以“道”和“理”为核心的一系列新观点和新思想,为创建新儒学即后来的理学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著名的启蒙读物《三字经》把他列为诸子百家的五子之一:“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王通之弟王绩,在中国文学史上也有一席之地,是我国古代田园诗的先声,有“斗酒学士”之美誉。王通之孙王勃,居初唐四杰之首,著名诗句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通化作为“三王故里”已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通化镇政府已对王通庙进行了修缮维护,并出版了《永恒的三王》、白话文《中说》、《元经薛氏传》、《王子安集》、《东皋子集》等书。

王通为何谥其为“文中子”?王通教出了贞观之治班底。唐朝的开国功臣薛收、魏征、杜淹、房玄龄、陈叔达等都是他的门生,死后其门生谥其为“文中子”。王通的门人,据王绩说:“以董常、程元、贾琼、薛收、姚义、温彦博、杜淹等十余人称俊彦”(《北山赋注》)。《中说·关朗篇》所列,除此之外,还有房玄龄、魏征、杜如晦、窦威、陈叔达、王圭等唐初名臣。王绩虽在《游北山赋》中说过王通“殁身之后,天下文明,坐门人于廊庙,痉夫子于佳城”和“门人多至公辅”。古称亲受业者为弟子,转相授受为门人。王通于河汾以道统立教,非训蒙之师,游通之门者,也多饱学之士,特为问道解惑或愿得指正品题而来,正是介于门人弟子之间者。《中说》将之统称门人,非但无谮妄之嫌,反有自谦之意。韩愈所谓:“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师说》),李白所谓:“一登龙门,则身价百倍”(《上韩荆州书》)者,又岂以年齿爵位论人者所可知哉。王门学派的这一特点,即被后学称为河汾学风。《关学编·李二曲传》云二曲布衣,又当王通之年,“远迩咸以夫子推之”,“东西数百里间,耆儒名士,年长一倍者,亦往往纳贽门墙,彬彬河汾之风焉。”此本隋唐古风,观唐人多以此为美谈。

王通

九、薛道衡

薛道衡(540~609年), 字玄卿,河东汾阴(今山西万荣县)人。隋朝大臣,著名诗人。六岁而孤,专精好学,与卢思道、李德林齐名。初仕北齐,授主客郎。再仕北周,拜内史舍人。隋朝建立后,拜内史侍郎、开府仪同三司。隋炀帝时,出为番州刺史,迁司隶大夫,世称薛司隶。著有文集七十卷,流行于世,至今已佚,仅存《薛司隶集》一卷,在隋朝诗人中艺术成就最高。《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录诗二十余首,《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录存文章八篇。

薛道衡名不虚传的典故?“名不虚传”的成语,就这样成了恭维之词,它本来是指一个人既然有了名气,一定会有些本领,绝不会是虚传的。现在则广泛的被运用,只要看到别人有好的表现,都会用“名不虚传”这句成语来夸赞他。唐刘餗《隋唐嘉话》卷上:” 薛道衡聘陈 ,为《人日》诗云:’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南人嗤之……乃云’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乃喜曰:’名下固无虚士。'”正月初七,也就是俗称的人日,薛道衡就在这一天作了一首纪念人日的诗。这时,齐国有个慕名者前来拜访薛道衡,看到他作的诗,就念着头两句:“立春才七日,离家已半年。这是什么诗呀?”那个人失望的问,“人家都说薛道衡很会作诗,但这首诗中说的是什么话呀?看来只是虚有其表,被人误传罢了。”那人说着,又接下去看后面两句诗:“人归落雁,思发在花前。”这时他不禁大加赞赏,点点头说道:“薛道衡的诗果然名不虚传。”

薛道衡为何能与卢思道齐名?薛道衡是隋代的大诗人,他经历了北齐、北周和隋朝三个朝代。薛道衡和当时的卢思道和李德林齐名,是一位文坛领袖人物。薛道衡写文章的时候很专心,“每至构文,必隐坐空斋,蹋壁而卧,闻户外有人便怒”。垂柳覆金堤,蘼芜叶复齐。水溢芙蓉沼,花飞桃李蹊。采桑秦氏女,织锦窦家妻。关山别荡子,风月守空闺。恒敛千金笑,长垂双玉啼。盘龙随镜隐,彩凤通帷低。飞魂同夜鹊,倦寝忆晨鸡。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前年过代薛道衡是哪个朝代的人?北,今岁往辽西。一去无消息,那能借马蹄?这就是薛道衡的代表作《昔昔盐》。这首《昔昔盐》是以中国古代诗词最为常见的题材–闺妇的愁思为主要描述对象,采用的是描绘一幅幅春天的萧瑟的景色来衬托人物内心的细腻情感的方式。如《奉和月夜听军乐应诏诗》虽然是一首应制诗,但其中有一段关于景物的描写,历来为人所称道。即:“月冷疑秋夜,山寒落夏霜。遥空澄暮色,清景散余光。”尤其是后两句,在对夕光的描写中,体现出一种清雅的情趣。

《昔昔盐》是是一首闺怨诗,主题是思妇思念远征的丈夫,诗中着重描绘春天的萧瑟景象以衬托人物的内心感受。全诗铺排中有起伏,工稳中有流动,轻靡中有超逸,绮丽中有清俊。虽然情思轻靡,画面绮丽,但用意绵密,意象的转换如草蛇灰线,显得构思精巧,情韵连绵。垂柳覆金堤⑵,蘼芜叶复齐⑶。“水溢芙蓉沼,花飞桃李蹊。采桑秦氏女,织锦窦家妻。关山别荡子,风月守空闺。恒敛千金笑,长垂双玉啼。盘龙随镜隐,彩凤逐帷低。飞魂同夜鹊,倦寝忆晨鸡。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前年过代北,今岁往辽西。一去无消息,那能惜马蹄?”

《秋日游昆明池诗》是诗人游昆明池之作。昆明池,在长安近郊,汉武帝为练水兵仿云南滇池而修建的人工湖,周广四十里,宋以后湮没。诗人在昆明池湖畔漫步赏景,宁静的湖水轻轻飘荡,岸边沙石露出边痕。“荷心宜露泫,竹径重风来。鱼潜疑刻石,沙暗似沉灰” 给人泉声幽幽之感,“琴逢鹤欲舞,酒遇菊花开”境界逐步转为明快,“羇心与秋兴,陶然寄一杯”则是乘兴而饮,兴尽而归。《入郴江诗》描写了郴江激流奔浪及其险峻的地势,给人雄健厚重感。《展敬上凤林寺诗》写了庙宇的宁静壮伟,庙宇在幽谷之中,宝塔面对着危峰,郁郁长松围绕这一片净土。环境之清幽,净化了人的心灵。《夏晚诗》堪称小诗中的佳作,“流火稍西倾,夕影遍曾城。高天澄远色,秋气入蝉声。”可谓是浑然天成,余韵悠远,颇见锤炼之工。

薛道衡诗意画

十、智  永

智永和尚(生卒不详),南朝人,本名王法极,字智永,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书圣王羲之七世孙,第五子王徽之后代,号“永禅师”。智永善书,书有家法。将王羲之作为传家之宝的《兰亭序》,带到云门寺保存。云门寺(原名永欣寺)有书阁,智永禅师居阁上临书20年,留下了“退笔冢”、”铁门槛“等传说。智永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他传“永字八法”,为后代楷书立下典范。所临《真草千字文》八百多份,广为分发,影响远及日本。即使现在,依然是书法学习的经典教材。

智永和尚的“退笔冢”?隋唐时代的著名书法家智永和尚,是王羲之的七世孙。智永善书,书有家法。智永还将王羲之作为传家之宝的《兰亭序》,带到云门寺保存,云门寺有书阁,智永禅师居阁上临书20年。积年学书,后有秃笔头十瓮,每瓮皆数石。后取笔头瘗之,号为“退笔冢”。通俗地说智永曾住在永欣寺楼上,刻苦学书三十年。他身边备有一个大竹篓,将写秃的笔扔进竹篓里,整整装满了五篓,后来将秃笔取来埋在一起,称为“退笔冢”。

智永“铁门槛”之典故?智永长期不懈刻苦勤练,书法作品已自成一格,成为著名的书法大家,一时,求书者已是洛阳纸贵,当时求他写字或题匾者已是门庭若市,踏破寺内木门槛,无奈以铁皮包裹,遂有“铁门槛”之典故。

张怀瓘《书断》云:“智永远祖逸少,历纪专精,摄齐升堂,真草惟命,夷途退辔,大海安流。微尚有道(张芝)之风,半得右军之肉,兼能诸体,于草最优。气调下于欧、虞,精熟过于羊、薄。”米芾《海岳名言》称:“智永临《集千文》,秀润圆劲,八面俱备,有真迹。”苏轼《跋叶致远所藏永禅师千文》云:“永禅师书,骨气深稳,体兼众妙,精能之至,返造疏淡。如观陶彭泽诗,初若散缓不收,反复不已,乃识其奇趣。”智永习王羲之楷、草,藏头护尾,一波三折,空中落笔,出神入化,泼辣从容,骨力强劲,收笔而势犹在,可谓书无定法。如长横笔势或仰或俯,短横笔势或上行或下顿,笔法韵律多变而至晋唐,这种点画间少见“横平竖直”的统一运笔模式,随心所欲,变化无常,自然也就运笔异而字体妍,技巧娴熟。后人习书智永,“形似”已难,“神似”更难,即使可以“乱真”,则难以“乱神”也。

智永书《真草千字文》墨迹本的由来?《真草千字文》是智永和尚,以启蒙课本《千字文》为内容,共计1000字,用真书(楷书)和草书两种书体对照书写的启蒙读物。部分内容如下: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zè),辰宿列张。寒来暑往 ,秋收冬藏。闰余成岁 (rùn ), 律吕调阳 。智永书法,妙传家法,誉满华夏,精力过人,于阁上临得千字文八百余本,浙东诸寺各施一本年百岁乃终。智果、辨才、虞世南均智永书法高足。一位虔诚的老僧神态安详,端坐几前,专心致志,一往情深写着《千字文》,其娴熟的技法如数家珍,信手拈来。《真草千字文》书体线条饱满。笔意飞动,结体技巧精熟。宋代苏轼曾评说:骨气深稳,体兼众妙,精能之至,返造疏淡。是说,书法很沉稳,把众多书家的精妙之处融会贯通在了一起,字体清秀明朗。他以似乎意识到自己的历史使命:面对风格多元,野逸不羁的北碑风格,他沉着冷静的承袭了王系书风,对其加以整理,使其法度系统化、规范化,使后来者有法可循,有门可入。智永出现的意义并非在创作风格上,然夹在晋唐两大书法高峰的缝隙里能以烂熟于胸的明丽和润的笔法独占鳌头已实属不易。清河绍基《东洲草堂金石跋》中日:“智永《千文》,笔笔从空中落,空中住,虽“屋漏痕”犹不足喻之。”分析此帖用笔,诚如何所言,无论起、行、收笔均力实气空,笔势浑穆。智永书《真草千字文》于唐代的何延之《兰亭记》中有言“凡三十年,于阁上临得真草千文,好者八百余本,浙东诸寺各施一本,今有存者,犹直钱数万。”窦蒙的《述书赋注》也提及智永的真草千字文存有数本,可见此文在唐代已为人所知。到了宋代,通过米芾的《书史》及《宝章待访录》可知智永的真草千字文有唐粉蜡纸拓本、楮纸唐人临书和黄麻纸唐人临书。《宣和书谱》卷十七智永小传之中则有真草千文七篇和小字千文的记载。南宋高宗时期在御府中也藏有智永的真草千字文,高宗常研习其书,此事在高宗的《翰墨志》和周必大的《益公题跋》卷七中都可见到。在岳珂的《宝真斋法书赞》卷八中载有智永真草千文二十八行真迹本的残本。《群玉堂帖》卷二也载有智永真草千字文残本。周密的《云烟过眼录》则收录了智永真草千字文。此外,清代李佐贤的《书画鉴影》中记载了有带有薛绍彭印的真迹本(从“龙师”至结尾)存世。作为明清以后用以品鉴的智永千字文中最好的版本,关中本是据宋代长安崔氏所藏真迹刊刻的。由此可知,千字文的唐代拓本并非一种,到了宋代也仍有数种版本留存下来。之所以使用了真书和草书两种书体,是为了将此二种书体示于人前以供学习之便。据记载智永的归田赋也使用了同样的两种书体书写,可知这种方式并不局限于千字文。此事见载于米芾《书史》、岳珂《宝真斋法书赞》卷四。

智永书《真草千字文》

免责声明:该自媒体文章由实名作者自行发布(文字、图片、视频等版权内容由作者自行担责),且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秒送号Miaosong.cn立场,未经作者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投诉 · 举报作者与内容]

「作者 · 档案」
中国姓氏、姓名和起名的理论研究与实践。

  
(0)

相关阅读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发布